撒玛利亚被攻陷之前几年,犹大希西家继承王位,且眼见耶路撒冷发生的事件虽不大相同,实际情况几乎一样。有关他的简介在列王纪下十八章一至十二节及二十章二十至廿一节有所交代,下一段经文,我们将谈及他的改革(十八4)。第十八章十三节至二十章十九节插入的长故事,谈及耶路撒冷脱离亚述人的掌握,而在整个事件中,先知以赛亚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件事也记载在以赛亚书卅六至卅九章。两处记载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列王纪下译本中有重要的一段(十八14-16)以赛亚书没有提及;而希西家在病愈后作的感恩诗(赛卅八9-20)列王纪下也没有提及。列王纪下(二十1-11)谈及希西家的疾病及以赛亚奉谕慰藉的事大体上要比以赛亚书(卅八18,21-22)的记载稍为详尽,至于资料的安排也有所不同,值得留意。
苏仪教授(Prof Sawyer)在每日研经丛书以赛亚书注释中已有极精辟及详尽的诠释,其中也包括了上面所提及的不同点,在同一论调上再谈就成为多余了,尤其因为笔者完全同意他的结论,认为这叙述所 重的是在宗教上的重要性而不在故事的发生。老实说,将以赛亚书的出版安排在列王纪前面也许会更有帮助,因为以赛亚书中有好些段落(最显着的是廿八至卅三章)特别谈及希西家统治期间亚述人攻打耶路撒冷及圣城奇迹般获救的事件,研究这事件对于了解列王纪下十八至二十章的背景极为重要(参阅苏仪教授的以赛亚书注释对卅一章一至九节的诠释──祸哉,那些下埃及求助的!{\LinkToBook:BookID=146,TopicID=164,Name=祸哉,那些下埃及求助的!(卅一1-9)})。一般人认为,此故事是在编纂先知书的冗长历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从列王纪抽出编进以赛亚书,但是,即使此说属实,它也应该是经由以赛亚派思想范围进入列王纪的。总之,它的内容及趣味在本质上较为属于以赛亚书。由于每日研经丛书的时间表难以捉摸,它在最合适的经卷中获得最详尽的处理。
希西家统治期的每一个故事,与列王纪下十八至二十章(以赛亚书卅六至卅九章)的强调点十分不同,是记载在历代志下廿九至卅二章。苏仪教授对此点也加以讨论,读者或会喜欢参考历代志注释的作者对此的意见。为了本卷读者的方便,本卷的附录也将苏仪教授有关以赛亚书卅六至卅九的诠释列出。而这里录下附录所未曾列入而资料较以赛亚书经文更详尽的列王纪部分资料,已经是足够了。
希西家王朝的开始(列王纪下十八1-12)
希西家向亚述王西拿基立进贡(列王纪下十八14-16)
希西家得病与痊愈(列王纪下二十章一至十一节,与以赛亚书卅八章一至八节及廿一至廿二节比较)
希西家王朝的结束(列王纪下二十章二十至二十一节)
附录:苏仪教授的以赛亚书卅六至卅九章
(即王下十八13至二十19)注释
以下注释经苏仪教授(Prof. Sawyer)同意摘用自本丛书之以赛亚注释。阅读此注释时应参阅王下十八至二十章。
卅六至卅九章大部分由散文体所组成,叙述西拿基立入侵犹大、希西家的疾病和来自巴比伦使者的故事。这段记载几乎逐字逐句地在列王纪下十八章十三节至二十章十九节再次出现,但在以赛亚译本中有两处重要的差异,说明我们的作者比列王纪的作者更不关心实际所发生的事情。第一,在卅六章一节之后遗漏了三节富有启发的经文。列王纪下(十八14-16)谈及希西家王怎样向亚述人投降:
14?犹大王希西家差人往拉吉去见亚述王,说:『我有罪了,求你离开我;凡你罚我的,我必承担。』于是亚述王罚犹大王希西家银子三百他连得,金子三十他连得。
15?希西家就把耶和华殿里和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银子都给了他。
16?那时,犹大王希西家将耶和华殿门上的金子和他自己包在柱上的金子都刮下来,给了亚述王。
以赛亚书谈的只是胜利的故事。第二点差异是第三十八章的华丽感恩诗篇并未在列王纪里出现。
这篇记载的重要特点是它包括了三篇祈祷文,其中有上面所说的长诗(卅七16-20,卅八3,卅八10-26),以及四个预言(卅七6-7卅七21-25;卅八5-8;卅九6-7),令我们无可避免地要视这部分是神学论述而不是历史记事。事实上还有另一个叙述(代下廿九至卅二章),其中希西家的故事,阐释颇为不同。不仅是他的屈辱投降像以赛亚书的记载一样完全不提,还有他的失败心情(赛卅七3-4)也都不提,只是随笔一提以赛亚的关键角色(代下卅二20)。以赛亚书卅八至卅九章令人兴奋的故事则简略的顺便一提(代下卅二24-31),而列王纪下十八章四节简短提及的希西家所作影响深远的宗教改革,历代志则以冗长的三章加以叙述(代下廿九至卅一章)。历代志作者甚至没有道明他登基第一年的日期(代下廿九3)。我们所关注的是当我们研究事件的三个不同说法时,必须留意作者的用意而不只是真正发生的事,拿它作为永恒的神学而不是古代的历史看待。关于这一点在先知以赛亚书确是如此,『希西家王十四年』(卅六1)必须能与一章一节,六章一节及十四章廿八节所给的日期按次序联系起来。
卅六至卅九这四章的日期是在同一年。在希西家病危的『那时候』,获得增加寿命十五年,令他的统治期长达廿九年(王下十八2)。也是在『那时候』,提示巴比伦派使者来耶路撒冷,这令我们想起以赛亚所说关于巴比伦人的预言(卅九1,5-7节及四十至四十八章)。根据亚述的官方记录(当时写在泥版上保留下来),西拿基立入侵的真正日期是公元前七○一年,正是希西家在位的第二十四年,而不是第十四年(1节)。或者是旧约圣经保留亚述人在公元前七一三至七一一年间的另一次入侵(即是第十四年),正如第二十章所说的。在历史层面上看,显然有多少混淆不清,但这不是本注释书必须解决的事,我们倒应该在它的宗教信息上集中思想。
根据列王纪下十八章七节,希西家对亚述揭竿作英雄式的背叛与进击并非事出无因。我们对西拿基立的统治并不感到陌生,这可从当代的亚述记录,例如尼尼微壁上浮雕的可怕拉吉囚犯雕像(现存于英国博物馆),以及圣经和次经上的传说而知。
亚述人下来像狼进羊栏;
他的军队闪烁 金色与紫色光辉。(拜伦着『西拿基立的灭亡』)
以赛亚书五章廿六至三十及十章廿七至卅二节对于他进军攻打耶路撒冷居民的后果,已有清楚的描述。
废去任何有关的和平条约(见王下十八14-16),令亚述人『拉伯沙基』率领大军突然出现城外的行动更显得有效。『站在上池的水沟旁,在漂布地的大路上』的真正参考(王下十八17),令人想起较早的危机,当时『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动,好象林中的树被风吹动一样』(赛七2-3)。
王下十八18所提及的三个希伯来官职名称与亚述人『拉伯沙基』相称。他们的名字次序依照职位的重要性安排(见赛廿二15-25)第三位『史官』若译为『传令官』,则更为可取。场面的安排是让上帝的子民与上帝的敌人正面交锋。
亚述与耶路撒冷之间的舌战是技巧地由引喻和情感的神学语言所组成。负责作大部分发言的拉伯沙基引用不同的以赛亚式声明和要求。以利亚敬、舍伯那和约亚所能做的是要求他用犹大人所不懂的言语发言(11节),且静静地撕裂衣服(21-22节)。
拉伯沙基在他的第一篇讲辞中介绍亚述王的谈话,拿这谈话当做是出自上帝:『亚述大王如此说……』(4节)。谈话中的『倚靠』(5节)和『仗赖』(4节)是引用早期的以赛亚传统(例如三十15,卅一1,卅二9-11及17),亚述人加以模仿嘲弄。对埃及的依附由以赛亚亲自加以斥责(三十1,卅一1),令亚述人的谈话更显得强劲有力。『压伤的苇杖』暗喻(6节),由他用来指埃及特别合适,以西结在他对埃及不利的预言中也用这暗喻(结廿九6)。
希西家废去『丘坛与祭坛』的传统说法(7节)没有记载在以赛亚书当中其他地方,但在列王纪下十八章四节,历代志下廿九章三节以下及卅一章廿一节的记载却为人所熟知。对读者来说,亚述人的论辩因此被讽剌性地中和了,因为他们明白希西家施行改革是因为他倚靠上帝(王下十八5)。以赛亚书卅六章八节说亚述人讥笑犹大的骑兵不足,而第九节又说倚靠埃及徒劳无功。既然我们知道,根据以赛亚的教训(例如卅一1-3),救恩不是靠兵力也不是倚靠埃及人的战马与战车而是倚靠上帝,这又是明显的双重讽刺。
最后,三十六章第十节对十章五至六节及七章十七至二十节作强烈地暗示,这两处的记载说亚述是听命于上帝。于是拉伯沙基的最后论点是他甚至有犹大的上帝在他旁边;但是读者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
下一个具戏剧性的讽刺事件也极为高明(卅六11-12)。亚兰语是国际性的外交用语,也会是在这样的场合中常用的交谈媒介。但它也可能对旁观者造成隐瞒部分事实的后果。当亚述人坚持用犹大语,人人听得懂的希伯来话,而且是『大声喊 说』(13节),让每个人听到的时候,我们会乐于想象他以后在耶路撒冷居民之前遭受侮辱的情况。这种情景消除了第十二节他对城被围困后所作的可怕暗示。
拉伯沙基的第二篇讲辞(13节及以后)令人回想三十年前的类似场面,当时以赛亚的任务是劝服另一位王在面临危急存亡之际必须信靠上帝(七章)。但这一次的威胁不是犹大北面边界的两个小国──以法莲和亚兰──而是一位大王,即亚述王本身,『他所有的威势必漫过一切的水道』(八7)。拉伯沙基再次传述亚述王的话就像这话是出自上帝。他的论点简单而且有说服力,合乎人性。希西家太 弱,无法与强有力的亚述对抗(14节)。耶和华只不过是地方神明之一,对亚述人绝不造成威胁(15,18节)。亚兰的哈马和亚珥拔,还有撒玛利亚(他们的上帝曾是耶和华),都在数年间被他们攻取(19-20节)。西法瓦音还有在相应的经文(卅七13及王下十八34)提及别的名字,都不为人所认识,但列王纪下十七章提及一些有关他们敬拜之神的事(331节)──
亚瓦人造匿哈和他珥他像;西法瓦音人用火焚烧儿女,献给西法瓦音的神亚得米勒和亚拿米勒。
在以赛亚书卅六章十五节,作为外国人拉伯沙基所用的『拯救』一辞,在四十四章十七节所提的偶像和假神也用,这与希西家及以赛亚提及耶和华为他的百姓所做的事所用的权威性『拯救』一辞(卅七20,35)成为对照。
这位亚述人在他的论辩中藉 叙述亚述人统治下的幸福生活去劝服耶路撒冷的居民投降(16节),十六节的『和好』(peace)常译成『祝福』(blessing)。(例如四十四3),反映了语调由凌辱转变为甘言引诱。这是撒但的声音,他克尽所能的企图破坏上帝之民的信心。但是『百姓静默不言』(卅六21)表示犹大三官员多么的痛苦不安──这也正是约伯三友的反应(伯二13)──同时也是三十章十五节及其他地方所说的抓牢他们对上帝的信心──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诗四十六10)
――《每日研经丛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