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记下第八章

不同的故事继续发展(八1-29)

(一)

看到以色列大敌非利士的土地成为避难所(2-3节),可能会感到意想不到,这出现于许多圣经故事中。如果情形确是如此,这地方可令我们记起多少世纪以来旧约故事怎样获得解释。较为近代的历史中有不少政治关系也确实在短期间有了改变。同样的情形,现在的以色列与非利士也不再是不共戴天的仇敌。总之本章里所指的是一次饥荒,而且正如我们说的是『遭受风暴的任何港口』。

这故事的开头部分令我们想起其他的故事,例如以利米勒和拿俄米从伯利恒越过约但河移居摩押(得一1-5),还有族长雅各往埃及籴粮及终于移居埃及(创四十二至四十七)。以色列或巴勒斯坦都不是资源丰富的地区,中部的山区尤其硗瘠,一到不稳定的雨季,社会经济便容易出现波动。

基哈西的事也令我们惊奇。基哈西虽因贪婪向乃缦索酬而遭受重罚(五19-27)却仍然出现(或再次出现?)于画面──在国王面前称颂以利沙的作为(4-5节)。事实上在这几章中的各种事件可能不严格地按 时间表次序去报导,这故事开头用的措辞与前面事件并没有关连。

但是,那妇人住了七年之后,房屋田地主权出了问题倒不太值得惊奇。我们只能假定这难民案是怎样根据事实递交宫廷。但是,正当基哈西向王禀告有关以利沙所行的一切大事时,幸而那儿子获救活的妇人来到现场。她有朋友在宫廷上,知名度自然立刻提高,而她的案件也得了胜诉。无论王的慷慨是出于虚伪或只是随口而出,他实际上关照部属把属于那妇人的东西都还给她──七年饥荒蹂躏下的进益是很有限的。

(二)

以利沙的名声在大马色宫廷中颇为人所熟知。如果下一个事件的报导(7-15节)确是跟在乃缦的病得以医治(五章)以及亚兰军在大马色陷于困境(六至七章)之后,那是完全不足为奇的。但是,标准修订本的译文未能像希伯来原文一样捕捉到那种惊奇,应该说『神人老远的赶来』。

出现于列王纪前面部分的两个主题再次出现且交织在一起。一个是要以利亚回何烈山膏哈薛作亚兰王(王上十九15),另一个是故意使用谎言以达到耶和华的目的(王上廿二22-23)。当日对以利亚所嘱咐的事现在加以执行了,但有两处作了修改。以利沙已成为上帝的发言人而不是他的主人。但是膏立国王的公开行为便含有私下和政治暗示的意义。至于耶和华的欺骗,不是由宫廷的先知组织阶层传出,而是出自以利沙本身(10节)。

以利沙对哈薛作的残酷知会,令笔者想起大 临终前对所罗门的吩咐(王上二1-9)。那里的重大指示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对于那将会做的事我们却是无可置疑的。我们很难肯定作者要我们怎样去衡量这种行为。即使我们认为作者支持这种做法,身为基督徒读者仍然能够从新约圣经中找出控制性的道德律去做决定。但是旧约圣经谈及民族生活、政治家与政治事件比新约多了很多。或者基督徒应该记取的是,在那个环境中,墨守道德成规并不是美德。或者情况是这样。笔者自己就未能肯定。

总之,以利沙哭了并不是为了他对来求他医病的病人提供错误的解答,而是为了他知道这个哈薛对以色列人将做的事(12节)。这种对待孕妇和婴孩的残酷行为不仅发生于战争期间,也成为先知的批评主题(例如摩一13的记载)。哈薛的即时反应证实了以利沙所说的话,他将神人说病得治疗的好消息传给便哈达,然后又在第二天用浸了水的被窝蒙住王的脸,令他『意外的』窒息而死(14-15节)。

(三)

约兰(16-24节)与他儿子犹大王亚哈谢(25-29节)的简短记叙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有暗利家族的特点。列王纪上廿二章的开头并未提及约沙法与亚哈家联婚的事,虽然与它类似的历代志下十八章一节却提及了。结果发生的邪恶试验了上帝对大 所承诺的力量(18-19节)。上帝的应许没有落空,但是以东人背叛犹大,在约兰统治下宣布独立,亚哈谢与亚哈的儿子约兰联合去对亚兰王哈薛作战,约兰受了伤。亚哈谢到耶斯列去探望他(29节),他的过访为下一章的着名事件安排了序幕。――《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