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出十六2】「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向摩西、亚伦发怨言,」

何等惊人的改变,以色列人方于昨日歌唱,今竟开始大发怨言!其实,这正是人心的写照。他们发怨言的缘由,只不过是他们饥饿。今天神的子民,也常因遭遇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而发怨言。

注意,当时全会众都一致从事于此一毫无价值的事──发怨言。因此,众人一致的事,并不一定证明那事必属智慧与正直。当时如果有几个孤单的人,仍然歌唱赞美神,那实在是一件美好的事。―― 摩根《话中之光》


【出十六19】「摩西对他们说:『所收的,不许甚么人留到早晨。』」

神从来不叫我们吃昨天的吗哪。已往的经历,不能用来为着今日的需要。── 倪柝声

圣经告诉我们没有吗哪能过夜。每天必须与神有新的碰着,得着新的力量。这种拾取吗哪的经历,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要天天从神那里得着新的信息,新的影响,与基督有新的接触。── 倪柝声


【出十六21】「他们每日早晨,按 各人的饭量收取,日头一发热,就消化了。」

吗哪总是在日出以前收取的。人意吃吗哪,人要吃神给他的粮食,总应当清晨起来。日头一出来,日头一照,吗哪就溶化了,就不行了。好象在清早的时候,神在那里要将 属灵的食物,圣洁的交通,分给 的儿女。谁太迟来拿的,就拿不到。Miss Groves说:『一个人爱主的心有多少,第一个拣选,就是在他的床和主中间的拣选。』── 倪柝声


吗哪


圣经:出十六章;民十一5~8

一、吗哪的意义

吗哪预表基督是从天降下的生命的粮(约六48~51;林前十3),作我们天天的供应,使我们有力量走天路、过旷野

二、吗哪的需要

1.行走旷野不致饿死(3)

2.试验我们有没有遵主命(4)

3.知道是主将我们从世界里拯救出来的(6)

4.看见耶和华的荣耀(7)

5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12)

三、吗哪的形容

1从天降下(4)――是属天的(约六35,48~51)

2随露水而降(13~14)――满有恩典,且柔细、滋润

3早晨才有的(13)――新鲜、有朝气

4小的(14)――降卑;『你何微小』

5细的(14『小圆物』原文『小而细』)――均匀、无微不至,叫人感觉舒服

6圆的(14)――永远不变,完全无缺

7白色的(14)――无瑕疵,使我们过清洁的生活

8如霜(14)――凉爽、舒服,不像雪那样厉害

9叫吗哪(31)――莫名其妙,不知叫甚么

10像芫荽子(31)――子粒,里头有生命

11味如蜜(31)――滋味甘美(民十一8)

12薄饼(31)――能作食物,叫人得供应

13像珍珠(民十一7)――是明亮的,叫人里头明亮

14滋味像新油(民十一8)――有香味

四、吗哪的收取

1每日(21)――须天天从主得着新的供应

2早晨(21)――清早起来守晨更、亲近主;或指一生的清晨

3按各人饭量(1621)――按各人信心的大小

4各人收取(18)――我们享受灵粮,乃各人直接向主负责

5多无余,少无缺(18)――主的供应恰到好处,只要肯出代价追求主,主必成全

6不许留到早晨(19)――主恩不能积蓄;不可徒然接受基督,在日常生活上,要将基督实现出来

7日头一发热就消化(21)――不可失去机会

8直到进迦南(35)――直到见主面

9一觉得厌烦,就被埃及浓味之物夺心,而忘了在埃及所受之苦(民十一5~6);贪恋世俗的信徒,会觉得主的灵粮淡薄无味

五、隐藏的吗哪(32~34;启二17)

所有在神念前的经历,在永世里都是有价值的


鹌鹑与吗哪(十六1-36)

许多年青基督徒,当他们委身基督的时候,发觉自己面对许多限制,有些清楚地是由于教会的传统,有些却是圣经的要求。他们因为不了解那些较老的教友适应这些拘束,视之为当然,故他们感到不舒服,甚至反叛明显增加。

这种情形大致上也是以色列人的心态,他们一旦进入陌生的旷野生活,虽然此地的拘束是物质的而不是伦理性与灵性的。他们可能以为摩西长期在米甸作牧羊人,对他们的苦境并不了解。

在玛拉的怨怼是可以原谅的。水为民生所必需,面对 一个没有可饮的水源,不免使人失望,这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在以琳憩息时,较安舒生活的希望渐长,却又为汛的旷野的实际情形所挫折。这名字汛(Sin)与希伯来语的邪恶当然没有关系。

虽然并未提及他们陷于饥谨,但在他们离开埃及一个月后,他们必然是随身口粮已经减到应急配给的程度了。他们回想埃及是很自然的事,在埃上,照碑文说,奴工吃得相当饱,虽然他们在那里也必然抱怨。不过我们可以原谅他们那过分的夸张。他们在埃及不会常常有肉吃,只是民数记十一章四至五节的类似经文,却特别提到容易有鱼吃。希伯来字basar含义广泛,足以包括一切肉食。这里没有受到上帝的责备,因为虽然请求的方式有错,其内容则是合理。

这里上帝所赐的是双重的:有鹌鹑和吗哪。前者是特别的,而且只在民数记十一章卅一至卅三节再提及一次。除它们在固定时间到来之外,并没有甚么神奇之处,因为西乃半岛位于它们每年移栖的路上。基督徒一般都经验到,上帝特殊的恩惠总是与自然事物相联系,而且以及时显示出其特点。

关于吗哪的主张很不一致。今天流行的说法是,在西乃有一种活像圣经所描述的吗哪的东西。它是在沙漠常见的灌木柽柳枝上生长的,两种介谷虫的蜜露分泌物。在约瑟夫的犹太古代史中已经叙及。白度英人称之为吗呐(mann)。其他类似的现象也有过记载。

我们看见出埃及记有这么多本质上基于自然现象的神迹,便可能无顾忌地否认会与现代的观众有任何关联。但是有充分的理由使我们拒绝对吗哪的纯粹自然主义的解释。说圣经不过把一个简单得多的事件夸张,也是很不适当。

现代的『吗哪』只在初夏,而且只在西乃有限地区有之。有时经年不见。如果留存下来,它不生虫(20节,新英文本,新国际本),温度高了也不熔(21节);和圣经所说的吗哪的规律性与数量有所区别,它不具有适应个人需要的能力(17-18节),而且又适应守安息日的需要(22-27节)。双倍(22节)并非由于百姓故意收集,而是为安息日的需要。可能在主祷文中『我们日用的饮食,求父今日赐给我们』的祈求,是回顾这事,因为它的意思可能是,『求父今日赐我们日用所需的饮食』。

在接受与拒绝这个故事之间没有中立地带。与出埃及记其他神迹相似,上帝使用现代的『吗哪』,但是它的纪录却超出我们所能解释。在我们说出『纯粹虚构』之前,我们要记得它与四福音书记载的神迹,给五千人吃饱以及在迦拿变水为酒都有关联。

在灵性上,它鼓励历代的基督徒认真地思想基督的话,『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衣食)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33),并且永不失望。

显然的,第卅二和卅三节中的『留到世世代代』的命令,是放在制造会幕之后的,但是按希伯来历史的习惯,它常记载在有关吗哪的纪录之后。到了所罗门的时代,装吗哪的罐子不见了,我们不知道是如何不见,和何时不见了(王上八9)。『安息日』一词也可能是稍后才采用的一个名词;参看二十章八至十一节对这名词的处理。

如果要问,为甚么吗哪的供给要这样的限制,第四节回答了,在那里,标准修订本是误导的。译文应为,『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我的法度』(新国际本,新英文本)。――《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