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名意「救主」,预表耶稣。约书亚85岁接任摩西,七年率民争战攻克迦南。「迦南」就是进入基督里的安息。(参来三~四章)
一、进入迦南 一~五章
二、征服迦南 六~十二章
三、占领迦南 十三~廿四章
一、拣选器皿 一1~9
约书亚先是摩西的帮手,学习事奉神(民十一28)。他具有持守的灵在山腰40昼夜,等候摩西下山(出卅二章)。有争战的灵,顺从山上举手祷告的运行,对战情敏锐(出十七8~14)。有卓越专心跟从神的灵(民十四24)。神吩咐他尽夜思想神的话,而生命丰盛,明白神旨,心里刚强壮胆,不失去神的同在。
二、神下命令,三日过约但河,埋葬旧人?一10~18
三、探察战地实况,预备与空中恶魔交战 二章
妓女喇合得着宝血拯救,因信进入神的家(来十一31;得四21;雅二25;太一5)。
四、从过约但河看见与基督同死同埋同复活的救恩 三~四章
不可与约柜相近,客观上耶稣独自钉十字架完成救恩,无人有份。约柜领先,先有客观上主的钉死,后有信徒主观上的经历,与 已成功的事实联合为一。
搬进12块石头,又搬出去,再放12块在原地,看见进入与基督同埋,出入与基督同复活,永远有效。
五、火石刀的割礼:十字架除肉体致命的一刀,彻底奉献自己,分别为圣为主而活?五1~9(罗二29;诗十八17)
六、吉甲辊去肉体后,记念主的代死救赎,过逾越节 十一~十二章
七、吃美地产物,不再有吗哪,一切预表的真像基督来到,得着新生命,开始二个生命的争战,瓦解旧人,新人扩展。
八、面对耶和华军队的大元帅,脱鞋是奴隶的顺服与除去世界,这是关键,立场取决于胜败,站在神的旨意中必得着属天的能力。神对第一个人亚当的呼唤是你在那里? 十三~十五章
九、十大战役看见争战的经历 六~十一章
1. 攻取耶利哥城看见胜过恶魔的原则?六章
兵丁在前看见争战的先头部队教会的得胜者。
七个祭司看见神使用全备的器皿。
约柜在中心,看见争战的取决关键在于基督的统管权柄。
吹七个羊角看见支取神全备的能力。
绕城七日看见备战的完全。
第七天呼喊城墙倒塌,看见六天恒切的献身祈祷,神伸出宝座能力的杖,摧毁仇敌的营垒。
2. 艾城之战看见战败的原因与再战而得胜?七~八章
亚干贪恋属世之物而连累全教会,违抗神命而死亡(申七26)。
除灭罪恶,纯洁教会(林前五6)。
再攻艾城,约书亚伸出手枪,直到灭尽仇敌,并不放松退后,恒 忍直到底。
3. 基遍人的诡计成全神的得胜,从南部玛基大直打到底璧。
把脚踏在敌王的颈项上,征服魔鬼,杀死灭绝尽之。
4. 总结打败31个王,看见老我的31种,每天对付一个。
这些王都是一个祖宗亚巴,亚巴的意思是「巴力的力量」。巴力是西顿的自然神,代表人天然的本性,从亚当下来以自己为中心的撒但罪性。
亚巴的儿子亚纳,名意「长头颈」,骄傲的表示。
亚纳族三个族长:示筛名意「自由」,不受神的管制,任意妄为。
亚希幔名意「为仁弟兄」,讨好人不顾神的原则。
挞幔名意「勇敢」,如同宁录野心勃勃好为首。
(1) 自私: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求神满足自己的欲望,目的,计划。
(2) 自纵:放纵自己的情欲,眼目肉体都为自己的享受。
(3) 求自己益:生活目的求自己的荣耀,钱财,快乐,名利,地位。
(4) 自满:看自己都比别人强。
(5) 求己荣:为了别人赞赏自己,外表装饰,显露自己的德行。
(6) 自恃:依赖自己的智慧,力量,信心,自认永不跌倒。
(7) 自觉过敏:常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步步小心。
(8) 自觉自己重要:看高自己,以为别人都尊敬他。
(9) 自贱:推托自己无能而不作工,自己可怜自己。
(10) 自辩:为自己争取权利,名誉,随时表白自己,报复得罪他的人,向人讨尊敬。
(11) 自我敏感:遇见不同的观点,马上辩论,不能与反对自己的人相处。
(12) 自观:关心自己的事,以自己的立场观察一忉,不了解别人的处境。
(13) 内观:过份的自省,不知道神鉴察人心。
(14) 自爱:专顾自己,不能爱神。
(15) 自求:爱别人为求自己的利益。
(16) 属自己的目的:作事的动机为自己。
(17) 自欲:爱自己的欲望。
(18) 为自己选择:意志不向神降服,为自己而决断一切事。
(19) 爱自己的宴乐:专顾自己的快乐。
(20) 求属自己的财物:为自己享乐追求世界的物质。
(21) 属自己的惧怕与忧虑:舍己的人不惧怕不忧虑。不肯交出自己的人无依靠,受捆绑。
(22) 自己的痛苦:爱惜自己,可怜自己而怕伤害自己产生痛苦。
(23) 为自己牺牲克己:表显自己属灵而克己。
(24) 利己的道德:显露自己的善行,岐视罪人。
(25) 自以为义:以自己的宗教虔诚,善行为功劳。
(26) 自以为圣:注重自己灵性经验,不仰望耶稣。
(27) 利己的施舍:赒济奉献为彰显自己。
(28) 利己的灵工:事奉神为自己利益,扩大自己势力范围,树立自己的名声,吃羊脂,穿羊毛,从信徒身上得利。
(29) 利己的祷告:为自己的身体,家庭,自己的教会圈子祷告,并不关心神的旨意与宇宙教会。
(30) 利己的指望:今世为己而活,等到将来上天堂。
(31) 自怜:自己可怜自己,为自己的遭遇失败,痛苦而爱怜自己,不知道这是神拆毁的过程。
十、从各支派分地看见各人得着基督为产业,各人经历基督不同,目标道路是一个 十三~廿四章
从迦勒的信心看见专心跟从神的人所要的是山地,虽然有顽固的仇敌,相信从争战中必经历神的得胜。
希伯仑是「交通」之意,与神合一的经历。
从约书亚的临终遗言,看见专心事奉神必须先除去偶像。―― 张向晨《圣经六十六卷》
作者简介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注释的作者欧尔德在亚伯丁和爱丁堡大学受过教育,随后曾在耶路撒冷的英国考古学校任助理校监一个时期。他现在是爱丁堡大学希伯来文和旧约的讲师兼神学院的教务主任。本书将给予读者得力的帮助。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绪论
本注释书研究的三卷旧约圣经,内容主要是见证以色列人在所承受为业之地的初期历史。它们记载了在约书亚领导之下,以色列人首先占领的土地,然后分配给各支派。约书亚去世后,以色列人经过了一段长期的盛衰多变:内部社会宗教信仰的背叛,外敌不断地侵扰,以及受命于上帝的『士师』或称『拯救者』的一连串回应。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或说是『士师秉政时代』,士师为以色列社会提供某些简单的生活准则。
本书把此三卷圣经放在一起写注释,因它们在圣经中连接在一起。自主后第四及第五世纪的希腊译文手抄本问世,此三卷圣经在基督教传统中即被排列在一起。这些伟大的记录,以现代圣经形式被编排在一起,放在历史叙述书的前部,它们属于过去,跟 的一组是诗歌,以颂歌及智慧书为主,在现生活中继续不断地产生连系。最后一组是作为『预言性』的文学去欣赏,基督徒尤其应该读,因其内容预告及启示基督徒的将来。
然而,我们从犹太人学到的是另一种不同的传统。在希伯来文圣经里,摩西五经也排在最前面,且被认为是教诲之书(妥拉),而不是有关古代的记叙文学。接下的是犹太人圣经中的先知书,但我们必须留意其中的两大区别:(一)读先知书主要不在找出它们与将来的密切关系,而是它们怎样将摩西律法引申至日常生活中;(二)先知书不仅包括了以以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及十二先知书──它们被称为后先知书;犹太传统中的前先知记载于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及列王纪四卷中。
旧约圣经第三部分,亦即在这样编排下的最后部分,是比较多式多样,简称『遗训』,从诗篇开始,接下去是约伯记及箴言等智慧书,再后是但以理书、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及历代志等,其中插进五个书卷(路得记、雅歌、传道书、耶利米哀歌、以斯帖记),每一卷都适用于每年犹太人的主要节日在会堂诵读。
这两个承袭希伯来圣经的伟大的宗教传统(指犹太教和基督徒──编注),从不同的观点去看圣经,因此研读约书亚记、士师记和路得记是一件重要的事。我们应从双方优越的观点去读这些经卷,拿这些观点当作红绿透视镜使用,戴上红绿镜使我们可以从电影或电视萤幕上看到更丰富更生动的立体形像。基督教的传统倾向于把约书亚记、士师记和路得记当作是属于摩西到列王之间的以色列史之一部分。犹太教的传统是在收获节的崇拜仪式中选读路得记的经文,视之为早期的先知的异乡人。在另一方面,约书亚记和士师记报导以色列人怎样为摩西的遗志而继续奋斗。
(二)
有关路得记的进一步介绍将留在本书的末了部分。但是现在宜于对约书亚记和士师记二卷的衔接问题作进一步研究。现代的批评性研究几乎一致认为,希伯来文圣经的编排对犹太教较基督教重要,至少本书三卷的情形是如此。路得记出现在士师记与撒母耳记之间。还有,在路得记里,完全看不出有作者改编的痕迹,且所用的措辞和所表达的思想都与申命记很接近──『申命记式』(Deuteronomic)的编辑工作使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和列王纪四卷前先知书有了相对的一致性。学者们早已留意,申命记影响到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但只在四十年前诺马丁(Martin Noth)发表的论文才令学者们的想法产生动摇。诺氏反驳前人的看法,(甲)他认为整个故事从约书亚开始到耶路撒冷沦陷入巴比伦之手中,并没有编辑组存在;反之,整个连续性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或几个作者创作的;诺马丁给他们一个恰当的集体名衔:『申命记学者』(Deuteronomist);(乙)申命记的历史(Deuteronomistlc History)并非始于约书亚记第一章,而是以申命记第一章为开始。他观察到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和列王纪的资料来自多方面,但申命记提供的新资料使这些经卷有了统一性。整个结构的重要性是在申命记学者自己的结论性经文中,主要有约书亚记十二章,士师记二章及列王纪下十七章。还有更惹人注意的是,动人的言辞乃出自重要人物之口里。这一点可见于约书亚记廿三及廿四章,撒母耳记上十二章及列王纪上八章。然而冗长的申命记式讲辞──摩西的临别讲辞,几乎占去申命记的大部分。诺氏认为申命记原是这五本经卷的首卷,因为该篇讲辞抢先报告约书亚、撒母耳和所罗门的重要谈话,又因申命记一至三章及卅一至卅四章很巧妙地首先提及约书亚。它是在以后编纂圣经的过程中被分开来,加在出埃及记及民数记之后,成为摩西之另一经传。
诺氏对申命记的历史观点在细节方面引起很多争论,但他的主要论点却保持 完整性。我们将研究第二代申命记学者的证词,看他们怎样从另一个不同的观点来看约书亚记一、十三、廿三至廿四章和士师记二章,并校对其老师的工作。同时我们也会留意,经过主要的申命记学者的努力之后,此两经卷的某些部分曾有甚么贡献,其中以士师记一章及十七至廿一章最值得注意。
在开始对经文作诠释之先,还有一件事需要一提。约书亚记及士师记谈的是已往的历史;但如果诺氏的主要论据正确,那么它是从遥远的距离去看已往的一种观点。以色列及犹太王朝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如果申命记或约书亚记以至列王纪成为一个单元,那么这一组经卷就是在最后一个王朝没落之后写成的。而整个故事的开头几章与作者之距离,比较伊利莎白一世和莎士比亚,或越过大西洋彼岸的新世界的开国先驱与我们的距离之遥远一样。它们可能是已往历史的回忆,但绝不是历史记录。――《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