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创十一1「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一样的话AVRV;直译为「一(种)言语」)比 RSV 少数言语更可取,虽然两种译法都有可能(见希伯来文的以西结书三十七17及创世记二十七44)。这事件可能是在洪水之后不久发生(参十5等),否则就是局限在某一种人当中,如果这里的天下earth)是翻译作「一地」的话。(由24节下看来,这是一定居下来,怕遭到攻击之人,因此第二种解释也不无道理。)──《丁道尔圣经注释》

 

【创十一2「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他们……迁移的时候」正如动词“迁移”(直译为“拔出”,如拔出帐棚的木钉)所暗示的,人们在大洪水后的一段时期内过着一种游牧的生活。亚拉腊的山区不太适合于农业的耕作。另外,那些弃绝上帝的人,不喜欢忠于上帝之人的圣洁生活所作默默的见证。因此,世上出现了善与恶的分化。那些藐视上帝的人便离开了山区(《先祖与先知》第118页)。

  「往东边」从亚拉腊山一直到示拿地,即巴比伦,其迁移的方向一定是东南方向,而不是向西迁移。

「遇见一片平原」就是一片开阔的地带。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平原在圣经中经常被称为“示拿”(见创十10节注释)。在古代,这里曾是一个肥沃的地区。现今已知最古老的文明,即苏美尔人的文明,就是在这里发展起来的。考古学家的挖掘表明这里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曾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

 

【创十一3「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我们要作砖」巴比伦的冲积平原没有石头,但却有充足的泥土以供做砖。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建筑一直是由砖块砌成的。这正好与拥有大量石头的亚述国相反。古代和现代的大多数的砖都是晒干的,但用于公共建筑的砖却是在火中烧成的,以增加其强度。正如圣经和考古所证实的。美索不达米亚早期的定居者采用了这一工艺。

  「拿砖当石头」摩西为埃及的希伯来人写作,那里拥有宏伟的石碑和公共建筑,所以他解释说巴比伦人用砖是由于石头缺乏。这一细节,如许多其他的细节一样,证明《创世记》的历史和地理记录的准确性。

「又拿石漆当灰泥」这是有关巴比伦人建筑方法的又一个准确的细节。“石漆”更准确的含义就是沥青或柏油。美索不达米亚盛产石油和相关产品。在巴比伦附近以及其他地区都有沥青井。早期的巴比伦建筑师发现了沥青耐久的特性,就在房屋的建造中大量地使用沥青。沥青可以将砖块紧密地粘在一起,以至在拆房时连一块砖头也无法整理出来。事实上,人们几乎无法从使用沥青的古代废墟中分离出任何砖头来。

 

【创十一4「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我们要建造一座城」该隐修建了第一座城(创四17),他可能是想躲避上帝所为他设定的游牧生活。上帝最初的计划是要人类住满全地并耕种田地(见创一28)。城市的建造与此计划对立。人口的集中总会鼓励懒惰、放荡和其他罪恶。城市一直都是犯罪的温床。因为在这种环境中,撒但所遇到的抵抗是小的,不象在较小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的生活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接触。上帝曾告诉挪亚要生养众多,遍满全地(创九1)。

  「一座塔」这会给城中的居民带来所渴望的安全感。这样一座城堡将保护他们不受攻击,而且他们相信这也会使他们躲避另一次的洪水(其实上帝已经应许不会再有这样的洪水了)。洪水淹没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但并没有达到“通天”的高度。因此,人们推想如果人们能够建立起一座比山还高的建筑物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逃脱上帝的任何作为了。考古发掘显示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早期居民曾建立许多塔状的神庙用于各种偶像崇拜。

 

21.巴别城和巴别塔在哪里?  (创十一4 ~5 9)

    答: 1 巴别城 Babel City─—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乃为巴比伦之原名(创十10,十一4 9)。此城约于主前三百年建于示拿平原,即巴比伦平原。位于伯拉河之东岸。据历史家言,巴别城为古代最大之城。因建于河边,商务繁盛,四围丰富,其面积约150余里,有大路通到波斯湾。所以在主前1700年,把此城立为京都。至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时(主前606561),竟成为世界之第二大城。后来国势衰微,至主前一世纪,其大部分已成为废墟了。(参二○三题)。

    2 巴别塔Babel Tower─—此塔亦建于示拿地的平原,(创十一28)。当时众民建塔之用意,乃欲筑一层台,高矗于天,藉以传扬他们的名,联结一起,其骄傲之心完全逞露。故此神去变乱他们的口音,分散四方。据犹太人传说,此塔被神毁了。考古家以为后来巴比伦王兴起时,重建此塔,其基址造在巴比伦城内,名叫彼勒Bel,又名米罗达Merodach(耶五十2)。此塔之设立,用以观天文,并为崇拜彼勒偶像之所在。(参一五○题)。──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一5「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耶和华降临」这一降临与在西乃山不同。在西乃山,耶和华以一个看得见的标记来显示祂的临格(见出十九20;卅四5;民十一25等)。这里只是用人类的语言说明人类所做的一切,永远也躲不过上帝的眼睛。当人们想要建造高塔抬举自己时,上帝便来查看并摧毁他们邪恶的计划。

「所建造的」原文暗示着该工程已快竣工。“世人”意思就是“人的儿子们”。这是一种泛指,用来指所有,或者至少是绝大多数不再效忠于上帝的人都参与了这项工程。

 

【创十一6「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巴别塔象征着怀疑上帝的话语,反抗祂的旨意。它要作为背道的纪念碑和反叛祂的一座堡垒。这只是想要控制世界的邪恶总计划的第一步。需要采取及时坚决的行动,警告人类说上帝的不喜悦和反对他们邪恶的计划。这样人类便可以确知上帝与人类的交往并不是不讲理的,也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圣经说祂是进行认真考虑的。祂进行干涉的原因也说清楚了。

 

【创十一7「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变乱他们的口音」上帝不想再次毁灭人类。人类的罪恶还没有达到洪水以前的程度。上帝决定在他们达到那种地步之前及时加以制止。上帝要借着变乱他们的口音,迫使他们彼此分离,从而阻止人类未来的联合行动。每一个群体或许还会追求邪恶的道路,但将整个社会分割为许多群体将阻止人类对上帝一致的反抗。自从人类在巴别被分散之后,许多野心勃勃的人们曾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扭转上帝叫人分散的这一旨意,但从未有人获得过成功。足智多谋的领袖有时曾成功地迫使许多国家构成一个人为的联盟。但只有当上帝荣耀的国度建立时,蒙救赎的万国才会真正联合在一起,并且说同一种语言。

「言语彼此不通」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不明白他任何同伴的话语。如果是这样,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了。当时出现了许多的部落群体。每个群体都有他们自己的语言。这就是世界众多语言和方言的起源。这些方言迄今约有三千多种。

 

【创十一8「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使他们从那里分散」人在顺境中不愿主动去做的事,现在要被迫去做了。听不懂对方的话导致了误解、怀疑和分裂。那些有共同语言的人组成了自己的小团体。这节经文说明巴别的建造者广泛地分散,导致人类很快就在世界的大多数地区出现了。许多地方的证据证明人类在洪水后较短的时期内便在这些地方出现了。考古学的发现表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谷地是第一个发展独特文明的地点。类似的文明很快出现在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安纳托利亚、印度、中国和其他地区。所有的证据都证实圣经神秘的话语:“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

「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通天的塔未能建成。但圣经和历史表明当地的人后来完成了城的修建。

 

【创十一9「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注:就是变乱的意思)。」
    「巴别」用双关的手法,希伯来人把城市的名称巴别,动词balal(变乱)联系起来。但对于巴比伦人来说,一个希伯来词汇他们城市的名称源于一个希伯来词汇,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古巴比伦人的文献将BabiluBabilanu解释为“神港”或“神门”。但这种含义很可能是次要的,其名称最初来源于巴比伦语的动词babalu(“分散”或“消失”之义)。巴比伦人可能不愿意因这个名称使他们想起当初建造不光彩结局,于是发明了一种解释,使其成为bab(“港”)和ilu(“神”)的复合词(见创十10节注释)。

 

【创十一9所以那城名叫巴别。」

   「巴别」是抵挡神旨意而有的系统组织。神为着成全祂的旨意,必须使人类分散在全地上,好叫地遍满了人类。但人起来同谋反对神这个分散。巴别这个邪恶不法的意念,也一直出现在各时代。人罔顾神的计划,一再的顶撞神,想要把自己建立起来。它的结果总是紊乱。神从不允许人组织一个将神置于度外的系统,神也绝不会坐让这种系统存留。―― 摩根《话中之光》

 

【创十一10「闪的后代记在下面:洪水以后二年,闪一百岁生了亚法撒。」
    「闪的后代」家谱的常用开头语(见创五1;六9;十1等)。摩西现在回到闪的家谱。他的记述刚才被变乱口音的记载所打断。但第1026节并不是创十章各国列表的延续。这里所记载的是从闪到亚伯拉罕的先祖谱系。创十0章记载了各部族和国家的种族关系,表明他们都是挪亚的后代,而创十一1026准确记载了上帝选民所延续的各世代。这是创五章中所提到的从亚当到挪亚之谱系的继续。闪的前四代后裔在各国清单的闪族部分已经提到,在这里又再次提及,说明他拉后代与法勒的血缘关系。

  「闪一百岁」表明闪比雅弗小二岁(见创五32节注释)。

 

【创十一11「闪生亚法撒之后,又活了五百年,并且生儿养女。 」
 

【创十一12「亚法撒活到三十五岁,生了色拉。」
    见创122节注释。在大洪水,做父亲时的平均年龄为117岁(最小的为65岁,最大的为187岁),但洪水以后,该年龄便减少到3035岁,只有他拉和亚伯拉罕生子时达到了不寻常的高龄。

 

【创十一13「亚法撒生色拉之后,又活了四百零三年,并且生儿养女。」
    「色拉」“蒙派遣者”。这是一个闪族语的名字,也被居住在北非的迦太基的腓尼基殖民者使用。

 

【创十一14「色拉活到三十岁,生了希伯。」
    「希伯」“逾越者”。希伯的后代将跨越幼发拉底河而移居到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因此该名称可能暗示着其父母预见(见创十21节注释)。

 

【创十一15「色拉生希伯之后,又活了四百零三年,并且生儿养女。」

【创十一16「希伯活到三十四岁,生了法勒。」
    「法勒」就是“分”的意思(见创十25节注释)。

 

【创十一17「希伯生法勒之后,又活了四百三十年,并且生儿养女。」

【创十一18「法勒活到三十岁,生了拉吴。」
    「拉吴」就是“朋友”或“友谊”的意思。这可能是流珥(“上帝的朋友”)的缩写。流珥是圣经许多人物的名字(创卅六4;出二18;民二14)。

 

【创十一19「法勒生拉吴之后,又活了二百零九年,并且生儿养女。」

【创十一20「拉吴活到三十二岁,生了西鹿。」
    「西鹿」可能指“交织者”、“纠缠者”、或“葡萄枝”。其确切含义不确定。

 

【创十一21「拉吴生西鹿之后,又活了二百零七年,并且生儿养女。」

【创十一22「西鹿活到三十岁,生了拿鹤。」
    「拿鹤」“鼻息粗的人”。他可能有些口吃。

 

【创十一23「西鹿生拿鹤之后,又活了二百年,并且生儿养女。」

【创十一24「拿鹤活到二十九岁,生了他拉。」
    「他拉」在希伯来语中没有任何含义,但在相关的乌加利语中指“新郎”。

 

【创十一25「拿鹤生他拉之后,又活了一百一十九年,并且生儿养女。」

【创十一26「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亞伯兰、拿鹤、哈兰。」
    「他拉活到七十岁」此节经文似乎暗示亞伯兰、拿鹤、和哈兰是三胞胎,都是在他们的父亲他拉七十岁时所生的。但以下几点证明这种观点是错的:他拉是205岁死在哈兰的(创十一32)。亞伯兰是七十五岁移居迦南的(创十二4)。亞伯兰被上帝呼召离开哈兰是在他父亲去世之后,正如徒七4节中所说明的。

  「亞伯兰」“高升的父亲”或“高尚的父亲”,说明他作为上帝选民之祖先的尊贵地位。他后来被上帝改名为亚伯拉罕(创十七5)。亞伯兰一名在埃及文的记录中出现过,正是在亞伯兰所生活的时代。他被描述为一个巴勒斯坦城邑的亚摩利统治者。该名字也在巴比伦出土的同时代的楔形文字文献中出现,表明这是一个常用名。

  「拿鹤」他拉的这个儿子是以其祖父的名字命名的。

「哈兰」此名称在希伯来语中没有任何含义。它与他拉所居住的哈兰城(Charan)相似。该城的名称与一个亚述语的词根有关,意思就是“大路”,可能是表明其地理位置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地中海之间的一条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上。

 

【创十一27「他拉的后代记在下面:他拉生亞伯兰、拿鹤、哈兰。哈兰生罗得。」
    「他拉」到此为止,摩西一直在讲述全人类的历史。从这里开始,圣经所关注的几乎只有一个家族的历史,就是上帝的选民。在整本旧约圣经的剩余部分中,只有当其他国家与上帝的子民发生关系时,一般才给予关注。

「哈兰生罗得」罗得,意思是“隐藏者”。罗得的出现是因为他在迦南地作为亞伯兰的伴侣和作为摩押人和亚扪人的祖先。

 

【创十一28「哈兰死在他的本地迦勒底的吾珥,在他父亲他拉之先。」
    这是圣经第一次提到(但并不一定是第一个事例)儿子在父亲之前去世。

「迦勒底的吾珥」根据文献记载和新近的考古发掘,哈兰城的诞生具有一段漫长而光辉的历史。吾珥的废墟很早就被人发现了,现名穆喀雅废丘(Tell elMuqayyar),位于巴格达与波斯湾之间。在1922年至1934年间,一个英美联合组成的考察团进行了一次后来被证实为美索不达米亚考古中最有收获的发掘之一。人们在一个早期的王陵中发掘出了令人惊奇的财宝。由房屋、神庙和一座庙塔组成的保存完好的废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使我们可以了解该城曲折的历史。该城从人类历史的初期一直到波斯帝国时代一直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公元前近两千年前,当亞伯兰在这里生活的时候,该城具有出奇发达的文化。房屋的建造极其完美,通常有两层楼高。底楼的房间彼此组合围绕着一个中央庭院,有台阶通往二楼。该城拥有完备的排水系统,甚至比现今该地区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都要先进。在吾珥的学校中所教授的课程包括阅读、写作、算术和地理等,这是被发掘出来的许多学校的练习题所证明的。在旧约中,该城通常被称为“迦勒底的吾珥”。这种表达方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文献中没有出现过。这些文献只称该城为“吾珥”。吾珥地区后来被说亚兰语的迦勒底部族所占领。他们可能在早一些时候就已经来到了这里(见创十22节注释)。这些部族与他拉的家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都是亚法撒的后代。人们借着称呼故土为“迦勒底的吾珥”,保留着对这种关系的记忆。

 

【创世记十一28记载亚伯拉罕家族的起源地是迦勒底的吾珥;为什么创世记二十四4会记载亚伯拉罕的本族本地是在哈兰?】

     亚伯拉罕的家庭起源于吾珥,后来才移居哈兰。哈兰位于巴利加河(Bleach River)河岸,离幼发拉底河六十哩,在「肥沃的新月形地带」极北之处。他们整族人移离吾珥,其中包括亞伯兰、拿鹤及罗得(罗得是已故的哈兰的儿子)。因此,他们是整族人移居至巴旦亚兰,而哈兰是此地区的都会。他们在哈兰居住了数十年,在哈兰人的环境里生儿育女。亚伯拉罕在七十五岁(创十二4)时才离开亚兰,到后来,当他回顾这个自己逗留了多年的地方时,当然有理由称它为第二故乡。虽然亚伯拉罕会有一些血缘较疏的亲属仍居于吾珥(参创十二1),但他称呼两个兄长的儿女为自己的族人,也是很正常的事。

    有些学者认为,亚伯拉罕的先祖所居住的吾珥,事实上有可能很靠近哈两,就在巴旦亚兰的境内。根据比天拿道的著作(GPettiness,“BAR Interviews Giovanni Pettiness,”BiblitalArchaeology Review 6no5[September-October 198O」:51),在伊浦拉泥版(Eblaite Tablets)中发现Urn这地方,是位于米索不达美亚北部的。但在苏默或亚甲文中,UrU只解作「城市」,因此,Uru这字可用以代表米索不达美亚的不同地方。创世记十一28记载得非常清楚,亚伯拉罕乃来自「迦勒底的吾珥」。在古时,这个吾珥非常接近波斯湾的海岸线,大概在目前的海岸线西北一百哩。因此,吾珥极容易受到加勒底海盗的劫掠,这些海盗就来自附近的地区,即是现在的科威特。

因为受到丹麦维京人的渗入日多,英格兰的东海岸便称为德恩罗(Danelaw)吾珥的情况也是一样,因为迦勒底人建立起他们的势力范围,所以吾珥被称为Ur Kasdim),(最低限度在摩西时代,即创世记写成的时候是如此)。但位于哈兰附近的任何Uru无可能在迦勒底人的势力范围内,因为迦勒底人从未进占中东这个区域。──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创十一29「亞伯兰、拿鹤各娶了妻:亞伯兰的妻子名叫撒莱;拿鹤的妻子名叫密迦,是哈兰的女儿;哈兰是密迦和亦迦的父亲。」
    「亞伯兰、拿鹤,各娶了妻」拿鹤的妻子密迦是他兄弟哈兰的一个女儿,因此是他自己的侄女。亞伯兰的妻子撒莱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她是他拉的另一个妻子,而不是亞伯兰的母亲所生的女儿(见创廿12)。与同父异母的妹妹或与其他的近亲结婚在后来的摩西民法典中被禁止,但在亞伯兰的时代显然仍是许可的(见利十八6,9,14)。

「亦迦」没有人晓得为什么圣经在此提到了哈兰的另一个女儿亦迦。根据一个古老的犹太传说,有些圣经注释家将她视为亞伯兰的妻子撒莱的另一个名字。其他的注释家认为她是罗得的妻子。但没有任何确凿的依据能够支持这些猜测。

 

16 亚伯拉罕是否娶了他的妹子为妻?合理么?创十一2931

答:亚伯拉罕(意多国的父)的原名叫亞伯兰(意即崇高的父),神给他改名亚伯拉罕(创十七36),其父他拉生了亞伯兰、拿鹤、哈兰等三个儿子(十一26)。哈兰生了儿子罗得和密迦、亦加这两个女儿。拿鹤的妻子是密迦,亞伯兰的妻子是撒莱(王后之意,十一2930,廿四15,十二1117,十六1)。撒莱后来被神改名为撒拉(意即公主,十七15)。撒莱比亞伯兰小了十岁(十七17)。据犹太人的传说,亦迦亦名撒莱,拿鹤已经娶了他自己的侄女密迦为妻,亞伯兰也是照样娶了他自己的侄女亦迦为妻(十一2930)。他拉是带着他的儿子亞伯兰和儿妇撒莱出吾珥的(十一31)。如此看来,撒莱也是他拉的后裔,况且亞伯兰也实在称她为「我的妹子,是同父异母的,后来作了我的妻子」;就是撒莱也称亞伯兰是她的哥哥(廿2512)。我们从经上这些明显的记载,可知亚伯拉罕确是娶了他的妹子(或称侄女)为妻,在上古时代,尚未有建立婚姻的伦理制度以前,兄妹的通婚,或是与侄女的通婚,是无可厚非的(参出六20)。摩西传布律法以后,神就特别禁止这种同血统的婚姻(利十八912)。――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一30「撒莱不生育,没有孩子。」
    这句话似乎是与撒莱的嫂子密迦进行对比(见创廿四24),并且预示着撒莱的不生育对亞伯兰信心的重大考验。

 

【创十一31「他拉带着他儿子亞伯兰和他孙子哈兰的儿子罗得,并他儿妇亞伯兰的妻子撒莱,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们走到哈兰就住在那里。」
           这里所记载的是亚伯拉罕第一次蒙神呼召(徒七2)之后的反应。他的信心头一次的表现,并不比我们高多少。神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徒七3);他是离开了本地的;但本族只离开了一半,罗得还跟着;至于父家,他不只没有离开,并且把父家带走了。亚伯拉罕的走,不是他自己定规的,是他父亲定规的。一个没有得着呼召的人,反而作主动的人;一个有呼召的人,反而作了跟从的人!――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神第一次的呼召,亚伯拉罕听见了,也相信了,也离开了迦勒底的吾珥,但结果停在半路上。――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他们走到哈兰」哈兰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巴里赫河边,在吾珥和迦南的中途。圣经没有提供有关这一旅行中断的原因,但有可能是因为此地区对他们所具有的吸引力,或者更有可能是由于他拉年纪的老迈而体力的衰竭。哈兰成为家族大部分人的永久居所,这说明此地区对他们所具有的吸引力可能导致放弃原有的决定。巴里赫河谷和哈布尔河谷拥有肥沃的草场。整个地区很可能都人烟稀少,似乎能够使他们在前往迦南之前为家庭财富的加增提供极其有力的条件。不论出于何种原因,他拉和他的家人定居在了一个他们称为哈兰的地方,可能是为了纪念他们死在吾珥的儿子和兄弟。由于他拉的儿子哈兰(Haran)和哈兰城(Charan)一词在希伯来语的拼写中一点微小的差异,我们无法确定两者之间的联系。 

 

【创十一32「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就死在哈兰。」

    他拉死的年龄是个难题,因为他的长子那时将已经一百三十五岁(26节),但亞伯兰不过七十五岁而已(十二4,及徒七4)。一个解决法是假定亞伯兰为么儿,比长子晚生六十年,但于十一2627排于首位,是因为他的名声(正如以法莲被置于玛拿西之前)。另一种可能,是采取撒玛利亚经文,那里记载他拉死于一百四十五岁。──《丁道尔圣经注释》

 

【人本主义的失败(十一126)】

一、政治因素

二、科学因素

三、哲学因素

——《新旧约辅读》

 

【巴别与迦南(十一132)】

一、{\Section:TopicID=158}巴别(十一19

二、朝向选民(十一1026

三、朝向应许之地(十一2732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创世纪第十一章】

一、巴比伦的巴别塔(十一19

二、朝向未来(十一1032

——《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