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份是14 章1 到24 節。四王從東方來攻打約但河平原。這四個從東方來的君王,分別屬于亞摩利、胡利、以攔、赫族。他們結成聯盟,出兵攻打死海南端的五個城巿。這五個城巿面積不大,卻各自擁有一個君王。這五位君王分別是:“所多瑪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瑪王示納”,“洗扁王善以別”以及“比拉王”。“比拉”的意思是罪惡,或者是征服者。“比沙”的意思是“邪惡”。“示納”的意思是“善 (月神)是父親。“善以別”的意思是“烕武的名字”或者是“神祇的名字有權力”。
五王聯盟,對抗四王。創世記的作者只是用了一句話記述這場戰爭,可能是因為兩軍勢力懸殊,一交手就立刻分出高下。五王聯盟好像螳臂擋車一樣,不堪一擊,立刻潰敗,四散逃走。所多瑪王和蛾摩拉王在逃跑的時候, “掉在坑裡”。有學者認為“掉在坑裡”更好的解釋應該是“躲在坑裡”,因為這個動詞的字根可以是指主動下去。這兩個皇帝躲在坑裡暫時躲避,直到四王聯軍走了,才再次露面。
四王戰勝五王,接著就搶奪戰利品。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把“亞伯蘭的姪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擄掠去”了。14 章13 節提到有一個人逃脫了,到了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把壞消息告訴亞伯蘭。亞伯蘭立刻展開了拯救行動。他率領“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精練壯丁”是指受過訓練的奴僕,相等于雇佣兵。他們可以和四王聯軍一較高下。除了這些奴僕以外,參與拯救行動的還有幔利、以實各和亞乃這三兄弟。
亞伯蘭在“夜間”,和“僕人分隊”攻擊敵人,結果大獲全勝,“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
接著,亞伯蘭啟程回家。所多瑪王“在沙微谷迎接”他。在所多瑪王之后,又有另外一個人來迎接亞伯蘭。這個人是“撒泠王麥基洗德”。“撒泠”是指耶路撒泠。“麥基洗德”有三種解釋:第一,“洗德是仁義”,把“洗德”當作是迦南的神祇,主管公平、公正。第二,“我王是洗德”或者是“洗德是我王”,因為“麥基”是“我王”的意思。第三,“我王是仁義、公平”。“ 麥基洗德” 既是君王, 也是“至高神的祭司”。他迎接了亞伯蘭以后,就為他祝福,因為亞伯蘭戰勝了四王聯軍,又把擄去的人救回來。對于麥基洗德的祝福,亞伯蘭的回應是把“十分之一”送給麥基洗德。當所多瑪王看到亞伯蘭把奪回來的十分之一送給麥基洗德,就立刻作出反應,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罷!”從表面上來看,所多瑪王非常的大方,第一句話是要求亞伯蘭把人口給他,然后才說“財物你拿去罷”。而且在整段話當中,他並沒有感激亞伯蘭冒死出兵救回財物和人質。
亞伯蘭的回應是什么呢?他指著“天地的主,至高的神”發誓,任何屬于所多瑪王的物件,“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他都不會拿去。“一根線、一根鞋帶”代表了最不值錢的東西。亞伯蘭這樣起誓,是不想所多瑪王說:“我使亞伯蘭富足”。亞伯蘭知道一切都是源于神,正如他這次戰勝,也是因為神幫助他。亞伯蘭要依靠神,不依靠人。或許,他根本不想和所多瑪王有任何的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