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1 四王与五王的交战。12 罗得被掳。14 亚伯兰将他救回。18 麦基洗德祝福亚伯兰。20 亚伯兰给他十分之一。22 他的同伴得到了他们应得的分之后,他将其余的战利品归还给了所多玛王。
1 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学术界对本章的看法有着极大的分歧。有些学者将其视为一份基于史实的古代可靠文献。其他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由后来的犹太作者编造的故事,其目的是想美化先祖亚伯兰。但考古发现已经证实该段经文的背景、语言和专有名称与公元前两千年前后的状况完全相符。这些发现大大地坚定了那些相信本章历史真实性之人的立场。但人们尚无法以非圣经文献中所提到的人物来认定本章所列举的任何国王,因为人们对此时期的政治历史所知甚少。
暗拉非作示拿王。此王按传统被认定为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六位也是最伟大的国王汉穆拉比。旧约记载中所提到的示拿都是指巴比伦的(见创10:10节注释),所以暗拉非可能是一位巴比伦国的国王,但示拿也可能是楔形文字文献中所说的,位于美索不达米亚西北部的珊哈拉(Shanhéara)。另外从纪年的角度来说,汉穆拉比也不大可能是暗拉非。虽然有些学者相信汉穆拉比的在位年代较早,但更新的观点认为他的统治时期是在公元前十八或十七世纪,此年代要比亚伯兰的时代晚一百多年。暗拉非与汉穆拉比在语言学上的相似性同样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自从1930年左右,另外三位名叫汉穆拉比的国王被相继发现,他们都生活在同一时期。一个在乌加利,一个在阿勒坡,另一个在一座不明之城。因此显然的我们尚且无法确定暗拉非的身份。
亚略作以拉撒王。楔形文字文献证实亚略或亚利乌克(Arriwuk)是公元前十八世纪在美索不达米亚的马里城作王的心利林王的儿子之一。虽然这并不是以拉撒王本人,但亚略这一名字在亚伯兰后期的记载中出现表明它符合那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人们很容易将以拉撒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拉萨城联系在一起。人们过去经常试图这样认定以拉撒,但缺乏确切的证据。
基大老玛作以拦王。这是一个以拦文的美称,其含义是“拉迦玛[女神]的仆人”。许多以拦国王的名称都是以库杜尔(kudur“仆人”)起头的,例如库杜尔玛布克(Kudur-Mabuk)、库杜尔纳昆提(Kudur-Nachunte)、和库杜尔伊利勒(Kudur-Ellil)。基大老玛的后半部分是希伯来文对以拦女神拉迦玛的音译。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在非圣经文献中发现库杜尔拉迦玛的名字。
提达作戈印王。许多赫人的王都使用这一名字(Tudhalia),但人们无法确定该国王是否在任何圣经以外的记载中出现过。
尽管人们无法确切地认定四王的身份,但他们的名字后都在亚伯兰所生活的时代出现过。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创14章的记载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的。
2 他们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在非圣经文献中找到约旦河谷城邦国王的名字要比当时的那些大国的国王困难得多。但这里所提到的四个名字都是巴勒斯坦人的名称,可以椐此解释他们的意思。在阿拉伯语中,比拉的意思就是“胜利者”、比沙就是“个子高的人”、示纳就是“辛神[巴比伦的月神]是父”、善以别就是“大有名望者”。
基大老玛和东方诸王的进军图
1.侵略者沿着大道而来,打败了利乏音人、苏西人和以米人。
2.把何利人赶到加低斯以南。
3.转而攻打亚玛力人和亚摩利人。
4.他们打败了五王,带着俘虏而归。
5.一个逃难者到希伯仑向亚伯兰报告所发生的事情。
6.亚伯兰追击侵略者直到何把,并夺回了一切。
7.亚伯兰经撒冷而归,受到至高上帝的祭司麦基洗德的祝福。
3 这五王都在西订谷会合;西订谷就是盐海。
西订谷。根据这节经文的描述,西订谷应被认定为后来称为盐海或死海的全部或部分地区。现今死海北部三分之二的地区水位极深(152
4 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基大老玛是诸王联盟的首领。以拦已是亚伯兰时代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个大国。以拦与其他的亚裔统治者相结盟西征,可能为要重新打开通往红海的贸易路线。由于巴勒斯坦的西部处于埃及人的权势之下,亚裔国家自然会试图控制其贸易路线。从以下的经节中可以看出来,向基大老玛进贡的不单是西订的五国。进贡的数额可能很高,因此当许多民族从上一次战役中稍有恢复时,便反叛并停止每年向美索不达米亚进贡。
5 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杀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杀败了以米人,
背叛带来了讨伐,讨伐的目的就是希望恢复先前的状态。我们没有必要认为第1节中所提到的诸王都亲自参加了这场征战。古代东方的统治者总喜欢将每一场战役都说成是他们一手指挥并获胜的。
利乏音人。第一场战役发生在巴珊的亚特律加宁城,即现代的Sheikh Sa`ad,在加利利海的东边约
苏西人。该民族及其地理位置在圣经的任何其他地方都未提到过,因此我们无法予以认定,除非他们是申2:20节中所说的散送冥,后来被亚扪人所取代。
以米人。以米人先于摩押人在死海以东居住,后来被他们所取代(申2:10,11)。沙微基列亭的意思就是基列亭的高原。基列亭是一个城市的名称,位于亚嫩河的一条北部支流边上,后来被分给了流便支派(书13:19)。
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杀败了何利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胜利的军队继续南侵,打败杀何利人或户利人。何利人居住在死海以南的山区,后来被以东人所灭(申2:22)。他们追击战败的民族一直杀到位于西乃半岛北部的巴兰沙漠。
7 他们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本节首次提到了一个沙漠绿洲,它将在以色列人旷野漂流的四十年历史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其全称为加低斯巴尼亚(见民32:8)。原名安密巴的意思是“审判之泉”。
亚玛力人,亚摩利人。亚玛力人是游荡在巴勒斯坦以南地区的沙漠部族,是胜利之军的下一个目标。居住在死海以西的亚摩利人也不例外。在代下20:2节中,哈洗逊他玛被认定为隐基底。
8 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
下一次交战发生在隐基底的东南方,在现今被死海南部所淹没的河谷之中(见对第3节的注释)。这五个城邦国将兵力联合起来,共同抵御东北四王的军队。
9 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乃是四王与五王交战。
10 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石漆坑。这个战场显然是五位当地的国王所选定的,以便利用他们对这里特殊地理环境的了解。露天的柏油井是美索不达米亚所独有的特征。但在今日的巴勒斯坦或约旦河以东地区却从来没有被发现过。不过死海的南部仍有相当多的柏油从海底涌出并漂在水面上。这再次证明“西订谷”现在被死海的水所淹没。正如约瑟夫、斯特拉波、狄奥多罗和塔西图所证实的,喷发出来的沥青在古典时代已经成为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他们称死海为沥青湖。
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他们抵御大国胜利之是就师的最后努力失败了,正如前几次一样。两位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这不是指所有的王都被杀了,因为第17节表明至少所多玛王还活着。这只是说明他们彻底的失败。
11 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
12 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战败的城邦遭到掳掠,其中还活着的居民被虏走。其中包括罗得和他的家人以及他一切的财产(见第16节)。这里再次强调了罗得愚昧的选择所导致的不幸后果(创13:12,13)。
13 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
一位逃难者,可能是罗得的一个仆人,来到亚伯兰在希伯仑附近居住的地方,告诉他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圣经在此首次称亚伯兰为“希伯来人”,表示他是一个希伯的后代。希伯的后代在公元前二千年期间遍布古代东方的各个地区。他们在楔形文字的碑铭中被称为“哈比鲁人”,在埃及人的文献中被称为“哈皮鲁人”。作为一个希伯的后 “希伯来人”。
与亚伯兰联盟。此经文中提到的三位亚摩利兄弟,作为亚伯兰的同盟者,很可能是部族的首领。亚伯兰曾与他们订立了互助条约,正如这里所示。所以他们协助亚伯兰营救罗得。
14 亚伯兰听见他侄儿(原文作“弟兄”)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精练壮丁。亚伯兰是唯一一位以军事领袖的身份出现的先祖。他马上准备营救他的侄子,立即带领他的部下和亚摩利朋友出发追击(第24节)。译为“精练壮丁”的希伯来词在圣经的其他地方从未出现过,但在一封于公元前十五世纪写于他纳的书信中,它被认定为一个表示“随从”的迦南词汇。亚伯兰的318名“精练壮丁”出生在他的家中,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这说明如果不包括他新近在埃及寄居时(创12:16;16:1)所获得的奴仆,亚伯兰已拥有超过318名男仆(见《先祖与先知》第141页)。我们不知道与亚伯兰一起出征的三位朋友到底有多少随从,但他们很可能对他的军队构成了实质性的扩充。有人怀疑对于亚伯兰的军队怎么能够打败如此强大的军队。但历史记载了许多以少胜多的实例。另外,古代的军队按现代的标准规模是很小的。在公元前十五世纪的米吉多战役中,图特摩斯三世杀死了83个敌人并掠走了340名俘虏,并且将此视为一个伟大的胜利。公元前十四世纪巴勒斯坦的亚玛拿书信谈到了四十到五十人的军队,有时甚至谈到了只有十到二十人的军队。巴勒斯坦的城邦国王正是以此而成功地防御了他们的城邑。关于亚玛拿书信,详见第106页。这些文献为了解公元前十四世纪的巴勒斯坦增添了许多资料。
直追到但。正前所述,这里用后来的地名代替原来的名称利善(见书19:47,及创47:11节注释)。利善城位于黑门山脚下,在呼勒湖以北约
15 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色左边的何把,
杀败敌人。胜利的美索不达米亚军队麻痹大意,放松了警惕。快要接近敌人的时候,亚伯兰将其军队分为许多小组,在夜间发起了出其不意的进攻。亚伯兰的袭击者从四面攻入敌人的军营,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令强大的美索不达米亚军队仓皇而逃,留下了所有的战利品和俘虏。
又追到何把。何把的位置尚未确定,而大马色则位于但的东北方60多公里的地方。亚伯兰追赶逃跑的敌人,直到他们不足以重新组织军队进行反击为止。亚伯兰大获全胜。
16 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
亚伯兰虽然明显地具有军事才能,但他无疑是在将自身置于上帝的引导和保护之下后,才去追击胜利之诸王的职业军队的。他那毫无畏惧的信心和无私的精神得到了充足的报偿。我们无法确定保罗在谈论到那些在“争战中显出勇敢”(来11:34)的信心英雄时是否包括了亚伯兰。
17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从西订谷战役中逃脱的比拉得到了亚伯兰胜利的消息,就出来迎接他回来。他们相遇的地点在古时被称为沙微谷,后来被称为“王谷”。这似乎就是撒下18:18节所说的王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里可能就是汲沦谷(《先祖与先知》第703页),后来被称为约沙法谷。该谷位于锡安山脚下,大卫的宫殿后来就是在这里建造的。
18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
麦基洗德。撒冷的祭
饼和酒。这些是迦南的主要产品。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来迎接亚伯兰的目的一直是人们推测的话题。有人认为这些是献给亚伯兰和他的士兵作为茶点的,而其他人认为它们象征着将迦南的土地转让给先祖。它们很可能只是对亚伯兰为当地恢复平安、自由和繁荣而表示感谢的一点心意。
他是祭司。“祭司”一词在这里的首次出现,暗示存在着一种经常性的、有组织的献祭崇拜仪式。
至高上帝。希伯来原文为`El-`Elyon。上帝的这个名称只在这里和第22节中出现过。此词的前半部分`El与伊罗兴(`Elohim)的词根相同,表示“强壮者”。此词很少单独被用来指上帝,而是和一些对属性加以修饰的词汇合用,如`El-Shaddai,“全能神”或`Eloe-Yisra`el,“以色列的上帝”。至高上帝的后半部分`Elyon经常在旧约中出现(民24:16;申32:8;撒下22:14等),将上帝描绘成“至高者”、“被高举者”、“至高无上者”。在亚伯兰时代邪恶的迦南人和亚摩利人当中存在这样一位不仅忠于真神、而且可以以祭司的身份主持宗教仪式的本地君王,确实是一件非常希奇的事情(参出2:16)。这表明上帝在各地仍有其忠心的儿女。上帝真实的仆人虽然为数不多,但却绝不会从地球上消失。上帝从未缺少过忠心的见证人,不论时代多么的黑暗,也不论人类多么的邪恶。
圣经注释家对麦基洗德这个人物进行了许多的推测。这位祭
19 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赐福与亚伯兰!
在宣告“至高上帝”对亚伯兰的祝福时,麦基洗德扮演了一个真祭司的角色(见20节注释)。祝福的内容是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有两个平行结构。
20 至高的上帝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来7:4节说明缴纳什一的是亚伯兰,而不是麦基洗德。将从敌人那里得来的战利品献上十分之一是对麦基洗德神圣的祭司职份的一种认可,并且证明亚伯兰对缴纳什一的神圣制度十分熟悉。
这是圣经首次提到交纳什一。在整个旧约和新约中经常确认什一为一种上帝的要求(见创28:22;利27:30-33;民18:21-28;尼13:12;太23:23;来7:8)。亚伯兰缴纳什一的事实表明,这一制度并不是一种为满足献祭服务的需要而临时制定的,而是一种从起初就由上帝所规定的做法。将个人收入的十分之一归还给上帝,表明了信徒承认上帝对其一切财产的所有权。上帝曾证明亚伯兰遵守了惦的命令、法度和律例(创26:5)。他认真地履行了他一切的宗教义务。其中一项就是将其所得的十分之一归还给上帝。信心之始祖的这一举动为一切乐意服侍上帝并分享上帝赐福的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如古时一样,上帝对忠心缴纳什一所发出的应许依然有效(见玛3:10)。上帝仍愿随时实现惦的应许,并大大地赐福给那些象亚伯兰一样忠心地将其收入的十分之一归还给上帝的人。
21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所多玛王虽然先行到达(第17节),但他似乎先让位给更重要的人物麦基洗德,见证了他与亚伯兰之间的会面,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请求,就是要归还人口。而按照古代战争的惯例,这些人口本应成为亚伯兰和其盟友的财产。
22 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耶和华起誓:
(原文)我已经举起我的手。亚伯兰在说话时举起了一只手作为发誓的标志,这是一种常见的起誓形式(见申32:40;结20:5,6;但12:7;启10:5,6)。他这样做是在向“至高上帝”发誓,麦基洗德也是奉惦的名祝福他的。这表明麦基洗德的上帝,天地的主,也是他的上帝(见第19节)。
23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亚伯兰在对待他侄子的事上极为大度(创13:8,9),这种精神也在他对待一个邪恶城邦之王的态度上表现了出来。他不仅归还了他所营救的一切男丁、妇女和儿童,而且还有他手中所拥有的一切战利品。先祖虽然并不反对
当亚伯兰拒绝接受所多玛王给他的战利品时,他表现出一种比世人更高尚的盼望。他随时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利,但又不妨碍他人之权利的实现。他允许他自己部下获得他们的口粮,并允许他的盟友得到他们应得的利益。他们只得到他们所应得的分。但亚伯兰自己却不在意这些事。他站在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寻求“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来11:16)。因此他能够轻看一切属世的利益。他虽然生活在世界上,但他的盼望和心愿却不属于这个世界。有信心的人都具有一种使他们超脱这个世界的高尚思想和意志。
24 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可以任凭他们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