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照上帝的吩咐
經文:出埃及記四十:1—38
在前面一講我有提過,第三十九章和第四十章是為前面有關製造會幕等聖物的規定作結論。在第卅九章,我們看到作者提及有關縫製祭司的衣服、胸牌,以及聖幕的方式,以色列人民在「這一切都依照上主吩咐摩西的話做」。現在第四十章則提及有關支搭聖幕以及聖幕裡應放製的各種備品,例如約櫃、燈盞、供桌、祭壇等物品,都依規定安放完畢,而且放置的地點、方向都是「依照上主吩咐摩西的話做」的。
我們可以看出整個有關聖幕祭祀的禮儀,包括這些外表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很仔細地依照摩西的交代完成。這句「一切都依照上主的吩咐」的語氣、句型,跟創世記第一章的作者,也是「祭司文獻」的作者在描述上帝的創造時,「一切就照著他(指上帝)的命令完成。」(創世記一:6、9、15、24、30)所用的句型是完全一樣。
作者用這樣的話,最主要的目的是表明一點:以色列人民確實很遵照上帝的話去行。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整個出埃及的運動就是跟這樣的信仰告白有關係。因為以色列人民如果在出埃及運動時,沒有依照上帝的話去行,不可能有成功的出埃及結果。想想看,當上帝要他們準備過「逾越」的晚餐時,如果沒有「依照上帝吩咐摩西的話做」,他們的家中長子就會跟埃及人一樣,被上帝的天使進入屋內殺死,甚至連牲畜也不能倖免。同樣的,在曠野的時候,如果沒有「依照上帝所吩咐摩西的話做」,他們可能早已經因為口渴、肚子餓,以及敵人的追兵來臨,命喪在曠野的地方了。因此,出埃及的整個中心點就是在告訴我們:一切都依照上帝的話去做。這樣即使是在最困境的時候,或是在最惡劣的環境中也可以安然地渡過。所以,為了回應上帝這樣的愛,敬拜的事務就更必須遵照上帝的話準備。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一章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十一節:上主吩咐摩西說:「正月初一日,你要支搭聖幕,把安放十誡的約櫃安置在裡面,並用帳幔遮住。你要把供桌搬進去,在桌上擺好用具,也把燈台搬進去,裝上燈盞。你要把燒香的金壇放在約櫃前面,在聖幕進口掛上門簾。要把燒化祭的祭壇設在聖幕前,洗滌盆放在聖幕和祭壇之間,裡面盛滿水。要把院子周圍的帷幔豎立起來,並在進口掛上門廉。
「你要拿聖油塗抹聖幕和一切器具,分別為聖,然後用聖油塗抹祭壇和一切器具,使它們全然成聖。你也要用聖油塗抹洗滌盆和盆座,使它們成聖。
第二節很明確地說到「正月初一日」的時間,應該是在他們訂立了逾越節的時間後的次年元月初一日,也就是他們出埃及後的第二年之元月初一日(十七節)。在這一天要豎起聖幕,將約櫃安放在聖幕的裡面。也就是說,他們將從這一天開始進入聖幕敬拜上帝,而上帝將在聖幕中與他們會面。在第廿九節我們看到摩西是第一個進入聖幕裡燒香和獻祭的人,然後才帶亞倫和亞倫的兒子進入聖幕。
第七節所說的洗滌盆,是為了讓那些要進入聖幕的祭司洗手腳用的,為的是進入聖幕這神聖的地方,必須以這種方式表示對上帝的絕對尊敬,以及象徵著洗去人原本的骯髒、污穢。
我們要注意第九至十一節,都出現一句一再重複的話語:「分別為聖。」這是用來表明這裡有上帝在,因此連一切跟著上帝存在的東西、物品都必須是神聖的。也就是只有在聖幕裡可以用這樣的東西,一般生活中不得使用,包括油、燈台等等(出埃及記三十:32—33),即使是獻給上帝的香也是一樣(三十:37—38)。這些都說明一件事:奉獻給上帝的是最好的,因為上帝是聖,所有獻給上帝的禮物,都必須分別為聖。
第十二至十六節:「你要帶亞倫和他的兒子們到聖幕門口,讓他們在那裡沐浴。要替亞倫穿上聖服,用聖油膏他,使他成聖,作祭司事奉我。要帶亞倫的兒子來,替他們穿上內袍,用聖油抹他們,像抹他們的父親一樣,使他們做祭司聖奉我。這聖禮授予永遠的祭司職務,使他們世世代代事奉我。」
這一切摩西都依照上主所吩咐的話做了。
第十二節的沐浴,其實指的就是洗滌手腳的意思。以色列人民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這樣,而是對祭司這樣的聖品人員有這樣的要求,因為他們是要進入聖幕裡與上帝面會。
第十三節亞倫穿的衣服,就是那件用特別手工製成的,很「莊嚴美觀」(出埃及記廿八:2),並且配有「兩塊紅瑪瑙,上面刻上雅各十二個兒子的名字」(出埃及記廿八:9),另外還有一條肩帶,上面刻有以色列「十二支族的名字」(廿八:出埃及記12)。
亞倫的兒子們所穿的內袍,是用麻紗製成的(出埃及記廿八:39)。這種麻紗是當時埃及很有名的手工製成的細麻紗織品。除了內袍之外,尚且要繫上「腰帶,和帽子」,為了使他們也「莊嚴美觀」(出埃及記廿八:40)。同時還有「要用麻紗做褲子給他們穿;褲子要從腰間下到大腿,好遮掩下體。」(出埃及記廿八:42)
第十七至廿一節:於是他們在離開埃及後的第二年正月初一支搭聖幕。摩西安設幕座,立起骨架,穿上橫木,立下柱子。他把聖幕的幕頂蓋上,上面又有外頂蓋。這一切都依照上帝吩咐摩西的話做了。隨後他把兩塊法版放在約櫃裡,又把槓子穿過約櫃的環子,上面安了櫃蓋,然後把約櫃安置在聖幕中,掛起帳幔來保護約櫃。這是依照上主吩咐摩西的話做的。
兩塊法版,是指刻有十條誡命的法版,這是上帝第二次頒發給摩西轉給以色列人民的誡命。這兩塊法版乃是摩西自己依照上帝的話刻上去的(出埃及記卅四:28)。
第二十節的約櫃蓋,也被稱為「施恩座」(和合本的用詞),這是因為上帝將在約櫃上面與摩西相會,「並從櫃蓋上面,在兩個基路伯中間,把我(上帝)為以色列人民訂立的法律傳給你(摩西)。」(出埃及記廿五:22)基本上以色列人民了解,上帝的出現就是一個極大的恩典。祂是個「滿有慈悲憐憫的上帝。不輕易發怒,有豐富的慈愛和信實。堅守應許,直到千萬代,並赦免罪惡過犯。」(出埃及記卅四:6)因此,從這裡可以看出上帝出現的地方,就是個恩典滿滿的地方。
第廿二至卅三節:摩西把供桌搬進聖幕,放在聖幕的北邊,在帳幔的外面,又在桌上放著獻給上主的供餅。這是依照上主吩咐摩西的話做的。他把燈台放在聖幕的南邊,跟供桌相對,又在上主面前點燈。這是依照上主吩咐摩西的話做的。他把金壇放在聖幕裡,在帳幔前面,在祭壇上燒芬芳的香。這是依照上主吩咐摩西的話做的。他在聖幕的進口掛上門簾,在門簾前安放燒化祭和素祭。這是依照上主吩咐摩西的話做的。他把洗滌盆放在聖幕和祭壇之間,盆裡盛滿了水。摩西、亞倫,和亞倫的兒子們在進入聖幕之前,在盆裡洗手洗腳。這是依照上主吩咐摩西的話做的。摩西在聖幕和祭壇四周立起圍欄,做為院子,並且在進口掛上院子的門簾。這樣,他完成了一切的工作。
在這一章中,總共出現了七次這樣的句子:「這是依照上主吩咐摩西的話做的。」(19、21、23、25、27、29、32等節)表明出他們這樣做,相信上帝一定會喜歡。七次,也表示一個神聖的數字。看,上帝透過摩西交代以色列人民所做一切有關敬拜的事務,就是那麼地完美、神聖。
第卅三節應該是為此件事做一個總結論,所以作者用「他(摩西)完成了一切的工作」這句話做結語。聖經的作者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認識:摩西一切都照著上帝的吩咐去行。摩西可以說一個忠實的上帝僕人,他一切都遵照上帝的指示,而不是隨著自己的意思。
第卅四至卅八節:那時候,雲彩籠罩聖幕,上主的榮耀充滿了聖幕。摩西不能進入聖幕;因為雲彩停在聖幕上,上主的榮耀充滿了幕內。每逢雲彩從聖幕升上去,以色列人就拔營上路。雲彩一停住,他們就安營不動。在他們全部的旅程中,白天,他們看見上主的雲彩在聖幕上,夜間,看見雲中有火燃燒著。
我們再次看到「雲彩」的出現。第一次看到雲彩是上帝召摩西上山的時候,上帝用雲彩出現「把山遮著」,然後上帝在雲彩中降臨,這些雲彩有如「一團烈火在山上焚燒著(出埃及記廿四:15—17)。我們可以了解上帝是用雲彩表示祂的出現。而當上帝出現時,一般人是無法接近的(出埃及記三:2—4)。
民數記的作者為雲彩和以色列人民的關係作了這樣的說明:
「上主的聖幕豎立的那一天,有一片雲彩覆蓋著它。晚上,這雲彩看來像火。它上升的時候,以色列人就拔營啟程;雲彩下降在哪裡,他們就在那裡紮營。人民遵照上主的命令拔營,也遵照上主的命令紮營。雲彩停在聖幕上面多久,他們就留在原營地多久。當雲彩停在聖幕上面很長一段時間;他們聽從上主的命令,沒有移動。有時雲彩停在聖幕上面只有幾天。不管在任何情形下,他們都遵照上主的命令拔營、紮營。…他們紮營或拔營都是遵照上主藉著摩西所命令的話做了。」(民數記九:15—23)
上面這段記錄讓我們清楚看到雲彩跟以色列人民幾乎就是生命的臍帶一樣,分開不得。上帝與以色列人民同在,無論是白天或是晚上,只要雲彩在,就是上帝在。他們可以安然無事地經過曠野的路途。
出埃及記最後這段經文也為民數記做了個預備的開場白。為在民數記的第一節這樣說:「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的第二年二月初一日,上主在西奈曠野他的聖幕裡對摩西說。」將這一節比較這一章第十七節,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離開搭聖幕的日子剛好是一個月後的事。
讓我們一起來想想看,這一章經文給我們帶來甚麼信息:
一、以色列人民用聖幕做為他們整個生活的最中心,我們是用甚麼作為我們生活中的最中心呢?
看完整本出埃及記,可以看到總共四十章的篇幅中,單單有關記錄建造聖幕和其他的備品就用去十二章之多(從第廿五張至三十一章,第卅五章至四十章),可以了解這件有關建造聖幕的事,對以色列民族來說是多麼地重要。我們從往後所羅門王建造起來的耶路撒冷聖殿來看,該聖殿其實就是依據曠野聖幕的藍圖所建造起來的。這樣我們可以發現在整個以色列人民的生活中,聖幕也好或是以後的耶路撒冷聖殿也罷,都說明了在曠野漂流時代,他們就是以聖幕為中心。在進入迦南地後,一切穩定且有好的發展後,他們改用耶路撒冷聖殿作為整個民族活動的中心。我們可以從這裡看出他們在信仰上可愛的地方,是用上帝的「殿宇」做為生活的中心,也就是一切以上帝為主,願意一切都遵照上帝的命令去行。
這使我們想起在台南神學院的時代,宣教師梅佳蓮姑娘有好幾次就告訴我們:「黃彰輝牧師向外國差會報告台南神學院的情況時,就是告訴他們禮拜堂是神學院師生的生活中心。」我聽後很感動。確實是這樣,因為每天早上八點舉行師生禮拜,每天晚上有學生祈禱會,每個禮拜三下午四點,有師生大禮拜。這些都是固定的行事曆,生活的大部份就是在禮拜堂中過的,因為有時上課也必須到禮拜堂去呢。
我常常聽到有許多老一輩的兄姊說,他們年輕時就是以教會為中心。學校一下課,就到教會來「踢罐子」(that tang-kong-a)。有很多時候他們聚集在教會的主日學教室一起讀書。在他們生活中,除了家、學校外,就算是教會了。教會是他們信仰生活的中心,他們最喜歡來教會,尤其是當教會重要節期來臨時,幾乎將大部份下課時間都留在教會裡準備過這些重要節期,包括聖誕節、復活節等。
今天,我們的社會改變很多,信徒也隨著改變。那麼,我們以甚麼作為信仰中最重要的中心呢?以色列人民用聖幕,因為那裡面有上帝與他們立約的石版,那裡面有上帝要與他們會面的地方,在聖幕裡他們可以好好地聆聽上帝對他們說的話。我們用甚麼方式來表達上帝與我們之間的關係?用甚麼表明我們與上帝之間有不可分的約?用甚麼地方聆聽上帝對我們說話?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好好來思考的信仰問題。
二、有上帝的同在,就可以安然走過最困難的路途。
我們看到以色列人民在曠野漂流的時代,最可貴的經驗就是上帝用雲彩保護他們、帶領他們,使他們在最困難的時刻也可以安然渡過那段最危險的路途。我們看到上帝的雲彩是白天停在他們的聖幕上,晚上雲彩有如一團火焰照耀著。上帝沒有離開他們,祂一直和以色列人民同在。
人的生命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有上帝同在。只要祂與我們同在,即使是最危急的時刻,也會有力量從我們的身上發出來,使我們的生命越過危險的威脅。如果一個人的生命失去上帝的同在,就算這個人擁有許多財富或是很有權勢,也是枉然。因為這些東西並不能使人的生命得到力量,而且這些身外之物隨時會改變存在的價值和功能。以色列人民雖然從埃及脫離出來,身上沒有甚麼可用或是貴重之物,也沒有受過甚麼嚴謹的軍事訓練,但是因為有上帝的同在,使他們有力量可以抵抗別民族的侵犯,也有智慧克服在曠野中缺水、缺少糧食的生命危機。這些都是因為上帝與他們同在的緣故。
我們生命最重要的就是有上帝帶領我們。不論是我們的家庭,或是我們個人,以及我們的社會,或是我們的國家,如果有上帝在我們當中帶領我們,就不害怕所面臨的一切苦難。因此,我們應該祈求的就是上帝會如同和以色列人民同在一般地與我們同在。
三、讓我們一生一世都會依照上帝的話去做。
從第卅九章到這第四十章,我們都會看到這樣的句子:這一切都是依照上帝吩咐摩西的話做的。直到最後,作者又加上了一句:「這樣,他(摩西)完成了一切的工作。」換句話說,摩西是很盡職的一位上帝僕人,上帝交代他做的事,他都一一遵循去做。這一點對我們今天的基督教會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今天如果有人問我們基督教會應該遵行甚麼去行?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回答說:遵行上帝在聖經裡所吩咐的的話去做。因為我們認為聖經是上帝的話,是最具體、最有系統的一本經典。如果我們用心學習聖經,會很清楚上帝在對我們吩咐甚麼。
我常常在反省一件事:為甚麼今天的基督教會常常有紛爭?我只能說出一個原因,就是失去了上帝的話,或是沒有遵行上帝在聖經裡的吩咐。不論是傳道者與會友、長執之間的紛爭,或是傳道者彼此之間的紛爭等,這些都是與我們脫離上帝的話有密切關係。我們應該再次回到聖經裡面來,才能清楚了解上帝在對我吩咐甚麼。如果連聖經都懶得研究、細讀,甚至沒有以聖經上帝的話過靈修的生活,我們就很難說是個遵行上帝的話去行的基督教會或基督徒。
在台灣現今這樣混亂的社會裡,我越來越相信,惟有回來研讀聖經,時時刻刻地以聖經作為我們信仰告白的準則,這樣才能使我們免得落入迷惑的陷阱裡而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