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其余各支派所得之地(十八1~十九51)
{\Section:TopicID=225}i. 前言(十八1~10)
背景从吉甲换到了示罗,众支派和约书亚在那里聚集。发言人从第二人称转为第三人称,约书亚先向全会众说话(3~7节),然后向画地图的人说(8节)。最后两节回到第三人称,指这些“勘察员”去执行工作,而约书亚开始拈阄的步骤。因此,这一段不是讲一些早已在摩西时分配到地业的支派,而是讲剩下的七个支派。这时候,地点改变了,方法也改为绘图,而参与的人亦有所不同。就文学而言,这一段位于支派地业分配的正当中,因此在了解分地一事上,具神学的重要性。571
1. 示罗素来是宗教中心,到以利的时代仍旧如此(撒上一~四章)。在此它代表神应许的实现,祂要与以色列同住(利二十六11~12;申十二章)。572示罗被指认为克贝塞伦(Khirbet Seilun)。挖掘者找到中铜时期(主前2000~1550年)的庙,和晚铜时期(主前550~1200年)游牧民族的中心。根据它在铁器时期(主前1200~586年)的人口和大小来看,它很可以作为以色列众支派的中心。573会幕和示罗平行出现。会幕是以色列人与神相会之处;在那里,神的旨意将彰显出来。它出现在约书亚记这里,以及分配地业的最后(书十九51),在文学上意指含括所有地业的分配。这便是强调,一切都是按照神的旨意而行。它的作用很重要,因为全文再没有特别提到绘图过程中曾向神求问。当然,理由乃是,以色列人早就得着应许,要承受这地为业,所以不再需要求为此来寻求神的引导。所剩的事只是决定地业的归属,这个步骤以拈阄的方式来进行,意即让神来定夺。
在约书亚记十一23和十四15曾说到,全地不再有争战了。574这里的说明则强调征服的完成,那地已经被他们制伏了。这句话不必意味该地每一座坚城都已拿下;第2节暗示并非如此。这句话的意思只是说,既然所有的仗都打赢了,现在已经可以差派勘察员去绘图了,分配地业是要按部就班来进行的。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征服之役中完全遵行神的旨意,而在分配地业的事上也要如此。
2. 第2节预备读者进入以下的分地过程。这里特别提到,还有七个支派等着要分配地业,这就是为下面的处理铺路。以下分为三个段落:约书亚向全会众说话(4~7节),约书亚对勘察员的吩咐(8节),以及说明这些绘图员如何去执行,并后来发生的事(9~10节)。有三点值得一提:命令的重复、绘图的性质,和余下的七个支派。
5~7. 所有从前分配过的地,在这段中都重提一遍:犹大和“约瑟家”(即,以法莲和玛拿西,5节),以及约但河东的支派(7节)。从文学技巧来看,这些数据是将前面几章和十九章连起来。在其他支派得到地业之后,这七个支派也经由绘地图而得着了地业。这是前面地业分配的延续,也同样是神旨意的实践。
6~10. 所有事情都要记在书中。约书亚将圣约写在神的律法书上(二十四26;参八32、34)。律法引导百姓如何生活,同样,地图引导百姓来拥有神赐给他们的地业。城邑成为支派疆界的根据,城邑清单便是地业。这类书信,参导论中约书亚记第十三~二十一章的概论{\LinkToBook:TopicID=119,Name= Ⅵ 約書亞記十三~二十一章的地業分配}。这些吩咐的重复,强调其重要性。尽管征服成功了,那地却仍未成为他们的产业,正如约书亚所言(3节)。绘地图与分配的工作势在必行。这些吩咐的重复,又是约书亚在领导的例子。他解释整个步骤,而绘图员则步步遵行。他们完全顺服神所拣选的领袖。至于以拈阄为顺服神旨意的方式,参:约书亚记十四1~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09,Name= C 約但河西地業分配的前言(十四1~5)}。
8~10. 与以上三个段落(参第2节的注释)相对应的,是三次重复给勘察员的吩咐。吩咐的重点,是一连串的动词:去(希伯来:hlk),走遍那地(希伯来:hlk),写明(希伯来:ktb),回来(希伯来:swb 或 bw~),和拈阄(slk,Hiphil形式)。在第9节,绘图员执行了这吩咐,动词与第8节对应。最后一个动词描述了约书亚亲自拈阄(10节),其他的工作都是勘察员作的。这些绘图员的目的,与民数记第十三章和约书亚记第二章的探子不同,不是去分析反对的势力,而是要查访该地的数据。在第9节,他们“图示出”诸城邑,以将它们分为七个区。
对基督徒而言,在示罗设立圣所和中心,见证神实现了祂的应许。神已经赐福给祂的子民,亲自与他们同在。他们必须以顺服来响应,去占领该地,并按照圣约而生活。圣所的重要性,可由两件事看出:它的地点在诸支派当中(在中央山地),而在约书亚记十三~二十一章分地的记载中,它也出现在正中间。基督徒所蒙的召,亦是要以敬拜神为生活的中心。当年会众聚在示罗圣所,而今日定时的敬拜聚会亦是促使信徒合一、彼此勉励、过信心生活的要素(来十25)。
571 Koorevaar, 183, 193~195页;J. G. McConville, Grace in the End. A Study in Deueronomic Theology, Studies in Old Testament Biblical Theology (Carlisle, Paternoster, 1993), 101~102页。
572 Koorevaar, 289~293页。Koorevaar 在第十三~二十二章中辨认出一种非常复杂的交错式安排,他将这段经文置于该交错结构的中央。
573 I. Finkelstein, 'Excavations at Shiloh: 1981~1984: Preliminary Report', Tel Aviv, 12, 1985, 123~180页(131~138, 169~170);R. S. Hess, 'Early Israel in Canaan: A Survey of Recent Evidence and Interpretations', PEQ, 126, 1993, 125~142页。
574 Mitchell, 101~109页,认为战争的停止,是因地业分配而留给人的“深刻印象”。
ii. 便雅悯所得之地(十八11~28)
这一支派的境界,东边是约但河,北边是以法莲,西边是但,南边是犹大。它的城邑清单包括了东区(21~24节)和西区(25~28节)两处。还有人提出第三区,包含亚拿突(Anathoth)、亚斯玛维(Azmaveth)、和亚勒目(Alemuth),因为这几个城在别处算是属于便雅悯的,但没有列在这里。575表十八(a~e)列出了便雅悯所得之地的摘要。
{\Section:TopicID=227}表十八:便雅悯所得之地(十八12~28)
十八(a):北界(十八12~13)
经节 |
地名(NIV) |
MT |
七十士 |
阿拉伯名 |
以色列 |
地图号码 |
12 |
约但河 |
有 |
有 |
|
|
|
|
耶利哥 |
有 |
有 |
T es-Sul-tan |
|
192142 |
|
伯亚文 |
有 |
有 |
G Marya-m? |
|
175141 |
13 |
路斯(伯特利) |
有 |
有 |
Beitin |
|
173148 |
|
亚他绿亚达 |
有 |
有 |
T el-Mazar (es-Sim-edi) |
|
196171 |
|
下伯和仑 |
有 |
有 |
Beit Ur et-Tahta |
|
158144 |
十八(b):西界(十八14)
经节 |
地名(NIV) |
MT |
七十士 |
阿拉伯名 |
以色列 |
地图号码 |
14 |
基列巴力(基列耶琳) |
有 |
有 |
T el-Azh-ar |
T Qiryat Yearim |
159135 |
十八(c):南界(十八15~17)
经节 |
地名(NIV) |
MT |
七十士 |
阿拉伯名 |
以色列 |
地图号码 |
15 |
尼弗多亚的水源 |
有 |
有 |
Lifta |
Me Neftoah |
168133 |
16 |
欣嫩子谷 |
有 |
有 |
Wadi er-Rababeh |
|
|
|
利乏音谷 |
有 |
有 |
Wadi el-Ward |
|
|
|
耶布斯(= 耶路撒冷) |
有 |
有 |
el-Quds |
ir Dawid |
172131 |
|
隐罗结 |
有 |
有 |
Bir Ayyub |
En Rogel |
173130 |
17 |
隐示麦 |
有 |
有 |
Ain el-Hod |
|
175131 |
|
基利绿(= 吉甲) |
有 |
有 |
Araq ed-Deir576 |
|
180133 |
|
亚都冥坡 |
有有 |
Tal at ed-Damm |
Maale ~adummim |
178132 |
|
|
流便之子波罕的盘石 |
有 |
有 |
|
|
|
18 |
伯亚拉巴 |
有 |
有 |
Ain el-Gharabeh |
|
197139 |
19 |
伯曷拉 |
有 |
有 |
Deir-Hajlah |
|
197136 |
|
盐海的北汊 |
有 |
有 |
|
|
|
|
约但河 |
有 |
有 |
|
|
|
十八(d):东边的城邑(十八21~24)
经节 |
地名(NIV) |
MT |
七十士 |
阿拉伯名 |
以色列 |
地图号码 |
21 |
耶利哥 |
有 |
有 |
T es-Sul-tan |
|
192142 |
|
伯曷拉 |
有 |
有 |
Deir Hajlah |
|
197136 |
|
伊麦基悉 |
有 |
有 |
|
|
|
22 |
伯亚拉巴\cell有 |
有 |
Ain el-Gharabeh |
|
197139 |
|
|
洗玛脸 |
有 |
有 |
Ras et-Tahuneh? |
|
170147 |
|
伯特利 |
有 |
有 |
Beitin |
|
173148 |
23 |
亚文577 |
有 |
有 |
|
|
|
|
巴拉 |
有 |
有 |
Kh Ain Farah? |
|
179138 |
|
俄弗拉 |
有 |
有 |
et-T aiyibeh |
|
178151 |
24 |
基法阿摩尼578 |
有 |
有 |
|
|
|
|
俄弗尼579 |
有 |
有 |
|
|
|
|
迦巴 |
有 |
有 |
Kh et-Tell580 |
|
174158 |
十八(e):西边的城邑(十八25~28)
经节 |
地名(NIV) |
MT |
七十士 |
阿拉伯名 |
以色列 |
地图号码 |
25 |
基遍 |
有 |
有 |
el-Jib |
|
167139 |
|
拉玛 |
有 |
有 |
er-Ram |
|
172140 |
|
比录 |
有 |
有 |
el-Bireh?581 |
|
170146 |
26 |
米斯巴 |
有 |
有 |
T en-Nas-beh |
|
170143 |
|
基非拉 |
有 |
有 |
Kh el-Ke-fireh |
|
160138 |
|
摩撒 |
有 |
有 |
Qalunyah |
Mevasseret Siyyon |
165134 |
27 |
利坚 |
有 |
有 |
|
|
|
|
伊利毘勒 |
有 |
有582 |
|
|
|
|
他拉拉 |
有 |
有 |
|
|
|
28 |
洗拉 |
有 |
有583 |
|
|
|
|
以利弗 |
有 |
有 |
|
|
|
|
耶布斯(耶路撒冷) |
有 |
有 |
el-Quds |
ir Dawid |
172131 |
|
基比亚584 |
有 |
有 |
T el-Ful585 |
|
172136 |
|
基列 |
有 |
有586 |
T el-Azhar |
T Qiryat Yearim |
159135 |
575 Z. Kallai-Kleinmann, 'The Town Lists of Judah, Simeon, Benjamin and Dan', 139页。他也建议这一区中还包括基比亚。不过,这点无法证实。
576 W. R. Kotter, 'Gilgal' in ABD, II, 1022~1024页。
577 可能是外邦人的城,和艾或艾亚他(Aiatha)的居民有关。Kallai, 400-401。N. Na'aman and R. Zadok, 'Sargon II's Deportations to Israel and Philistia', Journal of Cuneiform Studies, 40, 1988, 36~46(45)页,主张这个名字来自亚瓦(Avva)的居民,就是撒珥根二世在主前第八世纪末重新移入该地区的人。不过,参书十三3{\LinkToBook:TopicID=203,Name= 表五:非利士人之地(十三3)}和那里对亚文的注译(和合本在十三3称“亚卫”)。Na'aman 假定这是同音异义字。
578 可能是外邦人的城,和亚摩利人有关。Kallai, 400~401页。
579 可能是外邦人的城。参前书。
580 G. Galil, 'Geba'-Ephraim and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Judah in the Days of Judah', RB,100, 1993, 358~367页。另外,Boling 和 Wright 也提出一个可能的遗址,Jaba 地图号玛175140),431页。Boling 注意到,Peterson 在探索这遗址的表层时,未发现第八世纪以前的遗物。
581 D. A. Dorsey, 'Beeroth' in ABD, I, 646~647。
582 七十士译本 B 在此读作 Kaphan 和 Nakan。
583 七十士译本 B 把洗拉放在他拉拉之前。七十士译本 A 和 B 都将洗拉和以利弗合并为一个名字。Boling 和 Wright, 43页喜欢这版本,而将其译为“rib(坡)of the 'eleph'”,而 'eleph' 是一个宗族或村落军事点阅的单位。亦参 D. V. Edelman, 'Zela' in ABD, VI, 1072页,他也将这两个名字连起来,译为“牛肋” 'ox-rib'。虽然有些人提出一些名字,可是由于缺乏证据,无法作肯定的辨认。
584 MT 最后还有一个 taw,即基比亚特。不过,这个名字通常就算是基比亚。
585 有关它可能是 Jaba 的辨认,参 J. M. Miller, 'Geba / Gibeah of Benjamin', VT, 25, 1975, 1~22页;P. M. Arnold, 'Hosea and the Sin of Bigeah', CBQ, 51, 1989, 447~460 (455)页。这种辨认可能的问题,参对迦巴的说明,第266页,n. 4。
586 七十士译本 B 把基比亚和基列合并成一个名字。Aharoni, Land, 435页采用此版本,他认为该遗址是 Abu Ghosh(地图号码 160134)。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