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召約書亞(一1 - 9)
摩西逝世後(第1節),上帝將征服迦南的領導責任託付給約書亞(2、3節),也確認了摩西曾對他作出的任命(申三十四9)。上帝說明應許之地的疆界(第4節),又以祂恆常的同在來鼓勵約書亞(5、9節),並且提醒他必須熱心遵行「摩西的律法」(書一7、8),以至他的道路可以亨通和順利。在約書亞身上延續了摩西的事奉和原本的使命。
二﹒渡過約但河(一10 - 四24)
第一階段:備戰。約書亞以新領袖地位發佈命令(一10),為渡河前準備食物(一13),並提醒在約但河以東的支派,要與其他支派一起征服迦南,來顯示他們忠於摩西所吩咐的話(一13-15;參民三十二20-27)。他們表示服從約書亞的權威,正如聽從摩西一樣(書一16-18)。約書亞打發兩名探子窺探耶利哥(二1-24),喇合的故事表明迦南人已聽聞主大能的作為(二10、11),且極之畏懼(二11,24)。喇合不同之處是她決定放棄迦南人的信仰,承認耶和華為她的神(二11),並相信祂能拯救她和全家(二12)。喇合因信而得以進入約中,且嫁入猶支,名列耶穌的家譜上(太一5)。喇合對神所表達的信心,顯明了外邦人也能成為立約的群體,正如對列祖所作的應許(「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十二3)。
以色列人被教導,要與約櫃保持一段距離(三4)【約二千肘(900米)】,並且保持自潔(三5)【包括淨衣服(出19:10)和禁戒房事(出19:15)】,藉此來表現出對上帝的敬畏。「永生神」在以色列中間,祂要祂的百姓聖潔和尊崇祂(三10、11)。相應地神履行了應許(三8),把約但河立起成「壘」(三13),以及在征服迦南地中(三10、11),顯出祂的信實。過河後(四1),神再一次指揮以色列人的行動,揀選十二支派的領袖,都從乾涸的河床中(從抬約櫃的祭司所站立的地方)取一塊石頭,在吉甲立石為記念(四1-9、20)。這些石頭是要讓以色列省悟到神威嚴的同在。將來聽聞這件事的世代(四21-24),便因此得到鼓舞,「地上萬民」都「知道」神的手是大有能力的(四24)。
三. 守禮(五1 - 五12)
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旅途中,因著不信而忽略了的割禮(五5),所以在攻打耶利哥前,以色列人照著上帝的吩咐行割禮(五1-9),並藉著守逾越節的慶典(五10-12)作為與神重新立約的外在表徵。這新一代履行了摩西對他們曾作出的呼籲(參申四4-14,六1-5),他們在約書亞和眾長老在生的日子,都一直事奉主(書二十四31)。現在百姓得到立約的外在記號,並預期立約的主會藉著勝利和地上的出產,來賜福祂的百姓。他們的「羞辱」都除掉了(五9)。在逾越節慶典的簡短敘述中,帶出了約的延續。他們所吃的,是當地新鮮的土產。喫過迦南地的出產後,嗎哪就停止降下了(五11、12)。嗎哪的止住正顯明曠野的漂流生活正式結束了,隨著他們進入應許之地,一個新的紀元宣佈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