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第二课

上一篇   下一篇

                                                                   拿俄米的厄運 (第一章)

生命是由一連串的選擇而組成的。有些選擇做得好,帶給我們祝福,有些選擇做錯了,帶給我們災難。路得記一開始,我們看見一位老婦人拿俄米的厄運,是她丈夫做錯了一個決定而造成的。

路得記1 1 5 節,記述了事情的始末。那裡這麼講:“[1]當士師秉政的時候,國中遭遇饑荒。在猶大、伯利恆,有一個人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往摩押地去寄居。[2]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兩個兒子,一個名叫瑪倫,一個名叫基連,都是猶大伯利恆的以法他人。他們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裡。[3]后來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婦人和他兩個兒子。[4]這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一個名叫俄珥巴,一個名叫路得,在那裡住了約有十年。[5]瑪倫和基連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以利米勒本來是屬于猶大家族,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我神為王”,意思是指無論順逆,都堅定不移地相信神掌管一切。然而矛盾的是,此人信心不大,在家鄉伯利恆一遇到饑荒,不經禱告尋求,就下到摩押地。我們知道,伯利恆這名字是“糧倉”的意思,也是屬于神所賜福的迦南美地的一部份。至于摩押地,卻是罪人居住的地方,他們的祖先是羅得和女兒亂倫所生的后代,因此以色列人視他們為淫亂的代表,民數記又記載以色列人在摩押地與摩押女子行淫,招惹神的憤怒和刑罰,因此,摩押不是敬虔的以色列人應該去的地方。以利米勒原先居住在神所賜福的伯利恆,后來卻往摩押地,這明顯是個錯誤的決定。正可表明一個教會中的信徒,遠離了神,進入了世界,成為神所咒詛的。他是從恩典中墮落了,以利米勒的失敗,實在足以作我們的鑒戒啊。

路得記一開始就描述了這個家庭的不幸。以利米勒一家起先為了生存,而暫住摩押,可是后來,他們卻選擇長期定居在那裡。沒多久,他就客死異鄉,留下無助的孤兒寡婦。拿俄米帶著兩個孩子流落異鄉,沒有族人的照顧,沒有親戚的支援,最合理的做法是回到故鄉,可是拿俄米沒有這麼做。她選擇留在摩押,辛苦地帶大了兩個兒子,他兩個兒子一個叫瑪倫,另一個叫基連,在希伯來文中,分別就是“疾病”和“衰弱”的意思。他們都娶了摩押女子為妻,而且婚后十年,都沒有生育后代。沒多久,悲劇又再次降臨在拿俄米身上。兩個兒子先后去世,剩下拿俄米孤苦無依。弟兄姊妹,錯誤的選擇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所以我們當小心自己的選擇,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困難來到時我們是靠自己,還是靠神呢?但願我們能憑著對神和祂所啟示的真理的信心,作出正確的選擇吧。

當拿俄米變得空空的時候,她終于決定回家鄉。得1:6-22 記述了她回歸伯利恆的經過。拿俄米這次歸回伯利恆,是給我們追求復興的模範。因拿俄米的事,正和以利米勒相反:一個是從伯利恆下到摩押,一個是從摩押回歸伯利恆。一個下了世界,犯罪的信徒,該效法拿俄米,回想從哪裡墮落,就從哪裡起來。當拿俄米勇敢地要從錯路轉回時,她的苦難就到了盡頭,柳暗花明的美景就出現在她眼前了。拿俄米這次所以和她的媳婦俄珥巴並路得,從摩押歸回伯利恆,是因為聽見美好的消息。她聽見神在伯利恆“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于是就不怕路途遙遠,不怕被鄉人取笑,回轉重投神的懷抱。而神也以豐盛的慈愛來迎接她。

離開摩押的時候,她勸兩個兒媳俄珥巴和路得各回娘家再嫁。兩個兒媳婦聽了,就放聲而哭。拿俄米再勸她們說:“我女兒們哪,回去吧!為何要跟我去呢?我還能生子作你們的丈夫嗎?……即或說,我還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13]你們豈能等著他們長大……不嫁別人呢?我女兒們哪,不要這樣。我為你們的緣故甚是愁苦,因為耶和華伸手攻擊我。”拿俄米這第二次的試驗,比第一次更積極,因為她把最大的失望擺在她們的面前,叫她們作一個無條件、無貪圖的跟從。就在這個時候,把她們的心試驗出來了:俄珥巴與婆婆親嘴而別,只是路得捨不得拿俄米。這就讓我們看見,俄珥巴雖愛婆婆,但更愛自己的青春和安全的環境,路得愛婆婆,並已經準備為婆婆犧牲青春的歲月和安逸的生活,供養陪伴那孤苦可憐的婆婆。俄珥巴雖愛婆婆,可是不愛婆婆所信靠的神;而路得,卻是連婆婆所愛的神也信靠。正如得1:16 節所記她的話說:“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17節那裡又說:“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的降罰與我。”從這些話可以知道,路得已經完全認同拿俄米的信仰了。她也認識耶和華的名號。就這樣,俄珥巴和路得選擇了兩條結果完全不同的道路。俄珥巴選擇的是一時的安舒,最終卻是滅亡的路,而路得則選擇了上好的福份,等著她的是神的恩惠和慈愛。她們兩個,也給我們很大的提醒,今天我們在教會裡,是愛慕某一位傳道人呢?還是愛慕某一位傳道人所信的神?如果我們只是將眼目放在人的身上,遲早會因遇上困難而轉身退后,如果我們信靠高舉的是神自己,那麼不但能夠成別人的好靈友,我們自己也能從神領受最大的福氣。

拿俄米和路得回到了伯利恆,全城的人都驚訝,這似乎暗示著以利米勒的家庭在伯利恆,原是大家所熟知的大戶,而且地位顯著。又有錢財的波阿斯為近親。可是這次拿俄米回來,大家都不認識她,因為她和以前大大不同了。她曾滿滿的出去,現在空空的回來。以前滿面笑容,現在愁眉不展。她要鄉人不再叫她拿俄米,卻要叫她瑪拉,因為在希伯來文中,拿俄米是“甜”的意思,而瑪拉就是“苦”的意思。拿俄米也再次說,全能者使她受了大苦,顯示她明白自己以前的選擇是錯誤的,現在甘心接受神的管教。她卻不知道,當她回轉的時候,神已預備要祝福她。在第1 章最后一節這麼記載:“ [22]拿俄米和他兒婦摩押女子路得,從摩押地回來到伯利恆,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

在這最后一節,我們看見了生機。神要使拿俄米和路得從苦境中轉回。正如先知所說:“[18]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