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16节至9章

6章16节至9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所羅門的禱告

代下616「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你所應許你僕人我父大衛的話說:你的子孫若謹慎自己的行為,遵守我的律法,像你在我面前所行的一樣,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現在求你應驗這話。

當然這也是一個解釋,就是解釋後面為什麼大衛的國亡了,就是因為你們沒有遵守神的話、神的律法。

代下618-21,「18神果真與世人同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19惟求耶和華我的神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俯聽僕人在你面前的祈禱呼籲。20願你晝夜看顧這殿,就是你應許立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21你僕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處祈禱的時候,求你從天上你的居所垂聽,垂聽而赦免。

這就看到聖殿的一個特點―是個禱告的地方。這個特點在今天,我看每個教會裡實在都不是發揮得很多。當然聖殿或教會不只是這個特點。我們通常會說哪裡都可以禱告,哪裡限於教會?這是對的,教會是敬拜、聚會的地方,不太是禱告的地方。耶穌也用過這話,「萬民禱告的殿」。

不過我要提出一個我們有點忽略的,尤其在基督教傳統裡,我們是刻意要忽略這件事,就是聖殿這個地方,我們不大會想那是耶和華住的地方,現在祂是住在我們每個人心裡,或說住在我們身上,因為聖經沒有講我們的心是神的殿,是說我們的身體,神住在我們每一個肢體裡面。

他說在這個殿禱告,我們平常若遵行主的話,主就垂聽。這垂聽裡有個很重要的,就是赦免,21節,「垂聽而赦免」,好像犯罪是很常有的現象。這有點負面,當然也是指以色列被擄亡國,現在回歸,你們這麼慘就是因為一直在犯罪,也不禱告、也不敬畏神,所以你們現在悔改了,真是要求神赦免過犯。

但是各位是否注意到,我在這裡禱告,求你眷顧這殿,20節,「求你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21節,「向此處祈禱的時候」有一個我們刻意在忽略的東西,就是「向此處」,要向這個殿禱告。

這裡當然表達一件事情,就是以色列人根本沒有殿了。不僅沒有殿,現在有些人跟著以斯拉回來,但還有一些人根本還在其他地方。那怎麼辦?退而求其次(其實已經退很多了),向著這殿禱告就可以了。

你知道回教徒有這習慣,向他們的聖地禱告。還有一點他們覺得很滿意的地方,就是那聖地還在他們手中。今天猶太人可是沒有聖殿可以禱告,所以猶太人沒有辦法向著耶路撒冷禱告,因為耶路撒冷沒有殿了。很多地方有「會堂Synagogue」,但不是「聖殿Temple」,Synagogue可以有很多,但Temple只能有一個。原來聖殿的地方現在是回教的清真寺,所以他們不能建。所以向著禱告就可以。

所以看但以理書有沒有注意到一件事情?但以理是把窗戶打開,向著耶路撒冷禱告。我們都很熟悉這事,其實可能一點都不熟悉。我們熟悉的就是大利烏王下令,卅天之內不可以向王以外的任何神禱告。這對我們今天來講,根本沒有什麼問題。因為我們今天如果跟神禱告,他跟本不知道,我們在房間裡默禱就好,不給人知道。老實說,平常也沒有向神禱告,所以卅天不禱告沒關係的。我們大概忽略了,其實王這命令很容易不違反的,不讓人家知道就好了。如果照耶穌的話更容易,進你內室、關上門禱告,不叫人知道。(或許你是不讓人家知道你沒禱告)。

為什麼但以理如此愚蠢,還要把門打開讓人看到?不僅這有點像法利賽人,喜歡站在街上禱告,而且更糟糕的,他是向著耶路撒冷禱告。這就是迷信,幹什麼向著耶路撒冷禱告,像回教徒一樣?

聽說現在在台灣也開始有了,在麥當勞什麼地方,時間一到,指南針一看,跪下趴下禱告,好敬虔。

這不就是迷信?神無所不在,為什麼要這樣?其實答案我剛才已經講過很多次,就是在靈和真理裡。我們看重靈,不看重物質;看重真理,不看重其他形式,這是對的;對靈、真理的認識、信靠是最重要。我們所信的神是靈,沒有形、沒有體、沒有物質,我們也不會把任何受造物偶像化來敬拜他,我們知道神在舊約裡一直禁止這,在新約更是不需要這些。但我們說不需要這些,我們有主、有聖靈、有真理就夠了,卻不能不說如果有主、有真理,我們任何人的敬拜一定也呈現在物質和時間當中,包括清教徒。

清教徒的特點就是什麼形式都沒有,建築物裡什麼雕樑畫棟都沒有,連管風琴都要拆掉,他們有一段時間只唱詩篇。現在到歐洲還有人說教堂裡那些漂亮的建築、彩色玻璃,什麼都被清教徒打掉了。你也會覺得那是除偶像,很好的。現在還可以看到在蘇格蘭典型的清教徒教堂,沒有分什麼詩班席、這個席、那個席,通通都沒有,只有一個簡單的講台,沒有什麼衣服、裝飾,尤其浸信會就更簡單。那也很好,也很合聖經。

但我還是說,如果是一個很富麗堂皇的,在詩班、彩色玻璃、各樣的事上很炫麗的,也不一定就不好。而只唱詩篇,不唱任何人為的東西,整個聚會都很單純,沒有任何天主教的迷信藏在其中,也不一定就好,因為在那情形裡,很容易產生另外一個偶像,就是名講員。

教會歷史上還有,比那還屬靈的,也不高舉講員,像貴格會一開始就是(錫安堂以前也是這樣),連個講台也沒有,就一張桌子。也沒有程序、也沒有時間,大家一進來就坐在那裡等候聖靈,聖靈感動了,就可以開始唱詩或講道,或在地上打滾都可以,反正沒有高舉任何東西、人,也不把講員當作多了不起,每個人都有聖靈,只要聖靈感動就好了。他們聚會時,的確可以一個上午都在那裡等候聖靈的工作,沒有任何聲音。也會有完全相反的,貴格就是震動quaker的意思,有人被聖靈充滿,就在地上打滾。所以在貴格會聚會需要有很好的心臟,要不就是非常沈重,要不就是非常狂熱。那是最屬靈的,連高舉任何受造物都沒有,但他們還是高舉了一個東西,就是安靜。所以在人間,你要什麼物質都沒有,不一定是對的,有很多物質也不一定是錯的。

我在這裡還是說,我覺得歷代志裡講得非常好,講到神的永恆,天和天上的天都不足為神的居所。也明顯的,後來那居所也都沒有了。但是如果有一些富麗堂皇的東西,神也可以使用的。這也包括如果我們對某些物質的東西看重到一個地步,只向這個方向禱告,仍然是不好的。

各位大概不太注意到「向此處」禱告,好像這物質的、有形的殿特別靈驗。我們覺得是迷信,他卻一直這樣講,「向此處、在這殿裡、向這殿」舉手禱告。

22節,「人若得罪鄰舍,有人叫他起誓,他來到這殿,在你的壇前起誓,」這裡聖殿也有點像法院。比方我家的羊不見了,說是鄰舍偷走吃掉,鄰舍不承認,說是你自己走失或吃掉還來誣賴他,那怎麼辦?就到聖殿裡來發誓。聖殿裡有這種作用,大概我們今天想都沒有想過,比方夫妻吵架,一方說這樣,另一方說那樣,就到聖殿裡發誓。

我們今天沒有這樣做,這好像都很迷信。但我也一再講,這些看起來迷信的東西,如果我們恰當的來使用,並不是錯誤,這表示上帝的工作的確在這些有形的東西裡(包括烏陵、土明)可以彰顯出來。的確這些東西容易讓人去迷信,這不必再講,已經強調得夠多,但也不要忽略神可以使用這些東西。

我們當然也不知道假如兩個人打官司打到教會,一個說有,一個說沒有,「他來到這殿,在你的壇前起誓」要怎麼判斷?聖經上有一些判斷的方式,可能那人就生病,或倒在殿裡死了,但整個聖經像這種情形非常少,只有一兩次,大部分判斷大概就是用烏陵、土明,擲那骰子。這我們聽起來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好迷信,但這也沒有什麼迷信,這就告訴我們神可以藉著有限的物質做事。當然我相信這裡面一定會有很多錯誤,現在這些神棍都會斂財,祭司當年當然也會斂財。有人賄賂祭司,他擲出的結果就對那人有利,一定有這情形的,耶穌都敢賣,這種事會沒有?會有的,但是神還是使用了那些制度。我們也知道這些制度不可能是完美,有很多流弊,但我希望這些在你的教會生活裡都有意義。你不一定要因為這個不夠好、那個不美,就不斷的換教會,換到後來,頭都昏了,也不會好的,我們自己也不好,我希望你知道教會實在充滿了罪惡和糊塗,但願神還是給你一個地方可以跟神的兒女一起禱告吧。

24節,「你的民以色列若得罪你,敗在仇敵面前,又回心轉意承認你的名,在這殿裡向你祈求禱告,」又來到這殿裡,也都是垂聽而赦免。可能他們也是看到事後的情形都是這樣發生,所以痛定思痛講出這些話。

26節,「你的民因得罪你,你懲罰他們,使天閉塞不下雨,他們若向此處禱告,承認你的名,離開他們的罪,」這也都是後來有的,以利亞的時候也有。也看到,「若向此處禱告」這不是說來到這殿,是說「向此處」是不是這時候此處已經不存在,已經不能這殿裡禱告。

這裡還有一點我們需要記得的,27節,「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他們,且降雨在你的地」。我覺得不信主的人求神只是求降雨,他們不大會提到悔改,也不大會提到「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他們」。其實今天在教會這情形也太多。台灣乾旱,我們求神降雨;有颱風來,我們求神把颱風轉向(不過現在不能求轉向,菲律賓會受害也不好,不過以前也是常常這樣禱告),沒有想到另外這一點,所以我們禱告時需要有個認識,我們為人的疾病禱告,求神醫治,也要求神「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他們」,否則只是治標不治本。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為什麼遭遇這麼大的禍患,所以好了以後繼續犯罪。

這些都是呼應前面申命記26章、利未記28章或摩西一再地警告:「如果怎麼樣,再不悔改,就會怎麼樣;如果順服上帝,就會怎麼樣的祝福你。」但以色列人多半經歷的都是災難,因為他們不聽神的話。

29節,「或是眾人,或是一人,自覺災禍甚苦,向這殿舉手,無論祈求什麼,禱告什麼」,這太棒了,我們當然是希望眾人,但只要有一個人,他自覺災禍甚苦。這世界上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災禍甚苦,卻不知道應該向上帝禱告。這裡也是一樣說,「向這殿舉手」,不是說「向神舉手」。所以我們還是說,如果神給我們一些好像很幼稚的方式在做,覺得這樣好像比較靈驗一點,其實也還是要有敬畏主的心,也願主赦免。

30節,「你是知道人心的」,這裡還是說「心」,當然這「心」裡面包括方向也是好的,而且「心」裡面一定有行為,「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們」。所以我們不是純粹「唯心」的,物質、具體的表達出來也是。

31節,「使他們在你賜給我們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你,遵行你的道」這當然也是講到過去的痛苦而痛定思痛,也對現在新的這一代(以斯拉帶回來的這一代)說,希望你們好好的不要再犯這錯。

這裡也有宣教,32節,「論到不屬你民以色列的外邦人,為你的大名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從遠方而來,向這殿禱告,」為什麼是「向」,應該是「到這殿」?因為他們不能到這殿,他們進不了這殿。沒有受割禮的外邦人是進不來。像那位埃提阿伯太監是外邦人,可能是到外邦人院,但他是閹割的,也不能進去,不曉得是不是因為他的官大,所以讓他進來,否則恐怕連外邦人的院都很難進來。

這裡可能會有個問題,當然所羅門禱告的時候,這些事都沒發生,但在寫歷代志下的時候,這些事都發生了。也就是我們在想一件事情,也是學者、平信徒常常會犯的錯誤:寫歷代志下的人,有沒有把當年所羅門所沒有禱告的,因著歷史的發展而改了一點來配合?

我想,所羅門的禱告應該不可以改,因為是聖靈默示。我不敢說是聖靈直接的啟示,但記載聖經上就一定是聖靈的啟示。我只能說這是神的話,有權柄的,但當年所羅門禱告的可能不會是一個字一個字記下來,就像耶穌所講的很多話,不會是一個字一個字記下來,因為當時也沒有錄音機。我們知道記載在聖經上的話每個字都是聖靈的默示,但那不等於每個字都恰恰好就是他當年所講的。有時候看到四福音記載同樣一件事,講的話就不一樣,你知道這沒有什麼冒犯聖靈、不敬的,就是神在他要寫下來的時候要給後人什麼提醒,那是可以的,但我們不能輕易說他有改所羅門的禱告,而他有他的整理原則,那也是一定的,所以所羅門當年講到的是什麼,他現在能夠記下來的是什麼。

我們看到很多人會說:所羅門當年沒有講這些,這是後來的人加上去的,這我不能同意,但我可以說他所寫的跟所羅門當年講的並沒有完全一致,這並不違反聖經的權威。

這些外邦人是什麼人?你可以先講是示巴女王,或歷代志有講到的「列王都來聽他的話」的這些人。不過示巴女王並沒有向這殿禱告,所以我們也不敢說是不是這樣。是不是所羅門只是預言到有一天以色列會亡國,亡國以後會如何。他們亡國被擄到各地受盡羞辱,但神的名也因此得以彰顯,兩個原因,一個因為以色列的宗教和道德的確也會感動一些人,這些人就是後來新約的敬虔人,包括埃提阿伯的太監、百夫長。他們覺得這些被征服的人國力不強,但他們的道德行為和神明好像很好。

就像今天在台灣也會看到這樣,有人覺得基督教蠻乾淨的,不像那些亂七八糟的宗教。他還沒信耶穌,但聖靈已經在他裡面工作,所以就有這些敬虔人來。

是所羅門看到會有這樣的人來嗎?可能所羅門不一定看到,可能想到別的:當耶和華的國威宣揚出去,像所羅門這麼強大的時候人家來了。不管他想到的是什麼,不管後來應驗到的是什麼,是以色列被打敗,但還活出一個有道德的生活,讓人家覺得他的神有道理(當然不會很多人,但有一些人),或者聖經也有講,以色列人被打敗,有些人也會想到以色列的神真是不錯,沒有徇私苟且,以色列是選民,做錯了,神就照樣罰,照樣興起我們外邦人,亞述、巴比倫或瑪代波斯,所以這個神還是很不錯、很公平。我們不知道是什麼理由他會提到這些外邦人,但這些外邦人來了。這在今天當然更可以應用在教會身上。我們來這裡禱告,願我們也都是讓更多人認識神。

34節,「你的民若奉你的差遣,無論往何處去與仇敵爭戰,向你所選擇的城與我為你名所建造的殿禱告,」我不知道以色列人出去作戰時有沒有這個習慣,像所羅門講的這話,就是軍隊出去打仗,不管到了那裡,作戰之前大家全體向著耶路撒冷禱告。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這樣做,但所羅門有這樣的禱告。

從這些都可以看到以色列這個殿是他們生活的中心。今天台灣可能沒有一個生活中心。中國大陸還有,可能就某個意義來說是中南海,政治決策中心。今天在台灣很多年輕人的生活中心可能是東區、Sogo,或好幾個中心。在天主教裡,可能教會、梵諦岡是他們生活中心。在我們基督教裡可能是聖經。當然聖經是比較穩妥,但還是神是你的中心。

這種對於一個聚會的地方這麼看重,我們台灣或華人教會之所以不看重,因為歷史還沒有養成,也許幾百年,教會在這地方有這麼多事情,可能人就會覺得很寶貴。我們現在就是還沒有養成,當然也有負面的就是,一旦養成會把聖殿偶像化。所以神讓這個聖殿沒有了,也有他正面的地方。

36-39節,36你的民若得罪你(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你向他們發怒,將他們交給仇敵擄到或遠或近之地;37他們若在擄到之地想起罪來,回心轉意,懇求你說:我們有罪了,我們悖逆了,我們作惡了;38他們若在擄到之地盡心盡性歸服你,又向自己的地(就是迦南地),就是你賜給他們列祖之地和你所選擇的城(就是耶路撒冷城),並我為你名所建造的殿禱告,39求你從天上你的居所垂聽你民的禱告祈求,為他們伸冤,赦免他們的過犯。

我還是說,回教徒會這樣做,向著麥加。猶太人即使是很保守敬虔的,應該也沒有這樣做了。我們今天都不這樣做,但我們向著神禱告時,也希望對有形的教會也有一個歸屬感、喜悅。這不是什麼偶像,是一個恰當的,基督徒該有的生活。

整個第6章是在上神學時「教會論」一個很好的根據,而且是有形的教會。

40節,「我的神啊,現在求你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

這也很妙,他獻了那麼多燔祭。75「牛二萬二千,羊十二萬」,想想那要殺到什麼程度?不知道怎麼殺、煮、剝皮、清理,時間總共多長,都可以想到是很盛大的一個會,可能幾個月都不止,很盛大,但歷代志作者在聖靈帶領下,寫的是這個,要你看重的是這一段:

求神同在

41-42節,41耶和華神啊,求你起來,和你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42耶和華神啊,求你不要厭棄你的受膏者,要記念向你僕人大衛所施的慈愛。」這兩節應該是所羅門這個禱告最後一句,看到剛才講的好像的迷信:「神明,請你現在進來」。當然這迷信照理應該很難成立的,因為他們不會看到一個神進來。除非所羅門那時候的動作(這聖經沒有講)是:「現在請你進來」,然後抬約櫃的人就把約櫃抬進至聖所裡去,然後趕快出來。不然約櫃怎麼進去的,大祭司也不可能把它抬進去。就是說當時有可能有這個動作,而有這動作應該怎麼樣才是聖潔、討神喜歡的,聖經裡沒有講,沒有講約櫃世怎麼進去的,不管在會幕或聖殿,都沒有講。但這可能是當時一個很重要的事,請約櫃進去。我們今天當然說這也是個象徵性的東西。

天火燒盡祭物

代下71,「所羅門祈禱已畢,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

這「燒盡」我們也不太敢講是怎麼樣,當然看字面來講就是立時、即時的通通燒完。這對我來講是十分可惜,如果我們不講笑話,照聖經上來看,字面就是燒盡。在瑪挪亞(參孫的父母)和基甸獻祭時都有這情形,耶和華降火把這些通通燒完。

但即使是這樣,我們也不敢說是不是通通都燒完,因為獻祭的時候到底怎麼作,聖經有很多講法,我們通常對這沒什麼興趣就不想它。你想,這獻祭時大概我們知道要按規矩來宰殺、放血、切塊。回教徒到今天都還很遵守這事,回教徒不是只吃牛肉,嚴格一點的連殺法、刀、切,都需要合舊約律法的,因為放血那部分非常重要。然後燒很重要,我們看到聖經裡有講,要把那脂油燒掉。你看以利的兒子,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他好像要新鮮的肉自己來處理,不能燒過的。是不是燒過脂油就差不多是象徵性的所有的都獻給了耶和華,實際上其他的就是祭司、利未人,或某些不同的祭裡面就是獻祭的人一起來吃,甚至城裡的窮人、外邦人都可以來吃。所以真的是很愉快的一件事。

今天也把這傳統繼承下來了,就是把聖餐擘餅跟愛筵連在一起。我們信友堂今天是把這兩個完全分開,因為場地沒有辦法愛筵,而聖餐在每個教會都是哭哭啼啼的,很痛苦的事。恐怕不應該純粹是這樣,聖餐、愛筵是很歡喜的,起碼就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講,還有喝酒、乾杯的。保羅是把聖餐擘餅和愛筵放在一起。

我之所以要這樣講就是聖經沒有講得很清楚,他這裡講得好像剎時間,十二萬隻牛羊就沒有了,好可惜。我寧願把他解釋成象徵性燒一部份。你要說一定是這樣也可以,剛才講過時間的算法,神可以在永恆裡作這件事,把所有的祭物燒掉,也可以說是燒掉了脂油或某個部分,然後神兒女在歡喜快樂中就吃掉了。

這我們也不太知道,因為在78-10有講到「守節七日」,然後他們非常歡喜快樂,有可能這十幾萬隻牛羊還不夠他們吃,大家在那裡吃了七天。我們不大知道就是了。我希望我講的重點不是說怎麼吃,重點在神的恩典的確在人間會彰顯,那永恆的、人的五官沒有辦法思想的,的確也藉著五官來臨到我們。

眾民歡樂守節

祭司各盡其職,這裡面當然還有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音樂。大衛時候做了那麼多樂器,而且歷代志上有寫,那樂器和烘焙的部分,是聖殿裡很重要的事。這裡也有吹號,你想那銅壇怎麼容得下這些,整個院子也不夠,十二萬牛羊,一個體育場也不夠,那可能就是在不同的地方有嚴肅會。這嚴肅會也不一定那麼嚴肅,或有很嚴肅的部分,也有很歡樂的部分。

代下78,「那時所羅門和以色列眾人,就是從哈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為大會,守節七日。」我想不是所有以色列人都來,那不是國防真空?可能是代表性的來,然後在其他地方也有他們的聚會,我不曉得,反正大家都非常喜樂。

然後當這些都做完了以後,聖經講(不是在這裡講,在王上119)神對所羅門發怒,因為所羅門離棄向他顯現兩次的神。一次顯現是在夢中,一次就是這一次,也在夜間,這也是有一句概括性的說法,11節下半句:「在耶和華殿和王宮凡他心中所要做的,都順順利利地做成了。」這時候所羅門還沒有死,怎麼能說他要的都做成了?這就是概括的說法。都做成了,神的恩典都臨到了。

神回應禱告

然後耶和華再重複說到所羅門的禱告,這就讓我們有點悲哀了。他禱告是希望神祝福,而作壞了以後人悔改,你收回災禍。結果就是這個部分成就了。因為神說的好像就是我會降災,民若悔改、自卑、禱告、尋求神的面,神會醫治、赦免,「使我的名永在其中」。那「永遠」,不必擔心,因為底下19節就有說到,「倘若你們轉去丟棄我指示你們的律例誡命」,就會如此如此(申命記也有這樣的話),以致於人會很稀奇,耶和華怎麼會作這種事?

建造皇宮

下面就很簡單講所羅門做的皇宮、積貨城、以及什麼樣的保護。87,特別講讓那些迦南人作服苦的,第9節說,「惟有以色列人,所羅門不使他們當奴僕做工,乃是作他的戰士、軍長的統領、車兵長、馬兵長。」這又讓我們覺得困難了。因為明顯的所羅門的百姓也有作服苦的奴工,所以最後在會造成國家馬上就分裂是整個以色列十個支派都覺得非常痛苦。但這裡說沒有,我們怎麼理解?

我還是說這都是神的話,一定都有它的道理。我現在能夠解釋的就是歷世歷代神對祂的兒女,都不要他們作奴隸的,只是那字面上的應許應驗在生活中,我覺得還是屬靈的意義,所有真正屬靈的兒女都不是作奴僕的;所有屬靈的兒女如果作主管,也不會奴役、虐待他的同工。我是這樣來解釋。

在所羅門生活裡是有這種。當然我們也會想到這裡面是不是有些對種族的不公平?在當時的狀況可能也一定有,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也是約定好的,當年不殺你們,就是要你們留下來作服苦的。這裡面錯誤應該都很多,當然只有基遍人應該是服事聖殿的。事實上即使看歷代志,他講的也很公平,也很真實,所羅門有一些好大喜功的事情,只是他寫的方式是沒有虐待到以色列人。

代下811,「所羅門將法老的女兒帶出大衛城,上到為他建造的宮裡;因所羅門說:耶和華約櫃所到之處都為聖地,所以我的妻不可住在以色列王大衛的宮裡。」

這你看了又會不高興:「歷代志真是粉飾太平,若照列王記或一般講法就是,所羅門有一大堆的妃嬪,最後(或最前)這些妃嬪還帶他拜偶像。」所羅門這事不能否認,歷代志的寫法是沒有否認,但非常巧妙的把所羅門做的壞事變成好事,就是所羅門很尊主為聖,因著一些他不講的理由(起碼他不講所羅門好色,也不講他違反上帝的律法),把這寫成是美好的事:

因著所羅門非常強大,人家就要求跟他們的女兒結婚,所羅門為了世界和平的理由,就「和蕃」。然後又不敢得罪神,就說這些污穢的外邦女人不能住在這裡,就在別的地方另蓋宮殿給她們居住。這一起掩蓋了兩件事,一個是跟外邦人通婚,一個是掩蓋他花了那麼多錢為這些外邦太太蓋宮殿,蓋宮殿的理由是不要污穢耶和華的殿。

你要這樣來解讀,完全可以,但我不這樣解讀。或說你要這樣解讀的同時,一定要相信歷代志是神的話,他寫出這些並沒有錯誤。當然所羅門有這樣的錯誤也是真的,我們哪一個人不是有這種好的層面,不想得罪神,就用一些並不全然是正大光明的方式。

這例子很多,比方有人把公家宿舍租出去,是不可以的,但收到的錢有一部份也要奉獻上帝,把上帝的嘴堵住:「你也拿了奉獻了」。我這是舉例子,沒有在說這事對或不對。就是在我們不否認人世間有很多罪惡,我也不覺得歷代志有任何的否認,但歷代志也讓我們看到在這罪惡裡面,神也可以祝福的,也可以肯定他那正確的部分。

下面講到獻祭、利未人的事情,以後這些航海的事情也略略提了一下。然後第9章就是我們最熟悉的示巴女王來朝見。

示巴女王來

代下91,「示巴女王聽見所羅門的名聲,就來到耶路撒冷,要用難解的話試問所羅門;跟隨他的人甚多,又有駱駝馱著香料、寶石,和許多金子。他來見了所羅門,就把心裡所有的對所羅門都說出來。

所羅門都答上了。然後所羅門就請她吃飯。看到他那些美食、僕人、衣服,這裡用了個形容詞,「神不守舍」(第4節),然後又稱讚他,「你的群臣、你的僕人常侍立在你面前聽你智慧的話是有福的。耶和華你的神是應當稱頌的!」送了他很多金子、香料。

示巴女王這一段,耶穌在新約用過,「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他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太1242),而你們這個世代,我到你們中間,你們不必從地極來,你們卻不聽我的話。

但你會看到很多解經家說(我剛開始看到時也不太同意,但現在比較能接受),示巴女王講的這段話完全沒有顯示她信靠耶和華,完全是個外交辭令。我本來看了很生氣,好像跟耶穌講的話衝突,但再看就發現沒有衝突。示巴女王有沒有歸向耶和華?我相信是沒有,是個外交辭令,她就是看到所羅門很豐富,稱讚,然後就回去了。但耶穌講的話也一點都沒有錯,耶穌說示巴女王會起來審判,就跟尼尼微城的人會審判一樣。各位,尼尼微城的人後來又故態復萌,在那鴻書裡有寫,所以又亡了。耶穌不是不知道歷史,也不是故意要美化他們,耶穌要講的是:人不聽神的話,神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人證、物證可以審判他們。我覺得這樣瞭解就完全正確,也沒有任何的困難。如果連示巴女王和尼尼微城的人都可以悔改,你們為什麼不可以悔改?他們要成為控告,甚至審判你們的一個根據。我覺得這很合理,不必追究到示巴女王有沒有信靠上帝。

現在來講這件事情,示巴女王來的時候,其實裡面也有很多政治上的較力。她來,其實有點示威的意思,你看她要用難解的話試所羅門,就是讓他下不了台。

這一點在古今中外歷史上,兩國使臣相見,或哪個國家的總統拜訪另外的國家,這些我們在政治上可以看到,這件事不只是兩個人在一起吃飯,可以有很多解讀、版本,每個人可能各懷鬼胎。

示巴女王是來給所羅門王一個下馬威,要讓他知道她是多富裕、有錢,所以帶了一大堆東西來,「我們問的問題,你絕對答不了的」。結果她被所羅門將了一軍,第一個所羅門非常會回答。

這沒什麼稀奇,就跟立法院質詢一樣,就跟有人問耶穌問題一樣,有時候根本不是來請教,就是要來為難你,看你講不講得出來。然後用一些方式,包括我帶來的東西、穿的衣服,在在都要顯出下馬威,表現自己多優秀。這不一定是什麼壞事,是人間的現象。這裡也有,當然,示巴女王完全輸了。

所羅門可能也有一些表現,要表達出其實我比你厲害。他心裡一定有攙雜,人都是罪人,但神在這裡面有沒有作為?那是歷代志要表達出來的。並不是他在說謊,也不是在掩蓋事實,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這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也應當把上帝的恩典表達出來,在表達的時候也要求主赦免我們裡面可能有的一些不當動機等等。

這裡示巴女王就是稱讚、讚美、也感謝,說你的臣僕有福。這是件很對的事情,第7節,「你的群臣、你的僕人常侍立在你面前聽你智慧的話是有福的」這句話講得非常有智慧(不知道示巴女王原來是怎麼講的),所以我想國王也很喜歡聽。

各位想想,在所羅門前面最有福的是什麼事?我想在皇宮裡,侍立在王面前的人根本一點都沒有福氣。照我對歷史的瞭解,這些大人物翻臉跟翻書一樣,今天賞你,明天砍你頭、剝你全家皮,後天說你一門忠孝。跟這些人在一起並不是很好的事。但也想想,你想不想在白金漢宮、總統府裡工作?我們中國人不也說「學而優則仕」?我覺得在皇帝面前最希望的,當然是作大官又不會被殺頭,所以最好在稍微遠一點的地方作大官,很富有、享受,大概就是這樣,希望皇帝給他一些權利和名譽讓他享受。當然這在人間都會有矛盾,即使他給你,給到宰相都會嫌不夠。我相信每一個宰相到最後都是希望作皇帝,因為宰相還是命在旦夕,還是要跪著趴著進去,太子都會欺負你。另外一個,你做得很好,權力聲望越來越高,皇帝就想殺你,所以根本都不幸福。想在皇帝面前侍立,大概都是一個想要舒舒服服的過我一輩子的想法。

而你今天上班的想法是怎麼樣?不要被炒魷魚,能賺很多錢,大概也是這樣。人間這樣也沒有辦法避免。這裡面大概有些次要的東西會發揮出來,但那都是手段,不是目的。一方面能溫飽,一方面能發揮一些恩賜、才幹,我想人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而示巴女王說人在你底下工作有福,不是他發揮他的恩賜,也不是他賺多少錢,是他能聽到你智慧的話。這是最大稱讚的話,表示這個王做什麼事都有智慧,人不要高官厚利,只要聽你講一句話。這也是耶穌說南方女王會審判的理由,因為她知道最寶貴的是上帝的話。所羅門能說出智慧的話,也是很了不起。

神賜所羅門的豐裕

再看一下第9章後面,13節講到所羅門得了多少金子,亞拉伯人也帶金銀來。這講得好像是他們來朝貢。我們不必否認在當時這是一些商業的交換行為,可能是所羅門出口什麼東西,人家給他什麼東西,但歷代志的講法好像是人來朝貢。不過,就算真的是這樣,歷代志講的也沒有錯,就是上帝的應許實現了,所羅門是富裕、能幹,即使是貿易而不是人家進貢。

這裡我們看了也不大喜歡,好像很奢華、鋪張。15節,「所羅門王用錘出來的金子打成擋牌二百面」。用金子打盾牌是愚蠢,金子是非常軟的東西,並不能防刀劍。而且金子是很貴重的東西,你拿金盾牌出來,本來只有一隻箭射你,現在一百萬枝箭要射你。

不過當然重點不在這,如果我都看得出來,所羅門、歷代志作者會沒看出來?他的重點不在這,重點是在講到神給他很多的榮華富貴。如果神給我們,(當然裡面有很多負面的,但如果沒有這些負面的),那真的很好。

代下917-20,「王用象牙製造一個大寶座,用精金包裹。寶座有六層臺階,又有金腳凳,與寶座相連。寶座兩旁有扶手,靠近扶手有兩個獅子站立。六層臺階上有十二個獅子站立,每層有兩個: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在列國中沒有這樣做的。這一定是雕刻的獅子,不會是真的獅子。「所羅門王一切的飲器都是金的,利巴嫩林宮裡的一切器皿都是精金的。所羅門年間,銀子算不了什麼。

「庸俗!好高鶩遠!所羅門這有什麼智慧?」 我覺得在寫這些時,他應該知道(起碼聖靈一定知道)你會有這樣的反應,稍微有點程度的人都知道這沒有什麼了不起,或這很愚蠢。各位去坐坐象牙,不僅環保人士會殺掉你,而且想想,象牙、包了金子的東西,好坐嗎?全身都酸痛的。士師記裡有個王睡的是鐵床,那簡直是刑罰,誰喜歡睡鐵床?都要睡彈簧床。這裡也是一樣,你要說所羅門喜歡撐場面、鬥富、跟很多君王、路易十四一樣,我相信有這成分,我們不必否認,這跟歷代志講他的美好也沒有衝突,事實上就是很清楚寫出他有這些排場。如果是出自人的私心,一定是不好,但神要給他這些榮耀,我說把神的榮耀表達出來,也沒有什麼不好。我們就希望我們的心在神面前總是蒙神保守。

21節,「裝載金、銀、象牙、猿猴、孔雀回來」這些其實每個朝代都有,包括我們中國,東西交通史時也有長頸鹿獻到我們中國來過。羅馬也常常從非洲進口很多動物,猿猴、孔雀,好玩又爭奇鬥豔,都有這些現象。

「普天下的王都求見所羅門,要聽神賜給他智慧的話。」然後有各樣的東西,「王在耶路撒冷使銀子多如石頭」。「所羅門其餘的事,自始至終,不都寫在先知拿單的書上和示羅人亞希雅的預言書上,並先見易多論尼八兒子耶羅波安的默示書上嗎﹖」所羅門其餘的事情寫在這些書上,我想他既有參考列王記,一定也是包括列王記,尤其是聖靈默示的,作者不是不知道所羅門做了很多錯事,他也建議你去看那些東西,但他也要你知道歷代志是要給一群亡國的人盼望,信靠上帝會有盼望。我們今天更是這樣,不因為這樣,抹煞人間我們信仰生活中的艱難。

禱告:

天父,我們求主恩待我們,讓我們在研讀、明白、瞭解,試著應用這些時我們走得正確,求主幫助孩子講得也正確,弟兄姊妹聽得也正確,謝謝主,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