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31·

上一篇   下一篇

                                                    無法挽回的情勢

歷代志下361-23

 

二十世紀被公認為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恩比認為,研究歷史光從某一個個別的民族國家作為單位是不夠的,想要對歷史有客觀的認識,應該從文明的模式去了解,他選了三個文明模式作為他研究歷史的基礎,這三個文明是希臘、中國,和猶太人的歷史。湯恩比把猶太人的歷史稱為「寄居型態的社會模式」,他是根據主後一三五年羅馬帝國把所有猶太人從巴勒斯坦地趕出去,一直到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復國,這段長達一千八百多年的時間,對猶太人的文明下定義。

 

事實上,如果從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迦南地算起,猶太人的歷史到現在至少有三千四百年的時間,一個種族的歷史,有超過一半的時間沒有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生活,而必須寄居在其他種族之間,卻仍舊維持了屬於自己的傳統文化,湯恩比認為猶太人的這種文明模式有三個要素,第一、他們會自動奉行一種嚴格的宗教儀式和戒律;第二、他們不願意融入寄居地大多數人的生活之中;第三、他們總能在寄居地賺得財富。我用比較簡單的方式把湯恩比的話翻譯一下,猶太人的文明特色就是「他們對上帝非常虔誠,跟別人很難相處,但是特別會賺錢。」

 

我們今天所看的這一段聖經,跟湯恩比認為猶太人文明模式形成的階段,還要早七百多年,歷代志下三十六章一到二十一節所紀錄的歷史時間大約有二十三年,我們從聖經的記載,所看見的猶太人和湯恩比所描述的完全兩樣,當時的猶太人對上帝非常的不敬虔,他們很努力的想跟勢力龐大的鄰國建立關係,但是在短短的二十多年裡面,四個王把耶路撒冷的財富全部敗光了。對猶太人來說,屬於他們國家的歷史在歷代志這一章結束了,一直到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復國,一共有兩千五百多年之久,他們是一個沒有國家的民族。如果不是上帝的作為,恐怕這世界上早已經沒有稱為猶太人的種族了。

 

歷代志在希伯來文的聖經中排在最後一本,是文士以斯拉寫給猶大國被滅七十年之後,從波斯帝國歸回耶路撒冷的猶太人看的。我們想像一下,當歷代志寫完之後,回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一邊重建他們的故鄉,一邊讀著這一本特別為他們寫的書,當他們讀到大衛、亞撒、希西加、約西亞這些好王為國家帶來的榮耀時,他們會期待正在重建的故鄉能重現當年的繁榮;但是當他們讀到最後一章,看到十七到二十節這一段內容時,眼淚一定會流出來。當年被迦勒底王擄到巴比倫的當僕婢的人,很可能就是他們的爺爺奶奶,那些在聖殿裡被殺的人,也許是他們的曾祖父曾祖母,他們千里迢迢從波斯帝國帶回來的許多金銀器皿,就是當年被迦勒底軍隊從聖殿中搶走的。這些記載會非常激動他們的心,一方面對上幾代的祖先感到難過,另一方面思考如何避免像這些祖先一樣,遭遇如此悲慘的事。

 

昨天我跟美環參加一個安息禮拜,過世的是一位只有三十三歲的女孩子,她是住在我們家樓上四樓的鄰居,罹患癌症兩年多以後過世。這個女孩子的弟弟寫了一篇文章,放在程序單中作為紀念,那篇文章寫得非常好。他談到許多姊姊的好,描述他姊姊如何愛護他,如何優秀,最後用一句話做結束說,姊姊將永遠活在他們的記憶中。讀紀念一個人的文章,只能幫我們保留對這個人的記憶,讀歷史能給我們對某些民族社會多點了解,但是讀聖經是要叫我們更認識上帝的心,從聖經得到警戒和引導。

 

歷代志下三十六章記載猶大國最後的四個王,實際上都是已經無法維持猶大國的獨立主權了。但他們及當時的百姓似乎還沒察覺到他們的處境有多糟糕,以至於在二十三年中整個猶大國完全無法改變狀況。這一章聖經給我們三個提醒。

 

(一)要小心處理與世界的關係

 

猶大國最後這四個王,輪流被埃及和巴比倫所控制。約哈斯的父親約西亞為了阻止埃及軍隊通過猶大國,在米吉多平原戰死了,之後埃及軍隊就穿過猶大北上幫助亞述帝國抵抗巴比倫。但埃及的援助沒有成功,他們班師回國時再一次通過猶大國的土地,就順便來算約西亞阻擋他們的帳,但是約西亞已經死掉了,埃及人就找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算帳,把登基才三個月的約哈斯廢了,改立約願意受埃及控制的約雅敬做猶大王,並且罰猶大付出鉅款,約雅敬按照埃及人的意思,從老百姓身上抽重税付出罰款。

 

當約雅敬做王到第八年的時候,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來逼他與埃及脫離關係,約雅敬在臣服三年後又跟埃及聯絡,背叛了尼布甲尼撒,結果引來巴比倫軍隊聯合其他附庸國攻擊,後來約雅敬被帶到巴比倫囚禁,同時有大約一萬個猶大國的精英份子被俘虜,其中包括但以理在內。百姓立約雅敬十八歲的兒子約雅斤做王,但才三個月的時間,巴比倫人又來了,這一次跟埃及人的做法一樣,另外聽話的西底家做王,把約雅斤又帶到巴比倫。

 

西底家做王第九年的時候,起來背叛巴比倫王,巴比倫派軍隊圍困耶路撒冷,圍了差不多兩年,耶路撒冷裡的糧食吃光了,巴比倫軍隊打進去屠城,聖殿裡所有值錢的東西在前幾次已經被搶得差不多了,這一次所有銅製造的設備,全被被敲碎帶走,耶路撒冷的城牆被拆掉了,聖殿和王宮被放火燒掉了。從貴族到百姓,反抗的全被被殺,其他的被帶去當奴隸。列王記下說剩下來的人,是老百姓中最窮的,被准許留下來,巴比倫人立一個省長管他們,但其中又發生叛變,這個省長被謀殺,然後所有剩下來的人逃到埃及去了。耶路撒冷沒有人住在那裡,整整有七十年的時間。

 

這一段歷史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約雅敬和西底家都想利用世界,卻反被世界所控制。他們想利用結盟和背叛的手段,改變他們的處境,結果卻帶來更大的災難。他們之所以一下子臣服,一下子又背叛,目的不外乎在兩強之間獲取更大的權柄和利益,結果是玩火自焚。我們要小心處理跟世界的關係,不要用賭博的心態把生命押注在短暫的利益上,免得想利用別人時,反倒被控制住了。

 

(二)要小心我們承諾的事

 

這一段聖經給我們第二個提醒是,要小心我們承諾的事。在十三節論西底家王說:『尼布甲尼撒曾使他指神起誓、他卻背叛?』這裡所說的起誓是指西底家承對布甲尼撒臣服的承諾,而且這個承諾是在上帝面前做的。從聖經的前後文來看,我們當然不相信西底家真的存著敬畏上帝的心,向尼布甲尼撒王作出承諾,他在脅迫之下做出承諾,雖然他的處境值得同情,但他後來違背這個承諾,成為壓垮猶大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關於承諾,在新約聖經中有一段很重要的教導,馬太福音五章三三到三七節:『你們又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只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著你的頭起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

 

在耶穌的時代有一種現象,起誓被利用做不講信用的手段,很多人把起誓分為一定要做到的,和可以不用做到的。用神的名字起誓,就一定要做到,但指著天,指著地,或耶路撒冷跟自己的頭,就可以不用遵守。用這種狡滑的方法得到別人信任,是不應當的。講話不能讓別人相信,發再多的誓也沒有用。要使人相信我們所講的話,不需要靠起誓,要靠我們講話時『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

 

當我們做任何承諾時,應當有持守到底的預備,若是做不到的事,就不要隨便承諾。

 

(三)要留意警告的聲音

 

歷代志下三十六章,給我們的第三個提醒就是,要留意警告的聲音。十五到十六節說:『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因為愛惜自己的民、和他的居所、從早起來差遣使者去警戒他們。他們卻嘻笑神的使者、藐視他的言語、譏誚他的先知、以致耶和華的忿怒向他的百姓發作、無法可救。』

 

這裡所提到的使者就是先知耶利米,耶利米在約西亞王十三年蒙召,開始對猶大國傳講信息,耶利米從蒙召到殉道大約服事了四十年的時間,除了約西亞王還在位的期間,耶利米就如同一個沒有聽眾的演講者一般,他的信息不受到注意。跟十六節說的一樣,他一傳講信息就被嘻笑、被藐視、被譏誚,他奉差遣傳神審判的信息,一再忍受反對、鞭打、監禁等逼迫,面對百姓的罪惡與神將臨的懲罰,他內心的痛苦與衝突達到極點,但他還是傳講當時和國家攻策相違背的信息,常常被政治、宗教領袖當成敵人,在那個情況中,神要耶利米憑著信心繼續傳信息。當巴比倫大軍攻陷耶路撒冷時,他帶著破碎的心眼睜睜地看著他的預言應驗。

 

我們每天都會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我不曉得你有沒有注意到,通常警告的聲音都是不好聽的,警報器的聲音,消防車、救護車、警車,它們所發出的警戒聲音都是我們所認為的噪音,目的是要我們注意危險狀況,因為好聽的聲音只會降低我們的警覺性。如果你聽到警報器的聲音響了,最好的處理辦法不是去把它關掉,而是要去找出它發出警告的原因。

 

當世界越來越顯得混亂時,我們越要留意自己如何處世,不要想利用世界,卻反被世界所控制;也要注意自己的承諾,不要讓做不到的承諾虧損自己的生命;更要學習聽神給我們的警告,可以及早脫離錯誤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