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1 随同以斯拉从巴比伦回来的人。15 他派易多寻找在圣殿当差的人。21 他禁食。24 他把财宝交给祭司保管。31 他们从亚哈瓦河前往耶路撒冷。33 在圣殿称财宝。36 交谕旨。 1 当亚达薛西王年间,同我从巴比伦上来的人,他们的族长和他们的家谱记在下面:
拉8:1-14的名单和拉2:3-19节的名单是一致的,大部分家族的名字相同,但顺序不完全一样。这里每个家族的人数要少得多,一般不到三分之一,有时甚至不到十二分之一。最多提到了三个新的移民家族──示迦尼(第5节),约押(第9节)和罗密家族(第10节),但其中有两个名字的读法未能确定。总的说来,随以斯拉回耶路撒冷的家族与随所罗巴伯回来的家族是一致的,但随以斯拉的家族要少一些,人员也少一些。所以以斯拉的名单要比八十年前回归的所罗巴伯名单短一些。
名单中共有男人1,754人,但有几组没有提供数字。按每个男人有三、四个妇孺计算,随以斯拉回来的男女老少共约8,000人。以斯拉的人数比八十年前所罗巴伯的人数少是很容易解释的。使所罗巴伯时代的人留下来不回去的考虑现在更为强烈了。在东方,一个家族是不会轻易离开长期居住的地方的。被掳的犹太人在巴比伦已经居住了差不多一个半世纪。尼普尔出土的许多文献表明在亚达薛西一世统治时期,有许犹太富人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对于以斯拉和他的同事来说,说服跟随他们的那些人,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些回归的移民要在远不及巴比伦舒适的故土过一种艰难的开拓生活。基于上述考虑,以斯拉说服了近2,000个家庭回去与故乡的兄弟共命运,这是很了不起的。
2 属非尼哈的子孙有革顺;属以他玛的子孙有但以理;属大卫的子孙有哈突;
子孙。第2节列出两个祭司家族,一个大卫家族。没有提供各家族的人数,就像第3节的第一个家族(原文)。这些数字在早期抄本中可能就已缺失。故无法算出回归者的准确人数。
哈突。英文KJV版的标点模糊了革顺是非尼哈的儿子、但以理是以他玛的儿子等事实。在KJV版问世时,分号比冒号表示更长的间隔,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哈突是的大卫的后裔,也是示迦尼的孙子(第3节),这可以从代上3:22,23看出。第2节应该以示迦尼结尾,而不是以哈突的名字结尾。
3 属巴录的后裔,就是示迦尼的子孙有撒迦利亚,同着他,按家谱计算,男丁一百五十人;
巴录。这个名字和以后几节的名字在所罗巴伯时代的名单里也有提到。见第2章注释。
4 属巴哈摩押的子孙有西拉希雅的儿子以利约乃,同着他有男丁二百;
5 属示迦尼的子孙有雅哈悉的儿子,同着他有男丁三百;
示迦尼。在抄写中漏了一个名字,可能在“子孙”和“示迦尼”之间,或在“示迦尼”和“雅哈悉的儿子”之间。希腊语七十士译本为“萨土的子孙示迦尼,是雅哈悉的儿子”。萨土在拉2:8中有提到。
6 属亚丁的子孙有约拿单的儿子以别,同着他有男丁五十;
7 属以拦的子孙有亚他利雅的儿子耶筛亚,同着他有男丁七十;
8 属示法提雅的子孙有米迦勒的儿子西巴第雅,同着他有男丁八十;
9 属约押的子孙有耶歇的儿子俄巴底亚,同着他有男丁二百一十八;
10 属示罗密的子孙有约细斐的儿子,同着他有男丁一百六十;
示罗密。和第5节一样,这里似乎也有缺失的名字。七十士译本为“巴尼的子孙示罗密,是约细斐的儿子”。巴尼在拉2:10中为一个家族的族长。
11 属比拜的子孙有比拜的儿子撒迦利亚,同着他有男丁二十八;
12 属押甲的子孙有哈加坦的儿子约哈难,同着他有男丁一百一十;
13 属亚多尼干的子孙,就是末尾的,他们的名字是以利法列、耶利、示玛雅,同着他们有男丁六十;
子孙,就是末尾的。可能指亚多尼干的小儿子。年龄大的儿子们似乎已在所罗巴伯的时代回去(拉2:13)。英文RSV版为“后来的人”。
14 属比革瓦伊的子孙有乌太和撒布,同着他们有男丁七十。
15 我招聚这些人在流入亚哈瓦的河边,我们在那里住了三日。我查看百姓和祭司,见没有利未人在那里,
亚哈瓦的河边。见第21节和31节,别处没有提到。以斯拉的记录给人的印象是它可能位于巴比伦的腹地,容易接触到利未人,在那里对利未人再次发出呼吁(见第15-20节)。有人认为它是《塔木德》里位于巴比伦西北的'Ihi,即现代的H?t。
利未人。利未人少的原因可能与拉2:40相同。那时回归的利未人也很少(见拉8:1注释)。
16 就召首领以利以谢、亚列、示玛雅、以利拿单、雅立、以利拿单、拿单、撒迦利亚、米书兰,又召教习约雅立和以利拿单。
以斯拉似乎因利未人没有回应他的呼吁而感到吃惊和不安。没有利未人,他的队伍就不完整,特别是鉴于他复兴的理想(见拉7:10,14-28;参拉9,10章)。除了九个族长以外,他还派“教习” (即18节中的“通达人”),去向利未人发出最后紧急呼吁,为了让他们加入回归的队伍。这是很有意义的。这两个人虽然他们没有正式的称号,但是他们要么特别能言善辩,说服力强,要么在其他方面特别有资格担任这个任务。
17 我打发他们往迦西斐雅地方去见那里的首领易多,又告诉他们当向易多和他的弟兄尼提宁说什么话,叫他们为我们上帝的殿带使用的人来。
迦西斐雅。位置不详。有人认为这是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宗教中心,还有人认为这是一所学校的所在地。有年轻的利未人在其中接受教育成为会堂学校的教师。顺便提一下,这个利未人中心部落的首领易多,属于圣殿服务中职务较低的尼提宁人(见拉2:43注释)。
18 蒙我们上帝施恩的手帮助我们,他们在以色列的曾孙、利未的孙子、抹利的后裔中带一个通达人来;还有示利比和他的众子与弟兄共一十八人。
施恩的手。这是以斯拉承认上帝引导的常用语气(见拉7:6,9,28;8:31)。《尼希米记》里也有相似的说法(尼2:8,18)。但在其他经文中没有。
通达人。希伯来语是'ish sekel,有些注释家认为的是一个人名,但没有充足的理由。至今还没有看到过这个名字。如果把'ish sekel 理解为一个人名,那就面临更大的困难。因为我们必须假定这份名单缺失了他祖先的名字,以及该利未人家族的人数。这个审慎通达的人,名叫示利比。作为一名利未人的首领,他在尼希米的时代里不止被提到一次(尼8:7;9:4,5)。
还有示利比。希伯来语的连词we(“还有”),应该译为“就是”(英文RSV版)。这句就译成了“带一个通达人来,就是示利比”。
19 又有哈沙比雅,同着他有米拉利的子孙耶筛亚,并他的众子和弟兄共二十人。
20 从前大卫和众首领派尼提宁服事利未人,现在从这尼提宁中也带了二百二十人来,都是按名指定的。
大卫和众首领。《列王记》和《历代志》里都没有提大卫增加圣殿仆役的数量。但这种安排和他所做的其他安排是一致的。最早的尼提宁人可能是基遍人(见书9:21;拉2:43注释)。
按名派定的人。作者显然认为有必要说明易多已向以斯拉递交了这些尼提宁人的名单或证书。但他认为不必在叙述中插入这个名单。
21 那时,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上帝面前克苦己心,求他使我们和妇人孩子,并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
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禁食通常象征忏悔,往往与发生过的或可能发生的灾难有关。但这次所涉及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如21和22节所示,要把几千百姓安全地带到犹大,以斯拉肩上的责任重大。大队人马最大的需要就是求上帝一路保佑。为了让国王相信真神的大能,以斯拉没有请求军队的护送,或谢绝了这样的护送(第22节)。尼希米则毫不犹豫地接受途中的护送(尼2:9)。因为在充满危险,人迹罕至的地带进行长途跋涉,军队护送并不是多余的奢侈。以斯拉充分意识到这群赤手空拳的回归者和数额庞大的财宝所面临的危险。他知道他们最大的需要就是上帝的保佑,也知道只有百姓和上帝之间没有罪恶阻隔,上帝才与他们同在。他命令他们禁食和“克苦己心”,是为了让他们在动身前往犹大以前,能省察自己的生活,并除去一切已知的罪恶。
妇人孩子。这说明在以斯拉的时代,所有的男人都是拖家带口的。而在所罗巴伯的时代,大多数家属是过一段时间才过来的(见拉2:64注释)。
22 我求王拨步兵马兵帮助我们抵挡路上的仇敌,本以为羞耻;因我曾对王说:“我们上帝施恩的手必帮助一切寻求他的;但他的能力和忿怒必攻击一切离弃他的。”
路上的仇敌。见21节注释。第31节暗示这里的仇敌是真实存在的。以斯拉可能知道撒玛利亚人等着要截击他们的队伍。一些不效忠波斯的阿拉伯部落听到消息以后,正准备伏击和掠夺他们。
23 所以我们禁食祈求我们的上帝,他就应允了我们。
24 我分派祭司长十二人,就是示利比、哈沙比雅,和他们的弟兄十人,
示利比、哈沙比雅。这些人和他们的十个同事都是利未人,但英译本暗示他们还不是祭司(第18,19节)。七十士译本把“就是”译为“以及”,也就是以斯拉任命了十二个祭司长,以及十二个利未人,就是示利比,哈沙比雅和他们的同事,总共二十四人,负责财宝的安全运输。
25 将王和谋士、军长,并在那里的以色列众人为我们上帝殿所献的金银和器皿,都秤了交给他们。
银金都是条状或块状的,并不是硬币。波斯人这时已经使用货币,但国库的储备都是条状的(希罗多德iii.96)。
26 我秤了交在他们手中的银子有六百五十他连得;银器重一百他连得;金子一百他连得;
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这里所列的金银铜器,是无法体现它们当时的购买力的。根据这三种金属的重量大体估算其总价值,可能会超过三百万美元。即使是挑剔的学者也认为这里所详细列出的财宝和随以斯拉回来的家长名单是真实的。如果《以斯拉记》是虚构的,作者就不必用这么多的篇幅来列举回归者的名单,并详细说明财宝的内容。
财宝中相当大一部分可能来自国库,但有不少是住在波斯和巴比伦的犹太富人以及他们的外邦朋友所捐献的(见拉7:15,16)。尽管带回犹大的财宝似乎很多,但不要忘记波斯帝国当时是非常富裕的(见但11:2)。希罗多德说(iii.94,95),印度每年上缴了360他连得金沙(13.5短吨,即12.3公吨),巴比伦上缴1,000他连得银子(37.7短吨,即34.3公吨)。其他省份上缴的数量也很可观。希罗多德说帝国的岁收是14,560埃维厄他连得。一些注释家认为,与这么庞大的总额相比,以斯拉带回犹大的财宝并不算多。
27 金碗二十个,重一千达利克;上等光铜的器皿两个,宝贵如金。
上等光铜的器皿。这个翻译是准确的,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器皿,或为什么“宝贵如金”。有人认为它们经过精密抛光,闪光如金子。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珍贵的铜汞合金。
28 我对他们说:“你们归耶和华为圣,器皿也为圣;金银是甘心献给耶和华你们列祖之上帝的。
祭司和利未人既已献身归于上帝,他们就是是圣物的合适保管人。
29 你们当警醒看守,直到你们在耶路撒冷耶和华殿的库内,在祭司长和利未族长,并以色列的各族长面前过了秤。”
库。这些房间位于圣殿院子主要建筑的两侧(见王上6:5)。有些给祭司居住,有些作为库房(见尼13:5)。
30 于是,祭司、利未人按着分量接受金银和器皿,要带到耶路撒冷我们上帝的殿里。
31 正月十二日,我们从亚哈瓦河边起行,要往耶路撒冷去。我们上帝的手保佑我们,救我们脱离仇敌和路上埋伏之人的手。
十二日。这个月初一,队伍开始集合(拉7:9),但在指定聚集的地点三天的安营期间,以斯拉发现没有祭司或利未人回应他的呼吁(拉8:15)。所以他采取了拉8:16—20所写的措施,说服一些利未人和尼提宁人与他们同行。这些人来到以后,以斯拉就安排禁食,求上帝在路上保护,并把神圣的财宝交给祭司和利未人保管。这些准备工作化了八天时间,直到该月12日才从亚哈瓦河出发。
埋伏。以斯拉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危险真的存在。但他对上帝保佑的信心得到了回报。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从敌人手中得救的。但上帝自有惦的方式照顾那些献身给惦的人并信靠惦的人。上帝亲手带领以斯拉和他的同行者经过路上的一切危险,毫发无损地达到目的地。
32 我们到了耶路撒冷,在那里住了三日。
我们到了耶路撒冷。就像早年所罗巴伯领导下的回归一样,圣经没有记录所经过的路线,以及长达四个月的跋涉经历(《先知与君王》第617页)。关于从巴比伦到犹大可能采取的路线,见拉2:68注释。
住了三日。经过疲惫的旅程,需要一个短暂的全面休整。像尼希米一样,以斯拉只要三天时间的休息。
33 第四日,在我们上帝的殿里把金银和器皿都秤了,交在祭司乌利亚的儿子米利末的手中。同着他有非尼哈的儿子以利亚撒,还有利未人耶书亚的儿子约撒拔和宾内的儿子挪亚底。
称了。到第四天,以斯拉履行自己的职责,把从巴比伦带来的各种礼物都交给了圣殿府库。他当着管理圣殿的祭司和利未人的面,把第25-27节所列的金银和器皿全部交给了他们。
米利末。他是祭司的领袖之一,归以斯拉和尼希米所领导。在尼希米任省长时,他负责修复耶路撒冷的两段城墙(尼3:4,21)。公元前444年,他是以斯拉和尼希米所主持代表以色列与上帝立约的签约人之一(尼10:5)。
以利亚撒。和米利末一样,是一名祭司。可能就是参加尼希米奉献城墙典礼的那个以利亚撒(尼12:42)。
约撒拔。约撒拔和挪亚底是利未人的领袖。。约撒拔的名字还出现在拉10:23;尼8:7;和11:16中。
34 当时都点了数目,按着分量写在册上。
负责圣殿的祭司不仅清点和称量了锭子和器皿,而且还造了册,登记了每一个器皿的重量。这是为了防止保管人贪污圣殿的财产,同时也卸下了以斯拉的责任,免得他以后遭人指控。在美索不达米亚,最小的交易也要有文字记录。以斯拉无疑需要把收条送交王室档案,证明谕旨的条款已经得到实行。
35 从掳到之地归回的人向以色列的上帝献燔祭,就是为以色列众人献公牛十二只,公绵羊九十六只,绵羊羔七十七只,又献公山羊十二只作赎罪祭,这都是向耶和华焚献的。
正如所罗巴伯领导下的先辈在奉献圣殿的典礼上为“以色列众人”献祭一样(拉6:17),刚到达的回归者,作为全体以色列人的代表,显然也为整个民族献祭了。两次所献的祭牲是相同的。公山羊的数量一样,但其他祭牲的数量上比以前少得多,因为随以斯拉回来的人较少。除了绵羔羊以外,其他祭牲都可以除以12。不知为什么用77只绵羔羊。也许像过去一些注释家所说的是为了强调“七”这个数。
36 他们将王的谕旨交给王所派的总督与河西的省长,他们就帮助百姓,又供给上帝殿里所需用的。
他们将王的谕旨交给。主语从第一人称变到第三人称复数,不能证明作者变了(见拉7:28注释)。这一节可能是归纳以斯拉结束了从东方到耶路撒冷的旅程。
总督。希伯来语是'achashdarpenim,与波斯语“总督”同义(见斯3:12注释)。“河西的”总督驻在阿勒颇或大马士革。很可能以斯拉的队伍曾经停留在总督驻地,向他递交了王室的授权书。到达耶路撒冷以后,以斯拉一定会将自己的任务告诉当地的省长,并向国库的官员递交了国王的拨款令(斯7:21,22)。以斯拉还会说他接受到所有这些官员们的合作。波斯人不大会与犹太人的利益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