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之要义

    按以斯拉、尼希米、与以斯帖三卷书之要义,原适相连而相属,共同表现神对于选民之政治。以此三书,不但皆出现于选民被掳时代,且皆是表现神对于选民的意旨与作为:于以斯拉书则先述所罗巴伯重建圣殿,续论以斯拉重整民心;于尼希米书,则详述尼希米如何重建圣城;于以斯帖书,则言以斯帖如何保全民族。综而论之,不论重建圣殿,重整民心,重修圣城,或保全民族,可一言以蔽之,即由神之美旨,以成全其子民之政治。
 
一、按书之次序而言——即按灵意而言
   (一)所罗巴伯重建圣殿(拉1章-6章)  当古列王元年,先知耶利米所预言,耶路撒冷荒墟以七十年为满之数已足;其称为耶和华之受膏王(赛45:1),且称为主的牧人,为主所喜悦。重建圣殿之古列王(赛44:48),果出诏命,准被掳的民众,返国重建圣殿。时有所罗巴伯为领袖,系大卫之裔;与他同行的,亦有大祭司耶书亚,并先知哈该,与撒迦利亚,于公元前四百二十六年率众赋归。既抵京师,见昔日荣美壮丽之圣殿,今则荒芜颓败,凄凉满目,抚今思昔,不禁黯然神伤。且以仇敌四起,百般陷害,其中最为难的,即撒玛利亚人的阻挠(撒玛利亚人乃昔以色列人被掳后,所余留的民众,与自他处迁入以色列地的异邦人,杂居共处,种族混淆,以成撒玛利亚人)。因撒玛利亚人请求同建圣殿,所罗巴伯等以其非纯粹的以色列人,故不允许,自此以后即水为仇敌。当时即遭其多方破坏建筑之工,且上控于朝,以致建殿之工,忽兴忽废。历十数年之久,尚未完工。迨经撒迦利亚及哈该等,再三劝责(参哈该、撒迦利亚二书),所罗巴伯等始奋然而兴。至终踊跃勖勉,以成厥功。不过圣殿之华丽,远逊于前。殿工既竣,即行告成礼,时在公元前405年,去首次建殿409年。
    (二)以斯拉重整人心(拉7章10章)  当时不但耶路撒冷的圣殿荒芜,圣城倾颓。更是人心黑暗,道德沦丧,急待整理。以人民多与异族杂处联婚,且效法异邦人敬拜偶像的恶俗。文士以斯拉,遂离巴比伦返犹太地,重整人心。按新约书内所说的文士,其职事亦专为讲明律法之义,想必犹太会中有文士一派人,即自掳至巴比伦时始。以犹太人散居各处,于本国的语言文字,既不通用,则不能不渐渐遗忘,故必赖有文士代为传达,并解释律法要义,使其恪守勿失。此时以斯拉虽为祭司,亦称敏捷的文士,通晓耶和华所赐摩西的律法书(拉7:6),谅当时的士子,无有超乎以斯拉以上者。以斯拉之为人,不但道高学富,为民众所景仰钦佩,且有巴比伦王的诏书,使他对于会众有热忱毅力,竭其所能,更正陋俗,悉除偶像。其最重要的,既凡纳异邦女子为妻的,皆一概摈弃。当时大祭司家,亦蹈此重罪。道德的退化,人心的陷溺,伊于胡底呢?幸赖以斯拉,鼎力挽救,从此以后,以色列家永不蹈此覆辙,将敬拜偶像并与异族联婚二要端,永远免除,人心始重整一新。
    (三)尼希米重建圣城(尼1章-13章)    当公元前454年,即亚达薛西王在位第二十年,尼希米任亚达薛西王之酒政。时尼希米于书珊城(按书珊城本为巴比伦国以拦省之首邑,迨古列建波斯国,始定为京都),听到圣京耶路撒冷倾颓的景状,心焉忧之,乃自请于王,率众赋归,重建圣城。但建城之工至为不易,敌人四起。讥讽阻挠,虽百姓奋勉作工,奈以工程浩大,终未告成。迨至421年,其第三次返国时,始继以五十二日之工而完竣(尼6:15)。并于其时被立为犹大方伯。于墙垣完工以后,复提倡改进宗教,维新道德,而复兴教会。遂召聚会众,宣读律法书,并命民众同守住栅节,谨守安息日,摈弃所纳异族的女子。是尼希米之为人恳挚爱民,热心公益,强武忠勇,品学兼优,对于教会尤具热诚。非但于建城之大工毅力勇为,不同敌人如何阻挠,如何恐吓,终未志渝心灰,直至大功告成;即对于会众之违主背道,陷罪取戾,以及教中种种腐败,亦皆力图更正而维新。是亦仁爱之神,于黑暗凄苦中,由其美旨所显的恩光,以待遇其子民的厚意。
    (四)以斯帖保全种族(帖1章-l0章)    以斯帖系便雅悯支派,亚比孩之女,年少貌美,当波斯王亚哈随鲁第七年,被选人宫,册立为后;曾以末底改之智略,与以斯帖之信心与胆识,保全犹大种族,除灭敌人,并为复仇,且立普珥节,以志不忘。或谓本书所载,对于种族观念,较宗教观念为尤深,且始终未提神之名,故决不宜列于圣经之中。殊不知本书要旨,乃隐密处之神,对其子民显然之护佑;虽神之名隐而未现,神之作为却显然可见。至所谓种族观念较深于宗教观念,是以未深思犹太种族,正所以表示宗教,述神对于犹太人之动作,即所以对教会之动作。而且书之始终,非但有主隐旨寓于其中,亦且有真信徒的生命显像勃然表现,如以斯帖之真纯敬畏,信仰坚深,藉禁食祈祷,以达其保全种族之目的,无愧为女信徒中之明星。统观全书,诚为旧约教会中的一段佳话,如谓不应列于圣经中,是以不明书中灵意者之妄语。
    以上按书之次序言:即以斯拉书论建造圣殿;尼希米书论建造圣城;以斯帖书论保全民族。此次序是适合灵意的,以按灵意而言:第一要紧的即先建圣殿,而复兴民族的信仰灵性;民族的信德复兴,方可再谈生命的保障,而建造圣城;生命有了保障,民族自然就保全了。
   
二、按历史之经过而言
  照人普通观念,总是以建殿为首要,且较易,而建城次之,即以建殿之以斯拉在前。殊不知建殿之工,比建城更大更难,且以无城垣不能生存,故尼希米回国即先建城,后建殿,谅乃因时势使然。普通观念之错误,是以根据于普通年表。照普通年表,与考盼仰圣经年表,于被掳时代,前后约差百年。解经者为求普通年表,与“七十个七”所关,自出令重建圣城至受膏者被灭绝之年数相合,则不得不将尼希米建城之事,延至建殿以后了。且以教中人的眼光,多有以为照圣经的次序,是当以斯拉、尼希米率众赋归以后,尚有多人留在异邦,未能归回圣地;以斯帖书之经过,即是七十年已满回国之后留在异邦的余民所遭遇的事。但按历史之事实论:
    (一)先有以斯帖保全民族  亚哈随鲁原生于公元前488年,于十四岁即位,于二十岁册立以斯帖为后(于二十一 岁生古列,在位第廿年诏建圣城,于六十二岁,同古列攻取巴比伦城)。以色列民族,即赖以斯帖为后得免灭族之患。
    (二)继有尼希米建造圣城  考亚哈随鲁王即亚达薛西,亦名大利乌。于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疯狂之年,曾兼巴比伦国政。以尼希米回国建城之经过,即于此时出现。当亚达薛西王第廿年(即亚哈随鲁)(尼2:1)尼希米为酒政,因有“王后坐在王旁边”,得蒙王允许,率领部分会众回国建城,时在被掳后第四十二年。神所定“被掳七十年”之数尚未满,此亦蒙神特别恩佑,减少了被掳的时日与痛苦。
    (三)终有以斯拉建造圣殿    待被掳七十年之期已满,适为古列王元年,(据言古列即以斯帖之子。)即诏告以色列人返归故土。古列意即太阳,此返国之谕一出,在以色列全民族看来,真如旭日东升,是何等的欢喜快乐呢!时在公元前426年。按七十年被掳满期之年,即巴比伦亡国之年,时巴比伦被大利乌王攻取,大利乌即王于巴比伦,亦于是年而卒。古列年已四十,即登巴比伦王位,遂出令重建圣殿。应验主藉先知以赛亚的预言“论古列说:‘他是我的牧人,必成就我所喜悦的,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发令立稳圣殿的根基”’(赛44 :28)。
   
三、按年录而言
    本书所凭年录,皆按照考盼仰圣经年代表。研究圣经者对于年录之错误,其故如下:
    (一)关于列王名号之混淆    平常所言尼希米时诏建圣殿之亚达薛西王,乃在古列之后,而不知乃在其先。按亚达薛西(尼2:1)名亚提遮司Asteiages,一名亚哈随鲁(帖l:1),一名大利乌(但6:31);乃因亚达薛西系大王之意,亚哈随鲁系尊贵王之意,大利乌即玛代王之意。而亚达薛西、亚哈随鲁与大利乌,皆亚提遮司之徽号。(根据考盼仰Companion Bible之年录表,与以斯帖一章首段之亨利马太注释Mathew Henry’s Exposition)即古列王亦兼有此三号。
    (二)关于年录之未详    按但以理第9章24节之“七十个七”应始自何年。论者多以为是指古列降旨,诏建圣殿之年。按普通年录,即公元前536年。但留意考正,乃始自亚达薛西廿年,时在公元前454年,其误会之故,有三:(1)以遗忽尼布甲尼撒疯狂之年,有亚达薛西代理国政,即允尼希米之请求召建圣城。(2)人多忽略454年开始之年:人每以此454年之开始,是在耶路撒冷荒墟数满七十年之末年,而未想到乃在被掳后第四十二年(7×6),尚有二十八年(7×4)未满期。但巴比伦亡国之年,亦即耶路撒冷荒墟之期(7×10)已满之年;时在公元前426年,是即古列王召建圣城之年。(3)以未注意“七个七”乃始自召建圣城,即公元前454年,亦即亚达薛西二十年;终于圣殿告竣,公元前405年,即大利乌第六年。所说的“六十二个七”乃始自圣殿告竣;终于主钉十字架,即主后廿九年。是所当注意者,即巴比伦亡国之年乃在“七十个七”之第四个七,而不在七十个七之开始。总之圣经乃救法,非历史,所载年录,或有时不循史事之序,亦或简略而不周详,吾人对于圣经年录,宜用属灵的眼光,透视历史中的灵训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