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九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伯九1「約伯回答说:」

 

【伯九2「“我真知道是这样。但人在 神面前怎能成为义呢?」

    但人在神面前怎能成为义呢?这是法律上的用语。一个人怎能在诉讼上胜过神呢?以利法问过几乎相同的问题(四17),他从大能的神与必朽坏的人之间无限的差异作了否定的答案。約伯充分察觉到这个困难,但是却没有被它吓退。——《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3「若愿意与他争辩,千中之一也不能回答。」

    这里的\cs9争辩这个字是进行诉讼的专门术语,谁是原告、谁是被告,并不清楚:谁提出指控、谁无法回答呢?修订本暗示是神控告人;然而修订标准本却暗示那想要采取主动、对神提出诉讼的乃是約伯(参现中注),这个解释合乎那些想要約伯扮演一个敢于控告神的激进角色的释经学者之胃口;但是,无论多么英勇,这样放胆陈述是徒劳无益的,因为「神不会回答千中之一的问题」(NEB),这暗示神斥退人,不对任何人说明祂的道路的理由231。这可能有两个理由:首先,神无限的能力留给有限的人一个非常不平等的竞争,第九章的独唱显出約伯戒慎恐惧地察觉到这巨大的差异。其次,更不吉利的理由可能是人对公平的观念与神的有如此大的差异,以致没有一个人可以期望他的义能从神得到任何表彰;——《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4「他心里有智慧,且大有能力。谁向 神刚硬而得亨通呢?」

    他在这里说到神的智慧与能力时尊敬的口吻(不是辛辣的!),证明他的思想是多么完全地迷恋于神的能力与公平,即使他的思想无法捕捉这些实际。——《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5「他发怒,把山翻倒挪移,山并不知觉。」

 

【伯九510約伯的讲论不容易分出是由哪些诗所构成的,但我们在这几行中看到飞扬的抒情诗,与诗篇中(如:诗一四七篇)、阿摩司书中(如:摩四13)、以赛亚书中(如:赛四十2131),以及其他地方颂扬神的作为之伟大礼仪是相同的传统。创世记一章也很接近,虽然,約伯记第九章有几个相当不同的创造故事。以利法类似的诗──以約伯的诗结束时的陈述来开始的(参五9与九10)──叫人感到安宁。約伯的诗则是令人不安的,火山爆发、地震、日蚀,以及天空中其他的奇事,全都是由神所造成的;这类的事太多了,无法计数;也太奇妙了,无法领会(10节)233。第9节所提及的这些星座曾经有过许多的讨论,结果仍是众说纷纭,详细的情形可以从专业注释书及参考书籍得知。南方的密宫的意义仍使我们困惑,这事并不会减低約伯正在陈述的论点。——《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6「他使地震动,离其本位,地的柱子就摇撼。」

 

【伯九7「他吩咐日头不出来,就不出来;又封闭众星。」

 

【伯九8「他独自铺张苍天,步行在海浪之上。」

 

【伯九9「他造北斗、参星、昴星,并南方的密宫。」

 

【伯九10「他行大事不可测度,行奇事不可胜数。」

 

【伯九11「他从我旁边经过,我却不看见;他在我面前行走,我倒不知觉。」

    也难怪約伯会惊讶了;虽然有这么丰富的证据证明神是在场的、主动行事的,約伯却不能知觉祂。——《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12「他夺取,谁能阻挡?谁敢问他,你作什么?」

    从出现相同问句的地方看来,问题的症结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为什么?」。前面的独唱使人明白約伯相当清楚神做什么,第24节将此撮要起来,彻底地断言神是每一件事唯一的肇因。——《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13「“ 神必不收回他的怒气;扶助拉哈伯的,屈身在他以下。」

 

【伯九14「既是这样,我怎敢回答他,怎敢选择言语与他辩论呢?」

    約伯希望能够对神说话;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对神的作为之目的有点概念。稍后(十913),他将会坚称在创造中一定有着某种目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15「我虽有义,也不回答他,只要向那审判我的恳求。」

    这节经文出现几个困难;如果可能,把它们解决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似乎是他论证的枢纽。译本的比较显露出非常分歧的结果来,因为译经者必须对約伯此时的立场各自作出相当基本的抉择。虽然马所拉经文使用「若」字,把約伯自称为义变成假设语气〔「就算我是义的(我不敢以此自居),我仍不能回答(因为就像前面的论据所显明的一样,那是白费力气的),(我所能作的就只有)向那控诉我的恳求」〕;——《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16「我若呼吁,他应允我,我仍不信他真听我的声音。」

    无论如何处理第15节,如果像和合本与修订标准本的译文是正确的,那么把这里的陈述归诸于約伯是不可思议的。说就算神的确应允他的呼吁237,他仍不信衪真听我的声音,这对約伯而言,是怀疑论,他在其他地方从未有过这样的表示。相反地,这正是他所要的,并且也是他会坚持到底的:「愿全能者回答我!」(卅一35238。当神亲自──绝不是别人──回答約伯,那时──只有在那时──他才被说服相信239他的祷告已蒙垂听。新英语圣经的译文(AB也类似)甚至暗示着更深的不信,不只是连神直接的声音也不信而已,即使神真地作出某种的回应,垂听了約伯,「我也不信祂会听我的恳求」。——《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17「他用暴风折断我,无故地加增我的损伤。」

 

【伯九18「我就是喘一口气,他都不容,倒使我满心苦恼。」

 

【伯九19「若论力量,他真有能力;若论审判,他说谁能将我传来呢?」

 

【伯九20「我虽有义,自己的口要定我为有罪;我虽完全,我口必显我为弯曲。」

 

【伯九21「我本完全,不顾自己,我厌恶我的性命。」

 

【伯九22「善恶无分,都是一样,所以我说:完全人和恶人他都灭绝。」

    約伯是前后一致的。他不是在控告神无法知道好人与坏人的不同,他从一开始所采的态度即是:一个好人将会从神手中接受好事与坏事,却同样能够称颂神(二10),他相当强调这一点。所以他在此强调这一点的另一面,反驳以利法和比勒达所说之好人与坏人相反的命运:完全人和恶人,衪都灭绝。这一点的另一面可以在耶稣的教训中看见:神「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五45)。这一面的不公平与另一面的不公平相配;如果神要被指控有不公平,就必须在这两方面一起受控。——《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23「若忽然遭杀害之祸,他必戏笑无辜的人遇难。」

 

【伯九24「世界交在恶人手中,蒙蔽世界审判官的脸,若不是他是谁呢?」

    約伯强调他最近刚经历的这一面。人们受苦的时候,全都太常是犯罪(24a节)与堕落(24b节)了。但是,无论人采取什么手段,約伯从不怀疑是神──只有神──以这方式治理世界(24c节)。第24c节的希伯来文多少是个难题,并且一直有人试着想要厘清它,包括新英语圣经将它挪到脚注在内;但是,虽然如此,修订标准本可能已经掌握了它的要点。——《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25「“我的日子比跑信的更快,急速过去,不见福乐。」

 

【伯九2531人类生命的短促与脆弱,在文学作品上启发了许多可悲的篇章。梦与草的明喻曾出现在诗篇九十5;雅各则是用云雾(雅四14)。約伯已经将生命的急促比拟成梭(七6),他在这里又用了另外三个比喻,分别是:赛跑的人、「芦苇船」241(思高;和合本:快船)、急落抓食的鹰。在华德(Bede 的《教会历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中有个有名的段落,用了鸟飞的比喻:「彷佛一只麻雀迅速地飞行,穿过大厅,从一个门进来,又从另一个门出去」。在《所罗门智慧书》二章一节及下也有这样的反思,以之作为放荡的托辞,并且将它看作是「不健全的品味」而拒绝了。在这件事上可以明显地看出約伯存在着正反两面的想法。注意他的不一致──一下子切慕他的生命能迅速结束,下一分钟却又埋怨生命太短,无法获得抚慰──乃是浅薄的。約伯确信生命的坚实已经被粉碎了;只要他不知道可以在那里面对神,他便会惧怕,不作任何努力使心中畅快,因为并不保证不会很快出现另一回新的「痛苦」(28节,思高);只要神对待他就像是对待一个被定为有罪的人,他就会忧愁。这似乎就是第28b29a节的意义。他想要使心中畅快,神并不认为这是恶事。——《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九26「我的日子过去如快船,如急落抓食的鹰。」

 

【伯九27「我若说,我要忘记我的哀情,除去我的愁容,心中畅快。」

 

【伯九28「我因愁苦而惧怕,知道你必不以我为无辜。」

 

【伯九29「我必被你定为有罪,我何必徒然劳苦呢?」

 

【伯九30「我若用雪水洗身,用碱洁净我的手,」

 

【伯九31「你还要扔我在坑里,我的衣服都憎恶我。」

 

【伯九32「他本不像我是人,使我可以回答他,又使我们可以同听审判。」

 

【伯九33「我们中间没有听讼的人可以向我们两造按手。」

 

【伯九34「愿他把杖离开我,不使惊惶威吓我;」

 

【伯九35「我就说话,也不惧怕他,现在我却不是那样。”」

 

【神是伟大全能的(九112)】

一、神能移山倒海,翻天覆地(56

二、他能封闭日月星晨(7

三、他曾铺张天地(89

四、他的纵影无人知晓(1012

── 马有藻《揭开痛苦的面纱──約伯记诠释》

 

【向谁诉冤?(九135)】

一、承认神的公义(112

二、驳友人的论点(1324

三、自叹投诉无门(2535

——《新旧约辅读》

 

【在約伯的描绘里,神的形象被塑造成扭曲的样式(九324)】

一、蛮不讲理(31214

二、烈怒不休(513

三、无故伤人(17

四、残酷无情(18

五、仗势欺人(1920

六、善恶不分(22

七、幸灾乐祸(23

八、公义荡然(24

── 马有藻《揭开痛苦的面纱──約伯记诠释》

 

【約伯记第九章】

一、祂把山挪移,山并不知觉(110

二、完全人和恶人,祂都灭绝(1124

三、我们中间没有听讼的人(2535

——《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