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73

上一篇   下一篇

【诗七十三1「神实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

    本节相当独立,也是阐释全诗之钥,不但指明神能为人成就什么,也道出神对人的意义。清心一语,乍看之下似乎不起眼,其实非常要紧,因本诗将陈明,环境远不及态度来得重要,而态度可以因求一己之利而变得尖酸(313节),也可以因爱而坦然释怀(25节)。清当然包括思想清洁(不洁念头的破坏力,见多一15:彼后二14),但尚不止于此,基本上它是指完全委身于神。至于心,本诗中此字出现六次,它所强调的,正如布伯马丁(Martin Buber)的话:「心的情况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活在真理中,若是如此,他就必体验到神的美善;倘若他活在似是而非的道理中,则必常遭不顺遂,而他会误以为是神对他不好」。

  正直的人(和合:以色列)是将原文稍作改动(见小字),把「以色列」(ys*r~l)变成两个字,ys%r~l(后者是「神」的同义字,但 RSV NEB将其省略)。这个译法没有什么根据,也毫无必要,因为「以色列」在解释上很有意义,而且放在开头,成为极佳的提醒,让人思想神的恩典与约,这些理当置于个人的反应之前。──《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1〔亚萨的诗。〕「神实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

         这是一个题目。下面就说,他(写诗的人)有一个时期,看看那些人的亨通、发达,他险些滑跌,但是没有跌下来,因为他的心还是有一点儿清的,等他进了神的圣所,他就明白了。他说,在他没有看见光之前,他自己好像畜类一般,是愚昧无知的。他进了圣所就看见了,就说,『除你以外,在天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这是一个在极其次黑暗里的人得见了光之后的经历。他在极其黑暗里没有跌倒,是因为他的心还有一点清,因此还有机会蒙神恩待,因此得见了光。心清,就不致滑跌,而能更认识神。

 

【诗七十三112希腊哲人柏拉图,很多人敬佩他,因此朋友也很多。有一天,一个朋友送他一张美丽而高雅的椅子,使他甚为高兴,若有亲友来访,辄示出以夸耀之。一次正当外面下着大雨,有许多人到他家中。柏拉图又介绍他的椅子如何高贵,突然门外进来一位诗人,衣着不整,雨鞋溅满泥巴,蹒跚的走进来,一声不响的跨到椅子上跳来跳去,并说:「诸君,你们不要以为我是疯了,我这样做是救人哪!因为柏拉图沈于骄傲之海,身为朋友的我,不能见死不救,现在我是用脚踹他的骄傲!」这时诗人又从椅子跳下来,坐在椅子上,柏拉图赶快去拉他说:「朋友!我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必报答,请等一下。」说完话,立即跑进屋内拿出一把刷子,将椅子上的泥巴刷去,再请诗人坐下。然后柏拉图即以同样的声调大声说:「诸君,今天我柏拉图不小心落在骄傲之海中,幸而我的朋友及时赶来,用脚踏死我的骄傲,使我重生,我也以刷子刷去这位朋友的嫉妒,免得他落在嫉妒之海中。」

骄傲与嫉妒是人类的软弱,人人难免,应予以摒除!——林政杰《诗篇的讲章》

 

【诗七十三2「至于我,我的脚几乎失闪,我的脚险些滑跌。」

 

【诗七十三23难解的困惑。NEB对此险境的刻划,比RSV更佳:「我的脚几乎滑跌,我的立足点即将丧尽。」诗人坦述这次信仰危机的原因,令人耳目一新。他大可摆出一副义正词严的姿态,要求公平公正,但他却承认自己有嫉妒的心,并且只凭所见来下判断(与赛十一3成对比)。──《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3「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

 

【根据诗一二一3-4记载,神不会睡觉;但诗七十三20却说「主啊,你醒了」,这节经文有何含义?】

    原文ba'ir的含意是「醒」,「以清醒的状态行动」。在这段经文里,ba'ir介是作象征意义解,意即鼓励某人切合当时情势而作出行动。参看上文下理,相信没有希伯来读者以为神在睡觉,待醒后才开始行动。作者以「拟情法」(authropomorphic)的语言来描写神;以人类的形体——有四肢、身体,以及人类的行为和反应,描写神的作为与表现。在本质上而言,神是个灵,不会有身体、四肢或情绪,就正如传统神学所指一样。(然而,圣经确曾提及神亦会有爱恶、悲伤或愤怒:这些情感状态会因应人类的表现而流露出来。)

    神当然「不打盹,也不睡觉」,神不会失去知觉。然而,当我们认为神应在某些事上显露自己的作为,但他没有一点反应,不展露丝毫作为。后来,神被激发而借着行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显明自己的旨意;于是,在表面看来是神在熟睡中醒来了,面对极需施展作为的情况而以行动来应付。(请比较诗三十五25的相似语句:「求你奋兴[与七十三20所用的是同一个字」醒起[haqisah源自qis,在主动使役语干中,是「醒来」之意,判清我的事」。)诗人在诗篇一三七8-9里,为那些婴儿被摔死在盘石上而大感兴奋。真正属神的人怎能有如此恶毒的心肠呢?

    诗篇一三七的作者,是被掳的犹太人的其中一员,他亲眼看见迦勒底人令人发指的恶行。主前五八七年,耶路撒冷沦陷,迦勒底军兵大事搜掠,从母亲怀里将婴孩夺过来,瞬间摔向最近的一个墙角,母亲悲痛欲绝,迦勒底人却发出充满兽性的笑声,露出狰狞笑脸。迦勒底人的这些凶残恶行,完全是羞辱以色列的神的表现。迦勒底人屠杀神的百姓,就是向那独一真神的主权提出挑战,因此,他们终须受到报应。迦勒底人虐待残杀毫无抵抗力的俘虏,就是向他们的神提出挑战。因此,神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向他们施行审判,才可以彰显出神的权能与荣耀。因为神设立了道德律,亦是道德律的执行者与维护者。

    诗篇一三七的作者被掳到异地,他认为呼吁神维持执行自己的律例是理所当然的;对于那些曾施残暴的人,必须施行恰当的报复。只有这样,异教世界才得以知晓在天上有一位神,要求人类遵守他所设立的对与错的标准,谨记在脑海里。异教徒必须得到教训,从而知道他们向别人施行的血腥手段,终有一天临到他们自己的身上。异教徒如何能了解这个道理?唯一方法是亲身承受血腥暴行的恶果。

    后来,玛代及波斯人攻克巴比伦,胜利者对待巴比伦婴孩的手段,就正如巴比伦人对待犹太人的婴儿一样的残忍。这时候,巴比伦人学习到这样功课了。巴比伦婴儿受到凶残灭命的对待,亦只因着这个缘故,巴比伦人知道希伯来民族的神是充满权能的。因此,诗人的祈祷并不意味着他是充满血腥的复仇心理。反之,他是诚恳地祈求神在异教世界之中彰显他自己的权能,使迦勒底人在顷刻之间经历灾难性的转变。迦勒底人曾使耶路撒冷居民受不必要的痛苦,现在,他们要遭受自己曾加诸别人身上的苦楚了。

    在此要加插指出,我们身处于基督在迦略山被钉十字架以后的时代,因此,我们得以从另一途径知道神审判罪时的可怖——神甚至牺牲自己独一的爱子,为救赎全人类的罪。神依然会审判现代好流人血的政治家,以及他们那些道德败坏的跟随者。但主耶稣曾来到世上,神毋须要像旧约时代一样,不必以立时的惩罚来彰显神的公义与公正。而且,主耶稣已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人类赎罪;藉此,无罪的神子替有罪的人类受死,已显示了神对罪所持的忿怒态度。所以在现今时代,神不必以灾难性的惩罚来彰显他的公义。

    由此看来,新约信徒不应学效诗一三七作者,毋须要求神施以惩罚性的审判。无论如何,我们不应忽视新约启示录六10,该节经文记载在大灾难的日子里,殉道的圣徒向神发出呼吁:「圣洁真实的主啊,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待到几时呢。」到了末时,不敬神者将受撒但摆布,他们所行流人血的暴行已到极点。到那时候,要求神施行审判是恰当的;神亲临这个罪恶的世界,施行这世界观所当得的惩罚。──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诗七十三4「他们死的时候没有疼痛,他们的力气却也壮实。」

    本节RSV的翻译十分精采,不过它将一个希伯来字分为两个字。在第1节中,若这样处理便不恰当(见对正直人的注释),然而此处倘采用另一译法,会显得格格不入,所以这样处理的确有充分的理由。──《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5「他们不像别人受苦,也不像别人遭灾。」

 

【诗七十三6「所以,骄傲如链子戴在他们的项上,强暴像衣裳遮住他们的身体。」

 

【诗七十三7「他们的眼睛因体胖而凸出,他们所得的过于心里所想的。」

    这段话展现出天之骄子的画像:胖嘟嘟,自信满满;虽模样令人发笑,但他们待人苛薄无情,所以无人敢笑;在自负的怂恿下,他们甚至恐吓全宇宙。诗篇第十二篇、十四篇,也有这类人的素描;而他们对上天和全地的态度(9节),在本篇第25节有一强烈的对比。──《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8「他们讥笑人,凭恶意说欺压人的话,他们说话自高。」

 

【诗七十三9「他们的口亵渎上天,他们的舌毁谤全地。」

 

【诗七十三10「所以神的民归到这里,喝尽了满杯的苦水。」

    这节经文在抄写时似乎有失误。第一句直译或为「……祂将带领祂的子民回到这里」,或为「……祂的子民将回到这里」;第二句(参 RV)为「他们将喝尽满(杯)的水」。由于与上下文看来缺乏关联,RSV等译本便尝试推测原来的经文为何。他们对希伯来文的改动很小,而大部分现代译本都认为,这里是讲对成功的崇拜。──《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11「他们说:“神怎能晓得?至高者岂有知识呢?”」

 

【诗七十三12「看哪,这就是恶人;他们既是常享安逸,财宝便加增。」

 

【诗七十三13「我实在徒然洁净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无辜。」

    洗手表明无辜一语,在二十六6是表敬虔的决心,这里则为其痛苦的回音。将这个热诚的举动看为浪费时间,是非常自我中心的自怜想法──我这样做,又得到什么?──不过,当作者发现自己居然会如此想,不禁大吃一惊,心生警惕,反而激发出较佳的思想架构,如以下所述。──《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1316从前有一位宣教士,恰巧与老罗斯福总统同乘一艘船,从非洲回到美国来(总统是去非洲打球的),及至返抵国门,只见欢迎总统归回的人,万头蠢动,军乐与人的欢呼声,此起彼落;然而欢迎这位一生在非洲传道之宣教士的人,却没有一人!相形之下,情景实在太过凄凉了。宣教士心中不免有些自怜,暗想:「难道这就是一生事主的待遇么?」正当他感到凄凉时,忽然心中有个声音,温柔的对他说:「孩子,不要着急,现在尚不是你回家的时候啦!」顿时心醒悟过来。——林政杰《诗篇的讲章》

 

【诗七十三14「因为我终日遭灾难,每早晨受惩治。」

 

【诗七十三15「我若说,“我要这样讲”,这就是以奸诈待你的众子。」

 

【诗七十三1520真理的黎明。踏入光明的第一步,不是出于理性,而是出于道德反省:从第313节的自我中心、自怜自艾,转念去思想一些基本的责任与效忠问题(15节)。作者仍然毫无头绪(16节),但是此一注意力的转向,至少使心情略为放松,不再钻牛角尖,只顾定睛看世界的一面。他以推崇的语气称其他信徒为「神家中的人」(NEB),直译为「的众子」(15节),这又带出前面遭疏忽的一点,其实这层关系本身就是另一种财富。──《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16「我思索怎能明白这事,眼看实系为难,」

 

【诗七十三17「等我进了神的圣所,思想他们的结局。」

    当他转向神自己,不再以祂为推敲的对象,只是来敬拜祂,就开始得到亮光了。这些有限的人与神的永恒、全权、自有一比较,就原形毕露了。他们的结局直译为「他们的后来」,他们未来的遭遇,将使过去一切的努力全归徒然。第24节亦用了一个与这里「以后」相近的字,对照起来,那里则引介出非常不同、且充满荣耀的一面。──《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1728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篇神话,它说:有一个修道士,因为不明白神待人的方法,就预备出门观察世界,以求找到一个答案。当他走在路上的时候,有打扮得像人的天使和他同行。这一个天使告诉他:他是神所派的一位天使,要来开导他。他们头一夜住在一位很虔诚的人家里。他们在那里谈到天堂和荣耀之神,在那里也享尽了主人的款待。第二天早晨,这一位天使在离开的时候,竟把那位虔诚之人的金杯拿走了。第二夜,他们又住在一个很虔诚的人家里,那个人也是照样的迎接款待他们,但在他们离开以前,这一个同伴把主人家的一个婴孩杀了。这一个婴孩是那主人最亲爱的独生儿子。到了第三晚,他们又在另一家蒙了款待。这人有一个看来好像很忠心的仆人,那人告诉他们这一个仆人怎样忠心,怎样服事他。到了第二天早晨,这一个仆人就送他们一段路,正欢送他们过一道桥的时候,这一位天使突然把那仆人推下桥去,掉在河里淹死了。到末了的一晚上,他们来到一个很恶的人家里,他们并没有得到甚么招待。但是,第二天早晨,那天使竟将头一天拿来的金杯送给他。这事之后,那天使就问这一位修道士说:「明白这些事情吗?」他回答说:「我真莫名其妙,为什么你要如此的对待那些虔诚的人。他们那样的款待我们,你却这样的报答他们。反而到末了一个很恶的人家里,你却用金杯酬谢他。」那天使说:「我要告诉你,我行事的意思和秘诀。我们所到的头一家,虽然那一个人很虔诚,但这金杯是他每天早晨都用的。他每天喝那么一大杯酒,一定会影响他的生活、他的道德,所以我把它拿去,使他可以作一个有节制的人,不再那么过份地饮酒。第二家的主人原本是一个很好的人,用很多的时间祷告退休等候神,对穷人很慷慨,可惜并没有儿子。自从他得了一个儿子很高兴,很爱他,并且用了许多的时间与他玩耍,甚至于耽搁了他灵修的工夫,也很少周济穷人。恐怕他现在只顾积蓄钱财为他儿子指用,所以我将小孩子拿去,让他能专心更好的服事神。关于那个仆人,我将他推下桥去,是因为他准备第二夜杀他的主人。关于那一个恶人,我将金杯送给他,是因为他将来一定没有什么可享受的,他也没有天堂的盼望,所以我就将那杯赐给他,让他仍旧享受现在的娱乐。」正如圣经所说:「让那污秽的人仍旧污秽罢。」这篇神话,当然是有它的教训,我们也可以看出神一点也不偏待人。总而言之要看事情的结局,要知道神引导他儿女的目的。诗人因为「进了神的圣所,思想他的结局」,所以他就明白了。——林政杰《诗篇的讲章》

 

【诗七十三18「你实在把他们安在滑地,使他们掉在沉沦之中。」

 

【诗七十三1820审判不仅是罪恶必然的结局,或其「以后的事」;虽然它的确是如此(见17节的注释),但它所意味的,是神最后亲自的拒绝,叫他们离开,就像不再理会某人,失去了兴趣(20节),这正是但以理书十二2的「受羞辱,永远被憎恶」,和马太福音七23的「我从来不认识你们」。「我们可能会完完全全被摒弃在外──被赶出、放逐、疏离,最后则被彻彻底底地忽略。」──《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19「他们转眼之间成了何等的荒凉!他们被惊恐灭尽了。」

 

【诗七十三20「人睡醒了,怎样看梦,主啊,你醒了,也必照样轻看他们的影像。」

 

【诗七十三21「因而我心里发酸,肺腑被刺。」

 

【诗七十三2122诗人在为前面的态度悔改时,程度更为深刻。第2节中他已经留意到这种态度的危机;第15节里,他看出这是对同伴的背叛;现在他则承认,这是对神的冒犯。此种亮光是来自他发现自己在神面前(参17节,「进了神的圣所」),因为向着(和合:在你面前)直译为「与你同在」;起初他是抱着埋怨来到神面前,现在神的同在则成为他的喜乐。第23a25b节(见说明),再度使用「与你同在」一词,因着这簇新的情境,内涵已截然不同。──《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2126荣耀的午正光辉。(接续上段引句)「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被宣召进去,受到欢迎与接纳、称许。」这一点正是作者在前面所忘记的──因为嫉妒与忧愁最能令人眼瞎(他的用词更强烈,22节)。蛇在夏娃内心所挑起的,正是这种感受,以致她甚至视伊甸乐园为耻辱。如今真正的价值终于披露;此段虽然简短,但论到人对神的响应,恐怕再无经文能出其右。──《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22「我这样愚昧无知,在你面前如畜类一般。」

 

【诗七十三23「然而我常与你同在,你搀着我的右手。」

 

【诗七十三24「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

 

【诗七十三25「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

         我们向主的完全奉献,常常因着一些特别的人事物而转移,而神就在等候要得着那关键性的特别事物,因为祂必须得着我们的一切。我因着一位国家的领袖,在他自传中所写的一些话,而大受感动。他说:「我不为自己要求什么,我所有的要求都是为着我的国家。」如果一个人愿意他的国家得着一切,而不为自己留下什么,难道我们不能向神说:「主阿,我不为自己要求什么,我愿意一切都是为着你!我只要你所要的,凡在你旨意之外的,我一概都不要。」除非我们站在奴仆的地位,否则祂就不能站在主人的地位。神不是呼召我们为着祂的事工而献上自己,祂乃是要求我们无条件的降服在祂的旨意里。――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诗七十三26「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此处是面对死亡:因为衰残一字是指这方面,意谓「来到尽头」,而非「不足够」。诗人秉持实话实说的原则,并不回避这件事,对于相形之下神的永恒性也不讳言(注意 RSV小字「盘石」〔和合本:力量〕所流露的坚定,以及直到永远):他为两方之间那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求,而主曾指出,这关系即能胜过死亡(太二十二32)。而身为利未人,他更能清楚知道,神就是他的分(民十八20),大卫对于这样的把握,只能以模拟方式应用在自己身上。──《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26「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 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我所认识的一位弟兄有一次被邀出外布道数月,那时他所钟爱的妻子,健康欠佳。就在他出发那一天,有一位朋友托我带给他一封别前的信函,当我将到他家时,他刚出门,但没有看见我,他往外走了一小段路就停下了,稍经踌躇之后,他开始回步转向家门。我发觉他灵里有一些挣扎,我没有等着他,就从另一条路往河边的轮渡走去。不久当他抵达轮渡时,我将那封信交给他说:「愿主祝福你」。他的答话显得他内心十分宁静。几个月以后,他从外面做工回来,我将当日看见他离家的情景,在彼此交谈中稍为涉及。他坦然承认说:「是的,当我站在路旁犹疑不决时,我觉得在缺乏照顾和金钱的环境下,我不能够离开她和孩子们,但当我举步折回时,那经节就临到了我:「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路962)!因此我再转步直往轮渡去了。」拭着眼泪扶犁前行——这就是基督徒。――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诗七十三27「远离你的,必要死亡。凡离弃你行邪淫的,你都灭绝了。」

 

【诗七十三2728真正的比较。诗人如今站在较佳的立场,就能回顾过去的烦躁与嫉妒,而得到真确的了解。何必为「狂傲人……心怀不平」(3节)?其实他们必要死亡。我的敬虔难道尽归「徒然」(13节)?其实我所有的是最重要、且对人惟一的益处(28节),就是亲近神。

  因此,虽然过去有一段时间,他所能做最好的事,就是把他的想法留在脑子里(15节),但现在他的口可以张开了。而在他所发现的亮光中,我们对他开头的赞叹句:「神实在恩待……那些清心的人」,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七十三28「但我亲近神是与我有益,我以主耶和华为我的避难所,好叫我述说你一切的作为。」

 

【诗七十三篇综合】在这一篇诗里,诗人看到义人受苦,恶人享福,神的子民受尽凌辱,似乎是非不明,公理显然颠倒。他说:「我思索怎能明白这事?眼看实系为难!」(16)。他几乎因此灰心跌倒,连神都不要信了!可是站得愈高,看得愈远;全部历史是神公义的记录。若把时间表拉长来,再看看万事的结局,甚么疑问就都没有了。所以眼看实系为难,最好是效法诗人的榜样:「等我进了神的圣所里,思想他们的结局」(17)再说。── 桑安柱《这时候》

 

【转败为胜】

读经:诗第七十三篇

引论:先进也曾一度受惑(1~2)

一、失败的原因──观察别人(3~11)

二、失败的境况──自怨自艾(12~16)

三、失败的转变──仰望神(17~20)

四、失败的忏悔──自我检讨(21~22)

五、得胜的生活──蒙主恩待(25~38)

   1.我常与你同在

   2.你搀着我的右手

   3.你的训言引导我

   4.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

 

【“恶人暂时兴旺”祈求的诗】

信息:

当他把世人的生活与自己作对比的时候,他几乎被疑惑所压倒,述及于引,诗人承认了他思念中的罪,并解释了将两者的结局所作的对比又使他胜过疑惑。

结构:

   一、诗人亚萨讲述了在他将世人的生活与他自己作对比时所产生的疑惑(1-14

         1.他证明,当神恩待以色列之时,他在信心上几乎跌倒(1-3

               (1)神善待清心的人(1

               (2)亚萨嫉妒恶人的兴旺,且几乎在信心上跌倒(23

         2.他解释了狂傲之人的兴旺使他迷惑不解(4-12

               (1)他们并不象其他那样在难处中受苦(45

               (2)他们以骄傲和强暴为衣遮敝自己(6

               (3)他们拥有他们心里所愿的(7

               (4)他们言语傲慢(8-10

               (5)他们在神面前骄傲无礼(1112

         3.他承认他对他救恩的结果感到迷惑(1314

               (1)他感觉他徒然洁净自己(13

               (2)他在他新的信仰生活中遭受灾难与惩治(14

         4.他承认他这样的结论可能会使他以奸诈徒会众(1516

   二、诗人解释了,借着考虑恶人的结局与义人的荣耀,他胜过了他的疑惑(17-28

         1.他解释了在他寻求神的时候,他发现了恶人的结局(17-20

               (1)他的疑惑在圣所中得到了解释(17a

               (2)他发现恶人的结局将是突然的灭亡(17b-20

         2.他承认他所相信之事恢复了他对神的信靠与盼望(21-26

               (1)亚萨的心为他自己的愚昧无知而难过(2122

               (2)亚萨公开承认他的信心及与恶人成鲜明对比的地位(23-26

                     a.神继续与他同在并引导他(23

                     b.神会满有智慧地引导他并接他到荣耀里(24

                     c.神是他天上地上唯一的财富(25

                     d.神是他的力量和他的份──他的心衰残(26

         3.他结论说,那些与神为敌之人会灭亡,但他的福气是与神的亲近(2728

               (1)那些的行淫之人将会灭亡(27

               (2)在神的面前有喜乐与平安(28

── Dr. Ross《诗篇讲解汇集》

 

【无法相比(七十三128)】

一、嫉妒的危险(七十三114

二、信心的光芒(七十三1528

──《丁道尔圣经注释》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七十三128)】

一、信心的试验(七十三116

   1.绪言(七十三12

2.恶人兴旺(七十三36

3.恶人狂傲(七十三712

4.义人灰心(七十三1316

二、信心的胜利(七十三1728

1.恶人的本相(七十三1719

2.义人的觉悟(七十三2022

3.神为义人的福分(七十三2328

── 包忠杰《诗篇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