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篇

第143篇

上一篇   下一篇

結束

    詩人在712節提出了11項懇求,把全篇詩推進高潮。需要越大,祈禱就越逼切。像一隻被追捕的野獸,詩人也同樣被追趕,被按在地上和被囚禁(3節;參一四二篇的標題),詩人此時也深感絕望(4)。忍耐力盡失;難道主已經棄絕他?難道真的走投無路?全詩的轉捩點是第7節的逼切懇求:(1-2)關係

       (3-4)危難

       (5-6)信靠

       (7)逼切

       (8)信靠

       (9-10)危難

       (11-12)關係

 

    1-2(關係)主的屬性;第3-4(危難)人心靈的軟弱;第5-6(信靠)主過往的工作;第7(逼切)唯有主能;第8(信靠)主今天的慈愛;第9-10(危難)神的靈的引導;第11-12(關係)主的屬性。

2

    在掃羅追殺大衛的整件事中,大衛雖然無辜,但由於不斷受壓逼,仍不免會想到:我是否得罪了主?並非一切苦難都與罪有關,但每當我們遭遇苦難的時候,都應該迅速自我省察,這是害怕得罪主的正確反應。

5-6

    回憶的功效:我們若憶起自己的從前,往往只會帶來傷感,甚至會產生自憐;但回想主昔日的工作,卻會使我們發出信心的祈禱。「渴想你」:神子民默然無聲的需要,在神眼是頂重要的。

7

    7節出路是在神裏面:大衛並非祈求要除去或消滅仇敵,而是只求主在恩典中仰臉看他。這就是他全部的需要──只要主望他一眼!

8-10

    他渴望的是神本身,而非單單患難的完結。神的恩典可以使人有能力去順服。「你的靈本為善」(尼九20)

11-12

    這是詛咒式祈禱的例子:我們看見第11節後大可放心,知道我們可以作這種禱告;11節那些看似「溫和」的措辭,其實包含了12節的「嚴峻」要求,因為這是主處理不義誣告的方法(申十九16-19)。在某些情況(大衛的情況就是一例),要得拯救就不能不消滅某些人,祈求前者就等於祈求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