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五1 以下也是所羅門的箴言,是猶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謄錄的。
希西家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有一個大復興:希西家帶領以色列人,消極的就是把那些偶像通通都消除,積極的就是恢復獻祭、恢復守節期、恢復從大衛以來這些上帝的規定。既然祭司、利未人都重新被恢復了,也把偶像除掉了、聖殿潔淨了、獻祭了、也有歡歡喜喜的頌讚,所以在希西家的時候有很多感謝和讚美的聲音,可以說是恢復了大衛時候的敬拜和對神的那種親切。另一方面從這裡來看,希西家也恢復了所羅門智慧的話語。恐怕在猶大的王國裡不多君王是看重他們最美好的一個傳統,就是大衛對主的禱告、詩歌;他們恐怕也不大看重所羅門因敬畏上帝而得到的智慧。今天箴言有這個部分,是不是(最少包括這廿五章以後的)希西家把這些可能已經失散、不被人看重的所羅門一些提醒人的話謄錄起來。當然我們也求主幫助,今天聖經的版本這麼多、聖經的翻譯也多得不得了,但我常都覺得有一點像去吃飯一樣,非常多的餐巾、燈光、音樂、餐具,很多很好的東西但沒有什麼菜;或者大家到一個餐廳,結果沒有好好的吃東西而在做一些別的事情(我看真的有的宴會根本沒有人吃什麼,甚至太忙了就趕場)。我們要有上帝的話,最重要的不是做別的,而是需要去聆聽、去思想、去領受,然後活出來,而不是只是像這裡。謄錄當然是很好,但謄錄要讓人能夠去看、去思想、去遵行。
廿五2 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將事察清乃君王的榮耀。
阿摩司書第三章7節講到:如果不是耶和華指示祂的僕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耶和華如果不把奧秘指示的話,我們都不知道。舊約裡比較有名的就是約瑟和但以理,連作夢的人自己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甚至上帝已經指示給法老將要發生的七個豐年和荒年;甚至上帝已經把人類歷史的大局指示給尼布甲尼撒了,可是他還是一無所知。如果不是上帝再指示祂的僕人把已經指示出來的,叫人來明白的話,那麼就算神已經指示出來一個隱密的事,對很多人來講還是隱密的。如果上帝把一件隱密的事指示出來、叫人在夢中知道,而且又叫祂的僕人把那個事情的意思講出來了,那還不夠;也啟示出來、意思也講出來,但人會不會去遵行?尼布甲尼撒在看到他自己的國度時,(尤其第二個夢裡更明顯)他看到他自己是那棵大樹,但以理也警告他要小心、建議他要施行公義憐憫、斷絕罪惡,或者他的國度可以延長,要不然會被砍下來。夢已經給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也謙卑了、但以理也解出來、也告訴他應該怎麼做了,但尼布甲尼撒過了十二個月又忘記了。
就是說上帝的話不僅要講出來、啟示出來,而且要被解釋清楚,並被遵行,最後要把榮耀歸給主。我們通常想到的比較是啟示錄這一類的文學裡有說到將來的奧秘的事,其實恐怕講奧秘事講得最多的,應該是在以弗所書裡面講的:把那測不透的奧秘告訴人。簡單的說就是上帝奇妙的旨意、救人的計畫。
「將事隱祕」看字面好像上帝故意要表示天威難測,不是這個意思;其實「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意思就是說神的作為神如果不啟示人;神的榮耀高超、無比智慧的作為,如果祂不特別來啟示人、告訴人,人根本不知道。其實神不是故意要隱藏什麼事情,因為人的罪惡、墮落、愚蠢、渺小,本來我們就應該看神的每一件事都不懂,不懂的原因就是祂太偉大、我們太渺小。神本來就有無限的榮耀、智慧,祂所做的事我們根本不懂。本來就是這樣。
所謂「將事隱祕」就是有的時候神特別(像在尼布甲尼撒或在法老的事上)讓人知道他們的渺小、讓人會跌破眼鏡、讓(像以賽亞書講的)先知的舌頭和異象都受了迷惑、都走錯了。神有的時候就是要擊打(我想總是這樣),擊打這世界上有智慧的,讓他知道他沒有什麼智慧,所以神是把事情隱密了。神不僅對這罪惡的世界、世人,對整個拯救、祂自己的事是隱密的(不是故意,是我們人的罪惡、渺小),就算是對基督徒,有的時候也有些事情祂並不讓他知道。這很寶貴,要讓神的兒女(包括先知、包括好像很懂的人)發現:原來我也不懂。所以如果有弟兄姊妹問我們聖經問題,我們完全不懂,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事情,表示是我們跟他們一樣;如果不是神幫助我們,我們根本不會懂的、我們都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神不是故意藏事情,而就是告訴我們:神太偉大、我們太渺小;我們就應該有這樣的認識:神太偉大,我們什麼都不懂,要去求告祂的。
顛倒過來,「將事察清乃君王的榮耀」神很偉大,所以我們不懂祂;而君王的特點是把事情察清。這照字面來講我們也能瞭解,因為君王就像所羅門一樣,那個孩子到底是哪一個妓女的小孩?他能把事情察清楚。這個是君王的榮耀,因為君王有領導能力,能判斷是非;或像腓立比書第一章的:讓我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知道能分別善惡、做好的選擇。不只是君王,我想一個領導者(包括在公司的領導者),就是知道用哪些人查清楚、做哪些事情,這是他的榮耀、他有這樣的智慧。這樣的智慧怎麼會有?我們又想到最聰
希望看這句話不只是說:「我們要做一個聰明的領導者,能夠把事情察得很清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我想不信主的人都知道。不信主的人不知道的事就是兩件事,第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不是敬畏上帝,不會有察清事實的智慧,我們都有私慾。這不信主的人不知道;第二個(不信主的可能知道但也不大會去行)就是不信主的人也會知道為什麼君王不太能把事情察清?就是私慾。多少君王,人都跟他講親賢人、賢臣,遠小人,我們也都知道;甚至不要做君王,我們都已經是親小人、遠賢人;我們都喜歡親那些小人。在聖經裡也有,掃羅有個小人,就是以東人多益;大衛恐怕也有一些弄臣那類的(像戶篩)。我們難免都有一些這些情形,我們的私慾讓我們看不清楚、讓我們沒有智慧,而問題是我們不大願意脫離這種私慾。我想有兩個能把事情察清的人,除了所羅門,一個就是保羅,神叫他能把神那測不透的奧秘和豐富講清楚,讓神得榮耀、人能明白。
廿五3 天之高,地之厚,君王之心也測不透。
「君王之心也測不透」,我以前小時候,尤其蔣經國總統有這個作風(我想後來比較沒有)就是我們聽說每次人事命令要發表時,你要攔阻某個人當部長的話,你就趁人事命令還沒有發表的時候,先把這消息透露出來;如果發佈前消息走漏,他就會收回。那意思就是說:我不要你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天威難測(韓非子也講),控制就要有這種手段、在上位的要很神秘,叫底下人怕你。但這裡絕對不是講這些,我說過箴言絕不是叫我們玩這些政治權術、手段,這只是描述很多君王是這樣子,他不但沒有做許多察清事情的事情,還常常故意神秘兮兮的叫你去怕他、叫你測不透。
不過我們當然知道箴言也講過:君王的心在神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君王怎麼想,他自己不知道,他是在神的手中。我想這些經文,我們都必須把它看得比較超過一般想到的那種世俗的智慧;我們想到總是神、敬畏上帝。君王的心測不透,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就像使徒行傳路加也有講:大半的人在那裡喊叫,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喊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喊叫。我們其實也不知道;我們不知道自己在那裡跑、忙、到底在忙什麼事情,都要求神幫助我們。下面又講到說,為什麼我們走得不對?為什麼我們看不清楚?為什麼該懂的沒有懂?解釋以後懂了,應該去遵行,為什麼沒有遵行?
廿五4-5 4除去銀子的渣滓就有銀子出來,銀匠能以做器皿。5除去王面前的惡人,國位就靠公義堅立。
這我們也懂,把那奸臣、小人去掉就好了。但我還是說,小人很難去掉,齊桓公就是最好的例子,管仲死前說你千萬遠離這幾個人,蘇東坡就說:「能夠嗎?你管仲在的時候,齊桓公都離不了這些小人,你死了看這些小人在不在?」能夠嗎?除去王面前的惡人,誰不知道該除去?誰不知道我該除去我旁邊的惡人、我該除去我心中的惡鬼?誰不知道?但去得了嗎?我們太體貼肉體了、魔鬼太會利用我們的弱點,讓那惡人不但去不掉,還常常帶七個更惡的鬼回來。那怎麼才去得掉?我只能說就是受苦,要對付、要願意被神來修剪,叫枝子結果子更多。
廿五6-7 6不要在王面前妄自尊大;不要在大人的位上站立。7寧可有人說:請你上來,強如在你覲見的王子面前叫你退下。
這在路加福音十四章耶穌也有講過,大家爭那上位,耶穌說不要這樣去爭,寧可讓人家請你上去比較好。如果我們把這了解成一種世故也不對,我們是真的不妄自尊大、不要在任何人面前妄自尊大。我們真的能「在後的在前」的原因不是想要在前,而是看到自己實在只能在後、真的是沒有東西,我們所有人都沒有;我們所有人都欠了五十兩銀子,不是只有某些人欠了,每個人都欠了。這樣每個人才能更多的去愛主,而被主提升,不是說我們為了要高昇故意假謙卑。
廿五8 不要冒失出去與人爭競,免得至終被他羞辱,你就不知道怎樣行了。
這裡不只是說我們做事要有把握,我想在傳福音時也是一樣,我們總是有備。箴言裡有太多這種靈巧像蛇的提醒,以致於大家有時覺得太世故了,其實要記得這些都是建立在馴良像鴿子的前題上,不是只叫你不要冒失。叫你在出去作戰時(不管是什麼)如果都是為著主在做,就求主讓我們都是個預備好的狀況。「冒失爭競」像大衛跟歌利亞作戰就不是冒失、他是有準備的。而當以色列人明知不應該去作戰(就是耶和華已經說了不跟他們同在時)卻還是要去跟亞瑪力人打(民14);神叫你去時你不去,神不要你去時你卻又要去,那都是冒失。
廿五9-10 9你與鄰舍爭訟,要與他一人辯論,不可洩漏人的密事,10恐怕聽見的人罵你,你的臭名就難以脫離。
可能跟第8節還是有類似的關係,爭訟或爭吵,一方面我們求主讓我們不冒失,一方面也真是能把話題談到正的事上,不要好像可能辯論、或講得不好、要輸了,就用人身攻擊(這個德行、那個德行有問題)來解決問題。結果不僅問題沒有討論,到最後是自己(誰又沒有缺失?)反而有羞辱。求神幫助我們不是只是很謹慎、世故,並討論的總是在這些正事上,也有好的準備;是知道要做什麼,而且是有準備的。
廿五11-12 11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12智慧人的勸戒,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
這幾句話都在講到「講話」包括勸人、提醒人,也包括爭辯;爭辯也可以是像一個金蘋果放在銀網子裡,說得很恰當。就像耶穌跟法利賽人、猶太人的那些對話,常常就是這樣,非常恰當、合宜;也不是故意惡毒,但把別人的錯誤、把真理講出來;那是非常合宜的,因為你講得好。我們在箴言前面看到(後面也會看到):話講得好,還不一定就是好、最後的結果不一定是好。你說:「那還要怎麼樣?我話講得好、我心也好、我一切都是最恰當的」可是,話講得好,有非常大的可能就是聽的人不好好聽。所以前面說「你要好好的講」,12節講「你要好好的聽」。若不好好聽,聖經上怎麼講?就是不要把聖物給狗、不要把珍珠扔在豬的前面。似乎我們比較忽略這些,但聖經的確是這樣提醒:不是要一直去講,甚至真理也不是要一直去講;他不聽,耶穌說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到下一家去。當然這些我們在應用時要靈活,不是說只講一次。有些人是不聽的,不聽,你在恰當的時候也許就不要講了。下面還是在說「講話、或傳話」。
廿五13 忠信的使者叫差他的人心裡舒暢,就如在收割時有冰雪的涼氣。
收割時很熱,有冰雪這種涼空氣很舒服,像冷氣一樣。我現在想到的是撒母耳記下十四章提哥亞的婦人,約押請他去說大衛,好叫押沙龍能夠回來。這種我們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就是很會講話,你請他去做說客,他說得很恰當。當然也有不少笑話,就是剛好反效果:你請他去傳達一個信息,傳達得一塌糊塗。我想外交使節上常常就有這情形,是能夠把衝突化解掉,還是製造更多的糾紛?這也可以用在我們傳福音和基督徒的講話上:我們也是在傳話;傳福音就是傳上帝要我們跟世人講的話,我們傳得恰不恰當?
這裡「忠信的使者」,第一個,你不能把話傳錯,主人的意思是什麼你要傳達,不能傳錯話。但有時話要表達出來也是很微妙、很難講。我總是說,在箴言裡不要只看到那微妙難講、要很世故練達的部分,因為有時太世故,就好像不是很誠實,而且不是每個人都又那種技巧。我想箴言、神的話的重點不是叫我們這樣,重點是我們真有個良善的心、忠心。每一件事,包括在傳達話語時,我們是不是真的懂得主人的心?你傳達那話語,同樣是這句話,你有沒有把那心表達出來?或這就是三位一體的靈和文字的意思:我們在傳好信息的時候,有沒有把上帝那種愛世人的靈、以及那種迫切、並那恨惡罪惡的心情表達出來?
傳福音姑且說很簡單,四律、或約翰福音三章16節、或保羅或任何我們平常傳福音,當然內容都沒有錯:耶穌救人、我們是罪人…(當然每次佈道會有不同講法),但我們是不是把主的話和態度很準確的講了?這很奇妙的,我們在傳講的時候,尤其要記得自己不是主人、是個僕人;但也要記得在傳講神的話時,我們也是主人的代表。如何能夠不會驕傲,又能很堅定(不驕傲就是:我們不是高高在上的對別人講;很堅定就是:我們確定所有不信耶穌的人和宗教是滅亡的;我們的主是獨一的),這都要求主幫助。也不只是傳福音,我們去安慰、鼓勵、提醒人(不管是父母或其他人)的時候,也是神差我們去做這些事。我想,把這「傳信的使者」用在我們基督徒的說話上,應該是沒有偏離這一段話的意思。我不覺得只是說我們是一個送口信的人;我們是送口信的人,但我們既是每件事都是要彰顯出神,我們就送神的口信。
廿五14 空誇贈送禮物的,好像無雨的風雲。
這句翻譯得叫我們不太懂,原來的意思就是:他一天到晚說要送禮物,但只有空誇口、空應許,而沒有實際的送。好像「無雨的風雲」就是只有打雷沒有下雨;我說我要送你、給你東西,說了一大堆,結果沒有。這就跟我們主的作法剛好相反,我們主給我們的恩典、禮物(grace也可以翻成gift)是真實的(不像有些遊戲,一個好大、好美包裝的禮物,拆了一層又一層,最後可能是小小的一粒沙而已。)這世界的禮物就剛好反過來:第一個,世界沒有禮物;世界什麼都是要錢、要代價的;第二個,要了錢、要了代價,得的還不是禮物、不是好東西。我們的主給我們的是禮物、好東西,讓我們也白白的把這禮物、好東西給出去。
廿五15 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
這個「勸動」,我們也說了,經文不要只看一處,「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我們有時也會看到不要多講、多言多語難免有過、越講越煩。這裡在強調忍耐是對的,但那智慧、適可而止、見機行事,也是對的。這是指一般「勸動君王」,可以有負面的。
「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這一點跟老子講的很像,就是柔弱勝剛強,人家問他到底什麼才最有力量?他就張開嘴給人看,那時他年紀老了,牙齒一個都不剩;硬的都沒有了舌頭還在,就是說剛強的東西都會被淘汰掉,軟的才能夠有力量;也就是柔和。柔和的話來勸人是對的,不過我們用負面來講的話,箴言也有:跟那話多的女人在一起,就像那漏水的滴水聲一樣,連連滴漏;那也能把骨頭折斷。這我們中文翻譯兩個「頭」:骨頭、舌頭,很有意思。
廿五16 你得了蜜嗎?只可吃夠而已,恐怕你過飽就嘔吐出來。
這也是個很智慧的勸告,跟剛才講到「好的話」一樣。好的話是不是有好的結果,看聽的人的能力;好的東西是不是有好的結果,跟吃和領受的人有關。像我們星期天才講到的:魚和蛇、餅和石頭,魚有沒有可能變成蛇?可能的,神給你一個好東西,你把它溺愛、寵愛、變成偶像了,那對你、對他都不好;神給你很好的眼力,你去看一些不該看的,那很好的就變成很壞的;一把好的刀子是好工具,也可以用來殺人。蜜也是,任何東西如果沒有適度的被神來約束的話,好的東西也會不好。而顛倒過來也是對的:不好的東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艱難的事臨到,如果我們有信心,也可以是很正面的。
廿五17 你的腳要少進鄰舍的家,恐怕他厭煩你,恨惡你。
也是智慧的勸告。我們今天是不常進鄰舍的家,但我們的話是不是也常常去?有些人是不是容易會囉唆?我想這都是我們在牧會裡常常會碰到的一些情形:有的人你見了他恐怕要躲,因為他就是製造很多厭煩。尤其去鄰舍家是做什麼。打打秋風、吃點東西?說說閒話?我們都求主讓我們是做造就人的事。
廿五18 作假見證陷害鄰舍的,就是大槌,是利刀,是快箭。
是不是這也跟上一節連在一起,我們在鄰舍家裡講的是一些不該講的話,今天在東家講西家的不對,明天在西家講東家的不對。就算我們沒有這樣,話多了都不好。
廿五19 患難時倚靠不忠誠的人,好像破壞的牙,錯骨縫的腳。
問題是:我們就是會倚靠不忠誠的人;我們在患難中,常常越患難、越亂,(像亞哈斯王)越發拜假神。好的時候會倚靠不對的、壞的時候也會倚靠不忠誠的;就是我們容易上
魔鬼的當、容易把那實在對我們不好的,以為是好的、忠誠的。在以賽亞書卅六章講到:拉伯沙基對希西家說:不要倚靠埃及,埃及不過是個蘆葦的杖而已。他說得倒是對,也提醒我們不要倚靠這個世界上的受造物,只有上帝是可靠的。
廿五20-22 20對傷心的人唱歌,就如冷天脫衣服,又如鹼上倒醋。21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22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
20節還是跟以前一樣就是:說話不恰當。說話會不恰當,實在是出自我們的心不善良,而且沒有敬畏神的智慧。21節是很有名的話,在羅馬書也有講:我們不要以惡報惡,要以善勝惡。這意思是什麼?有人說是埃及或有的地方有這風俗:一個人悔改的時候,要頭上頂一盆炭火走一圈。就是說你對人家的好,就要造成人家的悔改,這可以這樣解釋。但我想也不要解釋得那麼複雜,這裡講的就是我們對人要有良善。不管那「炭火堆在他頭上」是什麼意思(也有人解釋他心裡會很難過,像火燒一樣),我們起碼知道一件事,就是新約、舊約,主都吩咐我們對人良善。當然對人良善我們也要謹慎的看這良善是不是助紂為虐、有沒有叫惡人不悔改、有沒有叫惡人反而更欺負人,那神不喜悅的。
廿五23 北風生雨,讒謗人的舌頭也生怒容。
這很普遍的現象,但我們都會犯:常常說一些話,知道不應該說但會說,就產生了爭執。要避免、求主讓我們勒住舌頭、求主讓我們會對付自己的肉體。
廿五24 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
這我們也都很懂。如果在最寬大、最好的環境中,如果不能和睦,也是痛苦。
廿五25 有好消息從遠方來,就如拿涼水給口渴的人喝。
這前面已經講過,盼望我們都是傳好信息、福音的人。
廿五26 義人在惡人面前退縮,好像逿渾之泉,弄濁之井。
前面在箴言廿四章10節也看過,你在患難的日子如果膽怯,你的力量就會縮小。我是膽小的人,我要嚴嚴的禁止我再膽小下去。我覺得我們是在跟魔鬼作戰,不要懦弱,我們的精神、力氣,是要跟魔鬼作戰。
廿五27 吃蜜過多是不好的;考究自己的榮耀也是可厭的。
原來前面16節吃蜜,不僅是說我們好東西要有節制,在這裡似乎也是給自己貼金要小心。當然我們基督徒根本不給自己貼金、誇自己、考究自己的榮耀;不應該這樣,但我們有的時候難免會以我們的工作自炫。可能不一定都是壞事,像我們小時候,寫了一篇作文寫得不錯,拿了甲上了,反覆再看,覺得寫得真是好,這我想不一定是壞事;當一個家庭主婦燒了一道菜,燒得很好吃,她覺得很高興,我想這也不是壞事。因為對美好東西的欣賞,不管那是出自自己或別人做的,我們能欣賞,我都覺得是很好的事。但問題就在這裡:信靠主的人,我們就知道所有美好的事是神給我們的,所以實在是一點榮耀都不要歸給我們自己才對。我們欣賞美好的事,包括自己的講道、自己燒的菜、自己剪裁的衣服,那是很好的,但我們榮耀歸給上帝。
廿五28 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
根本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的心,總是會以惡來待人、對自己的缺點看不到,這就會讓敵人長驅直入。事實上我們自己心中就會產生很多不好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