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1 我將這一切事放在心上,詳細考究,就知道義人和智慧人,並他們的作為都在神手中;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
我還是說,你是憑著自己人獨立的智慧去考察,你做什麼都會是虛空;你敬畏上帝的話,就能夠知道:我們一切在神的手裡。「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神在帶領。我們就是敬畏、承認自己的渺小;越承認自己的渺小、愚拙,神就會越讓我們看得清楚。
九2-4 2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好人,潔淨人和不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也是一樣。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3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裡去了。4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
這我們又要小心看這一段了。「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我們在這世上遭遇的事情是不是都一樣?從一個角度來講是一樣,我們都是生老病死。我們每個人都是經歷過,尤其這裡講到我們經歷的,我想就是生老病死。每個人都是一樣、沒有一個人能夠躲避這個。但我們又不一樣,若是在主裡面,生老病死中,我們生活是豐富、有意義、有目的、有方向的;如果沒有在主裡,真的一切就是虛空。這個經文可以跟哥林多前書第七章25節以後,一方面講:「有妻子的,要像沒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樂的,要像不快樂;置買的,要像無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為這世界的樣子將要過去了。」結果都是一樣、都是會死。但後面又講不一樣:「婦人和處女也有分別」我們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這意思就是說:大方向,神非常公平,每個人遭遇的都是一樣(我們呼吸的空氣沒有特別香、喝的水沒有特別乾淨);在這罪惡的世界,神很公平的對待個人;但那信靠上帝的人,可以在神的恩典裡面,得到得更豐富。不是神不公平,神很公平的給每個人。事實上,神很多時候好像對那不信主的,還給他們特別多的聰明智慧。但人如果有信心,就可以在這些看起來一樣繁瑣、無聊的事裡面,有個很豐富的生命。就是我們可以說:義人和惡人遭遇都一樣、都會死、都會被委屈、都會有時有所謂幸運的事;但義人可以在這裡面得到有意義的結果,惡人就沒有辦法了。一般人(尤其一些年紀大的)真的會覺得很虛空,如果信靠主,我們不會覺得虛空、我們生活一定可以有意義的。
第4節「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這也不是說苟且偷生。文天祥都會講到:成仁取義:孟子都會講:有比生還要更重要的。我們並不是說要看重這肉體的生命,我們看重的是主給我們的生命;這生命當然包括肉體的生命,在活著的時候,如果能好好的敬畏上帝,那真的「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每一秒鐘我們都可以跟這永恆的神聯繫。我們之所以在活著的世界裡能夠有指望,是因為信靠上帝,否則活人和死人就沒有什麼不一樣;活人只是一個活死人而已。我們看聖經、還有傳道書,有時這些地方容易搞混淆、或變得好像很悲觀、有時也覺得好像是非不分,但沒有!我們是真的希望活下去,但我們活,一定是在神的話語裡面活。不在神的話語裡面活的,對,他是死的獅子、死的詩人、死去的什麼偉大的人;他不認識主,他的詩歌(或其他東西)可能表現出主的智慧,但對他自己來講,他是往地獄裡走的。
九5 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
這句話很幽默的悲觀,「死了的人毫無所知」當然這是指就他的肉身死而言,他是什麼都不知道了、再沒有機會反悔。不是死人無知(我們記得那財主死了是非常有知的),是死了以後就不能再反悔。「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活著的人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他一定會死;而死的人什麼都不知道。這兩句話畫了一個等號,就是:活人跟死人都一樣,而且甚至活人在等著自己一定要死。這是很恐怖的經驗,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我說過我的經驗:坐飛機時引擎出問題,你知道很可能在幾分鐘後會死,那是很恐怖的。但實際上傳道書也告訴我們,你幾分鐘後要死,跟好幾年後要死,又有多大的差別?不信主的人(尤其在我們沒有基督教文化的華人裡面),對死真是好恐怖、天天就是怕;活著的人就只知道一件事:他會死、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很恐怖。我們不是這種生活觀,我們是:活著的時候知道有上帝、死了就歸到祂那裡去。
「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這指的就是死的悲哀。可能更悲哀的是像我們說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是李白、寫詩歌;我是什麼人、建一個偉大的建築…,想人家會紀念我),我想這些人如果再想想就更悲哀了。因為到後來,人家紀念我的是什麼?紀念我寫的詩,沒有人會紀念我;即使紀念我,我也不知道了。(我們只有被主紀念才有用;我們做的事出自主,主都紀念)。這就叫孤單、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很孤單、沒有人紀念。各位,你知道活著的時候都有這種痛苦對不對?如果在一個團契或團體裡,沒有人理你、就好像你不存在一樣,你會很自卑、難過,我想當人面對死亡的時候就是這樣:人都不紀念我了。更可悲的是他可能紀念我的作品;又更可悲的是:他就算也在紀念我,我也不知道、都感覺不到了。我們又想到拉撒路的財主,他是有知覺的,但沒有辦法再有絲毫改變他自己、再也不能到活人那裡去了;他不能再去警告他的兄弟、他的兄弟也不能再去影響他。「他們的名無人記念」。
九6 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
看這句話,如果就佛教徒來講,我們做什麼都不必激情、一切都是空的;不管你在活的時候、死的時候。我們基督徒就不會這樣,這裡只是在說愛、恨、嫉妒這些東西,如果不是在主裡面、不是奉主的名在做的話,就都是空虛的。但如果我們愛主、為主大發熱心、是主激勵我們的,那每一件事都有分,而且有永遠的福分。這永遠的福分,不是將來才享受到的,我們今天在世上,第7節:
九7-10 7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因為神已經悅納你的作為。8你的衣服當時常潔白,你頭上也不要缺少膏油。9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10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
這還是不要搞錯成我們死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不,不,不!這是對活著不去想死的人講的。你現在如果不紀念主,你去的地方就真是空虛到極點;你現在如果紀念主,將來去的地方很好(這傳道書沒有多講,但我們知道是這樣)。而我們現在,這裡其實就是講兩件事:一個婚姻、一個工作。這個,基督徒有的時候也會覺得無聊和空虛(非基督徒更是到最後都是無聊、空虛),但希望我們在這裡看到的勸告:人生沒有上帝,完全是虛空的;但把這虛空當作是上帝給你的日子,你的婚姻、工作,都可以快樂。不過快樂又有一點要注意,我真是一再再的講,就是傳道書裡講的:勞碌工作、勤快、「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這是一件喜悅的事。現在人不喜歡工作,包括最小的時候,媽媽分派做家事都不想做。但工作是一件祝福,這我們在講倫理學時討論過很久:很多希臘人都覺得工作是一個咒詛;但工作不是咒詛,在伊甸園裡有工作、將來在天上也有工作。真的沒有工作的地方(就是很多人做夢、像年輕人想有一大筆錢不要工作),那個地方叫做陰間。工作不僅是體力的勞動,也維持腦力的勞動。「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我覺得這一句話講的實在太棒了,很多人應該好好聽一下。這地方就叫陰間,講得再清楚一點那就叫一個死人。
九11-12 11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12原來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魚被惡網圈住,鳥被網羅捉住,禍患忽然臨到的時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
我們要怎麼看這些經文?就跟講因信稱義或其他任何一個聖經的教義一樣,都可以有個扭曲:「快跑的未必能贏」,可以有個錯誤的理解:那就不要快跑?「力戰的未必得勝」那就不要努力打仗?「智慧的未必得糧食」那幹什麼用腦筋?「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那為什麼要明哲?若我們這樣看,結論就又是很消極悲觀、一切看運氣。我們基督徒不相信運氣這東西。我們覺得這幾點(包括上面說的勞碌),我們仍然要快跑、力戰、智慧、明哲、靈巧,這裡講到的「機會」是世人看是機會,可是我們就知道,這是耶和華預備的;也就是我們基督徒需要做一切的準備,然後一方面我們求主來成全;一方面如果在我們盡了一切力量、也覺得是最好的事,而神沒有成全,我們還是知道很多事情我們沒有這個智慧,神看這樣帶領好就好。就是我們在神的計畫當中更積極,而不是變成一個宿命論。因為在神一切的帶領中我們更有盼望,所以我們努力去做,但我們真的不知道神什麼時候會要什麼事發生。所以我真是再一次勸弟兄姊妹我們不要抱怨;不要說我在做一件很好的事,為教會、為主做很好的事,為什麼主不成就?因為我們不知道神的定期是什麼時候。是,耶和華要建造,他才能建造得起來;耶和華要看守,看守的人才不會枉然警醒。耶和華做事,祂覺得這件事祂要成就,就成就。
不過這裡不只是講到機會,當你非常努力積極而不敬畏上帝、或非常消極懶惰,不敬畏上帝時,上帝一直給你寬容、不讓你碰到太大的禍患,是要你悔改;如果還是不悔改,就有忽然臨到的禍患。這「禍患忽然臨到」若再看一下聖經我們就會想到:其實沒有一個禍患(或福分)是沒有預兆的。各位,什麼時候你會跌倒?傳道書、箴言都有講:如果你驕傲,你就會跌倒。「驕傲在跌倒之先」,所以有預兆的;一個人太狂妄、太自大,他一定會跌倒。你說:我看到有些人死得很風光?對,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今生、我們看到的是永恆的。每一件事都有徵兆。你說:他一天到晚抽煙,就沒有看他得肺癌?那是我們看得不夠完全;就是這些善、惡的報應,我們看得不夠完全。但我們不是不去看它,更不是因為看得不完全就不努力。像前面一開始講的「考察」,我們考察、我們盡心,但願這些都是在敬畏上帝、信靠上帝的情形下。
九13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樣智慧,據我看乃是廣大,
這「日光之下有一樣智慧,據我看乃是廣大」就是指人類的歷史上(古今中外)到處都有這種現象、有一樣智慧是很普遍的。當這樣說時,我想恐怕也是有一種愚昧是在日光之下非常廣大、普遍的,因為如果要說有智慧的事很明顯的話,就會有更多愚昧的事很明顯。這是什麼樣的現象、智慧、愚昧?底下可以看到有好多種。日光之下有廣大的智慧;日光之下在任何一個時間、地方,都可以因著敬畏上帝有智慧、日光之下神都有恩典,我們希望敬畏神而來的智慧是廣大的,不管有多少的愚昧。
九14 就是有一小城,其中的人數稀少,有大君王來攻擊,修築營壘,將城圍困。
這裡講說有一個小城,「有大君王來攻擊,修築營壘,將城圍困」。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已經算是一件愚昧的事情,因為小城何勞大君王修築營壘來攻擊?那我又說,這種愚昧是不是又很普遍?一個君王能成為大君王、勇士,不管是尼布甲尼撒或亞力山大,在以西結書、耶利米書都有講他們怎麼攻擊推羅、西頓(尼布甲尼撒是師老無功、亞力山大是攻下了)。就是貪婪,貪婪其實就是愚昧;能把對方攻下來是很聰明能幹,但我們說這種聰明能幹其實還是愚昧,因為是不合上帝旨意的。就是用這麼大軍去攻擊小城就已經很愚昧了;因小失大、為一個小城動用這麼多軍隊,其實我想所有的征服者都有這種愚蠢。戰爭很少有是義戰、很少有公平的,當然還是有的。這麼小的城,大軍來攻這是愚蠢。當然這大君王能「修築營壘,將城圍困」可能也顯出他很聰明,這也是世界上有的智慧,其實那是愚蠢。不過他講的不只是君王的愚蠢,也講到這小城裡很愚蠢。
九15-16 15城中有一個貧窮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卻沒有人記念那窮人。16我就說,智慧勝過勇力;然而那貧窮人的智慧被人藐視,他的話也無人聽從。
小城人數這麼少,有個貧窮人「救了那城,卻沒有人記念那窮人。」人數稀少表示他根本不能抵抗、沒有辦法抗這些外來的軍隊。但人數稀少也表示:大家應該彼此認識、應該不是老子那種「老死不相往來」陶花源的境界。不論如何,如果人數稀少,當大君王來攻擊時,沒有很快的來找這貧窮的智慧人,這又表示這貧窮智慧人是鶴立雞群、在這裡不被重視;人這麼少還不知道一開始就找他來解決問題(當然一開始他能不能解決問題我們也不知道)。
大君王很愚蠢(或愚蠢的聰明),他能成為大君王就是很聰明、能吩咐很多人,但花這麼多功夫來攻一個小城就很愚蠢;花功夫去殺人都是愚蠢的。小城也很愚蠢,人這麼少,碰到困難不會早一點找這智慧人、不會讓這智慧人一直都來治理他們?甚至這智慧人是貧窮的,表示他沒有被善待?不過我又要說,是不是他被善待、不貧窮了,反而就沒有智慧了?像莫扎特、很多音樂藝術家就是很潦倒,我們說很可惜;但我又想到如果這些音樂家、藝術家,一直都有人給他很多很好的吃喝玩樂,也許他那創作天才就發揮不出來了。其實在神的法則裡面,有的時候就是要在極貧困、可憐中,他的精神、創造能力才能發揮;也許在很貧窮時他可以有智慧,一富裕就腦滿腸肥、不智慧了。
不管怎麼樣,我們想到說這小城也很愚蠢,不會讓這智慧人早一點就來解決他們的問題、不會讓這智慧人就富裕。但這些都還是推論,這裡主要講到的是:一個廣大的智慧就是:在常常在日光之下、在各個地方,大概歷史、地理都有這樣的情形,就是智慧人能夠有智慧,來解決武力解決不了的事情、用智慧來解決他們沒有辦法抗拒的艱難。這種「三言兩語就把問題都解決了」的事情也是有,我們可以在撒母耳記下廿章16-22節示巴的叛變裡面就看到:示巴叛變,約押就帶著士兵去追示巴。示巴躲到一個地方叫亞比拉,在那地方他就對著城築壘,要用錘撞城,使城塌陷。「有一個聰明婦人從城上呼叫說:聽啊,聽啊,請約押近前來,我好與他說話。約押就近前來,婦人問他說:你是約押不是﹖他說:我是。婦人說:求你聽婢女的話。約押說:我聽。」這都表示這兩個人相當聰明了。「婦人說:古時有話說,當先在亞比拉求問,然後事就定妥。我們這城的人在以色列人中是和平、忠厚的。你為何要毀壞以色列中的大城,吞滅耶和華的產業呢﹖約押回答說:我決不吞滅毀壞,乃因以法蓮山地的一個人─比基利的兒子示巴─舉手攻擊大衛王,你們若將他一人交出來,我便離城而去。婦人對約押說:那人的首級必從城牆上丟給你。婦人就憑他的智慧去勸眾人。他們便割下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的首級,丟給約押。約押吹角,眾人就離城而散,各歸各家去了。」這婦人解決了這問題。但我就想到這城裡的人很愚蠢,為什麼一開始就接受示巴?這很愚蠢。而約押倒不是愚蠢、非攻不可,但他沒有先去找、先跟他們談一下?是不是他們覺得這城快亡了,所以這婦人才脫潁而出?這是一個例子。歷史上也有,公子重耳在外流亡的時候,介之推割股當肉給他吃,後來他回去作王賞功臣時,叫大家有功就跟他講。真正有功的,哪裡會這樣炫耀,介之推就跟他母親跑到山上躲起來。故事是說公子重耳要把他找出來,就放火燒山,要把他燻出來,但我想恐怕不是,恐怕是這些很殘忍的人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富貴,要把這些功臣殺掉。
重耳把介之推燒死了,介之推有功,但到論功行賞時,不但沒有給他,反而把他燒死了。這也是在日光之下常常看到的愚昧殘忍。你說介之推聰明嗎?我覺得也不聰明,忠心不應該對人這種絕對的忠心、對這種主子根本不應該這樣忠心。我們都紀念介之推,好像覺得他很了不起,但我覺得他也是效忠錯了對象。不過要講的是:貧窮的智慧人解決了勇力不能解決的難題,但顯出這城裡的人很愚蠢;這城裡的人還繼續愚蠢:沒有人紀念那窮人,跟公子重耳一樣。這樣情形羅馬、希臘都有:羅馬有個將軍Cincinnati(美國有個城就用他的名為名),每次大難時他就出來,大難解決了他又回去耕田。這事裡面有很多的傳說,我們不大知道,但恐怕也是當地人對他有點虧欠;有事找他,事情完了就忘記他,讓他很貧窮、始終是個農夫。不過我們再想想看:這是不是他的一個智慧?是不是他該有的一個智慧?就是:我就不要有富貴、名利吧、就做一個農夫、一個不求聞達於社禝的人吧,也許這樣我還可以過一個舒服的日子,免得天天要花時間、花力氣,像摩西一樣,跟一群蠢人在一起。我們不應該說人家是蠢人,不過這人是智慧的,他是窮,但也許就在窮中有智慧。在聖經中另外看到:末底改不也是這樣?有人要殺亞哈隨魯王,末底改情報工作很好,他知道這秘密就告訴了亞哈隨魯王。但他居然毫無賞賜;末底改有功不被賞,反而哈曼無功卻被提升到很高。
人間這種事最多,到了耶穌身上就更是了。祂也是智慧人(當然祂是神的兒子、祂就是神)、非常聰明;人都稀奇祂的智慧、從小就是;但祂也是貧窮、可以說是到處流浪的一個傳道人,不敢說乞討為生,但也是靠人家賙濟為生。祂的話也沒有人聽,更不要說祂是解決了一切人類的問題,但人並不聽從祂、祂的話被藐視。在耶利米書十八章18節開始也講到耶利米的委屈:耶利米說他自己為他們禱告,要使神的忿怒轉消,結果這些人還攻擊他,所以耶利米後來說:「願你將他們的兒女交與饑荒和刀劍;願他們的妻無子,且作寡婦;又願他們的男人被死亡所滅,他們的少年人在陣上被刀擊殺。」感謝主,我們看到:你要在這世界求聞達、要在這抵擋上帝的世界有智慧,這一開始就錯了、不應該這樣想。我們不要在世界上求聞達,我們求神紀念我們、我們敬畏神就好了。
九17 寧可在安靜之中聽智慧人的言語,不聽掌管愚昧人的喊聲。
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智慧?願不願意很安靜的聽智慧人的話?像馬利亞一直不斷的聽耶穌的話。「安靜」我想不只是環境要安靜,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要安靜、平靜。如果我們願意聽智慧人的言語,就某個角度來講,我們其實已經是智慧人了。不要聽「掌管愚昧人的喊聲」,這裡不是說不要聽「愚昧人的喊聲」而是不要聽「掌管愚昧人的喊聲」,這什麼意思?大概就是你去掌管愚昧的人就更愚昧、你不能把愚昧人變得聰明一點就更愚昧了、你不能叫愚昧人聽你的話而有一點智慧,就更愚昧了。這裡我們要把智慧跟愛心都好好的思想一下:第一個,要承認我們都是愚昧人。第二個,當我們敬畏上帝時,我們開始有智慧。第三個,不要在有智慧的時候就驕傲,但也不要在有智慧管理人的時候,就把珍珠、把聖物給狗;人家一定不聽的時候,我們也要小心、要明哲保身。但愛還是最重要的,把上帝給我們的智慧和一切能力好好的用來服事人。讓我們多聽智慧人的言語,不要跟愚昧人在一起;也不要聽他們的喊叫聲。這裡用「喊聲」,我想世界的媒體、聲音不斷的是轟炸的;網路、廣告,用各樣的東西轟炸你去聽祂們的。我們不要被這種聲音影響;願我們很安靜在主面前,不被影響,而能夠忠心。也許我們是貧窮的智慧人,又是常常能夠解決這些人間的問題的(這我們又有一點誇口了,問題都是聖靈、福音才能解決的),但人不會紀念我們;我們也不要人紀念、也不要自大,就是求主讓我們更謙卑的來敬畏神、用神給我們的愛來服事人。
九18 智慧勝過打仗的兵器;但一個罪人能敗壞許多善事。
這裡是講到:智慧能夠勝過勇力,但罪人會敗壞。這我們馬上想到約書亞記第七章,亞干的事情,這個罪人敗壞了許多的善事,本來可以繼續不斷的贏,但小小的罪惡就破壞了整個的大局。當然就前面來講,顛倒過來也是一樣,甚至更是對。就是:一個貧窮的智慧人,把整個頹勢扭轉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