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讲 |
謹記上帝的話 |
這一章是和前一章的背景相同,都是約雅敬作猶大王時發生的事,時間大約是在主前六○○至六○四年間。這一章也可說是耶利米書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因為我們可以從這一章中知道先知耶利米是透過口授的方式,要他的秘書寫下上帝傳達給他的話。因此,有不少聖經學者根據這點,認為耶利米書就是由秘書巴錄抄寫而成的一本經書。後來雖然這些資料被約雅敬王生氣燒掉,還好先知耶利米再次口授,巴錄也再次筆記下來,才有今天我們所得到這份相當珍貴的先知文獻。 也從這一章我們看到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在國家相當軟弱的時候,人們根本聽不進去上帝的話語,甚至會丟棄上帝的話語,認為那不是他們所期盼的。每個時代的人多半是這樣,即使在最鼎盛的世代,主政者或是人民也會用同樣的態度來回應上帝,因為主政者會認為所有的成就,是他的努力、智慧才得到的結果。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一個重要的事實:先知的角色和使命。真正的先知不是為了取悅人才說話,他必須很忠實地將上帝的話語傳達出來。不會因為統治者生氣、不喜歡,就說些諂媚的話來討好統治者,真正的先知是不會這樣的,他會如同先知米該雅所說的:「上主對我說甚麼,我就說甚麼。」(列王紀上廿二:14)先知耶利米就是這樣的個性,他才不會理會哪一個國王怎樣,他在意的是上帝對他所說的話,要他傳達的信息。而真正惹起猶大人生氣的,應該是他在耶路撒冷聖殿的講道(第七章)中,嚴詞譴責猶大人不但沒有用敬虔的心敬拜上帝,甚至是將上帝的聖殿變成了賊窩(七:11)。我們知道耶穌基督進入耶路撒冷後,在潔淨聖殿的舉動中也曾引用這句話(馬太福音廿一:13,馬可福音十一:17,路加福音十九:46),結果也是這件事,為耶穌基督帶來殺身之禍(參考馬可福音十一:18)。 在這一章中,我們看到先知耶利米是直接就說出國王約雅敬不但「沒有後代好繼承大衛的王位」,且他的「屍體要被拋棄野外,白天受炎陽燒灼,夜間受寒霜侵襲」(本章三十節),這樣的話,即使是在今天這樣開明的社會,恐怕也難被接受,何況是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封閉、極權的社會,要接受這樣的話的確更困難。可以想像得到,先知耶利米因為對國王約雅敬說這些所謂「不禮貌」、「有損國王尊嚴」的話,結果導致受難、被監禁等苦刑。從這一章開始到第三十八章,在這三章中除了記載先知耶利米所傳出上帝的話語外,也記載他如何被捕入「苦井」之獄。我們一方面看到先知的受難,另方面也明白先知們能傳出這樣的信息,並不是他們勇敢與否的問題,而是他們的角色和使命的問題。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三節: 1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作猶大王的第四年,上主對我說:2「你拿書卷來,把我告訴你有關以色列、猶大,和列國的每一件事都記錄下來。從約西亞王的時代到今天,我對你說過的話,你都要寫下來。3也許猶大人民一聽見我要向他們降災難,他們會離棄邪惡的道路,我就赦免他們的罪惡過犯。」 約雅敬的第四年就是主前六○五年,這一年也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就任的第一年(耶利米書廿五:1),就在這一年,上帝透過先知耶利米傳出這樣的話: 「瞧吧,我要徵召北方的諸民族和我的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攻擊這土地和所有的居民,也要攻擊周圍所有的國家。我要消滅他們,使這地和鄰國永遠荒廢,成為令人驚駭唾棄的地方。我—上主這樣宣佈了。我要使他們不再有歡笑,也不再有婚宴喜慶的聲音。他們的燈盞沒有油;他們的石磨上沒有穀物。這片土地要荒廢,成為令人恐怖的地方。列國要臣服巴比倫王七十年。」(耶利米書廿五:9—11) 這段話讓我們清楚看到,以色列人民看為仇敵的巴比倫竟然會是上帝所差用的「僕人」,怎麼可能呢?這點一直是自認與上帝之間有割禮作為立約記號的以色列人民所無法理解的事。而且這種信息是上帝藉著先知耶利米的口說出來的,他們因此更無法接受,甚至認為先知耶利米亂講,故意說出危言聳聽的話來攪亂社會的安定。 第二節說到所要記錄的事,是從「約西亞王的時代到今天」,也就是說從主前六三九年直到現在的一切所看到、聽到、想到的都記錄下來。我們知道先知耶利米是在主前六二六年被上帝呼召出來傳信息的。因此,雖然這裡說從約西亞時代開始,其實意思是從他受呼召的時代開始記起。 同樣是這一節中所提到的「以色列」,比較妥當的說法是「耶路撒冷」,因為那時候的以色列已經亡國不存在,而先知耶利米的主要對象是針對那些在耶路撒冷城的猶大人民,他們一直以為有上帝的殿所在的地方是絕對安全的,因為上帝會保護自己的聖殿免遭受敵人的攻擊(參考耶利米書七:4)。 第三節讓可以看到先知運動的一個共同特色,就是期盼人民會因為聽到上帝的話,回心轉意地改邪歸正,悔改、認罪,倚靠上帝的拯救。 第四至十節: 4於是,我請尼利亞的兒子巴錄來,把上主向我說過的話一一口授給他,他就記錄在書卷上。5我吩咐巴錄說:「我被禁止上聖殿,6所以我要你在下次禁食的日子到聖殿去,向群眾大聲宣讀你記錄在這書卷上的話,讓他們聽聽上主向我說過、要我口授給你的話。你要在群眾都聽得見的地方宣讀,好使那些從各地來的猶大人能夠聽見。7也許他們會向上主祈求,離棄他們邪惡的道路,因為上主在憤恨烈怒下嚴厲地警告過他們。」8於是尼利亞的兒子巴錄照著我的指示,在聖殿宣讀了上主的話。 9約雅敬作猶大王的第五年九月,人民為取悅上主,宣佈禁食。所有耶路撒冷人和從猶大各地來的人都遵守禁食的日子。10巴錄當眾宣讀我說過、記錄在那書卷上的話;地點就在聖殿裏面沙番的兒子、聖殿書記基瑪利雅的房間裏。這房間在上一層院子,靠近聖殿「新門」的入口。 這段經文很有意思,提供我們認識到聖經形成的過程,是先從「口傳」到「筆錄」。聖經中有許多資料是先從「口傳」開始的,例如耶穌的話,就是因為有人將之口傳而得以傳到各地去。例如:敘利亞的腓尼基女人因為「聽見耶穌的事」,就懇求耶穌基督治好她的女兒(馬可福音七:25);羅馬的軍官「聽見了耶穌的事」,就差人去見耶穌基督,祈求他能治好軍官家中所器重的僕人的病(路加福音七:1)等,類似這樣的傳言,逐漸在早期教會因為迫害臨到,信徒無法再在公開的場合聚會,有人開始拿筆紀錄下耶穌基督所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然後將這些筆記資料傳給信徒閱讀,福音書就這樣逐漸形成。先知耶利米要他的秘書巴錄記下他所講的話,並且交代巴錄將這些所寫下來的話語,拿到耶路撒冷聖殿民眾出入最多的地方去宣讀,為的是要讓更多的人聽見上帝的話語而知道悔改。 第五節先知耶利米提到自己「被禁止上聖殿」,這是因為他傳講的信息不受人歡迎的緣故。例如在第七章二至十五節,就是先知耶利米在聖殿門口傳講的信息;第十九章二節至二十章六節,也是他在聖殿門口傳講的信息,但是這次傳講信息時,惹火了聖殿總監巴施戶耳祭司,這位祭司為了先知耶利米所講的話就很生氣,打他,並且把他「囚禁在聖殿北面的便雅憫門」(二十:1);另外一段記事是在第廿六章二至六節。這次是「站在聖殿的院子裡」傳講上帝的信息,聽他傳講的人除了民眾以外,還包括「祭司、先知」在內。但是這次他一講完,他們就把他抓了起來,並且對著先知耶利米咆哮說:「你該死!你為甚麼指著上主的名宣佈這聖殿要像示羅一樣毀滅?又說這城要成為沒有人居住的廢墟?」並且在官員開庭審理此案時,這些祭司、先知還指控著先知耶利米說:「這人應該處死,因為他說預言攻擊這城;你們都親耳聽見了。」(廿六:7—11)從上述這三段記錄可以得知他被禁止進入聖殿的原因,因為他傳講的,不是當時宗教領袖們喜歡聽的。 巴錄,這個名字是「他應該受讚美的人」的意思。是先知耶利米的得力助手,替先知耶利米寫下上帝的啟示,也替他收藏上帝要他購買在亞拿突的土地契約書(三十二:1—12),當耶路撒冷被巴比倫攻陷時,他和先知耶利米都被猶大人綁走到埃及去(四十三:6)。有人說巴錄後來就死在埃及。但是我們沒有這樣明確的資料。 第六節「禁食的日子」,通常是在國家遇到極大的危機時,國王會宣佈舉國人民都要禁食(參考約珥書二:15、歷代志下二十:3)。現在這裡提到「禁食的日子」,指的很可能是因為主前六○五年,巴比倫帝國進攻耶路撒冷城的事件(但以理書一:1)。再者,「禁食的日子」並不是人民就沒有事做,而是必須聚集到聖殿去祈禱,祈求上帝的帶領,使國家能夠得到保佑、平安度過危難的時期,使社會的動亂因此能平息。因此,出入聖殿的人必定很多,巴錄要在這樣的時刻公開向民眾宣讀上帝的話語,因為先知耶利米已經被禁止公開傳達上帝的話語。這裡我們也看到先知耶利米的用心,他還是存著一絲的盼望,期盼他的同胞因為聽到他傳達出來上帝的信息而知道悔改。當官的不悔改,如果人民知道悔改,則該社會、民族將還有生存的機會。 「第五年九月」,也就是主前六○五年十二月。第十節的「新門」,很可能就是指「便雅憫」高門,是朝北的院門,用來區隔男、女院的。由於院內只有男人才可以進入,因此站在這裡不但男人可以聽得到,連女人也可以聽得到。換句話說,所有到聖殿來參與祭祀的以色列人民,無論男女都可以聽到先知耶利米透過秘書巴錄所宣讀的上帝信息。 第十一至十九節: 11沙番的孫子,基瑪利雅的兒子米該亞聽到巴錄宣讀書卷上所記上主的話,12就到宮廷書記的房間去。那時,所有的官員都在那裏開會。宮廷書記以利沙瑪、示瑪雅的兒子第來雅、亞革波的兒子以利拿單、沙番的兒子基瑪利雅、哈難的兒子西底家,和其他官員都在場。13米該亞把所聽到、巴錄當眾宣讀的話一一向他們報告。14於是他們派古示的曾孫,示利米雅的孫子,尼探雅的兒子猶底去傳喚巴錄,叫他把他當眾宣讀的那書卷帶來。巴錄就把那書卷帶到他們那裏。15他們對他說:「請坐下,念給我們聽!」巴錄就念了。16他們聽了以後,驚慌得面面相覷,對巴錄說:「我們必須把這事呈報國王。」17他們查問他:「請告訴我們,你是怎樣寫下這些話的?是耶利米口授給你的嗎?」 18巴錄回答:「是耶利米一一口授的;我用墨水記錄在這書卷上。」 19他們告訴他:「你和耶利米都得躲藏起來,不要讓人家知道你們在甚麼地方。」 從這段經文我們看到有些猶大的官員還是會聽先知耶利米的話語,他們一聽到巴錄所宣讀上帝透過先知耶利米傳出來的信息,就急著想要知道更詳細些,並且決定將這些巴錄所抄寫在書卷上的記錄帶去呈上給國王約雅敬看。從第十九節也可看到這些官員對先知耶利米和巴錄的安危相當重視,想保護他們。從第十一至十三節,可以知道當時聽到巴錄宣讀書卷內容的是米該亞,引起當時宮廷的官員重視,遂要人去請巴錄來再宣讀一次。 第十五節是巴錄在高層官員的面前唸出先知耶利米所傳講上帝的信息。信息的內容就是第七節所說的,要他們離棄邪惡的道路,回到上帝的面前。顯然官員們知道猶大的社會,尤其是耶路撒冷人民墮落的情況相當嚴重,否則他們不會在聽到巴錄所念的內容時,大家的表情是「驚慌得面面相覷」。同時也認為這書卷的內容有必要讓國王約雅敬知道。 第十八節巴錄說是先知耶利米口授,他用「墨水記錄」,「墨水」這個字是舊約聖經惟一提到的。古代的「墨水」是用煤灰或煙油,和阿拉伯的樹膠、油混合攪拌而成。有時用來塗在瓦片上作防水之用。 為甚麼這些官員要巴錄和耶利米先躲藏起來呢?如果我們看第廿六章二十至廿三節,就會知道猶大約雅敬王曾殺害一位說預言的先知烏利亞,雖然烏利亞曾逃到埃及去,約雅敬還是派人到埃及去將他逮捕回來,親自將他處死。在那次的事件中,先知耶利米因為得到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的保護,才免於受難。可見約雅敬並不是一位會聽諫言的王,而且還是會殺害先知的國王。 第二十至廿六節: 20官員們把那書卷留在宮廷書記以利沙瑪的房間,然後到王宮去,向王呈報這件事的始末。21王派猶底去拿那書卷。猶底就到宮廷書記以利沙瑪的房間拿來,念給王和王左右的官員聽。22那時候是冬天,王在他的冬宮裏,坐在火爐前烤火。23猶底念完了三、四段,王就用小刀把那書卷割破,丟進火爐裏。他一直割到整個書卷都燒光。24王和他的官員聽見書卷裏記錄的話,一點都不害怕,也不撕裂衣服表示傷心。25雖然以利拿單、第來雅,和基瑪利雅求王不要燒那書卷,王不加理會,26反而命令太子耶拉默和亞斯列的兒子西萊雅和亞伯疊的兒子示利米雅來逮捕我和我的秘書巴錄。可是上主已經把我們藏了起來。 就如同在前段所說的,約雅敬王並不是會聽諫言的君王,他的一些官員也知道這樣的事,雖然很想將先知耶利米所得到的上帝啟示給約雅敬王知道,但更關心先知耶利米和巴錄的安危,因此要他們先躲藏起來。現在他們將巴錄所抄寫下來的書卷交給約雅敬王,我們看到約雅敬王不但不認為上帝已經在生氣,反而是將巴錄所抄寫的書卷用刀子割破,且丟進火爐裡燒掉,這種態度所顯示出來的是:心中根本就沒有上帝。或是說將上帝的話視之如廢物一般。請注意第廿三節特別提起,說國王是:聽「三、四段,王就用小刀把那書卷割破,丟進火爐裡。他一直割到整個書卷都燒光」,這就清楚地看到約雅敬王根本聽不進先知耶利米傳達出來的上帝信息。只聽「三、四段」就受不了了,就把書卷整個都燒掉,雖然有大臣們勸阻,國王約雅敬根本就不理會。這種態度是相當傲慢的,和詩篇的作者所描述一樣:「狂傲人自言自語:沒有上帝。他們都腐敗,做了可厭惡的事;連一個行善的人也沒有。」(詩篇十四:1)用這句話來形容約雅敬和他身邊的幕僚人員是再恰當不過的了。約雅敬王的這種態度,和他父親約西亞王對上帝的話的反應態度完全不同;列王紀的作者這樣描述: 希勒家告訴沙番,他在聖殿裡找到了法律書。希勒家把書交給沙番,沙番讀了。然後他回到王那裡報告說:「僕人們已經把聖殿的錢交給主管修建工程的人。」他又說:「希勒家給我一卷書。」沙番就高聲誦讀給王聽。 王聽到法律書上的話就撕裂衣服,吩咐希勒家祭司、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米該亞的兒子亞革波、王室書記沙番,和王的侍從亞撒雅,說:「你們去為我和全猶大人民求問上主,查明這書卷的教訓是甚麼。上主向我們發烈怒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沒有聽從他的話,沒有照這書上所記載的去做。」(列王紀下廿二:8—13) 從上述這段經文的記載,就可發現父子兩人在信仰上的態度幾乎完全不相同,父親是那樣的敬虔,知道聽從上帝的話語;孩子是那樣的狂傲,根本就不理會上帝的話語,也不知道悔改。這點是導致整個國家滅亡、人民受難的主要原因。 第廿六節說「上主已經把我們藏了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約雅敬王雖然派人去尋找先知耶利米和巴錄,但是都找不到。先知耶利米先前已經有了烏利亞事件的經驗,當然更知道怎樣躲藏。 我們知道這次讀給約雅敬王聽,那是這書卷第三次公開宣讀;第一次是在聖殿的「新門」入口處,讀給一般人民聽。巴錄第二次是在宮廷的書記以利沙瑪處讀給一些官員聽的。第三次是由國王的貼身臣僕猶底念的。在這三次中,人民的反應如何,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看到的是在第二次有些官員聽到了,且有所警惕,才會建議將書卷裡所記載的上帝話語轉達給國王約雅敬,非常可惜的是,約雅敬王不但不悔改,且是將書卷割破燒毀。這是多麼的可惜啊,他錯過了一次拯救國家、民族的機會。 第廿七至三十二節: 27約雅敬王把我口授、由巴錄記錄的那書卷燒了以後,上主告訴我28把約雅敬王燒掉那書卷裏的話重新寫在另一書卷上。29上主吩咐我對約雅敬王這樣說:「你燒了那書卷,又查問耶利米為甚麼在書卷上寫下巴比倫王要來摧毀這地、消滅人民和牲畜的話。30因此,約雅敬王啊,我—上主告訴你,你不會有後代好繼承大衛的王位。你的屍體要被拋棄野外,白天受炎陽燒灼,夜間受寒霜侵襲。31由於你們犯的一切罪過,我要懲罰你、你的子孫,和你的官員。你跟耶路撒冷和猶大人民都不理會我的警告,所以我要照我所說的降大災難在你們身上。」 32於是,我再拿書卷給秘書巴錄,他就把我口授的話一一記錄下來。他把約雅敬王燒掉那書卷裏所有的話重新寫下,又加上一些類似的話。 重新再寫一次,這是在表示:上帝的話不會因為人的燒毀就失去,上帝的話會流傳下來,是因為上帝自有祂傳達話語的方式,或是祂的僕人必定會繼續將這傳達話語的使命流傳下來。我們在這段經文中看到先知耶利米並沒有因為原有的書卷被燒毀就害怕,沒有,他不但沒有害怕,相反的,他是將上帝傳給他的話語又再記錄一次,並且添上了預言約雅敬王即將遇到的災難。我們從列王紀的作者看到這樣的結果: 「約雅敬在位年間,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侵犯猶大。約雅敬被迫臣服他三年,然後背叛他。上主使巴比倫、敘利亞、摩押,和亞捫的軍隊來攻打約雅敬,消滅猶大,正如上主藉他僕人先知們所說的。」(列王紀下廿四:1—2) 歷代志的作者這樣描述說: 「約雅敬廿五歲的時候作猶大王,在耶路撒冷統治了十一年。他做了上主—他的上帝看為邪惡的事。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侵犯猶大,俘虜了約雅敬,把他用鎖鍊鎖住,帶到巴比倫。尼布甲尼撒也把聖殿裡的一部分寶物帶到巴比倫他的王宮。」(歷代志下三十六:5—7) 從上述兩段經文我們看到原本可以挽救國家、民族免於滅亡的,結果因為傲慢的心態,以及藐視上帝的話語,帶來整個國家、民族的苦難,且這種苦難是相當嚴重的。雖然列王紀和歷代志的作者都說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繼承了他的王位,但卻只有短短的三個月久的時間而已。這說明了一點:如果沒有上帝的允許,人即使有能力也是枉然。 讓我們來想想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只有傲慢的人才會輕視上帝透過祂忠實僕人傳出的話語。 先知耶利米書給我們一個重要的信息:聽從上帝的話,才有得救的機會。藐視、輕忽上帝的話,不但自己受害,也會影響到與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我們看到同樣是猶大國王,父親約西亞是那樣重視上帝的話語,,結果上帝透過一位女先知戶勒大應允約西亞說: 「你一聽了書上所寫的就在我面前謙卑悔改。你一聽到我警告要懲罰耶路撒冷和它的居民,使它成為荒涼令人詛咒的地方,你撕裂衣服,向我哭泣,我就聽了你的禱告。因此,在你死以前,我不降災難給耶路撒冷;我會讓你平平安安地離世。」(列王紀下廿二:18—20) 看,這是上帝的恩典,因為國王聽從上帝的話語,結果是人民都得到祝福,上帝原本計畫要懲罰的災難不再降臨。就像我們讀約拿書的故事一樣,尼尼微城的人民也因為國王聽到先知約拿傳出上帝的信息後,就趕緊要求人民禁食懺悔、認罪,並且脫離所做的惡事。上帝也因此改變了原先說要毀滅該城的計畫。但是,我們看到約雅敬,並不像他的父親約西亞那樣聽從上帝僕人先知耶利米所傳出上帝的話。不但不聽,還將先知命令秘書巴錄所寫下來的書卷全給割破、燒毀。這樣厭惡上帝的態度,只會加速上帝執行祂毀滅的計畫而已,對國王自己和人民都是極大的傷害。結果我們看到的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消滅了猶大國,人民也因此淪亡成為奴隸。 今天我們再次在讀先知耶利米這樣記錄下來的書卷,應該成為我們警醒的鏡子。如果一個家庭不聽從上帝的話語,或是疏忽上帝的話語,這個家庭是不會得到上帝的賜福的。一個社會、國家也會是這樣,因為聽從上帝的話才能使我們在危險的苦境中得到拯救的希望和力量。我很喜歡詩人所寫的這首詩之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上主的法律完備,使人的生命更新; 上主的命令可靠,使愚蠢人得智慧。 上主的法則公正,使順從的人喜樂; 上主的訓誨透徹,使人的心眼明亮。 上主的規範純真,永遠留存; 上主的判斷準確,始終公道。 它們比金子可貴,勝過最精純的金子; 它們比蜂蜜甘甜,勝過最純淨的蜂蜜。 這一切使你的僕人深受警惕; 僕人謹守,獲益無窮。」(詩篇十九:7—11) 就像這位詩人所說的,上帝的話才是我們應該順從的。只有愚蠢的人才會藐視和輕忽上帝的話語。 今天的傳道者應該好好反省:用多少時間在教導信徒認識上帝的話語?今天的基督徒也要好好反省:我們是否漠視了上帝的話語? 二、不論有多少阻礙,都要將上帝的信息傳出去。 當先知耶利米得到上帝傳給他的信息時,他馬上要秘書巴錄記下上帝的話在書卷上,並且將之拿到民眾出入最多的地方宣讀給大眾聽。這樣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上帝的話不是要隱藏起來,而是要宣揚出來的。我們雖然看到後來國王約雅敬將這些巴錄用墨水記錄下來的書卷都割破、燒掉,但是,先知耶利米還是要繼續寫下去,因為這樣,我們今天才會有這本珍貴的先知文獻可讀,也才知道他對國家、社會的愛心是那樣的大。 我們的社會喜歡聽從上帝的話語的人雖然不多,但是,我們不要氣餒,也不應該消沈。上帝自己有判斷,我們的工作就是持續不斷地將上帝的話傳達出去,這一點是教會存在的使命,也是教會之所以成為教會最重要的責任。我常常說:福音的事工就是因為不好傳,所以才需要我們更用心地投入。如果上帝的福音很好傳,也輪不到我們來傳。 在我們的國家也曾發生類似猶大王約雅敬割破、燒掉上帝話語的事件,就是國民黨政府在一九七五年五月派出三百名憲兵、警察包圍聖經公會,沒收了用母語翻譯的聖經,包括台語、原住民語言的聖經(原住民的部份甚至連聖詩都沒收了)。表面上的理由是「復興中華文化,大家都必須說『國語』」,其實,根本的用意就是要拆散我們長老教會,也要我們教會不要再關心社會的問題。但是,我們知道先知耶利米就是在關心社會的問題,也關心國家的未來存亡問題。我們知道這種以信仰關心社會的問題,關心國家存亡的事,就是聖經的教訓。可是國民黨政府卻因此把聖經給沒收了!我相信決定執行這樣的事的主事者,上帝絕對不會容忍、忘記。我不知道上帝會怎樣懲罰這件事的主事者,但是我知道:約雅敬王的事件不會是單獨事件,因為既然已經發生在約雅敬王的身上,也會發生在咱當中。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心和認識,不必因為這樣的迫害際遇,就喪失了傳福音、見證上帝的信息的異象。我們應該更加倍努力傳出上帝的信息,好使我們的社會因為有上帝的話語,得到上帝的寬恕,免除滅亡的威脅。 (寫於一九九八年九月廿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