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5节至6章
 4章5节至6章

                                                                       对犹大审判的描写


四5-31 敌人临近

本章余下的部分想象性和感性地描写那将要来对付犹大的刑罚。全文都是耶利米的说话,但他是代神发言,其中有些是神自己直接的说话(例如6下)。新国际译本尝试分别先知和神二者的说话,但不容易贯彻地做到。但无论如何,二者所讲的都是真实的,谁在说话并不影响其意义。
第5-9节

在第5-9节,耶利米描绘因敌人来临所带来的痛苦。号角是作战的警报,农民可逃至城中求保护,在那里可防御敌军。对锡安发出的记号大概是警报(5-6节);那残暴的敌人如同狮子(比较2:15>二15)一般,已经出发,进行毁灭性的征伐。但先知仍未指出这敌人是巴比伦国;‘从北方来到’这片语并没有清楚的提示,因为任何敌人(除埃及和犹大的近邻以外),都会发现从那方向发动攻击是最理想的。神在这里向全民发出呼吁(8节),惦虽然揭发了那些假领袖(9节),但其他人也逃不了他们的责任。
耶利米并非对惦传讲的信息漠不关心,第10节描述他的内心感受(15:18>十五18)。他在失望中控告神欺哄百姓,责怪神容让假先知使百姓相信平安的信息(比较6:13-14>六13-14)。但神对他的回答是惦的审判必定来临。

第13-18节

第13-18节再次生动地继续描绘危险来临的景象,如同一个守望的人一直在观察敌军的临近(13节)。在第15-16节,消息先从以色列的北方但发出,当敌军接近时,消息传至在中央山区的以法莲,然后传至耶路撒冷。这些信息可能是要呼吁犹大悔改(14节),以免遭受灾难;但耶利米已感到灾难的无可避免和切肤之痛了(18节)。
现在耶利米更开放地表达他的痛苦(19-22节),不是真的‘心脏病发’(19节),而是指心灵的痛苦。这里他对百姓在未来的苦况感同身受。打仗的声音使他充满惊恐(19节下),犹大的家亦即是他的家(20节下)。

第22节

第22节可能是耶利米或耶和华在说话,这表示耶利米不单与百姓认同,也与神认同。虽然那刑罚是难以忍受的,但它必会发生。第19-22节是认识耶利米本人十分重要的经节,他与神和百姓同受苦难,使他成了他们之间的中介,在这方面他预表了耶稣基督为世人的救恩而承受苦难。
犹大在圣约上的失败果然影响整个世界(比较4:2>四2)。耶利米描绘了一个创造次序被颠倒的世界,其间的用词(23-26节)与创世记第一章极相似。如果神与惦的选民所立的约失败的话,这世界便没有希望了。这就是为何基督的生命要被看为圣约的应验,并作了外邦人的光(比较赛 42:6>赛四十二6)。
本章的最后部分描写敌军蹂躏百姓,百姓便四处觅地逃难。最后的两个比喻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第一个比喻形容耶路撒冷如同一个妓女(30节),希望从情夫那里得着好处,这里所说‘恋爱你的’是巴比伦,但这个诱惑巴比伦的希望必定幻灭。这种虚伪的爱情必不能使他们逃脱死亡。第二个比喻描绘一个母亲在敌人的屠杀下生产(31节)。幻象已破灭,他们要面对可怕的现实;新生命的诞生已被死亡所包围。本章结束时有如人在喘着最后一口气。
可是,这里也暗示这并不是最后的结局(27节),本书后面的部分将会出现希望。在耶利米的经验中,死亡中仍存在着希望;这只有透过神在基督里向我们启示惦自己,才有发生的可能。

五1-31 刑罚虚谎的犹大

本章的主题是对全然虚谎之民的刑罚。开始时,神要寻找一个追求真理的人(1节),好为了这人赦免这百姓。这情形使我们记起亚伯拉罕为所多玛的代求(创 18:22-33>创十八22-33)。可是,连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也没有,犹大是全然败坏的。但另一方面,耶利米本人岂不是那诚心寻求真理的人么?我们在前面已留意到他作为中保的身分(4:19-22>四19-22),往后我们将会看见他的确有一个特殊的身分,在末后的日子中拯救他的百姓。
这里继续描述百姓全然败坏的境况(3-6节)。他们违背真理(3节),这是全国人民的情况(4节),尤其是那些领袖们(5节)。

第4节

第4节的意思并非让一般人民以此为藉口,这两节经文表示这两种人都不能逃避罪责。虽然领袖的罪更大,因为他们有特殊的责任;但所有人都要一同面对当得的刑罚(6节)。
现在耶和华要辩正惦刑罚的计划(7-13节);惦有权施行刑罚,是基于一个基本假定,这是属于立约的规定。圣约基本上是一个盟约,假如弱国一方不守盟约,那强国便有权刑罚她。在神与以色列立的约中,神也有权施行刑罚,而不需要其他理由,惦是生命的赐予者,惦也有权把它收回。但这里惦解释为何刑罚是公平的(9节),这里再次使用妓女的比喻(8节),神控告他们的虚假,尤其是先知们的不是(11-13节)。这虚谎是如此的严重,甚至涉及神本身,以为惦对罪恶漠不关心(12节)。这种关乎神的假教训是不可宽恕的。
另一个段落谈论那强大的敌人,虽然巴比伦的名字仍未出现(14-19节)。它的重点是说明神的刑罚,是要应验惦的话(14节);这刑罚会毁坏一切美好的事物。第17节包括了神对以色列人一切的祝福(比较申 17:13>申十七13),巴比伦的来临是神要收回这些祝福,并使圣约中的咒诅实现出来(参申 28:15-68>申二十八15-68)。那将要来的灾难包括了一段被掳时期(19节);这是刑罚的结果,但是从中亦露出希望曙光,这在耶利米传讲审判的信息时,常常提到(18节,参4:27>四27,5:10>五10)。
现今耶和华要说明惦是以色列人一切好处的唯一来源。百姓不惧怕惦(22节),但真正的敬拜应对神充满敬畏,因为我们敬拜的是一位全能的神。我们敬拜神,第一是因为惦是创造主(22节),第二是因为惦曾赐予生命和好处给惦的百姓。这便是第24-25节要表达的,这方面也与第17节的意思紧密相连。
耶利米再一次转移他的重点,论到那些有势力的人欺压弱小者(26-28节;比较2:34>二34)。那些富足的人不单剥削穷人,他们甚至屈枉法纪,以求达到目的(28节;参出 23:6-8>出二十三6-8)。这种对公义的蔑视也是一种虚谎的行为,因为与神立约的真理不单是在言语上,它更是一种正直的关系,不仅是与神的关系,也包括了在圣约中,子民之间的关系。真理不是局限于意念上,而应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在新约中更是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因为‘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雅 2:26>雅二26;参罗 12>罗十二)。真理的最高表现是在耶稣的身上(约 14:6>约十四6),真理的确是话语,但这话语成了肉身,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在人性的自私中便不可能有真理的存在。
本章结束时再重复辩正神对惦百姓的刑罚(29节);在此亦再一次提及他们的虚谎,指斥先知和祭司们的假教训,以及全民的甘愿跟从(30节)。
今天,我们这在基督里已被接纳的教会,再没有甚么事情能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罗 8:38-39>罗八38-39),既是这样,这些可怕的话,对我们又有何意义呢。但无论如何,如果我们硬心不听从神的话,将招致极大的损失,故我们实在需要十分儆醒。

六1-30 ‘炼而又炼,终归徒然’

本章再回到第四章所描述的痛苦景象,这里提及的地点离耶路撒冷不远(便雅悯在北方,提哥亚在南边,伯哈基琳未能确定)。耶路撒冷被描绘为一个妇人(‘锡安女子’),她注重她的美貌,但不久将受到攻击者的凌辱(这是3节上所暗示的,其中提及‘敌人’一词,大概是指巴比伦的统治者),这景象与四章30节十分相似。
第4-5节

第4-5节中说话的人,便是那些攻击他们的巴比伦人。
本章的其余部分可分为不同的神谕,第一个(6-8节)主题是犹大以暴力欺压弱小(参5:26-28>五26-28),神称他们为有病患的。遵守圣约的百姓在每一方面都是健全的,毁约者的生命在各方面都将受到影响。这个比喻在本书中常常出现。
在第二个神谕(7-15节)提及被拾取的余民,但这里的描述并不如其他地方的描述般存有希望(4:27>四27,5:10>五10;比较赛 17:4-6>赛十七4-6,拾穗是一个审判的行动)。整段经文的语调都是如此(10-15节)。百姓的败坏是全面的,影响社会的每一方面(参5:3-5>五3-5),所以神的刑罚也是全面的,正如第11-12节所描写的可怕景象。


第13节

在第13节中,全民再受责备,然后特别指出先知和祭司的不是。
第14节

第14节是针对假领袖最重要的控诉,他们完全将真理颠倒,以致使别人相信谎言,以为神不会刑罚罪恶。就是这类谎言使整个社会蒙受损害──包括它的罪和因此而来的痛苦──无法医治的。他们是顽固的,甚至是不悔罪的(15节下)。
第三个神谕是以耶和华吩咐人要寻找古道来开始(16-20节)。古道就是神所命令的生活方式,它早于神在西乃之约中揭示自己及诫命时已吩咐了(出 19>出十九至出 24>二十四)。行在惦的道中便有生命(申 30:16>申三十16)。但这里的请求只是为了引出百姓不肯让步的态度。他们不肯行在古道中,也不听从守望之人的警告,就是那些真正的先知们警告他们的话(16-17节)。于是神呼吁见证人(这与视圣约为盟约的观念相符,参申 30:19>申三十19,申 32:1>三十二1)见证他们的遭遇是他们因犯罪而自讨刑罚(19节)。最后,惦不喜悦他们的敬拜,因为它们徒具形式,又缺乏真心;这是犹大另一方面的虚假表现。他们的恶行,不仅见于敬拜假神,也显于他们虚假的敬拜上,这题目常在先知书中出现(赛 1>赛一;摩 5:21-25>摩五21-25;弥 6:6-8>弥六6-8)。
一个很短的神谕(21节),再提及那将要来的灾难的全面性,将影响每一个人的至亲和朋友。
然后,耶和华转而描述那要来之军队的凶残和勇武。

第24节

第24节描述百姓的苦恼和惊恐,使人想起耶利米本人的感受(4:19>四19)。惊恐充满了他们,因为他们知道无法逃脱将来的苦难。
本章最后的话是向耶利米本人说的。所用的比喻是一个熬炼银子的景象,先是熔解矿石,然后将银跟混在一起的铅分别出来,熬炼的过程会因不同的原因而失败,以致炼不出纯银,结果那银子被丢弃了。以色列人也是如此,虽然神对他们百般照顾和帮肋,要她成为一个真诚的立约子民,但他们至终也被神所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