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章至19章13节 |
两次毁瓶和忏悔录
十八1-18 毁瓶重造
这两次毁瓶的表征(并19:1-14>十九1-14)是完全不同的。在这次事件中,耶利米进到窑匠家中观察他的工作。那窑匠不喜欢他正在制造的器皿,便用这块同样的泥另作别的。然后耶和华宣告说:惦也像那窑匠一样,惦可以自由地改变惦对犹大的心意(6节)。这原则在第7-10节有进一步的发挥,且可应用在任何国家之上。然而那重点却在第11节,虽然耶和华已定意要审判惦的百姓,但他们仍有机会悔改,并使灾祸转离。迟来的悔改仍被神所接受,原则亦可见于耶稣的生命和工作中(路 15:11-32>路十五11-32,路 23:40-43>二十三40-43)。耶和华呼吁他们悔改的要求是真实的,虽然惦知道他们并不理会惦(12节)。他们被审判,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这一点在耶利米的传道中是十分清楚的。为甚么耶和华需要重造他们?这是因为他们心硬的原故(13-18节)。此处用上了自然界的恒久性作比方:利巴嫩山岭上的雪经常流下凉水。这恒久的现象正好与犹大的不信相反,同时亦表示她的不合常理(15节,同样的辩论请看8:4-7>八4-7),进而显出其极大的愚昧。那‘古道’(15节;参6:16>六16)是安全的,‘仄径’是危险的。他们所招致的毁灭将使百姓成了被讽刺的对象,这是一个战败国常遇见的命运(参25:9>二十五9,51:37>五十一37,后者是对巴比伦而言的)。本段紧接着第5至12节的叫人悔改的呼召,这表示那呼吁是落空的。
十八19-23 忏悔录
耶利米第五次的忏悔录也如第一次一样(11:18-23>十一18-23),当时有人要用计谋陷害他,显然是出于那些领袖(18节)。这里提及的3类人,使我们知道当时那些领导人物的角色(在这里的‘智慧人’是指王的谋士,如撒下十六23提及的亚希多弗)。耶利米被人陷害的原因,明显是因为他对他们的批评(2:8>二8,8:8-11>八8-11)。这里没有明说那杀害他的计谋,很可能是他们控告他出卖国家(参37:13>三十七13),这控告可置耶利米于死地。
这忏悔录几乎完全是祈求神审判他的仇敌。耶利米所作的善事就是他把真相告诉他们,并为他们代求(20节)。这祷告的中心部分(21-22节)可被看为是耶利米对神的顺从,就是让神随意刑罚百姓,这刑罚十分可怕,但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第23节的动机也许值得商榷,但其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与神宣告的计划和惦禁止先知为百姓祈祷的命令相符的。
十九1-13 毁瓶不再重造
神吩咐耶利米再回到那窑匠之家(1节),这地方可能靠近哈珥西门,就是欣嫩子谷的进口处,是在京城的西南方。那里称为哈珥西(原文是瓦片之意),大概是因为窑匠们在那里丢弃那些损坏和不能卖出的货物。那一大堆废物碎片不能再被重造,这是耶利米所描绘的一幅强而有力的图画,这门口的四周大概挤满了那些作买卖的人。
这一次,耶利米不像上一次只是观察窑匠制造瓦瓶,神吩咐他买一个瓦瓶来作一个表征。这表征的进行要小心地预备,并由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包括任圣职的和一般百姓)作见证(1节)。耶利米一定是受到当时某些知名人士的尊敬,以致他可以安排这样的事情(参26:17-19>二十六17-19、26:24>24)。
在作那表征之前,耶利米宣告犹大一定会被毁灭(3-9节)。这番对犹大君王和长老的讲词表示这话语所象征的意义和严肃性(3节,参17:20>十七20)。他们被定罪,是由于拜偶像,尤其是敬拜巴力和天上的万象(参8:2>八2;王下 21:5>王下二十一5)。这样的敬拜是可憎恶的,因为它是不人道(5节,参7:31>七31;王下 21:6>王下二十一6)和出卖神的。神曾赐给他们生命,并与他们立约(4-5节下)。这刑罚不单严厉,而且是公开的(3节;参王下 21:12>王下二十一12)。百姓被辱是因为他们本来的使命是要在列国中见证神,但这成了一件何等讽刺的事情(5-6节主要是重复7:31-32>七31-32所说的)!
第7-9节
第7-9节恐怖地讲述被围困和战后的情形。主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围困的时候,显然有吃人肉的事(参哀 2:20>哀二20)。
然后耶利米做出那表征,打碎那已经作成和干透了的瓦瓶,以致它无法再被重造(10-11节,参18:4>十八4)。这两个相连的表征作了最好的说明,就是悔改的机会已过,现今已时机不再,耶和华不会再改变惦定意对犹大的责罚,这表征也如十三章1至11节的一样,加强了信息的力量。那将子女献为祭的陀斐特(7:31>七31),曾在约西亚王的改革中(王下 23:10>王下二十三10)被污秽了(就是使它不再适宜作献祭之用);同样的命运将临到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