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
本書本書內容並未按年代的順序編排,是由若干單元的文集編輯而成,內容主要是先知耶利米的講說,也包括巴錄的記錄(參三六4、18、32),以第三人稱提及先知的傳記(參二六、二八及三五章),第五二章的歷史附錄則採用《列王紀》的資料。第三十至三二章的「安慰之書」與《以賽亞書》第四十至五五章的「安慰之書」爭相輝映,皆論及以色列的復興。
本書以猶大末代王朝為背景。當時,猶大在瑪拿西的影響下,崇拜偶像邪術,道德敗壞,社會不公,神的忿怒不能止息。雖然在約西亞在位第十八年間(主前六二二年)的宗教改革(王下二二至二三章),仍流於表面,百姓並沒有真正悔改歸向神,反而迷信聖殿、聖城是他們的保障(七章),從先知到祭司一味作假,整個國家墮入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之中。
耶利米曾參與約西亞的宗教改革,以後在猶大歷史中最黯淡的時期,克盡他先知的職分,凡四十年,最後我們來看是一個悲劇的收場,猶大還是亡國了,而且耶利米的生死也不明,應該是在被擄往埃及的路上死了,或客死埃及。
在約西亞王第十三年(主前六二七年),耶利米奉差遣傳神審判與回歸的信息,自此與政治、宗教、首領、百姓敵對,忍受著各樣的逼迫──反對、審訊、鞭韃、監禁、驅逐等(參:十一18-21,十二6,十八18,二十1-2,二六8-11,二七15,三八6);然而在那個充滿黑暗和爭戰的世代中,神讓耶利米憑著信心,忠心地傳講與國家政策相違的信息;面對百姓的罪惡與頑梗、和神將降臨的懲罰,他內心的痛苦與掙扎達到極點,這正證明他是神的真先知。當巴比倫大軍攻陷耶路撒冷,百姓被擄後,先知獲釋,並受巴比倫王優待,他放棄前往巴比倫,選擇留在耶京,但不久又被擄往埃及,終於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