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
真正的先知 |
在前面一講我有說過,耶利米書從第十四章開始到二十章,除了在第十七章中有一段在討論關於安息日的問題外,都是先知耶利米在猶大王約雅敬時代所說出的上帝信息。我們也從這章經文中發現,瑪拿西王所做的事確實是影響最厲害的,他也是上帝最不能原諒的一位猶大國王。列王紀下第廿一章一至十七節很詳細地記載猶大王瑪拿西是怎樣地背叛了上帝的旨意: 瑪拿西十二歲的時候作猶大王,在耶路撒冷統治了五十五年。他的母親名協西巴。瑪拿西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仿效上主在他子民推進時趕走的原先住民那可惡行為。他重新建造他父親希西家所拆毀的丘上神廟,又築祭壇拜巴力,造亞舍拉女神的柱像,也拜星辰。他在上主吩咐應該敬拜上主的聖殿裡面造了異教祭壇,又在聖殿的兩個院子裡造了拜星辰的祭壇。他把自己的兒子燒獻了,又行占卜、巫術,求問算命的、通靈的。他大大犯罪,敵對上主,激發上主的忿怒。他把亞舍拉女神的柱像放在聖殿裡。……瑪拿西領他們犯罪,比上主從他子民面前趕出去的原先住民所犯的罪還要嚴重。 主藉著他僕人—先知們說:「瑪拿西王做了這些可惡的事,比迦南人所做的還壞;他以偶像引猶太人民犯罪。因此,我—上主、以色列的上帝要降災禍給耶路撒冷和猶大,使每一個聽見這事的人都嚇呆。我要懲罰耶路撒冷,像我懲罰撒馬利亞一樣,像我懲罰以色列王亞哈和他的後代一樣。我要清除耶路撒冷的居民,像人擦乾淨盤子,把它倒翻過來。我要丟棄那些殘存的人民,把他們交給仇敵;仇敵要征服他們,掠奪他們的土地。我要這樣對待我的子民;因為他們得罪我,激起我的忿怒。從他們的祖宗出埃及到現在,他們都是這樣。」 看了上述這一段經文的記載,我想我們應該有個很清楚的了解;在瑪拿西當猶大王五十五年期間,他是如何在帶領猶大人民走上離棄耶和華上帝的路途的。更糟糕的是他當王的時間特別長,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如果他作王的時間短,那就還比較容易改正過來,結果不是,而是所有的王中,他作王的時間最長,當然影響也就最大,特別是在這種宗教心靈上的變更,從敬拜創造的上帝,到拜用人的手所造的偶像神明,那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因為這是從真神到虛偽的神明啊。而在所有的惡事中,列王紀的作者認為瑪拿西王所做的就是:帶領人民「重新建造他父親希西家所拆毀的丘上神廟,又築壇拜巴力,造亞舍拉女神的柱像,也拜星辰。又在聖殿的兩個院子裡造了拜星辰的祭壇。把自己的兒子燒獻了,又行占卜、巫術,求問算命的、通靈的」等這些幾乎完全違背上帝教訓的事。這是一個國王帶頭做這樣的事,也是褻瀆聖殿的一個明確證據。歷代志的作者用這樣的一句話來形容當時的整個猶大景況:「雖然上主警告瑪拿西和他的人民,他們還是不肯聽。」(歷代志下三十三:10) 我們在清楚這樣的背景後,再來看這一章的經文,就會知道為甚麼在先知耶利米的時代,要推行宗教改革是加倍的困難,因為一個用五十五年時間所建立起來的這種亂七八糟的宗教行為,要改正過來,絕對不是一兩年或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這就像我們今天台灣的宗教和社會現象一樣,如果我們想改變今天台灣社會的亂象,特別是在宗教信仰上的混亂情況,恐怕已經不是一兩年時間可以端正過來,甚至更嚴重的乃是今天連基督教會也受到影響,惡質化得很厲害,在這樣的背景下,豈不是跟先知耶利米時代的景況很相近?這是值得我們好好深思的問題。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九節: 1上主又告訴我:「即使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向我祈求,我也不憐憫這些人。把他們趕走!叫他們從我面前滾開!2如果他們問,他們該到甚麼地方去,你就告訴他們: 該病死的,病死! 該戰死的,戰死! 該餓死的,餓死! 該被擄的,被擄! 3我—上主決定使他們遭遇四種災害:被刀劍殺死;被野狗拖走屍體;被天空的飛鳥啄食;被野獸吞吃。4由於猶大王希西家的兒子瑪拿西在耶路撒冷的惡行,我要使天下人一看見他們就厭惡。」 5上主說: 耶路撒冷人哪,誰會可憐你們? 誰會為你們悲傷? 誰會轉身向你們問好? 6你們背離了我; 你們轉身不理我。 所以我要伸手擊碎你們; 我不再抑制自己的忿怒。 7我要在境內各城鎮像篩糠秕一樣把你們篩散。 我的子民哪,我要消滅你們; 我要殺你們的兒女, 因為你們還不悔改; 8你們境內的寡婦要比海沙多。 我殺年輕力壯的青年人, 使他們的母親悲痛。 我以痛苦、驚恐突擊她們。 9那喪失七個兒女的母親暈倒了; 她喘不過氣來。 她的希望完全幻滅; 她受羞辱,失望狼狽。 我要讓敵人殺滅殘存的人。 我—上主這樣宣佈了。 這段經文整個的主題就是:上主決定要懲罰猶大國,不再聽先知耶利米的祈求而對猶大的以色列人民有所憐憫。 第一節說「即使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向我祈求,我也不憐憫這些人」,這是強化在第十四章十一節上帝對先知耶利米所說的:「你不必求我幫助這些人。」顯示出上帝的忿怒已經是到達頂點的狀態。這已經不是上帝第一次提醒先知耶利米,要他不必替猶大的以色列人民祈求,我們在第七章十六節也看到這樣的經文說:「耶利米呀,不要替這些人禱告,也不要為他們哀求。」然後在第十一章十四節,上帝又對先知耶利米說:「耶利米呀,你不要替他們哀求,不要向我祈禱。他們遭難的時候向我求助,我也不聽。」第十四章上帝則更堅定地要先知耶利米不要替猶大的人民祈求外,甚至這樣說:「即使他們禁食,我(上帝)也不聽他們的哀求;即使他們獻燒化祭和素祭,我也不接受。」(十二節)看來情形是越來越嚴重了。現在上帝更是把摩西和撒母耳都抬出來作證,說到即使是他們兩人出來說話,上帝也不會聽。為甚麼上帝會提到摩西和撒母耳呢?因為在以色列人民心目中,他們兩人都是被公認信仰上最偉大的領導者,如果連他們兩人的祈求赦免都不得上帝的接受,那肯定上帝是已經下定決心要使出祂懲罰的手了。 第二節跟第十四章的十二節是相對應;前者在這裡是提到「生病、戰爭、飢餓、被擄」,後者則說是「戰爭、飢荒、瘟疫」。這裡是增加了一種「被擄」,換句話說,情形是更加嚴重了,亡國的訊號已經出現了。 第三節則提醒先知耶利米,上帝要懲罰以色列人民的嚴厲,是到了連要收屍體、埋葬屍體的機會也沒有,因此才會暴露在荒郊野外中,讓野獸來啄食他們的屍體。看,災禍竟然是如此的殘酷,理由只有一件:背棄了上帝的教訓,不聽上帝僕人的苦勸。 從第五至九節中,特別提起關於耶路撒冷城的問題;第七節中說到上帝要像手拿簸箕一樣,在篩選那些如同糠秕的廢棄物一般,用同樣的方法來篩選以色列人民。而這結果以婦女所受的遭遇最為艱困,因為他們的丈夫將會被俘虜去作奴隸,他們兒子也會因為戰爭的緣故死在沙場。原本生有「七個兒女」乃是一個被認為是很大的福份,現在不然,因為所有對兒女的倚靠都將因為亡國之慘痛而喪失。 第九節的「喘不過氣來」,在和合本用「尚在白晝,日頭忽落」(台語漢字的用詞是:「當頭白日,伊的日頭忽然落」,其意與和合本相同)。意思乃是發生這樣的事件是瞬間,時間相當的緊湊,幾乎是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而事情卻已經發生了。 第十至十四節: 10我好慘哪!我母親為何生下我呢?我得跟國內每一個人爭辯!我沒有借錢給別人,也沒有向別人借錢,可是人人都詛咒我。11上主啊,要是我沒有盡事奉你的職責,要是我沒有在敵人遭遇困苦時替他們哀求,就讓他們的詛咒實現吧!12沒有人能夠折斷鐵棒,尤其是從北方來那跟銅混合的鐵更沒有人能折斷。) 13上主對我說:「為了懲罰我子民在全國各地所犯的罪,我要派遣敵人來掠奪他們的財寶。14我要使他們在陌生的地方受敵人奴役;因為我的忿怒像烈火燃燒,永不熄滅。」 從第十節至第十八節,是先知耶利米的獨白;第十節可以說是在回應第九節所說的,一個母親生了七個兒女,但是他們都無法使父母快樂,反而是提早哀傷,連先知耶利米自己母親也是一樣,但這卻是他內心最大的痛苦,因為他的母親可能尚在人間,當他說出這樣的話時,他的母親一定感到很難受,同時他必須為傳出上帝的話而與他的同胞爭論,且不得人民的認同。我們可以從這裡想到耶穌基督在傳福音事工時,也遇到這樣的情形,福音書的作者說,當耶穌基督的母親和他的兄弟來要找他說話時,他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馬可福音三:31—33)同樣的,他的鄉親也拒絕他,而拒絕的理由並不是因為他的落魄,反而是因為他的「本領」、「智慧」、「還能夠行神蹟」,但卻是因為出身木匠的家庭,於是「厭棄他」(馬可福音六:1—3)。我們可以從這段經文中看出先知耶利米的心境,不但充滿了痛苦,也充滿了相當的掙扎,這恐怕就是每一個時代上帝忠心的僕人所共有的心境吧。 先知耶利米特別提起他從來沒有因為財務問題引起爭議;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最容易發生困擾的乃是財務的事,但先知耶利米特別強調在這方面他是潔淨的。依照摩西的律法規定,他們可以借貸,但卻不可以有收受利息的行為(出埃及記廿二:25)。 第十一節和合本的譯文比較清楚;在和合本的譯文是:「我必要堅固你,使你得好處;災禍困難臨到的時候,我必要使仇敵央求你。」(台語漢字同和合本)先知耶利米曾經為了那些要迫害他的同胞祈求過上帝,他也一再替他的同胞祈求,祈求上帝的赦免、憐憫。現在這裡先知耶利米提到這些仇視他的人竟然忘恩負義了,他們忘了他曾經為他們祈求過上帝,也曾替他們哀求上帝的赦免(十:23—25、十四:7—9)。 第十二至十四節跟第十七章的三至四節很相似;鐵棒,這是在形容敵人的堅強,而北方來的乃是指巴比倫說的。這是說巴比倫的堅強絕對不是猶大可以抵擋,並且巴比倫的強悍,將使猶大成為奴隸,所累積起來的財產將成空,因為巴比倫人都將掠奪而去。 第十五至十八節: 15於是我說:「上主啊,你知道一切。求你記得我,幫助我,向那些迫害我的人報復!求你報復,不要延遲,不要讓他們有機會殺害我。求你記得,我受侮辱是為了你的緣故。16你對我說話,句句我都留心聽。主上帝—萬軍的統帥啊,我是屬於你的;你的話使我心裏充滿喜樂。17我沒有浪費光陰,跟別人在一起歡笑,享受人生樂趣。為了遵從你的命令,我孤立自己,心裏充滿忿怒。18我為甚麼不斷受苦?為甚麼我的創傷不得醫治?難道你要像乾涸的小溪那樣靠不住、老是令我失望嗎?」 其實不用先知耶利米說甚麼,上帝也知道該懲罰的是誰,因為先知的敵人就是上帝的敵人,先知乃是上帝的僕人,先知的工作乃是替上帝工作,會抵擋先知工作的人,就是因為不喜歡先知所傳出的上帝信息,所以才會設法要盡力去阻擋。這樣的人應該不只是先知的敵人而已,更是上帝的敵人。 這裡先知耶利米祈求上帝懲罰那些想迫害他的人。有兩種人應該就是先知耶利米所提到的敵人;從第十一章十八至廿三節可以知道,先知耶利米他的鄉親亞拿突人想殺他。另一方面,先知耶利米的仇敵就是那些專門傳達假信息的假先知、祭司們,因為他們用不誠實的話,用不是上帝所要他們講的話來迷惑人民離棄了上帝(十四:14—15)。 第十六節所說的很可能是指主前六二一年,約西亞王時代在聖殿中發現了「約」書(申命記),爾後開始進行的宗教改革運動。先知耶利米指出,就是因為得到上帝的法律,人民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盼望。先知耶利米說:上帝的話有如美味可口的食物一般(和合本的譯文用:「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這跟申命記第八章三節的基本精神是一樣的;申命記的作者說:「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主所說的每一句話。」詩篇的詩人這樣形容上帝的話語: 「它們比金子可貴,勝過最精純的金子; 它們比蜂蜜甘甜,勝過最純淨的蜂蜜。」(詩篇十九:10) 看,上帝的話比最純淨的蜂蜜還要甘甜。我們當然知道蜂蜜是很好的食品。 第十七、十八節是先知耶利米向上帝提出申訴,他問上帝:為甚麼他會受到這樣困苦的際遇?為甚麼在他這樣的困境中,上帝不伸出援手來支持他?在先知耶利米的話中,他懷疑上帝是否忘了祂原先的承諾?我們也從這裡看到被上帝呼召作為一個先知最大的痛苦,就是常常會感受到孤獨。很像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所說的話:「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甚麼離棄我?」(馬可福音十五:34)先知耶利米在痛苦的時候,甚至曾說出這樣的話說:「願我的生日受詛咒!\願我出母胎的那一天被遺忘!\願那向我父親報喜的人受詛咒!」(耶利米書二十:14—15a)我們可以從這裡看出他心境的痛苦和孤獨。就如同詩人的詩所說的一樣:「我像荒野的野鳥;\我像墟中的貓頭鷹。\我睡不著覺;\我像屋頂上一隻孤單的麻雀。\我的仇敵整天辱罵我;\戲弄我的人指著我名詛咒。」(詩篇一○二:6—7) 第十九至廿一節: 19上主這樣回答我:「要是你回來,我要收留你,使你重新作我的僕人。要是你不說廢話,只傳達必要的信息,你就可以重新作我的代言人。人民會自動歸向你;你不必遷就他們。20我要使你在群眾面前像銅牆一樣堅強。他們攻擊你,卻不能擊敗你。我要與你同在,保護你安全。21我要從邪惡強暴的人手中把你搶救出來。我—上主這樣宣佈了。」 這段經文可以說是先知耶利米再次堅定信心的一個告白;我們從前面一段可以看出他心中掙扎的心境,必定有很多次,他一定想要放棄作一個受上帝呼召的先知;一定有很多時候,他也想到要跟大家一樣過舒適的生活;當大家在仇視他的時候,他也會想到自身的安全問題等等;這些都是作為一個先知時常會出現的心理掙扎,我們可以從先知阿摩司在回答伯特利的祭司亞瑪謝的指控時,就是這樣說:「我不是你說的那一類先知,為了金錢而講道。我是個牧羊人,也是看管桑樹的農夫,但是,當我在牧羊的時候,上主親自呼召我,要我出來向以色列人傳上帝的話。」(阿摩司書七:14—15)先知阿摩司就是因為傳講上帝的信息,結果惹火了當時的祭司亞瑪謝,一狀告進國王耶羅波安那兒去,先知阿摩司因此說了前述這段話。他為自己辯駁,強調自己受呼召乃是來自上帝,而不是為了養家餬口。換句話說,誰喜歡當先知?這並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差事啊!因此,當先知耶利米心中有了極大的掙扎時,上帝說出了這段話來鼓勵他,讓他知道上帝並不會離棄他,要他不必為了遷就以色列人民的需要而改變應該說的話。上帝一定會與他同在,就像當年呼召他出來時對他所說的話一樣,要讓他像「堡壘、鐵柱、銅牆一樣堅強」(耶利米書一:19),沒有人可以擊倒他。這也是一個事實,上帝的僕人,上帝一定會照顧。上帝的僕人惟一的準備,就是少自己的意見,「只傳達必要的信息」就可以。這也就是先知米該雅的名言:「上主對我說甚麼,我就說甚麼。」(列王紀上廿二:14)其意在此。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所帶來給我們的信息: 一、離開上帝的話和教訓,人所得到的就是絕望、死亡。 我們讀先知耶利米的書到現在,一再看到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以色列人民因為離開了上帝的話而帶來慘痛的後果:上帝不再成為他們的幫助者,上帝不再與他們同在,使他們失去了生活應該有的正確方向。表面上看來他們好像在大興土木,好像經濟很蓬勃發展的樣子,不錯,但是結果帶來的卻是一場空,因為他們的國家滅亡了,巴比倫帝國將他們所有的一切都掠奪而去,他們失去了一切所有的。然而當他們在巴比倫當奴隸的那段時間,他們開始重新反省他們過去為甚麼會離開上帝?他們重新檢討他們為甚麼會被上帝所離棄?他們所得的結論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好好聽上帝透過祂的僕人所傳出的信息,沒有依照上帝的教訓去遵行,才會落得如此的慘痛結果,因此,他們悔改、認罪。也因為這樣,上帝再次透過波斯帝國—也是外邦人,就像使他們滅亡的也是外邦人巴比倫一樣,重新帶他們回到故鄉去重建家園和聖殿,並且歸還他們過去被巴比倫所掠奪去的一切聖殿財物(以斯拉記一:1—1)。 我們可以從這個歷史經驗看到一個事實:聽從上帝的話,且遵照上帝的話去行的,和拒絕聽從上帝的話,不願遵照上帝的話去行的,這二者之間的差別就是在此,也就是生存與死亡,自由與奴隸之間的天壤之別,這二者之間沒有所謂「灰色地帶」,沒有所謂的「游離空間」,沒有所謂的「二者兼顧」,沒有,我們都必須做一個明確的決定:我們是要遵照上帝的話、旨意去行,或是不要?我們必須做一個明確的抉擇。拒絕上帝的結果,就像先知耶利米所傳出的信息一樣,到最後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也像是對我們說的:「即使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上帝)面前向我祈求,我也不憐憫這些人。把他們趕走!叫他們從我面前滾開!」先知耶利米傳出上帝這樣對待以色列人民的話,這樣的話也會出現在我們耳中! 二、上帝的忠實僕人,上帝必定會照顧。 先知耶利米和其他先知一樣,他們都遇到一個很切身的體驗:孤獨、被同胞棄絕、生命受威脅迫害。他很難過地說出:「我好慘哪!我母親為何生下我呢?」他向上帝抱怨說:「我為甚麼不斷受苦?為甚麼我的創傷不得醫治?」他甚至質疑上帝為甚麼「老是令我失望」!他甚至咒詛那些向他的父親通報他出生消息的人! 確實是這樣,因為作為上帝的僕人確實是件很痛苦的事,傳揚上帝的話、信息確實是很不容易的一件差事。特別是在對著自己的親人時,很可能就是帶來詛咒,或是被威脅要殺害。但是我們看到上帝很清楚地對先知耶利米說:「我要使你在群眾面前像銅牆一樣堅強。……我要與你同在,保護你安全。」我們要注意的是:當上帝跟他說要使他像銅牆鐵壁一樣堅硬、強壯,並且說要保護他時,並不是說先知耶利米都不會遇到任何困難、苦難,也不是說先知耶利米可以打倒所有一切不聽他傳出信息的人,不,不是這樣;而是說上帝會與他一同經過這樣的苦難,一同走過這樣艱難的路逕,上帝永不會離開他! 這點對我們今天的基督教會是很重要的認識,對所有信耶穌為基督的人來說,更是意義非常;今天的基督教會,就是像先知耶利米一樣的角色,是屬於上帝的,是上帝揀選的僕人。因此,屬於基督教會的我們只要問一件事:我們有沒有傳達上帝要我們傳出的信息?我們有沒有盡責任去完成這件傳達信息的使命?如果有,我們就不必害怕圍繞在我們生命四周圍的各種威脅,因為就像上帝對先知耶利米所說,祂必定會與他同在,同樣也必會與我們今天的基督教會同在。 同樣的,作為一個上帝僕人的傳道者,更該有這樣的認識:我們不必遷就那些抗拒上帝在聖經裡的教訓的人,我們要捫心自問的乃是:我作為一個傳道者,我有沒有盡作為一個傳道者應該有的使命、責任,認真傳出上帝在聖經裡的信息?如果有,我們就可以安心了,因為上帝對先知耶利米說的話,也是在對我們傳道者說的。 (一九九七年四月廿七日講於嘉義西門基督長老教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