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耶利米 寫作日期:主前586~585年
書名 本書的英文名字Lamentations從一個希臘文動詞而來,意思是“嚎聲大哭”或“哀傷”,正正描述本書的內容。本書包含哀歌,哀悼耶路撒冷和聖殿遭巴比倫人徹底毀滅。
作者 雖然書中沒有提到作者的名字,但猶太人的傳統一致認為耶利米是本書作者。七十士譯本(舊約的希臘文譯本)和武加大譯本(拉丁文聖經)有標題說:“耶利米坐哭泣,為耶路撒冷悲哀嘆息”。此外,耶利米哀歌和耶利米書有不少相似之處(例如,用“女兒”一詞指“城、民、居民”,在兩卷書裏分別約有二十次)。再者,歷代志下三十五章25節把耶利米與這類文學作品相提並論。
歷史背景 從主前588至586年,巴比倫的軍隊一直圍攻耶路撒冷(王下二五1~10)。猶大的盟友埃及被打敗了,耶利米一再重複的警告卻被猶太人拒絕了。當巴比倫對耶路撒冷的壓制越來越緊的時候,百姓都快要餓死,他們卻仍要向偶像求助。最後,城牆被攻破,耶路撒冷被佔領和搶掠,聖殿、王宮和其它建築物被焚燒,囚犯卻被放逐到巴比倫去。耶利米親眼看見這些可怖事件的發生,便寫下這些哀歌。
結構 本書由五首詩歌組成,每一章是一首詩歌,頭四首都以離合詩的形式寫成(即每一節由一個希伯來文字母來開始,這樣順序使用了希伯來文的二十二個字母——第三章的形式有所不同,當中每三節使用一個相同的字母)。四章經文使用所謂“跛行的節奏”來寫成,這種韻律通常用於喪禮的挽歌。對於這首哀悼耶路撒冷之毀滅的哀歌,這是最合適不過的。
用途 猶太人在埃波月(約七月中旬)的第九日公開朗讀本書,紀念耶路撒冷在主前586年(遭巴比倫人)和主後70年(遭羅馬人)的破壞。羅馬天主教每年在復活節的前一周的最後三天使用本書。書中的內容讓人想起耶穌針對耶路撒冷所說的預言(太二三37,38)。本書最為人熟悉的經節無疑是第一章12節上和第三章22、23節。
耶利米哀歌大綱
壹.耶路撒冷的荒涼(一1~22)
一.耶路撒冷的貧瘠(一1~11)
二.耶路撒冷的痛苦(一12~22)
貳.耶路撒冷的毀滅(二1~22)
一.耶和華的審判(二1~10)
二.作者的哀嘆(二11~22)
.煩惱的先知(三1~66)
一.他的哀嘆(三1~18)
二.他的盼望(三19~42)
三.他的受苦(三43~54)
四.他的禱告(三55~66)
肆.耶路撒冷的戰敗百姓(四1~22)
一.耶路撒冷的圍困(四1~12)
二.圍困的原因(四13~20)
三.將來的盼望(四21,22)
伍.百姓的禱告(五1~22)
一.認罪(五1~18)
二.祈求(五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