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7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毁灭的风暴(七127

这个悲哀的信息,乃是前面一章的大意,揭露出审判故乡的另一个主题;但是现在这位先知突然被一种更大的急迫感抓住。‘结局到了!’他宣告说,而且当他继续传讲的时候,他似乎更为了解结局的迫近。他一再的断言,结局即将来临,好像他是一个气象学家,观察出暴风雨即将毁灭他周围的一切,正在逐渐接近他所站立的地方。但是正如经常所见审判宣告的情形一样,即将来临的灾祸,并不是出自一位异教神明反复无常的作为;这些灾祸都是起源于人的罪恶,我们可以看出,在审判的主文中,充满了对罪恶的分析,那些引起审判的行为,就可以说明审判的根源。因为人的罪恶引起灾祸,所以现在这位先知开始宣告,灾祸造成人的惊惶,也显明他们真正的本性。面对灭亡,他们并不转向真正的保卫者,反而去求人力的本源,并且开始依靠。反过来,这一类的行为,可以逐一说明审判的原因。

(一)骄傲夸耀已经成为他们社会的印记,这也是他们社会遭受审判的一个背景。骄傲是一种植物,已经发芽生长,最后成为审判(10节);当审判临到的时候,就可以将骄傲和自负除去(11节)。骄傲的人以为,他们可以经得起风暴,直等到他们的船开始下沉时,他们才了解这个真理。

骄傲人的态度,具有虚浮的特性,从基本上与 神要求惦的子民的态度完全相反。‘恐怕你心里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申八17);然而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这个古老的警戒,一直被人置诸脑后。 神对我们所要求的,是要我们都认识到,无论我们今天成为何种人,也无论我们拥有甚么,都是 神的恩赐;我们应该感谢,而不是骄傲。但是此处宣布,骑傲要受的审判,已经有效的证实,当灾难的日子临到时,他们单独地站立不住。人类最后必要依靠 神。

(二)骄傲紧紧随着人的自信的力量。过去当灾祸威胁本地的时候,他们召集军队,可以避开危险。因此,面对一个新的威胁,百姓就要吹号,预备去作战(14节),设法防止再度失败。但是他们已经忘记耶和华是他们真正的战士(出十五3);当 神作他们的仇敌的时候,吹号召集军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当时他们的军队没有武器。号一定要吹,可是没有人愿意去作战(14节)。

对于将临之审判所作的响应,再度说明审判的根源。他们对于威胁的反应,乃是转去求告从前的支持者──军队;这种反应产生于历史悠久的自信,对于 神之缺少信心,说明审判将临的一个原因。假如他们一直都不愿倚靠 神,那末,审判的毁坏,足可说明倚靠其他东西的愚行。只有当这种狂妄自信消灭的时候,才可能培植真正的种子,并用之能取代人的一切自信。

(三)人类自信的另一基础,乃是财富。金银是财富和权势的象征,可以使一个人在社会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安全感。所以金银的积蓄,造成自信的保证,和安全的确据。但在审判的时候,以财富支持的虚假,将归于乌有;金银要被抛在街上,好像污水流入下水道一样。因为真正试炼来到的时候,财富的安全感必将土崩瓦解,正如儿童用纸牌所作的房子一般(19节)。

这种警告依赖财富的安全感的象征意义,今时今日,比较以西结那个时代更有增无减。在这个世界里,金钱有许多形式!其中有一部分,甚至标明‘保险’的字样。但是当国际危机发生的时候,通常是黄金价格先在世界市场中上涨。黄金在某种程度上是最持久的安全象征,然而以西结的看法,并不是批评财富应有的价值,更正确的说,乃是观点的问题。假使没有食物可买,银子不能充饥;假如一支宝剑已经插入你的肚腹,金子也无法提供安全。应该谴责的,乃是倚靠财富金钱取得安全的妄想,这是必须打破的。

(四)甚至圣殿也要遭受破坏(2022节)。在这个宣告中,安全最后的一个表征也被除去。因为耶路撒冷的居民认为,即使他们的社会已经完全混乱,他们最后必得平安,不受外国仇敌的损害。 神竟让惦自己的圣殿被异教徒掠夺,这实在无法想象。最虚假的自信形式,就是对宗教安全感的依赖。真是不容易捉摸,微妙的地方在于这种自信是不无道理的; 神确实要保护惦的圣所,不受外国的侵略。但危险是在其内部,而不在于仇敌方面。百姓的罪恶,已经亵渎了圣所,因此,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值得保护。

在遭受灾难的日子,圣殿是百姓信仰最后的凭借,它的毁灭说明他们的虔诚是虚伪的。圣殿的存在,在选民中保存一种 神同在的样式;当同在已经消失的时候,圣殿只是真实的影子。所以凡是从未将圣殿作为真正敬拜之用的人,最后转向圣殿时,也是错误的。那时,已经太迟了;在那个地方没有办法寻得 神的同在,正如这位先知代表 神所宣告的一样:‘我必转脸不顾以色列人。’(22节)

总结这个严厉的审判的晓谕,其中所论到的,不只是一个将临的结局,同时也指出这种虚假信仰,招致这样的一个结局;当结局来到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提供拯救。人的骄傲、军队的力量、财富的权势、甚至长久被人忽视之圣殿的安全,都无法避开将临的结局。正如英国的喀奴特王(King Canute)面对滚滚的洪水一般,他们实在没有能力,使审判的潮流折回。──《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