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五章

【但五1「伯沙撒王为他的一千大臣,设摆盛筵,与这一千人对面饮酒。」

         伯沙撒王」:这名字的意思是:「『伯』神保护了皇帝」。他是拿波尼度的儿子;拿波尼度因常驻守于他玛城,故于主前五五○年任命伯沙撒为巴比伦大军的统帅,一同执掌王权。当玛代波斯大军攻陷巴比伦城的时候,伯沙撒被杀。

         一千大臣」:「一千」是一个约数,衬托出赴宴者人数众多;古时皇帝喜欢设宴款待客人,例如波斯王曾经每日宴客一万五千人,亚力山大的婚筵参加者也有一万人。「对面饮酒」:皇帝通常不与大臣共室饮宴,祇有在特别的庆典和节日才会如此做;但仍会分席而坐。──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157 伯沙撒是何等人?是尼布甲尼撒王之子么?但五12

         答:伯沙撒--意即彼勒的亲王、主的首领,系迦勒底(参上册203题)之最后一王(30)。当其在位三年时,巴比伦城为玛代人大利乌所袭取(五283031,八1)。考巴比伦之古迹,从历史上告诉我们,伯沙撒系拿波尼度Nabonidus的长子,拿氏于主前五五五年即位,乃巴比伦最后的王。于一八五三年存吾珥城旧址内,他为某神所建庙宇的房角石上,发现了如此记载:「我巴比伦王拿波尼度不至于得罪你,愿我所爱的长子伯沙撒也有敬奉你的心。」从其他巴比伦的碑文中,得知拿波尼度王,时常在城外退休,将其管理军政大事的责任,放在其子伯沙撒的身上,因此二人一同为王,同秉国政。不过伯沙撒的王位,是居于从属地位,实际上是太子兼元帅的首领;然而由于他坐在王位上与以色列有关,所以在但以理书中,他便被称为王,来治理巴比伦的事(七l)。这样我们明白伯沙撒之所以把但以理在他国中位列第三(五1629),而他自己则位列第二的缘由。他是纵情宴乐,心高气傲,行事狂妄的人。当他正在与大臣、皇后、妃嫔设筵纵饮之夜,忽然看见有人的手指书文于壁,启示他国的年    日到此完毕,国必分裂,就在那一夜,他被杀身亡(五152530),拿波尼度闻知儿子已死,也就自行投降了。

    在本章2节里,称伯沙撒的父亲为尼布甲尼撒,中有小字「父或作祖」,因原文这个父字,有时也作先祖Forefather。在这里伯沙撒之所以被称为尼布甲尼撒之子者,约有两个原因:

    1.由其母族而论,伯沙撒为尼布甲尼撒之后嗣,而接当时风俗来说,子与孙是没有分别的。

    2.因尼布甲尼撒为巴比伦最有声望之王,就其本地风俗,臣民恒称其王为前王之子,但以理即循此例,而称伯沙撒为尼布甲尼撒之子,所以说:「伯沙撒阿,你是他的儿子」,下有小字「或作孙子」(五22)。由此可知儿子与孙子之称呼均无误也。――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前车可鉴(五116)】「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传一910)这句出自传道书的话,实在道出了人的有限,其所言所行是短暂的、是重复的。报纸所刊载的战争、灾祸、打劫、杀人……,仍是重重复复的发生。同样,但以理书记述伯沙撒王的事迹,岂不是尼布甲尼撒曾犯的吗?

 .任意妄为,自立偶像(14

  有学者以为尼布甲尼撒是伯沙撒的外袓父,他曾为自己造了金像,并命所有的人都要敬拜「它」,目的是满足他自高自大的心,他所遭到的结局,已在前一章交待了。然而,他沉痛的人生经历,却未有成为伯沙撒的警戒。故此,他在与一千大臣饮酒宴乐之际,为表扬他外袓父的战绩,竟用耶路撒冷圣殿中的器皿来盛酒,更带同部下和亲属去赞美假神(34);可见其行为是何等亵渎神啊!

 .惧怕惊惶,召但以理(516

  尼布甲尼撒王曾命把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扔在火中烧死,只因他们不拜金像;当时,神在其中施行了拯救(参第三章),并在梦中显示尼布甲尼撒王所要得的惩罚。那时,他惧怕、惊惶,没有一位巴比伦哲士能给他讲解梦的意思(参四47)。现在伯沙撒却看见指头在粉墙上写字,脸色变了,心意惊惶;同样巴比伦哲士们也无能解释字的意思(69)。最后还是由有圣神之灵的但以理(四89,五1114),为他们解释疑惑。

思想 你曾否以圣经中人物所犯的罪,作为你生命的警戒呢?──《新旧约辅读》

 

【但五2「伯沙撒欢饮之间,吩咐人将他父〔父或作袓下同〕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银器皿拿来,王与大臣皇后妃嫔,好用这器皿饮酒。」

         他父尼布甲尼撒」:作者为甚么称尼布甲尼撒为伯沙撒的父亲呢?第一,拿波尼度娶了尼布甲尼撒的女儿为妻,故伯沙撒本是尼布甲尼撒的外孙,但亚兰文和希伯来文没有「孙子」一词、故通常以「儿子」统称。第二,伯沙撒本为尼布甲尼撒的儿子,被拿波尼度收养,故作者称尼布甲尼撒为伯沙撒之父。

         用这器皿饮酒」:用别国的祭器饮酒,表示轻慢和亵渎该国的宗教,中东各国都避免这样做,因被视作极为不敬的行为。──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五3「于是他们把耶路撒冷神殿库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来,王和大臣皇后妃嫔,就用这器皿饮酒。」

 

【但五4「他们饮酒,赞美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

 

【但五5「当时忽有人的指头显出,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字,王看见写字的指头,」

         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字」:当时,王坐在宴会厅的一边,前面有大灯,而大灯与粉墙相对,灯光照在墙上,显得格外光亮;就在粉墙灯光明亮的地方,忽然有人的指头写字。「粉墙」:考古学家掘出来的巴比伦皇宫的墙壁确实涂上石灰粉,与圣经记载吻合。「王看见写字的指头」:「指头」是指手掌和手指,不包括手臂。──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五5~9史巴尔(Victor Sparre)在他所著的黑暗中的火焰(The Flame in the Darkness)一书之中指出,画人像的画家,和别的艺术家不同,他们使用反面配光的方法,并且大胆的解释说:『在十四世纪的乌雪罗(Uccello)提出配光法,使画家在表面光泽点,集中画出线条,以创造出一种想象的空间。观察者审判这个世界。但是人像的画家把观点和角度倒转过来。他们的所有线条都在这图画中出现,而观察者就站在这幅画中。现在是这幅图画注视这一名观察者。这一幅画不是被放在天秤上秤出它的份量,而是藉观察者。』这就是伯沙撒的经验;也是许多人,当他们面对伟大的上帝之经验。――《每日研经丛书》

 

【但五6「就变了脸色,心意惊惶,腰骨好像脱节,双膝彼此相碰,」

         就变了脸色」:脸色变得苍白;尼布甲尼撒听了但以理三友的回答也同样的「变了脸色」(三19),祇是伯沙撒变脸色是因惊慌丧胆,而尼布甲尼撒则因怒气填胸。

         腰骨好像脱节,双膝彼此相碰」:描写人因战兢恐惧而全身颤抖(鸿二10;诗六十九23;赛廿一3),这两句话常用来刻划因战败所导致的惊恐。希伯来人认为「腰部」(彷若中国人的肾)乃是「害怕」这种情绪的所在地。──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五7「大声吩咐将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进来,对巴比伦的哲士说:谁能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他必身穿紫袍,项带金炼,在我国中位列第三。」

         大声」:反映出伯沙撒的惊慌,希望立刻可以找到人把文字的意思讲解出来。

         身穿紫袍」:紫袍是皇帝御用的颜色(参斯八15)。

         项带金炼」:颈项穿戴金炼是贵族的装饰,特别是朝见君王时,更要穿戴金炼。约瑟被立作埃及宰相时,法老把金炼戴在他的颈项上(创四十一42)。

         位列第三」:有两种解法;第一,因为伯沙撒自己是代父王拿波尼度摄政,他祇是位列第二,故「位列第三」是他以下最大权的官员。第二,「第三」是一个官阶的名称,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高官。──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五8「于是王的一切哲士都进来,却不能读那文字,也不能把讲解告诉王。」

         却不能读那文字」:有学者认为这些文字是用腓尼基字母写成的,故巴比伦的哲士不懂得读,但腓尼基文却与希伯来文相似,所以但以理可以轻易把文字读出和解释。墙上的文字可能十分怪异,如果没有上帝的指示,人绝不懂其读法。另一方面,巴比伦哲士可能晓得这些文字的读法,却不知道它们的意思。──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五9「伯沙撒王就甚惊惶,脸色改变,他的大臣也都惊奇。」

 

【但五10「太后〔或作皇后下同〕因王和他大臣所说的话,就进入宴宫,说:愿王万岁。你心意不要惊惶,脸面不要变色。」

         太后」:她是尼布甲尼撒的妻子,伯沙撒的外祖母;也有解经家视她为拿波尼度的太太,是伯沙撒的母亲。后者的解释更合理。相传拿波尼度的太太乃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儿李道葵斯。因为太后地位崇高,故不必等候皇帝召见,亦可直接入宫向王进言。──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五11「在你国中有一人,他里头有圣神的灵,你父在世的日子,这人心中光明,又有聪明智慧,好像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为术士,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袖。」

         心中光明」:看透万事,甚么都不能隐瞒他(参二22)。

         聪明智慧」:「聪明」指「卓见」和「洞察力」,「智慧」原意是「稳安坚定」,描写人有主见,不会随波逐流,任人唆摆,此处却与「知识」同义(12节)。──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五12「在他里头有美好的灵性,又有知识聪明,能圆梦,释谜语,解疑惑,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称他为伯提沙撒,现在可以召他来,他必解明这意思。」

         美好的灵性」:优秀的才能,尤其是思想方面的优秀。

         能圆梦」:解释梦的意思。

         解疑惑」:善于处理难题;是不折不扣的解铃人。──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五13「但以理就被领到王前,王问但以理说:你是被掳之犹大人中的但以理么,就是我父王从犹大掳来的么。」

 

【但五14「我听说你里头有神的灵,心中光明,又有聪明和美好的智慧。」

 

【但五15「现在哲士和用法术的,都领到我面前,为叫他们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无奈他们都不能把讲解说出来。」

 

【但五16「我听说你善于讲解,能解疑惑,现在你若能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就必身穿紫袍,项戴金炼,在我国中位列第三。」

 

【但五17「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说:你的赠品可以归你自己,你的赏赐可以归给别人,我却要为王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王。」

 

【心高气傲的结局(五1731)】「愚妄人口中骄傲,如杖责打己身。」(箴十四3

 .骄傲的表现(1820a2223

  尼布甲尼撒所得的王位,岂不是神赐给他(18),立他治理国事的吗(21)?然而,他却心高气傲,灵也刚愎,行事狂傲(20),漠视神本在人的国中掌权。更甚的是他外孙伯沙撒,既不以尼布甲尼撒所遭遇的为戒,竟向天上的主自高,又以神殿的器皿作宴乐之用(23a)。同样,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是神所赐的恩典,无论是健康、经济、智慧、美貌……,但有否存感恩的心,谦虚的献己归主用呢?

 .自高的报应(20b212430

  尼布甲尼撒目中无神,自立金像,结果神不再立他为王;他既不归荣耀给神,神就收回他为人的荣耀,使他与兽无异(20b21)。而伯沙撒不单没有放耶和华神在眼中,竟向神存虚妄的心,轻慢祂的尊荣。故此,神也使他不再存在。「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30)他的位和国也被分割(28)。可见神施报之公义呢!

思想 你曾否夺取了神的荣耀,在事奉的岗位上自以为是?──《新旧约辅读》

 

【心高气傲的结局(五1731)】「愚妄人口中骄傲,如杖责打己身」(箴十四3)。记得少年时曾读过一个螳臂挡车的故事吗?那只螳螂竟向着迎面而来的车子夸口,要用牠自己的臂去阻挡车子的前进;结局当然是自毁生命啦!也许,你会暗笑那螳螂的愚拙;但多少时候人也是如此自以为是,向造他的神说张狂的话,就如尼布甲尼撒王和他的外孙伯沙撒。──《新旧约辅读》

 

【但五18「王阿,至高的神曾将国位,大权,荣耀,威严,赐与你父尼布甲尼撒。」

         国位、大权、荣耀、威严」:「大权」指治国的权柄,「荣耀、威严」乃是治国成绩辉煌所带来的光荣和人的敬重。──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五19「因神所赐他的大权,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在他面前战兢恐惧,他可以随意生杀,随意升降。」

 

【但五20「但他心高气傲,灵也刚愎,甚至行事狂傲,就被革去王位,夺去荣耀。」

 

【但五21「他被赶出离开世人,他的心变如兽心,与野驴同居,吃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湿,等他知道至高的神在人的国中掌权,凭自巳的意旨立人治国。」

 

【但五22「伯沙撒阿,你是他的儿子,〔或作孙子〕你虽知道这一切,你心仍不自卑,」

 

【但五23「竟向天上的主自高,使人将他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你和大臣皇后妃嫔用这器皿饮酒,你又赞美那不能看,不能听,无知无识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却没有将荣耀归与那手中有你气息,管理你一切行动的神。」

 

【但五24「因此从神那里显出指头来,写这文字。」

 

【但五25「所写的文字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

         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这有不同的解释。第一,它们是三种重量的单位或货币的名称,「弥尼」相等于「弥那」(结四十五12),「提客勒」是希伯来文的「舍客勒」、「法珥新」(「乌」是亚兰文的连接词)却指半个「弥尼」;「弥尼」代表尼布甲尼撒、「提客勒」是伯沙撒,而「法珥新」即是玛代波斯,这二国加起来相等于尼布甲尼撒。这理论在二十世纪初期颇为流行。

         第二,「弥尼、提客勒、法珥新」是不同重量单位的名称,代表三个皇帝:尼布甲尼撒、拿波尼度和伯沙撒,或是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的儿子以未米罗达(王下廿五27)和伯沙撒,也有学者认为「弥尼、弥尼、提客勒、法珥新」代表五个皇帝,因「法珥新」是复数,预表两个皇帝。这五个皇帝就是在尼布甲尼撒死后统治巴比伦的五王。

         第三,「弥尼、提客勒、法珥新」的确是三种重量单位或货币的名称,只不过但以理却把它们当作动词去解释;这一来,「弥尼」即是「被数算」,「提客勒」是「被量称」,「法珥新」是「被分裂」。第三种解法最合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五26「讲解是这样。弥尼,就是神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

 

【但五27「提客勒,就是你被称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

 

【但五28「毘勒斯,〔与乌法珥新同义〕就是你的国分裂,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

 

【但五29「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给但以理穿上,把金炼给他戴在颈项上,又传令使他在国中位列第三。」

 

【但五30「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

         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迦勒底」指巴比伦人,伯沙撒被杀应验了但以理的预言,巴比伦国随着灭亡。──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以理书第五章记载巴比伦最后一个王是伯沙撒。这岂不是犯了错误?巴比伦最后一位王帝是拿波尼度,却不是伯沙撒。】

     圣经的记载真确无讹,考古学的发现足可作支持的证据。在十九世纪或以前,很多学者都误认为「伯沙撒」是虚构出来的,因为由希罗多德的时代开始,希腊历史学家都对伯沙撒全无认识,甚至没有在经外文献见过这名字。诚然,当迦勒底王国的国运日走下坡时,拿波尼度的确是巴比伦王(拿波尼度的楔形文字写法是Nabu-na'id)。根据目前在考古学方面的资料,古列王挥军进攻巴比伦尼亚之际,拿波尼度居于阿拉伯北部提幔的行宫。故此,当时是其子伯沙撒管治巴比伦本土(伯沙撒居于巴比伦城的皇宫中,当时人认为巴比伦是一个坚城,可以抵挡任何入侵者)。古列率波斯军攻陷巴比伦城之前几年,拿波尼度已立伯沙撒为总督,代替父亲管理一部分行政区。

    考古学家在吾珥发掘了一些古代的刻文,其上记有拿波尼度的祈祷。拿波尼度首先为自己祈求,然后为长子Bel-shar-usur刻文上的这类祈祷,通常只是专为在位君王而记录在案的。此外,尚有其他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文件,记载伯沙撒向西婆(Sippar)的庙献牛及羊,作为「王的献祭」。在希罗多德时代(即主前四五O年),伯沙撒已被历史学家遗忘了,这更显示出但以理书第五章的作者的存活日期,远早于主前四五O年。而且,这位作者必定熟悉巴比伦当时的政务,五三九年,伯沙撒在国中位居第二;因为,当但以理解释墙壁上的文字之后,伯沙撒也只能赏赐他在国中位列第三。(读者欲希望更透彻了解这件事,可参看Raymond P.DoughertyNabonidus and Belshazzar [New HavenYale1929]。)──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但五31「玛代人大利乌,年六十二岁,取了迦勒底国。」

         玛代人大利乌」:即是波斯王古列。──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158 大利乌有几位?其重要行事如何?但五31

         答:大利乌--在圣经中同此名的王有三位。兹将他们的重要行事略述如左:

    1.巴比伦王--系玛代族人亚哈随鲁之子,迦勒底(参上册203题)王伯沙撒死后,他取了巴比伦国,与波期古列(参上册115题)同时为王(但五31,九l,六28)。有人认为大利乌就是在巴比伦碑文中,所记那一位率军首先进入巴比伦城的将军柯比利亚Cobryas,或是犹太史家约瑟弗所说,为古列王的岳父薛阿塞利Cyaxares 。在当时,一人兼有巴比伦文与波斯文的两个名字,是很普通的事,如但以理与其三友然(一67)。不论如何,按照经上记述,这位大利乌王,他随心所愿,立一百二十个总督,治理全国,其上又立总长三人。但以理列在三人之上,后因遭众臣之嫉妒,合谋参劾,求王将他扔在狮子坑中,然而因蒙神的使者封住狮子的口,王甚喜乐,吩咐人将他从坑中系上来,毫无损伤,于是王传圣旨,晓论全国敬畏神(五31,六全)。

    2.波斯王--系波斯之第四王(拉四5,该一1,亚一1),又称为赫斯他皮西Hystaspes,前王克比色斯Cambyses死后,有西模底斯Smerdis者篡得国位,被波斯贵族七人所废黜,大利乌为七人中之一,后即被选为王,时在主前五二一年即位,重组波斯帝国而开拓之。他在位三十六年,为万世善战的魁首,常帅师亲临大敌,在亚西亚西北、欧洲东南,及非洲北部占据多数地方为属国。于主前四九○年,希腊再复兴富强,将波斯战败,从此波斯就衰微了。在大利乌年间,犹太人蒙他恩准,随所罗巴伯归回故土,并重建圣殿,拨取贡银作为修殿的经费,由此可见他是一位闻名之王(拉五-六全)。

    3.波斯末王--此王希腊人称为挪土司Nothus,自主前四二四至四○四年,在位二十年,圣经中仅见一次记载,与所罗巴伯同归之祭司利未人的名册中载称:「波斯王大利乌在位的时候」(尼十二22),是有别于上述二王。这王所统治的国被亚力山大所灭亡。――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到底是否真有「玛代人大利乌」这个人?】但以理书五31首次提及「玛代人大利乌」,经文有如下记载:「玛代人大利乌,年六十二岁,取了迦勒底国。」有某些学者倡导但以理书乃后期写成的这种理论,他们的论点是:(1)玛代人大利乌并非真有其人,留存至今的古代文献,从未提及此人;(2)大利乌此名,出于马迦比时代的但以理书作者之手,这位马迦比时代的作者不大熟悉波斯历史及王室的家系,于是将大利乌一世及玛代人大利乌混淆了,前者(主前五二二至四八四)乃波斯王,却非玛代人;(3)这位作者误以为是玛代人攻克巴比伦(而不是波斯的古列),作者以为这位「大利乌」统治巴比伦有好几年时间,然后才败在波斯人手下。

    经过上述改动,所谓马迦比时期成书说,却也足以解释尼布甲尼撒梦境中的「四个帝国」(参但二章);这派学者认为,四个王国分别是(1)迦勒底;(2)玛代;(3陂斯;(4)希腊。这种编排,无疑是将但以理的预言固定在主前一六五年之前。(因为传统上视第四国为罗马,即预设但以理的确说出预言,且能应验,但这却是走高等批判路线的理性主义者所不容。)马迦比成书论这个假说是否成立,乃视乎对「玛代人大利乌」的解释。因为,这个人物的身份问题异常重要,值得我们详加考据。

    舒士他斯伯之子大利乌,与但以理书五章的玛代人大利乌,绝不是同一人;原因有下列四项。

         1       大利乌一世乃生而为波斯人,是古列王的表兄弟。他不是玛代人。

         2       主前五二二年,当大利乌暗杀古列之子麦尔他的时候,大利乌还只是个年青人;没有可能有六十二岁。

         3       大利乌并非在古列之前作巴比伦王,事实刚与此相反,古列大帝死后七年,大利鸟才登上王位。然而,自由派神学家却指称,但以理书作者假设大利乌早于古列作王。

         4       在古代近东,学生若不看希罗多德的作品,也要读色诺芬或主前四、五世纪以来其他希腊历史家的著述。故此,主前二世纪的所谓但以理书作者,无可能混淆了大利乌王的国籍及当时王朝的兴替,甚至在希罗多德时代的巴勒斯坦,上述希腊作者的著述也广为传阅。今天我们对于古列及大利乌的认识,也都是来自色诺芬及希罗多德的作品。因此,任何以希腊文写作的人,或在希罗文化下生活的作者,若尝试将大利乌置于古列之前,必会受读者嘲笑,而这位作者所写的任何作品,都不会受人欢迎。

    由此看来,唯一的结论是:玛代人大利乌与波斯王大利乌是毫不相干的。事实上,是认为但以理书乃后期作品的学者自己混淆不清,却非但以理书的作者弄错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承认,考古学方面的发掘资料没有提及「玛代人大利乌」。(伯沙撒的身份问题与「玛代人大利乌」相类似,因为在十九世纪末叶以前,巴比伦泥版尚未被发现,当时的圣经批评者就认为但以理书写于马迦比时代,而指称伯沙撒乃但以理书内的另一个虚构人物,他们不知道伯沙撒原来在其父拿波尼度的辅导下作王。)下一段,我们会从但以理书找着一些使人感兴趣的资料。

    但以理书有数段经文显示,大利乌本来没有作王的资格,而是由某个具有更高权力的人扶植他暂时作王。但以理书九1指大利乌「立为」迦勒底王,在这里,动词homlak所用的是被动语态字根(hophal),而不是一般情况「会用的malak(作王)。后者的情况通常是指某人承继父、兄之位,或攻克一国而作王。五31指出,大利乌「接受」(qabbel)王位(译按:中文和合本作「取了迦勒底国」),似乎是高于他的权力机构赐他王位。大利乌一世于主前六世纪末叶的贝希斯敦石刻文,也指出古列曾立某些人作附庸国的君王,从属?他,情况与但以理书五31相似(因此,大利乌的父亲舒士他斯伯,也是古列大帝统治期间「被立为王」)。大利乌被古列立为治理巴比伦国境的君王,于是,大利乌发谕旨时,必须依照古列所惯用的方式,因此,六25的谕旨,是颁布给「全地」的居民。在传统上,远溯至罕谟拉比的时代(主前十八世纪),君王的称号都是sar kissati(全地之王)。由此看来,六25并非意味着,大利乌自命为全人类的君王,包括波斯人民。因此,圣经批评学者的假说难以成立。

   那么,玛代人大利乌究竟是谁呢?惠甘(J.C.Whitcomb)详细研究考古学方面的文件后,在其著述Darirs the MedeGrandRapids:Eerdmans,1959])内作出如下推测:圣经提及玛代人大利乌,是指(1)吾巴鲁(Ugbaru)。他是个将军,主前五三九年,他挥攻陷巴比伦;(2)古巴鲁(Gubaru)。主前五三五至五二五年期间写的泥版,常指他为巴比伦总督;(3)高巴鲁华(Gaubaruva)。大利乌大帝的刻文有提及此人。吾巴鲁并非古巴鲁(色诺芬将后者的名字写成Gobryas,但与吾巴鲁起了混淆);吾巴鲁是个年纪老迈的将军,巴比伦城沦陷后数星期,他就逝世了。高巴鲁华,则属较后期的人物,以施他尼(Ushtani)于五一O年左右被立为巴比伦总督后,高巴鲁华的名字才出现。至于古巴鲁,我们不清楚他属?那个种族,但他极有可能是玛代人。古列的政策是以忠心又有谋略的玛代人,在他的政府中担任重要职位,哈巴古施将军就是其中的表表者。至于「大利乌」(波斯文是Darayawush)此名,似乎与dara有关系;在波斯作品Avestan中,dara解作「王」,就正如罗马的augustus一样。darayawush(「那三者」)可以是表示有尊贵地位的称号,但亦可当作专名用(正如英文的King,有人用来作名字)。

    照上文的推论看来,玛代波斯军队刚刚攻陷巴比伦后,波斯帝国的另一边,却急需古列驾临。因此,古列命大利鸟——古巴鲁暂时管理巴比伦,封他为巴比伦王。古巴鲁管理巴比伦一年或较长的时间后,古列便重临巴比伦掌权,并在玛以杜克神庙正式加冕为王。此后,大利乌被古列立为巴比伦总督,因为古列自己已重掌王权。此后不久,古列便立长于甘拜西为巴比伦王。但以理书只提及大利乌的「元年」,就没有涉及较后期的日子了(参九1),这显示出大利乌掌王权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玛代人大利乌只统治了短短一年,实难与其他国祚长久的帝国并列。因为迦勒底人的帝国维持七十三年,波斯帝国长达二0八年,至于希腊,到主前一六五年为止,已有一六七年历史了。由此看来,赞成但以理书马迦比成书说的学者,倡言书内四个接连的国度是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实难以令人置信。

    结束这条问题的时候,我们稍题但以理书第五章的一段事迹。这章经文记载,在伯沙撒设筵席那座宫殿的墙上,有手指写字。墙上的字句,预告了巴比伦人的悲惨命运,第三个字是PERES,据但以理解释(28节),PERES意即「你的国分裂(perisat,PERES一样,源于字根P-r-s),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Paras)」。这节经文含有两重的双关语,都与字根Prs有关。这清楚表明了,本书作者相信第一个帝国(迦勒底)会直接转移为波斯,而排除了玛代帝国的可能性。因此,圣经批评家的理论——但以理书作者心目中,有着较早期的与波斯有别的另一帝国——实不能成立。由此看来,但以理书作者必定是深信第二帝国乃波斯(即玛代波斯),第三帝国(但以理书二章)乃占领马其顿——希腊——叙利亚这大片土地的希腊帝国,能完全推翻这个强大无比的帝国,就只有罗马了。因此,但以理的确作出了一连串得以应验的预言,马迦比时期成书说不能损害但以理预言的真确性。──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但以理书第五章大纲】伯沙撒的筵席(五1-31

   一、伯沙撒大摆筵席(五1-4{\LinkToBook:TopicID=158,Name=(一)伯沙撒大擺筵席(五1-4}

   二、伯沙撒吩咐哲士解释墙上的字(五5-9{\LinkToBook:TopicID=159,Name=(二)伯沙撒吩咐哲士解釋牆上的字(五5-9}

   三、太后向伯沙撒举荐但以理(五10-16{\LinkToBook:TopicID=160,Name=(三)太后向伯沙撒舉薦但以理(五10-16}

   四、但以理为伯沙撒解释墙上的字(五17-28{\LinkToBook:TopicID=161,Name=(四)但以理為伯沙撒解釋牆上的字(五17-28}

   五、伯沙撒提升但以理(五29-31{\LinkToBook:TopicID=162,Name=(五)伯沙撒提升但以理(五29-31}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巴比伦亡国史(五章)】

一、伯沙撒欢宴犯圣(1~4

   二、神特写字警告(5~9

   三、但以理解释字意(10~29

         1、被介绍到王前(10~16

         2、先以厉言指责(17~24

         3、再为解释字意(25~28

               1)弥尼——是数的意思,即“神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

               2)提客勒——是被称在天平里的意思,即你被称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

               3)乌法珥新——是分裂的意思

         4、大利乌取巴比伦(30~31

——贾玉铭《圣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