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文学简介 |
引言
在圣经里,启示录、但以理书为代表性的著作。
以琳书房和橄榄出版社出版有关末世的书籍,例如「末日大决战」同样具备鲜明启示文体的色彩。
启示文学的起源
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启示文学主要的发展是在主前第二世纪马加比时期,因着西流基王朝对犹太人宗教上的逼迫,著述鼓励大家在信仰上的坚持。
旧约先知书里的痕迹
以赛亚书廿四至廿七章和约珥书的内容着于重描绘末世的光景,包含地的毁灭、天象的征兆、天上的筵席、怪兽和巨龙等主题,但是并不具备启示文学的写作笔法。但是在赛四十、四三、五一里,则可以观察到对今世的绝望与对神直接干预的期待。
以西结书卅七至卅九与撒迦利亚书里有相当多的篇幅在描述先知在异象里所经历的情境,包含对异象的描绘与之后的解释,是典型启示文学的写作模式。
近东其它民族的文学
J. Bergman在一篇有关埃及启示文学的文章里发现「决定论」和「对永恒的循环观」的思想。H. Ringgren、G. Widengren和A. Hultgard等学者认为亚喀得文字即具有启示思想发展的特色。并且,S. S. Hartmanep根据波斯神祇的名字主张,波斯伊朗在主前六世纪已经有二元论和智慧先存的观念,还有末世救赎主的思想。
G. R. Osborne主张启示文学的起源是在主前第八至第六世纪,主要是出自预言的信息,但是与伊朗和近东的概念雷同。
但是先知文学里的预言并不是唯一影响启示文学的因素,Von Rad认为智慧文学才是启示文学的首要来源。( Rowland并不认同,他指出智慧思想缺乏末世的取向和神秘的象征。)
社会学并不是唯一的研究路径,包含了作者,以及神的心意,都是我们必须囊括的研究主角。
主前第二世纪的著作
主前第二世纪的确是启示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有相当多的次经与伪经以启示文体的模式著述,例如以诺一、二、三书、摩西升天记、禧年书、以赛亚升天记……等。马加比时期以后,哈西典人 (敬虔派) 的兴起,后来再分裂为法利赛人和爱色尼派,特别是后者对末世有相当的关注,乃至成为一种思想方式和人生观,甚至是生活模式的改变。
新约圣经里的著作和引用
这些思想与著作模式也影响到新约的作者。包含橄榄山讲论 (可十三)、林前十五、帖后二、彼前三、犹大书、和启示录。
启示文学的定义
「启示」源于希腊文apocalypsis一词,原意为「以神谕的方式揭开隐蔽的真理」。这个真理着重在于末世时期的事件,包含复活、基督再来、审判和神国的实现。Paul D. Hanson综合了Rowland、Collins和Aune等人的意见,给予启示文学这样的定义:
启示文学是由不属这世界的生灵向先见讲述,将天上的奥秘作启示性的沟通,以故事架构来陈述异象;这些异象引导读者进入优于今日处境的超现实中,使读者在试炼中得以坚立。异象将一般经验颠倒过来,使天上的奥秘成为真实世界,而现今的危机则成短暂、幻象般的情境。这一切都因神将为忠心的信徒改变这个世界而实现。
启示文学的文体特征
其实,在启示文学和文体的讨论上有相当的困难,有些归属在启示文学的著作并不具备某些启示文体的特征,而某些著作具备启示文体的特征,但是并不列入启示文学作品中。Osborne则另以「形式」作为观察的归类:
1. 出自权威的启示
圣经里的启示文学著述,必须肯定是出于先知从神的领受,并且是在异象或是异梦里的经历,再结合书卷里其它的经文,无论是生活经历或是教训的部分。因着这样特殊的经历,先知更是时常强调这是一个实在的体验。
2. 天使为媒介
在启示文学著作的异象经历里,除了先知个人身历其境以外,还有天使参与在其中。有时是负责导引先知在异象里的漫游,更重要的是,扮演对异象作诠释和澄清的脚色。例、结四十、亚一至四、启十七、和但七、八等。
3. 特殊的文学著述方式
a. 一般先知书最初的型态可能是一段受感宣讲的神谕信息,但是启示录和但以理书则是以文字对异象的记载作为流传的模式。通常有类似的公式─
i. 首先是「我观看…」。
ii. 然后是先知对异象里的经验提出问题。
iii. 文中对先知在经历里的感受有清楚的描述。
iv. 神或天使对先知的安抚。
v. 进而对异象作解释给先知明白。
b. 两卷书都可以观察到有主题循环与逐渐推进的编撰痕迹。例如、启示录里的七个教会、七印、七号、和七碗,与但以理书中对「逼迫者」的描绘,例、七21、八9-12、九26-27、十一21-45。
4. 正面的道德劝诫
先知书的作者在信息的着眼点是放在当时的社会弊病上,所以多有责备与警告,但是,启示著作则是放在未来的盼望,对于读者则是给予鼓励居多。
5. 隐晦的象征语法 (symbolism)
在启示著作里,有一些在神话或是幻想世界里面的怪兽出现,是具备象征意义的,并且这些「符号」与作者当时代的文化背景有关。数字本身也是具备象征的意涵,例如、三、四、七、十、十二……等。
6. 对现今世界的悲观主义
启示著作的内容基本上是透露对今世的否定,与对末世神国度的期待。另外,就是对我们生活所处的物质界的忽略,灵界的活动具有更重要的关键影响力。
7. 具有善恶二元色彩
这两卷书卷都带有浓厚的善恶二元色彩,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天使与撒但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8. 对历史有详细的论述
包含对过去的历史、即将发生的局势推演,与遥远未来的末期,较一般的先知书有更多的篇幅与更详尽的论述。根据这些预言的告知,为要强调神是掌管历史的神,无论过去还是未来。
9. 匿名
两约之间有相当多的著作,作者藉古代圣徒的名字,甚至是借用他们的身分撰写「经历」和「启示」。例如,亚伯拉罕启示录,不单详述这位先祖的生平事迹,也铺述了异象经历的背景,可能是为了增加该著述的权威性。
启示著作的诠释原则
1. 辨识各段落的文体类型
必须承认,一部启示文学著作在不同的段落是以不同的文体撰写。例如,但以理书前半部即为一般的叙事文体,后半部才为启示文体。Fee认为启示录为先知、书信、和启示文体的综合。而Ryken甚至加上叙事、诗歌、和戏剧等文体形式。
2. 平衡历史性与未来性
启示著作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依然是息息相关,但是在预言的描述上,有时具备第二义。
3. 注意「已然」和「未然」国度的张力
某些预言已经应验,某些预言尚未应验,某些预言已经部份应验,但是尚未完全应验。并且,预言的内容彼此之间可能有时间重迭的情形。
4. 象征语法的解释原则
象征语法,又称为「表记主义」(symbolism),是一种特别的隐喻笔法,借着可见与已知的意象和事件所具备的概念和特征,来代表另外一样事物。例如,狮子具备狩猎的特质,被运用象征基督,或是撒但。
Osborne将表记分为六种:
(1) 神迹:例如,燃烧的荆棘象征以色列在苦难中得蒙保守;云柱、火柱等神迹象征神的同在。
(2) 异象:有着象征语法,例如橄榄树与金灯台;装着各样动物的大布。
(3) 物品:例如,血象征生命。
(4) 象征性的数字、姓名、颜色、金属、宝石:例如,以赛亚的孩子、启示录里四种颜色的马、但以理书中的巨像从金到泥等材质。
(5) 象征性的举动:例如以西结和约翰吃下书卷的动作 (结二、启十)。
(6) 象征性的礼仪:例如,献祭、洗礼、和擘饼等。
当解释这些表记,有几点必须要注意:
a. 从最近的上下文里找寻对该象征的解释,如果没有,进而在全书卷里搜寻。
b. 运用圣经已经解释过的表记,作为研究其它表记的基础。但以理书里的巨兽象征帝国的兴起,在启示录里的巨兽即可能具备相同的意涵。又如,细麻衣象征圣徒的义行。
c. 对于圣经未清楚解释的表记,应彻底研究上下文、当时的文化背景和模拟经文。要避免按照读者个人的文化背景以及相关时势自作解释,随意套用。
d. 象征语彚的目的,并不止于提供画面,更重要的是传达属灵和神学意义。例如,启一13-16对主耶稣威荣形象的描述,重点在于其象征含意─长袍象征祭司的身分、白发象征主亘古到永远、眼目如火焰和脚如光明铜则象征基督超越的神性。又如启十二1-6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星辰的妇人,是以色列,也是教会的表记。
e. 把握异象所传达的中心主题,细节通常没有独立的重要意义。每个异象都有其中心真理教训,细节通常只是具有装饰性的加强效果,不一定需要加以一一阐释。
f. 留意表记是否具备双重涵义。例如,狮子可以象征基督,又可能是象征撒但;蛇是撒但的表记,但是基督徒又要灵巧像蛇。
g. 数字的象征意义。「三」通常代表较小的总数。「三」、「四」、和「七」
5. 必须参考全书的结构
因为启示文学著作是藉由多个单元组合而成,主题有其编排上推演的发展,所以解释一个异象,或是一处细节,不应该只从该段落经文作参考,必须将全卷书纳入研究搜证的范围。
6. 保留的态度
Osborne认为,神以隐晦的象征方式启示有关末后的事物,可能有部分原因是希望信徒不要太过专注于对未来的预测。应该将焦点转向神和其中的神学教训,即神必然在历史中的干预,并将终结历史。
先知末世论与启示性末世论的对照
相同点:
1. 同样关注将来的事和指向末世神的作为。
2. 都采用象征性的词汇,但是在程度上有差别。
3. 中心思想都是强调,敬虔的人必蒙拯救。
4. 同样强调是从神而来的启示,具备权威性。
相异处:
1. 启示性预言采用更多的象征性词汇,读者需要更多的「解碼工具」,它的信息对外人是隐藏的。
2. 启示性末世论以普世历史的角度,观察神的子民在其中的命运;先知末世论则单纯以神百姓的角度看人类的结局。
3. 启示性末世论弥漫二元论的思想,藉此引出善恶之间冲突的强烈。例如,敌基督与基督、天使与魔鬼、天国对比列国、耶路撒冷对比巴比伦等。
4. 先知末世论警戒选民从冷淡的属灵光景里悔改;启示性末世论以神末日的审判来安慰现今受苦的选民。
5. 先知末世论在整卷书中所占篇幅较短;启示性末世论则是以整部著作来表达该主题。
6. 启示性末世论对末世的光景有大量的描绘。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