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
一、尼布甲尼撒制作金像v.1-7
「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金像,高六十肘,宽六肘,立在巴比伦省杜拉平原。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将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召了来,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于是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聚集了来,要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就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那时传令的大声呼叫说:「各方、各国、各族〔原文是舌:下同〕的人哪,有令传与你们:你们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当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时扔在烈火的中。」因此各方、各国、各族的人民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1. 「金像」:
a. 尼布甲尼撒王自身的像。
b. 玛尔杜克 (Marduk)。
c. 不一定是纯金打造,可能只是外部镀金。
2. 「高六十肘,宽六肘」
a. 每肘1.5呎。
b. 高27公尺,宽2.7公尺。
c. 60í6可能与巴比伦历法一年有三六○天有关。
d. 这尊金像可能类似一块高耸的「石柱」,因为高与宽的比例与一般人不符。一般人的比例为5: 1,但是这里是10: 1。
3. 「杜拉平原」:可能位于巴比伦城东南方六哩处。
4. 官名:[1]
a. 总督:保护者,皇帝在各区的代表,一区包含好几个省份。
b. 钦差:省长,负责一省的政务。
c. 巡抚:辅助总督管理地方行政。
d. 臬司:皇帝的顾问。
e. 藩司:专管财政事务。
f. 谋士:主理司法工作,相当于今天的大法官。
g. 法官:相当于今天的裁判司。
5. 「开光之礼」:金像的落成典礼。
6. 乐器名:
a. 角:用兽皮制成的口吹乐器。[2]
b. 笛:牧童用来呼唤羊群的风笛。[3]
c. 琵琶:竖琴,三至十二条弦。[4]
d. 琴:三角形的四弦琴。
e. 瑟:三角形的弦乐器。
f. 笙:
i. 鼓。
ii. 钹。
iii. 风笛。
iv. 合声。[5]
7. 「烈火的窑」:
a. 杰里迈亚曾经预言西底家和假先知亚哈将被巴比伦王放在火窑中烧死 (参耶廿九21-23)。
b. 一般的火窑是为制作陶器,有一口作出入之用,这个窑可能是专为行酷刑设计的。
二、但以理的三友拒拜金像v.8-18
「那时,有几个迦勒底人进前来控告犹大人。他们对尼布甲尼撒王说:「愿王万岁!王啊,你曾降旨说,凡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声音的都当俯伏敬拜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扔在烈火的中。现在有几个犹大人,就是王所派管理巴比伦省事务的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王啊,这些人不理你,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当时,尼布甲尼撒冲冲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带过来,他们就把那些人带到王面前。尼布甲尼撒问他们说:「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你们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吗?你们再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却还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时扔在烈火的中,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对王说:「尼布甲尼撒啊,这件事我们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们所事奉的 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中救出来。王啊,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1. 「迦勒底人」:
a. 一般巴比伦的人民。
b. 指宫里的同僚等占星学家。
c. 他们可能对但以理的三个朋友不遵守王的命令、或是拒绝敬拜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产生反感。
d. 或者对他们三个外人在宫中得看重而反感。
2. 「控告」:原译是「撕开逐一吞吃」。
3. 「现在有几个犹大人,就是王所派管理巴比伦省事务的……」:由此可以推论,尼布甲尼撒王之所以能够雄霸天下,与他唯才是用有关。
4. 「这些人不理你…」:语意里透露出挑拨的企图。显然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虽然在巴比伦蒙主保守,又得被高举,但是并不表示他们的生活是一帆风顺,反而是危机四伏,遭遇官场的嫉妒,与明争暗斗。
5. 「当时尼布甲尼撒冲冲大怒」:
a. 尼布甲尼撒对有人胆敢违抗他的命令大为愤怒。
b. 参二12、三19,可以发现尼布甲尼撒王易怒的性情。
6. 「你们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像,是故意的吗?」
a. 「是故意的吗」或作「是真的吗」。
b. 语气中透漏对三个人的肯定,并不尽相信他人的控告。
7. 「你们…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却还可以。」:尼布甲尼撒再给他们补救的机会。
8. 「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
a. 显然尼布甲尼撒尽力分析事情的实际光景给他们知道。
b. 为后面三个人的得救情节铺路。
9. 「尼布甲尼撒阿!这件事我们不必回答你。」:
a. 直呼王的名字似乎很不礼貌。
b. 原文直译是「他们回答尼布甲尼撒王」。
c. 他们已经做好预备殉难。
d. 他们觉得在这事上的理由无须向王说明。
10. 「即或不然」:
a. 他们相信神的全能超过所有。
b. 他们完全尊重神的决定与作为。
三、三友的得胜v.19-30
「当时,尼布甲尼撒怒气填胸,向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变了脸色,吩咐人把烧热,比寻常更加七倍;又吩咐他军中的几个壮士,将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捆起来,扔在烈火的中。这三人穿裤子、内袍、外衣,和别的衣服,被捆起来扔在烈火的中。因为王命紧急,又甚热,那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的人都被火焰烧死。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这三个人都被捆落在烈火的中。」
1. 「尼布甲尼撒…变了脸色」:形容尼布甲尼撒的大怒。对尼布甲尼撒而言,听到这样的回答,按照一般的情理推论,一定是更加觉得下不了台,并且他的善意被践踏。
2. 「七倍」:象征完全。七,在但以理书里,时常被用到。
3. 「裤子、内袍、外衣和别的衣服」:大臣在宫廷中穿的礼服。
a. 裤子:或作「披在外面的斗篷」。
b. 内袍:指衬衣。
c. 外衣:头巾。
4. 「那抬沙得拉……的人,都被火焰烧死。」
a. 可见火势之猛烈。
b. 与三人平安无恙作对照。
那时,尼布甲尼撒王惊奇,急忙起来,对谋士说:「我捆起来扔在火里的不是三个人吗?」他们回答王说:「王啊,是。」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于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门,说:「至高 神的仆人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出来,上这里来吧!」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就从火中出来了。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一同聚集看这三个人,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发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
5. 「那时尼布甲尼撒王惊奇,急忙起来」:描述尼布甲尼撒震惊的光景。
6. 「我见有四个人,…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
a. 属灵界的人。
b. 神的使者。
c. 道成肉身前的主耶稣。[6]
d. 神的仆人在危难中,更经历到神的同在与保守。
7. 「至高神的仆人…」:当尼布甲尼撒看见这三个人的蒙保守,进而承认他们所信奉神的地位。
8. 「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发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作者细腻地描述三人蒙保守的完全。
尼布甲尼撒说:「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他差遣使者救护倚靠他的仆人,他们不遵王命,舍去己身,在他们 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别神。现在我降旨,无论何方、何国、何族的人,谤讟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之 神的,必被凌迟,他的房屋必成粪堆,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那时王在巴比伦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
9. 「祂差遣使者救护倚靠祂的仆人」
a. 作者透过尼布甲尼撒的口说出但以理书中的主题信息。
b. 神是应当称颂的。
c. 神必保守祂的仆人。
d. 仆人要在信仰上表现绝对的忠诚,宁死不屈。
10. 第廿九节,尼布甲尼撒王降旨,通国的人都必须敬畏犹大人的神。
11. 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因着这个事件,反而地位更高了。
附注一、有一个问题是,在这个故事中为什么没有提到但以理?
说法一、因为但以理恰巧外出公办,不在巴比伦城中。[7]
说法二、迦勒底人只敢挑战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而不敢挑战他本人。[8]
说法三、在火窑中的第四个人就是但以理。[9]
说法四、但以理当时可能在生病,不能出席金像的开光典礼。
我个人主张,作者并没有清楚交代这个问题,因为这段故事的重点是在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身上。如果作者就是但以理的话,可能是他刻意突显他三个朋友的经历,而将自己隐藏不谈。
附注二、七十士译本在第廿三节后面,有加入六十八节经文,分别是:
v. 24-45 亚撒利亚的祷词。
v. 46-51 蒙拯救的纪录。记述他们三人获天使保护,不但火焰不能接近他们,且有清风吹入,使他们胸怀舒畅,高歌赞美耶和华。
v. 52-90 赞美诗。
以下的片段可说是他们祈祷和赞美的高峰:
「求你叫我们不要蒙受羞辱,按你的仁爱和慈悲待我们。求你藉你的奇迹拯救我们;神啊,愿荣耀归给你的圣名。愿那些迫害你仆人的蒙受羞辱;愿他们的权势被夺去,力量消没。但愿他们认识你是唯一的上主,全世界只有你配受尊荣」(42-45)。
「哈拿尼雅」,亚撒利雅、米沙利、我们要赞美耶和华,永远歌颂尊崇祂;因为祂由阴府中救出我们,从死亡的权势中拯救了我们。祂在烈火窸中保护我们,不容火焰伤害我们。当感谢耶和华,因祂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所有敬畏耶和华的人,都要歌颂祂;要向祂献上感谢和赞美,因祂的慈爱永远长存」。(88-90)
[1] 邝炳钊,一○六、一○七页。
[2] 书六16。
[3] 士五16。
[4] 琵琶、瑟、和笙等三样乐器试用希腊名。
[5] T. C. Mitchell and R. Joice.,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in Nebuchrezzar’s Orchestra,” in Notes on Some Problems in the Book of Daniel, D. J. Wiseman et al. (Tyndale, 1965), pp. 19-27.
[6] Walvoord, p. 90; Young, p. 94.
[7] Wood, p. 40; Walvoord, p. 80.
[8] Young, p. 86.
[9] Lacocque, p. 66; Anderson, p.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