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五章

 

【摩五1以色列家啊!要听我为你们所作的哀歌。

         「要听」好似耶利米哀歌(一18哀歌的开端)。举哀者不是为别人,只为自己,这是指以色列家,或可说专指北国而言。阿摩司举哀,在先知群中并不独特,独特的是他要以色列人只为自己举哀。——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2以色列民跌倒,不得再起;躺在地上,无人搀扶。

         「以色列民」原意为「以色列处女」。以色列好似少女倒下,无法再起来,因为她已受了致命伤。阿摩司在此必指以色列民族的整体,不是指一些个别的青年。躺在地上,是指尸体横陈地面,无人注意,因为神丢弃了她。——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不得再起」乃指人死不得复生,以色列国的命运也像将死的人一样。──《新旧约辅读》

 

176 以色列民何以是处女?跌倒不得再起,何意?摩五2

         答:先知阿摩司说:「以色列民跌倒,不得再起,躺在地上,无人搀扶。」中有小字:「民原文作处女」,其他中文译本多照原文直译为「处女」,如文理本译作「以色列族之处女,一蹶不能复起」。此处的「民」字乃为意译。首先要明白本章127节,是先知所作的一则短篇哀歌,预示以色列民跌倒后悲惨的结果。先知豫言北方的敌军将临,掳掠人民,所以先知哀告以色列人,须即悔改归向真神。不然,整个以色列民,不仅主被粉碎,而且被遗弃,不能再起来,因为无人来帮助搀扶他们(参116139题)。――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摩五3主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家的城,发出一千兵的,只剩一百;发出一百的,只剩十个。”

         这里再继续叙述举哀的原因,以色列家的兵源逐渐减少,国力一定削弱。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一千……十个」代表其国民的丧亡,只余十分一,形容死亡、毁灭的程度极其严重。──《新旧约辅读》

 

【摩五4耶和华向以色列家如此说:“你们要寻求我,就必存活。

         寻求是指敬拜,在圣所的礼仪。但是寻求神,不是只敬拜,而是去求问先知,从先知那里明白耶和华的旨意。可能这里先知要求人们寻求神的话语。寻求神,就必存活。除了以西结书第十八章卅二节下,都是指先知的信息。这里是说,你们若听耶和华的话,就是祂的使者所宣讲的,你们必可继续地存活,因为神的话就是生命。——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5不要往伯特利寻求,不要进入吉甲,不要过到别是巴;因为吉甲必被掳掠,伯特利也必归于无有。”

         伯特利的圣所是有异教的影响,与先知的信息相连,是不可去的。吉甲曾是进驻迦南地的重要据点(书四20起),也由于在那里有迷信的礼仪,那地方将成为以色列人逃离的起点。伯特利曾是神的殿(创廿八16),以后不再是神的居所。

         别是巴也同样是有历史的背景。这是先知以利亞逃亡的地方(王上十九34),也是撒母耳的众子活动之处(撒上八2),实在是北国的重镇。那是从以法莲山地一直到犹大的南端。他到北方的圣所,不经耶路撒冷的,可从那里绕道。那里也有以东人的住处。以色列人若在那里寻求,必得不着耶和华的话,他们必再迷失下去。——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伯特利是以色列其中一个偶像(牛犊)敬拜的中心,吉甲位于耶利哥之东面,同为偶像敬拜之主要地方;别是巴位于耶路撒冷西南面四十八哩,为古时的敬拜之地,但单单到别是巴行宗教仪式绝不能代表一种真正的宗教生活。「吉甲」与「必被掳掠」的辅音均为 g i ,故此先知乃藉此以加强语气;「伯特利」则与「归于无有」在意义上相对,因伯特利原意虽为「神之家」,但在当时言,却成了偶像之家,而「偶像」一字的字意为「空虚」,正与「归于无有」的意义相合。──《新旧约辅读》

 

【摩五6要寻求耶和华,就必存活。免得他在约瑟家像火发出;在伯特利焚烧,无人扑灭。

         阿摩司常以火为审判的表像(一47,二2),在第七章四至六节,仍以火为审判的威胁。以后约西亚王果然用火焚烧伯特利(王下廿三15-18)。所以约瑟家不是只以以法莲与玛拿西为中心,应发展至北国以色列全体。以色列不只是北方,也指南方,更是整个民族。所以约瑟只指北国,且以伯特利为圣所。这里再指北国的败亡(参阅四12;王下廿三15-18)。——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7你们这使公平变为茵陈,将公义丢弃于地的。

         「你们」必指以色列人,他们轻忽公平与公义,公平与公义,为阿摩司书的重点。公义与公平原为立国的基础;是王位真正权势的依据(赛七1-17,九1-6;弥赛亚豫言也以此为主要信念)。「公平」在阿摩司的观念中,是以法律建立社会的秩序,人应站在别人的权益方面,为人辩屈,维护公平(参阅二6及五12)。

         公平变为茵陈,茵陈是小树,枝叶宽大,在初冬时开花结果,味道若涩,常与毒物相提并论,指不敬畏神的人(申廿九18),被赶逐至被掳(耶九1516),垂死的人(哀三19)。这里「公平」被喻为药草,是为解救困苦受欺压的人们。但是医治的变为毒害的。公义丢弃于地,好似毁灭的大水冲掉(参阅赛廿八2)。——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177 你们这使公平变为茵陈的一语何意?摩五7

         答:茵陈是一种恶臭与含有胆汁的植物,其汁极苦,有毒不可入口,其茎叶可以做药。圣经所谓茵陈,乃属艾科的植物。就吾人所知者,其种类繁多,已有一百八十种,在巴勒斯坦亦有此种植物。「茵陈」通常用作「苦」的同义字(申廿九18,启八11)。先知在此哀歌中,对以色列人说:「你们这使公平变为茵陈,将公义丢弃于地的。」(摩五7)即指他们的一般百姓而言,他们所犯的罪是恨恶那些以正直话责备人的人,例如长老和先知(赛廿九21);且又压榨平民,掠夺粮食,建造华屋,苦待义人,收受贿赂,并勾结腐败贪污的法官,屈枉穷乏人(摩五1013)。这样他们的罪过何等多,罪恶何等大,使公义变成了如同恶臭与苦胆的茵陈一样,将神的公义也丢弃不行了,而所带来的苦毒与祸患,也是难以言喻的。――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摩五8要寻求那造昴星和参星,使死荫变为晨光,使白日变为黑夜。命海水来浇在地上的(耶和华是他的名)。

         「昴星」照字义为「群」或「堆」,这必指一群星斗。七十士译词为「一切」或「万有」。神是创造万有的。但是此处尚有「参星」。「参星」字义为「破法」,并不构成甚么用意,七十士译本为「夜星」。一般的解释为夏夜的星,而昴星为冬夜的星。所以此处提及两种星,可能指季节的更迭。

         死荫变为晨光,由深夜至黎明白昼。由白日再变为黑夜,是日夜的转变。命海水浇在地上,可否喻为乌云密集,从海水所吸收的,再倾雨在地上?使旱地成为雨水滋润之地?——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9「祂使力强的忽遭灭亡,以致保障遭遇毁坏。」

         「力强的」是坚固的地方,或可译作「坚城」。这样「坚城」与「保障」为同义的相联词,而「灭亡」与「毁坏」也是同义的。中译词「以致」是前因后果的语调,实际二者是重复的语意。——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10你们怨恨那在城门口责备人的,憎恶那说正直话的。

         城门口原是城门的内侧,在过道旁可有空处,可置放坐位的凳子。有人被控告,被告与原告可站在法官面前,还有长老来审断,其中有人专为执行传扬,来责备犯罪的人(参阅申廿一19,廿五7;得四11)。这人必是主审者,称为完全人,实则为审判公平完全,他是正真人,为无辜者辩屈(箴廿九10),他是行动正真的人(箴廿八18;参阅诗十五2)。所以阿摩司在这里是在维护公平。——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11你们践踏贫民,向他们勒索麦子;你们用凿过的石头建造房屋,却不得住在其内;栽种美好的葡萄园,却不得喝所出的酒。

         在以色列古代的房屋,都是用土砖砌成的,容易破碎倒塌(参阅赛九10)。石头建屋比较坚固,如果鏧过的石头经过挑选与鏧刻,不仅光滑美观,一定厚实,为上选的建筑材料。这样的房屋必定昂贵。葡萄园「美好」,是指适当的地形位置,向阳的角落,土壤等一定也是好的(参阅赛五12)。有这样好的果园及房屋,必是上等阶级的人家,但他们未必能自行享用,因为他们没有神的悦纳,而且犯罪使神憎恶,他们的财富是以不正当的方法获取的。——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12我知道你们的罪过何等多,你们的罪恶何等大。你们苦待义人,收受贿赂,在城门口屈枉穷乏人。

         「我」是先知的自称,因为这里的发言不是耶和华。这也不再是哀歌,而且直接的指责。「我知道……」他似乎总括他们的罪状。

         在这里他特别指出三种罪状。第一是苦待义人,他们是无辜者受欺压,压迫逼害,原指军事的行动,对敌而起的压迫(参阅三11,与「践踏」相似)。第二是收受贿赂,偏袒恶人,没有公平,他们真是将公义丢弃于地(五7)。第三是屈枉穷乏人。穷乏人往往指无辜的义人,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在法律的程序中,受恶人卑鄙的手段所害,受屈枉,原意为「他们被摒弃在一旁,得不着法律的保障」。——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13所以通达人见这样的时势,必静默不言,因为时势真恶。

         通达人为甚么静默不言,因为他保持缄默,是静候神的审判,因为人可以屈枉,却无法使神不顾。耶和华已经宣布审判,无人可以逃脱,因此智慧者不必多言,而有顺服的心,知道耶和华的道义哉,北国的败亡必在不远的未来。——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通达人」可指对时势明了的先知、教师,他们身处其境,也只有沉默不言,暗指已「无可救药」。──《新旧约辅读》

 

【摩五14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这样,耶和华万军之神,必照你们所说的,与你们同在。

         第十四、十五节应为第四、五节的批注,在语气方面纯粹是智慧者的思想。寻求神(4节),就是这里「求善」。不要往伯特利等地寻求(5节),在这里「不要求恶」。这里的善,也指公平而言,以律法为生活的准则。「寻求」是认真的愿望与关念,真实想得心中所切愿的。求善,不仅是寻求耶和华,也寻求道德的行为,指人际的关系。所以求善是敬虔与道德二者兼顾,这也是智慧书特别强调的,敬畏神,远离恶事,是約伯的良善(伯一1)。——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15要恶恶好善,在城门口秉公行义;或者耶和华万军之神,向约瑟的余民施恩。

         善怎样建立呢?在城门口秉公行义,公平与公义是必须建立起来,有特殊的效果,才符合神公义的要求。这里提约瑟的余民,是指以色列中少数蒙神保留的人民。他们保持信仰,真心悔改,而且始终忠信,成为日后以色列民族复兴的核心。以色列的败亡是必然的,但仍有少数的余民存留,他们复兴的愿望必永不消失。——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16主耶和华万军之神如此说:“在一切宽阔处必有哀号的声音,在各街市上必有人说,哀哉!哀哉!又必叫农夫来哭号,叫善唱哀歌的来举哀。

         宽阔处是城门口的广场,或在圣殿之前,甚至在晒谷场前面,必有大广场,可供人们聚集城市中房屋林立之间,有许多狭窄的街道。在那些地方都有哀号,可见悲哀的气氛弥漫在各处。这情形不仅在城市,也在乡镇,农夫也在哀号。举哀的人是包括各阶层各地方的人们。举哀的人为自己悲痛,也为别人哀伤,甚至雇人来举哀,善唱哀歌的可能原是职业的,被雇用在丧事的场合中。所有的人都在悲痛里,似没有例外,是最普遍的情形。——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17在各葡萄园,必有哀号的声音,因为我必从你中间经过。这是耶和华说的。

         在葡萄园,有工人也在哀痛。举哀的情形不仅普遍,也极彻底。可能不仅有哀号的声音,而且也有举哀的行动,禁食,撕裂衣袍,披上麻布,将炉灰或地上的灰尘撒在头上,并且剃头,使头光秃(参阅八10)。——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18「“想望耶和华日子来到的,有祸了!你们为何想望耶和华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

         「想望」原意为「贪欲」,好似贪恋食物(民十一34)、「贪食贪恋」(箴廿三236)。这里可能是指那些破坏神公平与公义的人(五7)。他们想望耶和华的日子,本身的动机就不正当。「日子」不是指时间,而是着重事件。——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19好像人躲避狮子又遇见熊,或是进房屋以手靠墙,就被蛇咬。

         这里描述人如何无法逃脱耶和华所降的灾害,可称为两个故事,先有的是逃避狮子的必仍会遇见熊,另一个是到房屋内避难,被蛇咬伤。可能只是一个故事。狮子十分凶猛,熊也并不亚于猛狮。在旷野好容易逃脱猛兽的追逐,终于进入房屋,靠墙稍透口气,却被蛇咬,蛇是人最大的仇敌(创三15;民廿一6;耶八17;箴廿三32)。这可能是牧羊人的经验,与第三章内容一样,强调不可避免的灾祸。——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20耶和华的日子,不是黑暗没有光明吗?不是幽暗毫无光辉吗?

         黑暗与幽暗是「毁坏」的同义。这里「光明」与「光辉」,常指耶和华拯救祂的百姓,从敌人中救出来(赛九1;诗十八1228;哈三411;赛十三10)。——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21「“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

         「神不喜悦」原意为「神拒绝」,诗篇第七十八篇六十七节:「神弃掉约瑟的帐棚」,第五十三篇五节:「神弃绝他们。」神弃绝他们,因为他们先离弃神(撒上十五23;何四6)。

         神厌恶他们的节期,正如以赛亚书第一章十三、十四节所提说的。严肃会与宣召的大会原是敬拜的场合,但神也完全不喜悦,拒绝他们。他们在礼仪方面不洁,神不会悦纳接受他们的奉献。——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22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

         你们即使献燔祭,燔祭是全部献上,仍不为神所重视。素祭原是附带的,附带在燔祭一起,表明尽心尽力的奉献。神仍不悦纳。素祭在此处也可能指一般的祭,或所有的祭。

         「平安」这一用词也有「完成」的涵义,可能指在献祭中以这祭为结束奉献的行动,可见这是一套很完善的献祭礼仪,也举行很盛大的会。——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23要使你们歌唱的声音远离我;因为我不听你们弹琴的响声。

         以色列人在敬拜之后就有庆祝的盛会,举行筵宴,一同欢乐,弹琴唱歌。此处「唱歌的声音」原意为噪声,有时用于战争的喧嚷(参阅王上二十13;珥三14),也可作收获时的欢乐(何九1)。那些敬拜者并不真正敬虔,他们献祭,也缺少奉献的诚心。他们只是乘机欢乐一番,没有实际恭敬的态度,在神面前,亳无谦卑悔罪的心,没有尊敬的主权,尊主的名为圣。——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24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这是审判的宣告,是耶和华公义的启示。祂公义的作为要显露,公平也必昭彰。神的公义与公平来临,好似江河缺堤,淹没全地,到处都为洪水所侵,正如挪亚时代洪水之灾一样。这样的审判是最彻底的,最普遍的,毁灭是全然的,无人可以逃脱,这将是最可怕的景象。先知特别提出警语。——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25「“以色列家啊!你们在旷野四十年,岂是将祭物和供物献给我呢?」

         这里在追溯以色列的救恩历史,再论献祭的事。耶利米书第七章廿二节:「我将你们列祖从埃及地领出来的那日,燔祭平安祭的事,我并没有提说,也没有吩咐他们。」

         这里主要说明祭物和供物既不是首要的,他们应该明白公义与公平才是神基本的要求。但是敬拜献祭的事,仍旧反映他们的信心。他们非但没有真诚的信心,甚至陷于迷信而不自拔,所以他们的罪就更严重了。——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五26你们抬着为自己所造之摩洛的帐幕和偶像的龛,并你们的神星。

         「摩洛的帐幕」和「偶像的龛」这二者可能都指星象,是亚述人的宗教。这里再提「神星」,全指同一种敬拜的物件。——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

         「摩洛」是亚扪的神袛,但原文与「君王」相似,故暗指他们以君王为敬奉的对象。而龛、神星均指天象、星的偶像敬拜。──《新旧约辅读》

 

【摩五27所以我要把你们掳到大马色以外。这是耶和华名为万军之神说的。

         他们将被掳至大马色以外,大马色是亚兰(叙利亚)的京城,是以色列历代仇敌之地。以色列曾受亚兰之怂恿,去攻击亚述。以后亚述击败亚兰,再对付以色列,使以色列终于败亡。当阿摩司豫言的时候,他必已体验亚述威胁之隐忧。但本书完全不提亚述,可能在此处,大马色之外,就指亚述。

         在「大马色文件」(The Damascus Document-Zadokite Document),曾引述阿摩司书第五章廿六至廿七节。解释方面强调「大马色以外」不是地理环境,而是在会众旷野寄居,这旷野就是在古伦(Qumran),而上文是指责耶路撒冷的祭司们。——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阿摩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