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第四课

上一篇   下一篇

题示:重读本书一篇。请特别注意最后一章之信息。

 

 

      「一个航海的人若面临船沉又要漂流至一荒岛之际,他就会逼切地祷告神,希望宣教士曾在该岛上传过神的道……」

       

                                                 ——达尔文

      「我不相信人的思想能比事实的真相更高或更尊贵。」

 

                                               ——罗治爵士

                                       Sir Oliver Lodge

 

  

    我们说过,约拿书是分开四部分的。第一章是:约拿与大风;第二章是:约拿与大鱼;第三章是:约拿与大城;第四章是:约拿与神。在本书最后一课中,我们要简单地研究本书信息的中心;然后再多注意约拿这个人的一、二事。

 

约拿与神

 

    第四章是全书的信息中心所在;它说到神对约拿温柔的教导和约拿与神之间的谈话。

    约拿真是个悲剧的人物;我们若正确地衡量他的态度和动机,就了解他是怎样以国家为己任,死而后已。他极浓之宗教爱国感使他能把一切自私的己意都放下,以神选民之安危为己任。前几课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说明此点。因此我们不能同意人把约拿逃避之动机误解了,说他不愿在尼尼微传道,全是他反外邦人的偏见在作祟。不,他不是如此的人,他只是关心以色列国将来的前途而已,这一点是我们要强调的。

    但话得说回来,尽管他的动机是高尚的,他之看以色列人是神之选民,因此外邦人就必然是低下的,这个思想却是错误的,是神一定要纠正他的。本章就是说神用何等样的温柔来跟他说理由,使他自知其非。

    在一、二、三节中,约拿不单是「大大不悦,且甚发怒」,他也极之担心以色列黯淡的前景。尼尼微城既然不会败亡,以色列岂非大祸将临?他为此事而忧闷不已,甚至向耶和华祷告说:「现在求你取我的命罢,因为我死了比活着还好。」(四3)耶和华就温柔地责问他:「你这样发怒合乎理么?」(第4节)这时候约拿以为以色列或许还存一线希望,他就「在那里(尼尼微城之东边)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第5节)在那里,神耐心地跟他的仆人说理,他预备了三样实物教材来开导约拿——蓖麻、虫子,和旱风。

    首先,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约拿,影儿遮盖他的头,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有人说得真好:「神心中的温柔不单对罪人显明,也对好发牢骚的圣徒显明。」蓖麻子是一种叶阔而浓的植物,能给人荫庇。但汤逊博士在其「圣地与圣经」一书(Dr. W. M. ThomsonThe  Land  and  The  Book)却有另一看法;他认为这棵不是蓖麻子(钦订本译作瓢),因为「东方人不会使蓖麻子爬到棚架上,或种它来作荫庇用。」他说:「谁会这样作呢?再说,蓖麻子根本不能长得大到可以给人乘凉;相反地,巴勒斯坦地大多数的凉亭都是由瓢科植物来搭成的。」不管这个希伯来字应该译成瓢或蓖麻,我们也得注意它的生长是神安排的,因为它「一夜发生」(10节),又是「高过约拿」(6节),是神使这棵植物可作约拿的荫庇,无怪乎他会因而「大大喜乐」了(6节)。

    但次日黎明,「神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篦麻,以致枯槁」(7节)。我们不知神是安排一条虫子来咬植物的茎部,以至整棵植物都枯槁,或「一条虫子」只是一种总体的说法,而其实是一大批虫子在短时间内把叶子都吃光了,使之不能成荫——在东方不少地方这都是颇常见的情形——叫约拿又曝晒于日头之下。总之第二天,这棵植物就枯槁了。

    当日太阳出来的时候,神再安排一阵炎热的东风吹来,全棵植物便枯死倒下。我们若不曾在热带地方的农庄住过,也许不会了解「炎热的东风」的厉害,以为在大热天时来一阵风实在是好得无比的事。但本文所说的风,却是一种足以叫大地窒息的热风来。汤逊博士告诉我们一个经验,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地附近遇上的热风:「大地立时就像窒息了一样,没有一点生物的气息。雀鸟都隐蔽在浓密的树丛内,家禽躲到墙下暂避,口是张开的,双翅是下垂的;牛群羊群全跑到山洞内或大石荫下;工人从田庄内跑回来,把门窗全关上;旅行的人莫不急忙跑到可荫庇的地方躲藏。」这种热风之难受也就可想而知了。可怜的约拿正为以色列的前途担心如焚,上面的日头又曝晒着,现今叫人窒息的热风又无情地刮着;他是完全崩溃了。圣经说他发昏了,「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8节)

    这时,神再对他发言:「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么?」他真是快人快语:「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9节)神就极其忍耐温柔地说出下面一段美丽的话来(全书以此为结):

 

   「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

 

    这是全书各情节的中心信息,也是神的心最清楚直接的显明,事实上圣经鲜有比这里写得更感人的了。因此,本书之目的一达到,全书便就此结束。我们不知道约拿听了耶和华上述之话有没有什么反应,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但那都不是重要的,因为本书的真正主角是神,约拿只是神表达他自己的媒介而已。因此本书的完结就给我们一个极强烈的感觉——神的爱。有些人认为本书之结束太突然了,且是有点不全之感;这都是因为他们完全不明本书之宗旨,而且亦不明白圣经写作的动机。我们知道圣经记事之目的不是像说书或讲故事的人一样,每次都要有个大结局才成。约拿书之写作不是为了告诉我们约拿一生的奇遇,他的经验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一千个不。圣经之所以记下此人及尼尼微城的一切,目的只是以此来启示神的。那是它之被写成书的最终目的;目的既达到了,作者就会很满意地放下笔来。他不会为着我们看故事的兴趣而妄自给它加上一个所谓结局;他是在圣灵的引导下而写的,圣灵会引导他该写些什么,又该在什么地方放下笔来。

    就让我们在这最后三节圣经中思想一下它可能就是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浪子比喻,与及关系全世界之福音书的先影。在旧约中鲜有像这三节这样接近的了。神对背逆先知的忍耐,和对罪恶滔天的尼尼微城显出的爱,二者合起来就构成了神的大爱的一幅美丽图画来。且看他对离恶悔改的人所显明的恩慈,对无知小孩的怜爱,连那些牲畜神也没有忘记!不错,他的慈爱真是普及众生,他不喜欢刑罚,却喜欢恶人回头,好蒙恩怜!

    约拿一定要学一新功课:神就是特别眷爱以色列人,也不等于对异邦是有罚没爱的。他要知道神之拣选不是乱来的,乃是要成就他更高的旨意。神拣选以色列并不是单为了他们的原故,乃是要去成就他至终的目的——万邦因着他们而认识真神,使恩福可以普临万民。一个国家之蒙拣选,不是等于万国就被丢弃了。神爱世人,爱所有他手所造的——不错,连恶贯满盈的罪人他也爱,他是恨他们手所作的罪,却爱这些沉沦的罪人。希伯来人要透过约拿一生之经历来认识,无所不在的耶和华对所有男女老幼,连低级动物也是无所不爱,而爱又是无微不至的。这个常被误解的约拿至终能在旧约中宣告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本书最后三节经文中,有一小节应在这里略加说明,神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枯干,你尚且爱惜,何况尼尼微大城……有十二万多人,……我岂能不爱惜呢。」神为什么把他对尼尼微城的人的爱惜比作约拿对蓖麻的爱惜?约拿之爱惜蓖麻子,不单因为这植物本身的美或香等等,更重要的是这棵植物之死亡对他来说是极之重要的。这就如神对尼尼微城的人的爱:不是因为这些人本身有什么价值,而是因为这些人对神的心来说是极之重要——这个比方对约拿来说真是有极重要的启迪力!对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来说,这思想又是何其宝贵呢?我们每一个人对永活的神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他所宝贝的。不管我们是男是女,是老是幼,亦不管我们是什么种族肤色的人,他心中以为至宝的就是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好处,全是因为他的慈爱——这真是叫人心弦震动。就是这个信息叫千千万万的宣教士在困境中仍忠心地留守岗位的啊!神在本书末了的启示叫一个批评者不得不说:「从铁石心肠的犹太教中能产生如此作品的,不可不谓是出于神的恩典。」(比格博士Dr.  Arthur  Peake,另一学者则说此书是「所有作品中最有深度亦是最辉煌的一部,任何人想研究此书的,我都要大声向他呼喊:把你的鞋子脱下来,因为你所站的是圣地。」(Dr. Cornill)不错,就让我们以虔以诚来研究此书吧,因为神要向我们启示他最深藏于心内的奥秘——且是极温柔地启示。

 

作为表记的约拿

 

    本书的研究虽已经够长了,但若不稍加说明本书在表记中的意义,仍未算是研究了本书的。约拿实在是旧约中一个极重要的表记,可分三方面来说。

    第一、约拿是预表他自己国家的历史。我们若细加研究他在本书所述之经验,就会看见他实际上是把整个以色列史都浓缩其上了。情形就好像是人在墙上投下的影子一样,影随身动,而且影子通常都是比人来得大的:人是约拿,影子就是以色列。

    我们在本书内看见以色列人背逆神,就如约拿不听神命;被逐离开本地,就如约拿起来逃往他施;进入异邦之地求庇所,就如约拿躲身船上;凡到之处莫不引起外邦人之不便,就如约拿在船上之光景;却向异邦人见证耶和华,就如约拿向水手们解释他之来历;被万国抛来抛去,就如约拿被水手抛下海中;但在他们之困境中蒙神保守,不至灭亡,就如约拿在大海中不至灭顶;至终向耶和华呼求、悔改,和再献己身,就如约拿在大鱼腹中的祷告:从耶和华——耶稣处找到救恩,就如约拿在大海深处一样,说「救恩出于耶和华」;

    最后成为万邦之宣教士(参亚八132023),就如约拿至终成为往尼尼微城的宣教士一样。

    第二、约拿是预表基督的受死、埋葬及复活。第一章告诉我们约拿在大鱼腹中「三日三夜」,他为什么要在鱼腹中这么久?只要那条鱼使他不至在大海中灭顶,而约拿又在鱼腹彻悟过来,目的不就是达到了吗?我们的主耶稣说明其原委——「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太十二40)。这句说话真是意义重大,主道成肉身前几百年,神就藉约拿之陷身鱼腹来成为基督受死、埋葬,和复活的预表。我们在第一卷中就说过旧约中的表记学就是神启示的最好明证了。

    有人说,约拿在鱼腹中是真的死过去,是神使他又活过来的,好与耶稣的受死和复活更吻合。不过这样的解释对圣经是有害无利的,与表记学之解释原则也是不合的。我们不能就所预表的来增加表记的事实,表记只是把将要发生的事勾划个轮廊而已。事实上,约拿若在鱼腹中一直保持清醒,就更合表记的作用。我们在约拿的祷告中看见他是把大鱼的肚子比作「阴间的深处」(三2),这个阴间(Sheol)亦即是新约圣经的阴间(Hades),是我们的主在受死后复活前去的地方,是他「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魂」的地方(彼前三19)。

    上面我们略为提及在北国将亡前,有几个特出的先知在他们中间工作。他们就是以利亚、以利沙,和约拿;这三人也构成了三重的表记。以利沙死而埋葬了,但他的死却使很多人因而得生——就如主的死也叫许多人得生命一样;约拿下到阴间去,就如我们的主下到阴间去;以利亚没有见死,被接到天上去了,在升天之前,他把袍子留下来——就如我们的主复活升天,又把圣灵赐下来一样。

    第三、约拿是基督本身的表记,是神的信使。我们的主说:「约拿怎样为尼尼微人成了神迹,人子也要照样为这世代的人成了神迹。」(路十一30)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且让我们引优加克牧帅的一段话来作答吧

   「约拿曾成为他周围的人的咒诅,当他从死地回来时,要把神的信息带到什么地方呢?去以色列吗?不;去到外邦之地尼尼微。在那里,他看到在他自己国家所看不到的景像——整个国家一起归向神——不错,以色列在属神的领袖带领之下,曾有一个时间全国上下一起寻求神,但亦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当基督从坟墓出来,再传神之信息时,他要在什么地方传呢?岂不是向异邦人吗?他们对信息的反应怎样呢?这个为以色列人所拒绝的生命之道,他们却接受了。从被杀者的坟墓出来的,是一种使野蛮人顺服,凶杀者改变,被践踏者得洁净和抬举,使贱民再被人接纳的一种能力;使凡接受这信息的人能有一种尊贵的地位,能有属灵的深度,能有爱,能成为神圣洁的儿女。他曾给人应许,当地从死里复活,他就使应许应验。他向世界证实了他就是神的独生子,是世界的救主。他证实了约拿书所说的,也证实了圣经所说的都是可信的。对我们来说,他所证实的,就是可信,也是最后的。」

 

 

试答下面的问题

 

1)你可以从旧约的历史书去证明约拿是历史上的人物吗?

2)从上述历史书上的经文,你能说出约拿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作先知吗?

3)主耶稣如何论及约拿?又如何论及他的事迹?主是否看约拿是个历史人物?

4)试简述约拿书之分段及各段之大意。

5)约拿为什么逃到他施?试举出理由说明其他之解释不合情理。

6)尼尼微城有多大?小孩子的人口有多少?全部人口呢?

7)为什么约拿一人的工作能叫尼尼微全城的人悔改?试说明其前因后果。

8)神在第四章「安排」了三样东西来跟约拿说理,它们是什么?

9)试简述本书之信息中心,并说明其重要性。

10)为何说约拿是个表记?你能分别略加说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