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导论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弥迦并没有像以赛亚、耶利米或以西结一样,把起初蒙召的经历记下来(参赛 6>赛六;耶 1>耶一;结 2>结二)。不过,弥迦书的标题(1:1>一1)却宣称耶和华的默示(即超自然的异象或/和超自然的声音)临到他,使他成为神的使者(参赛 21:10>赛二十一10)。肉眼看不到的神在此书中向人说话。
弥迦来自摩利设迦特(1:1>一1、1:14>14),即现今之犹达大废丘(Tell el-Judeidah),是犹大西南丘陵地带一座海拔400米(1,240呎)的小山。在此向西可了望起伏的沿海平原,及点缀其间的城堡。耶路撒冷西南35千米(22哩)以外,沿着丘陵的东陲筑有一连串刺猬式的堡垒。这些城堡是用来保卫耶路撒冷(位于犹大中央山脉的山脊上),免得她被人从连络埃及与米所波大米之间的沿海公路袭击。
弥迦的名意是:‘谁像耶和华’,他的父母取这名字是为要赞美以色列的神耶和华是无可比拟的。弥迦更描述这位神无可比拟的赦免与诚实(7:18-20>七18-20),这也成了弥迦书的主题。

历史背景

很多释经家认为第一至第三章大部分经文是弥迦着述,余下经文则出于被掳时期至被掳归回时期不知名的后继者。但是书中的标题(1:1>一1)却说明整卷书的预言都是弥迦受感而写成的,而三章1节的编者注显示弥迦自己编辑此书。没有任何文字或历史上的资料可推翻经文本身的宣告。
弥迦在约坦王(主前740至732年)到希西家王(主前715至686年)年间作先知,此时新亚述帝国正兴起。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Tiglath-PileserⅢ,主前744至727年)野心勃勃,决意建立其帝国。主前734年,他进攻以色列沿海平原,主前733年占据北以色列(王下 16>王下十六;代下 28>代下二十八;赛 7>赛七至赛 8>八)。主前725至722年,撒缦以色五世(主前726至722年)攻撒玛利亚城,后来城陷于撒珥根二世(主前721至705年)手上(弥 1:2-7>弥一2-7;参王下 17>王下十七)。其后叙利亚与巴勒斯坦一带地区的国家拒不纳贡于亚述,因此常受成胁,恐怕亚述报复。残酷且无敌的亚述则先后在主前721至720年,以主前714至701年之间两次侵袭此区。最后一次对犹大的打击最大,西拿基立(主前704至681年)占领了犹大山丘地区所有的城堡,耶路撒冷得以存留是一个神迹(1:8-16>一8-16,2:12-13>二12-13;王下 18>王下十八至王下 20>二十;代下 32>代下三十二;赛 36>赛三十六至赛 39>三十九),因为希西家王听了弥迦的训诲而悔改(耶 26:18>耶二十六18)。
弥迦书虽写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但其文字却充满诗意和抽象,正因为这缘故,历代神的子民在相似的处境下都可以认同这信息。


主题

此书的写作风格急变频繁,主要因为这书是由好几个原本独立的神谕组成。这些神谕结构不一,但内容大致上都是有关审判与希望。弥迦把它们组合成三个系列(第1>一至2>二章,3>三至5>五章,6>六至7>七章),每一系列都以‘要听’或‘当听’等字眼开首(1:2>一2,3:1>三1,6:1>六1),内容则由无望演变成希望。关于所有希望的神谕都有一部分是指着余民而发的(参2:12-13>二12-13,4:6-7>四6-7,5:6-7>五6-7,7:18>七18),正好配合灾难的主题,并且解决了危机。弥迦书中严肃的审判信息是根据西乃之约中崇高的道德律例(6:1-8>六1-8),而安慰的希望信息则根据神与以色列先祖所立不变的圣约(7:20>七20)。
在第一个系列中,以色列被流放,家国丧失,皆因为他们犯罪(1:2>一2至2:11>二11);可是,神仍应许把那些逃脱亚述之役的余民招聚于耶路撒冷,成为他们的王(2:12-13>二12-13)。在第二个系列中,耶和华先消除耶路撒冷中失败的领袖(3:1-12>三1-12),然后祂要高举耶路撒冷,使她超乎万邦之上(4:1-5>四1-5);在那里招聚受苦的余民,使他们重建神的治权,管理全球(4:6-8>四6-8)。这应许应验在耶稣基督身上,祂从天上的锡安山统治人心(徒 2:32-36>徒二32-36;来 12:22>来十二22)。此外,弥迦时代的以色列在列国侵略之下受苦,无法自救(4:9>四9至5:1>五1),神应许弥赛亚的降生和统治,祂要再招聚洁净了的余民,率领他们得胜(5:2-15>五2-15);这一点也在基督的教会里实现了(参林后 2:14-16>林后二14-16)。在第三个系列里,神从灵性败坏(6:1-16>六1-16)和多行不义的国家里(7:1-7>七1-7)拣选余民,赦免他们,拯救他们(7:8-20>七8-20);这些余民就是现今基督教会里的一部分(罗 11>罗十一)。不管这世界变得如何污浊和破碎,神藉着祂的选民胜过撒但和他的仆役的旨意必能成全(罗 16:20>罗十六20)。
罪的工价就是死,这是一个很不受欢迎的信息,但是弥迦在其审判的神谕中并不因此退缩。他为犹大的中等阶层心抱不平,因为他们受耶路撒冷的上层阶级所欺压(2:1-5>二1-5、2:8-9>8-9)。腐败的政府官员维护有钱的地主(3:1-4>三1-4);谋求自己利益的先知(2:6-11>二6-11,3:5-8>三5-8)和祭司(3:11>三11)怂恿他们,更是推波助澜。可是,充满公义之灵的弥迦却不受贿(3:8>三8),他不是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诗人,而是一位有魄力的改革家,他存心要唤起国民归回他们的属灵传统(3:8>三8;参耶 26:18>耶二十六18)。

应用纲要

纵然神因人的罪而施行刑罚,神仍应许赐下救恩。这在耶稣基督身上应验了。而神亦从败坏的世界中拣选余民,赦免和拯救他们,成为现今的基督教会,而教会的牧师长执,都是神所立的,所以事奉者都需向神交账。另一方面,无论世界变得如何污浊,神仍藉着祂的选民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