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谷的詩篇(三1-19)
哈巴谷書以一篇禱文作結束(1節;禱告一詞譯作詩篇更近原意,因為它使用了好像詩篇那樣的標題)。這一段很像聖經中的詩篇。它以一個詩的標題開始(三1),結束部分也有一些音樂安排的指示。「細拉」這個詞在本章中用過三次(見小字體);雖然不能肯定它的意思,但它的存在,指出這些詩歌是用在聖殿的公共崇拜中。
詩歌的內容包含著許多類似其他希伯來詩的特點,這些詩有些遠比哈巴谷的時代為早。這篇詩歌引出古老希伯來信心的傳統,表達了著者所看到的神榮耀的異象。關於這一段是否哈巴谷所寫,曾有些爭議,而依證據來看,肯定的結論是難於達成的。但是很可能我們可以將這首詩解釋為真正是這位先知所寫的文章。作為在聖殿中事奉的專職先知,聖殿中的詩歌必然從他而來。但是這首詩更適合於編在先知書中,而不放在詩篇中,是因為它的內容大致上使它更適合在以色列的敬拜中使用;而且它與哈巴谷在前面兩章中論及對神的特殊經歷也有更密切的聯繫。
先知在回應向神所提出的問題時,曾被吩咐要等候一個異象並在當它來到時把它記錄下來(二2-3)。在這首詩中,我們沒有找到太多關於回應這個異象的詩詞。這個異象清楚地取用一種神聖顯現(theophany)的形式,而這首詩記載了神的顯現,以活潑的詩句,描寫神存在於自然界和各國中的果效。
這對神聖顯現的描述,充滿對神從前為祂子民而出現的回憶。這首詩的基本內容(3-15節)暗喻希伯來人在出埃及時與神一起的經歷,也涉及在西乃山,和在曠野流浪時期的經歷。在那些古時的日子裏,神曾與祂的百姓同在;自然界的力量曾與神聯盟,把所有反對選民的人的力量都廢除掉。神曾為拯救他的百姓而行動過(14節),打敗所有他們的敵人。但對引述過去不單是要在回憶中記念,也要藉此對將來有所期望;神所已經作過的,祂必再照樣作。這樣,我們開始覺察到這篇突出的詩,不僅是作為這卷書的結束,而且是帶到其高峰。
神的異象增強了聽眾的信心,相信以色列將要再次像過往那樣得蒙拯救。早些年代,神曾經常常從困難和敵人手中拯救祂的百姓;哈巴谷祈求在祂的時間,「在這些年間」(2節),古時那種拯救將變成現在的事實。而這個在開始時的禱告,在這首詩結束時轉變成信心:「我只可安靜等候災難之日臨到犯境之民上來。」(16節。)促使禱告轉變成信心的,就是所看見的異象。神在過去所行的,也是祂現在要再一次要做的。
本書以一個被經歷折磨著的人糾纏不休的問題為開始,最後以一種歡喜快樂的陳述作結(17-19節)。這種喜樂的表達在它的背景中是值得注意的;它不是被描寫為一種處境暢順的結果,而是當那些所有通常令人愉快的事情都失落時(17節),在這種情況下仍能喜樂。在灰心失望當中,在缺少各種神的賜福記號時,哈巴谷能夠喜樂,因為神「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19節)再一次,這是一種神的異象,這異象使先知能夠轉變他的環境,並且發出讚美的聲音。沒有異象,人民就沉溺;但是哈巴谷肯定確實有一個異象,人民因此可以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