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玛拉基书不单是十二小先知书最后勤部的一卷,传统上更认为玛拉基先知是把先知活动结束的先知(参诗七十四9:亚十三2)。马喀比时代有这样的话:「以色列人极之难过,这是先知不再在他们中间以来,从未有过的。(马喀比一书九27:参四46,十四41)。犹太传统认为最后的先知(哈该、撒迦利亚、玛拉基)死后,圣灵便离开了以色列(Sotah13.2:Sanh.11a)。约瑟夫认为,亚达薛西王之后,以色列便没有完整的历史,原因是先知后继无人(APionl.8 41)。

      隐名先知。「玛拉基」(希伯来文malaki)可能根本不是人名:它的意思是「我的使者」(参三1,同样用了这个字,但却是用来形容神派使者预备道路,为神降临作好准备)。他尔根在一1加了些话,变成:「藉着那位名叫以斯拉的文士传给以色列,他是我的使者」。学者普遍都认为玛拉基不是专有名词,但却不同意玛拉基就是以斯拉。罗便臣(G.L.Robinson)有这样的观察:「倘若以斯拉的名字原本已在经文之中,收集先知正典的人一定不会删去这个名字。」有些学者在「我的使者」前加上-ya(h),变成专有名词mal-akiya,但这名称从来未出现过。七十士译本翻成aggelouautou「他的使者」,显示译者不把它当作一个专有名词;然而,译者把「我的」改为「他的」,就令问题更加复杂了。

      亚九1,十二1及玛一1每节都以希伯来文massa(重担)开始,所以有人曾提议这三段「重担」(默示)原本是出于一个作者的手笔,但扎士说服性地推翻这个理论。玛拉基书与撒迦利亚书在结构和风格方面,都有十分显着的分别。

      没有其他先知书是匿名的(包括俄巴底亚书)。希伯来文作品通常都是匿名的,但正典的先知书,以及犹太教的拉比作品,却不会隐名。因此,亦为了避免常常说「十二小先知那个隐名的作者」,我们在这里称先知及其作品为玛拉基和玛拉基书。

      时代。关于这卷书的年代,学者有一致的见解。这时圣殿已重建起来了,祭仪细节亦已确立,但有点因循(一10、13,三1、10)。二10—16反对外族通婚,与尼希米的观点相似(参尼十三23一27),暗示玛拉基可能与尼希米同代或在他之前不久。主前四五○年是一个概括而合理的年份。

      经文所描写的情况,暗示归回之后并没有任何弥赛亚时代的迹像。人民已失去信心,有些人便为此哭泣(二13),有些则怀疑他们的信仰(一2,二17,三14、15)。奸淫、行邪术、剥削和歧视都是这时代的特征(三5)。人民轻视组织化的宗教(一14,三7—12),信神与不信神的人通婚更是十分普遍的现像(一9、10)。如果神的子民要再次行在神的路上,先知就必须把神的启示说出来一一人民需要新心和新灵,律法要写在心上,他们需要一个完全反照神形像的牧者。

      预言。玛拉基书可分析如下:

      标题(一1)

      以东的命运表明了耶和华的爱(一2—5)

      指摘圣职人员(一6至二9)

      拜偶像及异族通婚(二10—16)

      公义之神(二17至三5)

      纳什一奉献(三6—12)

      义人与恶人(三13一四3[MT3:21])

      以利亚与耶和华的日子(四4—6[MT3:22—24])

      

      整卷圣经都可用「问题—答案」的形式作为基本结构。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人民却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于是经文作出回应(一2一5),伸张了神的慈爱。人民跟着便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5节)第二个题目,又由第六节的问答表达。第三部份因二14,17的问题而更为突出。第四部份的引子,是二17的问题。第五部份的问题是三7、8。第六部份的问题是三13。

      这种辩证的风格(或称为「争议问题」),是玛拉基书的特征,亦表现出那时犹太人的敌视态度。我们不知他们是敌视耶和华抑或敌视先知,但玛拉基用了这个方法,显示当时人民好辩的性格,以及质疑旧有信念和传统的作风。他们质询耶和华那拣选之爱,也不把神当作父亲和主人来尊敬他(一6)。圣职人员不理会祭礼要求(如利一10),亦不献上最好的牲畜为祭(玛一7、8)。人民亵渎了祖先之约,娶那些事奉外邦神明的女子为妻,他们儿女的宗教信仰,也因而淡化了(二15)。什一奉献是肯定万物从神而来的行动,但他们却不肯依从:实际上,他们「夺取了神之物」(三8)。他们高傲,相信行恶和试探神的人,都可以富足,又能逃避惩罚(三13—15)。无论是祭司和人民,对崇拜耶和华都显得不太积极。

    神学

      万军之耶和华。玛拉基书最常出现的神的名称是:「万军之耶和华」(yhwhsbaot)我们很难解释这称呼的形成和重要性。有些人反对「万军之耶和华」这个标准的翻译,认为(sbaot)是一个神明的名字,而「耶和华,沙巴谷」便变成一个复合名称。另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缩写,原本是yhwhlohesbaot,「耶和华,万军之神」。但这文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究竟有何用法和重要性。

      有关「沙巴谷」的意义,有三个主要的理论:(1)这名称曾与约柜连在一起,而且只限在战场上使用,所以这名称意即「万军之主」(以色列军之主),或类似「战斗之神」之意。(2)戴华及其他学者提议这可能指属天的活物、天使或星辰。(3)艾葛不想完全放弃解释沙巴谷这个名称,所以说:「余下来唯一的可能性,是假设沙巴谷不是指任何个别的东西,而是指所有的存在、百姓、一般的群众、所有天上地下的活物。」他认为这个先知用字的方法,是显示「较古老的以色列人相信耶和华是一位普世性的神,而这个对至高神的原始思想,仍未被以色列人遗忘」。

      神义论。一些学者在玛拉基书内找到一些神义论的痕迹。玛拉基以辩证的风格,对耶和华提出了各种质询:神不公正!神没有继续爱以色列!神不关心祭礼的品质!神实际上喜欢那些在他眼前行恶的人!耶和华对这些攻击逐一作答,他的回应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献祭用的青铜架,圆形显示行政管理拜祭者(祭司)向坐着的神明献礼;这是米吉多于公元前十世纪的遗物。

      (1)耶和华是万有之神。耶和华是一个伟大的君王,他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一14):「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一11)二10的问题——「我们岂不都是一位天父么?」——大概不是用来证明神的普世性,因为文理几乎只是应用于以色列(即犹大及耶路撒冷)。如果神为普世之神的观念,刚刚在被掳之后才产生,那么玛拉基书似乎是有点「过份先进」了。其实,我们在前几章已经讨论过,有颇多的资料指出,这概念是早已有之,只不过因为外邦思想的冲击而变得模糊,后来先知们(尤其是以赛亚)才重新强调神的普世性。

      (2)虽然耶和华是全世界的神,但以色列因为被神拣选,所以有一个特别的地位:神选择雅各贬斥以扫(一2及下文),就是这个原因。以色列是耶和华的「儿子」和「仆人」,所以他们必须尊敬他、敬畏他(一6)。耶和华选择了以色列,为了感谢他,他们也当选择最好的祭品奉献给他。人民是耶和华家里的一份子,是神圣的,所以他们亦必须维护婚姻的圣洁(二10—16):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休妻的事……是我所恨恶的」(16节;此称号在玛拉基书只出现了这一次)。他的子民必须承认万物都为他所有,这信念是什一奉献的基础(所有收入和产品的十分之一:申十四22)。以色列人没有把神之物归给神,先知伸辩之后,「敬畏耶和华的」人悔改了,于是,义人恶人的基本分别,亦因此定立了出来(玛三16—18)。

      (3)耶和华的日子早已在阿摩司的时代被提出来,西番雅和约珥已经详加讨论,而到了旧约最后一位先知的时代,耶和华的日子又再次被强调。虽然「耶和华的日子」这个名词不是遍布玛拉基书,但它背后的概念却已贯彻全书。神在那日必为自己伸辩,回答一切攻击他不公平的质询(四1[MT3:19)。「耶和华……必忽然进入神的殿」(三1)一一但「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三2)「他如炼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脸。(三2),他炼净和洁净祭司,审判「行邪术的,犯奸淫的,起假誓的,亏负人之工价的,欺压寡妇孤儿的,屈枉寄居的」——总括来说,即是「不敬畏我」的人(三5)。

      但那日不是全然黑暗的。耶和华有一卷纪念册,把所有敬畏耶和华之人的名字,记在其上。「万军之耶和华说,在我所定的日子,他们必属我,特特归我,我必怜恤他们」(三17)。那日他必把义人与恶人分辨出来,他们就是那事奉神的,和不事奉神的人(三18)。那日如烧着的火炉,「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四2)[MT三20])。

      先驱。玛拉基有一个独特之处:作者谈及以利亚先知(四5[MT3:23])。以赛亚说:「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四十3)。这个模糊的概念,隐约说明了在弥赛亚之前,必先有一人来预备道路。在两约期间,这观念已发展出一个颇详细的教义:新约圣经和昆兰文献都表明这教义已经存在。玛拉基称这先驱为「我的使者」(三1),后来更具体指出他就是「以利亚」(这个想法是从犹太教借来的)。在新约里,施洗约翰被认为就是这位先驱:所以人问他:「你是以利亚吗?」(参约一21:可一2-8:路七27、28:尤其太十一14)

      先知时期结束了显当然信息仍未完成,被掳仍未结束,归回也不是新时代的开始。玛拉基在此时留下了一个期望一一审判的恐惧和医治的盼望。基徒相信,这盼望分为两个阶段来成全:基督第二次降临,施行最后的审判,完成终极的救恩。当然,玛拉基和其他先知一样,没有作出这样的区分,他一次过看见了这两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