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报复及爱仇敌

论报复及爱仇敌

上一篇   下一篇

5:38-48

一。論報復 (5:38-42)

1. 傳統上法利賽人和文士如何教導有關報復之觀念?(v38)這教導與舊約律法原本的意義有何分別?(19:18-21)

2. 耶穌如何糾正他們的偏差?(v39)「不要與惡人作對」是什麼意思?〔現代中文譯本譯作「不要向欺負你們的人報復」,呂振中譯本譯作「不可報復惡行為」〕

3. 耶穌所舉的例子如何說明「不要與惡人作對」的原則?(v39-42)

  惡人的用心 公平的作法 「不與惡人作對」的作法 「不與惡人作對」所負的代價
有人打你的右臉     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     連外衣也由他拿去  
有人強迫你走一里路     同他走二里路  
有求你的     就給他  
有向你借貸的     不可推辭

4. 應用 :

  1. 你在生活中曾遇過以上的情況嗎?採取報復的方法能解決問題嗎?上述的解決方法又如何?
  2. 以上的教導與包庇罪惡和向惡勢力妥協有何不同?

 

二.論愛仇敵 (5:43-48)

1. 傳統上法利賽人和文士教導應如何對待仇敵? (v43) 舊約律法的教導又是怎樣的?(19:17-18) 可見他們如何巧妙地逄低了律法的要求?

2. 耶穌如何糾正他們的偏差? (v44) 「愛」與「禱告」兩者有何關係?

3. 耶穌如何正面地說明愛仇敵的重要?(v45, 48)

4. 耶穌如何反面地說明愛仇敵的重要?(v46-47)

5. 應用 :

  1. 世人的標準是,只愛那些可愛的人已足夠了,你有這種思想嗎?
  2. 作為天父的兒女,你渴望更像祂嗎?你曾如何學習愛人的功課。
  3. 請思想,今天有那些人是你希望學習去愛的呢?_________

 

 


論報復及愛仇敵 (5:38-48) - 附答案

一.論報復 (5:38-42)

1. 傳統上法利賽人和文士如何教導有關報復之觀念?(v38)這教導與舊約律法原本的意義有何分別?(19:18-21) :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申19:17-18中,有提及審判官,顯示以牙還牙的懲罰原則是為要定下司法基礎,列明做錯事的人應有的刑罰,和限制其受害者應得的賠償,不能任意報復。這樣做是要把惡從他們中間除掉,叫其他人不敢犯同樣的錯誤,同時,也禁止人私自執行律法,以致釀成可怕的家族仇殺。律法本是為消除報仇之行動,法利賽人卻誤用這律法去鼓勵人報仇,強調公平而非愛的基礎。

2. 耶穌如何糾正他們的偏差? (v39)「不要與惡人作對」是什麼意思?〔現代中文譯本譯作「不要向欺負你們的人報復」,呂振中譯本譯作「不可報復惡行為」〕: 耶穌教導不要與惡人作對。指在任何情況下也不要向惡人報復,以惡報惡,否則我們便會如他們一般的惡,不能解決問題。

3. 耶穌所舉的例子如何說明「不要與惡人作對」的原則? (v39-42)

  惡人的用心 公平的作法 「不與惡人作對」的作法 「不與惡人作對」所負的代價
有人打你的右臉 羞辱你 反擊 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身心之苦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 設計謀害你的財物 為自己伸辯 連外衣也由他拿去 財物的損失
有人強迫你走一里路 用盡其權利去佔你的便宜 只做完本份算了 同他走二里路 時間和勞力的損失
有求你的 想白白佔你的便宜 拒絕他 就給他 勞力
有向你借貸的 想白白佔你的便宜 拒絕他 不可推辭 財物

4. 應用 :

  1. 你在生活中曾遇過以上的情況嗎?採取報復的方法能解決問題嗎?上述的解決方法又如何? : 報復只會讓問題擴大,若信徒能以忍耐和愛心去對惡待我們的人,反能以愛心贏得人心,又或能存著信心和平安的心等候神出手解決問題。
  2. 以上的教導與包庇罪惡和向惡勢力妥協有何不同? : 對罪惡和惡勢力的態度 : 個人方面,我們要堅拒犯罪和在別人的罪上有份,絕不受協 (如人云亦云,說人是非,報復);對社會方面,我們要以言行去阻止罪惡擴張,提倡善行 (提意見,以身作則);但這裹指的是惡人加於我們身上的惡行,我們便要忍耐和以愛心去挽回他們了。

二.論愛仇敵 (5:43-48)

1. 傳統上法利賽人和文士教導應如何對待仇敵? : 恨仇敵 (v43) 舊約律法的教導又是怎樣的? (19:17-18) : 不可恨弟兄,不可埋怨本國子民,要愛人如己。可見他們如何巧妙地逄低了律法的要求? : 引伸律法,指對外人和鄰舍有不同準則,只要愛鄰舍,對仇敵便不需要愛了,可以恨他們。

2. 耶穌如何糾正他們的偏差? (v44) : 愛仇敵,為逼迫你的人祈禱。「愛」與「禱告」兩者有何關係? :當我們肯放低自己,學習為惡待我們的人祈禱時,神便會漸漸改變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可憐之處,愛他的心便由此而生了。

3. 耶穌如何正面地說明愛仇敵的重要? (v45, 48) (1) 神是那位同時看顧好人和惡人的神,祂普施恩給不義的人,所以我們作為天父的兒女,應當有天父的性情和心腸,對惡人也要有慈憐的心。(2) 天父渴望我們像祂一般的完全,我們內心若也同有此渴望,別能勝過內心的不滿和仇恨,能以愛心待那些得罪我們的人了。

4. 耶穌如何反面地說明愛仇敵的重要?(v46-47) :愛那些善待我們的人連公認為惡的稅利也做到了,我們的標準若只能到這地步,實在不配稱為神的兒女,也不配得神任何賞賜。只對我們所親愛的人表示友好(如朋友,弟兄姊妹),只是世人一般的標準,人人也能做到,我們又怎能在未信的人前見証主的愛呢?別人只覺信徒也不過如此罷!他們如何能被吸引去信主呢?

5. 應用 :

  1. 世人的標準是,只愛那些可愛的人已足夠了,你有這種思想嗎?
  2. 作為天父的兒女,你渴望更像祂嗎?你曾如何學習愛人的功課。
  3. 請思想,今天有那些人是你希望學習去愛的呢?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