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六十五、北京之行

诉说主恩 by 盛足风

六十五、北京之行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八日到廿八日,全国基督教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八O年十月南京会议以后被大家看为重要的又一次会议。它要回顾一九八O年以后的二年中的教会情况。再讨论今后的教会任务。我带着祈祷的心前往参加。

九月十七日下午五时四十五分,从杭州机场搭“三叉戟”班机飞向首都,飞行时间约一小时半。毕咏琴与柯贵贤二位老姐妹把我接到东安门内大街的住所。次日下午向大会报到。

十天会议后,于九月卅日上午四十五分从国际机场搭“伊尔62”班机飞回杭州。同行者有蔡文浩牧师、邓福村牧师、谢圣韬牧师、李奉名先生。

十天会议认识了不少从未见过的国内同工,有机会听到各省教会消息,心中愉快,感谢主恩,此刻记下一些会内外的事,以便纪念。

(1)在大会中可以看出从各省来的委员们突出重视两件大事:一是要求落实政策,将被占用的教会房产归还教会自用,使信徒礼拜有场所。二是教会严重缺乏接班人,急需设法培养。神学教育、义工培训、十分迫切。另一件是海外“呼喊异端”渗入国内,在信仰上,混乱正道,造成损害,在社会上成了不安定因素。为此,上海唐醒长老,北京闫迦勒长老联合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专门谈论此一问题。各省委员可自由参加。我也到会。

(2)海外李常受提倡“呼喊”和多次受浸并有其他邪说,认为耶稣是“受造首先者”……等等。福建的郑证光弟兄说:在海外有人受浸数十次,有人受浸一百数十次,使我大大惊异,几乎跳了起来。他又说:“请你再听一个高指标,有人已经受浸达200次之多。这些消息几乎使人目瞪口呆。李在传播异端邪说,已十分清楚了。

(3)会议十分强调爱国爱教的一致性,又强调信仰生活应当求大同存小异,彼此尊重,合而为一。

(4)一九八O年南京开全国会议时,全国开放堂所只五十六处,今已增到九百余处。家庭聚会就无从知道其确数了。至于全国信徒总数解放前为七十余万人,今已增到三百余万人。看出神在亲自作工。教会虽然“经历水火”,却已渐渐进入“丰富之地”。

(5)东北的朝鲜族已经有了朝鲜文字的《圣经》。僳僳族信徒现在还只能从缅甸买进他们本民族文字的《圣经》,而且是用中药黄连三十斤(值六百元人民币)兑来的。为此,全国两会打算印刷少数民族的《圣经》以适应要求。

(6)从交谈中得悉:有些地方,除主日礼拜外还有祈祷会,查经班,练唱会,青年聚会和堂内布道会。这些消息很新鲜,因为宁波教会工作还没有达到这个广度和深度。当时宁波教会与温州、杭州教会比较,也是落在后头的。

徐州教会的顾亚东牧师说:某些农村,信徒人数增加很多,甚至新增千余人,但是缺乏牧人,成了难题。羊群无牧,饥不择食,容易走入歧路而不自知。

(7)和八○年十月的南京会议一样,这次委员会的每日早晨有灵修会。这是应有的事。听灵修会的讲经内容,可以看出个别同工对于讲道内容还有顾虑。于此,可见“心有余悸”尚待继续消除。在听道的委员中,有人开口评议说:“这样的讲道,群众是不欢喜听的……”这话值得虚心听,并应引起教会领袖注意。

(8)北京名牧王镇出席了这次会议,受约在全体会议中发言,说了他对海外新译汉文《圣经》的个人意见,认为不少译法离开原文的本意,译笔不慎重。

毕咏琴同工在较少的场合也发言,述说自己对三自运动的新看法。

浙江的蔡文浩牧师在早灵修中也讲了道。二年前,八○年十月的南京晨祷会中他也曾讲了道。

(9)一位朝鲜族的女同工说到北朝鲜时说,直到如今,那边对宗教仍抱严重反对态度,并无自由。这样的消息,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10)今后,我国教会将重视接班人的培训工作,义工进修班将大大推广。也有可能开办新的神学校。目前还只有一所,即金陵协和神学院。

教会在十年动乱中接受了火的洗礼,求主在教会中兴起更多合乎主用的人。这样,经受火洗就不徒然了。

※※※※※

再记一些会外见闻以便引起回忆和比较。

(1)北京城市建设规模宏大,气派不凡。市容整洁,交通发达。从“五讲四美”看,似也超过上海、杭州、宁波。

(2)北京已有地下铁道,可惜没有时间去试坐。北京新建的国际机场规模宏大,现代化水平也不差。当我们离京回杭时,行李包从流水式传送带通过时,行包中的一切物件,一一在电视机荧光屏上显示出来,这就可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旅客身上如有凶器,也容易在一个检查器中被查觉。这些,在当时看来都是很新鲜的事。

(3)回忆一九四八年十月或十一月,我应上海亲戚伟生兄、志香姐之盛意,首次“品尝”航空之味,从上海飞到南京,旨在旅游观光。那时在金陵神学念书的邵升堂同学为我们作导游。当时的民航机是以螺旋浆推进的,用了一小时二十分钟才飞完这个航程。现在的飞机机身大,载客多,航程一千多公里,只用了一小时半。喷气机的推进速度每小时在90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达九千公尺以上。科学使地球变小了,使路程缩短了,使时间更贵重了。

(4)游览故宫,游览长城,参观定陵地下皇陵(我因疲乏未去颐和园)使我们回到了古代,引起许多感想。回想十一、二岁时已经读到了万里长城和居庸关。现在年到六十九,才亲临其境……蔡牧师、孙牧师和我在长城上远眺四方,特别是北方,又登上两座烽火台,然后三人摄影留念。我们拍摄的是黑白照片,当时彩色照片尚未流行。

我们也参观了十三陵水库,想当年上上下下协力建成,意义不小。

※※※※※

这次到京,首先到柯贵贤老姐妹家,毕咏琴同工也在。他们两人于一九八二年都参加过杭州的“圣经进修班”,毕姐也参加了这次全国会议。当大会结束前,柯姐还特到会场来送别,盛意可感。

据悉柯姐为满族人,是协和医院的先进护士,她的服务工作曾受到周总理的高度评价,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评为模范护士。特记之以励后人。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六十五、北京之行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八日到廿八日,全国基督教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八O年十月南京会议以后被大家看为重要的又一次会议。它要回顾一九八O年以后的二年中的教会情况。再讨论今后的教会任务。我带着祈祷的心前往参加。 九月十七日下午五时四十五分,从杭州机场搭“三叉戟”班机飞向首都,飞行时间约一小时半。毕咏琴与柯贵贤二位老姐妹把我接到东安门内大街的住所。次日下午向大会报到。 十天会议后,于九月卅日上午四十五分从国际机场搭“伊尔62”班机飞回杭州。同行者有蔡文浩牧师、邓福村牧师、谢圣韬牧师、李奉名先生。 十天会议认识了不少从未见过的国内同工,有机会听到各省教会消息,心中愉快,感谢主恩,此刻记下一些会内外的事,以便纪念。 (1)在大会中可以看出从各省来的委员们突出重视两件大事:一是要求落实政策,将被占用的教会房产归还教会自用,使信徒礼拜有场所。二是教会严重缺乏接班人,急需设法培养。神学教育、义工培训、十分迫切。另一件是海外“呼喊异端”渗入国内,在信仰上,混乱正道,造成损害,在社会上成了不安定因素。为此,上海唐醒长老,北京闫迦勒长老联合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专门谈
论此一问题。各省委员可自由参加。我也到会。 (2)海外李常受提倡“呼喊”和多次受浸并有其他邪说,认为耶稣是“受造首先者”……等等。福建的郑证光弟兄说:在海外有人受浸数十次,有人受浸一百数十次,使我大大惊异,几乎跳了起来。他又说:“请你再听一个高指标,有人已经受浸达200次之多。这些消息几乎使人目瞪口呆。李在传播异端邪说,已十分清楚了。 (3)会议十分强调爱国爱教的一致性,又强调信仰生活应当求大同存小异,彼此尊重,合而为一。 (4)一九八O年南京开全国会议时,全国开放堂所只五十六处,今已增到九百余处。家庭聚会就无从知道其确数了。至于全国信徒总数解放前为七十余万人,今已增到三百余万人。看出神在亲自作工。教会虽然“经历水火”,却已渐渐进入“丰富之地”。 (5)东北的朝鲜族已经有了朝鲜文字的《圣经》。僳僳族信徒现在还只能从缅甸买进他们本民族文字的《圣经》,而且是用中药黄连三十斤(值六百元人民币)兑来的。为此,全国两会打算印刷少数民族的《圣经》以适应要求。 (6)从交谈中得悉:有些地方,除主日礼拜外还有祈祷会,查经班,练唱会,青年聚会和堂内布道会。这些消息很新鲜,因为宁波教会工作还没有
达到这个广度和深度。当时宁波教会与温州、杭州教会比较,也是落在后头的。 徐州教会的顾亚东牧师说:某些农村,信徒人数增加很多,甚至新增千余人,但是缺乏牧人,成了难题。羊群无牧,饥不择食,容易走入歧路而不自知。 (7)和八○年十月的南京会议一样,这次委员会的每日早晨有灵修会。这是应有的事。听灵修会的讲经内容,可以看出个别同工对于讲道内容还有顾虑。于此,可见“心有余悸”尚待继续消除。在听道的委员中,有人开口评议说:“这样的讲道,群众是不欢喜听的……”这话值得虚心听,并应引起教会领袖注意。 (8)北京名牧王镇出席了这次会议,受约在全体会议中发言,说了他对海外新译汉文《圣经》的个人意见,认为不少译法离开原文的本意,译笔不慎重。 毕咏琴同工在较少的场合也发言,述说自己对三自运动的新看法。 浙江的蔡文浩牧师在早灵修中也讲了道。二年前,八○年十月的南京晨祷会中他也曾讲了道。 (9)一位朝鲜族的女同工说到北朝鲜时说,直到如今,那边对宗教仍抱严重反对态度,并无自由。这样的消息,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10)今后,我国教会将重视接班人的培训工作,义工进修班将大大推广。也有可能开办新的神学校。目前
还只有一所,即金陵协和神学院。 教会在十年动乱中接受了火的洗礼,求主在教会中兴起更多合乎主用的人。这样,经受火洗就不徒然了。 ※※※※※ 再记一些会外见闻以便引起回忆和比较。 (1)北京城市建设规模宏大,气派不凡。市容整洁,交通发达。从“五讲四美”看,似也超过上海、杭州、宁波。 (2)北京已有地下铁道,可惜没有时间去试坐。北京新建的国际机场规模宏大,现代化水平也不差。当我们离京回杭时,行李包从流水式传送带通过时,行包中的一切物件,一一在电视机荧光屏上显示出来,这就可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旅客身上如有凶器,也容易在一个检查器中被查觉。这些,在当时看来都是很新鲜的事。 (3)回忆一九四八年十月或十一月,我应上海亲戚伟生兄、志香姐之盛意,首次“品尝”航空之味,从上海飞到南京,旨在旅游观光。那时在金陵神学念书的邵升堂同学为我们作导游。当时的民航机是以螺旋浆推进的,用了一小时二十分钟才飞完这个航程。现在的飞机机身大,载客多,航程一千多公里,只用了一小时半。喷气机的推进速度每小时在90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达九千公尺以上。科学使地球变小了,使路程缩短了,使时间更贵重了。 (4)游览故宫
,游览长城,参观定陵地下皇陵(我因疲乏未去颐和园)使我们回到了古代,引起许多感想。回想十一、二岁时已经读到了万里长城和居庸关。现在年到六十九,才亲临其境……蔡牧师、孙牧师和我在长城上远眺四方,特别是北方,又登上两座烽火台,然后三人摄影留念。我们拍摄的是黑白照片,当时彩色照片尚未流行。 我们也参观了十三陵水库,想当年上上下下协力建成,意义不小。 ※※※※※ 这次到京,首先到柯贵贤老姐妹家,毕咏琴同工也在。他们两人于一九八二年都参加过杭州的“圣经进修班”,毕姐也参加了这次全国会议。当大会结束前,柯姐还特到会场来送别,盛意可感。 据悉柯姐为满族人,是协和医院的先进护士,她的服务工作曾受到周总理的高度评价,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评为模范护士。特记之以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