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耶利米哀歌的神学

圣经神学词典 by 佚名

耶利米哀歌的神学(Lamentations,Theologyof)

耶利米哀歌是作者的一篇独白。当中虽有提及神,但神却没有亲自说话。除了最后那章之外,本书的结构是一组离合诗(acrostics,中、英译文均难以反映此文体)。至于它的体裁,则属一首哀歌。某些传统的观念——例如罪与罚的关系——在本书随处可寻。背景是耶路撒冷被毁的历史危机。那位独白者,既目睹悲剧的发生,本身亦是灾难的受害人。神是出现在整篇独白的主要人物;对于有分牵涉在过程当中的人——例如巴比伦人(没有指名道姓)和以东人——作者亦表达了他的看法。在表达方式方面,作者加入了不少比喻的说法。只要留意本书的形式、体裁、表达的传统观念、处境和人物,便是寻索本书神学的最佳方法。

痛苦的哀声

作者在本书所表达的,基本上是属于今世的看法。作者赤裸裸地面对耶路撒冷如今遭到巴比伦人蹂躏(主前587年),以及百姓被掳的悲惨现实(一3,二8-9)。百姓受尽屈辱,陷于极度困境中(一1-21上,五1-18)。巨大的苦难和痛苦的哀号便成了本书的主题(参三1-20)。作者透过诗体而不是散文的形式来抒发他的哀叹。全书采用了挽歌的语调(一、二、四章)。在全书五章中,有四章用希伯来字母以离合诗的形式写成,作者也许是想藉此来尽情表达他的哀伤。那用以形容苦痛的措辞和比喻,是非常鲜活鲜明和有血有肉的。那个先前充满自豪的城市,如今竟如寡妇,又如王后成了奴仆(一1)。那强调这城和圣殿是固若金汤的『锡安神学』(诗四十八,一三二13;耶七4),已被证实是一堆空话。昔日那充满喜乐、佳肴、财宝和繁荣的美好日子,已经去而不返(一7,三17)。昔日仪表出众和服饰华丽的贵胄,现在的面貌比煤炭更黑,而且还骨瘦如柴(四8;参一6)。妇女被**(五11),儿童哭求食物(二12);无人去安慰锡安(一17)。作者毫不掩饰地描述残酷的现实。他既没有抑压自己的哀声,也没有歪曲事实,虽然他所写的内容会引来人对神产生一大堆疑问。正如我们在约伯的例子中所见,人必须透过言语来表达哀伤,才能对创伤的心灵产生治疗的作用。

作者在痛苦之中向神说话,因为他知道神垂顾受苦的人。于是,他首先要让神看见他的哀伤。他绘形绘声地描述财物的被毁,强调名副其实地尽失所有,以及意志的极度消沉——让神看个清楚!饥荒成为焦点(二20,四10),这也许是因为在传统上,神总是藉着饥荒来成就祂的旨意(创十二10;路得记;耶十四章)。作者在苦难之中,不忘呼求神的医治和复兴(五21-22)。积极干预的神

一首接一首的诗除了描述实况之外,亦代表了作者对与当前情势有关的传统观念加以分析。这传统观念包括犯罪与苦难之间的关系。成书日期很可能早于本书的约伯记,已经清楚指出一切苦难皆是犯罪的报应,这理论实在过于简化。不过,自从人类在伊甸园犯罪之后,便知道犯罪会带来惩罚。

作者在本书一开始,便清楚指出罪与苦难之间的关系:『因耶和华为她许多的罪过使她受苦』(一5)。罪造成了关系的破裂。按照比喻的讲法,以色列已经被系上重轭,以致她的力量逐渐衰败(一14)。她在苦难中诉说神『使他转离正路,将[他]撕碎,使[他]凄凉』(三11)。以色列以传统的观念来解释她的处境:『我们犯罪背逆……残害和毁灭,都临近我们』(三42、47)。全部五首诗均认定犯罪是导致灾祸的原因(一8,二14,三42,四13,五7)。

尽管她的罪无可赦免,但是,从另一个传统来理解却可能更为恰当,那就是先知应有的事奉。众领袖都要负上罪责(四12-13)。以色列的伤口如今之所以大如海,全因为众先知没有揭露她的罪行,以致她不能避开被掳的恶运(二14)。在背后支持这指控的理据,乃在于神要先知履行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指出社会中的各种罪状(参耶七1-15)。二章14节提到说虚假神谕的先知,很可能是向罪人宣告平安,以及曾经与耶利米激烈辩论的那些先知(二十三16-18)。

另一个在耶利米哀歌显示的传统思想,就是神会攻击祂的百姓。以赛亚曾经简洁地指出:『他[神]就转作他们的仇敌,亲自攻击他们。』(六十三10;参民十四39-45)『主如仇敌』这句话(二5),正是本书作者发出的共鸣;它只是在另一层面解释主前587年的悲剧。祸患至终是出于神的作为(三38)。神使祂的居所如荒废的庭园;他又毁坏祂的聚会之处(二6、17;参一12,二1,三1)。

神是统治者(五19),亦是救主,故此,人因着相信神的信实而常存得救的盼望。咒诅仇敌(一21-22,三59-66,四21-22)和发出悔改的祷告(三40-41),两者都是心存盼望的表现。

公义、愤怒和怜悯的神

一般认为神的属性既使人畏惧,又使人乐于亲近。本书肯定神的公义(一18)。然而,鉴于百姓的罪恶,本书论到神发怒的经文便较论及祂公义的经文多。发怒正是公义的神之正常反应。每一组离合诗——尤其是第二组——都有提到神的发怒(一12,二1、2、3、4、21、22,三43,四11)。若用比喻的说法,神倒出的愤怒就如火(二4;参四11),以致犹大的保障被倾覆(二2),君王和祭司遭到唾弃(二6),老老少少都死于刀下(二21)。耶利米和在他之前的众先知都警告过以色列,当神发怒的时候,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三十23-24;摩一3-5、6、10、11)。

对于神的愤怒和神的怜悯这两者之间似乎出现的分歧,圣经作者没有尝试作出任何调协;事实上,两者皆是神的属性,没有主次之分。传统对神的看法,都认定祂是全然怜悯和温柔的,却坚持要公正地施予惩罚。那粗略地可算为本书核心部分的第三首离合诗,其主要部分是描述神的信实极其广大和不断更新(三23)。前两首离合诗所筑起的情绪洪流,如今被正确的神学所控制。神的怜悯和慈爱永不断绝(三22、32)。神基本上不愿意使人忧伤(三33)。神是满有怜悯这个信念,为这个陷于痛苦中的城、其中的居民和被掳者带来了一丝的盼望(三21)。

彷佛遥不可及的神

本书充满了哀歌的色彩——无论是个人的哀嚎(三章),或是群体的哀歌(五章)。哀歌的要旨主要是向神抱怨,但形式则可以有别(参诗六、十三篇)。耶利米哀歌所抱怨的事情,基本上是神好像不见了、无人可以来到祂面前,甚至感到遭神离弃。比喻又再一次派上用场。神用黑云遮蔽自己,以致『祷告不得透入』(三44)。

然而,我们却要继续祷告。正如摩西不单提出恳求,更力陈各种理由求神答允(出三十二11-14),因此,作者在这里藉着指出仇敌对他的辱骂和攻击,来『激发』神为他申冤(三61-63)。另一个『刺激』是指出受害者的完全无助和身心所遭受的痛苦(一20;参摩七2)。最后还有一个,就是重提神从前曾施予援手:神曾经临近和使人得以安心(三55-57)。抱怨的基础,在于认识神始终是神——即使人感到神好像不见了,祂始终关心遭遇困苦的人,正如在出埃及所经历的一样,只要向神呼求,神就会施行拯救。因此,作者不断呼喊神:『求你观看』(一9、11,三63,五19-21)。最终,神总会垂听。

ElmerA.Martens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耶利米哀歌的神学(Lamentations,Theologyof) 耶利米哀歌是作者的一篇独白。当中虽有提及神,但神却没有亲自说话。除了最后那章之外,本书的结构是一组离合诗(acrostics,中、英译文均难以反映此文体)。至于它的体裁,则属一首哀歌。某些传统的观念——例如罪与罚的关系——在本书随处可寻。背景是耶路撒冷被毁的历史危机。那位独白者,既目睹悲剧的发生,本身亦是灾难的受害人。神是出现在整篇独白的主要人物;对于有分牵涉在过程当中的人——例如巴比伦人(没有指名道姓)和以东人——作者亦表达了他的看法。在表达方式方面,作者加入了不少比喻的说法。只要留意本书的形式、体裁、表达的传统观念、处境和人物,便是寻索本书神学的最佳方法。 痛苦的哀声 作者在本书所表达的,基本上是属于今世的看法。作者赤裸裸地面对耶路撒冷如今遭到巴比伦人蹂躏(主前587年),以及百姓被掳的悲惨现实(一3,二8-9)。百姓受尽屈辱,陷于极度困境中(一1-21上,五1-18)。巨大的苦难和痛苦的哀号便成了本书的主题(参三1-20)。作者透过诗体而不是散文的形式来抒发他的哀叹。全书采用了挽歌的语调(一、二
、四章)。在全书五章中,有四章用希伯来字母以离合诗的形式写成,作者也许是想藉此来尽情表达他的哀伤。那用以形容苦痛的措辞和比喻,是非常鲜活鲜明和有血有肉的。那个先前充满自豪的城市,如今竟如寡妇,又如王后成了奴仆(一1)。那强调这城和圣殿是固若金汤的『锡安神学』(诗四十八,一三二13;耶七4),已被证实是一堆空话。昔日那充满喜乐、佳肴、财宝和繁荣的美好日子,已经去而不返(一7,三17)。昔日仪表出众和服饰华丽的贵胄,现在的面貌比煤炭更黑,而且还骨瘦如柴(四8;参一6)。妇女被**(五11),儿童哭求食物(二12);无人去安慰锡安(一17)。作者毫不掩饰地描述残酷的现实。他既没有抑压自己的哀声,也没有歪曲事实,虽然他所写的内容会引来人对神产生一大堆疑问。正如我们在约伯的例子中所见,人必须透过言语来表达哀伤,才能对创伤的心灵产生治疗的作用。 作者在痛苦之中向神说话,因为他知道神垂顾受苦的人。于是,他首先要让神看见他的哀伤。他绘形绘声地描述财物的被毁,强调名副其实地尽失所有,以及意志的极度消沉——让神看个清楚!饥荒成为焦点(二20,四10),这也许是因为在传统上,神总是藉着饥荒来成就祂的旨
意(创十二10;路得记;耶十四章)。作者在苦难之中,不忘呼求神的医治和复兴(五21-22)。积极干预的神 一首接一首的诗除了描述实况之外,亦代表了作者对与当前情势有关的传统观念加以分析。这传统观念包括犯罪与苦难之间的关系。成书日期很可能早于本书的约伯记,已经清楚指出一切苦难皆是犯罪的报应,这理论实在过于简化。不过,自从人类在伊甸园犯罪之后,便知道犯罪会带来惩罚。 作者在本书一开始,便清楚指出罪与苦难之间的关系:『因耶和华为她许多的罪过使她受苦』(一5)。罪造成了关系的破裂。按照比喻的讲法,以色列已经被系上重轭,以致她的力量逐渐衰败(一14)。她在苦难中诉说神『使他转离正路,将[他]撕碎,使[他]凄凉』(三11)。以色列以传统的观念来解释她的处境:『我们犯罪背逆……残害和毁灭,都临近我们』(三42、47)。全部五首诗均认定犯罪是导致灾祸的原因(一8,二14,三42,四13,五7)。 尽管她的罪无可赦免,但是,从另一个传统来理解却可能更为恰当,那就是先知应有的事奉。众领袖都要负上罪责(四12-13)。以色列的伤口如今之所以大如海,全因为众先知没有揭露她的罪行,以致她不能避
开被掳的恶运(二14)。在背后支持这指控的理据,乃在于神要先知履行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指出社会中的各种罪状(参耶七1-15)。二章14节提到说虚假神谕的先知,很可能是向罪人宣告平安,以及曾经与耶利米激烈辩论的那些先知(二十三16-18)。 另一个在耶利米哀歌显示的传统思想,就是神会攻击祂的百姓。以赛亚曾经简洁地指出:『他[神]就转作他们的仇敌,亲自攻击他们。』(六十三10;参民十四39-45)『主如仇敌』这句话(二5),正是本书作者发出的共鸣;它只是在另一层面解释主前587年的悲剧。祸患至终是出于神的作为(三38)。神使祂的居所如荒废的庭园;他又毁坏祂的聚会之处(二6、17;参一12,二1,三1)。 神是统治者(五19),亦是救主,故此,人因着相信神的信实而常存得救的盼望。咒诅仇敌(一21-22,三59-66,四21-22)和发出悔改的祷告(三40-41),两者都是心存盼望的表现。 公义、愤怒和怜悯的神 一般认为神的属性既使人畏惧,又使人乐于亲近。本书肯定神的公义(一18)。然而,鉴于百姓的罪恶,本书论到神发怒的经文便较论及祂公义的经文多。发怒正是公义的神之正
常反应。每一组离合诗——尤其是第二组——都有提到神的发怒(一12,二1、2、3、4、21、22,三43,四11)。若用比喻的说法,神倒出的愤怒就如火(二4;参四11),以致犹大的保障被倾覆(二2),君王和祭司遭到唾弃(二6),老老少少都死于刀下(二21)。耶利米和在他之前的众先知都警告过以色列,当神发怒的时候,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三十23-24;摩一3-5、6、10、11)。 对于神的愤怒和神的怜悯这两者之间似乎出现的分歧,圣经作者没有尝试作出任何调协;事实上,两者皆是神的属性,没有主次之分。传统对神的看法,都认定祂是全然怜悯和温柔的,却坚持要公正地施予惩罚。那粗略地可算为本书核心部分的第三首离合诗,其主要部分是描述神的信实极其广大和不断更新(三23)。前两首离合诗所筑起的情绪洪流,如今被正确的神学所控制。神的怜悯和慈爱永不断绝(三22、32)。神基本上不愿意使人忧伤(三33)。神是满有怜悯这个信念,为这个陷于痛苦中的城、其中的居民和被掳者带来了一丝的盼望(三21)。 彷佛遥不可及的神 本书充满了哀歌的色彩——无论是个人的哀嚎(三章),或是群体的哀歌(五章)。哀歌的要
旨主要是向神抱怨,但形式则可以有别(参诗六、十三篇)。耶利米哀歌所抱怨的事情,基本上是神好像不见了、无人可以来到祂面前,甚至感到遭神离弃。比喻又再一次派上用场。神用黑云遮蔽自己,以致『祷告不得透入』(三44)。 然而,我们却要继续祷告。正如摩西不单提出恳求,更力陈各种理由求神答允(出三十二11-14),因此,作者在这里藉着指出仇敌对他的辱骂和攻击,来『激发』神为他申冤(三61-63)。另一个『刺激』是指出受害者的完全无助和身心所遭受的痛苦(一20;参摩七2)。最后还有一个,就是重提神从前曾施予援手:神曾经临近和使人得以安心(三55-57)。抱怨的基础,在于认识神始终是神——即使人感到神好像不见了,祂始终关心遭遇困苦的人,正如在出埃及所经历的一样,只要向神呼求,神就会施行拯救。因此,作者不断呼喊神:『求你观看』(一9、11,三63,五19-21)。最终,神总会垂听。 ElmerA.Mart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