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简介
写作背景
列王纪在希伯来圣经中原为一整册,和合本是依照希腊文译本将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分割的界线大概是按篇幅的长短而定,并没有特殊的用意。
本书没有指明作者是谁。犹太人的传统以先知耶利米为作者,因本书的结尾(王下24:18-25:30)与耶利米书的结尾(耶52章)几乎完全相同。这论点至今仍未能确定。起码本书最后一段(王下25:27-30)不是出自耶利米的手笔,因在基大利被杀后他便去了埃及(见耶43:5-7),对二十年后约雅斤在巴比伦被释放一事大概不会清楚。按照此事发生的时间来计算,本书大概是在主前第六世纪中叶写成。
本书内容承接撒母耳记下的记载,故有学者认为撒母耳记与列王纪的作者为同一人。旧约希腊文译本更以同一书名称这四卷书(列王纪上下分别为卷三和卷四)。书中所记载的事迹,从大卫晚年所罗门登基起(主前九七一年),包括王国**、南北两国相继沦陷、直至犹大王约雅斤被释放为止(主前五六二年),其间涉及超过四百年的历史。作者显然采用了较早期的朝廷纪录及历史资料,包括:
1所罗门记(王上11:41)、
2以色列诸王记(王上14:19)、
3犹大列王记(王上14:29)等。
主题特色
见撒母耳记上简介「主题特色」。
本书大纲
Ⅰ所罗门作王(1:1-11:43)
1大卫晚年(1:1-2:12)
2所罗门登基(2:13-46)
3所罗门的智慧与富强(3:1-4:34)
4建造圣殿(5:1-8:66)
5所罗门的声誉(9:1-10:29)
6所罗门的堕落(11:1-43)Ⅱ王国**(12:1-22:53)
1**的因由(12:1-24)
2耶罗波安作以色列王(12:25-14:20)
3罗波安作犹大王(14:21-31)
4亚比央、亚撒作犹大王(15:1-24)
5拿答作以色列王,巴沙篡位(15:25-31)
6巴沙、以拉作以色列王,心利篡位(15:32-16:14)
7暗利作以色列王(16:15-28)
8亚哈作以色列王(16:29-22:40)
A亚哈敬拜巴力(16:29-34)
B以利亚的神迹(17:1-24)
C以利亚对抗巴力(18:1-19:21)
D亚兰争战(20:1-43)
E亚哈计夺葡萄园(21:1-29)
F亚哈阵亡(22:1-40)
9约沙法作犹大王(22:41-50)
10亚哈谢作以色列王(22:51-53)
列王纪上第一章注释
1:1-4大卫王年老的景况
根据撒下5:4,此时大卫王约七十岁。此段特别提到亚比煞,是为以后亚多尼雅因求她为妻而被杀之事(王上2:13-25)铺路。但有学者认为,根据当时的观念,一国之君可否继续掌统治权,要视乎他能否与女子交合;大卫既经不起这个考验,便引出以下继承王位的问题。
1:5-10亚多尼雅图谋篡位
大卫的王位要由他的后裔继承(参撒下7:12;诗132:11)。亚多尼雅是大卫之第四子,他以继承王位者自居,可能是因为当时他的三个哥哥已经去世(见撒下13:28-29;18:14)。
5亚多尼雅的行动是谋取王位的象征。
6「使他忧闷」:指父亲对儿女的管教。
8「比拿雅」:是大卫属下雇佣兵的统帅,负责指挥由外邦人组
成的军队,包括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见38)。
「利以」:此名字没有在其他经文提过,有古卷以「他的朋友」
代替此字。
9这样的设宴,有联结同党的作用。
「作王臣仆的犹大人」:可能是指在大卫军队中犹大籍的士兵。
1:11-27拿单与拔示巴觐王陈诉
先知拿单和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设计要阻止亚多尼雅登位,便先后将他的阴谋奏告大卫王。这是因为大卫已应许立所罗门为王(13,17)。大卫的历史纪录并没有记载此事,但所罗门作王乃神给大卫的启示(见代上22:8-9;28:5)。
21「算为罪人」:指亚多尼雅一旦登位便会降罪于所罗门和他的
母亲。
27全节可译作「难道这事果真是王的旨意么?难道你还未真正透
露那位在你以后要坐王位的是谁么?」
思想问题(第一章上)
1试比较大卫的老年和少壮之时。
参2,4节;撒上17:31-34,49;23:4-5等。
由此看来,人可否以力气才能自夸?参传12:1-8。
2大卫王年纪老迈带来了什么隐忧呢?参5,27;2:25-26。
3试比较大卫儿子亚多尼雅和所罗门的气质。参5,3:7;5:5。
亚多尼雅在大卫众子中年纪比所罗门大(参撒下3:4),更有理
由承继王位,为什么他反而自招失败呢?参路14:11。
这对我们有什么提醒呢?
4按本章记载(6),大卫在处理家庭的事上有什么过失呢?
参箴13:24;19:18;29:17。
5亚多尼雅和所罗门二人的支持者旗鼓相当(参7-8),而且亚多
尼雅凡事都没有受到父王大卫的阻拦,为什么亚多尼雅夺权的阴
谋失败,而拔示巴的计划却成功呢?见17,20,30节。
这给你什么教训?
6先知拿单的事奉(参11;撒下7章)对今日事奉神的仆人有什么教
训?
你对神的忠心会否因时势的改变而动摇?参诗56:4。
1:28-40大卫传位给所罗门
大卫于是起誓允许拔示巴的要求,立她儿子为王,并差人进行登基的各项程序,包括骑骡、受膏、吹角、欢呼等(33-34,38-40)。
34「膏」:以油抹在头上,代表分别为圣,以担当某项重要职位。在旧约中,被膏立者有君王、祭司和先知等。
38「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见撒下8:18注。
40「吹笛」:有古卷作「跳舞」。
1:41-53亚多尼雅闻讯恐惧
所罗门被膏立时,亚多尼雅和他的同党正在隐罗结设宴,此地离基训不到七百公尺,所以他们可以听见吹角的声音。亚多尼雅既知道大卫已立所罗门为王,便畏罪逃命。
42「忠义」:原文作「有名望」或「能干」,但亦可与「诚实」
、「公正」有关(参出18:21;此字在本章52与「行恶」相对)。
50「祭坛的角」:祭坛有四个角(见出27:2),祭司行赎罪之礼
时要将血抹在坛角的周围(利16:18)。此坛成了疑犯获得法
律庇护的地方(参出21:13-14;王上2:28)。亚多尼雅抓住坛角
,意思是想逃避所罗门的追杀,结果所罗门暂时饶了他的命。
思想问题(第一章下)
1「膏立」在圣经中有什么含意呢?参出30:22-33;撒上24:6。
按圣经的记载,不单人物(如君王、祭司、先知)被膏立,物件
也有被膏为圣的(参创28:18;出30:22后;撒下1:21)。
你是否明白后者的作用,并有类似的做法?
2大卫王在拔示巴的要求下作出了什么回应呢?
这种行动和作者对大卫王的描写(1:1)有否不同呢?
你是否拥有大卫这种坚决果敢、言出必行的气质?
你有否因为老人家体衰力败而漠视他们以往的贡献和可嘉的心志
呢?
3所罗门能够登上王位,主要有那些方面的支持?1:8,39。
一套政策之成功,系于上下之间的合作。
在教会推动圣工时,你是否留意这一点呢?
4若你是年老的大卫,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所说的话(36-37)
会否使你心酸或难过?
根据当时在场的拿单报道,大卫的反应如何?见48节。
这与大卫一贯的作风是否吻合?
5亚多尼雅以什么条件换取生命呢?52节。
所罗门本可杀亚多尼雅,以巩固国势,他为何不下手呢?
列王纪上第二章注释
2:1-9大卫临终遗命给所罗门
1-4
大卫首先提醒所罗门,惟有遵守神的吩咐才能享有行事享通,国位巩固的福气,这是神给以色列人和大卫的应许(参串5,8)。
2「我现在必走的路」:是希伯来人留下遗嘱时所用
「大丈夫」:指英明勇敢的人。
3「亨通」:原指因经过思考上的操练而获得见识和智慧,以致
达到成功的果效。
5-9大卫给所罗门三个具体的嘱咐
5-6大卫的元帅约押所应得的报应
他曾以诡诈暗杀了以色列的两个元帅押尼珥及亚玛撒(参串10,11)。此二人虽然一度与大卫为敌,但后来都分别归向大卫,并且与王立了盟约,所以约押杀他们的恶行是「向我所行的」(5)。
押尼珥本是扫罗的元帅(撒下2:8)。他被大卫的军兵追杀时因自卫杀了约押的弟弟亚撒黑(撒下2:18-23),约押后来是为报私仇把他暗杀了。
亚玛撒是押沙龙的元帅(撒下17:25),在押沙龙死后归向大卫,被立为元帅代替约押(撒下19:13),约押是因为妒忌而杀死他。
「照你的智慧行」:指在适当时机下手杀约押。
7巴西莱众子应得的礼待
这是报答他们厚待大卫之恩(参串13)。与王「同席吃饭」:即享受朝廷的长俸。
8-9向示每讨罪
他咒骂大卫,本是犯了该死的罪(见出22:28;撒下19:21),但大卫因有誓言在先,不能定他死罪,惟有留待所罗门去执行刑罚。
2:10-12大卫寿终,所罗门继位
思想问题(第二章上)
1大卫王为什么要把约押和示每置诸死地呢?参5,8节。
他的要求是为了报复,基于公义,抑或为帮助所罗门巩固势力的
缘故?参撒下3:38-39。
2大卫一面吩咐所罗门要遵行摩西律法,好蒙神赐福(参2-4),
一面却劝他按智慧行事(参9)。
这两方面有否矛盾?
3亚多尼雅求娶亚比煞为妻(17),此举背后有何含意?
参15-17节;撒下16:21-22。
所罗门杀他是否背约呢?
4所罗门为何不杀祭司亚比亚他?参26节。
身负神职的亚比亚他在参政的事上犯了什么错误呢?见1:7。
这给我们什么警惕?
2:13-35所罗门清除异己
亚多尼雅曾企图谋夺王位,并得到亚比亚他和约押的支持。所罗门登位后便逐一对付他们,以巩固自己的国位。
13-25首先对付亚多尼雅
他虽然臣服所罗门,但心里依然不服。
15「国原是归我的」:这是因为在当时仍生存的大卫儿子中,亚
多尼雅排行最长(见1:5注)。
17古时国王死后由继位者承受妃嫔(参撒下16:21-22),如今亚
多尼雅求娶大卫妃嫔亚比煞为妻,可见亚多尼雅并未放弃夺取
王位之念头,因此所罗门要把他处决。
19「坐在王的右边」:显示母后拔示巴当时享有极高的地位。
26-27接着是革除祭司亚比亚他的职位
「本是该死的」:是因为他曾参与亚多尼雅的阴谋。
但所罗门没有杀死他,因他是神所膏立的祭司,又曾忠心跟随
大卫(参串34,35)。
28-35处死约押
亚多尼雅的另一同党约押,却因先前杀死了两个比他忠义的人(32;见5注),虽然逃到祭坛那里(28;见1:50注),仍被所罗门处死。这是因为祭坛所提供的庇护,只适用于无意杀人的情况(见出21:14),对于约押的蓄意谋杀,本是无济于事。
29「所罗门就差遣杀死」:旧约希腊文译本在此句前还有一
句:「所罗门王差人去见约押说:你为了什么事,竟逃到祭坛
去?约押回答说:因我怕见你的面,所以逃到主那里去」。
31「将他葬埋」:并非表示要恩待约押,乃是出于当时的传统观
念,认为被杀者的血,会在埋葬时被地遮盖。(参伯16:18;
赛26:21)。
此段经文乃强调约押的罪只归到自己的头上,不归大卫的家。
(31,33)
34「旷野」:原指有草的牧场。
根据撒下2:32(亚撒黑乃约押之弟),此地是在伯利恒。
2:36-46所罗门杀示每
此举乃大卫的遗命,因示每曾辱骂神所膏立的大卫(44;见8-9注)。当时人认为咒骂如祝福一样,会引致实际的果效,因此所罗门要杀死示每,使他的咒诅无效(参45)。所罗门把他困在耶路撒冷,是明智之举(参9),一方面可找藉口杀他,另一方面又可防止他作叛。示每自此丧失了对他家族的影响力,他的两个仆人竟投奔亚吉(39),可见所罗门此举之有效。所罗门必须提防示每,因他是便雅悯人(扫罗王、背叛大卫的示巴亦是),当时这支派有脱离大卫家统治的野心。作者将所罗门杀示每的事迹与清除亚多尼雅同党的经过放在一起,便是这个原因。一连串的整肃行动,结果是「坚定了所罗门的国位」(46)。
39「迦特王」:是当时五个非利士首领之一。
思想问题(第二章下)
1大卫对约押有什么评价呢?参5节。
这和历史中的约押有什么相同之处?参撒下20:4-10。
由此看来,约押为何支持亚多尼雅叛乱呢?
2比拿雅在祭坛旁边杀了约押,是否有违摩西的律法?参出21:14。
3所罗门不杀示每,却把他困在耶路撒冷城,大概是藉此监视示每
的一举一动,以便找机会除掉他。
你认为所罗门的做法是否可取?参42-44节。
4作者在1-2章把大卫和所罗门王对劲敌的手段明确记载下来,目
的何在?
若你是所罗门,你会采类似的做法吗?
列王纪上第三章注释
3:1-15所罗门求智慧蒙应允
1-3
作者先指出在所罗门进行建造工程之前的情况,藉以引出所罗门在基遍邱坛献祭的原因(4)。
1所罗门与法老的女儿成亲,这是当时国际间建立邦交的办法。
那时埃及是一等强国,她的公主绝少外嫁,大卫和所罗门的名
声,由此可见一斑。
「大卫城」:是耶路撒冷的旧城,后来所罗门大兴土木,把城
大为扩建。
2「邱坛」:指在山岗上露天的祭坛。
摩西律法规定以色列人不可随从迦南人的习俗,于邱坛拜偶像
,只可在神所指定的地方献祭(见申12:2-6,13-14)。但在圣
殿未落成之前,百姓和所罗门皆在邱坛献祭。
4-9所罗门在基遍的经历
4「基遍」:离耶路撒冷约十公里(六英里),位于犹大山地。
「极大」:可解作「最大」或「主要」,这是因为基遍有耶和
华的会幕和铜坛(参串8)。
5神在梦中向所罗门显现,这是神向人启示的方法之一。
(参民12:6;撒上28:6)
6-9所罗门的祈求
6「存留大恩」:原文有守约施慈爱之意。
7「幼童」:所罗门以此自称,可能是强调自己经验上的不足。
当时他约二十岁,已结婚生子(按照王上14:21,所罗门作主
四十年后去世,那时他儿子已四十一岁)。
「出入」:包括处事和执政。
9「智慧」:原文作「聆听的心」,指审讯时对案情的了解。
「众多」:或作「伟大」。
10-14神答允所罗门的祈求
神喜悦他的祈求,连他所没有求的富贵尊荣也一并赐给他。至于赐长寿与否(原文作「日子长久」),则视乎他是否遵行神的命令(14)。
15所罗门的回应
他回到大卫城献祭,因那里有耶和华的约柜(参撒下6:12;代下1:4)。
3:16-28所罗门判案精明
作者以一实例说明神确实将智慧赐予所罗门。当时一国之君是最高的审判官,平民可以直接向王请愿(如撒下14:4)。
26「心」:原指恻隐之心(此字之原文字根解作「娘胎」),尤
其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怜恤。
希伯来人常以此「心」为感情之起源。
「急痛」:原指「火热」,指母亲的怜恤大大发动(参创43:30;
何11:8)。
思想问题(第三章)
1有学者认为所罗门在政治、经济和宗教上的政策都表明皇室的道
德和宗教生活有堕落的危机。
学者所持的是什么理由?参1-3;11:4。
2为什么所罗门所求的蒙神喜悦(10)呢?
你在祷告中先求什么事?
主耶稣在登山宝训里教导我们当祈求什么?参太6:9-13,33。
3那位死了婴孩的母亲(参16-26)犯了那几项罪呢?
所犯的罪行是否越来越严重?
4希腊哲学所强调的是对宇宙的知识,而以色列人所重视的则是处
人处事的智慧。
你认为所罗门所得的是那一种呢?
他判案的智慧是从何而来?参12,28节。
若你自觉缺乏智慧,可否向神求取?参箴9:10;雅1:5;3:13-18。
列王纪上第四章注释
4:1-19所罗门的官长
1-6列出所罗门手下的主要官员
2「儿子」:可指后代。
根据代上6:8-10的记载,亚撒利雅是撒督的孙或第四代元孙。
3「史官」:除负责记录历史外,可能还兼任传令官之职。
4「祭司长」:原文并无「长」字,撒督和亚比亚他是所罗门王
朝较早期的大祭司(见2:35),后由亚撒利雅接任。
5「众吏长」:乃负责掌管7节所提及的十二个官吏。
「领袖」:于原文与「祭司」为同一字,可能是指王的御用祭
司(与一般祭司有别)或顾问(即撒下20:26之「宰相」;参
撒下8:18),所以亦称为「王的朋友」(参代上18:17注),但
希腊文译本则无「领袖」此词。
6「服苦的人」:指替所罗门从事建筑工程的以色列人。
(王上5:13-15)
7-19列出所罗门所设立的十二个地方官员
他们负责征收各区轮流供养王家所需之食粮。这十二地区并非按照以色列十二支派之地划分。
1为首五个地区(8-12)主要包括约瑟两个儿子以法莲及玛拿西
的支派所得之地。
2第六、第七区(13-14)包括约但河东的基列地。
3第八至第十区(15-17)包括北部各支派之地。
4第十一、第十二区(18-19)乃南部包括便雅悯及约但河东之
地。
19「一人管理」:希腊文译本作「另有一官员管理犹大之地」。
犹大地区可能因为属于王室而得免纳税。有学者认为8-11,13节
所提及的人名皆为官员的父亲(「便」原文即「儿子」),由
于此段经文的原稿边缘残缺,因此该批官员的名字已经失掉。
4:20-28所罗门的富强
以色列在所罗门统治期间经历太平盛世,富裕繁荣,应验了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参串23)。
21「大河」:指伯拉大河(即幼发拉底河)。
「埃及的边界」:大概是指埃及小河(民34:5;见王上8:65注)。
22「歌珥」:约等于二百二十公升。
24「提弗萨」:位于东北部伯拉大河之南岸。
「迦萨」:是南面非利士地西岸的城市。
此二地总括了所罗门所统治的版图。
25「但」和「别是巴」:分别代表当时以色列北方及南方的边界。
「在自己的居住」:是国泰民安的描写。
26「套车的马」:指拉战车的马。
「四万」:有古卷仅作「四千」(参代下9:25)。
4:29-34所罗门才智无双
所罗门的聪明智慧实在无与伦比。
29「广大的心」:即博学多才。
30「东方人」:可能指米所波大米或阿拉伯人,亦可能包括以智
慧闻名的以东人(参耶49:7;俄8)。
31「以斯拉人」:可能是指谢拉的后代(见代上2:6;「以斯拉」
与「谢拉」于原文以相同字母写成)。
32「一千零五」:有古卷作「五千」。
所罗门所作的箴言和诗歌。参串39,40。
33「香柏树」:以高大闻名(参赛2:13;结31:3;摩2:9),与墙上
之牛膝草成一对比。
这里的意思是:所罗门对各类花草树木,不论大小,均了如指
掌。
思想问题(第四章)
作者对所罗门的贡献(3-4)有什么评价?他的统治为百姓带来什么利益?按作者所见,国家昌盛的主要原因何在?
列王纪上第五章注释
5:1-18预备建殿的材料
1-12所罗门与推罗王立约
以粮食换取利巴嫩的木材作为建殿之用。推罗在所罗门作王时是腓尼基的重要城市,控制整个腓尼基南部。当时腓尼基人已放弃军事野心,专心发展商业及航海事业,并致力培养优良技工人才。由于以色列正位于当时的商业要道,推罗王为方便贸易发展,早在大卫时已与以色列结盟,及至听见所罗门王继位,便差遣使者来道贺(1)。所罗门建殿极需要腓尼基的材料及人才,所以也乐得与他立约。
3大卫不能建殿是因为时机未成熟。当时以色列还未完全使四周
的敌人降服。及至所罗门作王时才四境安宁(4),成就了神
给大卫的应许,可以建造圣殿(5)。
6「利巴嫩」:位于腓尼基之东北,以香柏树闻名。
「西顿」:曾一度为腓尼基的主要城市。
此处以西顿人代表一切腓尼基人。
7「众多」:可解作「伟大」。
8-9推罗王希兰回覆所罗门,二王达成协议。
11「清油」:指纯净的橄榄油。
「清」原文作「捣成」(参出27:20;利24:2),即用杵把橄榄捣
碎,榨出纯净的油。
「二十歌珥」:希腊文译本作「二万罢特」(与代下2:10相同)。
13-18所罗门征用以色列人
为圣殿预备木材和石头
包括三万名工人往利巴嫩协助腓尼基人取木、七万名搬运工人及八万名石匠。
16「三千三百督工」:这数目与王上9:23的五百五十名有别。
两者的差别可能是由于后者仅负责看管三万工人,而前者则看
管全部十八万工人。
18「迦巴勒」:是腓尼基北部的港口,位于推罗以北约一百二十
公里(七十五英里)。
「凿好」:原指将从山上凿出来的石头(15)加以修整琢磨。
思想问题(第五章)
1所罗门首先动工的是什么建设?
是什么动机驱使他承担这责任呢?
你的首要建树是什么?
你是否像所罗门一样时刻准备好与未信的朋友分享耶和华的好处
,并邀他们参与呢?
2所罗门安排建圣殿的一切事宜时,有否依照神所赐的智慧办事呢?参弗5:15-17;雅1:5;3:17。
列王纪上第六章注释
6:1-10所罗门建圣殿
1指出所罗门动工建殿的日期
是他登基后第四年(约主前九六六年)。按此计算,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日期应为主前一四四六年。有学者认为「四百八十年」这数目仅为十二代之整数(以四十年为一代),而每代实际相隔约廿五年,因此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日期距离所罗门建殿之时便只有三百年,即主前一二六六年。
「西弗月」:源自迦南人的历法,即犹太人的二月(阳历为四
至五月间)。
2-10先描述圣殿的外部结构
2「肘」:为膀臂弯曲之处至中指尖端之长度,约为四十五厘米
(一英尺半)。
这里显示圣殿长约二十七公尺(九十英尺)、阔九公尺(三十
英尺)、高十三点五公尺(四十五英尺)。但根据代下3:3,
当时所用的标准可能是古代的尺码,每肘须另加一掌,即共五
十二厘米(二十英寸半)。
3「廊子」:位于殿的前面,长度和殿的阔度相等。
4「严紧」:或作「狭窄」。
「窗棂」:可作「窗框」或「天窗」。
5「外殿」:指圣所的大堂。
「内殿」:原文作「后部」,指至圣所(参串3)。
此节原文并无「三层」二字。
所罗门在殿周围造了一个设有房间的平台或建筑物。
6这些房间共分三层,各层均较上层的狭窄,因为下层的墙壁较
厚,突出之处用以支持横的梁木。这样做法便避免梁木插入圣
殿的墙。
7指出石头既已在耶路撒冷城外凿好,又不用把梁木插入墙中,
整个工程便不需动用铁器。
古时神叫以色列人筑石坛,亦不可动用铁器(见出20:25;
申27:5-6;书8:31),以免把坛污秽。
8「右边」:原文可作「南面」。
「当中」:有古卷作「下层」。
9「建殿」:原文作「完成圣殿的结构」。
6:11-13此段指出
建殿与神给大卫的应许之关系
此应许包括神住在他们中间,坚定大卫的国位,及完成建殿的工作。
6:14-38圣殿的内部装饰
14-22殿的内墙贴上木板和精金
16应作「在殿的最深处用香柏木板(从地到墙顶)隔开了二十肘
长的后部,作为至圣所」。
20至圣所的尺码,成一正立方形,它的实际高度比外殿矮了十肘
(见2),可能是因为抬高了地面之故。
23-28描述在至圣所内的
在摩西所造的帐幕里,二
29-36描述装饰的细则
31「门口五分之一」:应作「作五角形」。
33应作「至于外殿的门,他照样用橄榄木制造四角形的门框」。
37-38所罗门建圣殿共花了约七年半时间
38「属殿的」:应作「有关细则」。
思想问题(第六章)
1建造圣殿时,除了外邦人外,以色列民也要负担工作。
但所罗门不把吃重的工作分配给以色列民。
(参9:22;代下2:17,18)
新约的教训里,信徒是否也获分配工作?
参太25:15;可13:34;约13:14;20:21。
教会内肢体是否获优待?参加6:10;彼后1:7。
2圣殿乃是神居住的地方,但有神同在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参11-13节。
3圣殿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呢?
至圣所又有怎样的装饰呢?
由此看来,建圣殿是等闲的事吗?
这对新约信徒有何启迪?参代上22:5,14-16;林前3:10-15;6:19。
列王纪上第七章注释
7:1-12所罗门建王宫
建王宫需时十三年,比建圣殿时所花的时间还要长,但作者仅以十二节经文简述之。这王宫包括(2之「又」可作「包括」)
1利巴嫩林宫(2-5)、
2廊子(6)、
3审判的廊子(7)、
4王的寝宫以及法老女儿所住的宫室(8)。
2「三行」:乃根据希腊文译本译成,原文应作「四行」。
「三行」柱子这数目是按照下文(3)的描写计算出来,但3节
原文并无「柱子」一词,「每行」乃指2节的「柁梁」(修理
过的横梁)。即共有四行柱子、三行横梁。
5此节原文的意思不详,可作「所有门框的结构都是方形的,位
于前面,三个一组,彼此相对」。
7「座位」;即「宝座」。所罗门王便是在这里审案(参诗122:5;
箴20:8)。
9「大院」:指围着圣殿和各宫室的院子,包括了圣殿的内院(
12)。
7:13-47圣殿的铜器工程
13-14介绍所罗门所聘用的熟练铜匠户兰
他负责圣殿的一切铜器工程,包括:两根铜柱及柱上的铜顶、铜网(15-22)、铜海及十二只铜牛(23-26)、十个铜座(27-37)与铜盆(38-39),以及盆、铲子和盘子(40)。
17此节的意思是:有七个以交错的铜链形成铜网,装饰着每个柱
顶。
18「石榴」:乃根据希腊文译本及二古卷译成,多数版本则作「
柱子」。
20「鼓肚」:指呈碗状的地方。
21「右边」:或作「南边」。
「左边」:或作「北边」。
「雅斤」:意即「必坚定」。
「波阿斯」:意即「能力在乎」(见诗93:1;96:6-7,10)。
有学者认为这二根铜柱竖立在殿前,有如在旷野的云柱和火柱
,象征神的同在(参民14:14;申1:33)。
26「罢特」:容量单位,约廿二公升。
28「心子」:指安装在四面的镶板。
「边子」:指框架。
29此节应作「镶板上刻有狮子。牛和基路伯,框架也是一样。狮
子和牛的上下,有锤成的圈环图案」。
30此节的意思是:每座有四脚的盆架,托着安放在上面的盆。
31「彷佛一肘半」:或作「连同座的高度,共一肘半」。
34「盆架」:或作「柄」。
「与座一同铸成」:或作「从座的四面突出」。
38「盆」:乃洗濯盆,供祭司洗沐之用(见代下4:6)。
39「南边」:应作「东南」。
40「盆」:原文作「罐」(参撒上2:14;但本章45及代下4:11的原
文则作「锅」),指用以载坛灰的器皿(见出27:3)。
「盘子」:乃作盛血之用(见出24:6)。
41-47总括上述所造的铜器
45「光亮」:即擦亮。
46「胶泥」:指铸铜时所用的泥模。
7:48-51圣殿之金器工程
48坛和桌子可能是以香柏木造成,然后以金包裹(如摩西所造的
坛和桌子;参串29,31)。
49「蜡剪」:原作「火钳」(参赛6:6)。
50「镊子」:乃蜡剪。
「调羹、火鼎」:乃祭司所用的两种香炉。
「门枢」:原文指门铰链。
思想问题(第七章)
1所罗门建造圣殿和王宫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呢?
这反映所罗门那种心态呢?参11:1。
新约时代耶稣基督时常提醒信徒要清心、专爱神(太5:8;6:24)
,这对你有何意义?
2有学者认为两根铜柱的名字(21)其实是两句话起首的第一个字。
右边一句是:必世世代代建立大卫的王位;左边一句是:君王
必因耶和华的大能欢呼。
无论这说法是否真确,按神对以色列国的心意,君王和敬拜神两
者间应有什么关系呢?
3试比较所罗门建的圣殿与摩西立的会幕(参出25-27章;30-31章)。
二者有何异同?
建造的过程又有何异同?
4教会可否借助非信徒所制造的艺术品、音乐、建筑来协助信徒敬
拜神呢?
本章给我们什么提示?参13;5:6,9。
5两根铜柱有可能象征神昔日藉以带领以色列人经过旷野的云柱和
火柱(参民14:14;申1:33)。
你在事奉敬拜神的生活中是否时刻追求神的同在、圣灵的充满,
并追想神过往的作为?
列王纪上第八章注释
8:1-13安置约柜在圣殿
圣殿落成后十一个月(见王上6:38及本章2),所罗门在以色列所有领袖面前将约柜运进至圣所。
2「以他念月」:即阳历九月十月间。
当时正是住棚节,以色列人都聚集在耶路撒冷。
5当时的献祭正如大卫运约柜入大卫城时一样(见撒下6:13),
是在搬运约柜的过程中进行的。
9强调约柜里只有两块石版,但来9:4却提到约柜里还有盛吗哪的
罐和亚伦的杖。
这两件物件可能在所罗门时已遗失,但摩西五经的记载并没有
指明它们是放在约柜里面(见出16:33;民17:10)。
10「云」:代表神的同在(参出19:9;民14:14;申1:33),所以经
常与神的荣光相提并论(参串15)。
12希腊文译本指明12及13节乃引自当时的诗歌,并另有「耶和华
把日头立在天上」一句,意思是:神虽是创造天地的主,却定
意住在以色列人中间。
「幽暗」:原文或作「黑云」,代表神隐蔽的荣耀,圣经常以
此描写神的所在(参串17)。
8:14-21所罗门献殿致词
本段内容主要是指出神成就了给大卫的应许,使所罗门继承大卫的王位,并为兴建圣殿。
16「为我名的居所」:原文作「叫我的名可以在那里」(本章29
同)。在此句之后希腊文译本另有「但拣选耶路撒冷为我名的
居所」一句(与代下6:6同)。
20圣殿是为神的名而建,意思是把它分别为圣,单属于神。
8:22-53所罗门的祈祷
先是赞美神的独特性和信实(23-24),继而求神按照应许坚定大卫的国位(25-26),并答允以色列人的祈祷(27-30)。神固然是住在天上,但的名却在圣殿那里(见16注),这名表示了的同在,人可以向着圣殿求告,便从天上的居所垂听。
30「垂听而赦免」:或作「当你垂听时,求你赦免」。
31-32求神主持正义
当时的法律程序,要求疑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来到圣殿的坛前起誓,以示清白。
33-40
日后以色列人因犯罪而遭遇各种灾害,若他们悔改向圣殿祈祷,求神赦罪及拯救。
41-43求神答允外邦人的祈祷
此等外邦人并非住在以色列的寄居者,乃指慕名而来在圣殿敬邦的外邦人。
42「大名」:或作「名声」(参撒下8:13)。
44-45求神帮助以色列人战胜仇敌
「使他们得胜」:原文作「为他们主持正义」或「维护他们的
权利」。
46-53求神饶恕因罪被掳的以色列人
49「为他们伸冤」:原文与45节的「使他们得胜」相同(见45注)。
51「铁炉」:指炼铁的熔炉,圣经以此象征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
的苦难。
8:54-61所罗门为民祝福
56「平安」:乃指大卫与所罗门统治期间的太平盛世,是以色列
人经过埃及奴役、旷野飘流、占领迦南地之后神赐给他们的。
59「垂念」:原文作「接近」,指所罗门的祈祷可以达到神的面
前。
「为伸冤」:见49节注。
61「诚实」:原文作「纯全」或「专一」。
8:62-66献殿礼与守节
献殿礼的主要程序是献祭。
65「哈马口」:即利伯哈马,位于大马色以北八十公里(五十英
里)处。
「埃及小河」:大概是指西曷河(见书13:3;代上13:5),是埃
及东面的边界。
这两个地方分别是所罗门作王时以色列北面及南面的边界。
「守节」:指七月的住棚节,为期七日(参串7,3)。
「又七日,共十四日」:希腊文译本并无此句,但此处的意思
是:以色列人行献殿礼七日,另守节七日,共十四日。
66「第八日」:大概是指节期的第八日,没有计算献殿礼在内。
思想问题(第八章)
1耶和华怎样表明喜爱所罗门所作的工呢?参10-11节。
新约时代,神的荣光显现在那里?见约1:14;林后3:18。
2所罗门为何事向神发出感恩?参20节。
所罗门根据这点,向神求什么?见25-26节。
这表明神那方面的属性?参23节。
3有关神是否只住于圣殿之内这点,所罗门(27)和新约司提反(
徒7:47)的看法是否相同?
你有否将神的同在和大能局限于某时某地?
4所罗门祈求神日后垂听百姓那些祷告?
见32,34,36,39,43,45,49-50节。
试将这些祷告分类,并找出所罗门祈求的根据。
5所罗门的祷告中包括了好几方面。
A感恩,如15节;
B祈求,25-26节;
C认罪,35,46,50节;
D祝福,55-58节。
你的祷告是否也包括这四方面呢?
6由这篇祷文齐来,所罗门心目中的神是怎样的?
有那些方面是你以前没有注意到的?
7所罗门王向神献上近十五万牛羊。
这种献祭和律法的要求有很大出入。
你认为他的献祭是否奢侈的表现?
这表明所罗门当时的心境如何?
8有什么祭是耶和华不悦纳的?参玛1:7。
所罗门怎知道他的祭蒙神悦纳?参66节。
你每日向神献上读经和祈祷的祭,是否带给你平安喜乐呢?
列王纪上第九章注释
9:1-9耶和华再与所罗门立约
所罗门在8:29的祈祷得蒙神应允(3),但神对圣殿的看顾,要视乎以色列人对神是否顺服(4-9)。
4「诚实」:原文作「无可指摘」。
7「笑谈」:即「笑柄」。
8「虽然甚高」:有古译本作「必成废墟」。
9「亲近」:原文作「抓紧」或「依附」。
9:10-14所罗门给希兰二十座城
所罗门花了七年时间建圣殿(6:38),另十三年建王宫(7:1),共二十年(10)。他割让了二十座城给希兰王,以换取建筑所需的材料和黄金(当时一他连得约相等于三十公斤)。
13「迦步勒」:这名字的发音与希伯来文的「如同无物」相似,
但有学者认为这词来自阿拉伯文,意思是「抵押」。
9:15-25所罗门的建筑工程
所罗门为他庞大的建筑工程,征用了从前以色列人没有灭尽的迦南人作苦工(20-21)。至于以色列人,除了临时为建圣殿之外(见王上5:13),都没有被强逼服役(22)。
15「米罗」:大概是指在斜坡上所筑成之平台,位于大卫城。
(参串17)
「夏琐、米吉多,并基色」:都是位于地势险要、具战略地位
的防守城。
18「巴拉」:位置不详,属于犹大(见书15:29)、或西缅(见
书19:3)或但(见书19:44)支派之地。
「达莫」:或作「他玛」(见结47:19)。
19「利巴嫩」:可能指利巴嫩山脉的山脚地带。
23有关督工之数目,见王上5:16注。
25「每年三次」:指摩西律法所规定的除酵节、七七节及住棚节。(参串33)
本节末句原文并无「建造」、「工程」等字眼。
「完毕」:原文可作「履行诺言(或义务)」(诗50:14及76:11
译为「还愿」:此二处经文皆与献祭有关)。
此句可译作「他履行了殿的职事」。
9:26所罗门的航海事业
所罗门所罗门腓尼基人合作发航海事业,作为商业用途。
26「以旬迦别」:是南面位于红海亚卡巴湾的海港。
28「俄斐」:此地位置不详,可能指阿拉伯、非洲东部、甚至印
度等地。
思想问题(第九章)
1试把9:3与8:29互相比较。
神在那些方面答允了所罗门的要求?
神的答覆和所罗门的请求有否距离?
你由此对神的属性有何认识?
2神的应许及人的顺从两者间有什么关系呢?
见4-9节;参约14:14,15,21;10:7;约一3:22。
3所罗门王除了在国内清除异己,大兴土木建圣殿及王宫之外,还
如何巩固国家?
在外交上又执行什么政策?
4所罗门国势强大,除了是外交政策得当之外,最主要还是什么原
因?参25节。
这给你什么提醒?
列王纪上第十章注释
10:1-13示巴女王觐见所罗门
示巴位于阿拉伯南部,居民以财富、智慧出名。示巴女王风闻所罗门的声望,便慕名而来,结果所罗门的智慧与荣华使她惊叹不止。
5「上耶和华殿的台阶」:大概是指所罗门上圣殿时,有护卫兵
拿着金盾牌(17)站在两旁(参王上14:28),构成灿烂夺目、
非常可观的场面。
「诧异得神不守舍」:原文作「她里头再没有气魄」,此句可
能是指所罗门的压倒性优势使她无从招架,于是女王认定所罗
门所拥有的财、智是从耶和华而来(9)。
11-12
这里所提到给王的金子、宝石和木材,可能是与示巴女王的礼物有关。
11「俄斐」:见9:28注。
12「栏杆」:或作「台阶」(参代下9:11)。
13「自己的厚意」:指王室丰裕的厚礼。
10:14-25所罗门的财富
所罗门每年的收入约十九公顿(二十吨)黄金(14)。它的来源包括各项税收(15)及诸王的进贡(25)。所罗门用这些黄金制造了盾牌(16-17)和金器皿(21),并以金包裹宝座(18)。
16「挡牌」:指遮盖全身的盾牌,每个重约七公斤。
17「盾牌」:体积较小,重约二公斤,
「利巴嫩林宫」:见王上7:2注。
19「座的后背是圆的」:原文作「座的背后有圆顶」。
希腊文译本则作「座的背后有牛的像」。
22「他施」:原为欧洲西部的地名,以出产金属矿物闻名。
(参结27:12)
「他施船只」:可能泛指一切运载金属条块的船只,不一定指
来往他施者。
「孔雀」:原文意思不详,可能是指「狒狒」。
10:26-29所罗门的战车骏马
所罗门置备马车,作为军事用途。
26「马兵」:或作「马」。
28「埃及」:在原文这词的字母可指「慕斯列」,此地在小亚细
亚赫人之邻。
「一群一群」:本作「库羽」,乃地名,位于基利家地。
此二地均出产马匹。
思想问题(第十章)
1示巴女王为何到以色列?参1节。
她有什么收获?参9节。
由此看来,所罗门除了注重建设、外交、防卫之外,在宗教上还
有什么建树呢?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时刻以荣耀见证神为生活目标?
2所罗门王所得的贡品极多(参11-12,24-25),他怎样运用这些财
富呢?
你认为这手法是否属挥霍、奢侈?参18-21节。
3新旧约圣经对财富有什么看法?参诗1:3;112:1,3;提前6:17。
财富会引来什么危险呢?参申8:17,18;诗52:7;何2:8。
4主耶稣和保罗如何处富与贫?参林后8:9;腓4:11-13。
你对财富是否也抱他们的态度?
列王纪上第十一章注释
11:1-8所罗门拜假神
所罗门不理会神的警告(参申17:17及串2),娶了许多外族女子,她们怂恿他去敬奉假神。
2「往来相通」:尤其是指通婚而言。
3「妃」:原作妻子。所罗门娶外国公主,是与当时国际盟约有
关。小国欲与大国结盟,往往将公主嫁给大国的国君为妻,此
乃政治上的外交手段。
4「诚诚实实的顺服」:原文作「向神的心是纯全的」,即全心
全意归顺神。
5「亚斯她录」:是迦南人所敬奉的假神之一。根据他们的传统
神话,亚斯她录是巴力的妹妹,是掌繁殖与战争的女神。
「米勒公」:本与7节的「摩洛」相同。
学者们相信该节的「基抹」亦指同一神只,只是在不同的地方
有不同的称号(参士11:24:亚扪人的神亦称为基抹)。
所罗门为此等神只所建造的邱坛,竟存留了三百年之久,直等
到约西亚王的时候才予以清除(见王下23:13)。
7「耶路撒冷对面的山」:即橄榄山。
11:9-13耶和华恼怒所罗门
神因所罗门悖逆而将国权收回,但这刑罚因神怜爱大卫的缘故留待所罗门死后才执行,并且留下一支派给他的后裔。有关此支派见本章32注。
11「你既行了这事」:或作「你的意向既是这样」。
11:14-40所罗门的敌人
耶和华分别兴起了三个人敌挡所罗门:
1哈达(14-22)、
2利逊(23-25)及
3耶罗波安(26-40)。
哈达属以东王族,他在大卫屠杀以东人时逃往埃及避难,获得法老的庇护,大卫死后便返回本国,在以色列的南面成了所罗门的威胁。北面有利逊,他原是琐巴王的属下,后来逃至大马色作了亚兰王。以色列本国中则有所罗门自己的大臣耶罗波安叛变他。
28「大有才能」:亦可指「有名望」或「有财富」。
「殷勤」:或作「办事精明」。
29-30先知亚希雅有关以色列国**的预言。耶和华因为所罗门离弃
转拜假神,便将以色列十支派赐给耶罗波安,其余二支派留
给所罗门的后裔。
32「给所罗门留一个支派」,这显然是指犹太(见王上12:17,20)。学者们相信当时的西缅和便雅栏支派已归入犹大支派内,
所以这里虽然以提到一个支派,但实际上所罗门的后裔是统治
三个支派(见王上12:21)。
36「长有灯光」:指大卫家在耶路撒冷的国位不断有后裔继承。
所罗门虽然背约,但耶和华仍不会废去与大卫所立的约(见
撒下7:8-16),所以不将全国从大卫家收回,并且不让它永远
受苦(39)。
40所罗门追杀耶罗波安,于是他逃往埃及。
11:41-43所罗门寿终,他儿子罗波安继位
思想问题(第十一章)
1所罗门王外表上是在他钱财和权势的颠峰(参10:14-29),但内在
的情感、与神的关系又怎样呢?参1-8节;箴4:23-27。
「饱暖思淫欲」是否你的写照呢?
2你认为所罗门遭神抛弃,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试比较11及14:8,9;撒上13:13。
主耶稣在这方面有何显着不同?参约14:31;腓2:8;来5:8-9。
3先知撒母耳认为诸罪中,那些罪较严重呢?参撒上15:17-23。
你有否犯「顽梗的罪」和「悖逆的罪」,是否时刻靠主战胜罪恶?
4所罗门王卒后三百五十年中,北国和南国君王先后曾犯上所罗门
拜偶像、与外族通婚的罪行(参王上16:11-13;何8:4;摩5:26),
百姓也变本加厉,与**苟合(参何4:14)。
由此看来,君王的身教对后代及国民有什么影响呢?
你的行事为人是叫人得益,抑或导人于迷呢?参林前8:10;11:1。
5有学者认为所罗门娶了不少外邦女子为妃嫔,为的是运用通婚的
手段,巩固国家的实力。
但耶和华用什么方法使他的筹算落空?参14,25-26节。
这种安排表明神是怎样的一位呢?参但4:34-35;诗135:5-6。
基督徒对这真理应有什么反应?参徒4:23-30。
6旧约中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君王宗教上对神的不忠必遭神兴起
仇敌来对付,至于以后的历史处境,神早已预定,并透过先知警
告国民。
你认为今日神是否也运用同一原则,藉历史的变动,指出邦国的
罪行呢?
7本章里,神怎样形容大卫,神对王位的安排显示是怎样的一位
神?
8所罗门所犯的第二项罪是什么?参40节。
所罗门试图用人的手段改变历史,这是否不智的做法?
列王纪上第十二章注释
12:1-15罗波安拒绝人民的请求
1所罗门死后,以色列人要立他儿子罗波安为王
「示剑」:位于以法莲山地,原是迦南地的异教中心,但在以
色列宗教生活中亦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约书亚曾在此与以色列
人立约(见书24:25),约瑟的骸骨亦葬于此(见书24:32)。
2-5以色列人向罗波安请愿
要求他减轻百姓的负担,因所罗门在世时为了建筑圣殿和国家其他的庞大开支,曾使以色列人服苦役(见王上5:13-14),及向他们征收重税(见王上4:7)。这请愿团从埃及请了耶罗波安来作发言人。
2「住在那里」:有古译本作「从埃及回来」(参代下10:2)。
6-15罗波安征询朝廷上各臣子的意见
年老的参谋官早已察觉百姓对先王政策的不满,便劝他暂且顺从民意,以得民心(6-7)。但与罗波安同辈的臣子则主张以强硬态度对付百姓,甚至加重他们的负担(8-11)。
8「少年人」:指较为年轻的一代。他们既与罗波安同辈,此时
年龄应有四十岁(参王上14:21)。
罗波安终于接纳后者的意见,拒绝了百姓的请求(12-15)。
最后作者就此事的发展作出解释:耶和华要藉此实现先前有关
国家**的预言(见王上11:29-39)。
12:16-24以色列人背叛罗波安
百姓见罗波安的态度强硬,便决定脱离他的统治(16-19)。
16「关涉」:原文作「产业」。
18罗波安差派亚多兰**是次叛变,但亚多兰竟被百姓杀死,罗
波安于是逃回耶路撒冷。
「急忙」:或可译作「振作精神」或「醒悟过来」。
20百姓都拥立耶罗波安为王,惟有犹大人和便雅悯人仍归从罗波
安。
「犹大支派」:这里包括便雅悯人在内(见王上11:32注)。
21-24罗波安召集十八万精兵企图收复失地,但先知示玛雅奉耶和华
的命令阻止了这场内战。
12:25-33耶罗波安另设敬拜中心和礼仪
耶罗波安脱离了大卫家,作以色列十支派的君王,便致力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分别在约但河西面和东面,选择了示剑和毗努伊勒二城作为据点(25)。此二城在耶罗波安之前已存有(参串15,16),他只是在这些险要地方加强防御设施。在宗教方面,耶罗波安造了两只金牛犊,安放在以色列南部的伯特利和北部的但,作为百姓敬拜的中心,免得他们要下到犹大的耶路撒冷献祭(26-30)。根据埃及神只的传统,此牛犊乃神的座位,并非代表神自己。
28「筹画定妥」:原文作「与他人商议」。
「难」:可译作「太麻烦」或「太多了」。
30全节可译作「这事成了(百姓的)罪,因为百姓去到远在但地
的那一只(牛犊)面前(敬拜)」。
此外,耶罗波安自立殿宇、祭司和节期(31-33)。
31「凡民」:原指所有各种各样的人民。
32「节期」:指住棚节,本来百姓应在七月十五日守节(参串2,
5),但耶罗波安私下将时间改迟了一个月。
思想问题(第十二章)
1罗波安在决定是否依从耶罗波安的要求时,明显犯了那一项错误?
罗波安的老年臣仆和少年侍从在资格上有何不同?
他们的建议有何基本差异?
2圣经常教训人要听年长者的教训。
你认为年老的人有什么优点?
对他们的经验,你是否虚心求问?参箴4:1。
3耶罗波安的请求与罗波安答覆是否偶发事件?
这段记载对他们的性格和神的主权有何提示?
4照本章记载,以色列民原本相当从领袖(参1,24),但他们为何
反叛罗波安?参3,16,20节。
领袖对百姓有什么影响?
你若在教会负责职事,你的言语行为是否更要小心呢?
5耶罗波安夺权后推行那几项措施呢?
目的何在?见25-33节。
照人的常理而言,耶罗波安在政治上算是杰出人物,但他犯了什
么致命的错误?参30节;王下17:21-23。
6你认为神人示玛雅这次传神的信息是否轻易的事?
若你知道某件事是出于神,你愿否顺服?参诗39:9。
列王纪上第十三章注释
13:1-10神人警告耶罗波安
耶和华从犹大差派神人到伯特利,预言将来约西亚作王时耶罗波安所造的坛会被**(1-2)。这事在三百年后应验了(参串3)。
1「神人」:与「先知」无异(参本章18),指属神的人,是先
知的别号。
3-5神人所给的预兆,就是祭坛破裂,坛灰撒在地上。
这灰本应由祭司小心清理,倒在坛旁,然后搬到洁净的地方(
参利4:12;6:10-11)。当耶罗波安伸手叫人拿住神人时这预兆果
然应验了,并且他伸出来的手亦告瘫痪(4-5)。
6他请求神人替他祷告,手便复原了,
7-10但当他尝试在伯特利接待神人时,却遭拒绝,因耶和华曾禁止
神人在伯特利进食。
这项禁止,大概是因为伯特利有耶罗波安所立的牛犊(见12:29),已成为不洁净的地方。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王请他吃
饭,原意是想巴结先知,希望他替自己说些好话,但耶罗波安
之所为,实非神所能悦纳,先知绝不可接受他的恩惠而违背神
的心意。
13:11-32神人受骗违背神的命令
11-19在伯特利有一名老先知从儿子们获悉此事,便冒称自己是得了
神的吩咐,强留神人在伯特利吃喝。
20-24神人误信为真,结果招来杀身之祸。
老先知作这事的动机,大概是要证实神人所说有关祭坛的预言
是否可靠,因为耶和华命令神人说预言,同时亦禁止他在伯特
利进食,或从原路回去,假若他违背了后者而遭刑罚,便可证
明他的信息的确是由神而来。结果他被狮子咬死,但狮子却没
有咬噬尸体,又没有伤害驴(24,28)。
25-32这是反常的现象,显示神人之死非属意外,乃神所执行的刑罚。当老先知看见神人的收场,他便肯定神人的预言必会应验,
所以他把神人葬在自己的坟墓里,并要求儿子们将来把自己与
他葬在一起。这决定使他的骸骨在约西亚改革时不至被移动(
见王下23:18)。
13:33-34耶罗波安仍执迷不悟
神人的警告和遭遇并没有使耶罗波安醒悟过来。他竟然重蹈覆辙,叫自己一家落在神的审判下。
33「分别为圣」:原文作「装满他的手」,即授职之意。
思想问题(第十三章)
1试比较神人与老先知的职事。
那一位比较积极、活跃呢?
从何见得?参1,11节。
在动荡的今天,信徒面对自己身处的社会当采什么态度?
漠不关心?塑造时代?
伯特利老先知的事奉态度对你有什么提醒?
2耶罗波安最大的失败在什么地方?
神如何指出他所行的是背弃真道呢?参12:33-13:10。
3自犹大来的神人为何遭受神如此严厉的惩罚呢?
参18-19,26;20:36。
若你是他,你对老先知的邀请会有何反应?参申18:20-22。
你有否谨守遵行神的话语?
主耶稣在这方面给我们什么榜样?参太16:22-23。
4照本章记载,犹大神人遭害是神刻意的安排(参28),而且对
神人的惩罚特别严厉(参24),这是否表明神是残酷不仁的?
神对服事、传信息的人是否与众不同、要求分外严格?
参路12:47-48;雅3:1。
5有人说老先知欺骗神人,使他留在伯特利吃饭喝水,目的是要试
验他在这事上是否真有神的嘱咐(见9),以便判断他对耶罗波
安的预言是否真确(参32)。
你同意这看法吗?
你认为老先知可能还有什么么动机?
列王纪上第十四章注释
14:1-18亚希雅的预言
耶罗波安见儿子亚比雅患病,便派妻子求问先知亚希雅(1-3)。
2他要妻子改装去见先知,因怕先知对自己的家宣告审判,因而
连累亚比雅的命运。但先知虽然瞎眼,神却预早通知他来者是
谁(4-5)。
4「发直」:原指「凝定不能移动」。
6-16亚希雅有关耶罗波安一家的预言
亚比雅将会病死,但他是家中唯一可获安葬的成员,其余的将死无葬身之地。对当时的人而言,这是人生最坏的收场。以色列人亦将被抛弃,分散各地。这一切要归咎于耶罗波安及他叫以色列人所犯之罪: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别神。
9「偶像」:指耶罗波安所造的金牛犊(参王上12:28)。
10「除尽」:或作「烧掉」。
14这里所提到的另一王是指巴沙(参王上15:27-29)。
15「大河」:即幼发拉底河。
「木偶」:见23节注。
17-18描述亚比雅之死,正应验了先知的预言
17「得撒」:位于示剑东北数英里之处,是以色列国初期的首都
,亦是王的住处(参串23)。
14:19-20耶罗波安寿终,他儿子拿答继位
14:21-28罗波安作犹大王
在这段期间犹大人效法迦南人拜偶像,触怒耶和华(22-24)。
22「愤恨」:原文指「嫉妒」(参出20:4;申6:15;书24:19;鸿1:2;
和合本将此字译作「忌邪」),因以色列人应归耶和华为圣,
所以绝对不能容忍他们拜任何偶像。
23描述当时拜偶像的情形。迦南人对巴力的敬拜方式是包括献祭
和行淫,所以他们喜欢在树荫下筑坛,那里既清凉又可遮丑。
「柱像」:指代表神只之石柱。
「木偶」:原文即「亚舍拉」(参王上15:13),是迦南女神
的称号,以树或木柱代表。
根据迦南的神话,亚舍拉是「最高之神」以利的太太,亦是其
他众多神只之母。
24「娈童」:即男妓。
有学者认为此词包括一切在庙中与敬拜巴力者行淫的「神妓」。
25-28埃及王示撒夺取圣殿和王宫的宝物。此事发生于主前九二五年。示撒乃埃及新王国第二十二朝开宗之祖。当时他不但攻取耶
路撒冷,且曾攻打以色列和犹大约一百处地方,但作者仅提到
他抢去所罗门所造的金盾牌,以致罗波安要以铜牌代替一事。
14:29-31罗波安寿终,他儿子亚比央继位
「亚比央」:有部分古卷及希腊文译本则作「亚比雅」。
(代下12:16同)
「亚比」于原文解作「我的父」,
「央」是迦南人所敬拜的海神,
「雅」是耶和华的简称。
思想问题(第十四章)
1耶罗波安和亚希雅二人均是蒙神选召的,一为君王,一为先知。
他们对神所托付的职事有何不同反应?
这给我们什么提醒?
2耶罗波安为何吩咐妻子乔装出发,求见先知亚希雅呢?
他的企图得逞吗?
这反映他对神的认识有何缺乏?参诗139:2-3。
3作者在本章中给我们看见耶罗波安一家与犹大百姓犯罪所招致的
后果,在你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时刻留心免致犯罪?
4本章里亚希雅先知对耶罗波安发出的预言是否太过严厉,毫不留
情?
在此之前耶罗波安有否受过警告?参13:1-6,31-34。
今天,你有否聆听神藉他人对你的指正?
你是否执迷不悟?
5耶罗波安有很好的开始(11:29-39),却不能维持下去。
所罗门在位年间的金碧辉煌,在儿子罗波安手上也逐渐褪色。
你是否有可以自豪的先人和光荣历史?
这可足恃吗?
你要如何谨守自己,免得晚节不保?
列王纪上第十五章注释
15:1-6亚比央作犹大王
他跟从父亲罗波安之恶行,没有效法大卫,但神为了大卫的缘故,仍保留大卫家的王位。
2「三年」:亚比央在耶罗波安十八年登基(1),在耶罗波安
二十年死去(9),可见他作王实不足三年,作者乃将头尾二
年亦包括在内计算。
「女儿」:原文可指「孙女」(参本章10之「祖母」原文亦作
「母亲」)。
玛迦其实是押沙龙的孙女,又名米该亚。押沙龙只有一个女儿
,名叫她玛(撒下14:27),她嫁给乌利,生下玛迦。
(见代下13:2)
3「诚诚实实的顺服」:见王上11:4注。
4「灯光」:见王上11:36注。
5「乌利亚那件事」:参串5。
15:7-8亚比央寿终,他儿子亚撒继位
15:9-15亚撒作犹大王
亚撒却效法大卫忠心事奉耶和华,并着手清除异教。
10有关玛迦与押沙龙的关系,见本章2节注。
12「娈童」:见王上14:24注。
亚撒所除掉的偶像,包括所罗门(参王上11:5-8)和罗波安(
参王上14:23-24)作王时所造的。
13亚撒废除「玛迦太后的位」,显示当时她在朝廷有一定的影响
力。
「亚舍拉」:见王上14:23注。
「汲沦溪」:位于耶路撒冷城东面之山谷,宗教上视为不洁之
物经常被弃置在这里(参串17)。
14「邱坛」:见王上3:2注。
圣殿落成后,百姓不应再在邱坛献祭,不过由于这种习俗根深
蒂固。
大卫后裔中只有希西家(王下18:4)和约西亚(王下23:8)二
王能把邱坛废除。
「存诚实的心」:见王上8:61注。
15:16-22亚撒与巴沙争战
以色列王巴沙攻打犹大,可能是因为怕以色列人见犹大复兴便归顺亚撒王(参代下15:9)。以色列与亚兰原有邦交,互订盟约,但犹大王亚撒收买亚兰王便哈达,使他攻击巴沙,以色列军对犹大的威胁便告解除。
17「修筑」:指巩固防守设施。
「拉玛」:其位置未能确定。此名解作「高处」,可能有不少
地方亦沿用此名。一说拉玛位于耶路撒冷之北仅约十公里(六
英里)之处,控制南北的陆路交通,对犹大威胁甚大。
18「住」:原文可作「统治」。
21「住」:此处古译本则作「返回」。
22「迦巴」与「米斯巴」:分别位于拉玛之东面和西面约七公里
(四至五英里)之处。
以色列人走后,亚撒便派人将拉玛的城堡拆下,用这些材料在
附近筑堡。迦巴大概从此成了犹大北面的新边界(参王下23:8)。
15:23-24亚撒寿终,他儿子约沙法继位
15:25-34拿答作以色列王,巴沙篡位
拿答跟从父亲耶罗波安的恶行,在位不足两年,便被巴沙杀死。耶罗波安全家亦遭诛灭,应验了亚希雅的预言(见王上14:6-16)。
27当时拿答正率军围攻非利士人,巴沙大概是他的将领,在战役
中作反谋夺王位。
33-34巴沙夺了王位,仍照样行恶。
思想问题(第十五章)
1本章所记载犹大的两个君王分别在位多久呢?
他们统治时间的长久和在位时的表现有没有关系?
参15:33-34。
2由本章看来,在耶和华眼中那一件事最为重要呢?参3,26节。
你生活中最关心的是什么事情呢?
你是否时刻追求遵行神的旨意、不偏左右?
3罗波安的母亲拿玛是亚扪人,拜米勒公神(见11:5;14:31),罗
波安的妻子玛迦则拜亚舍拉(15:13),那么他儿子亚比央跪拜
偶像是否情有可原?
你认为人的行善行恶是否完全环境使然?参15:11-13。
4圣经形容亚撒「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他把圣殿内金银
送与便哈达,求他攻打以色列王巴沙,阻止巴沙修筑拉玛与攻击
犹大。
这两方面有否矛盾?
5按本书记载,自耶罗波安登位开始,以色列国的朝代都遭神连番
推毁,参28;21:22,多位君王均不得善终。
反观犹大国中大卫后裔世代承受王位。
为何两国之间有这样的分歧呢?参11:36;15:4。
列王纪上第十六章注释
16:1-4耶户的预言
有关巴沙家族的预言,与亚希雅对耶罗波安的预言(见王上14:6-16)大同小异。他们的结局和受罚原因也是一样。
16:5-7巴沙寿终,他儿子以拉继位
7指出巴沙家受罚之原因:他像耶罗波安一样,拜祭假神,并且
杀了耶罗波安全家。耶罗波安被杀虽然是神的审判,但巴沙要
对此血腥行为负责。有学者则认为此节之末句应译作「虽然他
杀了耶罗波安的全家」。
「以他手所作的」:指他所造的偶像,或指他所作的恶事。
16:8-14以拉作以色列王,心利篡位
以拉自己的部下心利背叛他,把他和全家都杀了,应验了先知耶户的预言。心利连巴沙家的亲友都杀掉(11),这大概是为了避免日后有人向他报仇。当时报血仇是亲属要履行的义务(参书20:3;撒下14:11「报血仇的人」与此处之「亲属」于原文为同一字)。
16:15-26心利**而死,暗利作以色列王
心利作以色列王仅七天,军人即叛变,拥立元帅暗利为王。心利见大势已去,便引火**。
18「卫所」:指内宫或堡垒。心利死后内战随即爆发,一派拥护
暗利,另一派则跟随提比尼,结果暗利作了以色列王。
23「十二年」:此数字已包括在得撒作王的六年。
列王纪作者只提到暗利建都于撒玛利亚,及他拜祭假神之罪,
但暗利其实是以色列成就最辉煌的君王,他使摩押人重新向以
色列降服,又为以色列国建立一个极有军事价值的首都。他是
以色列国国祚最长的君王。他死后一百五十年,亚述人仍称以
色列为「暗利之家」,他的名声由此可见一斑。但在神眼中他
的恶行却比以前的列王更甚。
16:27-28暗利寿终,他儿子亚哈继位
16:29-34亚哈作以色列王
亚哈的恶行更加严重。他因为娶了西顿公主耶洗别,竟公然在首都为腓利基人所拜的巴力建造庙宇。这头婚事大概是暗利的主意,他决心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与犹大和腓利基结盟,一方面促进商业易,一方面又可与邻国联同应付从亚兰来的威胁,而当时的国际盟约往往以王室的联婚维系(参王下8:26:亚哈的女儿亚她利雅亦嫁给犹大的约兰王)。可是这样做法却带来严重的后果:耶洗别将敬奉巴力的宗教风气再次带进以色列人当中,使他们的恶行日益增加。
33「亚舍拉」:见王上14:23注。
34应验了约书亚在书6:26所说的话。
「丧了」:原文可指所付出的代价。
思想问题(第十六章)
1巴沙是以色列国立国以来第一个篡夺王位的人。
他在统治以色列期间行了神憎恶的事,但竟然作王达廿四年之久
(见15:33-34)。
为什神使用了恶人来统治以色列呢?参赛10:5-19。
恶人在神的眼中会有怎样的收场呢?参16:1-4,9-11。
2犹大王亚撒在位期间,以色列国一共替换了那几个王?
经历了几多个王朝?
朝代更迭期间牵涉那些流血事件?
这些罪行是否逐步加剧呢?
这对信徒的灵命有何警惕?
3亚哈犯了什么特殊的罪,远超以色列以往诸王的罪行,以致大大
的触怒耶和华呢?参31-32节。
4本章多次记载神的预言如何最终应验,试把它们找出来。
你对神话语的确实是否笃信不疑?
列王纪上第十七章注释
17:1-7以利亚预言旱荒
从本章起至王下第8章,经文记载神兴起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行了一连串的神迹,这是神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期间大行奇事之后又一次彰显
的大能,为要针对亚哈家对巴力的敬拜。这次神命早灾临到迦南地,一方面是惩罚以色列人拜假神的罪(参申11:16-17),另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耶和华是掌管万有之神。迦南人相信巴力是暴风雨之神,能为他们的农作物带来甘霖,所以要敬拜它。但本书作者强调雨水是耶和华所赐的(14;王上18:1)。
1本节首句原作「从基列之提斯比来的提斯比人以利亚」。
「我若不祷告」,原作「若不照我的话」。
露水和雨是迦南地得水的来源。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是迦南地
的雨季,而露水可在热天滋润较高的山地。
2-7神在旱荒里藉着乌鸦和基立溪水为以利亚预备饮食。
17:8-16寡妇供养以利亚
溪水干了之后,神安排腓利基一个寡妇供养以利亚。
9「撒勒法」:是腓利基的城市,位于西顿以南约十一公里(七
英里)之处。
腓利基的公主耶洗别在以色列当权,引致亚哈家拜巴力,但以
色列的先知却在腓利基受惠。这寡妇虽然穷困,但仍照先知的
话先为他作饼,结果家里的面和油都用之不尽,使家人和以利
亚同渡过旱荒。
17:17-24以利亚救活寡妇之子
寡妇见儿子病逝,以为是自己犯了罪过,一旦与圣洁的人接触便带来审判(18)。但以利亚求告神,孩子便活过来。
18「神人」:是先知的别号。
19「楼」:大概是指屋顶上加建的房间,通常用以招待客人(见
王下4:10)。
21「灵魂」:可译作「生命」或「气息」。
思想问题(第十七章)
1是谁有能力使以色列干旱三年而不下雨呢?参1;雅5:17。
这和上章末亚哈敬拜巴力的举动有什么关系呢?参18:18。
神有否透过逆境指出你的错误呢?
2耶和华用了那些方法训谏以利亚的信心呢?
这些训练是重复的,循序渐进的,抑或两者兼有的呢?
参5,15,21节。
由此看来,学习信心功课有何途径?
3以利亚和妇人两者中谁对神的信心较强?
你从何得知?参18-19节。
真信心是否有感染力呢?参12,15节。
你面对信心软弱的肢体会怎样施以援手?
4世人称亚伯拉罕为信心之父,但从未有人这样称呼以利亚,你以
为原因何在?参3,8;18:1;创12:1-2。
亚伯拉罕尚未知道神要他往那里去之前,已凭信心踏上,他的信
心是否比以利亚的还大?
5试从本章中综合神的属性。有那些方面你常忽略?
列王纪上第十八章注释
18:1-19以利亚奉命去见亚哈
旱荒持续了三年,神才吩咐以利亚去见亚哈,公然向巴力的敬拜发出挑战。
1-2这里提到三年的旱灾,但新约路4:25及雅5:17却记载以利亚这
时有三年零六个月没有下雨。这是因为干旱的情况需要约六个
月的时间才明显,初时仍会有溪水(见王上17:3-7),到后来
才有饥荒。
3-6当时亚哈与俄巴底正分头找水源和青草,免得王室的牲口都死
掉。
7-15同时亚哈亦到处追寻以利亚的下落。以利亚在路上遇见俄巴底
,便托他约亚哈相见。
16-19
结果以利亚邀亚哈和敬奉假神的先知们一同上迦密山。
17亚哈把旱灾归咎于以利亚的身上,大概是因为他认为以利亚对
耶和华的热心触怒了巴力,所以天不降雨。
19「迦密山」:此山岭位于以色列西北部,拉近腓利基,是当时
敬拜巴力的中心。
18:20-40迦密山上的考验
亚哈照以利亚的提议,召集巴力的先知上迦密山,要在众人面前作一试验,看看耶和华是神还是巴力是神。试验的准则是使坛上的柴和祭物着火燃烧。这是因为迦南人认为巴力是暴风雨的神,能降下雷暴、闪电和火。结果证实耶和华才是真神,于是以利亚按神的吩咐(参串31),把巴力的先知杀掉。
21「心持两意」,原文可作「在两支柱上跛行」,意思是在两个
意向中犹疑不决。
这话当然是指亚哈和以色列人同时拜耶和华与巴力,因此以利
亚要他们选择其一。但有学者认为此处是描写向巴力跳舞时用
单脚互相交替的动作(26之「踊跳」亦用同一字根)。
24「显应」:即「回应」。
25-29
「踊跳」(26)、
「用刀枪自割、自刺」(28)和
「狂呼乱叫」(29):乃当时敬拜巴力的仪式。
27根据迦南的神话,西顿的巴力喜爱哲学和远行。
以利亚在此讥讽巴力先知,说巴力可能正忙于沉思或旅行,所
以不理会他们。
「走到一边」:原文作「转身退后」。
有学者认为此字应作「忙于内务」。
「睡觉」:大概是指每年旱季时巴力进入静止状态,需要在雨
季来临时唤醒它,才会赐下雨水。
29「献晚祭的时候」:大约是下午三时。
32「二细亚」:约十四公升。
36-37以利亚的祷告,指出是次试验的目的,是要使人知道耶和华是
神(以利亚的名字即「我的神是耶和华」之意)。
结果神应允他的祷告。
18:41-46天降大雨
巴力的先知被杀后旱灾便告结束。
43以利亚上迦密山顶,是要祷告求神降雨(见雅5:18)。
46「灵」:原文作「手」,即「力量」之意。
「束上腰」:古人穿着长袍,在行动之前需要在腰间把衣服束
起来,才方便行走。
「耶斯列」:离迦密山约卅七公里(十七英里),是亚哈王室
避寒的地方。
思想问题(第十八章)
1试用几个词语形容俄巴底。
你认为他对以利亚的答覆(9-12)表明他在属灵的学习上仍缺乏
操练,抑或显出他的谨慎和智慧?
他在那些方面可作你的榜样?
2你认为以利亚对百姓的挑战(21)是否合理?
今**有否「心持两意」呢?
3基督徒的祈祷不一定都蒙垂听,这和以利亚对巴力的嘲讽有何分
别?
4圣经教训我们不要试探神(申6:16)。
以利亚求神降火是否「试探神」?
这和法利赛人求耶稣彰显神迹(太16:1-4)有何分别?参36-37节。
5以利亚的力量和得胜是来自何处呢?参18:41-45;雅5:17-18。
6有学者认为以利亚求火焚烧祭物,是要表明所谓掌管天气之巴力
神的无能,而耶和华却能使自然界的力量在手中任差遣。
你是否也深信耶和华是「万军之耶和华」和「万王之王」呢?
7有人认为以利亚纵然是一位伟大的先知,但他在迦密山上所行的
神迹并没有带来全国宗教生活的改革(参22:52)。
你认为以利亚的神迹为何不能产生全面的效果呢?参路16:30-31。
主耶稣认为有什么事情比神迹更加重要?参约2:23-25;4:46-54。
8以利亚对日后旧约先知有什么影响呢?参玛4:5-6。
在新约中以利亚这名字往往和什么事情拉上关系呢?
参可8:28;9:1-13;路1:13-17;启11:1-13。
9本章如何显出以利亚对历史和民族的重视?参31,36节。
他目光之远、胸襟之宽对你有何提示?
列王纪上第十九章注释
19:1-8以利亚求死
迦密山上的胜利并没有改变耶洗别的恶行,反触怒了她,于是她发誓追杀以利亚。先知在失望之余向神求死,神给他饮食,使他得力上了何烈山。
3「见这光景」:有古卷作「害怕」。
「别是巴」:位于犹大国的南部,离迦密山约一六○公里(一
百英里)。
4「罢了」:即「我受够了」的意思(参撒下24:16)。
8「何烈山」:位置不详,大概位于西乃半岛的南部。
19:9-18耶和华向以利亚说话
耶和华在何烈山向以利亚显现,有烈风、地震和火,最后有声音,派他去膏哈薜、耶户和以利沙。
10「因为」:或作「但是」。
12「微小的声音」:或作「在宁静中的声音」(参伯4:16)。
耶和华并没有在壮观的场面下显现,却在宁静中向先知说话。
13以利亚以外衣遮脸,是因为不敢见神(参出3:6)。
15「从旷野往大马色去」:原文并无「从」字,此句应作「往大
马色的旷野去」。
「大马色」:是亚兰的首府。
实际上以利亚并没有用油膏以利沙(见本章19)或哈薜(
见王下8:13)。此「膏」字或指「分别出来」之意(参利8:12)。神要利亚膏立此三人,是要藉着他们清除亚哈家和巴力的
势力。
18此节首句应作「我在以色列人中将会留下七千人」。
「屈膝」:或指敬拜巴力时跳舞之姿势(参王上18:21注)。
此舞蹈和亲嘴乃向巴力祈祷时的仪式。
19:19-21以利沙跟随以利亚
19以利亚首先找到以利沙,将外衣搭在他身上。
这外衣大概代表了先知的职权和能力(参王下2:14)。
20以利沙欲与家人告别,以利亚便让他回家。
有学者认为「我向你作了什么呢?」原文可作「但(要记住)
我向你作了什么」。
21以利沙回家宰牛设宴,然后跟随以利亚。
「套牛的器具」:或指犁耙。
用它来煮肉是把它当柴烧的意思(参撒下24:22)。
思想问题(第十九章)
1以利亚往何烈山和他以前往基立溪(17:3)与撒勒法(18:8)之
行有什么明显分别呢?
为什么他有勇气在迦密山上面对四百五十个巴力先知,却被耶洗
别的恐吓弄得灰心丧胆呢?见3-4,10。
他从十八章属灵高峰至灵性的低潮,肉身的疲惫会否是因素之一?
参18:31-33,46;19:3-4上。
他的低落给我们什么监戒?
2耶和华在未吩咐以利亚工作以先,用了什么方法使以利亚得着安
慰、重振起来呢?参5-14节。
你以为足够的睡眠和饮食有其作用吗?
耶和华两次的发问、以利亚两次的回答,以及当中耶和华的显现
,又有什么作用?
这里让我们看见神的那些属性?参诗103:13-14。
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辅导原则?
3以利亚是次宗教改革不得要领,是以利亚失职,还是耶洗别的异
教敬拜深得民心?
抑或还有别的原因呢?参罗1:24,28。
神到底有没有回答以利亚的祈求(4)和困惑(14)?见15-18节。
4以利沙的家世如何?参19节。
当神的呼召临到时,他怎样作出反应?
你是否也随时在神指派的岗位上遵行的旨意呢?
列王纪上第二十章注释
20:1-12便哈达进攻亚哈
当时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兴起,经常进军亚兰,亚兰王与周围的族长和地方首领想以强硬手段威吓亚哈,迫使以色列参加对抗亚述的联盟。当时以色列大概已臣服亚兰,并按时进贡,亚哈以为口头上正式承认亚兰王的主权便能满足他的要求(4),但当亚兰王要以实际行动进行掠夺时,亚哈即拒绝就范。于是亚兰王联同三十二个首领围攻以色列。
6「你眼中」:古译本作「他们眼中」。
7「谋害」:即「找麻烦」。
10亚兰王夸张自己的实力,表示亚兰军能把撒玛利亚夷为平地,
并有足够人手,每人只需抓一把泥土,便能将全城搬走。
11此节的意思是:骄兵必败(参箴27:1)。
12「帐幕」:原文与「
「摆队」:即预备进攻之意。
20:13-21亚哈反攻战胜亚兰人
有先知向亚哈预告以色列的胜利,并教他怎样反攻(13-15)。结果亚哈把亚兰军打败(16-21)。
16「帐幕」:见本章12注。以色列军在中午进行突袭,因这通常
是休息和喝酒的时间。
18以色列军的数目实在太少,以致亚兰人不能肯定他们的进攻是
否当真。
21「攻打」:可作「击败」。
20:22-30便哈达再侵以色列但再次落败
先知警告亚哈说亚兰人会卷土重来(22)。那时的人敬拜多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认为各神只有自己独特的权柄范围,而战争的胜负视乎那国的神比较强大。亚兰人以为以色列的神是山神(23),上次的战役是在山地进行,所以以色列人占尽上风。
24「军长」:原作「首长」(与王上10:15同)。
亚兰人大概认为:上次进攻以色列虽然声势浩大,但诸王各自
为政,难以合作,所以宁愿设立行政官员,加强内部组织,务
求团结。但结果徒劳无功,亚兰人虽然有备而战,仍败在以色
列人手下(26-30)。
26「亚弗」:位于加利利海之东(比较撒上4:1)。
30「严密的屋子」:即「屋子的内室」。
20:31-43便哈达求饶,亚哈宽待他
31-34便哈达战败后求亚哈饶命
并自动提出和约的优厚条件。亚哈见他的诚意,同时又希望有多一个盟友以应付亚述的威胁,便把他放了。此和约维持了三年(见王上22:1)。
31「腰束麻布,头套绳索」:是自卑降服的象征。
32「兄弟」:并非指骨肉之亲,乃指同等地位,因二人都是一国
之君。亚哈请他上车(33),也是这个意思。
33「留心探出他的口气来」:原作「观察征兆」,即以此为好现
象。
34这是便哈达所提出的讲和建议,他答应归还以前夺去的以色列
领土(可能是指巴沙作以色列王时被亚兰王便哈达占领的地方
,见王上15:20),又允许亚哈在亚兰首都大马色设立贸易中
心。
35-43神藉先知责备亚哈宽容敌人,
并指出他要承担的后果
先知的门徒要同伴打伤他,是为要装作从战场回来的样子。他布下这个假局,是要引导亚哈判定自己的罪(参撒下12:5-6)。
39这里所提到要看守的人是指战俘。
「一他连得银子」:等于三千舍客勒银子,根据出21:32,这是
一百个奴仆的代价。
41先知除去头巾,亚哈便认出他的身分,这可能显示当时先知额
上有标志。
42「定要灭绝」:原文乃指在某些战役里,所有掠物或战利品都
要完全毁灭献给神的情形(如申7:2;20:16;撒上15:3)。
43「闷闷不乐」:原文有气愤之意。
思想问题(第廿章)
1亚兰王便哈达作出那两个要求?
为何亚哈答应他第一个要求,而不答应他第二个要求(6)呢?
你认为亚哈的决定正确吗?
就亚哈处理这宗外交危机事件的手法,你认为他是能干的领袖吗?
耶和华又是用那一种标准来决定谁是伟大的君王呢?
2本章记载先知有多少次直接介入亚哈所处理的外交危机中呢?
亚哈王对这位先知的意见有何反应?参14-15,22,27节。
由此看来,先知以利亚一向以来为耶和华所作的见证对亚哈王有
否产生功效?
3亚兰王把首次战败归究于什么原因?参23节。
属神的子民是否也往往犯了错误,以为神的能力只局限于某方面
,而没有胆量相信有管理宇宙一切的能力?
4有学者认为亚哈宽大的外交政策,从人的立场来说是十分明智的
,因为他与亚兰王从此可以合作对抗外敌,并且推动以色列的商
业,但为何先知大力斥责他的行径呢?参42节。
5面对便哈达的请求(34),亚哈要处理的不单是一宗国家事件,
也是一件宗教事件(参19:15)。
从本章看来,外交上的决定未必对宗教生活有利,但宗教上的决
定却直接影响国家的命运。
你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应以什么原则为依归呢?
列王纪上第廿一章注释
21:1-16亚哈谋夺拿伯的葡萄园
1-4亚哈王贪图拿伯的葡萄园
虽然提出合理的交易条件,但仍遭拒绝。
1「耶斯列」:见王上18:46注。
3「敬畏耶和华」」:原文或译作「因耶和华的缘故」。
拿伯不肯将园地给亚哈,是根据摩西的律法(参串3)。
4「转脸向内」:或作「发脾气」。
原文并无「向内」二字,有学者解作「向墙」,希腊文译本则
作「蒙着脸」。
5-14耶洗别以毒计谋害拿伯,替亚哈夺得葡萄园
她利用摩西律法所订下的途径,藉着两个证人定了拿伯亵渎神的死罪,然后把他拉出城外用石头打死(参串珠经文)。
9「宣告禁食」:表明他们中间发生了严重的事故,须要慎重处
理。
「高位」:原作「首席」。
有学者认为这是被告的席位,放在当眼的地方。
10「匪徒」:原作「无用的人」,乃指卑鄙奸恶的歹徒。
(参申13:13;士19:22;撒下20:1;代下13:7)。
15-16根据王下9:26的记载,当时耶洗别不但把拿伯处死,并杀死他
所有的儿子,以致无人继承他的产业,使亚哈能把他的葡萄园
据为己有。
21:17-29以利亚责亚哈之罪
以利亚奉神命令斥责亚哈犯了第六条(不可杀人)及第十条(不可贪恋别人所有的)诫命(19),并宣告神会追讨亚哈的罪,亚哈全家(包括耶洗别)将会被铲除,且没有好的收场(20-24)。除上述罪行外,亚哈亦在拜偶像之事上得罪神(25-26)。
19以利亚预告亚哈的血会在耶斯列的城外(见13)被狗所,但
后来这事发生在撒玛利亚的池旁(王上22:38)。
先知的预言实际上应验在亚哈的儿子约兰身上(见王下9:25-26),这是因为亚哈后来悔过的缘故(29)。
20「找到」:可作「追获」。
「卖了自己」:指亚哈以自己的性命换取他的恶行。
23「外郭」:或作「城墙」,有古卷则作「田地」。
(参王下9:10,36)
26「亚摩利人」:泛指住在迦南地的外邦人。
27-29亚哈因罪自卑忏悔
27亚哈的行为乃表示哀痛或忏悔。
「缓缓」:原指「肃静」或「顺和」,是蒙羞、自卑的表现。
思想问题(第廿一章)
1在拿伯被杀这一件事上,亚哈王、耶洗别和与拿伯同城的长老分
别扮演了什么角色?参4,8,11节。
你认为他们全部都有罪吗?
你认为「缄默」是不是一种「忽略的罪」呢?
2作者在本章和上章中分别突出了亚哈统治期间人民宗教生活两个
相反的情况,究竟是那两个呢?参3,9,10节;20:34。
你认为拿伯是否过于固执?参利25:23;民36:7。
3有什么使先知以利亚与众不同?参21-25节。
先知这种精神是否也是你对社会不平事的一贯反应?
4若比起巴沙(15:27-29)、心利(16:10-11)等王,亚哈并没有下
手杀人。
到底他最大的错误是什么?见25-26节。
你有否受人怂恿,以致对神三心两意?
5亚哈知错悔改的表现是否真诚无诈?参28节。
照理亚哈应遭耶和华的击杀(参22-23),为何神又改变心意?
参拿4:2。
列王纪上第廿二章注释
22:1-4约沙法与亚哈合攻基列拉末
亚哈与亚兰王便哈达立约(见王上20:34)后三年,战事再度爆发。原因是以色列人要从亚兰手中夺回基列地的拉末(3)。此地位于约但河东,地势险要,掌握当时重要之商业通道。亚兰王大概已答应将它归还以色列,但一直没有履行承诺。有关犹大王约沙法与以色列王亚哈的联盟,见本章44节注。
22:5-28米该雅与假先知
二王在出发前谘询先知的意见(5-12)。四百个亚哈所聘用的先知大概都是事奉耶和华的(见11-12),但约沙法看出他们只是顺王的意愿说一些称心的话,并非从耶和华得着示,所以最后召了米该雅来。
9「太监」:原作「官员」。
11「角」:乃军事势力的象征(参串7)。
「抵触」:即「刺伤」。
13-23米该雅奉耶和华的名说预言
15初时他仅重述其他先知的意见,约沙法可能从他说话的口吻中
知道这话是带有讽刺含意,并非属实。
16「嘱咐你」:原作「叫你起誓」。
17米该雅从神得到启示。
「牧人」:经常用来代表君王。
整句的意思是:以色列王亚哈将会被杀,军队解散(见36)。
「平平安安」:指战事结束。
当时亚兰人只针对亚哈王(见31),并没有进攻以色列的野心。
19-23
米该雅继续指出:亚哈的阵亡,甚至先知的假话,都是出于耶和华,因耶和华已定意降祸在他身上(见王上20:42;21:19)。神是藉着恶魔对人的引诱和陷害施行刑罚(参士9:23;撒上16:14;18:10;19:9;撒下24:1)。
20「阵亡」:原文可译作「进攻」。
24-28二王不但没有接纳米该雅的意见,且将他
下在监里
25「进严密藏躲」:指被敌军击败。
26「邑宰」:即统治城市的官员。
「王的儿子」:可能是官衔,指王的亲信(参耶36:26;38:6)。
思想问题(第廿二章上)
1在神藉基督赐下的产业当中((例如罗5:1-11;6:12-14),有那些
是信徒**不动,不肯争取的呢?
2西底家为何对米该雅的一番话(参17-24)反应激烈(24)呢?
当别人与你不同或指出你的错误时,你是否也会为了面子问题,
不惜一切维护自己、贬抑他人呢?
3试比较两位君王求问耶和华的态度。参3,5节。
你寻求神旨意时用那一种态度?
是「临渴掘井」的功利手法,还是为自己早作安排后才寻求呢?
那一种比较可取?
从他们失败的例子中,你学到什么教训?
4亚哈为什么如此恼怒米该雅?参8节。
这种错误的做法带来什么后果?参约8:40。
22:29-38亚哈阵亡
约沙法和亚哈终于上阵作战。亚哈始终不敢漠视米该雅的警告,所以改装上阵(30),希望能逃过大难。亚兰人只想杀亚哈,虽然认不出他,却无意中把他射死(31-35),应验了先知的预言(见王上20:42)。
32「呼喊」:可能是指约沙法在战场向士兵所发出的口号。
35「抵挡」:原作「面向」。
亚哈勉强站在车上,大概是要维持军队作战的士气。
36最后战争结束,军队解散,应验了米该雅的预言(17)。
37他们把亚哈葬在撒玛利亚。
38有关此节与以利亚预言的冲突,见王上21:19注。
「**在那里洗澡」:指不洁净的地方。
有学者认为根据亚兰文的用法,此句可译作「他们又洗武器」。
22:39-40亚哈死后,他儿子亚哈谢继位
39「象牙宫」:指以象牙嵌饰的房屋。
22:41-49约沙法作犹大王
约沙法效法父亲亚撒事奉耶和华,只是没有废去邱坛(见王上3:2注)。
44他和以色列王结盟。这良好关系引致他们之间的联合军事行动
(本章2-4)、商业合作(代下20:36)和王室通婚(代下18:1
约沙法替儿子约兰娶了亚哈的女儿亚她利雅)。耶和华并不喜
悦这样的联盟(见代下19:2),甚至从中破坏他们合伙造船的
计划(本章48;代下20:37)。
46「娈童」:见王上14:24注。
47以东当时乃犹大的附庸国,所以没有王统治。
48「他施船只」:见王上10:22注。
22:50约沙法寿终,他儿子约兰继位
22:51-53亚哈谢作以色列王
亚哈谢并没有离开父亲亚哈的恶行,导致神的审判临到他身上。列王纪下将继续叙述他的收场。
思想问题(第廿二章下)
1亚哈王在出征一事上流露什么弱点?
你是否也使用人的方法,设法逃避神的旨意,而不直接与神接触
求解决呢?
2亚哈王虽然犯了拜偶像之罪,性格上也多有弱点,但他仍有可取
之处(参35)。
他这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可否成为你的榜样?
3自以色列民分属以色列国和犹大国之后,两国有什么不同的发展
呢?
这对教会或团体的领袖有何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