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申命记

旧约圣经问题总解(李道生) by 李道生

  〖80亚纳族的人是何种人?他们的状况如何?——申一28〗答:

  亚衲--意即巨人,此族的人身体强壮高大。亚伯拉罕时代,他们住在迦南的南方,即利乏音族(创十四5,申二11)。此词与创六4的伟人相似,大概是指古时某些孔武有力,身材高大的人。亚衲族的人,显然地是由于他们身材高大(民十三32,33),使人见而生畏,是故以色列人从埃及进迦南的时候,恐怕触动他们,不敢往前行走(民十三28,申一28,二10,九2)。按约书亚所记,希伯仑之族长为亚衲族的后人,亚衲族的始祖是亚伯,因而有称希伯仑城为亚巴城(民十三22,书十五13,廿一11)。当约书亚战胜迦南时,将以色列山地所有之亚衲族人,尽都消灭殆尽,并毁灭其城邑,只有少数遗留于非利士人之迦萨、迦特、亚实突些三城邑,而与非利士人连合(书十一21,22)。约书亚将亚衲族的基列亚巴城给了迦勒,迦勒就把亚衲族的三个族长从那里赶出去了(书十五13,14,士一20)。后来大卫所战胜迦特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或者也是属于此族的人(撒上十七4)。

  〖81黑门山位于何处?曾发生什么事迹?——申三8,9〗答:

  黑门山--高峰之意,其峰高耸利巴嫩之南,高出海面九千多尺,南北蜿蜒五六十里,为巴勒斯坦最高的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以色列人未得迦南以先,黑门山为敬拜巴力之圣山,至今最高峰顶,尚有巴力庙之基址遗留。这座庙或为以色列人进入迦南时所毁。古时山脚四围有庙,门都开向峰顶,拜巴力的人每年来朝,与佛教朝山无异。这山在西顿人称为西连,亚摩利人称为示尼珥,迦南人称为西云山(申三9,四48)。以色列人在约但河外向日出之地击杀二王,得他们之地,就是从亚嫩谷直到黑门山,并东边全亚拉巴之地(三8,书十二1)。黑门山腰硗确峥嵘,山坡土地肥沃,茂树青葱,果产甚丰。约但河发源于此山,约书亚战胜迦南人时,以此山为北界(书十一17,十二5,十三5,士三3,代上五23)。山顶夜露极多,与别地降下小雨相似,诗人尝以这山的甘露为甘美、丰足的称喻(诗百卅三3),也预言黑门山必因耶和华的名欢呼(诗八九12)。主耶稣基督曾在这山顶上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太十七1-8)。所以这山虽曾是拜偶像的所在,后来却变成了信徒与主相聚的地方。

  〖82神打发黄蜂飞到他们中间有什么喻意?——申七20〗答:

  黄蜂的体长约七分馀,身显黄褐色,头大,眼睛透明,脚长,腹分六节,其尾端有钩形的毒刺,为伤害人畜的一种昆虫。神曾打发黄蜂飞到他们中间,在以色列人发动攻击及撵出敌人的事上,给他们具体的帮助,引导他们进入迦南(七20,出廿三28,书廿四12)。但有注释家以为这一句话,大概是一种隐喻的写法,暗指某种侵占的力量而言(申一44,诗百十八12),例如以黄蜂为标帜的埃及军队等是。

  〖83神的话如何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申十一18〗答:

  犹太教的正宗信仰生活中,凡是男子到了十三岁时,就成为律法之子,他们要把写好了的律法之一部份放在小盒中,称为经文盒子Phylactavies,是用皮做成之方形的经文盒子,分为两种:一种是绑于左臂上,系以长皮带,绕过中手指(六8)。在盒子内有一格,是甲一张羊皮纸写上四段经文(出十三1-10,11-16,申六4-9,十一13-21)。另一种是戴在额前的,此盒内分四格,每格分放用羊皮纸写的以上经文各一段,为守律法之犹太人,在他们每日早晨祈祷时,所必须佩戴的。

  〖84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位于何处?有何事迹发生?——申十一29〗答:

  1.基利心--荒地之急:为古示剑南边的一座高山,高出地中海面二百八十四丈,类似高原,绵延而西,与以巴路山相对峙。摩西叮嘱,以色列人过约但河后,将祝福的话陈明在这山上(十一29,廿七12,13,书八33)。基甸之子约坦,曾站在基利心山上,以比喻责备示剑之民(士九7)。据犹太史家约瑟弗说,当亚力山大帝时,大祭司犹大押杜亚之弟玛拿西,娶了外邦人参巴拉之女为妻。耶路撒冷之长老喻令离婚,否则不许亲近祭坛,而参巴拉则命其婿如不离弃其女,当为她另建一殿,与耶路撒冷为敌对,此即为基利心山上殿宇的由来。基时当在主前330-380年间。后来救主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时所指之山,即为此山,而雅各井亦位于此山之麓(约四20,21,6)。

  2.以巴路山--赤裸之急,为迦南境内一座名山,雄峙于示剑谷以北,与南方之基利心山相对,自谷面计,高达一千四百尺;自地中海面计,高约三千尺,较基利心山高约二百尺。两山之间,贯以自西往东之大道,示剑城为西面平原之咽喉。由此而上,山坡果木茂盛,尽在眼前。以色列人过了约但河之后,遵神的命令,在以巴路山上,建立未经磨琢之石为一祭坛,将律法写在石头之上,置半数之民于基利心山坡,其馀半数则安置于以巴路山坡。至于约柜、祭司与利未人,则置于两山之间,于是由两方人民之请愿,将律法上所载的祝福与咒诅的话语,向之宣读一遍(书八30-34,申廿七12,13)。盖因此山高耸于大地中,故可使将来无论远近人民见之,皆能回忆他们的祖宗与神所立之约。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80亚纳族的人是何种人?他们的状况如何?——申一28〗答:   亚衲--意即巨人,此族的人身体强壮高大。亚伯拉罕时代,他们住在迦南的南方,即利乏音族(创十四5,申二11)。此词与创六4的伟人相似,大概是指古时某些孔武有力,身材高大的人。亚衲族的人,显然地是由于他们身材高大(民十三32,33),使人见而生畏,是故以色列人从埃及进迦南的时候,恐怕触动他们,不敢往前行走(民十三28,申一28,二10,九2)。按约书亚所记,希伯仑之族长为亚衲族的后人,亚衲族的始祖是亚伯,因而有称希伯仑城为亚巴城(民十三22,书十五13,廿一11)。当约书亚战胜迦南时,将以色列山地所有之亚衲族人,尽都消灭殆尽,并毁灭其城邑,只有少数遗留于非利士人之迦萨、迦特、亚实突些三城邑,而与非利士人连合(书十一21,22)。约书亚将亚衲族的基列亚巴城给了迦勒,迦勒就把亚衲族的三个族长从那里赶出去了(书十五13,14,士一20)。后来大卫所战胜迦特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或者也是属于此族的人(撒上十七4)。   〖81黑门山位于何处?曾发生什么事迹?——申三8,9〗答:   黑门山--高峰之意,其峰高耸利
巴嫩之南,高出海面九千多尺,南北蜿蜒五六十里,为巴勒斯坦最高的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以色列人未得迦南以先,黑门山为敬拜巴力之圣山,至今最高峰顶,尚有巴力庙之基址遗留。这座庙或为以色列人进入迦南时所毁。古时山脚四围有庙,门都开向峰顶,拜巴力的人每年来朝,与佛教朝山无异。这山在西顿人称为西连,亚摩利人称为示尼珥,迦南人称为西云山(申三9,四48)。以色列人在约但河外向日出之地击杀二王,得他们之地,就是从亚嫩谷直到黑门山,并东边全亚拉巴之地(三8,书十二1)。黑门山腰硗确峥嵘,山坡土地肥沃,茂树青葱,果产甚丰。约但河发源于此山,约书亚战胜迦南人时,以此山为北界(书十一17,十二5,十三5,士三3,代上五23)。山顶夜露极多,与别地降下小雨相似,诗人尝以这山的甘露为甘美、丰足的称喻(诗百卅三3),也预言黑门山必因耶和华的名欢呼(诗八九12)。主耶稣基督曾在这山顶上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太十七1-8)。所以这山虽曾是拜偶像的所在,后来却变成了信徒与主相聚的地方。   〖82神打发黄蜂飞到他们中间有什么喻意?——申七20〗答:   黄蜂的体长约七分馀,身显黄褐色,头
大,眼睛透明,脚长,腹分六节,其尾端有钩形的毒刺,为伤害人畜的一种昆虫。神曾打发黄蜂飞到他们中间,在以色列人发动攻击及撵出敌人的事上,给他们具体的帮助,引导他们进入迦南(七20,出廿三28,书廿四12)。但有注释家以为这一句话,大概是一种隐喻的写法,暗指某种侵占的力量而言(申一44,诗百十八12),例如以黄蜂为标帜的埃及军队等是。   〖83神的话如何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申十一18〗答:   犹太教的正宗信仰生活中,凡是男子到了十三岁时,就成为律法之子,他们要把写好了的律法之一部份放在小盒中,称为经文盒子Phylactavies,是用皮做成之方形的经文盒子,分为两种:一种是绑于左臂上,系以长皮带,绕过中手指(六8)。在盒子内有一格,是甲一张羊皮纸写上四段经文(出十三1-10,11-16,申六4-9,十一13-21)。另一种是戴在额前的,此盒内分四格,每格分放用羊皮纸写的以上经文各一段,为守律法之犹太人,在他们每日早晨祈祷时,所必须佩戴的。   〖84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位于何处?有何事迹发生?——申十一29〗答:   1.基利心--荒地之急:为古示
剑南边的一座高山,高出地中海面二百八十四丈,类似高原,绵延而西,与以巴路山相对峙。摩西叮嘱,以色列人过约但河后,将祝福的话陈明在这山上(十一29,廿七12,13,书八33)。基甸之子约坦,曾站在基利心山上,以比喻责备示剑之民(士九7)。据犹太史家约瑟弗说,当亚力山大帝时,大祭司犹大押杜亚之弟玛拿西,娶了外邦人参巴拉之女为妻。耶路撒冷之长老喻令离婚,否则不许亲近祭坛,而参巴拉则命其婿如不离弃其女,当为她另建一殿,与耶路撒冷为敌对,此即为基利心山上殿宇的由来。基时当在主前330-380年间。后来救主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时所指之山,即为此山,而雅各井亦位于此山之麓(约四20,21,6)。   2.以巴路山--赤裸之急,为迦南境内一座名山,雄峙于示剑谷以北,与南方之基利心山相对,自谷面计,高达一千四百尺;自地中海面计,高约三千尺,较基利心山高约二百尺。两山之间,贯以自西往东之大道,示剑城为西面平原之咽喉。由此而上,山坡果木茂盛,尽在眼前。以色列人过了约但河之后,遵神的命令,在以巴路山上,建立未经磨琢之石为一祭坛,将律法写在石头之上,置半数之民于基利心山坡,其馀半数则安置于以巴路山坡。至于约
柜、祭司与利未人,则置于两山之间,于是由两方人民之请愿,将律法上所载的祝福与咒诅的话语,向之宣读一遍(书八30-34,申廿七12,13)。盖因此山高耸于大地中,故可使将来无论远近人民见之,皆能回忆他们的祖宗与神所立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