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略略的分成以下几个重要的种类:
一.谈话(speeches):谈话常夹带着不同的语气和心情。许多圣经中的谈话是被后来的人记录下来。这记录也可能是因着环境的需要而被写出来,因此语气和心情也与原来的不相同。要求解经者小心的分析谈话的目的和语气。
二.诗歌(poetry):诗歌是各民族的抒情文学。也因着是“歌”,因此有许多平行句子或对句。有时诗人重复使用了许多句子却只表达一个意思。(详细讨论见「特别解释:诗歌」一课)
三.叙述(narratives):叙述通常是作者对已发生了的事情的历史记述。有七成多篇幅的圣经是属于叙述体裁。圣经中的叙述体有以下六种:悲剧(tragedy,例如参孙、扫罗等人物的记述)、史诗(epic,例如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的故事)、英雄事迹(heroic,例如基甸、但以理等的记录)、爱情故事(romance,例如路得记及雅歌)、讽刺作品(satire,例如乔纳对一棵树的故事)、辩论(polemic,例如伊莱贾与巴力的四百五十位先知斗法(王上18:16-46的记录)。
四.智慧文学(wisdomliterature):可分为两种类:实践性的(箴1-9;诗1,37;太5-7)和哲理性的(传道书)。
五.预言文学(propheticliterature):也就是圣经中的先知文学,通常记述一些先知对未来的预告。
六.法律体裁(Legal):通常指圣经头五卷(摩西五经)中的法律题材。法律体裁有两种:第一种是明文法律(apodicticlaw),亦是直接的命令,常以「你不可」这样的字眼开首,例如十诫(出20:3-17);或用「不可」(利18:7-24;19:9-19,26-29,31,35)。第二种是决疑法律(casuisticlaw),属于个案法,通常在特殊情况下才引进该法律(例如,利20:9-18,20-21;申15:7-17)。
七.启示文学(apocalypticliterature):例如但以理书和启示录,它们用了许多的象征和符号来表达意思。
二.了解背景(详细见「历史批判学」的讨论)。
三.上下文
上下文(ContextofText)就是经文的文脉,即一节经文整体的来龙去脉。其反面就是断章取义。
一.上下文的分类
A.紧接上下文(ImmediateContext):乃是指上下文紧紧的连在一起,可从上下节,或上下段,或上下章找到上下文。
例如:路10:25-37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是因为路10:25-29(行律法而得永生的讨论)这上下文而引起,律法师要耶稣讲解何谓爱自己的邻舍。
B.历史的上下文(HistoricalContext):就是追溯经文的相连历史关系和背景。
例如:何西阿书4:1-19及5:3-4论及以色列人的邪荡。如果查考其历史上下文,是指他们远离神并且拜偶像,犯了属灵的淫乱,而不是指他们果真犯了肉体的淫乱。
有时解释一段经文时,也必须一起查考紧接和历史的上下文。
二.上下文的形式
上下文的形式有以下几类:
A.行动之连贯性:例如,太4:1-11主耶稣受试探,紧接太3:13-17受洗并蒙上帝印证之行动之后。从这行动之连贯性,发现耶稣受洗后要执行天父差派他到世上工作开始前必要先受试探/试练。
B.思想连贯性:圣经作者是按着他们的思路来编写。
例如:路15章的谈论都是围绕着天父的慈悲来编写三个相关的比喻。罗1-11章是延续1:16-17主题申言下来的论证。
C.行动和思想之连贯性:例如,约翰福音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皆是耶稣与不同背景的犹太人的对话。连贯起来,大约可看出某一方面的意义:耶稣/基督教与一般犹太教的对话(第二章),与正统犹太教的对话(第三章),与非正统犹太教对话(第四章)。
D.与其它经卷之连贯性:有时必须把许多相关的经文并列一起来查考其上下文。
例如,耶稣被膏必须把四卷福音书中相关的经文(可14:3-9;太26:6-13;路7:36-50;约12:1-8)来作比较,才能适当解释为何「到甚么地方传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意思。
四.以经解经(见「犹太人的解经法-以经解经」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