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一章 乙 要进入圣灵的三件东西

读经之路 by 倪柝声

要把圣经读得好,还必须进入圣灵的三件东西。特别是读新约,明显地有三件专一的东西要我们进入。

第一,圣灵要我们进入祂的思想。我们要明白圣灵的话,我们的思想就必须进入圣灵的思想。特别是书信,要我们进入圣灵的思想,我们才能明白。

第二,圣灵在圣经里还有祂的事实,很多基本的事实,也要我们进入。我们如果不能进入这些事实,就也没有法子明白神的话。特别是四福音和使徒行传,圣灵要我们进入当时的事实。

第三,还有一件东西是圣灵要我们进入的,就是灵。有许多地方,不只要进入那个思想,还要进入那个思想的灵;不只要进入那个事实,还要进入那个事实的灵。这,在福音书里有,在使徒行传里也有,在书信里也有。

以上这三件东西,是每一个读圣经的人都必须进入的。这三件东西,只有有学习的人,有对付的人,才能进入。我们不把它们列在读圣经的方法里,因为这是人的问题,这还是我们受训练的基本问题。

现我们来看应该怎样进入这三件东西。

〖一要进入圣灵的思想〗

圣灵写圣经的时候,有祂自己的用意,有祂自己的思想。读圣经的人该学的功课,不是在乎光读那些话,也不是在乎光能记得那些话,乃是在乎能摸得着圣灵当时写一段圣经的用意在那里。读圣经,第一件事不是寻找解释,乃是要知道圣灵当时写圣经的用意是在那里。我们要记得:话语的价值不是在于话语的本身,而是在于话语所表明的意思。主耶稣对撒都该人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太22:29)撒都该人不是不读神的话,乃是不明白神的话。我们读的时候,要明白圣灵说那话的用意在什么地方。因此,我们的思想必须受相当的对付。

〖(一)要和圣灵的思想合流〗

读圣经的人,必须是客观的人,必须是不凭着自己的思想的人。圣灵有一个思想,人的思想要进到圣灵的思想里去,要能和圣灵的思想合流。圣灵这样想,我也这样想。像一条水流一样,圣灵是主流,我是支流。圣灵像一条大江,我像一条小溪。溪水与江水合流,大江往东流,小溪也往东流。小溪虽小,但若能跟着大江流去,就也能达到广阔的海洋。

圣经里有的地方注重事实,有的地方注重灵,有的地方注重思想。注重思想的地方有灵、有事实;注重事实的地方有灵、有思想;注重灵的地方有事实、有思想。我们碰着思想的时候,必须客观到一个地步,能跟着圣灵的思想而去。可是有的人就不能,你教他把自己的思想跟着圣灵的思想,他至多作十分钟,再多就不行了。他勉强跟着圣灵想十分钟,他自己的思想就禁不住要出来。这种人是主观的人,是不能读圣经的人。所以,人的受对付,是读圣经的基本条件。

人在读圣经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思想,可是人的思想必须和圣灵的思想有同一个方向,同一条路线。圣灵往哪里走,我也往哪里走。要找出圣灵在这一句里面,在这一段里面,在这一章里面,在这一卷里面,祂思想的路是如何。要整个的思想跟着圣灵去,找出圣灵说什么话,圣灵想什么事,祂主要的思想是什么,分枝的思想是什么。当我们在那里读一段圣经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得问:圣灵写这一段圣经的用意到底在哪里?我们如果不知道圣灵在写圣经的时候是什么意思,那么将来我们引用这些圣经节,可能都会引错,都不是圣灵本来的意思。读圣经不光是读字面,不光是能记、能背,也不是零零碎碎地明白一点意义就够。读圣经乃是读圣灵在那个时候所想的,或者说,圣灵藉着保罗、彼得、约翰等人在那里讲的时候,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人的思想和圣灵的思想能合流,才能明白圣经。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信主的人,他特意从埃及走到巴勒斯坦,他要按着以色列人所经过的四十二个站走去。以色列人回头,他也回头;拐弯,他也拐弯。他跟着这条路线走,果然走到了。后来他写了一本书,说他那时是怎样走的。他的路不是他自己定规的,他是跟着摩西走。我们读圣经的的确确也该这样。我们不要自己定规路线,我们必须跟着圣灵走。保罗到耶路撒冷,我们也到耶路撒冷;他在那里怎样感觉,怎样思想,我们也在那里怎样感觉,怎样思想。我们不该有独立的路线,我们必须跟着写圣经的人的路线,跟着圣灵的路线。当时写圣经的人想什么,现在读圣经的人也想什么。写圣经的人受圣灵的感动怎样想,读圣经的人受圣灵的感动也怎样想。我们的思想若跟着圣灵当时的思想走,我们就能懂得到底圣经怎么说。

〖(二)要找出干和枝〗

圣经里面的话,有的是正文,有的是解释;有的话是主要的,有的话是附带的;有的话像树干,有的话像树枝。我们不要跟着枝子走而忘记了干,也不要只注意干而忘记了枝。我们要看圣灵在这卷书里到底讲什么,怎样讲法,祂一共提起多少件事,经过多少话,才达到祂的目的。要把这些一步一步地想下去。要跟着圣灵的意思走。祂有祂的正文,祂还有祂的解释。祂讲话讲到一半的时候,有几句解释的话出来,这是枝子。可是枝子也不会一直长到天上去而不回来。祂解释了五节、十节,又回到树干来。我们不要一直注意在解释里,也要随着圣灵回到主题来。书信的话,往往是一段正文,插进一段解释。我们必须分清楚什么话是树干,什么话是树枝,才能读得懂。我们读的时候,不可一路冲过去。当圣灵拐弯解释的时候,我们也得跟着拐弯,当祂回到正文的时候,我们也得回到正文。我们要十分地细嫩,十分地不相信自己,完全没有肉体的把握,才能跟得上圣灵的思想。

圣经的话有干,有枝,而枝干之间,又互相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比方:圣灵在写罗马书的时候,祂不是光要给我们三章二十三节,或者六章二十三节,或者八章一节。全部罗马书包括了一个完全的意思,一个完全的单位,里面一点残缺都没有。所以我们不可断章取义地只拿几节圣经出来讲。借用是可以的,但是要分清到底是借用或者是解经。如要借用,也必须明白上下文是什么。不然的话,就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

我们的思想有了训练,我们就能学习用思想来定住光,光的照亮是霎时之间的,必须用思想来定住它。我们的思想如果没有受训练,没有学会进入圣灵的思想,那么当启示来的时候,就没有思想来定住光。所以我们的思想必须受训练,必须完全客观,完全跟着圣灵走。圣灵说话有祂的路。比方:罗马书一、二两章说到人的罪,三章就有救赎,四章就有信,五章就有罪人,到六章罪人死了,到七章有两个律,到八章就说到圣灵,九至十一章是比方,十二章是说到基督徒和教会,十三至十六章说到一个得救的人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应该怎样。我们读的时候,要懂得圣灵当时说这些话的意思。我们要注意,圣灵在每一段里都有祂主要的思想:先说了人的罪,才说到罪的解决,和神的义的成功;再后说到信,和信的难处是人的行为。此外,还不只是人的罪的问题,还有人的问题,所以六章就说到罪人(旧人)的钉死。要解决人的罪,是藉着相信主的替死;要解决罪人,是藉着相信与主同死。九至十一章拿以色列人的事作比方,把神的恩典和信解释了。十二章说到奉献的基督徒的情形。……从第一章一直到十六章,充满了保罗的感觉。这是干。至于枝,在第一段里就有分枝:圣灵在那里解释人的罪,祂把外邦人说一下,也把犹太人说一下,然后仍旧回到祂主要的思想来。我们读圣经,总得随着圣灵的思想走。

〖(三)两种训练的方法〗

为了训练我们的思想,可以采取下面两种方法:

第一,分开正文和解释。我们不妨去查新约,把凡是圣灵解释的地方用括号括起来。括号中的话,就是枝,括号以外的就是干。那些没有括号的圣经节,我们如果一条线地读下去,就能找出主要的意思在那里。

我们拿罗马书来试试看。一章一节:“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这明显地是罗马书开端的话。看二至四节:“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祂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这是解释福音,所以是枝子。这三节可以加上括号。读第五节:“我们从祂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教人为祂的名信服真道。”这是正文。我们把全卷罗马书这样作下去,就能看见那些是全卷罗马书的正文。或者我们在正文的字旁用一种颜色的笔画线,在解释的字旁用另一种颜色的笔画线也好。起头的时候不要读解释。先把正文分清楚,然后再读解释。先找出圣灵主要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再把一个一个释解加进去。这个福音是什么?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神是先预言福音,后来差主耶稣来成全。成全的时候,福音里面分两部分:一是肉体的部分,一是属灵的部分;一个是活在地上作马利亚的儿子的生命,一个是活在天上作神儿子的生命。四福音讲到肉体方面,书信讲到属灵方面。我们读的时候,把第一节读了就读第五节,而把二至四节留到后来读。总是先读正文,后读解释。这样,我们就开始进入使徒当初的思想。全部圣经,特别是书信,都应该这样读。每一个作神的仆人的人,都必须知道每一卷书的本文是什么,解释是什么。这是第一步的工作。

这第一步的工作有什么好处呢?这样作,就能看见在这一段经文中的道理有多少是主要的意思,有多少是解释。我们站起来做话语执事的时候,我们就也有主要的意思,也有解释。虽然我们作话语的执事赶不上当初使徒们那样完全,那样高深,但在原则上是一样的。我们把圣经的正文和解释一分清楚,就能看见一件非常希奇的事,就是圣经里对于解释的多少、深浅,都作得刚刚好。我们就要俯伏敬拜主说,这是何等地完全!我们就要看见在我们的话语里解释一多,比方一多,就变作幼稚,整篇的道就落下去。我们要注意圣经里如何解释。不要用太多解释的话,要在人不懂得的地方才解释。解释是教人明白,但是不宜太多。有的人没有解释,就使人跟不上;有的人解释太多,就使道落下去。我们读圣经,要看见它是何等地平衡。所以把正文和解释分开,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这也必须客观,一主观就不行。

第二,试用自己的话来写正文,用我们自己所认为能明白的话,把圣经正文的意思再写过。比方:罗马书一章一节、五节、六节是正文。这些字句是保罗写的。现在我们懂得了保罗的用意,就试试看用我们自己的字句来写。起头只写正文,不要写括号里的批注。这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先生在台上讲一个故事,我们用自己的话把它写下来一样,我们必须懂得它的意思才写得出来。在这样写经的时候必须客观,要照着圣经原来的意思,不要把我们自己的意思加进去。我们要训练自己作一个跟从圣灵思想的人,把我们的思想追到圣灵的思想里去。

当然,写经可能有错误。我们只好一次错了,第二次改;第二次错了,第三次改;改到有一天,能更准确。一个人能有这样的学习,就很容易懂得主的话。要紧的就是我们总要把自己摆在一边。一骄傲就不行,一主观就不行。我们要学习客观,学习谦卑,学习温柔。谦卑、温柔的人的思想,自然而然能跟从圣灵的思想。每一个读圣经的人必须学习这个功课。

〖二要进入圣灵的事实(一)事实的印象〗

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圣灵在我们里面的第二个要求是要有事实的印象。圣经里不一定都是讲道理,其中有很多部分是讲事实,讲历史,讲故事。圣灵盼望这些事实、历史和故事在我们身上能产生一种印象。圣灵的事实在我们身上有了印象,自然而然圣灵就容易将神的话说给我们听。如果圣灵的事实在我们身上没有产生印象,那么,神的话就从我们身上漏掉,就不能产生该有的果效。

这里所说的印象,不是指我们把故事读熟而言,乃是指那件事的特点能印在我们的身上。在圣经里,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它的特点,我们若没有得着那个特点,就不能明白神的话。譬如一张契约,不是看它后面有了图章就算数,而是要看这个图章是谁的才有效。这里所注意的印象,不是重在某件事的一般内容,而是重在它的特点在哪里。发现了它的特点,就能看见神在这里所特别要说的话。也许你记得那件事,也能说那件事,而里面的特点却说不出来,那你就还没有明白神的话。新约里有四福音和使徒行传,有书信,还有启示录。我们读书信的时候,需要进入圣灵的思想;我们读四福音和使徒行传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心能让神的灵将事实印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感觉那一个事实与其他的事实有什么不同,使我们感觉那一个事实的特点到底在哪里。

印象显在人身上,就像拍照一样。照相的底片是涂着一种化学品──溴化银──的玻璃片或胶卷。几十年以前,在一方寸的底片上,只涂着几万颗的溴化银,所以在那个时候照出来的相,都是一粒一粒的黑点,不好看。后来改进了,照出的相片就没有一粒一粒的黑点,因为在一方寸的底片上已经能涂上几百万颗的溴化银,所以印象就清楚了。照样,我们里面越细,我们接受的印象就越多;里面越粗,接受的印象就越少。如果人的灵和心在神面前是开起来的,他的感觉是被神磨到非常细的,那么,当圣灵的事实经过他的时候,他所得的印象也就非常深。一个细嫩的人能看见两件东西:第一,神的话有神注意的地方,有神所要启示的那一点。细嫩的人很自然地能看见神所注意的那一点。第二,他还能看见神在这个事实里所说的,与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所有感觉粗鲁的人,都不能看见神的话的精细的地方。人必须是里面柔软的,感觉非常敏锐的,神的话才能在他里面留下一个清楚的印象。那就不只轮廓对,而且连所有细微的点、线都是对的;他把这一个事实所有精细的地方都看清楚了。

〖(二)细嫩的感觉〗

许多人愿意看见圣经里细嫩的方面。但是他们如果没有细嫩的感觉,就不能摸着那些细嫩的地方。我们试试来看四福音和使徒行传,这五卷都是讲主耶稣的事。关于主耶稣的事实,在这五卷中所讲的比在书信中所讲的更多。我们对于主耶稣的事实,应该有精细的印象。现在我们看下面几个例子:

〖比较的例〗

例一撒该与以马忤斯二门徒

我们读路加福音十九章和二十四章,就看见主到撒该家里与主到以马忤斯二门徒家里的事完全不同。撒该的家里,是主自己要去。而在以马忤斯,主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行。细嫩的人,就看见主耶稣作了两件完全不同的事。一件是主带领了一个人所不齿的罪人──不只是普通的税吏,并且是税吏长。主耶稣不等他请,就自动表示要到他家里去。撒该这个人实在要看见主,但他想到自己身量矮小,名誉也不好,自惭形秽,所以不敢请求主。在这种情形之下,主反而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这里有一个有心寻求主的罪人,却是不敢来,不敢求,主就自己请自己到他的家里去。主领会撒该的心意,主的感觉是何等细嫩。我们里面如果是细嫩的,就也能领会。

以马忤斯的两个人,乃是退后的门徒,他们眼睛迷糊,遇见了主却不认识。主和他们同行,向他们说话,给他们解释圣经。等到将近他们所去的村子,主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行。主对这两个门徒的态度,与对撒该的态度不同。撒该外面的难处大,有苦说不出,所以主温柔到一个地步,自动地对他说:我必住在你家里。往以马忤斯的这两个人,原是认识主的。他们退后了,听了那么多的话,还是往以马忤斯去。所以主就也好像还要往前行,要等他们请了才进去。那一边是面向着主而来,这一边是背向着主而去,所以主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我们必须摸着主耶稣细嫩的感觉,才能摸着神所要启示的拿撒勒人耶稣。

例二彼得的两次打鱼

在路加福音五章,彼得整夜打鱼,一无所获。后来主耶稣对他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本来是一无所获,希奇,现在却圈住了许多。彼得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阿,离开我,我是个罪人!”在约翰福音二十一章,彼得又有一次打鱼,主问他们说:“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主说:“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这一次又拉上许多鱼来。在路加福音五章的打鱼,是主耶稣将祂的荣耀显给彼得看。这太大的荣耀向彼得身上一照,他就看见自己是罪人,觉得主和他同住,是他所不配得的。等到主复活以后,那一次的打鱼,彼得一认识是主,就跳在海里,洑水上岸。好像他一认识是主,就不要鱼了。同样的启示,第一次是使一个从未认识自己的人认识了自己而求主离开他,第二次是使一个已经认识主的人更要亲近主。我们能看见这两件事的不同,我们就有了印象。在这些事情上,必须有印象。

例三主变饼与马利亚用香膏抹主

有两件事,是四卷福音书都记的:一件就是主变饼给五千人吃饱的事,另外一件就是马利亚用香膏抹主的事。主在变饼给五千人吃饱以后,吩咐门徒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约6:12)。这是一件希奇的事,就是主耶稣肯行神迹变饼给人吃,但是,剩下来的零碎,主要门徒收拾起来,缘故是不可糟蹋。等到有一个女人来,打破玉瓶,把香膏浇在主的头上,就有门徒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但主耶稣说:“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可14:3-9)在这里我们看见,变饼与用香膏抹主,这两件事是相对的,一个是不可糟蹋,一个是并不枉费。行神迹出来的东西,不可糟蹋,而三十两银子买来的东西,浇在主身上,并不枉费。那三十两银子的香膏,不是给五千人吃,而是给主一下用完;不是收拾起来,而是把瓶打破;不是十二篮,而是一玉瓶;这些都是对照。神的儿子行神迹变出来的饼,连零碎都得收拾起来;但祂接受三十两银子的奉献,并不觉得太过。四卷福音书都记这件事,祂教人到普天下传福音的时候都记念这件事。福音多普遍,奉献也多普遍;福音传到那里,为主摆上的奉献也到那里;福音有多广,人的奉献,人的香膏也有多广。我们在这里面,必须有印象。

例四主的受审判与保罗的受审判

有时候,我们把四福音和使徒行传拿来比较,也非常好。例如主耶稣的受审判和保罗的受审判:当保罗在那里受审判的时候,他说: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这和主耶稣不一样。虽然我们宝贵我们的弟兄,但是,地上所能产生的最好的儿子,不过是人子。而拿撒勒人耶稣,却是神的独生子!把二者一比较,就看见一个是神的独生子,一个不过是人所生的孩子;一个是主,一个是仆人;一个是先生,一个是学生。虽然保罗所达到的点是相当高,但是他和他的主无论如何不能相比。我们里面必须细嫩,才能认识福音书里的主,也才能认识使徒行传里的使徒。一不细嫩,即使主要把一个印象给我们,我们还是不能得着,也不会仆倒在主面前,也不会敬拜。粗鲁的人读圣经,像读普通故事一样,随便地过去,圣灵就不能把印象给他。

例五主的直行与保罗的缒下

有一次主耶稣在拿撒勒的会堂里读圣经,祂读完之后,讲了一些话,就被人带到山崖,要把祂推下去,祂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路4:29-30)。这是何等郑重庄严!祂不像保罗要人从城墙上用筐子缒下去(徒9:25)。不是说保罗不对,乃是说保罗的品质比不上主。主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直行过去”这几个字,要给我们何等的印象。当主这样从要害祂的人中间直行过去的时候,那一班人只好瞪着眼睛看。我们的主就是这样的尊贵荣耀!

〖相同的例(甲)──人对主不满〗

圣经里的印象,有些地方是要比较的,像前面所提的五个例子:有些地方是相同的,就要连在一起看,好得着联络的印象。

例一主在船上睡着了

马太福音八章二十三至二十七节记着一件事,就是有一次主耶稣和门徒一同渡海,海里忽然起了暴风,而主耶稣却睡着了,门徒就惧怕起来。在马太福音是记着说:“主阿,救我们,我们丧命喇!”在马可福音四章却多记四个字,就是“你不顾吗!”意思是你还睡得着吗!门徒说这话是对主不满的表示。门徒心里不佩服,不只是求救,并且是不满。主耶稣就起来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大大平静了。主转过来责备门徒为什么这么小信。(注意马可和路加记事的次序,就是主耶稣没有先责备门徒,乃是先斥责了风和海,然后回头来责备门徒。)主责备门徒有祂的根据,因为主刚才对他们说:我们渡到那边去。主说到那边去,就一定能到那边去。半路上有风也好,有浪也好,出什么事也好,何必怕。主耶稣教他们学习信。信什么?信主所说的“渡到那边去”。决不会主说渡到那边去,而结果沉入海底去。可是门徒不信,所以主责备他们。

有一件事非常希奇,就是主耶稣从来没有向人赔不是。人总是越在神面前受教,越要认错。学习越多的人,越容易发觉人对他的不满,他容易向人认错。但是,主耶稣是特别的,主从来没有向人赔不是。这次事情,好像是门徒对,主耶稣错。风浪那么大,人都要丧命喇,你不顾吗!但是,主耶稣起来,没有赔不是。主耶稣的不认错乃是祂的荣耀。主知道祂没有多睡,祂没有错。祂对他们说渡到那边去,就是渡到那边去。在祂身上找不出一句话是空的,人没有法子叫主认一个错。这显明主是何等荣耀!

例二患血漏病的女人摸主

马可福音五章,那个患血漏病的女人摸主的事是同样的原则。那个女人摸主,主转过来问是谁,门徒对祂说:“你看众人拥挤祢,还说谁摸我吗?”这语气显得对主有不满。但是,主没有说:对不起,我问错了。主反而周围观看是谁摸祂。主的意思是:是有人在摸我,你们不知道。你们注意挤的人,我却注意摸的人。以外表来看,好像是主错,好像门徒的不满是对的;但是,以内容来看,错是在门徒身上,不是在主身上。主从来没有一次向人赔不是。这是非常荣耀的事,叫我们的心不能不服下来敬拜祂。

例三拉撒路的死

在约翰福音十一章,又有一次人对主不满。马大对主说:“祢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她的意思是怪主来迟了。她想:我早就打发人通知祢了,祢怎么到现在才来!因为祢来迟了,所以我的兄弟死了,并且已经埋葬了。“祢若早在这里”这句话,显出马大心里无限的不满。凭表面看,马大的话完全对。但是,主所作的事,祂没有一样不是心里有数。主故意停留两天。在人看是太迟,在主耶稣却是有意来迟。我们的主从来不抱歉,因为祂从来没有错。我们有抱歉,因为我们有错。我们如果从来不抱歉,那是我们骄傲了。人越谦卑,越温柔,就越会抱歉。但是,主虽谦卑,主虽温柔,却一点没有抱歉,因为祂从来没有错。当人对祂不满的时候,祂一点没有感觉祂错,祂知道祂所作的是什么事。

像这一类事实,在新约里有很多。我们要学一个原则,就是读圣经的时候,遇到有相同的地方,必须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合起来看。从上面三个例子里面,我们就能看见有一件事非常荣耀,就是主一生一世没有收回一句话,主一生一世没有把一段路重走过。这个荣耀是何等的荣耀!是拉撒路得着医治更荣耀呢,或者是拉撒路得着复活更荣耀呢?祂知道,拉撒路得着复活是更荣耀。你若信,你就能看见神的荣耀。

〖相同的例(乙)──人想教训主〗

例一“这香膏可以……赒济穷人”

有时候人对于主不只不满,甚至还想教训主。像门徒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赒济穷人。”(可14:4-5)这就是教训主。门徒能想出另外一个处置哪哒香膏的办法来──卖了去赒济穷人。但主耶稣知道她所作的是什么事,所以祂说她所作的是一件美事。主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件事是祂自己所不知道的,用不着人来改良祂。只有愚昧的人想改良主,想教训主。

例二“万不可如此”

当主指示门徒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的那一次,彼得怎么说?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主怎么说?主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太16:21-23)彼得要教训主,但是不行,他反而显出人的愚昧。

例三“……是个怎样的女人”

有一次主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西门家里去吃饭,有一个女人来站在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哭,眼泪湿了主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去擦。西门就在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祂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路7:36-39)!在这里,我们要注意西门的灵。西门的意思似乎对主说:祢也得看看她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怎么能让她来到祢脚后亲近祢呢?西门虽然没有开口,主却知道他心里的意思,所以就说那个赦免多和赦免少的比喻。主的意思是:你西门觉得赦免少,所以没有给我水洗脚;她觉得赦免多,就用眼泪湿了我的脚。我们得着这些印象的时候,就要看见人这样作主的谋士,是何等地愚昧,同时我们也要开始认识我们从前没有认识到的拿撒勒人耶稣。

〖相同的例(丙)──主喜欢人向祂要求大〗

我们细读福音书,就能看见主欢喜人要祂破费。人对主的要求越大,主越欢喜。

例一“祢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

我们看马可福音一章所说的那个长大痲疯的故事。按犹太人的规矩,长大痲疯的是不可和人接触的。谁接触长大痳疯的人,谁也就染了污秽(利13-14)。这个长大痳疯的人来求主耶稣,这个“来”就是错的。我们对这件事必须有印象。长大痳疯的人一出来,我们就得有感觉。如果不是有一个人欢喜破费,乐意摆上自己的话,一见那个长大痳疯的来,就要说:你是来害我!我不能和你接触,你为什么来!这个长大痲疯的人来,不是问主可不可以给他洁净,乃是说:“祢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这句话多么厉害,他把所有的问题都堆在主身上──是祢肯不肯的问题。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祷告,这是要叫主的心受试炼。主对于这个长大痲疯的,可以用一句话说你得着洁净;可是,主不只用话,主也把自己摆进去,祂用自己的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他如果不洁净,主也沾染污秽了,那是何等地冒险!我们必须有印象,才能领会当时的情形。主在这里乐意把自己摆进去。主把祂自己的圣洁、清洁,都摆在这个长大痲疯的人身上;要么两个都洁净,要么两个都污秽;要么两个都到营外去,要么两个都回来。哦,主欢喜破费,这是何等的破费!

例二“拆了房顶”

马可福音二章记着有四个人抬一个瘫子来见主耶稣,因为人多,不得近前,他们就把主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把瘫子缒下去。这件事我们要有印象。有这么多的人围着主,祂已经够忙了,这班人还把一个瘫子从房顶上缒下去!我们要注意,主不只忙,并且那天是借别人的地方讲道,这班人把人家房顶都拆了,以后还得修复,岂不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但是主耶稣并没有说:下一次你们不要这样作。主反而欢喜有人向祂有厉害的要求,好像人向着祂的要求越厉害,祂越觉得对。就是在这些地方给我们认识主是怎样的一位主。我们如果对于主所作的事没有印象,那怎么能认识祂呢?

例三“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

当主走在路上的时候,巴底买在那里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啊,可怜我吧!”(可10:47)有许多人责备他,不许他做声,但是,他越喊越响。凭着主耶稣自己,祂是不欢喜热闹的,经上说:“祂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祂的声音。”(太12:19)主耶稣原是这么一种情形。但是,在这里有一个人大喊大闹,有一个人欢喜主破费,结果主就医治他。主欢喜人对祂要求大,向祂开大口,祂乐意赐大恩典。

例四“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

还有迦南女人的故事更清楚。本来饼是给儿女吃的,但是,她说:“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太15:27)这是人对祂的越分的要求,但是主就是欢喜人向祂有这样的要求。主不只答应这个要求,医好了她的女儿,主并且称赞她的信心是大的。这样的例子,在福音书里有很多,如果我们有印象,就能在这样的事情上认识主的心。

例五“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主耶稣从“变化山”上下来的时候,有一个父亲带着一个被鬼附的儿子来到祂跟前,这个人受了主耶稣的责备(可9:14-29)。长大痲疯的来,主耶稣不责备:瘫子来,把房顶都拆了,主耶稣也不责备。他们都作得过分,主耶稣反而欢喜快乐。这个父亲把患病的儿子先带到门徒那里,没有得着医治,现在他来求主。主耶稣问这个父亲说:“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他回答说:“从小的时候,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祢若能作什么,求祢怜悯我们,帮助我们。”他向主要求医治,但是又不确信主能医治,他说,“祢若能作什么”,主耶稣就看他的话说,“你若能!”(在原文中没有“信”字)底下,主紧接着说,“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主耶稣的意思是:你还在那里问“祢若能”!你要知道,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问题是你信不信,不是我能不能。我们要体会当时说话的情形。这个人,心只有一半,他有心到主面前来,但是又不信。他不十分相信主的能力,所以他在求主怜悯的时候,还是说“祢若能作什么”。这句话被主责备,非常厉害地责备。主就是不欢喜人对祂要求少。主不怕人对祂要求说:祢肯也得肯,祢不肯也得肯。但这个父亲的意思却是说:祢能就这样,不能就算了。祢的门徒不能,祢若也不能就算了。所以主责备他说:你还说能不能!在信的人,凡事都能!这话一出去,那个父亲“立时流泪地喊着说(要注意小字):我信;我不信的地方(照原文直译),求主帮助。”他给主一责备,给主把他的错一指出来,他就转过来了,他相信了,他把一切责任都放在主身上了。这是非常美的事!人要求越大,主越欢喜;人要求越少,主越不欢喜。我们要作一个细嫩的人,让神将这些印象一直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就要看见,全部福音书都充满了主的荣耀。

〖单独的例〗

例一“谁是我的邻舍呢?”

在路加福音十章撒玛利亚人的故事里,我们要注意主耶稣说话的要点。那个律法师问一个问题:“谁是我的邻舍?”主耶稣的回答与这个律法师所问的完全不同。我们要先注意二十七、二十八节:“……要爱邻舍如同自己……”邻舍是另外一个人,自己应该是律法师。主的意思是你律法师要爱邻舍如同爱你这律法师一样,你就能得着永生。二十九节:“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他有一个思想,以为主耶稣要他去爱人,这个人是谁,他要找出来。可是,主讲完了那个故事,到末了问一句话说:“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律法师就回答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律法师问谁是我的邻舍,主耶稣反问谁是落在强盗手中的人的邻舍。换句话说,你律法师是一个落在强盗手中的人,那个怜悯你的,就是你的邻舍。邻舍不是指一般的人,邻舍是指救主。主指给他看,邻舍就是主自己。主说,“你去照样行吧”,意思就是你去尽力量爱那撒玛利亚人吧。但是,许多人掉了一个头,以为主要我们去作撒玛利亚人。岂知我们不能上十字架赦罪,也不能被高举了有圣灵降下来。只有祂有油和酒,只有祂有牲口,只有祂有客店,只有祂有银子。我们不是撒玛利亚人。如果要落在强盗手中的人去作撒玛利亚人,那就完全错了。主所说的邻舍,是指撒玛利亚人说的,意即:我作你的邻舍,我救你,我给你牲口骑;我给你酒,我赦免你;我给你油,我给你生命;我给你客店,我给你教会;我给你银子,使你有恩赐,有恩典;一直等到我再来接你。主叫我们爱撒玛利亚人,就是叫我们去爱祂。我们要学习摸着本段经文中细嫩的地方,才能读圣经里的故事。

例二主的庄严荣耀

当人到客西马尼园去捉拿主的时候,主就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找拿撒勒人耶稣。”主说:“我就是。”主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约18:6)。主就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话,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我们看这是何等的荣耀。

祂在客西马尼园里有祷告,但祂在法庭上无所求,祂在大祭司面前无所求,祂在巡抚面前也无所求。这一个人是远超过一切的。祂是主,却在那里受审判。到底是谁审判谁?在那里发急的是大祭司,说话不象样的是大祭司,我们的主却是安安静静的。我们的主到了巡抚的法院里,发急的是巡抚,问话问得木头木脑的还是巡抚,主连答都不答。拿撒勒人耶稣是神,祂虽然在那里受审判,但是祂没有失去祂的尊贵,祂没有失去祂的庄严。

祂在客西马尼园里的时候,对门徒说:你们和我一同儆醒(太26:38)。祂没有要求他们代祷。保罗需要请求罗马的弟兄为他祷告,但是主并不要求人为祂祷告。祂是神的儿子,祂不需要人的代祷。祂要门徒祷告,那是要他们免得入了迷惑(太16:41),为着他们自己祷告。在这里,我们又看见主的尊贵,主的庄严。

祂贫穷地活在世界上,但祂没有问一个人要一文钱的东西。祂在园子里求神,但祂在法庭上没有求人。有哪一个能像神的儿子这样!宝座固然是荣耀,但是受审判和十字架上的荣耀显得更荣耀。我们要敬拜祂说:祢是主!祢是主!

例三主的不显露

主是怕显露、怕出名的人。祂医治了长大痲疯的人,就吩咐他说,切不可告诉人(太8:4)。祂赶出了那一营鬼之后,叫那个人回去传说“神”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路8:39)。祂医治了两个瞎眼的人,就切切嘱咐他们不可使人知道(太9:30)。神启示彼得看见祂是基督的时候,当下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祂是基督(太16:20)。在“变化山”上,是祂唯一显出祂的荣耀的时候,但是,祂在下山时却吩咐门徒说,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太17:9)。约翰福音七章也有同样的例。主自己的弟兄不认识祂,对祂说:“祢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祢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连祂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祂。但是,祂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主等祂的弟兄们上去以后,祂也上去过节,但祂不是去行神迹,乃是去讲道。在这里我们摸着祂的荣耀。所有在人面前要引起人注意的,都巴不得把他的工作摆在人面前。但是,主没有一次喜欢站到人的面前特意显露。在福音书里充满了这一种情形。祂每一次站在人面前,都因有绝对的需要。祂不欢喜告诉人说祂是谁。即使祂行了神迹给瞎眼的人看见,也不马上告诉他祂是谁,直到带他有了一些认识之后,才对他说祂是谁(约9)。不然的话,祂就不说。我们要认识我们的主!

〖(三)有学习才有印象〗

我们要明白旧约和新约的历史,都需要从接受印象来明白。要得着印象,就要作一个细嫩的人。因此,我们在神面前必须有学习。比如有一个人,从来就是卑鄙的,那么他读福音书的时候,就绝对没有法子认识主耶稣的尊贵。如果他在主面前受了对付,稍为懂得一点什么叫做尊贵,那么他读圣经的时候,就也能稍为认识一点主耶稣的尊贵。如果他一点不知道什么叫做尊贵、荣耀,那他怎么能得着主的尊贵、荣耀的印象呢?所以,我们必须在神面前有学习,要让神的性情一天天在我们里面增加,这样我们对于神的话,感觉越过越细,印象越过越深,我们所明白的也就越过越多。我们要记得一个原则: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太13:12)。我们的学习不可懈怠,否则就连所有的也要夺去。

三要进入圣经里的灵

要把圣经读得好,除了必须进入圣灵的思想和圣灵的事实以外,还有一个需要进入的,就是圣经里的灵。

〖(一)要摸着话语后面的灵〗

当神的灵藉着人在那里写圣经的时候,不管是写事实或者是写道理,每一卷圣经都有那一卷圣经的灵,每一段圣经也都有那一段圣经的灵。圣灵乃是藉着人的灵来彰显出祂自己的情形。比方:我们说圣灵的喜乐,不是圣灵自己的喜乐,乃是圣灵藉着人的灵喜乐;说圣灵的忧愁,也不是圣灵自己忧愁,乃是圣灵藉着人的灵忧愁。所以,人的灵进入圣灵的时候,圣灵的情形,就是人的灵的情形;掉一个头来说,人的灵的情形,也就是圣灵的情形。当神的灵藉着人在那里写历史的时候,是把事实的真相写出来。但是,圣经里的历史不只是真实的,并且也有它的灵的情形。或者说,当时有灵的感觉在那一段圣经里,有灵的情形在那一段圣经里。照样,圣灵在那里写书信的时候,祂不只有道理,有思想,并且在后面还有圣灵的感觉。所以,圣经这本书不是光包括事实和道理而已,乃是话语在最前面,话语的后面是思想,思想的后面是灵。我们若只是读到话语,那是最浅薄的读圣经。若能得着那个印象,进入那个思想,就比较深。但是如果停在这里,那我们所明白的还是很少。因为在每一句神的话的后面,都有它一定的灵,都有圣灵当时的灵,都有写圣经的人当时的情形。我们读圣经的人,就需要摸着那一个灵。

话语和灵有分不开的关系。话语的职事乃是灵的释放。谁站起来做话语的执事,他就释放他的灵。如果灵不释放出来,他就不能作话语的执事。灵必须对,有了对的灵才能有话语的职事。许多时候我们作话语执事有错,就因为也许话是出来了,而灵赶不上;话语是对的,而灵不对;话语是强的,而灵不强。但圣经里的话语的执事没有这个难处,他们所写的内容如何,他们的灵也如何。他们的每一段话、每一卷书,都有正当的灵在后面。发表话语的职事,需要前面有话,后面有灵;接受话语的职事,也需要摸着话语后面的灵。我们读圣经是接受话语的职事,我们必须摸着话语后面的灵。我们如果摸不着那个灵,我们所领会的圣经就浅薄得很,至多只能得着道理、事实,不能得着属灵的喂养。若神的话光是印象和思想,就不能作我们的食物;神的话必须是灵,才能作我们的食物。我们的食物,只能从我们摸着话语后面的灵而来。圣经的实质是灵,我们若没有摸着这一段圣经的灵,就是没有摸着这一段圣经。所以我们读圣经,必须摸着那一个灵,那一个特别的灵。

〖(二)怎样能摸着话语后面的灵〗

怎样能够摸着话语后面的灵呢?我们要说:不是人的行为,乃是圣灵的管制。圣灵的管制,就是神的灵来代替人的行为。圣灵的管制,就是神的灵在那里安排一切的环境,祂在那里做工,作到一个地步,使我的灵与圣经的灵相同;虽然不完全相同,但至少在性格上有一部分是相同的。然后我才开始摸着圣经的灵。只有相同的灵才能摸着,不同的灵不能摸着。所以读圣经的最高点,乃是读圣经的人的灵被带到一个地步与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他的灵与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了,才能摸着属灵的内容。

在圣经话语后面的那个灵,乃是相当专一的。换句话说,是一定的,而不是随便地在那话语的后面的。写圣经的人被圣灵做工作到一个地步,圣灵认为可用的时候,然后才用这个人来写圣经。他那一个灵是完全的,他有这样的灵,圣灵才藉着他在圣经里写出这样的话。换句话说,圣灵默示圣经,不是光给人话语而已,乃是在写圣经的人身上先预备出一个器皿来,因为这个器皿有那一种的灵,所以才叫这个器皿去写出那样的话。所以在圣经话语后面的灵,乃是完全的、刚强的、不会错的、没有错的。因为圣灵已经把这一个人的灵带到一个地步,是圣灵认为可用的,不只可用,并且是满意的。圣灵认为祂的自由不受人的限制,祂能随意发表祂的意见,连一呼一吸也不受拦阻。所以我们可以说,圣经是圣灵呼气的话。灵是人的灵,但是出来的时候好像是圣灵的灵。这就因为圣灵在人身上有绝对的自由,于是人的灵和圣灵没有什么分别,好像就是圣灵一样。写圣经的人,是这样被圣灵带领,才把圣经写出来。我们读圣经的人,也必须被圣灵带到一个地步,使我们的灵和当时受感动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我们才能摸着神的话语后面的灵。读圣经不光是读圣经的话语而已,也不光是明白意思而已,并且是主把我们带到一个地步,使我们的灵和那话语后面的灵相同。

圣经的话是文字,不是声音,除了诗篇里面有的地方用“细拉”之外,全部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地方要轻声地读,什么地方要重声地读。可是,当我们读文字的时候,如果连声音的轻重都不知道,那我们怎能晓得灵的情形呢!

圣经里有许多话是在那里请求、苦求,像传福音的人在讲台上请求、苦求人来信主一样。也许他知道罪人的痛苦,他看见罪人在神面前的前途是何等的危险,所以他求。也许他里面充满了主的爱,在那里盼望罪人回头,所以他求。在这一段圣经里面,需要有多少爱,有多少同情,有多少为罪人的感觉,所以才能求。我们读的时候,只要在这些感觉中缺少一件,就不容易明白这一段圣经。

在圣经里面有的话是责备的。如果一个人在神面前从来没有破碎过,那么当他读到圣经里有责备的话,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不知道什么叫做灵受压才说责备的话,他只知道发脾气才说责备的话。他不知道外面虽然都是责备,而里面的灵不一样。

我们必须学习用灵去摸圣经的灵。圣灵为要训练我们的灵,就为我们安排了环境。我们要认识圣灵的管制是我们一生中最主要的训练,最好的训练。这是在圣灵的手里,不是在我们的手里。祂陆续地给我们管制,一个管制又一个管制,我们的灵就被带到适当的情形中。我们的灵被祂这样作一下,那样作一下;这一边给一个打击,那一边给一点喜乐;这一边给一点忍耐,那一边叫我们有所舍弃;祂把我们的灵带到刚刚好像我们所读的那一段圣经的情形一样。我们的灵被这样带到合适的情形,就看见话语的意思虽然没有增加什么,但是读起来会觉得里面透了,里面通了。当我们说出来的时候,话语还是这样,意思还是这样,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说的是什么了,我们通了。这不是意思通,不是话语通,乃是灵通。这比话语深,比意思深,深到一个地步,就是清楚了、通了、透了。这就是神的灵把我们的灵带到和祂话语的灵相合。

摸着圣经话语的灵,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人受对付的问题。我们的灵若没有被带到与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那我们就至多只能作教师,却不能作先知;至多只能摸着道理,却不能摸着那个灵。我们这个人在神面前没有经过对付,没有经过管制,没有让神在我们身上一步一步地工作过,就好像隔了一层幔子来看圣经,无论如何,差得很远。我们的灵必须受对付,必须让神严格地对付。开头几年,我们能够明白一点道理,明白一点事实,但是,要摸着灵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我们的灵没有预备好,我们的灵还是不能用。我们需要在主面前有相当的时间,最少要用好几年的功夫,让我们的灵被带得正当,让我们的灵受击打,被破碎。灵一破碎,就很容易让圣灵把我们带到那一段圣经的情形里去。按事实来说,我们的灵要被带到与圣经的灵相同的地步,是需要相当年日的。在进入圣经的灵这件事上,人的聪明并没有什么用处。聪明也许能使我们明白话语快一点,但是聪明不能使我们摸着话语后面的灵。不管我们的想象力多强,也不管我们的领会力多强,都不能使我们进入话语的灵。必须圣灵把我们带到一个地步,使我们的灵与圣经的灵相同,我们才能进入那一段话语的灵里。

〖(三)从品质的相同到度量的扩充〗

圣灵在我们身上做工,带领我们的灵和圣经的灵趋于相同。这是指品质的相同,不是指度量的相同。主耶稣的灵,超过我们何止千万倍,祂是神的独生子!品质的相同,不过是说祂有那一种的灵,我也有一点点;种类是相同的,但度数不一样。可是圣灵的管制,不只要带领我们的灵与圣经里的灵品质相同,并且要叫我们的灵的度量得着扩充。主用祂的灵来扩充我们的灵,这就是喂养。喂养是继续不断的。主今天给我们得着一点,过些日子又给我们得着一点,逐渐逐渐地增加,灵就得着扩充。能明白圣经,就得着喂养,就得着度量的扩充。明白圣经的起点,乃是灵的品质的相同;明白圣经的结果,乃是灵的度量的扩充。

比方:一个人会发脾气,他读神的话怎么读都读不进去。后来神击打他,使他稍为学习到一点忍耐;不是故意地去忍耐,不是人工的忍耐,乃是圣灵的工作,是自然而然的。他摸着这一种的灵再来读神的话,就得着基督的供应。神的话要供应他的灵,使他得的更丰富。他得着一点,又得着一点,一次一次地增加。圣灵的管制先叫人的灵与圣经的灵有品质上的相同,然后,再有度量上的扩充。这度量的扩充,是藉着圣灵在环境里的管制,也是藉着圣灵在圣经里的话语。圣灵藉着环境的管制作拆毁的工作;圣灵又藉着圣经的话语,把我们带进去得着供应,得着度量的扩充。圣灵藉着祂的话供应一次,我们就多了一点;圣灵藉着祂的话再供应一次,我们就再多一点。由于圣灵藉着祂的话继续不断地供应,我们的度量也就继续不断地扩充。

我们能从圣经里面得着喂养,我们就要觉得圣经一直是新鲜的。从人看来,圣经这一本书,至迟在一千八九百年以前就已写成,除了能被我们想出它那一个时候的思想意识之外,就没有其他的特点了。但是事实上圣经当时的灵,今天仍旧在这里。今天我们去读圣经,好像圣经是今天刚刚写的一样。我们每一次用灵去读它,都觉得是新鲜的。这本书虽然已经有一千八九百年的历史,却并没有陈旧,因为这一本书是在灵里。许多书读了几遍就没有味道,可是圣经读了几十遍还嫌不够,因为它在灵里面。我们如果凭着话语去读圣经,早就觉得旧了;如果凭着思想去想圣经,也早就觉得旧了;但是凭着灵去读,每次读,每次都觉得新鲜。什么时候,我们觉得有一段圣经没有意思,我们就要知道,不是圣经没有意思,乃是我们的灵不够。无论哪一段圣经,都充满了灵。如果我们的灵够,就要觉得每一个地方都宝贵。如果我们不用灵来读圣经,那么即使把罗马书拿来读,即使把山上的教训拿来读,也觉得不过如此,没有什么意思。其实不是圣经没有意思,乃是因为我们的灵落下去了。我们的灵一落下去,就会觉得圣经平淡无味。灵一不够,就读不出味道。灵一够,就觉得圣经像刚写的时候一样新鲜。

圣经里的灵不知道多丰富。人不要以为他的灵行,不要以为各方面的要求他都能应付。只有受过对付的人才能稍为懂得一点圣经。受过多少对付,才能懂得多少。因看我们所受的对付有限,有许多地方,多年以前所不懂的,到今天仍然不懂。因此,我们非受圣灵的管制不可。我们多受一个管制,里面就多有一点学习;而这个学习多到某一个地步,当我们的灵和神的话语的灵略有一点相同的时候,我们立刻就得着光,就得着启示,就吃一个饱。

〖(四)灵要精细〗

为什么你读一段圣经觉得很宝贵,而另一个弟兄读这一段圣经却不觉得宝贵呢?那是因为你有这一段圣经的灵,他没有这一段圣经的灵。并不是他没有灵,乃是他的灵不是这一段圣经里的灵。有时候,可能有一段是他觉得宝贵而你不觉得的,你对这一段圣经一窍不通,像他对那一段圣经一窍不通一样。所以灵要精细,要有多方面的感觉。灵一精细,就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中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灵的情形越精细,认识圣经的范围就越广。一个人认识圣经的范围广或狭,多或少,就看他所受圣灵的管制有多少。我们只有多受管制,我们的感觉才能丰富精细。只有增加管制,才能增加感觉。人受过那一种管制,人才能明白那一段神的话。所以,对付的丰富是十分紧要的事。对付不丰富,感觉也就不丰富。属灵的感觉若不够丰富,那么对于圣经的认识也不可能丰富。

〖(五)两个例子〗

现在我们要从圣经中的两个例子,来看一点什么叫做进入圣经里的灵。

〖例一雅各的故事〗

雅各本来是又聪明、又狡猾、又自私的人。什么事情都是先想到他自己,而不是先想到别人。他计谋多得很,可以说他是用尽各样方法来达到他的目的。所以,神就对付他。他生的时候就抓住他哥哥的脚跟,和他哥哥争,结果呢?以扫是父亲所爱的,雅各是父亲所不爱的。他想尽方法把哥哥的祝福夺去,结果他所得着的不是祝福,而是流浪。他服事拉班,拉班十次改他的工价。他想要娶拉结,岂知先娶了利亚。后来他要回到父家的时,拉结死于途中,利亚反而活着。他欢喜几个儿子,尤其是欢喜约瑟,不料约瑟被他其余的儿子们出卖了。他们把约瑟的那件彩衣染了血,来骗雅各,他就以为他儿子约瑟被恶兽吃了,就说:我必悲哀着下阴间。于是他所有的盼望都在小儿子便雅悯身上,而后来便雅悯又被带到埃及去。这个雅各,一天过一天受神的对付,日子真不容易过。箴言十三章十五节说:“奸诈人的道路,崎岖难行?”在他刚硬、狡猾的日子当中,充满了艰苦。

我们不要以为雅各在毗努伊勒的那一次经历是随便的。那一次雅各硬要神祝福他。他的意思似乎是:父亲必须祝福我,人必须祝福我,神也必须祝福我!他是狡猾的人,每一次他总要有所收获,所以他也要神的祝福。结果,神给他允许说:你是以色列。但不是当天就给他,是过了几十年才给他。那一次神把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他的大腿就瘸了,神在他身上的工作就开始有了转机。可是第二天他上路去见以扫的时候,还是原来的雅各,他把儿女分成队,他想第一批有不测,第二批还在,末了一批是他最心爱的约瑟和拉结。他仍然用他的聪明,仍然有他的计划。

可是,雅各虽然是一个十分狡猾的人,到他年老的时候,却也是灵性爬得十分高的人。当他年老到埃及去的时候,他这个人就和以前大大不同了。怎样呢?“约瑟领他父亲雅各进到法老面前,雅各就给法老祝福。”(创47:7)这幅图画非常好。法老是一国之主,但是他一站在雅各面前,就低下去了。雅各站起来了!这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挣扎而得到安息的人一站起来,作一国之主的法老就低下去了。如果是从前,雅各一见法老,也许要像见了拉班一样,只注意拉班的东西。今天,法老的东西不知道比拉班多多少倍,但是,雅各是受过击打的人,自然而然他所注意的不是东西,而是在神面前的学习,自然而然是站在法老的前面了。“法老问雅各说:‘你平生的年日是多少呢?’雅各对法老说:‘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8-9节)在这里这一个人的灵出来了。他说:“我寄居在世的年日又少又苦!”他把他一生的事都说出来了。这个老人经过了许多次的击打,才能说出这话。我们的灵要进入他的灵,才能看见一个被击打过的人是一点不狂放的。我们要记得,神曾应许亚伯拉罕说:“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创13:16)神也曾应许以撒说:“我要加增你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创26:4)可是,当时还不过是单传,没有成为一家、一族。今天到了雅各,全家共有七十个人了,神的应许已经应验到“家”了。但是,他对于这一点并没有感觉到,反而说:“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这是因为他受过击打,他谦卑下来了。“雅各又给法老祝福,就从法老面前出去了。”(47:10)他进来的时候给法老祝福,出去又给法老祝福,他有东西可以给人,这是何等美的事。年老的雅各和他从前不一样了。今天他已经是以色列,不再像从前那样了。我们在这里要摸着他的灵。

“雅各住在埃及地十七年,雅各平生的年日是一百四十七岁。以色列的死期临近了。”我们要注意,他生下来的时候是叫雅各,死的时候是叫以色列,“他就叫了他儿子约瑟来,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请你把手放在我大腿底下,用慈爱和诚实待我,请你不要将我葬在埃及。我与我祖、我父同睡的时候,你要将我带出埃及,葬在他们所葬的地方。’约瑟说:‘我必遵着你的命而行。’雅各说:‘你要向我起誓。’约瑟就向他起了誓,于是以色列在床头上敬拜神。”(28-31节)这幅图画多好看!我们要摸那个灵。在这里,有一个本来狡猾、刚硬的人,本来什么事情都要作到满足,都要作到最高峰去的,可是今天对他自己儿子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这是何等柔软!“请你……用慈爱和诚实待我”,他要求爱,要求诚实。“请你不要将我葬在埃及”,神赐给他的地方是迦南,神的应许不是在埃及成功的。在这里显明,雅各临死的时候并不糊涂。他的意思是:我是神的子民,是在神的管制之下,我快要死了,请你用慈爱和诚实待我,把我葬在神所应许的地方。雅各在这里不是不信神的应许,乃是因为相信才要约瑟起誓,要约瑟看见这件事是何等郑重。我们如果不摸他的灵,就不能明白。“于是以色列在床头上敬拜神”,这是何等好的事!

我们再看创世记四十八章。

二至四节:“有人告诉雅各说:‘请看,你儿子约瑟到你这里来了。’以色列就勉强在床上坐起来。雅各对约瑟说:‘全能的神曾在迦南地的路斯向我显现,赐福给我。对我说:我必使你生养众多,成为多民,又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永远为业。’”神给他的应许,他都记得。他清楚知道,他全家能有七十人是神的赐福,因为神曾应许他生养众多,又把迦南地赐给他的后裔。

五节:“我未到埃及见你之先,你在埃及地所生的以法莲和玛拿西,这两个儿子是我的。”他把约瑟的两个儿子放在神的应许里,“正如流便和西缅是我的一样”,他接受约瑟的两个儿子作他自己的儿子。雅各到了年老的时候,没有一件事情不清楚。

七节:“至于我,我从巴旦来的时候,拉结死在我跟前。”这件事摸着他非常深,他在临终的时候,仍要提起这件事。一个受过鞭打的人,是何等柔和、成熟、甘甜!他的积蓄是何等丰富!那个狡猾的雅各被带到这一个地步,真是判若两人了。

八至十节:“以色列看见约瑟的两个儿子,就说:‘这是谁?’约瑟对他父亲说:‘这是神在这里赐给我的儿子。’以色列说:‘请你领他们到我跟前,我要给他们祝福。’以色列年纪老迈,眼睛昏花,不能看见。”以撒年老的时候,眼睛不好,受了欺骗;现在雅各年老,眼睛也不好,但是,他里面的眼睛非常明亮。他不像以撒年老的时候还是贪吃野味,他乃是要给他们祝福。“约瑟领他们到他跟前,他就和他们亲嘴,抱着他们。”这里充满了一个年老的人的慈爱。

十一节:“以色列对约瑟说:‘我想不到得见你的面,不料,神又使我得见你的儿子。’”这又给我们看见是一个曾被神击打过的灵。

十二至十四节:“约瑟把两个儿子从以色列两膝中领出来,自己就脸伏于地下拜。随后约瑟又拉着他们两个,以法莲在他的右手里,对着以色列的左手,玛拿西在他的左手里,对着以色列的右手,领他们到以色列的跟前。以色列伸出右手来,按在以法莲的头上,以法莲乃是次子,又剪搭过左手来按在玛拿西的头上,玛拿西原是长子。”十七至十九节:“约瑟见他父亲把右手按在以法莲的头上,就不喜悦……约瑟对他父亲说:‘我父,不是这样,这本是长子,求你把右手按在他的头上。’他父亲不从,说:‘我知道,我儿,我知道。’”雅各眼睛虽然昏花,但他里面一点不昏花,他知道神所要他作的事。“他也必成为一族,也必昌大,只是他的兄弟将来比他还大,他兄弟的后裔要成为多族。”二十节:“当日就给他们祝福,说:‘以色列人要指着你们祝福,说:愿神使你如以法莲、玛拿西一样。’于是立以法莲在玛拿西以上。”我们要记得,以撒的祝福是不清楚的,雅各的祝福是清楚的。

二十一节:“以色列又对约瑟说:‘我要死了,但神必与你们同在,领你们回到你们列祖之地。’”这是信心,活的信心是何等实在。从当时看来,好像所有的前途都在埃及,没有一个家在埃及地比他们更有前途,但是他却说:“神必与你们同在,领你们回到你们列祖之地。并且我从前用弓用刀,从亚摩利人手下夺的那块地,我都赐给你。”这块地当时是在谁的手里?不是在自己手里,但是,“我都赐给你”。他的意思是:你约瑟今天虽然是埃及的宰相,但是你的地还不是在埃及,而是在那里。“使你比众弟兄多得一分”。他知道以法莲、玛拿西是两个,应该得两分。

创世记四十九章是圣经中伟大的预言。雅各把每一个儿子、每一个支派日后的事都说出来了。他凭着信心和顺服来祝福,一切都是清楚的。

二十九至三十节:“他又嘱咐他们说:‘我将要归到我列祖那里,你们要将我葬在赫人以弗仑田间的洞里,与我祖、我父在一处,就是在迦南地幔利前,麦比拉田间的洞。’”三十三节:“雅各嘱咐众子已毕,就把脚收在床上,气绝而死,归他列祖那里去了。”他生的时候非常忙,用手抓住他哥哥的脚跟;他死的时候,把两只脚好好地放在床上,他非常从容,非常安息,在神面前一点难处都没有了。

我们要看见,在圣经里都是灵,充满了灵。我们用灵去摸着那个灵的时候,就感觉非常细嫩,非常宝贵。我们必须用我们的灵去碰圣经话语后面的灵。不只那个故事,不只那个道理,乃是那个灵。

〖例二在哥林多后书里的保罗〗

在保罗的书信中,灵出来最多的,可以说是哥林多后书。他的其他书信大都是告诉我们他在神面前所得着的启示有多少,而这一卷书信,是神将保罗这个人启示给我们。他的其他书信大都是讲他的职事,而这一卷书信是讲他的为人。它给我们摸着他的灵是多丰富,多清洁,多温柔。保罗没有在别的地方受冤枉像在哥林多那样。哥林多人对保罗什么话都说,但是,保罗对哥林多人说话的灵是何等清楚,何等清洁。可以说,保罗在哥林多被误会,比保罗在使徒行传末了几章受审判的时候,他这个人的灵出来得更多了。我们把全卷哥林多后书一句一句慢慢地读,就不只能明白他的思想,也明白他的灵。我们能看见:即使保罗是在那里责备,但是他的灵并不动气。只有充满了爱的人才能责备。我们的灵如果接不上保罗在哥林多后书里的灵,我们就要误会保罗好像是在向哥林多人夸口,好像是在发牢骚。我们必须分别清楚:话可能一样,而灵可能完全两样。人的话语意思可能一样,字句也可能一样,但是灵可能完全不同。

上面是举两个例子。在全部圣经里都是充满了灵,不过有的地方比较明显,有的地方不太明显。我们不读圣经则已,要读圣经,我们的灵就必须接得上圣经的灵。像摩西所受的许多试探,我们如果没有进入他受试探的灵,我们就不能读那些经文。诗篇比耶利米书更深,我们的灵如果接不上那个灵,也就不能读它。新约也是一样,我们的灵如果接不上那个灵,也不能读它。所以,我们在神面前需要有基本的学习。我们必须是属灵的人,才能读圣经;我们必须有奉献,才能读圣经;我们必须不主观,不马虎,不好奇,必须对事实有印象,必须进入圣灵的思想……而且,有了这一切的情形,还不够,还需要灵能赶得上,需要人受对付到一个地步,使我们能具备每一段圣经里面的灵。我们必须有那样的灵,才能看见神那样的话。如果我们一点灵也摸不着,那么我们所看见的不过是话语而已,甚至于反而会误会,可能把神的话全部都颠倒了。这好比一个父亲和他几个儿女说话,他的儿女如果没有摸着父亲的灵,只是随着自己把话传出去,那就可能完全两样了。圣经里的话都是有灵的,我们一把灵放松,就不能懂得那个感觉和存心,结果就会把内容弄错。我们再说,人如果没有受对付,圣经就读不好。我们要记得,就是这个在神面前受对付,是我们读圣经的路。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要把圣经读得好,还必须进入圣灵的三件东西。特别是读新约,明显地有三件专一的东西要我们进入。 第一,圣灵要我们进入祂的思想。我们要明白圣灵的话,我们的思想就必须进入圣灵的思想。特别是书信,要我们进入圣灵的思想,我们才能明白。 第二,圣灵在圣经里还有祂的事实,很多基本的事实,也要我们进入。我们如果不能进入这些事实,就也没有法子明白神的话。特别是四福音和使徒行传,圣灵要我们进入当时的事实。 第三,还有一件东西是圣灵要我们进入的,就是灵。有许多地方,不只要进入那个思想,还要进入那个思想的灵;不只要进入那个事实,还要进入那个事实的灵。这,在福音书里有,在使徒行传里也有,在书信里也有。 以上这三件东西,是每一个读圣经的人都必须进入的。这三件东西,只有有学习的人,有对付的人,才能进入。我们不把它们列在读圣经的方法里,因为这是人的问题,这还是我们受训练的基本问题。 现我们来看应该怎样进入这三件东西。 〖一要进入圣灵的思想〗 圣灵写圣经的时候,有祂自己的用意,有祂自己的思想。读圣经的人该学的功课,不是在乎光读那些话,也不是在乎光能记得那些话,乃是在乎能摸得着圣灵当时写一段圣经的用意在那里。
读圣经,第一件事不是寻找解释,乃是要知道圣灵当时写圣经的用意是在那里。我们要记得:话语的价值不是在于话语的本身,而是在于话语所表明的意思。主耶稣对撒都该人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太22:29)撒都该人不是不读神的话,乃是不明白神的话。我们读的时候,要明白圣灵说那话的用意在什么地方。因此,我们的思想必须受相当的对付。 〖(一)要和圣灵的思想合流〗 读圣经的人,必须是客观的人,必须是不凭着自己的思想的人。圣灵有一个思想,人的思想要进到圣灵的思想里去,要能和圣灵的思想合流。圣灵这样想,我也这样想。像一条水流一样,圣灵是主流,我是支流。圣灵像一条大江,我像一条小溪。溪水与江水合流,大江往东流,小溪也往东流。小溪虽小,但若能跟着大江流去,就也能达到广阔的海洋。 圣经里有的地方注重事实,有的地方注重灵,有的地方注重思想。注重思想的地方有灵、有事实;注重事实的地方有灵、有思想;注重灵的地方有事实、有思想。我们碰着思想的时候,必须客观到一个地步,能跟着圣灵的思想而去。可是有的人就不能,你教他把自己的思想跟着圣灵的思想,他至多作十分钟,再多就不行了。他勉强跟着圣灵想十分钟,他自己的思
想就禁不住要出来。这种人是主观的人,是不能读圣经的人。所以,人的受对付,是读圣经的基本条件。 人在读圣经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思想,可是人的思想必须和圣灵的思想有同一个方向,同一条路线。圣灵往哪里走,我也往哪里走。要找出圣灵在这一句里面,在这一段里面,在这一章里面,在这一卷里面,祂思想的路是如何。要整个的思想跟着圣灵去,找出圣灵说什么话,圣灵想什么事,祂主要的思想是什么,分枝的思想是什么。当我们在那里读一段圣经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得问:圣灵写这一段圣经的用意到底在哪里?我们如果不知道圣灵在写圣经的时候是什么意思,那么将来我们引用这些圣经节,可能都会引错,都不是圣灵本来的意思。读圣经不光是读字面,不光是能记、能背,也不是零零碎碎地明白一点意义就够。读圣经乃是读圣灵在那个时候所想的,或者说,圣灵藉着保罗、彼得、约翰等人在那里讲的时候,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人的思想和圣灵的思想能合流,才能明白圣经。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信主的人,他特意从埃及走到巴勒斯坦,他要按着以色列人所经过的四十二个站走去。以色列人回头,他也回头;拐弯,他也拐弯。他跟着这条路线走,果然走到了。后来他写了一本书,说他那时是怎
样走的。他的路不是他自己定规的,他是跟着摩西走。我们读圣经的的确确也该这样。我们不要自己定规路线,我们必须跟着圣灵走。保罗到耶路撒冷,我们也到耶路撒冷;他在那里怎样感觉,怎样思想,我们也在那里怎样感觉,怎样思想。我们不该有独立的路线,我们必须跟着写圣经的人的路线,跟着圣灵的路线。当时写圣经的人想什么,现在读圣经的人也想什么。写圣经的人受圣灵的感动怎样想,读圣经的人受圣灵的感动也怎样想。我们的思想若跟着圣灵当时的思想走,我们就能懂得到底圣经怎么说。 〖(二)要找出干和枝〗 圣经里面的话,有的是正文,有的是解释;有的话是主要的,有的话是附带的;有的话像树干,有的话像树枝。我们不要跟着枝子走而忘记了干,也不要只注意干而忘记了枝。我们要看圣灵在这卷书里到底讲什么,怎样讲法,祂一共提起多少件事,经过多少话,才达到祂的目的。要把这些一步一步地想下去。要跟着圣灵的意思走。祂有祂的正文,祂还有祂的解释。祂讲话讲到一半的时候,有几句解释的话出来,这是枝子。可是枝子也不会一直长到天上去而不回来。祂解释了五节、十节,又回到树干来。我们不要一直注意在解释里,也要随着圣灵回到主题来。书信的话,往往是一段正文
,插进一段解释。我们必须分清楚什么话是树干,什么话是树枝,才能读得懂。我们读的时候,不可一路冲过去。当圣灵拐弯解释的时候,我们也得跟着拐弯,当祂回到正文的时候,我们也得回到正文。我们要十分地细嫩,十分地不相信自己,完全没有肉体的把握,才能跟得上圣灵的思想。 圣经的话有干,有枝,而枝干之间,又互相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比方:圣灵在写罗马书的时候,祂不是光要给我们三章二十三节,或者六章二十三节,或者八章一节。全部罗马书包括了一个完全的意思,一个完全的单位,里面一点残缺都没有。所以我们不可断章取义地只拿几节圣经出来讲。借用是可以的,但是要分清到底是借用或者是解经。如要借用,也必须明白上下文是什么。不然的话,就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 我们的思想有了训练,我们就能学习用思想来定住光,光的照亮是霎时之间的,必须用思想来定住它。我们的思想如果没有受训练,没有学会进入圣灵的思想,那么当启示来的时候,就没有思想来定住光。所以我们的思想必须受训练,必须完全客观,完全跟着圣灵走。圣灵说话有祂的路。比方:罗马书一、二两章说到人的罪,三章就有救赎,四章就有信,五章就有罪人,到六章罪人死了,到七章有两个律,到八章
就说到圣灵,九至十一章是比方,十二章是说到基督徒和教会,十三至十六章说到一个得救的人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应该怎样。我们读的时候,要懂得圣灵当时说这些话的意思。我们要注意,圣灵在每一段里都有祂主要的思想:先说了人的罪,才说到罪的解决,和神的义的成功;再后说到信,和信的难处是人的行为。此外,还不只是人的罪的问题,还有人的问题,所以六章就说到罪人(旧人)的钉死。要解决人的罪,是藉着相信主的替死;要解决罪人,是藉着相信与主同死。九至十一章拿以色列人的事作比方,把神的恩典和信解释了。十二章说到奉献的基督徒的情形。……从第一章一直到十六章,充满了保罗的感觉。这是干。至于枝,在第一段里就有分枝:圣灵在那里解释人的罪,祂把外邦人说一下,也把犹太人说一下,然后仍旧回到祂主要的思想来。我们读圣经,总得随着圣灵的思想走。 〖(三)两种训练的方法〗 为了训练我们的思想,可以采取下面两种方法: 第一,分开正文和解释。我们不妨去查新约,把凡是圣灵解释的地方用括号括起来。括号中的话,就是枝,括号以外的就是干。那些没有括号的圣经节,我们如果一条线地读下去,就能找出主要的意思在那里。 我们拿罗马书来试试看。一章一节
:“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这明显地是罗马书开端的话。看二至四节:“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祂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这是解释福音,所以是枝子。这三节可以加上括号。读第五节:“我们从祂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教人为祂的名信服真道。”这是正文。我们把全卷罗马书这样作下去,就能看见那些是全卷罗马书的正文。或者我们在正文的字旁用一种颜色的笔画线,在解释的字旁用另一种颜色的笔画线也好。起头的时候不要读解释。先把正文分清楚,然后再读解释。先找出圣灵主要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再把一个一个释解加进去。这个福音是什么?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神是先预言福音,后来差主耶稣来成全。成全的时候,福音里面分两部分:一是肉体的部分,一是属灵的部分;一个是活在地上作马利亚的儿子的生命,一个是活在天上作神儿子的生命。四福音讲到肉体方面,书信讲到属灵方面。我们读的时候,把第一节读了就读第五节,而把二至四节留到后来读。总是先读正文,后读解释。这样,我们就开始进入使徒当初的思想。全部
圣经,特别是书信,都应该这样读。每一个作神的仆人的人,都必须知道每一卷书的本文是什么,解释是什么。这是第一步的工作。 这第一步的工作有什么好处呢?这样作,就能看见在这一段经文中的道理有多少是主要的意思,有多少是解释。我们站起来做话语执事的时候,我们就也有主要的意思,也有解释。虽然我们作话语的执事赶不上当初使徒们那样完全,那样高深,但在原则上是一样的。我们把圣经的正文和解释一分清楚,就能看见一件非常希奇的事,就是圣经里对于解释的多少、深浅,都作得刚刚好。我们就要俯伏敬拜主说,这是何等地完全!我们就要看见在我们的话语里解释一多,比方一多,就变作幼稚,整篇的道就落下去。我们要注意圣经里如何解释。不要用太多解释的话,要在人不懂得的地方才解释。解释是教人明白,但是不宜太多。有的人没有解释,就使人跟不上;有的人解释太多,就使道落下去。我们读圣经,要看见它是何等地平衡。所以把正文和解释分开,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这也必须客观,一主观就不行。 第二,试用自己的话来写正文,用我们自己所认为能明白的话,把圣经正文的意思再写过。比方:罗马书一章一节、五节、六节是正文。这些字句是保罗写的。现在我们懂得了保罗
的用意,就试试看用我们自己的字句来写。起头只写正文,不要写括号里的批注。这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先生在台上讲一个故事,我们用自己的话把它写下来一样,我们必须懂得它的意思才写得出来。在这样写经的时候必须客观,要照着圣经原来的意思,不要把我们自己的意思加进去。我们要训练自己作一个跟从圣灵思想的人,把我们的思想追到圣灵的思想里去。 当然,写经可能有错误。我们只好一次错了,第二次改;第二次错了,第三次改;改到有一天,能更准确。一个人能有这样的学习,就很容易懂得主的话。要紧的就是我们总要把自己摆在一边。一骄傲就不行,一主观就不行。我们要学习客观,学习谦卑,学习温柔。谦卑、温柔的人的思想,自然而然能跟从圣灵的思想。每一个读圣经的人必须学习这个功课。 〖二要进入圣灵的事实(一)事实的印象〗 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圣灵在我们里面的第二个要求是要有事实的印象。圣经里不一定都是讲道理,其中有很多部分是讲事实,讲历史,讲故事。圣灵盼望这些事实、历史和故事在我们身上能产生一种印象。圣灵的事实在我们身上有了印象,自然而然圣灵就容易将神的话说给我们听。如果圣灵的事实在我们身上没有产生印象,那么,神的话就从我们身上
漏掉,就不能产生该有的果效。 这里所说的印象,不是指我们把故事读熟而言,乃是指那件事的特点能印在我们的身上。在圣经里,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它的特点,我们若没有得着那个特点,就不能明白神的话。譬如一张契约,不是看它后面有了图章就算数,而是要看这个图章是谁的才有效。这里所注意的印象,不是重在某件事的一般内容,而是重在它的特点在哪里。发现了它的特点,就能看见神在这里所特别要说的话。也许你记得那件事,也能说那件事,而里面的特点却说不出来,那你就还没有明白神的话。新约里有四福音和使徒行传,有书信,还有启示录。我们读书信的时候,需要进入圣灵的思想;我们读四福音和使徒行传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心能让神的灵将事实印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感觉那一个事实与其他的事实有什么不同,使我们感觉那一个事实的特点到底在哪里。 印象显在人身上,就像拍照一样。照相的底片是涂着一种化学品──溴化银──的玻璃片或胶卷。几十年以前,在一方寸的底片上,只涂着几万颗的溴化银,所以在那个时候照出来的相,都是一粒一粒的黑点,不好看。后来改进了,照出的相片就没有一粒一粒的黑点,因为在一方寸的底片上已经能涂上几百万颗的溴化银,所以印象就清楚
了。照样,我们里面越细,我们接受的印象就越多;里面越粗,接受的印象就越少。如果人的灵和心在神面前是开起来的,他的感觉是被神磨到非常细的,那么,当圣灵的事实经过他的时候,他所得的印象也就非常深。一个细嫩的人能看见两件东西:第一,神的话有神注意的地方,有神所要启示的那一点。细嫩的人很自然地能看见神所注意的那一点。第二,他还能看见神在这个事实里所说的,与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所有感觉粗鲁的人,都不能看见神的话的精细的地方。人必须是里面柔软的,感觉非常敏锐的,神的话才能在他里面留下一个清楚的印象。那就不只轮廓对,而且连所有细微的点、线都是对的;他把这一个事实所有精细的地方都看清楚了。 〖(二)细嫩的感觉〗 许多人愿意看见圣经里细嫩的方面。但是他们如果没有细嫩的感觉,就不能摸着那些细嫩的地方。我们试试来看四福音和使徒行传,这五卷都是讲主耶稣的事。关于主耶稣的事实,在这五卷中所讲的比在书信中所讲的更多。我们对于主耶稣的事实,应该有精细的印象。现在我们看下面几个例子: 〖比较的例〗 例一撒该与以马忤斯二门徒 我们读路加福音十九章和二十四章,就看见主到撒该家里与主到以马忤斯二门徒家里的事完
全不同。撒该的家里,是主自己要去。而在以马忤斯,主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行。细嫩的人,就看见主耶稣作了两件完全不同的事。一件是主带领了一个人所不齿的罪人──不只是普通的税吏,并且是税吏长。主耶稣不等他请,就自动表示要到他家里去。撒该这个人实在要看见主,但他想到自己身量矮小,名誉也不好,自惭形秽,所以不敢请求主。在这种情形之下,主反而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这里有一个有心寻求主的罪人,却是不敢来,不敢求,主就自己请自己到他的家里去。主领会撒该的心意,主的感觉是何等细嫩。我们里面如果是细嫩的,就也能领会。 以马忤斯的两个人,乃是退后的门徒,他们眼睛迷糊,遇见了主却不认识。主和他们同行,向他们说话,给他们解释圣经。等到将近他们所去的村子,主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行。主对这两个门徒的态度,与对撒该的态度不同。撒该外面的难处大,有苦说不出,所以主温柔到一个地步,自动地对他说:我必住在你家里。往以马忤斯的这两个人,原是认识主的。他们退后了,听了那么多的话,还是往以马忤斯去。所以主就也好像还要往前行,要等他们请了才进去。那一边是面向着主而来,这一边是背向着主而去,所以主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我
们必须摸着主耶稣细嫩的感觉,才能摸着神所要启示的拿撒勒人耶稣。 例二彼得的两次打鱼 在路加福音五章,彼得整夜打鱼,一无所获。后来主耶稣对他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本来是一无所获,希奇,现在却圈住了许多。彼得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阿,离开我,我是个罪人!”在约翰福音二十一章,彼得又有一次打鱼,主问他们说:“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主说:“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这一次又拉上许多鱼来。在路加福音五章的打鱼,是主耶稣将祂的荣耀显给彼得看。这太大的荣耀向彼得身上一照,他就看见自己是罪人,觉得主和他同住,是他所不配得的。等到主复活以后,那一次的打鱼,彼得一认识是主,就跳在海里,洑水上岸。好像他一认识是主,就不要鱼了。同样的启示,第一次是使一个从未认识自己的人认识了自己而求主离开他,第二次是使一个已经认识主的人更要亲近主。我们能看见这两件事的不同,我们就有了印象。在这些事情上,必须有印象。 例三主变饼与马利亚用香膏抹主 有两件事,是四卷福音书都记的:一件就是主变饼给五千人吃饱的事,另外一件就是马利亚用香膏抹主的事。主在变饼给五千
人吃饱以后,吩咐门徒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约6:12)。这是一件希奇的事,就是主耶稣肯行神迹变饼给人吃,但是,剩下来的零碎,主要门徒收拾起来,缘故是不可糟蹋。等到有一个女人来,打破玉瓶,把香膏浇在主的头上,就有门徒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但主耶稣说:“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可14:3-9)在这里我们看见,变饼与用香膏抹主,这两件事是相对的,一个是不可糟蹋,一个是并不枉费。行神迹出来的东西,不可糟蹋,而三十两银子买来的东西,浇在主身上,并不枉费。那三十两银子的香膏,不是给五千人吃,而是给主一下用完;不是收拾起来,而是把瓶打破;不是十二篮,而是一玉瓶;这些都是对照。神的儿子行神迹变出来的饼,连零碎都得收拾起来;但祂接受三十两银子的奉献,并不觉得太过。四卷福音书都记这件事,祂教人到普天下传福音的时候都记念这件事。福音多普遍,奉献也多普遍;福音传到那里,为主摆上的奉献也到那里;福音有多广,人的奉献,人的香膏也有多广。我们在这里面,必须有印象。 例四主的受审判与保罗的受审判 有时候,我们把四福音和使徒行传拿来比较,也非常好。例如主耶稣的受审判和保罗的受审判:当保罗在
那里受审判的时候,他说: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这和主耶稣不一样。虽然我们宝贵我们的弟兄,但是,地上所能产生的最好的儿子,不过是人子。而拿撒勒人耶稣,却是神的独生子!把二者一比较,就看见一个是神的独生子,一个不过是人所生的孩子;一个是主,一个是仆人;一个是先生,一个是学生。虽然保罗所达到的点是相当高,但是他和他的主无论如何不能相比。我们里面必须细嫩,才能认识福音书里的主,也才能认识使徒行传里的使徒。一不细嫩,即使主要把一个印象给我们,我们还是不能得着,也不会仆倒在主面前,也不会敬拜。粗鲁的人读圣经,像读普通故事一样,随便地过去,圣灵就不能把印象给他。 例五主的直行与保罗的缒下 有一次主耶稣在拿撒勒的会堂里读圣经,祂读完之后,讲了一些话,就被人带到山崖,要把祂推下去,祂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路4:29-30)。这是何等郑重庄严!祂不像保罗要人从城墙上用筐子缒下去(徒9:25)。不是说保罗不对,乃是说保罗的品质比不上主。主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直行过去”这几个字,要给我们何等的印象。当主这样从要害祂的人中间直行过去的时候,那一班人只好瞪着眼睛看。我们的主就是这样的尊贵荣耀
! 〖相同的例(甲)──人对主不满〗 圣经里的印象,有些地方是要比较的,像前面所提的五个例子:有些地方是相同的,就要连在一起看,好得着联络的印象。 例一主在船上睡着了 马太福音八章二十三至二十七节记着一件事,就是有一次主耶稣和门徒一同渡海,海里忽然起了暴风,而主耶稣却睡着了,门徒就惧怕起来。在马太福音是记着说:“主阿,救我们,我们丧命喇!”在马可福音四章却多记四个字,就是“你不顾吗!”意思是你还睡得着吗!门徒说这话是对主不满的表示。门徒心里不佩服,不只是求救,并且是不满。主耶稣就起来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大大平静了。主转过来责备门徒为什么这么小信。(注意马可和路加记事的次序,就是主耶稣没有先责备门徒,乃是先斥责了风和海,然后回头来责备门徒。)主责备门徒有祂的根据,因为主刚才对他们说:我们渡到那边去。主说到那边去,就一定能到那边去。半路上有风也好,有浪也好,出什么事也好,何必怕。主耶稣教他们学习信。信什么?信主所说的“渡到那边去”。决不会主说渡到那边去,而结果沉入海底去。可是门徒不信,所以主责备他们。 有一件事非常希奇,就是主耶稣从来没有向人赔不是。人总是越在神面前受教,越要认错
。学习越多的人,越容易发觉人对他的不满,他容易向人认错。但是,主耶稣是特别的,主从来没有向人赔不是。这次事情,好像是门徒对,主耶稣错。风浪那么大,人都要丧命喇,你不顾吗!但是,主耶稣起来,没有赔不是。主耶稣的不认错乃是祂的荣耀。主知道祂没有多睡,祂没有错。祂对他们说渡到那边去,就是渡到那边去。在祂身上找不出一句话是空的,人没有法子叫主认一个错。这显明主是何等荣耀! 例二患血漏病的女人摸主 马可福音五章,那个患血漏病的女人摸主的事是同样的原则。那个女人摸主,主转过来问是谁,门徒对祂说:“你看众人拥挤祢,还说谁摸我吗?”这语气显得对主有不满。但是,主没有说:对不起,我问错了。主反而周围观看是谁摸祂。主的意思是:是有人在摸我,你们不知道。你们注意挤的人,我却注意摸的人。以外表来看,好像是主错,好像门徒的不满是对的;但是,以内容来看,错是在门徒身上,不是在主身上。主从来没有一次向人赔不是。这是非常荣耀的事,叫我们的心不能不服下来敬拜祂。 例三拉撒路的死 在约翰福音十一章,又有一次人对主不满。马大对主说:“祢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她的意思是怪主来迟了。她想:我早就打发人通知祢了,祢
怎么到现在才来!因为祢来迟了,所以我的兄弟死了,并且已经埋葬了。“祢若早在这里”这句话,显出马大心里无限的不满。凭表面看,马大的话完全对。但是,主所作的事,祂没有一样不是心里有数。主故意停留两天。在人看是太迟,在主耶稣却是有意来迟。我们的主从来不抱歉,因为祂从来没有错。我们有抱歉,因为我们有错。我们如果从来不抱歉,那是我们骄傲了。人越谦卑,越温柔,就越会抱歉。但是,主虽谦卑,主虽温柔,却一点没有抱歉,因为祂从来没有错。当人对祂不满的时候,祂一点没有感觉祂错,祂知道祂所作的是什么事。 像这一类事实,在新约里有很多。我们要学一个原则,就是读圣经的时候,遇到有相同的地方,必须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合起来看。从上面三个例子里面,我们就能看见有一件事非常荣耀,就是主一生一世没有收回一句话,主一生一世没有把一段路重走过。这个荣耀是何等的荣耀!是拉撒路得着医治更荣耀呢,或者是拉撒路得着复活更荣耀呢?祂知道,拉撒路得着复活是更荣耀。你若信,你就能看见神的荣耀。 〖相同的例(乙)──人想教训主〗 例一“这香膏可以……赒济穷人” 有时候人对于主不只不满,甚至还想教训主。像门徒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这
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赒济穷人。”(可14:4-5)这就是教训主。门徒能想出另外一个处置哪哒香膏的办法来──卖了去赒济穷人。但主耶稣知道她所作的是什么事,所以祂说她所作的是一件美事。主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件事是祂自己所不知道的,用不着人来改良祂。只有愚昧的人想改良主,想教训主。 例二“万不可如此” 当主指示门徒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的那一次,彼得怎么说?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主怎么说?主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太16:21-23)彼得要教训主,但是不行,他反而显出人的愚昧。 例三“……是个怎样的女人” 有一次主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西门家里去吃饭,有一个女人来站在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哭,眼泪湿了主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去擦。西门就在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祂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路7:36-39)!在这里,我们要注意西门的灵。西门的意思似乎对主说:祢也得看看她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怎么能让她来到祢脚后亲近祢呢?西门虽然没有开口,主却知道他心里的意思,所以就说那个赦免多和赦免少的比喻。主的意思是:你西门觉得赦免少,所以没有给我水洗脚;她觉得赦免多,就用眼泪湿了我的脚。我们得着
这些印象的时候,就要看见人这样作主的谋士,是何等地愚昧,同时我们也要开始认识我们从前没有认识到的拿撒勒人耶稣。 〖相同的例(丙)──主喜欢人向祂要求大〗 我们细读福音书,就能看见主欢喜人要祂破费。人对主的要求越大,主越欢喜。 例一“祢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 我们看马可福音一章所说的那个长大痲疯的故事。按犹太人的规矩,长大痲疯的是不可和人接触的。谁接触长大痳疯的人,谁也就染了污秽(利13-14)。这个长大痳疯的人来求主耶稣,这个“来”就是错的。我们对这件事必须有印象。长大痳疯的人一出来,我们就得有感觉。如果不是有一个人欢喜破费,乐意摆上自己的话,一见那个长大痳疯的来,就要说:你是来害我!我不能和你接触,你为什么来!这个长大痲疯的人来,不是问主可不可以给他洁净,乃是说:“祢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这句话多么厉害,他把所有的问题都堆在主身上──是祢肯不肯的问题。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祷告,这是要叫主的心受试炼。主对于这个长大痲疯的,可以用一句话说你得着洁净;可是,主不只用话,主也把自己摆进去,祂用自己的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他如果不洁净,主也沾染污秽了,那是何等地冒险!我们必须有
印象,才能领会当时的情形。主在这里乐意把自己摆进去。主把祂自己的圣洁、清洁,都摆在这个长大痲疯的人身上;要么两个都洁净,要么两个都污秽;要么两个都到营外去,要么两个都回来。哦,主欢喜破费,这是何等的破费! 例二“拆了房顶” 马可福音二章记着有四个人抬一个瘫子来见主耶稣,因为人多,不得近前,他们就把主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把瘫子缒下去。这件事我们要有印象。有这么多的人围着主,祂已经够忙了,这班人还把一个瘫子从房顶上缒下去!我们要注意,主不只忙,并且那天是借别人的地方讲道,这班人把人家房顶都拆了,以后还得修复,岂不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但是主耶稣并没有说:下一次你们不要这样作。主反而欢喜有人向祂有厉害的要求,好像人向着祂的要求越厉害,祂越觉得对。就是在这些地方给我们认识主是怎样的一位主。我们如果对于主所作的事没有印象,那怎么能认识祂呢? 例三“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 当主走在路上的时候,巴底买在那里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啊,可怜我吧!”(可10:47)有许多人责备他,不许他做声,但是,他越喊越响。凭着主耶稣自己,祂是不欢喜热闹的,经上说:“祂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祂
的声音。”(太12:19)主耶稣原是这么一种情形。但是,在这里有一个人大喊大闹,有一个人欢喜主破费,结果主就医治他。主欢喜人对祂要求大,向祂开大口,祂乐意赐大恩典。 例四“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 还有迦南女人的故事更清楚。本来饼是给儿女吃的,但是,她说:“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太15:27)这是人对祂的越分的要求,但是主就是欢喜人向祂有这样的要求。主不只答应这个要求,医好了她的女儿,主并且称赞她的信心是大的。这样的例子,在福音书里有很多,如果我们有印象,就能在这样的事情上认识主的心。 例五“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主耶稣从“变化山”上下来的时候,有一个父亲带着一个被鬼附的儿子来到祂跟前,这个人受了主耶稣的责备(可9:14-29)。长大痲疯的来,主耶稣不责备:瘫子来,把房顶都拆了,主耶稣也不责备。他们都作得过分,主耶稣反而欢喜快乐。这个父亲把患病的儿子先带到门徒那里,没有得着医治,现在他来求主。主耶稣问这个父亲说:“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他回答说:“从小的时候,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祢若能作什么,求祢怜悯我们,帮助我们。”他向主要求医治,但是又
不确信主能医治,他说,“祢若能作什么”,主耶稣就看他的话说,“你若能!”(在原文中没有“信”字)底下,主紧接着说,“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主耶稣的意思是:你还在那里问“祢若能”!你要知道,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问题是你信不信,不是我能不能。我们要体会当时说话的情形。这个人,心只有一半,他有心到主面前来,但是又不信。他不十分相信主的能力,所以他在求主怜悯的时候,还是说“祢若能作什么”。这句话被主责备,非常厉害地责备。主就是不欢喜人对祂要求少。主不怕人对祂要求说:祢肯也得肯,祢不肯也得肯。但这个父亲的意思却是说:祢能就这样,不能就算了。祢的门徒不能,祢若也不能就算了。所以主责备他说:你还说能不能!在信的人,凡事都能!这话一出去,那个父亲“立时流泪地喊着说(要注意小字):我信;我不信的地方(照原文直译),求主帮助。”他给主一责备,给主把他的错一指出来,他就转过来了,他相信了,他把一切责任都放在主身上了。这是非常美的事!人要求越大,主越欢喜;人要求越少,主越不欢喜。我们要作一个细嫩的人,让神将这些印象一直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就要看见,全部福音书都充满了主的荣耀。 〖单独的例〗 例一“谁是我的邻
舍呢?” 在路加福音十章撒玛利亚人的故事里,我们要注意主耶稣说话的要点。那个律法师问一个问题:“谁是我的邻舍?”主耶稣的回答与这个律法师所问的完全不同。我们要先注意二十七、二十八节:“……要爱邻舍如同自己……”邻舍是另外一个人,自己应该是律法师。主的意思是你律法师要爱邻舍如同爱你这律法师一样,你就能得着永生。二十九节:“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他有一个思想,以为主耶稣要他去爱人,这个人是谁,他要找出来。可是,主讲完了那个故事,到末了问一句话说:“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律法师就回答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律法师问谁是我的邻舍,主耶稣反问谁是落在强盗手中的人的邻舍。换句话说,你律法师是一个落在强盗手中的人,那个怜悯你的,就是你的邻舍。邻舍不是指一般的人,邻舍是指救主。主指给他看,邻舍就是主自己。主说,“你去照样行吧”,意思就是你去尽力量爱那撒玛利亚人吧。但是,许多人掉了一个头,以为主要我们去作撒玛利亚人。岂知我们不能上十字架赦罪,也不能被高举了有圣灵降下来。只有祂有油和酒,只有祂有牲口,只有祂有客店,只有祂有银子。我
们不是撒玛利亚人。如果要落在强盗手中的人去作撒玛利亚人,那就完全错了。主所说的邻舍,是指撒玛利亚人说的,意即:我作你的邻舍,我救你,我给你牲口骑;我给你酒,我赦免你;我给你油,我给你生命;我给你客店,我给你教会;我给你银子,使你有恩赐,有恩典;一直等到我再来接你。主叫我们爱撒玛利亚人,就是叫我们去爱祂。我们要学习摸着本段经文中细嫩的地方,才能读圣经里的故事。 例二主的庄严荣耀 当人到客西马尼园去捉拿主的时候,主就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找拿撒勒人耶稣。”主说:“我就是。”主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约18:6)。主就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话,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我们看这是何等的荣耀。 祂在客西马尼园里有祷告,但祂在法庭上无所求,祂在大祭司面前无所求,祂在巡抚面前也无所求。这一个人是远超过一切的。祂是主,却在那里受审判。到底是谁审判谁?在那里发急的是大祭司,说话不象样的是大祭司,我们的主却是安安静静的。我们的主到了巡抚的法院里,发急的是巡抚,问话问得木头木脑的还是巡抚,主连答都不答。拿撒勒人耶稣是神,祂虽然在那里受审判,但是祂没有失去祂的尊贵,祂没有失去祂的
庄严。 祂在客西马尼园里的时候,对门徒说:你们和我一同儆醒(太26:38)。祂没有要求他们代祷。保罗需要请求罗马的弟兄为他祷告,但是主并不要求人为祂祷告。祂是神的儿子,祂不需要人的代祷。祂要门徒祷告,那是要他们免得入了迷惑(太16:41),为着他们自己祷告。在这里,我们又看见主的尊贵,主的庄严。 祂贫穷地活在世界上,但祂没有问一个人要一文钱的东西。祂在园子里求神,但祂在法庭上没有求人。有哪一个能像神的儿子这样!宝座固然是荣耀,但是受审判和十字架上的荣耀显得更荣耀。我们要敬拜祂说:祢是主!祢是主! 例三主的不显露 主是怕显露、怕出名的人。祂医治了长大痲疯的人,就吩咐他说,切不可告诉人(太8:4)。祂赶出了那一营鬼之后,叫那个人回去传说“神”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路8:39)。祂医治了两个瞎眼的人,就切切嘱咐他们不可使人知道(太9:30)。神启示彼得看见祂是基督的时候,当下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祂是基督(太16:20)。在“变化山”上,是祂唯一显出祂的荣耀的时候,但是,祂在下山时却吩咐门徒说,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太17:9)。约翰福音七章也有同样的例。主自己的弟兄不认识祂,对祂说:“祢
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祢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连祂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祂。但是,祂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主等祂的弟兄们上去以后,祂也上去过节,但祂不是去行神迹,乃是去讲道。在这里我们摸着祂的荣耀。所有在人面前要引起人注意的,都巴不得把他的工作摆在人面前。但是,主没有一次喜欢站到人的面前特意显露。在福音书里充满了这一种情形。祂每一次站在人面前,都因有绝对的需要。祂不欢喜告诉人说祂是谁。即使祂行了神迹给瞎眼的人看见,也不马上告诉他祂是谁,直到带他有了一些认识之后,才对他说祂是谁(约9)。不然的话,祂就不说。我们要认识我们的主! 〖(三)有学习才有印象〗 我们要明白旧约和新约的历史,都需要从接受印象来明白。要得着印象,就要作一个细嫩的人。因此,我们在神面前必须有学习。比如有一个人,从来就是卑鄙的,那么他读福音书的时候,就绝对没有法子认识主耶稣的尊贵。如果他在主面前受了对付,稍为懂得一点什么叫做尊贵,那么他读圣经的时候,就也能稍为认识一点主耶稣的尊贵。如果他一点不知道什么叫做尊贵、荣耀,那他怎么能得着主的尊贵、荣耀的印象呢?所以,我
们必须在神面前有学习,要让神的性情一天天在我们里面增加,这样我们对于神的话,感觉越过越细,印象越过越深,我们所明白的也就越过越多。我们要记得一个原则: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太13:12)。我们的学习不可懈怠,否则就连所有的也要夺去。 三要进入圣经里的灵 要把圣经读得好,除了必须进入圣灵的思想和圣灵的事实以外,还有一个需要进入的,就是圣经里的灵。 〖(一)要摸着话语后面的灵〗 当神的灵藉着人在那里写圣经的时候,不管是写事实或者是写道理,每一卷圣经都有那一卷圣经的灵,每一段圣经也都有那一段圣经的灵。圣灵乃是藉着人的灵来彰显出祂自己的情形。比方:我们说圣灵的喜乐,不是圣灵自己的喜乐,乃是圣灵藉着人的灵喜乐;说圣灵的忧愁,也不是圣灵自己忧愁,乃是圣灵藉着人的灵忧愁。所以,人的灵进入圣灵的时候,圣灵的情形,就是人的灵的情形;掉一个头来说,人的灵的情形,也就是圣灵的情形。当神的灵藉着人在那里写历史的时候,是把事实的真相写出来。但是,圣经里的历史不只是真实的,并且也有它的灵的情形。或者说,当时有灵的感觉在那一段圣经里,有灵的情形在那一段圣经里。照样,圣灵在那里写书信的
时候,祂不只有道理,有思想,并且在后面还有圣灵的感觉。所以,圣经这本书不是光包括事实和道理而已,乃是话语在最前面,话语的后面是思想,思想的后面是灵。我们若只是读到话语,那是最浅薄的读圣经。若能得着那个印象,进入那个思想,就比较深。但是如果停在这里,那我们所明白的还是很少。因为在每一句神的话的后面,都有它一定的灵,都有圣灵当时的灵,都有写圣经的人当时的情形。我们读圣经的人,就需要摸着那一个灵。 话语和灵有分不开的关系。话语的职事乃是灵的释放。谁站起来做话语的执事,他就释放他的灵。如果灵不释放出来,他就不能作话语的执事。灵必须对,有了对的灵才能有话语的职事。许多时候我们作话语执事有错,就因为也许话是出来了,而灵赶不上;话语是对的,而灵不对;话语是强的,而灵不强。但圣经里的话语的执事没有这个难处,他们所写的内容如何,他们的灵也如何。他们的每一段话、每一卷书,都有正当的灵在后面。发表话语的职事,需要前面有话,后面有灵;接受话语的职事,也需要摸着话语后面的灵。我们读圣经是接受话语的职事,我们必须摸着话语后面的灵。我们如果摸不着那个灵,我们所领会的圣经就浅薄得很,至多只能得着道理、事实,不能得着
属灵的喂养。若神的话光是印象和思想,就不能作我们的食物;神的话必须是灵,才能作我们的食物。我们的食物,只能从我们摸着话语后面的灵而来。圣经的实质是灵,我们若没有摸着这一段圣经的灵,就是没有摸着这一段圣经。所以我们读圣经,必须摸着那一个灵,那一个特别的灵。 〖(二)怎样能摸着话语后面的灵〗 怎样能够摸着话语后面的灵呢?我们要说:不是人的行为,乃是圣灵的管制。圣灵的管制,就是神的灵来代替人的行为。圣灵的管制,就是神的灵在那里安排一切的环境,祂在那里做工,作到一个地步,使我的灵与圣经的灵相同;虽然不完全相同,但至少在性格上有一部分是相同的。然后我才开始摸着圣经的灵。只有相同的灵才能摸着,不同的灵不能摸着。所以读圣经的最高点,乃是读圣经的人的灵被带到一个地步与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他的灵与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了,才能摸着属灵的内容。 在圣经话语后面的那个灵,乃是相当专一的。换句话说,是一定的,而不是随便地在那话语的后面的。写圣经的人被圣灵做工作到一个地步,圣灵认为可用的时候,然后才用这个人来写圣经。他那一个灵是完全的,他有这样的灵,圣灵才藉着他在圣经里写出这样的话。换句话说,圣灵默示圣经,不
是光给人话语而已,乃是在写圣经的人身上先预备出一个器皿来,因为这个器皿有那一种的灵,所以才叫这个器皿去写出那样的话。所以在圣经话语后面的灵,乃是完全的、刚强的、不会错的、没有错的。因为圣灵已经把这一个人的灵带到一个地步,是圣灵认为可用的,不只可用,并且是满意的。圣灵认为祂的自由不受人的限制,祂能随意发表祂的意见,连一呼一吸也不受拦阻。所以我们可以说,圣经是圣灵呼气的话。灵是人的灵,但是出来的时候好像是圣灵的灵。这就因为圣灵在人身上有绝对的自由,于是人的灵和圣灵没有什么分别,好像就是圣灵一样。写圣经的人,是这样被圣灵带领,才把圣经写出来。我们读圣经的人,也必须被圣灵带到一个地步,使我们的灵和当时受感动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我们才能摸着神的话语后面的灵。读圣经不光是读圣经的话语而已,也不光是明白意思而已,并且是主把我们带到一个地步,使我们的灵和那话语后面的灵相同。 圣经的话是文字,不是声音,除了诗篇里面有的地方用“细拉”之外,全部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地方要轻声地读,什么地方要重声地读。可是,当我们读文字的时候,如果连声音的轻重都不知道,那我们怎能晓得灵的情形呢! 圣经里有许多话是在那里请
求、苦求,像传福音的人在讲台上请求、苦求人来信主一样。也许他知道罪人的痛苦,他看见罪人在神面前的前途是何等的危险,所以他求。也许他里面充满了主的爱,在那里盼望罪人回头,所以他求。在这一段圣经里面,需要有多少爱,有多少同情,有多少为罪人的感觉,所以才能求。我们读的时候,只要在这些感觉中缺少一件,就不容易明白这一段圣经。 在圣经里面有的话是责备的。如果一个人在神面前从来没有破碎过,那么当他读到圣经里有责备的话,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不知道什么叫做灵受压才说责备的话,他只知道发脾气才说责备的话。他不知道外面虽然都是责备,而里面的灵不一样。 我们必须学习用灵去摸圣经的灵。圣灵为要训练我们的灵,就为我们安排了环境。我们要认识圣灵的管制是我们一生中最主要的训练,最好的训练。这是在圣灵的手里,不是在我们的手里。祂陆续地给我们管制,一个管制又一个管制,我们的灵就被带到适当的情形中。我们的灵被祂这样作一下,那样作一下;这一边给一个打击,那一边给一点喜乐;这一边给一点忍耐,那一边叫我们有所舍弃;祂把我们的灵带到刚刚好像我们所读的那一段圣经的情形一样。我们的灵被这样带到合适的情形,就看见话语的意思虽然
没有增加什么,但是读起来会觉得里面透了,里面通了。当我们说出来的时候,话语还是这样,意思还是这样,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说的是什么了,我们通了。这不是意思通,不是话语通,乃是灵通。这比话语深,比意思深,深到一个地步,就是清楚了、通了、透了。这就是神的灵把我们的灵带到和祂话语的灵相合。 摸着圣经话语的灵,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人受对付的问题。我们的灵若没有被带到与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那我们就至多只能作教师,却不能作先知;至多只能摸着道理,却不能摸着那个灵。我们这个人在神面前没有经过对付,没有经过管制,没有让神在我们身上一步一步地工作过,就好像隔了一层幔子来看圣经,无论如何,差得很远。我们的灵必须受对付,必须让神严格地对付。开头几年,我们能够明白一点道理,明白一点事实,但是,要摸着灵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我们的灵没有预备好,我们的灵还是不能用。我们需要在主面前有相当的时间,最少要用好几年的功夫,让我们的灵被带得正当,让我们的灵受击打,被破碎。灵一破碎,就很容易让圣灵把我们带到那一段圣经的情形里去。按事实来说,我们的灵要被带到与圣经的灵相同的地步,是需要相当年日的。在进入圣经的灵这件事上,人的聪明并没
有什么用处。聪明也许能使我们明白话语快一点,但是聪明不能使我们摸着话语后面的灵。不管我们的想象力多强,也不管我们的领会力多强,都不能使我们进入话语的灵。必须圣灵把我们带到一个地步,使我们的灵与圣经的灵相同,我们才能进入那一段话语的灵里。 〖(三)从品质的相同到度量的扩充〗 圣灵在我们身上做工,带领我们的灵和圣经的灵趋于相同。这是指品质的相同,不是指度量的相同。主耶稣的灵,超过我们何止千万倍,祂是神的独生子!品质的相同,不过是说祂有那一种的灵,我也有一点点;种类是相同的,但度数不一样。可是圣灵的管制,不只要带领我们的灵与圣经里的灵品质相同,并且要叫我们的灵的度量得着扩充。主用祂的灵来扩充我们的灵,这就是喂养。喂养是继续不断的。主今天给我们得着一点,过些日子又给我们得着一点,逐渐逐渐地增加,灵就得着扩充。能明白圣经,就得着喂养,就得着度量的扩充。明白圣经的起点,乃是灵的品质的相同;明白圣经的结果,乃是灵的度量的扩充。 比方:一个人会发脾气,他读神的话怎么读都读不进去。后来神击打他,使他稍为学习到一点忍耐;不是故意地去忍耐,不是人工的忍耐,乃是圣灵的工作,是自然而然的。他摸着这一种的灵
再来读神的话,就得着基督的供应。神的话要供应他的灵,使他得的更丰富。他得着一点,又得着一点,一次一次地增加。圣灵的管制先叫人的灵与圣经的灵有品质上的相同,然后,再有度量上的扩充。这度量的扩充,是藉着圣灵在环境里的管制,也是藉着圣灵在圣经里的话语。圣灵藉着环境的管制作拆毁的工作;圣灵又藉着圣经的话语,把我们带进去得着供应,得着度量的扩充。圣灵藉着祂的话供应一次,我们就多了一点;圣灵藉着祂的话再供应一次,我们就再多一点。由于圣灵藉着祂的话继续不断地供应,我们的度量也就继续不断地扩充。 我们能从圣经里面得着喂养,我们就要觉得圣经一直是新鲜的。从人看来,圣经这一本书,至迟在一千八九百年以前就已写成,除了能被我们想出它那一个时候的思想意识之外,就没有其他的特点了。但是事实上圣经当时的灵,今天仍旧在这里。今天我们去读圣经,好像圣经是今天刚刚写的一样。我们每一次用灵去读它,都觉得是新鲜的。这本书虽然已经有一千八九百年的历史,却并没有陈旧,因为这一本书是在灵里。许多书读了几遍就没有味道,可是圣经读了几十遍还嫌不够,因为它在灵里面。我们如果凭着话语去读圣经,早就觉得旧了;如果凭着思想去想圣经,也早就觉
得旧了;但是凭着灵去读,每次读,每次都觉得新鲜。什么时候,我们觉得有一段圣经没有意思,我们就要知道,不是圣经没有意思,乃是我们的灵不够。无论哪一段圣经,都充满了灵。如果我们的灵够,就要觉得每一个地方都宝贵。如果我们不用灵来读圣经,那么即使把罗马书拿来读,即使把山上的教训拿来读,也觉得不过如此,没有什么意思。其实不是圣经没有意思,乃是因为我们的灵落下去了。我们的灵一落下去,就会觉得圣经平淡无味。灵一不够,就读不出味道。灵一够,就觉得圣经像刚写的时候一样新鲜。 圣经里的灵不知道多丰富。人不要以为他的灵行,不要以为各方面的要求他都能应付。只有受过对付的人才能稍为懂得一点圣经。受过多少对付,才能懂得多少。因看我们所受的对付有限,有许多地方,多年以前所不懂的,到今天仍然不懂。因此,我们非受圣灵的管制不可。我们多受一个管制,里面就多有一点学习;而这个学习多到某一个地步,当我们的灵和神的话语的灵略有一点相同的时候,我们立刻就得着光,就得着启示,就吃一个饱。 〖(四)灵要精细〗 为什么你读一段圣经觉得很宝贵,而另一个弟兄读这一段圣经却不觉得宝贵呢?那是因为你有这一段圣经的灵,他没有这一段圣经的灵
。并不是他没有灵,乃是他的灵不是这一段圣经里的灵。有时候,可能有一段是他觉得宝贵而你不觉得的,你对这一段圣经一窍不通,像他对那一段圣经一窍不通一样。所以灵要精细,要有多方面的感觉。灵一精细,就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中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灵的情形越精细,认识圣经的范围就越广。一个人认识圣经的范围广或狭,多或少,就看他所受圣灵的管制有多少。我们只有多受管制,我们的感觉才能丰富精细。只有增加管制,才能增加感觉。人受过那一种管制,人才能明白那一段神的话。所以,对付的丰富是十分紧要的事。对付不丰富,感觉也就不丰富。属灵的感觉若不够丰富,那么对于圣经的认识也不可能丰富。 〖(五)两个例子〗 现在我们要从圣经中的两个例子,来看一点什么叫做进入圣经里的灵。 〖例一雅各的故事〗 雅各本来是又聪明、又狡猾、又自私的人。什么事情都是先想到他自己,而不是先想到别人。他计谋多得很,可以说他是用尽各样方法来达到他的目的。所以,神就对付他。他生的时候就抓住他哥哥的脚跟,和他哥哥争,结果呢?以扫是父亲所爱的,雅各是父亲所不爱的。他想尽方法把哥哥的祝福夺去,结果他所得着的不是祝福,而是流浪。他服事拉班,拉班十次改他
的工价。他想要娶拉结,岂知先娶了利亚。后来他要回到父家的时,拉结死于途中,利亚反而活着。他欢喜几个儿子,尤其是欢喜约瑟,不料约瑟被他其余的儿子们出卖了。他们把约瑟的那件彩衣染了血,来骗雅各,他就以为他儿子约瑟被恶兽吃了,就说:我必悲哀着下阴间。于是他所有的盼望都在小儿子便雅悯身上,而后来便雅悯又被带到埃及去。这个雅各,一天过一天受神的对付,日子真不容易过。箴言十三章十五节说:“奸诈人的道路,崎岖难行?”在他刚硬、狡猾的日子当中,充满了艰苦。 我们不要以为雅各在毗努伊勒的那一次经历是随便的。那一次雅各硬要神祝福他。他的意思似乎是:父亲必须祝福我,人必须祝福我,神也必须祝福我!他是狡猾的人,每一次他总要有所收获,所以他也要神的祝福。结果,神给他允许说:你是以色列。但不是当天就给他,是过了几十年才给他。那一次神把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他的大腿就瘸了,神在他身上的工作就开始有了转机。可是第二天他上路去见以扫的时候,还是原来的雅各,他把儿女分成队,他想第一批有不测,第二批还在,末了一批是他最心爱的约瑟和拉结。他仍然用他的聪明,仍然有他的计划。 可是,雅各虽然是一个十分狡猾的人,到他年老的时候,
却也是灵性爬得十分高的人。当他年老到埃及去的时候,他这个人就和以前大大不同了。怎样呢?“约瑟领他父亲雅各进到法老面前,雅各就给法老祝福。”(创47:7)这幅图画非常好。法老是一国之主,但是他一站在雅各面前,就低下去了。雅各站起来了!这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挣扎而得到安息的人一站起来,作一国之主的法老就低下去了。如果是从前,雅各一见法老,也许要像见了拉班一样,只注意拉班的东西。今天,法老的东西不知道比拉班多多少倍,但是,雅各是受过击打的人,自然而然他所注意的不是东西,而是在神面前的学习,自然而然是站在法老的前面了。“法老问雅各说:‘你平生的年日是多少呢?’雅各对法老说:‘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8-9节)在这里这一个人的灵出来了。他说:“我寄居在世的年日又少又苦!”他把他一生的事都说出来了。这个老人经过了许多次的击打,才能说出这话。我们的灵要进入他的灵,才能看见一个被击打过的人是一点不狂放的。我们要记得,神曾应许亚伯拉罕说:“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创13:16)神也曾应许以撒说:“我要加增你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
多。”(创26:4)可是,当时还不过是单传,没有成为一家、一族。今天到了雅各,全家共有七十个人了,神的应许已经应验到“家”了。但是,他对于这一点并没有感觉到,反而说:“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这是因为他受过击打,他谦卑下来了。“雅各又给法老祝福,就从法老面前出去了。”(47:10)他进来的时候给法老祝福,出去又给法老祝福,他有东西可以给人,这是何等美的事。年老的雅各和他从前不一样了。今天他已经是以色列,不再像从前那样了。我们在这里要摸着他的灵。 “雅各住在埃及地十七年,雅各平生的年日是一百四十七岁。以色列的死期临近了。”我们要注意,他生下来的时候是叫雅各,死的时候是叫以色列,“他就叫了他儿子约瑟来,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请你把手放在我大腿底下,用慈爱和诚实待我,请你不要将我葬在埃及。我与我祖、我父同睡的时候,你要将我带出埃及,葬在他们所葬的地方。’约瑟说:‘我必遵着你的命而行。’雅各说:‘你要向我起誓。’约瑟就向他起了誓,于是以色列在床头上敬拜神。”(28-31节)这幅图画多好看!我们要摸那个灵。在这里,有一个本来狡猾、刚硬的人,本来什么事情都要作到满足,都要作到最高峰去的,可
是今天对他自己儿子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这是何等柔软!“请你……用慈爱和诚实待我”,他要求爱,要求诚实。“请你不要将我葬在埃及”,神赐给他的地方是迦南,神的应许不是在埃及成功的。在这里显明,雅各临死的时候并不糊涂。他的意思是:我是神的子民,是在神的管制之下,我快要死了,请你用慈爱和诚实待我,把我葬在神所应许的地方。雅各在这里不是不信神的应许,乃是因为相信才要约瑟起誓,要约瑟看见这件事是何等郑重。我们如果不摸他的灵,就不能明白。“于是以色列在床头上敬拜神”,这是何等好的事! 我们再看创世记四十八章。 二至四节:“有人告诉雅各说:‘请看,你儿子约瑟到你这里来了。’以色列就勉强在床上坐起来。雅各对约瑟说:‘全能的神曾在迦南地的路斯向我显现,赐福给我。对我说:我必使你生养众多,成为多民,又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永远为业。’”神给他的应许,他都记得。他清楚知道,他全家能有七十人是神的赐福,因为神曾应许他生养众多,又把迦南地赐给他的后裔。 五节:“我未到埃及见你之先,你在埃及地所生的以法莲和玛拿西,这两个儿子是我的。”他把约瑟的两个儿子放在神的应许里,“正如流便和西缅是我的一样”,他接受
约瑟的两个儿子作他自己的儿子。雅各到了年老的时候,没有一件事情不清楚。 七节:“至于我,我从巴旦来的时候,拉结死在我跟前。”这件事摸着他非常深,他在临终的时候,仍要提起这件事。一个受过鞭打的人,是何等柔和、成熟、甘甜!他的积蓄是何等丰富!那个狡猾的雅各被带到这一个地步,真是判若两人了。 八至十节:“以色列看见约瑟的两个儿子,就说:‘这是谁?’约瑟对他父亲说:‘这是神在这里赐给我的儿子。’以色列说:‘请你领他们到我跟前,我要给他们祝福。’以色列年纪老迈,眼睛昏花,不能看见。”以撒年老的时候,眼睛不好,受了欺骗;现在雅各年老,眼睛也不好,但是,他里面的眼睛非常明亮。他不像以撒年老的时候还是贪吃野味,他乃是要给他们祝福。“约瑟领他们到他跟前,他就和他们亲嘴,抱着他们。”这里充满了一个年老的人的慈爱。 十一节:“以色列对约瑟说:‘我想不到得见你的面,不料,神又使我得见你的儿子。’”这又给我们看见是一个曾被神击打过的灵。 十二至十四节:“约瑟把两个儿子从以色列两膝中领出来,自己就脸伏于地下拜。随后约瑟又拉着他们两个,以法莲在他的右手里,对着以色列的左手,玛拿西在他的左手里,对着以色列的右
手,领他们到以色列的跟前。以色列伸出右手来,按在以法莲的头上,以法莲乃是次子,又剪搭过左手来按在玛拿西的头上,玛拿西原是长子。”十七至十九节:“约瑟见他父亲把右手按在以法莲的头上,就不喜悦……约瑟对他父亲说:‘我父,不是这样,这本是长子,求你把右手按在他的头上。’他父亲不从,说:‘我知道,我儿,我知道。’”雅各眼睛虽然昏花,但他里面一点不昏花,他知道神所要他作的事。“他也必成为一族,也必昌大,只是他的兄弟将来比他还大,他兄弟的后裔要成为多族。”二十节:“当日就给他们祝福,说:‘以色列人要指着你们祝福,说:愿神使你如以法莲、玛拿西一样。’于是立以法莲在玛拿西以上。”我们要记得,以撒的祝福是不清楚的,雅各的祝福是清楚的。 二十一节:“以色列又对约瑟说:‘我要死了,但神必与你们同在,领你们回到你们列祖之地。’”这是信心,活的信心是何等实在。从当时看来,好像所有的前途都在埃及,没有一个家在埃及地比他们更有前途,但是他却说:“神必与你们同在,领你们回到你们列祖之地。并且我从前用弓用刀,从亚摩利人手下夺的那块地,我都赐给你。”这块地当时是在谁的手里?不是在自己手里,但是,“我都赐给你”。他的意思
是:你约瑟今天虽然是埃及的宰相,但是你的地还不是在埃及,而是在那里。“使你比众弟兄多得一分”。他知道以法莲、玛拿西是两个,应该得两分。 创世记四十九章是圣经中伟大的预言。雅各把每一个儿子、每一个支派日后的事都说出来了。他凭着信心和顺服来祝福,一切都是清楚的。 二十九至三十节:“他又嘱咐他们说:‘我将要归到我列祖那里,你们要将我葬在赫人以弗仑田间的洞里,与我祖、我父在一处,就是在迦南地幔利前,麦比拉田间的洞。’”三十三节:“雅各嘱咐众子已毕,就把脚收在床上,气绝而死,归他列祖那里去了。”他生的时候非常忙,用手抓住他哥哥的脚跟;他死的时候,把两只脚好好地放在床上,他非常从容,非常安息,在神面前一点难处都没有了。 我们要看见,在圣经里都是灵,充满了灵。我们用灵去摸着那个灵的时候,就感觉非常细嫩,非常宝贵。我们必须用我们的灵去碰圣经话语后面的灵。不只那个故事,不只那个道理,乃是那个灵。 〖例二在哥林多后书里的保罗〗 在保罗的书信中,灵出来最多的,可以说是哥林多后书。他的其他书信大都是告诉我们他在神面前所得着的启示有多少,而这一卷书信,是神将保罗这个人启示给我们。他的其他书信大都是讲他
的职事,而这一卷书信是讲他的为人。它给我们摸着他的灵是多丰富,多清洁,多温柔。保罗没有在别的地方受冤枉像在哥林多那样。哥林多人对保罗什么话都说,但是,保罗对哥林多人说话的灵是何等清楚,何等清洁。可以说,保罗在哥林多被误会,比保罗在使徒行传末了几章受审判的时候,他这个人的灵出来得更多了。我们把全卷哥林多后书一句一句慢慢地读,就不只能明白他的思想,也明白他的灵。我们能看见:即使保罗是在那里责备,但是他的灵并不动气。只有充满了爱的人才能责备。我们的灵如果接不上保罗在哥林多后书里的灵,我们就要误会保罗好像是在向哥林多人夸口,好像是在发牢骚。我们必须分别清楚:话可能一样,而灵可能完全两样。人的话语意思可能一样,字句也可能一样,但是灵可能完全不同。 上面是举两个例子。在全部圣经里都是充满了灵,不过有的地方比较明显,有的地方不太明显。我们不读圣经则已,要读圣经,我们的灵就必须接得上圣经的灵。像摩西所受的许多试探,我们如果没有进入他受试探的灵,我们就不能读那些经文。诗篇比耶利米书更深,我们的灵如果接不上那个灵,也就不能读它。新约也是一样,我们的灵如果接不上那个灵,也不能读它。所以,我们在神面前需要有
基本的学习。我们必须是属灵的人,才能读圣经;我们必须有奉献,才能读圣经;我们必须不主观,不马虎,不好奇,必须对事实有印象,必须进入圣灵的思想……而且,有了这一切的情形,还不够,还需要灵能赶得上,需要人受对付到一个地步,使我们能具备每一段圣经里面的灵。我们必须有那样的灵,才能看见神那样的话。如果我们一点灵也摸不着,那么我们所看见的不过是话语而已,甚至于反而会误会,可能把神的话全部都颠倒了。这好比一个父亲和他几个儿女说话,他的儿女如果没有摸着父亲的灵,只是随着自己把话传出去,那就可能完全两样了。圣经里的话都是有灵的,我们一把灵放松,就不能懂得那个感觉和存心,结果就会把内容弄错。我们再说,人如果没有受对付,圣经就读不好。我们要记得,就是这个在神面前受对付,是我们读圣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