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二章 慈运理与其神学

基督教思想史 by 萧江祥

主后一五○六年,路德还在修道院追求那位仁慈上帝的时候,慈运理(ZwingliA.D.1484-1531)已在瑞士的华剌如斯(Glarus)当牧师了。他是一位历经百般艰难困苦的牧师。一五一七年,常路德刚开始与天主教大起冲突时,慈运理便正在着手研究圣经、并要使圣经作为真的「基督教哲学」。路德是被自己内心的宗教需要及个人信心的经历所驱使而成为一个改革家。但慈运理却是随从伊拉斯姆的看法和当代人文主义的趋向,而从事宗教改革的。

第一节慈运理有人文主义的作法

有一个时候慈运理带有很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他将圣经常作他人文主义的基础。依他看来,圣经就是上帝的律法,故要依据圣经制订个人行为的规则、国家伦理和教会实施之法规等。他不像路德、因着知罪、悔改、领受恩典而有灵魂更新的经历;更没有从这种经历来从事教会的改革。他乃是从事古典的、圣经的研究,而成为改革者的。他一直是一位中庸的、圣经的人文主义者。从他对圣经之运用,其哲学、罪说、基督论、圣礼之看法、国家和教会之观点等,均能看出他的人文主义和哲学等基础。慈运理与路德根本的差别,在于路德以个人的宗教体验、作为了解圣经的条件;而慈运理大部份却以他个人对人文主义之操练作为了解圣经的条件。这正说明了慈运理对基督教的观念,持有智力和道德之色彩。

第二节慈运理改革活动的范围

慈运理改革活动的范围,远比路德宽广。他未成为一个研究圣经的学生之前,早已学会如何认识人和人之间的生活。他致力于改革政府。他主张神权政治之理想。针对这一点,他的看法与加尔文日后的看法相同。慈运理相信教会与国家要联合在一起,正如人的身体需与灵魂联合在一起一般。所以他主张政教合一。依他看来,政府要监督教会之生活和纪律,并要将圣经当作政府的法典。唯有符合圣经之国家法律才有功效。他不但要在他本市,也要在瑞士全国从事政治活动。他甚至与一位德国公爵,名叫黑森腓力浦取得连系,为要从事一项最大胆的政治大策划。他诱使腓力浦要利用法国天主教徒国王做为他的后盾,并要联合威尼斯舰队,以推翻德国皇帝查理五世,然后对立腓力浦为德国皇帝。主后一五三一年,慈运理终于在米普路的战场上被斩杀。当时他身穿军服。以后有人在沃木斯市为慈运里建造一座纪念像,是一座站立之铜橡,一手拿着圣经,另一手拿着刀剑。有关这一点,路德却主张福音不需要属肉体的武器。慈运理与路德两人对这一点的看法,大异其趣。

第三节慈运理依赖路德吗?

慈运理依赖路德吗?慈氏本人拒绝他是路德的学生。他坚持说,他比路德先开始传福音。他从一五一大年起便开始传道。不过,自一五一八年之后,他便阅读路德所有的著作。他对罪、悔改、在基督里求助神的恩典等许多说法,读者看起来都与路德的思想一模一样。再者,在他信条理,有许多路德观念的回声。诸如基督是救恩的唯一道路,人自己的行为不足得救,唯有属于基督的工作才是善行等,不过,慈运理还是强调夺理,说他是自立的,毫不依靠路德。他说:「我不准备领受路德的名,因我从他领受太少。我在路德书本里所读到的,大部份都已在上帝的话语—圣经中找到了。」平心而论,慈运理免不了路德那本加拉太书注解之影响。瑟伯尔(Seeberg)评论说:「慈运理以伊拉斯姆的改革观念开始,此事引他到圣经。但继续引导他怎样注解圣经的,乃是依靠路德的各种观念。从慈运里对宗教真理之赏识这一中心点上看来,他是依赖路德的。」同时这也是事实,即慈运理并没有全盘吸收路德所有的基要思想。在慈运理系统神学书本里,我们逐渐能看出他那种人文主义的基督论。

第四节慈运理与路德宗教思想之对照

慈运理与路德在建立神学体系上大不相同。

1.路德不离弃婴儿受洗,因洗礼是带子女到救主面前的唯一方法。但慈运理主张婴儿受洗,不过为增加教会人数的方法。

2.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教理。因称义为灵魂带来平安。但慈运里强调因信称义是一种武器,用以扑灭天主教功德的行为。

3.路德看重圣礼。他认为圣礼是恩典的导管。但慈运理却把圣礼保留为基督徒外在的记号,因为基督己经那样设立并吩咐圣礼。

以上二点和其它许多方面的看法,慈运理都和路德很不一样。

第五节慈运理对宗教改革之重要性

1.慈运理不像路德具有领导的地位。路德临终之前,凡与路德有连系的人均一致承认路德有一种决定性的权威。甚至路德逝世之后,他的影响继续扩大。慈运理就不是那样,他虽有许多同情者,但他们都不承认他为他们的领袖。他们都自认为独立的神学家或思想家,与慈运理毫不相干。

2.慈运理的著作不能与路德、加尔文等两人的著作相比美。慈运理的著作有许多优美的词句。但却缺少深奥的思想。他是一个实际的人物,所写的书都想要影响人。可惜,他的著作在属灵上不起领导的作用。慈运理在主后一五二二年至一五三三年间写了许多书,但其中没有一本书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3.慈运理曾经被称为自由主义潮流的先锋。但与现今的自由主义比较起来,他还算相当的保守。因他仍旧相信复原教的基要教理。其中包括相信基督之神性和他的赎罪为一种代替的祭物。然而,他若与路德、黑兰顿、加尔文等三人比较的话,他就显得有几分自由派的趋向。慈运理认为基督教是最完善的宗教;但也认为异教中也有真的宗教,并且一样有可能讨神的喜悦。依他看来,催促基督降世为人,不是因世人罪孽和世人败坏的缘故;乃是因世人是他最高的创造,有其崇高地位的缘故。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慈运理的自由主义思想。

第六节慈运理对几项教理的看法

1.圣经

慈运理从律法的观点运用圣经。他把圣经当作一本生活的法则。他不了解律法和福音两者之间的差别,因此他不会区别律法和福音。依他看来,律法就好象福音一样,是上帝慈爱旨意的启示。经由他研究律法的本质之后,他说,律法并不定人的罪。但是,路德却指出律法和福音之间的大差别。路德说,律法定人的罪,但福音却要拯救人。律法的功用,就是叫人知罪并认罪。但在福音里,我们有洁净的根源。

2.有关上帝之教理

有关上帝之教理,是慈运理神学体系的中心点。他的整个结构都建立在他的上帝的教理上。他的神学体系,以神为中心,而不以基督为中心。他强调上帝之主权。他坚决主张一神论。他极力反对天主教敬拜遗物和图像。他以上帝之教理为他一切思想之中心,并经该教理反对天主教。慈运理认为上帝是永存的、经常工作的、无所不知的、是一切良善之起源、是第一推动因和万因之因。上帝统治世界,犹如灵魂支配身体一般。凡违背他旨意之事都不会发生。凡发生的,都可能追溯到他的能力。上帝的旨意就是要永不改变地管治全宇宙。由于以这种决定论推论的结果,他便宣布说:「一切的邪恶和一切的良善,都一样地可归因于上帝;连亚当犯罪堕落的事亦可归因于上帝。但我们不能控告上帝有罪,因他不处在律法之下。」他又说:「若在人里头,绝无自由意志的话,便可把偷盗、凶杀和一切罪都推给上帝,并且说一切是由他的旨意所弄成的。既然如此,诸如奸淫、凶杀就都不是罪了,因它们是出乎神之作为,上帝为其始因、推动者、指使者。但事实上,它们是出乎人之作为,所以它们就是罪。因上帝不受律法之限制,但人须受律法的定罪。上帝从太初就知道并有意思要造将堕落的人。不过,同时他也决定他儿子要取人性而成为人,以便拯救堕落的人类。

3.慈运理对罪的看法

原罪就是那不完善的性情之软弱和缺陷。人在出生时,使带有这种缺陷,唯人本身没有过错。这种遗传的罪是一种疾病,但不是一种罪债。原罪使人的性情变成脆弱,但人的肉体比灵魂更有能力。从这种原罪的疾病里生出个人的罪来,犹如树枝从树干生出来一般。因此,罪就是忽视创造主之律法,并宁愿听从自己而不跟随主。罪就是背逆上帝。按慈运理的解说,人是没有自救的可能性。

4.拣选

上帝既然是造出万事之绝对因,他便是一个客观拣选的因。这种客观拣选,是无条件的、不变的、永恒的。拣选令人得救,甚至被拣选者在未获得信心之先死了,也能得救。因此,他说,上帝的拣选不被限定在基督教国之内,他的拣选乃延伸到旧约的众圣徒,甚至延伸到希腊、罗马的诸英雄,诸如纥库勒斯(Hercules),苏格拉底、雅里斯底德(Aristides)、努玛(Numa)、伽妥(Cato)等英雄和圣贤人物。总之,凡忠心耿耿的人都能上天堂。他的看法与路德的看法大异其越。路德乃是主张一种主观的拣选。这种主观的拣选与信心和称义,是丝毫不可分离的。路德说:「当听从那位道成肉身的圣子,这样,预定或是拣选就会自自然然地临到。」但慈运理却倡导客观拣选,全是端赖神随意之谕令。依慈氏看来,拣选教理的价值就是要废除自由意志和功德。不过,它也带来一种毫不留情的决定论。

5.信心

慈运理认为信心是坚固被拣选者的一种记号。但在另一方面路德却使信心与悔改和称义联合起来。依慈氏看来,拣选不须要依靠信心,但信心却随在拣选之后。对那从太古之前已被拣选的人而言,在他们未有信心之先早己被拣选了。因此,被拣选者承蒙拣选乃是靠着上帝所灌注之信心。这样他们必定得救。但路德却认为信心是得救的媒介,人是藉着信心得救的。再者,慈氏虽强调称义的教理,但他对这个教理却不像路德那样有深厚的宗教关心。慈氏认为称义是扑救天主教功德行为的良药。

6.基督论

慈运理很精细地区别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他虽把两性分开,但他却主张基督单一的位格。慈氏因太严格区别基督之两性,至使路德派的人觉得,慈运理在这一点上是偏向涅斯多留主义的。慈氏说,基督升天之后;按其神性来讲,他是无所不在的。但依其人性而论,他却被限定在天堂某个固定的地方。

7.教会

真正的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和信徒的交往,是由「那些被上帝旨意所注定得永生的被拣选者」所组成。唯有上帝知道这个被拣选者的教会。信心使被拣选者能够明白他是属于这个教会的会员。不过,他却不知道别人是否属于这个教会的会友。如此推论,实际上,就会形成两个教会。一为可见之教会,是由那些藉着施行圣礼而称呼基督为主的人所组成。一是不可见之教会,只包括被拣选者而已。慈氏不会沟通可见与不可见两个教会间的密切关系。

8.圣礼

基督是教会的头,他设立了洗礼和圣餐的仪式,并吩咐他的教会施行这些圣礼。不过,问题是圣礼是否真是恩典的工具。依慈运理看来,圣礼不能带什么给被拣选者。因被拣选者早就有把握他们是蒙拣选的、并藉着信心得到了救恩。若是这样,设立圣礼又有什么目的呢?他说,圣礼之施行,乃是将个人所持有的恩典,作为一种公开的见证。藉着领受圣礼,每个教友便能表明他是教友。因此圣礼就是会友与教会联合的记号,并藉着公开的告白以表明会友之忠心。圣礼没有超然的内容,它乃是某件事的外在象征,即那已在内心所作成之事的外在象征。

洗礼就是用清水洗净的一种仪式。洗礼表明我们已经进入教会,并作了神的百姓。既然是神的百姓就要过着正直纯洁的生活。因此洗礼仅是一种内在重生的记号和象征。

圣餐也是一种记号和象征。起初,慈运理的看法和伊拉斯姆相同。他们认为在圣餐中,有基督身体的真正临在。不过,以后慈运理改变了他先前的看法。这种改变,主要是由于他收到一位荷兰的人文主义者何尼斯的一封著名书信的缘故。何尼斯说,「这是我的身体」这句话,意指「这是表明我的身体。」慈氏对这封信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其影响。以后他便与伊拉斯姆破裂。同时他也不赞同路德的合质论.他使主张象征论。他说,圣餐就是与基督相交。他也强调信心是圣餐的构成因素。他说,基督实际上不临在于圣餐中。不过,藉着信心的力量,我们便能想象到基督,或将基督活画在我们的心中。所以圣餐主要还是一种纪念,以记念基督之死。因上帝将他的圣子和圣子救赎的功劳当作礼物赐给我们。所以圣餐也是一种向上帝感谢的方法。慈运理不信圣餐中有主身体真正临在的理由有三:第一、圣经宣布「肉体是没有益处的」(约六:63)。第二、他的哲学不容许属天的和属地的,能有那么密切的结合。第三、他的基督论主张基督的人性被限定在天堂的某个固定地方。基督依他的人性,不能临在于圣餐中。因他经常坐在天堂上帝的右边。

9.慈运理与路德的教理上之比较

(1)关于基督位格中两性之关系。慈运理的解释靠近涅斯多留,主张人性和神性间之关系为一种相伴的关系。但路德却主张是两性有机的联合。

(2)关于道。慈氏强调内在之道,靠近重洗派。路德强调成文之道、口讲之道。

(3)关于人之天然败坏。慈氏承认在人里头只有软弱。这种软弱不成为真实的罪,除非它构成犯罪的行为。路德却坚持这种天然的、有罪性的败坏,是人类真实的、特殊的罪。

(4)关于洗礼。依慈运理看来,洗礼就是加入教会,也就是承认做基督徒的一种标志。依路德看来,洗礼为重生、赦罪、基督的义之归与等三件事的圣礼。

(5)关于称义。对慈运理看来,信心与称义随在拣选之后。但路德却把称义当作罪和恩典之间的中心位置,藉着称义,人方能与神和好。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主后一五○六年,路德还在修道院追求那位仁慈上帝的时候,慈运理(ZwingliA.D.1484-1531)已在瑞士的华剌如斯(Glarus)当牧师了。他是一位历经百般艰难困苦的牧师。一五一七年,常路德刚开始与天主教大起冲突时,慈运理便正在着手研究圣经、并要使圣经作为真的「基督教哲学」。路德是被自己内心的宗教需要及个人信心的经历所驱使而成为一个改革家。但慈运理却是随从伊拉斯姆的看法和当代人文主义的趋向,而从事宗教改革的。 第一节慈运理有人文主义的作法 有一个时候慈运理带有很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他将圣经常作他人文主义的基础。依他看来,圣经就是上帝的律法,故要依据圣经制订个人行为的规则、国家伦理和教会实施之法规等。他不像路德、因着知罪、悔改、领受恩典而有灵魂更新的经历;更没有从这种经历来从事教会的改革。他乃是从事古典的、圣经的研究,而成为改革者的。他一直是一位中庸的、圣经的人文主义者。从他对圣经之运用,其哲学、罪说、基督论、圣礼之看法、国家和教会之观点等,均能看出他的人文主义和哲学等基础。慈运理与路德根本的差别,在于路德以个人的宗教体验、作为了解圣经的条件;而慈运理大部份却以他个人对人文主
义之操练作为了解圣经的条件。这正说明了慈运理对基督教的观念,持有智力和道德之色彩。 第二节慈运理改革活动的范围 慈运理改革活动的范围,远比路德宽广。他未成为一个研究圣经的学生之前,早已学会如何认识人和人之间的生活。他致力于改革政府。他主张神权政治之理想。针对这一点,他的看法与加尔文日后的看法相同。慈运理相信教会与国家要联合在一起,正如人的身体需与灵魂联合在一起一般。所以他主张政教合一。依他看来,政府要监督教会之生活和纪律,并要将圣经当作政府的法典。唯有符合圣经之国家法律才有功效。他不但要在他本市,也要在瑞士全国从事政治活动。他甚至与一位德国公爵,名叫黑森腓力浦取得连系,为要从事一项最大胆的政治大策划。他诱使腓力浦要利用法国天主教徒国王做为他的后盾,并要联合威尼斯舰队,以推翻德国皇帝查理五世,然后对立腓力浦为德国皇帝。主后一五三一年,慈运理终于在米普路的战场上被斩杀。当时他身穿军服。以后有人在沃木斯市为慈运里建造一座纪念像,是一座站立之铜橡,一手拿着圣经,另一手拿着刀剑。有关这一点,路德却主张福音不需要属肉体的武器。慈运理与路德两人对这一点的看法,大异其趣。 第三节慈运理依赖路德吗
? 慈运理依赖路德吗?慈氏本人拒绝他是路德的学生。他坚持说,他比路德先开始传福音。他从一五一大年起便开始传道。不过,自一五一八年之后,他便阅读路德所有的著作。他对罪、悔改、在基督里求助神的恩典等许多说法,读者看起来都与路德的思想一模一样。再者,在他信条理,有许多路德观念的回声。诸如基督是救恩的唯一道路,人自己的行为不足得救,唯有属于基督的工作才是善行等,不过,慈运理还是强调夺理,说他是自立的,毫不依靠路德。他说:「我不准备领受路德的名,因我从他领受太少。我在路德书本里所读到的,大部份都已在上帝的话语—圣经中找到了。」平心而论,慈运理免不了路德那本加拉太书注解之影响。瑟伯尔(Seeberg)评论说:「慈运理以伊拉斯姆的改革观念开始,此事引他到圣经。但继续引导他怎样注解圣经的,乃是依靠路德的各种观念。从慈运里对宗教真理之赏识这一中心点上看来,他是依赖路德的。」同时这也是事实,即慈运理并没有全盘吸收路德所有的基要思想。在慈运理系统神学书本里,我们逐渐能看出他那种人文主义的基督论。 第四节慈运理与路德宗教思想之对照 慈运理与路德在建立神学体系上大不相同。 1.路德不离弃婴儿受洗,因洗礼
是带子女到救主面前的唯一方法。但慈运理主张婴儿受洗,不过为增加教会人数的方法。 2.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教理。因称义为灵魂带来平安。但慈运里强调因信称义是一种武器,用以扑灭天主教功德的行为。 3.路德看重圣礼。他认为圣礼是恩典的导管。但慈运理却把圣礼保留为基督徒外在的记号,因为基督己经那样设立并吩咐圣礼。 以上二点和其它许多方面的看法,慈运理都和路德很不一样。 第五节慈运理对宗教改革之重要性 1.慈运理不像路德具有领导的地位。路德临终之前,凡与路德有连系的人均一致承认路德有一种决定性的权威。甚至路德逝世之后,他的影响继续扩大。慈运理就不是那样,他虽有许多同情者,但他们都不承认他为他们的领袖。他们都自认为独立的神学家或思想家,与慈运理毫不相干。 2.慈运理的著作不能与路德、加尔文等两人的著作相比美。慈运理的著作有许多优美的词句。但却缺少深奥的思想。他是一个实际的人物,所写的书都想要影响人。可惜,他的著作在属灵上不起领导的作用。慈运理在主后一五二二年至一五三三年间写了许多书,但其中没有一本书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3.慈运理曾经被称为自由主义潮流的先锋。但与现今的自由主义比较起来,
他还算相当的保守。因他仍旧相信复原教的基要教理。其中包括相信基督之神性和他的赎罪为一种代替的祭物。然而,他若与路德、黑兰顿、加尔文等三人比较的话,他就显得有几分自由派的趋向。慈运理认为基督教是最完善的宗教;但也认为异教中也有真的宗教,并且一样有可能讨神的喜悦。依他看来,催促基督降世为人,不是因世人罪孽和世人败坏的缘故;乃是因世人是他最高的创造,有其崇高地位的缘故。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慈运理的自由主义思想。 第六节慈运理对几项教理的看法 1.圣经 慈运理从律法的观点运用圣经。他把圣经当作一本生活的法则。他不了解律法和福音两者之间的差别,因此他不会区别律法和福音。依他看来,律法就好象福音一样,是上帝慈爱旨意的启示。经由他研究律法的本质之后,他说,律法并不定人的罪。但是,路德却指出律法和福音之间的大差别。路德说,律法定人的罪,但福音却要拯救人。律法的功用,就是叫人知罪并认罪。但在福音里,我们有洁净的根源。 2.有关上帝之教理 有关上帝之教理,是慈运理神学体系的中心点。他的整个结构都建立在他的上帝的教理上。他的神学体系,以神为中心,而不以基督为中心。他强调上帝之主权。他坚决主张一神
论。他极力反对天主教敬拜遗物和图像。他以上帝之教理为他一切思想之中心,并经该教理反对天主教。慈运理认为上帝是永存的、经常工作的、无所不知的、是一切良善之起源、是第一推动因和万因之因。上帝统治世界,犹如灵魂支配身体一般。凡违背他旨意之事都不会发生。凡发生的,都可能追溯到他的能力。上帝的旨意就是要永不改变地管治全宇宙。由于以这种决定论推论的结果,他便宣布说:「一切的邪恶和一切的良善,都一样地可归因于上帝;连亚当犯罪堕落的事亦可归因于上帝。但我们不能控告上帝有罪,因他不处在律法之下。」他又说:「若在人里头,绝无自由意志的话,便可把偷盗、凶杀和一切罪都推给上帝,并且说一切是由他的旨意所弄成的。既然如此,诸如奸淫、凶杀就都不是罪了,因它们是出乎神之作为,上帝为其始因、推动者、指使者。但事实上,它们是出乎人之作为,所以它们就是罪。因上帝不受律法之限制,但人须受律法的定罪。上帝从太初就知道并有意思要造将堕落的人。不过,同时他也决定他儿子要取人性而成为人,以便拯救堕落的人类。 3.慈运理对罪的看法 原罪就是那不完善的性情之软弱和缺陷。人在出生时,使带有这种缺陷,唯人本身没有过错。这种遗传的罪是一种
疾病,但不是一种罪债。原罪使人的性情变成脆弱,但人的肉体比灵魂更有能力。从这种原罪的疾病里生出个人的罪来,犹如树枝从树干生出来一般。因此,罪就是忽视创造主之律法,并宁愿听从自己而不跟随主。罪就是背逆上帝。按慈运理的解说,人是没有自救的可能性。 4.拣选 上帝既然是造出万事之绝对因,他便是一个客观拣选的因。这种客观拣选,是无条件的、不变的、永恒的。拣选令人得救,甚至被拣选者在未获得信心之先死了,也能得救。因此,他说,上帝的拣选不被限定在基督教国之内,他的拣选乃延伸到旧约的众圣徒,甚至延伸到希腊、罗马的诸英雄,诸如纥库勒斯(Hercules),苏格拉底、雅里斯底德(Aristides)、努玛(Numa)、伽妥(Cato)等英雄和圣贤人物。总之,凡忠心耿耿的人都能上天堂。他的看法与路德的看法大异其越。路德乃是主张一种主观的拣选。这种主观的拣选与信心和称义,是丝毫不可分离的。路德说:「当听从那位道成肉身的圣子,这样,预定或是拣选就会自自然然地临到。」但慈运理却倡导客观拣选,全是端赖神随意之谕令。依慈氏看来,拣选教理的价值就是要废除自由意志和功德。不过,它也带来一种毫不留情的决定论。 5.
信心 慈运理认为信心是坚固被拣选者的一种记号。但在另一方面路德却使信心与悔改和称义联合起来。依慈氏看来,拣选不须要依靠信心,但信心却随在拣选之后。对那从太古之前已被拣选的人而言,在他们未有信心之先早己被拣选了。因此,被拣选者承蒙拣选乃是靠着上帝所灌注之信心。这样他们必定得救。但路德却认为信心是得救的媒介,人是藉着信心得救的。再者,慈氏虽强调称义的教理,但他对这个教理却不像路德那样有深厚的宗教关心。慈氏认为称义是扑救天主教功德行为的良药。 6.基督论 慈运理很精细地区别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他虽把两性分开,但他却主张基督单一的位格。慈氏因太严格区别基督之两性,至使路德派的人觉得,慈运理在这一点上是偏向涅斯多留主义的。慈氏说,基督升天之后;按其神性来讲,他是无所不在的。但依其人性而论,他却被限定在天堂某个固定的地方。 7.教会 真正的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和信徒的交往,是由「那些被上帝旨意所注定得永生的被拣选者」所组成。唯有上帝知道这个被拣选者的教会。信心使被拣选者能够明白他是属于这个教会的会员。不过,他却不知道别人是否属于这个教会的会友。如此推论,实际上,就会形成两个教会。一为可见之教
会,是由那些藉着施行圣礼而称呼基督为主的人所组成。一是不可见之教会,只包括被拣选者而已。慈氏不会沟通可见与不可见两个教会间的密切关系。 8.圣礼 基督是教会的头,他设立了洗礼和圣餐的仪式,并吩咐他的教会施行这些圣礼。不过,问题是圣礼是否真是恩典的工具。依慈运理看来,圣礼不能带什么给被拣选者。因被拣选者早就有把握他们是蒙拣选的、并藉着信心得到了救恩。若是这样,设立圣礼又有什么目的呢?他说,圣礼之施行,乃是将个人所持有的恩典,作为一种公开的见证。藉着领受圣礼,每个教友便能表明他是教友。因此圣礼就是会友与教会联合的记号,并藉着公开的告白以表明会友之忠心。圣礼没有超然的内容,它乃是某件事的外在象征,即那已在内心所作成之事的外在象征。 洗礼就是用清水洗净的一种仪式。洗礼表明我们已经进入教会,并作了神的百姓。既然是神的百姓就要过着正直纯洁的生活。因此洗礼仅是一种内在重生的记号和象征。 圣餐也是一种记号和象征。起初,慈运理的看法和伊拉斯姆相同。他们认为在圣餐中,有基督身体的真正临在。不过,以后慈运理改变了他先前的看法。这种改变,主要是由于他收到一位荷兰的人文主义者何尼斯的一封著名书信的缘故。
何尼斯说,「这是我的身体」这句话,意指「这是表明我的身体。」慈氏对这封信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其影响。以后他便与伊拉斯姆破裂。同时他也不赞同路德的合质论.他使主张象征论。他说,圣餐就是与基督相交。他也强调信心是圣餐的构成因素。他说,基督实际上不临在于圣餐中。不过,藉着信心的力量,我们便能想象到基督,或将基督活画在我们的心中。所以圣餐主要还是一种纪念,以记念基督之死。因上帝将他的圣子和圣子救赎的功劳当作礼物赐给我们。所以圣餐也是一种向上帝感谢的方法。慈运理不信圣餐中有主身体真正临在的理由有三:第一、圣经宣布「肉体是没有益处的」(约六:63)。第二、他的哲学不容许属天的和属地的,能有那么密切的结合。第三、他的基督论主张基督的人性被限定在天堂的某个固定地方。基督依他的人性,不能临在于圣餐中。因他经常坐在天堂上帝的右边。 9.慈运理与路德的教理上之比较 (1)关于基督位格中两性之关系。慈运理的解释靠近涅斯多留,主张人性和神性间之关系为一种相伴的关系。但路德却主张是两性有机的联合。 (2)关于道。慈氏强调内在之道,靠近重洗派。路德强调成文之道、口讲之道。 (3)关于人之天然败坏。慈氏承认
在人里头只有软弱。这种软弱不成为真实的罪,除非它构成犯罪的行为。路德却坚持这种天然的、有罪性的败坏,是人类真实的、特殊的罪。 (4)关于洗礼。依慈运理看来,洗礼就是加入教会,也就是承认做基督徒的一种标志。依路德看来,洗礼为重生、赦罪、基督的义之归与等三件事的圣礼。 (5)关于称义。对慈运理看来,信心与称义随在拣选之后。但路德却把称义当作罪和恩典之间的中心位置,藉着称义,人方能与神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