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三章 福音的本质  

教会工人培训手册 by 未知

第三章福音的本质

今天许多人在传福音的口号之下,火热的响应了,但是他们所传的却离开福音很远。许多人以福音作号召,建立许多的工作,但是他们所做的,却往往与福音的爱心相差太远。福音是什么?如果一个人没有装备到了解福音到底是什么的程度,就不应当传福音:因为这样他不但不能够得到果效,而且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耶稣基督为罪人死了,又为罪人的缘故,从死里复活了,使盼望可以临到众人。保罗说:「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3~4)。所以传一个死而没有复活的耶稣不是传福音;传一个复活而没有真正死的耶稣也不是传福音。

以下从三方面来探讨福音的本质。

一、福音本身的本质

1.救赎性:基督的救恩把人与上帝联合一起,其它宗教的救赎论,没有一个比福音完整、正确,他们只有一些代替性的模糊观念。

救赎性的福音只有在上帝的启示中,才看得清楚。

(1)耶稣基督的死是代替性的牺牲:为什么说他的死是代替性的牺牲呢?因为如果他没有死,我们就没有办法脱离受咒诅的罪人地位。他站在受咒诅的地位上,代替了我们。

哥林多后书五章二十一节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无罪的要替我们成为罪;彼得前书三章十八节,也清楚的告诉我们:义的要代替不义的人受害;彼得前书二章二十四节更告诉我们:基督为我们担当了罪的审判,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这些经文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无论是保罗的神学,彼得的神学,或是希伯来书作者的神学,都没有脱离这个代替性牺牲的重要思想。

基督的死是代替性的牺牲。其实本来应该是我们应受审判、受愤怒,但是基督却站在我们的地位受审判,担当了我们的罪,代替我们死,使我们可以不必受审判。

若我们清楚了解他曾经为我们死了,那么,我们就不去为自己活,而只为那替我们死而复活的生活,这样的想法,正是奉献的基础。

基督的死是代替性的牺牲,代替了我,也为了我,纵使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耶稣也乐意来到世界上,为我而死;不是因为他欠我债,是因为我需要他。上帝的旨意就是这样奇妙,他的爱也是这样的高深。因着他代替性的牺牲,把我们带回他的怀抱。

(2)耶稣基督的死是挽回性的牺牲:耶稣基督所受的死、所领的杯、所领受的愤怒审判,挽回了上帝的愤怒,也挽回了我们应当灭亡的地位。当人正向着永远的审判、永远的定罪以及永远的刑罚就近的时候,有谁拦截?在上帝的愤怒倾倒下来之前,又有谁能拦阻?谁能挽回?没有一个人能,只有耶稣基督。

我们要定晴仰望那能拯救我们脱离将来愤怒的基督,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告诉我们:唯有耶稣基督能拯救我们脱离将来的愤怒。将来的愤怒到底是谁发的愤怒呢?就是羔羊的大愤怒。上帝的愤怒透过羔羊彰显出来,那些不信的人,到时都要大声呼喊说:石头啊!压在我们的身上!大山啊!倒在我们的身上,因为我们不能看见那羔羊的愤怒,我们要与子亲嘴,因为羔羊快要发怒了。

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不再谈救恩,也不再谈上帝的拯救、上帝的慈爱,而是谈上帝的公义和上帝的审判,这样的公义和审判,将临到那些不肯接受的人。

耶稣基督挽回上帝的愤怒,阻止我们走向永远审判以及永远定罪的道路,使我们可以留存下来,回到上帝的面前。藉着这样的挽回祭,上帝收回了他的怒气;保守并停止我们走上灭亡的脚步;他的救赎也临到我们的身上。

十字架是爱的真空的地方,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时,爱已彰显了,而我们的罪正在他的身上。基督在十字架上不能接受人的爱,也不能接受上帝的爱——因为那儿是爱的真空,因此在十字架上的他也就成了爱的源头,这是个矛盾的反和律。就这样,上帝的愤怒被他挽回;就这样,我们灭亡的脚步停止了;就这样,我们回到上帝的面前。

(3)耶稣基督的死是买赎性的牺牲:他把我们从罪的权柄、死的权柄、作奴仆可怕的环境中买赎回来,使我们从撒但权下归向上帝,从黑暗中归向光明,成为他国度里蒙爱的一份子,与他同蒙应许、同归一体、同为后嗣。

凡是没有好好研究真理的人,都不应当随便教导别人,因为他可能讲错。在我自己的教会里,一位重要的领袖曾讲了一篇很错误的道。他说:耶稣基督流了血,把他的代价交给魔鬼,才把我们从魔鬼手里抢出来。这篇道是错的。我们暂时在魔鬼的统治之下,但是,我们并没有欠魔鬼的债,而是欠上帝的债。基督把债付给上帝,完全满足上帝公义的要求,也把我们从撒但的手中抢夺回来,使我们归向上帝。这是他代替我们,把我们欠上帝的荣耀、欠上帝的债还清楚。

买赎性的牺牲,正像启示录一章五节所说:「使我们脱离罪恶。」也像启示录五章九节告诉我们的:「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上帝。」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六章二十节更提到:「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上荣耀上帝。」

彼得前书一章提到:「你们得赎,……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中文在「血」字上加「宝」字,无形中把信仰表达得更清楚了,我们得赎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着基督那无瑕无疵、无**的羔羊宝血。买赎性的牺牲,使我们成为属于主的人。

(4)耶稣基督的死是复和性的牺牲:藉着基督的死,我们不但不再做上帝的仇敌,而且可以与上帝和好。因着基督接受罪的咒诅、律法的咒诅,我们得以被称义,成了一个被称为无罪的人。

「称义」原来是希腊人用的律法名词,也是法院法庭宣告无罪的审判词,称义就是算为没罪的意思。因着称义,我们可以与上帝和好与上帝作仇敌的人,藉着耶稣基督的死,可以回到上帝的面前;藉着耶稣基督的血,罪也得以赦免:藉着耶稣基督的复活,更得以领受上帝在基督里所给我们的义。

基督的死,让我们看到四方面的意义:代替性的牺牲、挽回性的牺牲、买赎性的牺牲,以及复和性的牺性。这四方面的牺牲,己经替我们成就了所有宗教、哲学、教育、政治、科学以及所有人的文化没有办法达到的事。

2.独一性:基督自己说,除非藉着他,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真理如果是被人找出来的,则人是主体,真理是客体;真理若自己宣称:「我是真理」,则真理是主体,我们领受启示的人,便为客体。所有宗教的真理都是客体性的真理,只有基督自我宣称性的真理是主体性的真理。非真理者自称真理是夜郎自大的狂傲,而真理本身自我宣告时,是他谦卑来到人间,将这至高的真理向人显明,所以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

当耶稣受审判时,所有的话都不回答,只有真理本身启示的权威他才回答。「你是基督吗?」他说:「你说的是。」「你是上帝的儿子?」「你说的是。」「你是犹太人的王?」「是!」为何他只回答这些问题,因为这个真理主体性的自我宣称一旦否定,他就不是主体性的真理,所以耶稣一定要回答。

基督这样自称,彼得也这样强调:「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上帝与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他是基督,但人不能容纳这个主体性的真理,其它宗教的绝对化就排斥了这件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

3.完全性:福音本身有自我成全的能力,不需加上其他东西成全它。上帝是自我成全、满足、永存、独立的,福音的本身,也有这个本质,不需加上人为的因素使之更完全。凡是企图加上人的功劳在里面以成全的,都是福音的仇敌。

4.绝对性:基督本身是从绝对界-上帝那里来的,他整个的计划不是历史上偶然的事件,不是人思想的产品,也不是文化产生的结果,乃是上帝在永恒中所定的旨意,所以福音一定是绝对的,不能加减什么。这个绝对性表明福音已经自我满足到一个地步,不需要再加上任何的功劳,也不能减少任何一点。

福音的完整性,是基督教跟其他宗教主要不同的地方。在众宗教里,例如回教企图在上帝与人中间废除中保,认为人可以直接到上帝面前:天主教则在上帝与人中间多加一个中保-圣母。无论加减,都违背福音的完整性和绝对性。

如果我们没有持守福音的四个本质,我们就不可能有坚定心志争战的勇气。

二、福音在其他文化及宗教间的本质

1.永恒性:福音绝对不会因为时代进步,而变得不需要,也不会因时代改变有所改变;这个永恒不变性,乃因福音是上帝在永恒中所定的旨意。福音不是时代的产品,所以不可能被时代淘汰。

福音历久弥新。启示录所记载的被杀羔羊,就是在创世以前被杀的羔羊,表明上帝以基督的死来救赎他的选民,叫所有选民建立教会。这不是上帝偶然的行动,也不是历史中一个偶然的计划,而是永世的行动。

在上帝那儿没有突然产生的事情。上帝永远的计划就是福音。如果我们没有看到福音永恒的本质,我们会跟着时代随便跑;惟有真正了解福音意义的人,才不会向时代低头。因为凡从时代产生的东西,一定会被另一个时代淘汰:只有耶稣基督的福音不是如此,他的根源从亘古到永远。

2.普世性:基督的救恩如果是从永恒而来,基督救恩的能力便是超越地界。「天国的福音必须传到万国,然后末期才来到」,「你们要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这两句话便把犹太人狭隘的观念打破了,而把福音的普世性显明出来。

没有一个文化,没有一个国家,也没有一个思潮不需要藉助基督的福音来带进更完全的地步,世上没有一个人不需要耶稣基督的福音。所以,我们不能以种族偏见来传福音,只能用上帝托付你某一个民族的心态来传福音:即使用这种心态传讲,也不能使你传福音的对象感到超越其他的民族。传福音时应该一视同仁。了解福音普世性的本质,使我们传福音时有普世性的心肠。

3.争战性:福音不是说教性的运动,不是理论性的教导,也不是道德规范的推衍:福音乃是藉着上帝所给我们的争战能力,把人从亚当的源流抢夺回来,归向耶稣基督。这是一场争战,一个人争战观念强,他的事奉就不会靠自己,而会坚心靠上帝,用各样智慧、谋略、能力来作主的工。

三、福音在传扬中的本质

1.反合性:福晋本身是反合性的,在传扬时又是反合性,所以具有双重反合的本质,这是指表面相反,内里相合。由何处看出这特性呢?以传福音为例,凡是需要福音的人,都不觉得他需要福音,最不感觉需要福音的人,最需要福音,所以反合。保罗听见马其顿的呼声,一去之后,得到的是进监牢的结果,这便是传福音的反合性。

若对反合性认识清楚,便不会因人表面抗拒而灰心,反而会在传扬中斗志更坚定。人不会反对不重要的事,只会反对有威胁的事,而构成威胁的事,一定是个很大的存在。如果有人反对,要感谢主。最反对的人一定最需要福音,不要被他的反对吓退。

至于福音本身的反合性,在于十字架是最软弱的地方,却彰显最大的能力;十字架是最羞辱的地方,却把上帝的荣耀彰显出来;十字架是无抵抗的,却成为抗拒撒但最大的能力,因之福音本身是反合性。

2.主动性:传福音要主动的「去」,这个观念-「去」要常常提倡、提醒、坚持。主作工是主动的;愈主动传扬福音的人,愈体会上帝的心意,也愈接近圣经的原则:愈主动传扬福音的教会,愈是火热,因她靠近福音的本质-主动性。

3.适应性(灵活性):这是指传福音的方式、地点、人物都可以改变,可以在市场、田间、路上……传,用各种媒体传,但基本教义却不可变。

4.个别性:无论你开如何大的布道会,其终点乃是要人个别与上帝发生关系,所以个人布道是基础,布道会只是一个收割的机会,叫人有系统的听到福音。耶稣的十二门徒中,至少有七个是用个别工作得来的。

5.积极性:要把福音是超越文化、理性、解决人一切困难的信念放在人里面,积极相信福音是人一切难题的答案。不论文化如何悠久精粹,总有其暇疵,福音可把人生命深处的东西,很积极的带出来。

耶稣和法利赛人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死守规条,把自己限制在动辄得咎的被动圣洁里面,而耶稣却在主动性的圣洁里,超过规条去影响别人。他手可以按在死人及麻疯病人身上,按律法这是不行的,他以圣洁去影响不圣洁的,医治了他们。

6.分化性:福音一传扬,一定会把对象分成两边:信和不信的。若有人不信,传的人不必自责,若有人相信也不必快乐;若快乐是因自己的名在天上,而非别人接受福音。

7.再生性:真正的福音果效一定产生重生得救的人,而重生的人一定再产生重生的人,福音绝对不会因有逼迫而衰微,反而会更兴旺。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第三章福音的本质 今天许多人在传福音的口号之下,火热的响应了,但是他们所传的却离开福音很远。许多人以福音作号召,建立许多的工作,但是他们所做的,却往往与福音的爱心相差太远。福音是什么?如果一个人没有装备到了解福音到底是什么的程度,就不应当传福音:因为这样他不但不能够得到果效,而且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耶稣基督为罪人死了,又为罪人的缘故,从死里复活了,使盼望可以临到众人。保罗说:「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3~4)。所以传一个死而没有复活的耶稣不是传福音;传一个复活而没有真正死的耶稣也不是传福音。 以下从三方面来探讨福音的本质。 一、福音本身的本质 1.救赎性:基督的救恩把人与上帝联合一起,其它宗教的救赎论,没有一个比福音完整、正确,他们只有一些代替性的模糊观念。 救赎性的福音只有在上帝的启示中,才看得清楚。 (1)耶稣基督的死是代替性的牺牲:为什么说他的死是代替性的牺牲呢?因为如果他没有死,我们就没有办法脱离受咒诅的罪人地位。他站在受咒诅的地位上,代替了
我们。 哥林多后书五章二十一节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无罪的要替我们成为罪;彼得前书三章十八节,也清楚的告诉我们:义的要代替不义的人受害;彼得前书二章二十四节更告诉我们:基督为我们担当了罪的审判,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这些经文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无论是保罗的神学,彼得的神学,或是希伯来书作者的神学,都没有脱离这个代替性牺牲的重要思想。 基督的死是代替性的牺牲。其实本来应该是我们应受审判、受愤怒,但是基督却站在我们的地位受审判,担当了我们的罪,代替我们死,使我们可以不必受审判。 若我们清楚了解他曾经为我们死了,那么,我们就不去为自己活,而只为那替我们死而复活的生活,这样的想法,正是奉献的基础。 基督的死是代替性的牺牲,代替了我,也为了我,纵使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耶稣也乐意来到世界上,为我而死;不是因为他欠我债,是因为我需要他。上帝的旨意就是这样奇妙,他的爱也是这样的高深。因着他代替性的牺牲,把我们带回他的怀抱。 (2)耶稣基督的死是挽回性的牺牲:耶稣基督所受的死、所领的杯、所领受的愤怒审判,挽回了上帝的愤怒,也挽回了我们应当灭亡的地位。当人正向着永远的审判、永远的定罪
以及永远的刑罚就近的时候,有谁拦截?在上帝的愤怒倾倒下来之前,又有谁能拦阻?谁能挽回?没有一个人能,只有耶稣基督。 我们要定晴仰望那能拯救我们脱离将来愤怒的基督,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告诉我们:唯有耶稣基督能拯救我们脱离将来的愤怒。将来的愤怒到底是谁发的愤怒呢?就是羔羊的大愤怒。上帝的愤怒透过羔羊彰显出来,那些不信的人,到时都要大声呼喊说:石头啊!压在我们的身上!大山啊!倒在我们的身上,因为我们不能看见那羔羊的愤怒,我们要与子亲嘴,因为羔羊快要发怒了。 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不再谈救恩,也不再谈上帝的拯救、上帝的慈爱,而是谈上帝的公义和上帝的审判,这样的公义和审判,将临到那些不肯接受的人。 耶稣基督挽回上帝的愤怒,阻止我们走向永远审判以及永远定罪的道路,使我们可以留存下来,回到上帝的面前。藉着这样的挽回祭,上帝收回了他的怒气;保守并停止我们走上灭亡的脚步;他的救赎也临到我们的身上。 十字架是爱的真空的地方,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时,爱已彰显了,而我们的罪正在他的身上。基督在十字架上不能接受人的爱,也不能接受上帝的爱——因为那儿是爱的真空,因此在十字架上的他也就成了爱的源头
,这是个矛盾的反和律。就这样,上帝的愤怒被他挽回;就这样,我们灭亡的脚步停止了;就这样,我们回到上帝的面前。 (3)耶稣基督的死是买赎性的牺牲:他把我们从罪的权柄、死的权柄、作奴仆可怕的环境中买赎回来,使我们从撒但权下归向上帝,从黑暗中归向光明,成为他国度里蒙爱的一份子,与他同蒙应许、同归一体、同为后嗣。 凡是没有好好研究真理的人,都不应当随便教导别人,因为他可能讲错。在我自己的教会里,一位重要的领袖曾讲了一篇很错误的道。他说:耶稣基督流了血,把他的代价交给魔鬼,才把我们从魔鬼手里抢出来。这篇道是错的。我们暂时在魔鬼的统治之下,但是,我们并没有欠魔鬼的债,而是欠上帝的债。基督把债付给上帝,完全满足上帝公义的要求,也把我们从撒但的手中抢夺回来,使我们归向上帝。这是他代替我们,把我们欠上帝的荣耀、欠上帝的债还清楚。 买赎性的牺牲,正像启示录一章五节所说:「使我们脱离罪恶。」也像启示录五章九节告诉我们的:「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上帝。」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六章二十节更提到:「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上荣耀上帝。」 彼得前书一章提到:「你们得赎
,……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中文在「血」字上加「宝」字,无形中把信仰表达得更清楚了,我们得赎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着基督那无瑕无疵、无**的羔羊宝血。买赎性的牺牲,使我们成为属于主的人。 (4)耶稣基督的死是复和性的牺牲:藉着基督的死,我们不但不再做上帝的仇敌,而且可以与上帝和好。因着基督接受罪的咒诅、律法的咒诅,我们得以被称义,成了一个被称为无罪的人。 「称义」原来是希腊人用的律法名词,也是法院法庭宣告无罪的审判词,称义就是算为没罪的意思。因着称义,我们可以与上帝和好与上帝作仇敌的人,藉着耶稣基督的死,可以回到上帝的面前;藉着耶稣基督的血,罪也得以赦免:藉着耶稣基督的复活,更得以领受上帝在基督里所给我们的义。 基督的死,让我们看到四方面的意义:代替性的牺牲、挽回性的牺牲、买赎性的牺牲,以及复和性的牺性。这四方面的牺牲,己经替我们成就了所有宗教、哲学、教育、政治、科学以及所有人的文化没有办法达到的事。 2.独一性:基督自己说,除非藉着他,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真理如果是被人找出来的,则人是主体,真理是客体;真理若自己宣称:「我是真理
」,则真理是主体,我们领受启示的人,便为客体。所有宗教的真理都是客体性的真理,只有基督自我宣称性的真理是主体性的真理。非真理者自称真理是夜郎自大的狂傲,而真理本身自我宣告时,是他谦卑来到人间,将这至高的真理向人显明,所以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 当耶稣受审判时,所有的话都不回答,只有真理本身启示的权威他才回答。「你是基督吗?」他说:「你说的是。」「你是上帝的儿子?」「你说的是。」「你是犹太人的王?」「是!」为何他只回答这些问题,因为这个真理主体性的自我宣称一旦否定,他就不是主体性的真理,所以耶稣一定要回答。 基督这样自称,彼得也这样强调:「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上帝与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他是基督,但人不能容纳这个主体性的真理,其它宗教的绝对化就排斥了这件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 3.完全性:福音本身有自我成全的能力,不需加上其他东西成全它。上帝是自我成全、满足、永存、独立的,福音的本身,也有这个本质,不需加上人为的因素使之更完全。凡是企图加上人的功劳在里面以成全的,都是福音的仇敌。 4.绝对性:基督本身是从绝对界-上帝那里来的,他整个的
计划不是历史上偶然的事件,不是人思想的产品,也不是文化产生的结果,乃是上帝在永恒中所定的旨意,所以福音一定是绝对的,不能加减什么。这个绝对性表明福音已经自我满足到一个地步,不需要再加上任何的功劳,也不能减少任何一点。 福音的完整性,是基督教跟其他宗教主要不同的地方。在众宗教里,例如回教企图在上帝与人中间废除中保,认为人可以直接到上帝面前:天主教则在上帝与人中间多加一个中保-圣母。无论加减,都违背福音的完整性和绝对性。 如果我们没有持守福音的四个本质,我们就不可能有坚定心志争战的勇气。 二、福音在其他文化及宗教间的本质 1.永恒性:福音绝对不会因为时代进步,而变得不需要,也不会因时代改变有所改变;这个永恒不变性,乃因福音是上帝在永恒中所定的旨意。福音不是时代的产品,所以不可能被时代淘汰。 福音历久弥新。启示录所记载的被杀羔羊,就是在创世以前被杀的羔羊,表明上帝以基督的死来救赎他的选民,叫所有选民建立教会。这不是上帝偶然的行动,也不是历史中一个偶然的计划,而是永世的行动。 在上帝那儿没有突然产生的事情。上帝永远的计划就是福音。如果我们没有看到福音永恒的本
质,我们会跟着时代随便跑;惟有真正了解福音意义的人,才不会向时代低头。因为凡从时代产生的东西,一定会被另一个时代淘汰:只有耶稣基督的福音不是如此,他的根源从亘古到永远。 2.普世性:基督的救恩如果是从永恒而来,基督救恩的能力便是超越地界。「天国的福音必须传到万国,然后末期才来到」,「你们要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这两句话便把犹太人狭隘的观念打破了,而把福音的普世性显明出来。 没有一个文化,没有一个国家,也没有一个思潮不需要藉助基督的福音来带进更完全的地步,世上没有一个人不需要耶稣基督的福音。所以,我们不能以种族偏见来传福音,只能用上帝托付你某一个民族的心态来传福音:即使用这种心态传讲,也不能使你传福音的对象感到超越其他的民族。传福音时应该一视同仁。了解福音普世性的本质,使我们传福音时有普世性的心肠。 3.争战性:福音不是说教性的运动,不是理论性的教导,也不是道德规范的推衍:福音乃是藉着上帝所给我们的争战能力,把人从亚当的源流抢夺回来,归向耶稣基督。这是一场争战,一个人争战观念强,他的事奉就不会靠自己,而会坚心靠上帝,用各样智慧、谋略、能力来作主的工。 三、福音在传扬
中的本质 1.反合性:福晋本身是反合性的,在传扬时又是反合性,所以具有双重反合的本质,这是指表面相反,内里相合。由何处看出这特性呢?以传福音为例,凡是需要福音的人,都不觉得他需要福音,最不感觉需要福音的人,最需要福音,所以反合。保罗听见马其顿的呼声,一去之后,得到的是进监牢的结果,这便是传福音的反合性。 若对反合性认识清楚,便不会因人表面抗拒而灰心,反而会在传扬中斗志更坚定。人不会反对不重要的事,只会反对有威胁的事,而构成威胁的事,一定是个很大的存在。如果有人反对,要感谢主。最反对的人一定最需要福音,不要被他的反对吓退。 至于福音本身的反合性,在于十字架是最软弱的地方,却彰显最大的能力;十字架是最羞辱的地方,却把上帝的荣耀彰显出来;十字架是无抵抗的,却成为抗拒撒但最大的能力,因之福音本身是反合性。 2.主动性:传福音要主动的「去」,这个观念-「去」要常常提倡、提醒、坚持。主作工是主动的;愈主动传扬福音的人,愈体会上帝的心意,也愈接近圣经的原则:愈主动传扬福音的教会,愈是火热,因她靠近福音的本质-主动性。 3.适应性(灵活性):这是指传福音的方式、地点、人物
都可以改变,可以在市场、田间、路上……传,用各种媒体传,但基本教义却不可变。 4.个别性:无论你开如何大的布道会,其终点乃是要人个别与上帝发生关系,所以个人布道是基础,布道会只是一个收割的机会,叫人有系统的听到福音。耶稣的十二门徒中,至少有七个是用个别工作得来的。 5.积极性:要把福音是超越文化、理性、解决人一切困难的信念放在人里面,积极相信福音是人一切难题的答案。不论文化如何悠久精粹,总有其暇疵,福音可把人生命深处的东西,很积极的带出来。 耶稣和法利赛人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死守规条,把自己限制在动辄得咎的被动圣洁里面,而耶稣却在主动性的圣洁里,超过规条去影响别人。他手可以按在死人及麻疯病人身上,按律法这是不行的,他以圣洁去影响不圣洁的,医治了他们。 6.分化性:福音一传扬,一定会把对象分成两边:信和不信的。若有人不信,传的人不必自责,若有人相信也不必快乐;若快乐是因自己的名在天上,而非别人接受福音。 7.再生性:真正的福音果效一定产生重生得救的人,而重生的人一定再产生重生的人,福音绝对不会因有逼迫而衰微,反而会更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