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传福音者的心志
马太福音廿八章有关大使命的记载,是主所发出的命令;而罗马书一章十三至十七节,是接受这命令者心志的表达。上帝的心志藉着大使命表达出来,而一个合神心意的人,能在这段圣经中找到他心志的共鸣。
传福音首要之务,是明白基督到底有多大。传道者若什么都懂,却不懂自己所传的基督,世上没有比这更大的灾祸!你认识的基督有多大,就能把基督的工作做得多好。若基督教界对信仰模糊不清,怎能把道传得好呢?因为我们只能传我们所确信的。
基督绝非新派人士所言,只是个好人而已,也不只是历史上出现过三十三年半的那位加利利人。他曾在与法利赛人的辩论中,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们看见人子回到他原来的地方,怎么样?」这是永恒的基督向历史中的宗教领袖挑战。我们所信仰的基督乃创世以前就是神,与上帝同享荣耀的;我们所信的基督是复活以后回到父的宝座那里永永远远的上帝。所以新派神学好像有很丰富的基督论知识,若从信仰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把基督限制在只有人性而无神性的范围里。如果基督没有神性,我们就没有什么可以向自己交持的。基督超越时间、空间、自然,他是永远的基督,是宇宙性的基督。这样丰富的基督被彰显在世界面前,我们实在不必惧怕世界的政治及哲学体系,因为在我们里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因此上帝的儿女,绝对不该假谦卑把自己的信仰埋藏起来。
欠债的人
保罗说:「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在这段话的背后,他有着怎样的心志呢?他自觉是一个欠福音债的人,还债的催迫,带领他迈向完全。一个自觉够好的人,是不会进步的,唯有那些感觉不足的人,才会求长进。我们事奉不能进步的原因,就是因为太快自我满足了。我们对主的爱,永远能不满足,我们对肢体间的爱也要永不满足——不是不满足人对我的爱,乃是不满足我对人的爱。保罗说:「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这种亏欠是对传福音的亏欠。惟有在爱神、爱人及传福音这三件事上,不断追求补足亏欠的人,才是有美好灵性的人。
我们在传福音的事上感觉亏欠吗?也许我们该再反省教会的宣教工作。教会为什么要差传?如果问保罗,他会直接的回答:我欠他们的债。这种对人的亏欠,就是世界福音化的异象。一个得救的人,上帝就直接把这异象放在他里面,所以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是一个传福音给别人的人。只要他是人!
保罗说:「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这句话到底包含了什么呢?这是说基督的福音有办法供应每一种人的需要,保罗把自己预备好,面对各样的挑战。这句话太伟大,值得每个教会放在教会最重要的祷告里。在美国一项统计中,提到有些教会适合高级知识分子,有些教会适合中等阶级,有些则专门预备给没有学问的人。教会的大公性在那里?教会的讲台供应那一种需要呢?华人教会对世界传福音的贡献,应该回到更广大的心志里,向保罗看齐,预备好自己,面对各阶层的人。
这里提到的四种人,已将全世界的人都包括进去了,而保罗说他欠他们的债。换言之,只要是人,就需要福音;只要是人,就是我们关怀的对象:只要是人,耶稣就能拯救;只要是人,基督的福音就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这种伟大的信念,以及全副的装备,应当也在我们里面。让我们拥有广大无边的爱。你怕知识分子吗?你怕向那些受过高深教育的人传道吗?害怕的原因只有两个:第一自己装备不够,所以怕他们:第二因为你的爱不够,所以怕他们。
化外人和希利尼人
保罗的四种对象中,聪明人、愚拙人不必解释,大家都明白。但谁是化外人呢?保罗是指巴尔干半岛以北,没有多大文明的人,这些人就像中国长城以北的野蛮民族,常常入侵,保罗称为化外人。化外人体格健壮,但他们的思想不如他们的体力,当中国已经相当文明时,他们仍属野蛮人。
希利尼人又是谁呢?就是巴尔干半岛南部的人,散住在亚该亚、马其顿及四周的地方。希利尼人与化外人截然不同,他们受希腊影响而有高度文化,不但注重哲学的理论,对于人生种种,也颇有见地。事实上西方文化,从两个源头开始,一是希伯来,另一就是希腊,前看提供西方信仰的基础,后者提供西方论的基础,而希利尼人就是一群受希腊影响,有高度文化的人。
保罗和在加利利被拣选的那些门徒不同,向他站在世界理性文化最高峰的地区,向他们宣告:希利尼人,我欠你们的债,我能供应你们基督的福音,能解决你们的问题。保罗说这话时,苏格拉底已死了几百年,但希利尼文化却连绵了八百年,从耶稣以前四百年到耶稣以后四百年,这段时间,正好是酝酿基督教和基督教初期发展的时间。正当希利尼文化要建立整个西方的文明基础时,基督教诞生成为一抗衡的力量。这位加利利的小民--耶稣,能给西方什么东西呢?保罗成为上帝忠心的仆人,有见识的看见,耶稣基督的确能解决高度文明中人们遭遇的问题。
希腊哲人
一九七七年我特地到希腊,去找保罗踏过的亚略巴古地方,我要站在那儿思想保罗这位传道者的心志。当我向上看时,就在很靠近的地方,有希腊文化和希腊宗教最重要的庙字;再向下看,就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理斯多德曾教导人的雅典城。
当年苏格拉底告诉人,真正的知识是从认识自己开始。如果认识自己是一切知识的根源,那么认识自己的根源是什么呢?苏格拉底没有答案,只有圣经给我们答案:没有人可以不认识上帝而认识自己。到了柏拉图时代,他放弃了人类学,把研究重点放在唯心论上。到了亚理斯多德时代,既放弃了唯心论,注重现实世界,注重科学方法。到了保罗传福音时代,亚理斯多德、柏拉图的哲学都不再具有意义。
苏格拉底的哲学精神可在其他三派思想中表现。
三种人生哲学
保罗传道时,有三种人生哲学影响当时的人。
第一种是怀疑派。这些人不容易接受任何结论,他们认为真理根本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他们以为从一个角度看事情,可以什么都对,也可以什么都不对。这是一种反对权威的思想体系,也是今天很多知识分子的看法。
第二神是唯乐派。这派思想家曾在雅典和保罗相遇交通过,基本上他们是无神论及唯物论者,他们强调不管死后的问题、宗教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和今天的生活无关,倒不如吃吃喝喝过一生:找到快乐,就成全了人生的意义。
第三种是向善派。追求向善的人生,注重道德问题,此派影响最广,上自皇帝,下至奴隶,都在范围之内。他们提倡男女平等、种族平等、解放奴隶、阻止战争;如果这些伟大的思想,已经包含在向善的文化系统中,那就难怪他们不觉得需要基督,这正像今天中国士大夫很难接受基督的原因。
在这三种思想观念交织包围的环境里,保罗说:希利尼人呀,我欠你们债,我能供应你们!
了解他们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谈差传绝不只是收些钱,送到别的地方去。我们要思想如何把魔鬼在人心里建立起来的骄傲自大营垒打破,为基督预备道路。这件事太大,我们要走的路还远,我们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保罗说: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中国教会要救谁?要传福音给谁?认识他们多少?今天,这一群人正向我们呼吁:「解决我们的问题!」求上帝帮助我们谦卑,追求真正了解他们,了解基督的广阔以及他无限的国度,了解整个差传广大的工场,了解他们所有哲学、政治、思想体系背后的脆弱!然后把福音传扬出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同得福音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