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作新事的上帝——黄凤想
证坛 by 山东省基督教协会
经文:赛43:18-21;太26:6-12;可14:3-9
在基督教的神学范畴中,有一个关于上帝属性的教义,论到上帝的属性时,我们常常会联想到上帝的全在、全知、全能、不变性等不可传达的属性;还有上帝的可传达的属性,例如:知识、智慧、真实、良善、慈爱,圣洁、公义等。每当我们论到上帝的不变性之属性时,需要我们特别谨慎,以免将不变性与不动性之间划等号:好像上帝是静止的,停留在一个地方,一动也不动,他不为人类的一切所动。如果上帝具有这样的属性的话,对我们的痛苦、忧伤、欢笑,他都没有反应,这样的上帝是“不被推动的推动者”,是哲学家的上帝,这样的一位上帝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上帝的不变性也不是指他好象一种有限的东西,充塞一切的空间,乃是指空间不能限制他的活动,他不像我们为距离所限制。上帝的不变性是指他超过有限受造物的局限。上帝的不变性与我们所理解的上帝停留在一个空间,一动也不动,什么事情也不做不一样,与此相反,上帝的这个属性给予我们希望,使我们意识到,上帝不受时空、受造物的局限,他能超越这一切,直接靠近我们,帮助、安慰我们。按照耶稣所言:“我父作事到如今”。
主耶稣是道成肉身来到世间,按照使徒约翰的用语,耶稣将那不能看见的上帝向我们显明出来。在主耶稣身上我们能明白上帝的心意,通过耶稣在世上的行动和工作让我们看见了上帝。今天,我们所读的马可福音14:3-9,与马太福音26:6-13,记载了耶稣在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被一个女人用香膏膏抹的事情,通过这一个事情,就能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不受任何人和事物局限的,一直作新事的上帝。
现在,让我们先来详细地分析这个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女人的奉献。
四福音书中都有记载耶稣被一个女人用香膏膏抹的故事,所不同的是路加记载的那浇香膏在耶稣脚上,又用头发去擦拭的女人,是一位声名狼藉的坏女人,她可能是一个妓女(路7:36-50);圣经学者认为马太福音26:6-13节和马可福音14:3-9节所论的,跟约翰福音12:1-11节所论的也不是同一件事,因为“逾越节前六日”几个字(约12:1)和马太福音26:2节“过两天是逾越节”几个字,并与马可福音14章1节不相符合。而马太福音26:6-13与可14:3-9节所记载的是同一件事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两位福音书的作者(马太、马可)都没有记载这个女人的名字,因此,我们也没有必要花太多精力去考证这个女人到底是谁?她出身如何?是一个罪人,还是一个妓女?我们需要留意的是,这个女人奉献得到主耶稣的称赞,这应该给予现今的基督徒有很大的启发。
第一,这个女人奉献上她最珍贵的东西。
当时耶稣在伯大尼,一个称呼西门的麻风者家里坐席。犹太人通常不是坐在地上,而是身子靠着矮长沙发卧榻,左臂支撑着卧榻,右手则拿取食物。当有人走进来,他所站立的位置便高过坐席的人。现在我们把镜头聚焦在伯大尼长大麻风者西门的家门口,突然进来一个妇人,她手里拿着一个装满香膏的玉瓶。通常按照犹太习俗,当客人进屋或坐席吃饭时,主人必须把香水洒几下滴在客人的身上,以表示敬意。但当我们将镜头拉近时,我们发现这个女人不是洒几滴在耶稣的头上,而是把玉瓶打破用整瓶的香膏来膏抹耶稣。
这个女人为什么要将玉瓶打破呢?她或者希望把整瓶香膏用尽。照着东方民族的习惯,有时一只被某个尊贵之人用过的杯子,必须把它打碎,而不让别的身份较低的人去使用。另外,马可记载说,这香膏可卖三十多两银子(可14:5),当时一个人用一年的时间才能赚到三十多两银子,换句话说,这一玉瓶香膏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当耶稣与他的门徒谈论如何使聚集的群众吃饱,腓力的回答是,二十多两的银子,才勉强可以买饼使他们吃饱。这香膏的价值相当于五千人吃饱一餐的价值。
对于这个女子来说,她把香膏献给了耶稣,因为这是她一切所有之中最珍贵的。她没有奉献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放在家中徒占空间的东西,没有价值的旧东西。她把最珍贵的献上,她得到了耶稣的称赞。亚伯拉罕为什么会得到上帝使者的称赞,因为他把他最珍贵、家中最有价值的,他所生的儿子以撒献上。
在今天的教会中,许多人的奉献也是将自己看为最珍贵的献上吗?我看并不一定。为什么有些教堂中摆满了旧的家具,堆满了几乎可视作破烂的旧衣服?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最珍贵的献上;为什么基督徒仍然以追求权力、名利、金钱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他们自己的心献给神。我们的教堂不是垃圾站,不是旧货交易市场;我们的上帝是不悦纳你献上你自己看为没有价值的东西,你把自己看为最珍贵的献上了吗?
第二,这个女子的奉献是抓住时机的奉献。
当我们把镜头移向耶稣的门徒时,我们看到耶稣的门徒对这个女人的奉献行为非常的不满。但耶稣说,这是一件美事。从耶稣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女人的奉献是耶稣喜爱的。如果注意上下文,我们看到这一个故事之后所发生的就是犹大出卖耶稣,和耶稣被抓,受死等一连串的事情,我们说这个女人是抓住时机的奉献是因为从此以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去膏抹耶稣。生活中的一种悲剧,往往是自己受了感召,想去做一件事时,但又拿不定主意去做,结果是再也没有机会去做,给自己造成遗憾。记得去年的暑假里,有一天,爷爷非常口渴,让我倒水给他喝,给他倒完水之后,我就返回自己的房间去看书,在看书的时候,我有一种感动,也许爷爷并不是口渴,而是想跟我说说话,谈谈天,可我并没有去顺应心中的感动,而是坚持看书,一会爷爷喝完水就走出去了。可时间没有给我留下机会再次给爷爷聊聊天,在去年的寒假未来临之前,爷爷就去世了,当我在学校中接到爷爷去世的消息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剩下的只有爷爷让我倒水,想与我聊天的那一幕。这也是迄今为止,最令我感到遗憾的一幕。
弟兄姊妹,伯大尼的这位女子抓住了时机献上了自己的爱心,得到耶稣的称赞。若我们都能效法这个妇人,照着从爱产生出来的念头,不计较后果便立即去做,那么整个世界都会变得美丽和友善,充满着关怀和善意,我们的人生也必定是丰富多彩的。要抓住时机,顺应心中的感动,立即去行动,不要使自己的生命中充满了遗憾。
其次,门徒的反应。
伯大尼的这位女子不仅献上了自己最珍贵的香膏,而且也是抓住时机将自己的爱心转化为行动。但对于那些跟从耶稣很久的门徒来说,这个女人的所作所为无疑是一种浪费。他们先是心中很不喜悦,接着嘴唇就说出责备的话:“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可14:4-5),继尔他们就向那个女人生气。在门徒的眼中,这种举动是完全没必要的,他们所看到的是香膏的价值,却没有看到香膏背后那一颗充满热诚的爱心。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是物质的价值,还是心灵、精神的价值?门徒们的选择是物质的价值,所以他们认为,这个女人的奉献是一种浪费;而耶稣却与他们相反,认为心灵、精神的价值更为重要。在这里我们不是要否定物质的价值,而是强调心灵、精神的价值对于一个人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注重追求物质的价值,以得到有形的物质财富为满足,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成为工作、生活的奴役,成为工作这个庞大机器上的一个部件。缺少自我的个性,那么这种人的价值又在哪里可以得到体现呢?这种“单面人”不是上帝要求我们去做的。
正是因为看到了香膏的价值,门徒们责备那个女人的奉献,好象他们自己的奉献方式才是最正确的。门徒这种墨守陈规的态度是否在今天的教会生活中根绝了呢?我看并不见得。在教会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议论纷纷的声音,说某某信徒怎么样没有遵守教会定的规章制度去向一个在教堂门口乞讨的人送衣送饭;某某同工没有按照我们大家所公认的方式去帮助人……难道我们为了维护一个规条就宁愿牺牲信徒心中那单纯的爱心吗?为了使大家保持一致,我们就必须以牺牲心中爱的感动为代价吗?
在耶稣几年的传道生涯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给人带来心灵自由的人,他没有用犹太教的一些精神枷锁来捆绑人的心灵,我们看到他在安息日医治病人,帮助有需要的人,因为他看的是人的价值,而非桎梏(zhìgù)人的规条的价值。——从表面上看,门徒似乎很热诚的要去帮助贫穷的人,但是犹太拉比有话说:“上帝许可穷人常与我们同在,使我们行善的机会永不至于消失”。有的事情我们随时可以做,有的事我们只能做一次,一旦失去机会,就永远错失良机。所以耶稣对门徒说:“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可14:7)这节经文所强调的不是将耶稣与穷人们相比较,应该先向谁行善的问题,它所强调的是我们要分辨哪些事情是现在必须要做的。耶稣的话启发门徒要看到那个女人的最可贵的地方,是她能够顺应心中爱的感动而马上采取行动。
最后,我们看到耶稣的解释。
我个人认为,发生在伯大尼西门家中的这一个故事的重心是后面的几节经文,也就是耶稣对这一个事件的解释:“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可14:6-8)。
耶稣所看重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件实物,他尊重的是人的价值,而不是物的价值。他深切地意识到这位女子那颗完全献上的心,她将自己最看为宝贵的献给了上帝,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难道这不是最好的、最完全的奉献吗?我们有没有想过,难道这位妇女真的是为耶稣安葬而准备的香膏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位女子就比耶稣的门徒更相信他的话,对照经文的上下文,我们看到这一个故事后面紧接着是犹大出卖耶稣(可14:10-11),犹大相信耶稣所说关于他在世上工作的话吗?然后是耶稣预言其最亲爱的门徒彼得要三次不认他(14:27-31),彼得相信耶稣所言自己要在世受苦,被钉十字架的信息吗?你不要忘记耶稣的许多门徒直到他复活之后才想起耶稣所说的话,更不要提“相信”二字了。这样,这位妇人就比耶稣的门徒更加相信耶稣所说的一切话。按照当时东方的习俗,死人的身体需先沐浴,然后用油膏抹,当身体受膏抹之后,瓶子随即打破,碎片与死人一同埋葬在坟墓里。所以当她知道耶稣即将完成在这世的工作,她用香膏膏抹耶稣,通过打破玉瓶和膏抹的动作,这个女子预先为耶稣的安葬作了预备。如果这位女子并不是为耶稣的安葬准备香膏,那么耶稣对这件事的评论就会带给我们更大的触动,那就是耶稣将她的行动予以最完满的解释——是一件美事,是为我安葬用的。
在门徒和其他人看来不屑一顾的动作,但耶稣却给予最完满的解释,又有什么比得上理解耶稣的心更重要的了。耶稣这样的解释就意味着,这个女子是比他的门徒更加理解他在世的工作,这对于一个生活在父权制度下,没有地位的女人是一个多么大的肯定和鼓励啊!犹太拉比曾经如此祷告,“上帝我感谢你,因为你没有将我造成一个外邦人或者一个女人”。耶稣却说:这个女人所做的是一件美事,是一件令耶稣感动的事。门徒们,他们不是自诩为跟随耶稣的人吗?他们与耶稣的关系这么亲近,他们知道何时在耶稣的身上做美事吗?他们对耶稣在世上的目的,不是经常流露出不理解吗?
“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可14:9)。这个故事以这样的一句话结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句话涵盖的意义很多。它说明耶稣对福音的事工是具有前瞻性,福音要在“普天之下”传扬;另外,为什么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她所做的与福音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记念她呢?
关于这位女子,圣经没有留下她的姓名、生平事迹、出身平民还是官宦之家,但他们要纪念她,因她的行动向历世历代墨守陈规的人提出了挑战,挑战人们去打破桎梏人的精神枷锁,伤害人心灵不能使人健康生长的陈规,更新上帝是静止不动、高高坐在天上的观念,挑战人们去认识那一位正在做新事的上帝。通过耶稣对她的行动的解释,我们应该意识到,上帝比我们想象的都大,并且上帝做事的方式并非千篇一律的,我们不能将自己所想象的上帝和上帝做事的方式作为标准去评判我们周围的人,因为上帝不是一再的重复他做事的方式,他是一位永活的上帝,他不受一切受造之物的限制,他一直在做新事。放开你的胸怀去接受你的周围,与你有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奉献方式的人们吧,因为他们也许正在做美事,上帝已经接纳了他们,你又何必用那陈旧的观念去辖制他们呢?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上一页下一页
经文:赛43:18-21;太26:6-12;可14:3-9 在基督教的神学范畴中,有一个关于上帝属性的教义,论到上帝的属性时,我们常常会联想到上帝的全在、全知、全能、不变性等不可传达的属性;还有上帝的可传达的属性,例如:知识、智慧、真实、良善、慈爱,圣洁、公义等。每当我们论到上帝的不变性之属性时,需要我们特别谨慎,以免将不变性与不动性之间划等号:好像上帝是静止的,停留在一个地方,一动也不动,他不为人类的一切所动。如果上帝具有这样的属性的话,对我们的痛苦、忧伤、欢笑,他都没有反应,这样的上帝是“不被推动的推动者”,是哲学家的上帝,这样的一位上帝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上帝的不变性也不是指他好象一种有限的东西,充塞一切的空间,乃是指空间不能限制他的活动,他不像我们为距离所限制。上帝的不变性是指他超过有限受造物的局限。上帝的不变性与我们所理解的上帝停留在一个空间,一动也不动,什么事情也不做不一样,与此相反,上帝的这个属性给予我们希望,使我们意识到,上帝不受时空、受造物的局限,他能超越这一切,直接靠近我们,帮助、安慰我们。按照耶稣所言:“我父作事到如今”。 主耶稣是道成肉身来到世间,按照使徒
约翰的用语,耶稣将那不能看见的上帝向我们显明出来。在主耶稣身上我们能明白上帝的心意,通过耶稣在世上的行动和工作让我们看见了上帝。今天,我们所读的马可福音14:3-9,与马太福音26:6-13,记载了耶稣在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被一个女人用香膏膏抹的事情,通过这一个事情,就能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不受任何人和事物局限的,一直作新事的上帝。 现在,让我们先来详细地分析这个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女人的奉献。 四福音书中都有记载耶稣被一个女人用香膏膏抹的故事,所不同的是路加记载的那浇香膏在耶稣脚上,又用头发去擦拭的女人,是一位声名狼藉的坏女人,她可能是一个妓女(路7:36-50);圣经学者认为马太福音26:6-13节和马可福音14:3-9节所论的,跟约翰福音12:1-11节所论的也不是同一件事,因为“逾越节前六日”几个字(约12:1)和马太福音26:2节“过两天是逾越节”几个字,并与马可福音14章1节不相符合。而马太福音26:6-13与可14:3-9节所记载的是同一件事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两位福音书的作者(马太、马可)都没有记载这个女人的名字,因此,我们也没有必要花太多精力去考证这个女人到底是
谁?她出身如何?是一个罪人,还是一个妓女?我们需要留意的是,这个女人奉献得到主耶稣的称赞,这应该给予现今的基督徒有很大的启发。 第一,这个女人奉献上她最珍贵的东西。 当时耶稣在伯大尼,一个称呼西门的麻风者家里坐席。犹太人通常不是坐在地上,而是身子靠着矮长沙发卧榻,左臂支撑着卧榻,右手则拿取食物。当有人走进来,他所站立的位置便高过坐席的人。现在我们把镜头聚焦在伯大尼长大麻风者西门的家门口,突然进来一个妇人,她手里拿着一个装满香膏的玉瓶。通常按照犹太习俗,当客人进屋或坐席吃饭时,主人必须把香水洒几下滴在客人的身上,以表示敬意。但当我们将镜头拉近时,我们发现这个女人不是洒几滴在耶稣的头上,而是把玉瓶打破用整瓶的香膏来膏抹耶稣。 这个女人为什么要将玉瓶打破呢?她或者希望把整瓶香膏用尽。照着东方民族的习惯,有时一只被某个尊贵之人用过的杯子,必须把它打碎,而不让别的身份较低的人去使用。另外,马可记载说,这香膏可卖三十多两银子(可14:5),当时一个人用一年的时间才能赚到三十多两银子,换句话说,这一玉瓶香膏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当耶稣与他的门徒谈论如何使聚集的群众吃饱,腓力的回答是,二十多两
的银子,才勉强可以买饼使他们吃饱。这香膏的价值相当于五千人吃饱一餐的价值。 对于这个女子来说,她把香膏献给了耶稣,因为这是她一切所有之中最珍贵的。她没有奉献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放在家中徒占空间的东西,没有价值的旧东西。她把最珍贵的献上,她得到了耶稣的称赞。亚伯拉罕为什么会得到上帝使者的称赞,因为他把他最珍贵、家中最有价值的,他所生的儿子以撒献上。 在今天的教会中,许多人的奉献也是将自己看为最珍贵的献上吗?我看并不一定。为什么有些教堂中摆满了旧的家具,堆满了几乎可视作破烂的旧衣服?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最珍贵的献上;为什么基督徒仍然以追求权力、名利、金钱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他们自己的心献给神。我们的教堂不是垃圾站,不是旧货交易市场;我们的上帝是不悦纳你献上你自己看为没有价值的东西,你把自己看为最珍贵的献上了吗? 第二,这个女子的奉献是抓住时机的奉献。 当我们把镜头移向耶稣的门徒时,我们看到耶稣的门徒对这个女人的奉献行为非常的不满。但耶稣说,这是一件美事。从耶稣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女人的奉献是耶稣喜爱的。如果注意上下文,我们看到这一个故事之后所发生的就
是犹大出卖耶稣,和耶稣被抓,受死等一连串的事情,我们说这个女人是抓住时机的奉献是因为从此以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去膏抹耶稣。生活中的一种悲剧,往往是自己受了感召,想去做一件事时,但又拿不定主意去做,结果是再也没有机会去做,给自己造成遗憾。记得去年的暑假里,有一天,爷爷非常口渴,让我倒水给他喝,给他倒完水之后,我就返回自己的房间去看书,在看书的时候,我有一种感动,也许爷爷并不是口渴,而是想跟我说说话,谈谈天,可我并没有去顺应心中的感动,而是坚持看书,一会爷爷喝完水就走出去了。可时间没有给我留下机会再次给爷爷聊聊天,在去年的寒假未来临之前,爷爷就去世了,当我在学校中接到爷爷去世的消息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剩下的只有爷爷让我倒水,想与我聊天的那一幕。这也是迄今为止,最令我感到遗憾的一幕。 弟兄姊妹,伯大尼的这位女子抓住了时机献上了自己的爱心,得到耶稣的称赞。若我们都能效法这个妇人,照着从爱产生出来的念头,不计较后果便立即去做,那么整个世界都会变得美丽和友善,充满着关怀和善意,我们的人生也必定是丰富多彩的。要抓住时机,顺应心中的感动,立即去行动,不要使自己的生命中充满了遗憾。 其次,门徒
的反应。 伯大尼的这位女子不仅献上了自己最珍贵的香膏,而且也是抓住时机将自己的爱心转化为行动。但对于那些跟从耶稣很久的门徒来说,这个女人的所作所为无疑是一种浪费。他们先是心中很不喜悦,接着嘴唇就说出责备的话:“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可14:4-5),继尔他们就向那个女人生气。在门徒的眼中,这种举动是完全没必要的,他们所看到的是香膏的价值,却没有看到香膏背后那一颗充满热诚的爱心。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是物质的价值,还是心灵、精神的价值?门徒们的选择是物质的价值,所以他们认为,这个女人的奉献是一种浪费;而耶稣却与他们相反,认为心灵、精神的价值更为重要。在这里我们不是要否定物质的价值,而是强调心灵、精神的价值对于一个人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注重追求物质的价值,以得到有形的物质财富为满足,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成为工作、生活的奴役,成为工作这个庞大机器上的一个部件。缺少自我的个性,那么这种人的价值又在哪里可以得到体现呢?这种“单面人”不是上帝要求我们去做的。 正是因为看到了香膏的价值,门徒们责备那个女人的奉献,好象他们自己的奉献方式才是最正确的。门徒这种墨守陈规的
态度是否在今天的教会生活中根绝了呢?我看并不见得。在教会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议论纷纷的声音,说某某信徒怎么样没有遵守教会定的规章制度去向一个在教堂门口乞讨的人送衣送饭;某某同工没有按照我们大家所公认的方式去帮助人……难道我们为了维护一个规条就宁愿牺牲信徒心中那单纯的爱心吗?为了使大家保持一致,我们就必须以牺牲心中爱的感动为代价吗? 在耶稣几年的传道生涯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给人带来心灵自由的人,他没有用犹太教的一些精神枷锁来捆绑人的心灵,我们看到他在安息日医治病人,帮助有需要的人,因为他看的是人的价值,而非桎梏(zhìgù)人的规条的价值。——从表面上看,门徒似乎很热诚的要去帮助贫穷的人,但是犹太拉比有话说:“上帝许可穷人常与我们同在,使我们行善的机会永不至于消失”。有的事情我们随时可以做,有的事我们只能做一次,一旦失去机会,就永远错失良机。所以耶稣对门徒说:“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可14:7)这节经文所强调的不是将耶稣与穷人们相比较,应该先向谁行善的问题,它所强调的是我们要分辨哪些事情是现在必须要做的。耶稣的话启
发门徒要看到那个女人的最可贵的地方,是她能够顺应心中爱的感动而马上采取行动。 最后,我们看到耶稣的解释。 我个人认为,发生在伯大尼西门家中的这一个故事的重心是后面的几节经文,也就是耶稣对这一个事件的解释:“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可14:6-8)。 耶稣所看重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件实物,他尊重的是人的价值,而不是物的价值。他深切地意识到这位女子那颗完全献上的心,她将自己最看为宝贵的献给了上帝,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难道这不是最好的、最完全的奉献吗?我们有没有想过,难道这位妇女真的是为耶稣安葬而准备的香膏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位女子就比耶稣的门徒更相信他的话,对照经文的上下文,我们看到这一个故事后面紧接着是犹大出卖耶稣(可14:10-11),犹大相信耶稣所说关于他在世上工作的话吗?然后是耶稣预言其最亲爱的门徒彼得要三次不认他(14:27-31),彼得相信耶稣所言自己要在世受苦,被钉十字架的信息吗?你不要忘记耶稣的许多门徒
直到他复活之后才想起耶稣所说的话,更不要提“相信”二字了。这样,这位妇人就比耶稣的门徒更加相信耶稣所说的一切话。按照当时东方的习俗,死人的身体需先沐浴,然后用油膏抹,当身体受膏抹之后,瓶子随即打破,碎片与死人一同埋葬在坟墓里。所以当她知道耶稣即将完成在这世的工作,她用香膏膏抹耶稣,通过打破玉瓶和膏抹的动作,这个女子预先为耶稣的安葬作了预备。如果这位女子并不是为耶稣的安葬准备香膏,那么耶稣对这件事的评论就会带给我们更大的触动,那就是耶稣将她的行动予以最完满的解释——是一件美事,是为我安葬用的。 在门徒和其他人看来不屑一顾的动作,但耶稣却给予最完满的解释,又有什么比得上理解耶稣的心更重要的了。耶稣这样的解释就意味着,这个女子是比他的门徒更加理解他在世的工作,这对于一个生活在父权制度下,没有地位的女人是一个多么大的肯定和鼓励啊!犹太拉比曾经如此祷告,“上帝我感谢你,因为你没有将我造成一个外邦人或者一个女人”。耶稣却说:这个女人所做的是一件美事,是一件令耶稣感动的事。门徒们,他们不是自诩为跟随耶稣的人吗?他们与耶稣的关系这么亲近,他们知道何时在耶稣的身上做美事吗?他们对耶稣在世上的目的,不是
经常流露出不理解吗? “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可14:9)。这个故事以这样的一句话结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句话涵盖的意义很多。它说明耶稣对福音的事工是具有前瞻性,福音要在“普天之下”传扬;另外,为什么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她所做的与福音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记念她呢? 关于这位女子,圣经没有留下她的姓名、生平事迹、出身平民还是官宦之家,但他们要纪念她,因她的行动向历世历代墨守陈规的人提出了挑战,挑战人们去打破桎梏人的精神枷锁,伤害人心灵不能使人健康生长的陈规,更新上帝是静止不动、高高坐在天上的观念,挑战人们去认识那一位正在做新事的上帝。通过耶稣对她的行动的解释,我们应该意识到,上帝比我们想象的都大,并且上帝做事的方式并非千篇一律的,我们不能将自己所想象的上帝和上帝做事的方式作为标准去评判我们周围的人,因为上帝不是一再的重复他做事的方式,他是一位永活的上帝,他不受一切受造之物的限制,他一直在做新事。放开你的胸怀去接受你的周围,与你有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奉献方式的人们吧,因为他们也许正在做美事,上帝已经接纳了他们,你又何必用那陈旧的观念去辖
制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