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课 诗篇 之一
圣经课程 by 巴斯德
题示:请读诗篇一至四十一篇,若可能的话,同时参看英文修订本(RevisedVersion),每篇起码看两遍,特别留意希伯来诗平行法的运用,并试欣赏希伯来诗体的特色,也注意有几多首的诗题是标着「大卫的诗」。
「有时我真奇怪一些人的胆色,他们肆无忌讳地谈论神;我看过一本书是写给异教徒的,开头第一章就想从自然界之工作来证明神……这只能叫人觉得我们宗教的佐证,实在是太脆弱了……你可曾注意到,没有一个圣经作者曾企图藉着自然界来证明神的存在。」
——巴斯噶(Pascal“Pensees,”IV,242,243)
我们应怎样介绍这卷诗篇呢?历代以来,谁能说得清楚它曾帮助过多少敬畏神的人?密尔顿和莎士比亚的诗加起来比不上它,它却比它们更真实亲切;身体怎样胜过衣裳,诗篇所代表的本体也怎样胜过它诗的本身;它也包含着一套极强之神学架构——不是理论性的神学,而是代表人类亲切经验的实用神学。同样地,生命怎样胜于饮食,诗篇所代表的生动经验也照样超越了抽象的教义;使诗篇能成为敬畏神的人的宝贝者,正是这道理。
「献给希腊神只的诗,大体上都保存下来。」艾利葛(C.J.Ellicott)说:「但若拿它们与诗篇比,其分别又何止天壤?你可以拿塞理(Shelley)所译的,与诗篇中任何一首来比较。从希腊的史诗中,你可以读到诗人怎样藉着华美的词藻,旋律优雅的诗句,再加上褒扬颂赞,曲意奉承的说话来庆贺他们的神或半人半神的诞生,却找不到一对流泪的眼,低垂的头,挣扎的灵,或是满有希望的信心——这一切是叫诗篇不与群伦的因素!这一切是敬虔者共有的经验!」
诗篇就像个水不扬波的湖,反映着人情绪上变幻无穷的天空。它又像一条淙淙小溪,尽管汇流着不少辛酸泪,仍能叫疲弱的心灵得着安歇;它也是一个四季如春的花园,花丛中不错是隐伏着尖刺的花茎,春夏秋冬,却是香气扑鼻繁花吐艳。它像个音色优美的小提琴,可以奏出赞美与祷告,凯旋与失败,快乐与悲伤,希望与惧怕的音符,使人类多面化之情怀能藉着它飞越崇岭汪洋,直达天廷。
加尔文说:「我习惯称诗篇为灵魂之解剖学——谁不能从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影子?确然如此,不管是悲伤、痛苦、忧惧、怀疑、希望、焦虑,或是困扰我们思想上的问题,你都会从诗篇中找到回响——圣灵都要给我们显出来。」
属灵的价值
首先吸引我们注意的,是诗篇对我们情绪与感情的引导,一如圣经其他地方对我们信心与行动的引导一样,都是清楚而明确。在米兰作主教的安波罗修(Ambrose)说:「圣经每一篇都满了神恩惠的香气,但没有如诗篇那样清雅芬芳的;历史启迪我们,律法教导我们,预言则宣告,责备,管教;道德纲纪是循循善诱;而诗篇呢?它是包罗一切,它确是人得救之良药。」
自诗篇成书之日,就在神儿女的属灵生命上占一极重要的位置。古时希伯来人在圣殿唱它,今天的犹太人在会堂唱它;新约时代的信徒唱它(参西三16;雅五13);就是现在普天下的基督徒也不断从它得到帮助。
更重要的乃是,诗篇不单在崇拜中常用,也是个别信徒灵修时最喜欢阅读的一卷书。每一个受试炼,在磨难的基督徒,均可从诗篇内曾经走过这条荆棘满途的先人脚踪,知所行止进退,得到安慰鼓励。前人的经验叫现代受试炼者的眼泪除去苦涩;受逼害被遗忘的人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得到希望和力量;为罪难过痛哭的人亦可从其中得到悔改回转之力。不错,主怎样在启示录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怀着祷告心情读诗篇的,照样可看见主在诗篇中显现。对爱神的人来说,诗篇确是他们的灵粮、安慰、同情,和确信。它是「忧患之子」的叹息与歌唱,而每句却也是响自灵程的金言玉语。
展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六十六卷神的话语,但我们岂能不特别为诗篇而感谢神?
诗篇(Psalm)一词,源自希腊文(Psalmos双数是Psalmoi),意思即是「用弦乐奏的诗章」,是在主前三世纪把希伯来文旧约圣经译成希腊文之七十士译本,首先用Psalmoi这词来作这组希伯来文诗歌的名称,拉丁文武加大译本(LatinVulgate)亦沿用此名,之后,英译本以至中译本就一直采用它。
这名称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很多篇均是可以谱以音乐来唱的诗(Odes),就像我们中国之「诗经」之可以入乐一样。从诗题中,我们发现有五十五首是有「交与伶长」等语,其意即是由今日所称之「诗班长」负责领导唱出。伶长是昔日希伯来人崇拜中之领唱者。很多诗篇都是属于抒情诗,是表达诗人的感情之作,是可以伴着七弦琴或竖琴来唱的,就像第四篇之诗题,就有「大卫的诗,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等语。「丝弦的乐器」,希伯来文是Neginoth,此字与希腊文之Psalter,英文之Psalter,同样出名,意即弦琴或丝弦乐器。
希伯来文之诗篇,是以Tehillim为名,意即「赞美」,或称Tephiloth,意即「祈祷」。此名可能源自七十二篇二十节「耶西的儿子大卫的祈祷完毕」。不过此二名不尽能说明每篇诗之性质的,它们却可表达我们中文名称所不能表达之属灵内涵。我们只要明白它们之属灵性质,以「诗篇」之仍是较为通俗易记,因为新约圣经也是以此称之(参路二十42;徒一20,十三33)。
收集与形成
明显地诗篇是一本诗集,在希伯来文圣经中,七十三篇是「大卫的诗」或类似的诗题;十二篇是亚萨的诗,他是大卫在耶路撒冷的诗班长(参代上六39,十五17、19,十六5;代下二十九30);十一篇有「可拉的后裔」等诗题,属于这一类的应有十二篇,因为四十二篇的诗题应也包括四十三篇;一篇是所罗门的(七十二篇);一篇是以斯拉人希幔的(八十八篇);一篇是以斯拉人以探的(八十九篇),一篇是摩西的(九十篇);加起来刚是一百篇(可拉后裔以十一篇计),余下五十篇则是无名氏的了。
诗篇是集多人之作,又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并由多人而编集者;大概大卫的诗是在大卫辞世后不久而集成,跟着就是可拉后裔那一组在稍后加入,亚萨的诗又比可拉后裔的迟一点,之后就是其他诗人和无名氏的作品了。尽管它的编者不只一人,但文士以斯拉之功劳大概最多,现今之形式相信是他一人所定。
全集共分十卷,每卷均以类似赞美诗之句而结,很可能这些结尾不是原来所有,而是后人加上,表示一卷之结束(参八十九52)。
五卷之划分如下:
卷一:一至四十一篇。
卷二:四十二至七十二篇。
卷三:七十三至八十九篇。
卷四:九十至一百零六篇。
卷五:一百零七至一百五十篇。
首二卷主要是大卫的;卷三主要是亚萨的;卷四主要是无名氏的,或「孤寡」诗——拉比对没诗题之诗均以此(Orphan)称之;卷五部分是大卫,其他是无名氏之作。
很可能第一组是所罗门所收集,第二组是利未人可拉的后裔;第三组是希西家,第四和五组是以斯拉和尼希米等。因此诗篇之写作以至收集,是经过起码五百年的时间而成。
诗篇与五经
五卷诗篇在性质上颇近圣经开头的五经。自以斯拉以后,在分散的犹太人当中兴起了会堂的制度,他们开始要求明白神的律法。原因是当时的犹太人不懂得当时的律法书,再加上他们所了解之律法与应许,跟他们自己的经历和遭遇颇有出入的地方,他们便设法去解释神的话语。起初他们自然是用口头讲授,后来便用笔记录下来,以文字来解释律法的典藉(类似现代之解经书),他们称之为米大示Midrashim,单数是Midrash,意即「探讨」或「解释」。按Midrash论诗篇的第一节,「摩西把五本律法书赐给以色列人,与它互相辉映的,就是大卫的诗篇,也是分成五卷。」近代犹大学者德里支(Delitzsch)也说:「诗篇是另一套五经,反映摩西五经的思想,它们是以色列民众对神的心声,正如五经是神对以色列人的启示一样。」
诗篇与五经之间不单只是在数目上相辉映,诗篇之五卷诗,在主题上与五经之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也有很多相同之处:第一卷与创世记,说的是关于人的;第二卷与出埃及记,说的是关于救赎;第三卷与利未记,说的是关于圣殿;第四卷自摩西之诗起(九十篇),与民数记说的都是有关万国认识耶和华,那天,人就不再须要流离失所,度「旷野」的生涯;第五卷与申命记是感谢神的信实,尤重神话语的宝贵,就如最长的一篇诗第一百一十九篇就是全论到神律法之奇妙。不过有些地方我们是要读者注意的。一方面这个题目(即诗篇与五经之关系)仍有很多地方值得花功夫发掘,但另一方面也不要牵强附会,为找二书之相同点而硬把自己的意思塞进去,免得害了这种研经法。
属灵的信息
诗篇的中心信息可以说是「赞美的祷告」,自始至终,我们看见诗人怎样从叹息流泪变为欢呼赞美。若就全诗篇看,这信息更为突出,直到全诗篇的最后五首,每首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的呼吁和感叹。
我们试把前面说过的,列为一表,以助记忆:
诗篇:灵修之书
赞美的祷告
段落作者信息
第一卷(一~四十一)
第二卷(四十二~七十二)
第三卷(七十三~八十九)
第四卷(九十~一○六)
第五卷(一○七至一五○)以大卫为主
以大卫为主
以亚萨为主
多为无名氏
部分为大卫
另为无名氏与创世记同
与出埃及记同
与利未记同
与民数记同
与申命记同
下一课我们要研究的,有诗题,每组之诗,及具代表性之诗。但在完结这一课之前,让我们谨记全诗篇之分段及其信息,并感谢神为我们留下这丰富的宝藏。
在研究圣经时,有两个极端是要小心避免的:一就是不要牵强附会,奇花妙巧,硬把自己的意思读进去;第二就是不要太机械化(或理性化),免得错过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信息。有些人的脑根是非常富幻想力,他们有「美化」一切实物的倾向,结果就会使圣经变成一本魔术书。另一些人则生性多疑,他们不肯相信在字义之外,还有「双关」的启示,这种态度亦易叫人如入宝山而空手回。真理的灵却能使我们避免极端,而进入真理。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上一页下一页
题示:请读诗篇一至四十一篇,若可能的话,同时参看英文修订本(RevisedVersion),每篇起码看两遍,特别留意希伯来诗平行法的运用,并试欣赏希伯来诗体的特色,也注意有几多首的诗题是标着「大卫的诗」。 「有时我真奇怪一些人的胆色,他们肆无忌讳地谈论神;我看过一本书是写给异教徒的,开头第一章就想从自然界之工作来证明神……这只能叫人觉得我们宗教的佐证,实在是太脆弱了……你可曾注意到,没有一个圣经作者曾企图藉着自然界来证明神的存在。」 ——巴斯噶(Pascal“Pensees,”IV,242,243) 我们应怎样介绍这卷诗篇呢?历代以来,谁能说得清楚它曾帮助过多少敬畏神的人?密尔顿和莎士比亚的诗加起来比不上它,它却比它们更真实亲切;身体怎样胜过衣裳,诗篇所代表的本体也怎样胜过它诗的本身;它也包含着一套极强之神学架构——不是理论性的神学,而是代表人类亲切经验的实用神学。同样地,生命怎样胜于饮食,诗篇所代表的生动经验也照样超越了抽象的教义;使诗篇能成为敬畏神的人的宝贝者,正是这道理。 「献给希腊神只的诗,大体上都保存下来。」艾利葛(C.J.Ellicott)说:「但若拿它
们与诗篇比,其分别又何止天壤?你可以拿塞理(Shelley)所译的,与诗篇中任何一首来比较。从希腊的史诗中,你可以读到诗人怎样藉着华美的词藻,旋律优雅的诗句,再加上褒扬颂赞,曲意奉承的说话来庆贺他们的神或半人半神的诞生,却找不到一对流泪的眼,低垂的头,挣扎的灵,或是满有希望的信心——这一切是叫诗篇不与群伦的因素!这一切是敬虔者共有的经验!」 诗篇就像个水不扬波的湖,反映着人情绪上变幻无穷的天空。它又像一条淙淙小溪,尽管汇流着不少辛酸泪,仍能叫疲弱的心灵得着安歇;它也是一个四季如春的花园,花丛中不错是隐伏着尖刺的花茎,春夏秋冬,却是香气扑鼻繁花吐艳。它像个音色优美的小提琴,可以奏出赞美与祷告,凯旋与失败,快乐与悲伤,希望与惧怕的音符,使人类多面化之情怀能藉着它飞越崇岭汪洋,直达天廷。 加尔文说:「我习惯称诗篇为灵魂之解剖学——谁不能从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影子?确然如此,不管是悲伤、痛苦、忧惧、怀疑、希望、焦虑,或是困扰我们思想上的问题,你都会从诗篇中找到回响——圣灵都要给我们显出来。」 属灵的价值 首先吸引我们注意的,是诗篇对我们情绪与感情的引导,一如圣经其他地方对我们信心与行
动的引导一样,都是清楚而明确。在米兰作主教的安波罗修(Ambrose)说:「圣经每一篇都满了神恩惠的香气,但没有如诗篇那样清雅芬芳的;历史启迪我们,律法教导我们,预言则宣告,责备,管教;道德纲纪是循循善诱;而诗篇呢?它是包罗一切,它确是人得救之良药。」 自诗篇成书之日,就在神儿女的属灵生命上占一极重要的位置。古时希伯来人在圣殿唱它,今天的犹太人在会堂唱它;新约时代的信徒唱它(参西三16;雅五13);就是现在普天下的基督徒也不断从它得到帮助。 更重要的乃是,诗篇不单在崇拜中常用,也是个别信徒灵修时最喜欢阅读的一卷书。每一个受试炼,在磨难的基督徒,均可从诗篇内曾经走过这条荆棘满途的先人脚踪,知所行止进退,得到安慰鼓励。前人的经验叫现代受试炼者的眼泪除去苦涩;受逼害被遗忘的人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得到希望和力量;为罪难过痛哭的人亦可从其中得到悔改回转之力。不错,主怎样在启示录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怀着祷告心情读诗篇的,照样可看见主在诗篇中显现。对爱神的人来说,诗篇确是他们的灵粮、安慰、同情,和确信。它是「忧患之子」的叹息与歌唱,而每句却也是响自灵程的金言玉语。 展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六十六卷
神的话语,但我们岂能不特别为诗篇而感谢神? 诗篇(Psalm)一词,源自希腊文(Psalmos双数是Psalmoi),意思即是「用弦乐奏的诗章」,是在主前三世纪把希伯来文旧约圣经译成希腊文之七十士译本,首先用Psalmoi这词来作这组希伯来文诗歌的名称,拉丁文武加大译本(LatinVulgate)亦沿用此名,之后,英译本以至中译本就一直采用它。 这名称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很多篇均是可以谱以音乐来唱的诗(Odes),就像我们中国之「诗经」之可以入乐一样。从诗题中,我们发现有五十五首是有「交与伶长」等语,其意即是由今日所称之「诗班长」负责领导唱出。伶长是昔日希伯来人崇拜中之领唱者。很多诗篇都是属于抒情诗,是表达诗人的感情之作,是可以伴着七弦琴或竖琴来唱的,就像第四篇之诗题,就有「大卫的诗,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等语。「丝弦的乐器」,希伯来文是Neginoth,此字与希腊文之Psalter,英文之Psalter,同样出名,意即弦琴或丝弦乐器。 希伯来文之诗篇,是以Tehillim为名,意即「赞美」,或称Tephiloth,意即「祈祷」。此名可能源自七十二篇二十节「耶西的儿子大卫的祈祷完
毕」。不过此二名不尽能说明每篇诗之性质的,它们却可表达我们中文名称所不能表达之属灵内涵。我们只要明白它们之属灵性质,以「诗篇」之仍是较为通俗易记,因为新约圣经也是以此称之(参路二十42;徒一20,十三33)。 收集与形成 明显地诗篇是一本诗集,在希伯来文圣经中,七十三篇是「大卫的诗」或类似的诗题;十二篇是亚萨的诗,他是大卫在耶路撒冷的诗班长(参代上六39,十五17、19,十六5;代下二十九30);十一篇有「可拉的后裔」等诗题,属于这一类的应有十二篇,因为四十二篇的诗题应也包括四十三篇;一篇是所罗门的(七十二篇);一篇是以斯拉人希幔的(八十八篇);一篇是以斯拉人以探的(八十九篇),一篇是摩西的(九十篇);加起来刚是一百篇(可拉后裔以十一篇计),余下五十篇则是无名氏的了。 诗篇是集多人之作,又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并由多人而编集者;大概大卫的诗是在大卫辞世后不久而集成,跟着就是可拉后裔那一组在稍后加入,亚萨的诗又比可拉后裔的迟一点,之后就是其他诗人和无名氏的作品了。尽管它的编者不只一人,但文士以斯拉之功劳大概最多,现今之形式相信是他一人所定。 全集共分十卷,每卷均以类似赞美诗之
句而结,很可能这些结尾不是原来所有,而是后人加上,表示一卷之结束(参八十九52)。 五卷之划分如下: 卷一:一至四十一篇。 卷二:四十二至七十二篇。 卷三:七十三至八十九篇。 卷四:九十至一百零六篇。 卷五:一百零七至一百五十篇。 首二卷主要是大卫的;卷三主要是亚萨的;卷四主要是无名氏的,或「孤寡」诗——拉比对没诗题之诗均以此(Orphan)称之;卷五部分是大卫,其他是无名氏之作。 很可能第一组是所罗门所收集,第二组是利未人可拉的后裔;第三组是希西家,第四和五组是以斯拉和尼希米等。因此诗篇之写作以至收集,是经过起码五百年的时间而成。 诗篇与五经 五卷诗篇在性质上颇近圣经开头的五经。自以斯拉以后,在分散的犹太人当中兴起了会堂的制度,他们开始要求明白神的律法。原因是当时的犹太人不懂得当时的律法书,再加上他们所了解之律法与应许,跟他们自己的经历和遭遇颇有出入的地方,他们便设法去解释神的话语。起初他们自然是用口头讲授,后来便用笔记录下来,以文字来解释律法的典藉(类似现代之解经书),他们称之为米大示Midrashim,单数是Midrash,意即「探讨」或「解释」。按Midra
sh论诗篇的第一节,「摩西把五本律法书赐给以色列人,与它互相辉映的,就是大卫的诗篇,也是分成五卷。」近代犹大学者德里支(Delitzsch)也说:「诗篇是另一套五经,反映摩西五经的思想,它们是以色列民众对神的心声,正如五经是神对以色列人的启示一样。」 诗篇与五经之间不单只是在数目上相辉映,诗篇之五卷诗,在主题上与五经之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也有很多相同之处:第一卷与创世记,说的是关于人的;第二卷与出埃及记,说的是关于救赎;第三卷与利未记,说的是关于圣殿;第四卷自摩西之诗起(九十篇),与民数记说的都是有关万国认识耶和华,那天,人就不再须要流离失所,度「旷野」的生涯;第五卷与申命记是感谢神的信实,尤重神话语的宝贵,就如最长的一篇诗第一百一十九篇就是全论到神律法之奇妙。不过有些地方我们是要读者注意的。一方面这个题目(即诗篇与五经之关系)仍有很多地方值得花功夫发掘,但另一方面也不要牵强附会,为找二书之相同点而硬把自己的意思塞进去,免得害了这种研经法。 属灵的信息 诗篇的中心信息可以说是「赞美的祷告」,自始至终,我们看见诗人怎样从叹息流泪变为欢呼赞美。若就全诗篇看,
这信息更为突出,直到全诗篇的最后五首,每首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的呼吁和感叹。 我们试把前面说过的,列为一表,以助记忆: 诗篇:灵修之书 赞美的祷告 段落作者信息 第一卷(一~四十一) 第二卷(四十二~七十二) 第三卷(七十三~八十九) 第四卷(九十~一○六) 第五卷(一○七至一五○)以大卫为主 以大卫为主 以亚萨为主 多为无名氏 部分为大卫 另为无名氏与创世记同 与出埃及记同 与利未记同 与民数记同 与申命记同 下一课我们要研究的,有诗题,每组之诗,及具代表性之诗。但在完结这一课之前,让我们谨记全诗篇之分段及其信息,并感谢神为我们留下这丰富的宝藏。 在研究圣经时,有两个极端是要小心避免的:一就是不要牵强附会,奇花妙巧,硬把自己的意思读进去;第二就是不要太机械化(或理性化),免得错过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信息。有些人的脑根是非常富幻想力,他们有「美化」一切实物的倾向,结果就会使圣经变成一本魔术书。另一些人则生性多疑,他们不肯相信在字义之外,还有「双关」的启示,这种态度亦易叫人如入宝山而空手回。真理的灵却能使我们避免极端,而进入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