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课 马太福音 之一
圣经课程 by 巴斯德
提示:研读这一课之前,请先把马太福音看两遍。
基督来是要作世界之光。虽然,在他的光还没有把这世界恢复整洁美丽,和还没有带给人类一件光明洁白的外衣之前,许多世代经已过去了。但是,他来先作了启示者,把隐藏在黑暗之中的网罗和陷阱显露出来;作斥责者,指出了一切属黑夜的罪恶行为;作平静者,安稳了人心灵里的风浪;作促成者,建立了健全的真理;作修饰者,美化了一切可美化的;作和事者,调解了人与神的对敌;作和谐者,平息了一切分争;作医治者,治好了一切的疾病;作救赎者,洗净人的罪。他来作了真理的火把、希望的强锚、信心的柱石、可靠的磐石、稳固的避难所、苏醒人的活泉、善导的良友、仁爱的长兄。耶稣基督踏进了世界,他所留下给我们跟随的脚踪,是永远不能灭没的。他的神圣步履也是人的步履。因为基督的榜样也是每一个都可以效法的,只要跟着前行,我们终于可以穿上他的形像。继续行,你会看见一位站在前面巅峰上。他不是一位天使,也不是一个没有肉体的灵,不是抽象的理想,也不是一个达不到的道德水准,乃是一位「人子耶稣基督」。
摘自彼得贝尼(PeterBayne)所著的:《基督给基督教的见证》
现在我们翻开新约的第一卷书——马太所写的福音书。这卷书越熟读,就越觉得它的宝贵。如果说它是一部由人的天才和神的启示联合写成的杰作,一点也没有过分夸张。以下我们要提出一些证明,虽然就课程范畴,我们只能提出有限的证明,但深信也足以达成目标的。
我们要怎样开始讨论这个呢!我们须要再重新讨论它的作者背境,或者搜集所有有关马太自己的资料加以分析吗?不,第一件事要做的,也是以后研读新约每卷书之前所要做的,就是把放在面前的这卷书读一遍,直至我们熟透书中的内容。阅读第一遍,尤其是一次过读完,所得的益处经已相当多;要是我们读上三四遍,或七八遍,或十一二遍,我们会越来越感到有更多新的亮光、新的得着。这是神话语的特征,因为在人的文笔之后,有圣灵亲自直接的引导。
假使大家都把马太福音读过几遍了。我们可以把初步的心得列出来,然后加以深入的研究。每多一次的阅读,我们就深一步明白书中的结构和书中的信息。当然,有一点特征每一次都使我们注意到的,就是第十九章开始之时的地理分界线:
「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离开加利利,来到犹太的境界,约但河外。」
这一点之前,马太是一直论及主耶稣在加利利传道的事,又从这点以后,他就描写主在耶路撒冷遭受极刑的事。至于前半部的开始,我们在四章十二节那里看到唯一证明主开始在加利利传道的记载。此外,整本马太福音就再没有第二处这样说了:
「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
请小心注意这两个分界线,它们就是马太写作的根据和步骤了:
主退到加利利去(四12)
主离开加利利(十九1)
第一个分界线之前的(四12)都是引言——那是在犹大省的。第二个分界线之后的(十九1)都是结论——再在犹大省;而第一第二分界线之间的,也是占全书最多篇幅的,就是加利利的传道事工。
马太所利用的两个地区性的分界线,很明显的暗示了他写作的主要计划,请再留意四章十二节:「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这里说主拣选加利利,其实有环境上的特别因素,所以也是别有用心的。那位先锋的声音沉寂下去,正显明一个严肃的讯号,表示要让君王自己的声音继续当众说话。只是恐怕耶路撒冷里面的敌意会阻碍了这位君王的传道事工,使他的信息和计划流产。所以,这讯号指出主故意如此选择:「他退到加利利去。」
现在又请再看十九章一节:「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离开加利利。」注意,那是在主耶稣「说完了那些话之后,他才再越过这分界线的,并不是因为加利利有什么危险存在。相反,犹大省仍是危险的地方,其实,主耶稣大可以停留在加利利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在加利利经已讲完了要讲的话,做完了要做的工作,现在正是他作出决定性的表现的时候,所以他必须要上耶路撒冷去。因此,「他离开加利利」也是一个别有用心的选择。
马太这样清楚的注明主耶稣「进入」和「离开」加利利,这有助于使我们明白主在加利利的整个传道工作。实在来说,这只是一种「绕道」的工作,主耶稣的目标原是耶路撒冷,不过境遇的问题使他不能直接接触他们。只有先绕道到加利利传道,最后才上耶路撒冷去。
有了这个程序上的认识,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研究了。而且,现在所要开始研究的,正因这样就有了条理和进程,让我们在第一部里找出其中的组合和进展。
加利利的传道事工(四12~十八)
马太的笔法重于给人产生印象,过于给人提供特别的资料。他不像马可和路加那样仔细的形容一件事,他好像用一个大形的扫来写画一般,他的策略是要把主的言与行、主的传道方法,和一般人的反应,分别组合起来。让我们在这些使人产生印象的组别中找到实在的意义,从而可以看到这幅图画更大更阔的范围。所以,在这一方面,马太福音就成了其他三卷福音书的最好准备了。
首先,第五,第六和第七章,是主教训的组合,通常称为山上宝训。
其次,第八,第九和第十章,是主所行的神迹的组合。
再其次,由第十一至十八章,是主自己和他的工作所产生的各种反应的组合,其中也包括了主的应对。
这是个普通的写作步骤计划,任何人都能看出来,对于一个新读者来说,他希望知道些什么?第一,当然就是主所言,其次是主所行,然后就是这些言行的结果。换言之,我们是希望知道主所教训的;主所工作的;一般人所想的;而这正是马太写作的次序了。
这三组似乎每组都有十项。山上宝训(五—七)有十个主要的项目。其次三章(八—十)特别提及十个神迹。再跟着的几章(十一—十八)接连载有十次代表性的反应。这不论是否有事先计划的也好,各组的十个特点都是令人注目又助人记忆的。
我们应该注意,山上宝训无论在何种意义来说,都是对群众公开讲论的。这一点,由这组宝训的前后(五1,七28)两次提及「这许多人」或「众人」(原文同一字)就可以证实了。请注意七章二十九节所说,是「众人」都感到希奇,因为「他教训他们……」
十重的信息(五~七)
以下就是山上宝训的十项内容:
(1)有福的人(五3~16)
或称为天国的国民。
(2)品德的标准(五17~48)
或作基督对「有吩咐古人的话说」的意见。
(3)宗教的动机(六1~18)
施舍(第1节);祷告(第5节);禁食(第16节)。
(4)事奉玛门(六19~24)
或属地的比对属神的。
(5)今世的忧虑(六25~34)
或挂虑比对信靠神。
(6)社交知识(七1~6)
论断人(第1节);出言不慎(第6节)。
(7)鼓励(七7~11)
祷告万事通。
(8)总括的一句(七12)
这完成了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9)两者择其一(七13~14)
两条路:阔与窄。
(10)最后的忠告(七15~27)
假先知(第15节)假事奉(第21节)假根基(第26节)。
以上十项中可能有某几项还可以再分成较多的副点;但是,我们相信,细心再读几遍之后,结果也发现山上宝训的所有内容都不外出自这十项思想的领域,并且以它们为分界线。再者,这样的划分,使我们一望便看出这宝训里面的条理。它的头三项是关于品性、道德、动机的。次三项是关于物质、今世、社交的。后三项是关于鼓励、总结、劝勉的。最后这宝训以三个忠告为结束。
最后的一部分,请注意里面有许多接连的「二者择其一」的忠告——两条路,阔与窄;两度门,大与小;两个终点,生命与灭亡:两等行人,多与少;两种树,好与坏;两种果子,好与坏;两个建造者,聪明与愚拙;两种根基,磐石与沙土;两座房子;两场暴风雨;两个结果。
十个神迹(八~十章)
以下是马太组合在八至十章里的十个神迹:
(1)洁净大麻疯(八1~4)
(2)百夫长的仆人:瘫痪(八5~13)
(3)彼得的岳母:热病(八14~15)
(4)平静风和浪:(八23~27)
(5)加大拉被鬼附的人得医治(八28~34)
(6)瘫子得愈(九1~8)
(7)患血漏的妇人(九18~22)
(8)管会堂的女儿复活(九23~26)
(9)两瞎子重见光明(九27~31)
(10)治好耳聋被鬼附者(九32~34)
除此之外,这三章神迹里面还有两处经文,只概括说明耶稣医好了「所有」的病人;但是特别加以细腻描写出来的,就只有以上十个神迹了。再者,这三章圣经的最后一章即第十章,叙述了一个意义广博的神迹,就是主把行神迹的能力分赐与十二个门徒,好让他们也把天国的喜讯和医病的权力带出去。虽然这样,门徒所行的神迹没有一件记载下来,似乎是要我们只注意上述的那十个神迹。
这么说来,里面会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吗?是的,里面确有一个代表性的意义和一个完整的意义。头三个神迹合成第一组;然后有一个间断,就是主耶稣对一些受他的大能作为吸引而跟随他的人讲话。跟着的三个神迹合成第二组;然后又再有一个间断,就是主耶稣回答法利赛人和约翰的门徒的话。馀下的四个神迹合成第三组;之后就是一个完整的结语:「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医治各样的病症。」
头三个神迹是医治影响全身功能的疾病,就是麻疯病、瘫痪病、热病。次三个神迹表现主的能力在任何领域都有效,就是在自然界的领域(平静风浪)、在灵界的领域(赶出污鬼)、在道德界的领域(你的罪赦了)。最后四个神迹是关于人身体局部器官的,就是血漏、瞎眼、耳聋,和上述神迹之冠的神迹——使死人复活。
头三个神迹所产生的作用是使一些人乐于跟随主,说:「你无论往那里去,我要跟随你!」次三个神迹使群众都「惊奇,就归荣耀与神。最后一组神迹的结果是「众人都希奇说,在以色列中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事。」
在圣经里,通常这个数字是代表完整意义的,这是显而易见的,请看这数字的整个系统,岂不是由许多个十字组成的吗?头一个十字就是整个系统的样本,同时也是所有数字的完全代表。照样,在圣经里面,这个经常出现的十字,也有代表性的完全意义在内,表示完成一整个循环——举例来说,洪水前有十代;埃及十灾,代表神审判的一个完整的循环;律法里面有十诫,代表反对基督的世界政权有十国等等,这种情形,似乎也是马太把十个神迹放在一起的原因。用以代表所有神迹的意义。
还有一点,这十个神迹是从主所行的许多神迹中选出来的,因为其中每一个都带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征在内。在头三个神迹里,我们看见主耶稣自己做一些和讲一些十分奇妙的事。在次三个神迹里,我们看见别人三次希奇的讲论耶稣的作为。在最后的四个神迹里,我们看见四个显著的高峰。
就头三个神迹——三件主耶稣自己做或讲的奇事来说,再没有一件事比立刻治好大麻疯这事更使犹太人感到惊奇——因为大麻疯在他们看来是最可怕、最不洁的,所以马太把这个神迹放在先。而且这个更叫人惊奇的神迹还冠以一个感人的动作:「耶稣就伸手摸他……」主耶稣这样摸了一个污秽而不可摸的人,使他得医治,不但显出他超人的能力,同时也启示了神的慈爱。第二个神迹,主耶稣在治好那个外邦百夫长的一个瘫痪仆人之时,说出了一句使人惊奇的话:「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第三个神迹,因为使热病消退,结果带来许许多多的病人,使这位大能的医生突然被人看见他正应验旧约圣经的话,如马太所写的:「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他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
再次三个神迹——别人三次希奇的讲论耶稣的作为。平静风浪引起众人的惊叹:「这是怎样的人,连风和海也都听从他了!」跟着主赶出加大拉两个人里面的鬼群,以致鬼大声说:「神的儿子,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时候还没有到,你就上这里来叫我们受苦么?」又跟着的一个神迹,主治好了一个瘫子,以致文士心里说:「这个人说僭妄的话了。」因此激发起主揭发他们的心意,并且厉害的指出说:「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
现在请看剩下来的四个神迹——四个显著的高峰。在管会堂的女儿复活的神迹里,我们看见这是神迹中的最高峰。跟着的神迹,就是仅仅的一摸耶稣的衣裳,血漏就得医治的神迹。我们看见一个最高的明证,主不是一个能力的媒介,他自己本身就是医病能力的源头。这能力像电一般从他身上发出来。又跟着的一个神迹:两个瞎子重见光明,这表示必须要对基督有信心,那两个瞎子从来没有见过耶稣一眼,也从未曾看过他治病的神迹。在未治病之先,主耶稣问:「你们信我能作这事么?」这也是第一次。最后,在治好耳聋被鬼附的人那神迹里,重点却转到那些口不择言的法利赛人身上,他们说:「他不过是靠着鬼王赶鬼。」这种假冒为善的评论,正是他们的嫉妒达到高峰。在前三个神迹里,我们看见信心的高峰——甚至信得过死了的女孩会复活;信得过摸耶稣衣裳就可痊愈,而不须主说一句话;信得过瞎眼的可看见,而不靠任何可见的凭据。可是这时候,在这些法利赛人身上,我们看见一个不信的高峰,因为他们竟敢把主治病的仁慈作为,归究在撒但的身上!由此可见,这十个神迹确实具有一连串的意义在内的。
十个反应(十一~十八章)
说到这里,我们很想知道这位行奇事的传道者和他对天国的讲论,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反应。马太预知我们的需要,所以他在下一个组合里,继续举出十个这样反应的例子。虽然其中偶然会插入一些别的事物,但这些只不过使整个故事增加他的色彩和更有连系,大体上说,作者是集中注意这些反应的。它们就是下列的十个:
(1)施洗约翰(十一2~15)
(2)「这世代」(十一16~19)
(3)加利利的城镇(十一20~30)
(4)法利赛人(十二2、10、14、24、38)
(5)众百姓(十三章请参阅注解)
(6)拿撒勒人(十三53~58)
(7)希律王(十四1~13)
(8)耶路撒冷的文士(十五1~20)
(9)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十六1~12)
(10)十二门徒(十六13~20)
注解:很明显的,主在十三章的比喻里,把他一直以来传道的结果作一个总论。头一个比喻表示在众百姓之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听者是属于「好土里」的。一直以来,他常以众百姓为念。有关他向百姓所说的话,我们可以在十三至十五节里看到。
这十个反应具有何等奇妙的启示!倘若我们再读一遍,留意每一个反应的主要特征,主在加利利游行传道的结果就必一目了然。
下列是各种人对主的反应:
(1)施洗约翰——不肯定(十一3)
(2)「这世代」——不理会(十一17)
(3)加利利的城镇——不悔改(十一20)
(4)法利赛人——不讲理(十二10、14、24)
(5)众百姓——不明辨(十三13~15)
(6)拿撒勒人——不相信(十三58)
(7)希律王——不明智(十四2)
(8)耶路撒冷的文士——不协和(十五2、12)
(9)法利赛人、撒都该人——不仁义(十六1)
(10)十二门徒——欢喜承认(十六16)
总括整个在加利利传道的反应来说,都是一个「不」字,当然其中是有一些例外的,但普遍的结果就是这样了。稍后,在耶路撒冷的高潮里,这个被动的「不」字就会变成主动的「反」字了。就是现在来说,经已够明显的让我们看见,众人只在物质方面欢迎这个天国(就是患病的得医治,饥饿的得饱足),却不肯接受天国的道德和灵性标准。主耶稣不会受群众的欺骗的,他知道他们只是追求一些新奇的事物、神迹、饼、物质的好处等,并不是追求认识他。
由第十一章开始,我们发现主耶稣的语气转变得非常明显。在马太所记载的十个反应里,我们看见主耶稣对这些反应,常常发出责备和攻击的话语,使这几章圣经显得十分多姿多采。
对于约翰信心不肯定的反应,主吩咐约翰的门徒将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从而解释这位作先锋的先知地位和特征有何意义(请参看第一百一十一课)。对于「这世代」的不理会,主的反应是一个忧愁的叹息,说:「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意思是,虽然他们对苦修的约翰和对有广泛交情的耶稣都没有反应,错失却不在他们传道的方法,而是在听者自己的态度。对于集体不悔改的城镇,他的反应是预言他们将必受审定罪,而且离开他们,改变工作方针。对一些人个别传讲的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对于不可理喻的法利赛人,他的反应是严严的指摘他们远离了真道,犯了不能赦免亵渎圣灵的罪。对于心里愚顽的众百姓,主以后不再明说天国的奥秘,改用比喻来传讲(十三10、34)。对于轻视他的同乡亲友,他不再在那里行奇事神迹。对于希律,他静静的避开他。对于耶路撒冷的文士,他指控他们的假冒为善,竟废弃了自己专职讲解的圣经。对于撒都该人,他们的要求他都加以斥责和拒绝了。对于承认他的十二门徒,他说:「你有福了……因为这不是属血气的指示你的……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自此之后,直至离开加利利为止,主耶稣再没有公开讲道,只对自己的门徒讲解真理。
总括以上的因素和特征来说:百姓普遍对神迹、信息,并主的人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少部分人是真正以属灵的真诚和智慧来追求主的。另一方面,那些政治和宗教领袖们的仇视,却越来越深。这时,正当他在加利利的工作快要完结之际,主耶稣早已看出以色列人蓄意拒绝天国的王;于是他就宣告以后的方针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上一页下一页
提示:研读这一课之前,请先把马太福音看两遍。 基督来是要作世界之光。虽然,在他的光还没有把这世界恢复整洁美丽,和还没有带给人类一件光明洁白的外衣之前,许多世代经已过去了。但是,他来先作了启示者,把隐藏在黑暗之中的网罗和陷阱显露出来;作斥责者,指出了一切属黑夜的罪恶行为;作平静者,安稳了人心灵里的风浪;作促成者,建立了健全的真理;作修饰者,美化了一切可美化的;作和事者,调解了人与神的对敌;作和谐者,平息了一切分争;作医治者,治好了一切的疾病;作救赎者,洗净人的罪。他来作了真理的火把、希望的强锚、信心的柱石、可靠的磐石、稳固的避难所、苏醒人的活泉、善导的良友、仁爱的长兄。耶稣基督踏进了世界,他所留下给我们跟随的脚踪,是永远不能灭没的。他的神圣步履也是人的步履。因为基督的榜样也是每一个都可以效法的,只要跟着前行,我们终于可以穿上他的形像。继续行,你会看见一位站在前面巅峰上。他不是一位天使,也不是一个没有肉体的灵,不是抽象的理想,也不是一个达不到的道德水准,乃是一位「人子耶稣基督」。 摘自彼得贝尼(PeterBayne)所著的:《基督给基督教的见证》 现在我们翻开新约的第一卷书——马太所
写的福音书。这卷书越熟读,就越觉得它的宝贵。如果说它是一部由人的天才和神的启示联合写成的杰作,一点也没有过分夸张。以下我们要提出一些证明,虽然就课程范畴,我们只能提出有限的证明,但深信也足以达成目标的。 我们要怎样开始讨论这个呢!我们须要再重新讨论它的作者背境,或者搜集所有有关马太自己的资料加以分析吗?不,第一件事要做的,也是以后研读新约每卷书之前所要做的,就是把放在面前的这卷书读一遍,直至我们熟透书中的内容。阅读第一遍,尤其是一次过读完,所得的益处经已相当多;要是我们读上三四遍,或七八遍,或十一二遍,我们会越来越感到有更多新的亮光、新的得着。这是神话语的特征,因为在人的文笔之后,有圣灵亲自直接的引导。 假使大家都把马太福音读过几遍了。我们可以把初步的心得列出来,然后加以深入的研究。每多一次的阅读,我们就深一步明白书中的结构和书中的信息。当然,有一点特征每一次都使我们注意到的,就是第十九章开始之时的地理分界线: 「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离开加利利,来到犹太的境界,约但河外。」 这一点之前,马太是一直论及主耶稣在加利利传道的事,又从这点以后,他就描写主在耶路撒冷遭受极刑的事。至于前
半部的开始,我们在四章十二节那里看到唯一证明主开始在加利利传道的记载。此外,整本马太福音就再没有第二处这样说了: 「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 请小心注意这两个分界线,它们就是马太写作的根据和步骤了: 主退到加利利去(四12) 主离开加利利(十九1) 第一个分界线之前的(四12)都是引言——那是在犹大省的。第二个分界线之后的(十九1)都是结论——再在犹大省;而第一第二分界线之间的,也是占全书最多篇幅的,就是加利利的传道事工。 马太所利用的两个地区性的分界线,很明显的暗示了他写作的主要计划,请再留意四章十二节:「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这里说主拣选加利利,其实有环境上的特别因素,所以也是别有用心的。那位先锋的声音沉寂下去,正显明一个严肃的讯号,表示要让君王自己的声音继续当众说话。只是恐怕耶路撒冷里面的敌意会阻碍了这位君王的传道事工,使他的信息和计划流产。所以,这讯号指出主故意如此选择:「他退到加利利去。」 现在又请再看十九章一节:「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离开加利利。」注意,那是在主耶稣「说完了那些话之后,他才再越过这分界线的,并不是因为加利利有什么危
险存在。相反,犹大省仍是危险的地方,其实,主耶稣大可以停留在加利利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在加利利经已讲完了要讲的话,做完了要做的工作,现在正是他作出决定性的表现的时候,所以他必须要上耶路撒冷去。因此,「他离开加利利」也是一个别有用心的选择。 马太这样清楚的注明主耶稣「进入」和「离开」加利利,这有助于使我们明白主在加利利的整个传道工作。实在来说,这只是一种「绕道」的工作,主耶稣的目标原是耶路撒冷,不过境遇的问题使他不能直接接触他们。只有先绕道到加利利传道,最后才上耶路撒冷去。 有了这个程序上的认识,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研究了。而且,现在所要开始研究的,正因这样就有了条理和进程,让我们在第一部里找出其中的组合和进展。 加利利的传道事工(四12~十八) 马太的笔法重于给人产生印象,过于给人提供特别的资料。他不像马可和路加那样仔细的形容一件事,他好像用一个大形的扫来写画一般,他的策略是要把主的言与行、主的传道方法,和一般人的反应,分别组合起来。让我们在这些使人产生印象的组别中找到实在的意义,从而可以看到这幅图画更大更阔的范围。所以,在这一方面,马太福音就成了其他三卷福音书的最好准备了。
首先,第五,第六和第七章,是主教训的组合,通常称为山上宝训。 其次,第八,第九和第十章,是主所行的神迹的组合。 再其次,由第十一至十八章,是主自己和他的工作所产生的各种反应的组合,其中也包括了主的应对。 这是个普通的写作步骤计划,任何人都能看出来,对于一个新读者来说,他希望知道些什么?第一,当然就是主所言,其次是主所行,然后就是这些言行的结果。换言之,我们是希望知道主所教训的;主所工作的;一般人所想的;而这正是马太写作的次序了。 这三组似乎每组都有十项。山上宝训(五—七)有十个主要的项目。其次三章(八—十)特别提及十个神迹。再跟着的几章(十一—十八)接连载有十次代表性的反应。这不论是否有事先计划的也好,各组的十个特点都是令人注目又助人记忆的。 我们应该注意,山上宝训无论在何种意义来说,都是对群众公开讲论的。这一点,由这组宝训的前后(五1,七28)两次提及「这许多人」或「众人」(原文同一字)就可以证实了。请注意七章二十九节所说,是「众人」都感到希奇,因为「他教训他们……」 十重的信息(五~七) 以下就是山上宝训的十项内容: (1)有福的人(五3~16) 或称为天国的国
民。 (2)品德的标准(五17~48) 或作基督对「有吩咐古人的话说」的意见。 (3)宗教的动机(六1~18) 施舍(第1节);祷告(第5节);禁食(第16节)。 (4)事奉玛门(六19~24) 或属地的比对属神的。 (5)今世的忧虑(六25~34) 或挂虑比对信靠神。 (6)社交知识(七1~6) 论断人(第1节);出言不慎(第6节)。 (7)鼓励(七7~11) 祷告万事通。 (8)总括的一句(七12) 这完成了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9)两者择其一(七13~14) 两条路:阔与窄。 (10)最后的忠告(七15~27) 假先知(第15节)假事奉(第21节)假根基(第26节)。 以上十项中可能有某几项还可以再分成较多的副点;但是,我们相信,细心再读几遍之后,结果也发现山上宝训的所有内容都不外出自这十项思想的领域,并且以它们为分界线。再者,这样的划分,使我们一望便看出这宝训里面的条理。它的头三项是关于品性、道德、动机的。次三项是关于物质、今世、社交的。后三项是关于鼓励、总结、劝勉的。最后这宝训以三个忠告为结束。 最后的一部分,请注意里面有许多接连的「二
者择其一」的忠告——两条路,阔与窄;两度门,大与小;两个终点,生命与灭亡:两等行人,多与少;两种树,好与坏;两种果子,好与坏;两个建造者,聪明与愚拙;两种根基,磐石与沙土;两座房子;两场暴风雨;两个结果。 十个神迹(八~十章) 以下是马太组合在八至十章里的十个神迹: (1)洁净大麻疯(八1~4) (2)百夫长的仆人:瘫痪(八5~13) (3)彼得的岳母:热病(八14~15) (4)平静风和浪:(八23~27) (5)加大拉被鬼附的人得医治(八28~34) (6)瘫子得愈(九1~8) (7)患血漏的妇人(九18~22) (8)管会堂的女儿复活(九23~26) (9)两瞎子重见光明(九27~31) (10)治好耳聋被鬼附者(九32~34) 除此之外,这三章神迹里面还有两处经文,只概括说明耶稣医好了「所有」的病人;但是特别加以细腻描写出来的,就只有以上十个神迹了。再者,这三章圣经的最后一章即第十章,叙述了一个意义广博的神迹,就是主把行神迹的能力分赐与十二个门徒,好让他们也把天国的喜讯和医病的权力带出去。虽然这样,门徒所行的神迹没有一件记载下来,似乎是要我们只注意上述
的那十个神迹。 这么说来,里面会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吗?是的,里面确有一个代表性的意义和一个完整的意义。头三个神迹合成第一组;然后有一个间断,就是主耶稣对一些受他的大能作为吸引而跟随他的人讲话。跟着的三个神迹合成第二组;然后又再有一个间断,就是主耶稣回答法利赛人和约翰的门徒的话。馀下的四个神迹合成第三组;之后就是一个完整的结语:「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医治各样的病症。」 头三个神迹是医治影响全身功能的疾病,就是麻疯病、瘫痪病、热病。次三个神迹表现主的能力在任何领域都有效,就是在自然界的领域(平静风浪)、在灵界的领域(赶出污鬼)、在道德界的领域(你的罪赦了)。最后四个神迹是关于人身体局部器官的,就是血漏、瞎眼、耳聋,和上述神迹之冠的神迹——使死人复活。 头三个神迹所产生的作用是使一些人乐于跟随主,说:「你无论往那里去,我要跟随你!」次三个神迹使群众都「惊奇,就归荣耀与神。最后一组神迹的结果是「众人都希奇说,在以色列中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事。」 在圣经里,通常这个数字是代表完整意义的,这是显而易见的,请看这数字的整个系统,岂不是由许多个十字组成的吗?头一个十字就是整个系统的样本,同时也是
所有数字的完全代表。照样,在圣经里面,这个经常出现的十字,也有代表性的完全意义在内,表示完成一整个循环——举例来说,洪水前有十代;埃及十灾,代表神审判的一个完整的循环;律法里面有十诫,代表反对基督的世界政权有十国等等,这种情形,似乎也是马太把十个神迹放在一起的原因。用以代表所有神迹的意义。 还有一点,这十个神迹是从主所行的许多神迹中选出来的,因为其中每一个都带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征在内。在头三个神迹里,我们看见主耶稣自己做一些和讲一些十分奇妙的事。在次三个神迹里,我们看见别人三次希奇的讲论耶稣的作为。在最后的四个神迹里,我们看见四个显著的高峰。 就头三个神迹——三件主耶稣自己做或讲的奇事来说,再没有一件事比立刻治好大麻疯这事更使犹太人感到惊奇——因为大麻疯在他们看来是最可怕、最不洁的,所以马太把这个神迹放在先。而且这个更叫人惊奇的神迹还冠以一个感人的动作:「耶稣就伸手摸他……」主耶稣这样摸了一个污秽而不可摸的人,使他得医治,不但显出他超人的能力,同时也启示了神的慈爱。第二个神迹,主耶稣在治好那个外邦百夫长的一个瘫痪仆人之时,说出了一句使人惊奇的话:「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
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第三个神迹,因为使热病消退,结果带来许许多多的病人,使这位大能的医生突然被人看见他正应验旧约圣经的话,如马太所写的:「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他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 再次三个神迹——别人三次希奇的讲论耶稣的作为。平静风浪引起众人的惊叹:「这是怎样的人,连风和海也都听从他了!」跟着主赶出加大拉两个人里面的鬼群,以致鬼大声说:「神的儿子,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时候还没有到,你就上这里来叫我们受苦么?」又跟着的一个神迹,主治好了一个瘫子,以致文士心里说:「这个人说僭妄的话了。」因此激发起主揭发他们的心意,并且厉害的指出说:「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 现在请看剩下来的四个神迹——四个显著的高峰。在管会堂的女儿复活的神迹里,我们看见这是神迹中的最高峰。跟着的神迹,就是仅仅的一摸耶稣的衣裳,血漏就得医治的神迹。我们看见一个最高的明证,主不是一个能力的媒介,他自己本身就是医病能力的源头。这能力像电一般从他身上发出来。又跟着的一个神迹:两个瞎子重见光明,这表示必须要对基督有信心,那两个瞎子从来没有见
过耶稣一眼,也从未曾看过他治病的神迹。在未治病之先,主耶稣问:「你们信我能作这事么?」这也是第一次。最后,在治好耳聋被鬼附的人那神迹里,重点却转到那些口不择言的法利赛人身上,他们说:「他不过是靠着鬼王赶鬼。」这种假冒为善的评论,正是他们的嫉妒达到高峰。在前三个神迹里,我们看见信心的高峰——甚至信得过死了的女孩会复活;信得过摸耶稣衣裳就可痊愈,而不须主说一句话;信得过瞎眼的可看见,而不靠任何可见的凭据。可是这时候,在这些法利赛人身上,我们看见一个不信的高峰,因为他们竟敢把主治病的仁慈作为,归究在撒但的身上!由此可见,这十个神迹确实具有一连串的意义在内的。 十个反应(十一~十八章) 说到这里,我们很想知道这位行奇事的传道者和他对天国的讲论,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反应。马太预知我们的需要,所以他在下一个组合里,继续举出十个这样反应的例子。虽然其中偶然会插入一些别的事物,但这些只不过使整个故事增加他的色彩和更有连系,大体上说,作者是集中注意这些反应的。它们就是下列的十个: (1)施洗约翰(十一2~15) (2)「这世代」(十一16~19) (3)加利利的城镇(十一20~30) (4)法利
赛人(十二2、10、14、24、38) (5)众百姓(十三章请参阅注解) (6)拿撒勒人(十三53~58) (7)希律王(十四1~13) (8)耶路撒冷的文士(十五1~20) (9)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十六1~12) (10)十二门徒(十六13~20) 注解:很明显的,主在十三章的比喻里,把他一直以来传道的结果作一个总论。头一个比喻表示在众百姓之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听者是属于「好土里」的。一直以来,他常以众百姓为念。有关他向百姓所说的话,我们可以在十三至十五节里看到。 这十个反应具有何等奇妙的启示!倘若我们再读一遍,留意每一个反应的主要特征,主在加利利游行传道的结果就必一目了然。 下列是各种人对主的反应: (1)施洗约翰——不肯定(十一3) (2)「这世代」——不理会(十一17) (3)加利利的城镇——不悔改(十一20) (4)法利赛人——不讲理(十二10、14、24) (5)众百姓——不明辨(十三13~15) (6)拿撒勒人——不相信(十三58) (7)希律王——不明智(十四2) (8)耶路撒冷的文士——不协和(十五2、12) (9)法利赛人、撒都该人
——不仁义(十六1) (10)十二门徒——欢喜承认(十六16) 总括整个在加利利传道的反应来说,都是一个「不」字,当然其中是有一些例外的,但普遍的结果就是这样了。稍后,在耶路撒冷的高潮里,这个被动的「不」字就会变成主动的「反」字了。就是现在来说,经已够明显的让我们看见,众人只在物质方面欢迎这个天国(就是患病的得医治,饥饿的得饱足),却不肯接受天国的道德和灵性标准。主耶稣不会受群众的欺骗的,他知道他们只是追求一些新奇的事物、神迹、饼、物质的好处等,并不是追求认识他。 由第十一章开始,我们发现主耶稣的语气转变得非常明显。在马太所记载的十个反应里,我们看见主耶稣对这些反应,常常发出责备和攻击的话语,使这几章圣经显得十分多姿多采。 对于约翰信心不肯定的反应,主吩咐约翰的门徒将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从而解释这位作先锋的先知地位和特征有何意义(请参看第一百一十一课)。对于「这世代」的不理会,主的反应是一个忧愁的叹息,说:「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意思是,虽然他们对苦修的约翰和对有广泛交情的耶稣都没有反应,错失却不在他们传道的方法,而是在听者自己的态度。对于集体不悔改的城镇,他的反应是预言
他们将必受审定罪,而且离开他们,改变工作方针。对一些人个别传讲的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对于不可理喻的法利赛人,他的反应是严严的指摘他们远离了真道,犯了不能赦免亵渎圣灵的罪。对于心里愚顽的众百姓,主以后不再明说天国的奥秘,改用比喻来传讲(十三10、34)。对于轻视他的同乡亲友,他不再在那里行奇事神迹。对于希律,他静静的避开他。对于耶路撒冷的文士,他指控他们的假冒为善,竟废弃了自己专职讲解的圣经。对于撒都该人,他们的要求他都加以斥责和拒绝了。对于承认他的十二门徒,他说:「你有福了……因为这不是属血气的指示你的……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自此之后,直至离开加利利为止,主耶稣再没有公开讲道,只对自己的门徒讲解真理。 总括以上的因素和特征来说:百姓普遍对神迹、信息,并主的人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少部分人是真正以属灵的真诚和智慧来追求主的。另一方面,那些政治和宗教领袖们的仇视,却越来越深。这时,正当他在加利利的工作快要完结之际,主耶稣早已看出以色列人蓄意拒绝天国的王;于是他就宣告以后的方针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