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结论~十点总括的分别

耶佛合参 by

一九七年至一九五九年,当我在欧美旅行时,许多西方的基督徒朋友,时常会问我:「你为何不做佛**,而变为基督徒呢?」又如:「你在基督教中找到什么,是佛教找不到的呢?」

当时我已经给他们回答了,现在我想应该写出来,让有同样问题的朋友,可以了解。

我家祖先数代是佛**,虽然我和我全家现在都是基督徒,我仍然承认佛教多少有它的好处:

佛教的优点

1.佛教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佛教基本教义,所以佛教是劝人为善的宗教。

2.佛教教义,说有三世因果,劝人不可做恶业,以免受轮回沉沦的苦报,另外一方面,因为有前生的说法,今世受苦者,常能得到忍受的力量,以为是前生做了孽,故今生只得忍受,这也是佛教基本要道。

3.佛教教义指明人生在世,必须修心修行,人不是死了就完了,死了还要投胎,按人的善业、恶业,投入六道轮回。所以人生在世时,必须要修心、修行,修心、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种,可按各人的喜好去选择,如净土宗、禅宗、律宗等,各适其式,实在是一个高明的传教方法。

这样,你可能要问我:「那么你为何不继续做个佛**,而改信基督呢?」

或者问:「你在基督教里找到了什么,是佛教中没有的呢?」

佛教有它的好处,但不能与基督教相比,因为基督教不仅是一个更合适于现实人生的宗教,基督教乃是福音,乃是救恩。无疑,若是我无机会在心灵中看见耶稣基督,我现在一定是一位佛教法师,因为我自幼以至青年时期,皆热心倾向佛教,虽然我现在年届六十,仍然对佛教许多地方欣赏,至于我却还是成为了基督徒,甚至是位牧师,以下我提出十点理由。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一、佛教是拜多神,或无神,基督教是独一至尊上帝

世上绝大多数民族都有宗教信仰,连最落后的地方也有信仰,可见宗教影响人类何等深远。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人格都受他的信仰所影响,如果他的信仰是高超的,是真理,那个人的思想、行为、志趣、人格,也就转变了方向。因此一个人选择他的宗教信仰,与选择一位妻子,一个丈夫,同样地重要,也许甚至更为重要。

我们知道佛教腐化后乃以水果、香烛供奉许多偶像,早晚叩头跪拜,但可惜所跪拜的神不是真神,不要说偶像只不过是以泥塑木雕人手所造的,其实其它被信众奉为神明的,大都也不过是以前死去的人罢了。近来新佛教运动,废除了许多神像,单选出几位著名的,如单单礼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等,但这些也都是死了的人,只是被称为「神」,而不是天地万物独一至尊的神,我遇见不少朋友,故意误会基督教上帝,只是佛教中众多神o之一,以自表佛教高超,不肯虚心研究,这是颇为可惜的事。

按佛教观音菩萨,菩萨位尚在修行,要再上进才可到佛位,阿弥陀佛,也不过是千万佛中之一,佛教中的「神」,说起来,当推释迦牟尼最为重要,但他不是创造主,以佛教的说法,他也只是比丘修成佛而已。他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佛教只是觉义,他从未说:「我是神,你们要拜我。」,在佛教中找不到基督教的上帝观,彻底说来,佛教中没有一人是神,佛、菩萨都不是神。

一次一位佛教祖师丹霞,将佛像劈开焚烧,其余僧人大惊,丹霞的意思是,偶像不是佛,我即是佛,我就是宇宙间最大最高者,可惜他不晓得他有人的软弱,有疾病、痛苦、罪恶、死亡,人不是完全的。

基督教承受清楚的上帝观。古时先知多次多方晓喻各时代的人,我们在各民族文化中,宗教中,可以查到人类对上帝的认识,有深有浅。就在这末世,更借着从上帝来的耶稣基督晓谕我们(来一1),这位至尊独一真神,是自有永有(耶和华意为自有永有,不是人修行而成的),k是真理(约十八37),是太初的道(约一1),是「我是我所是」(IamwhoIam出三14),在k里面有权威、仁慈、智能、圣洁、公义,是独一至尊的真神(赛四十五18,创十七1,诗一四七5,约十七3),这样一位上帝,才是人类应当敬拜的(请参阅第二章「信佛可以找到上帝吗?」一文)

二、佛教对于世界观以为这是四大因缘和合,而非上帝创造,并无美好目的与计划,基督教却说,这世界是上帝所设计创造的,有美好的旨意在其中

佛教朋友以为世界之成,是众生业力所感,其中充满诸苦,四大皆空,无得留恋的事物,基督教刚刚相反,认为世界是由上帝所创造,所设计,其中百物皆能表现出上帝所创造的伟大与智能,世界充满各种宝藏,可以使人类生活完满。有各种的树、花、鸟、兽、矿物、音乐、美术、阳光、空气,人可以使用,可以欣赏,若是人类心灵眼睛开了,就可以发现上帝造物的奇妙,无论大至无垠的宇宙,小至不可见的原子,都奇妙无伦(诗十九)

三、佛教对人生的看法,是悲观消极,基督徒对人生则是乐观积极

佛教朋友也许不肯承认佛教人生观是消极的,但佛教看人生,就是苦,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总而言之,做人就是痛苦的。基督徒则不然,他们为人是乐观的,他们乐于服侍家庭、社会、国家,以及全世界,他们觉得越是能多服务,越是能荣耀上帝。

四、佛教教义要人逃避世界,基督教教义是要人进入世界

为何释迦佛要出家?原因是他看见了生老病死等苦故决意舍弃老父、爱妻及出生不久的儿子,夜半出城,逃入深山,落发做修行人,以求清净寂灭,后来影响了他的妻、子、姨母、表兄弟及宫女,也出家为僧为尼。他们为何要「割爱辞亲」,出家为僧尼?这是因为佛教的教是如此,虽然后来佛教中,兴起了大乘教义,人们可以在家修行,不一定要出家,但结婚生子女,仍然是导致三世因缘的根由,若真得要了生死成佛,还是以跳出红尘为宜。

基督教则不然,以为婚姻神圣,是上帝所设立,马太福音十九章:「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因此基督徒不要离开世界,可以有婚姻,父、母、妻子,儿女的家庭生活,这是上帝的恩赐,基督徒在世界时,信靠顺服,做上帝的儿女,离世归天时,到上帝家中去,是心安理得的人生,耶稣在祷告中曾说:「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叫他们脱离那恶者。」(约十七15)

五、佛教相信宿命论,基督教只寻求上帝的旨意

佛教教义相信三世因果,以为今生富贵、贫贱、夭寿、祸福,俱系前生作孽或积德的业力所致,比如释迦佛在世时,因乞来的食物不洁而生病,他就说,这是前生业力,原因自己前生是一医生,故章给错药予病人,故今生得此果报。又当北国毗琉璃军队来灭释迦族时,弟子请释迦佛去救,释迦又说:「这也是前世业力所感,我们无力挽回,在多年之前,毗琉璃军队,原是一池鱼,被释迦族人网来吃了,故今世成了人,来报仇的。」因此因缘,释迦拒绝抵抗。又释迦佛患有头痛病,他告诉弟子说:「这也是定业,原因是释迦族网池鱼时,那时自己还是个孩童,见岸上有一鱼在跳,遂持竿击鱼头,故有如此恶报。」

基督徒则不然,基督徒不信宿命论,只寻求何为上帝对该事件的旨意,而去遵行。基督徒如此思想,原因是救主耶稣是如此思想。一次有人带生来是瞎眼的青年到耶稣跟前,门徒遂发疑问:「夫子,这人是生来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他自己呢?还是他的父母呢?」,耶稣不像释迦回答无益于人又无根据的话语,他知道,可能是医药不昌明,接生婆不知卫生,致婴儿瞎眼,耶稣只指出不是他自己犯罪,也不是他的父母犯罪,从积极方面来说,应当思想如何救治这瞎眼人的失明痛苦,我现在要叫这生来瞎眼的人能看见,令上帝得荣耀。这是主耶稣的态度(约九)。

一次我与一位佛教领袖谈道,我们的话没有说完,分别时我说:「盼望下次,我们再有机会谈谈。」他说:「我们无缘,最好不谈。」,我说:「我不管宿世因缘如何,我只寻求上帝旨意如何,若上帝要我与人谈话,我是乐意去的。」(太二六39,罗十二2)

六、佛教以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平等的,基督教说,惟人是万物之灵

佛教「众生」指四生,「胎卵湿化」,一切生物,如胎生的有人、狗、牛等,卵生的有鸡、鸟等,湿生的有鱼类,化生的有毛虫,蝴蝶,这都叫众生,都有佛性,佛性是平等的,四生在六道轮回之中,有时为人,有时为鸡,为牛,为猪,投入畜牲道,故佛教不杀生,不吃众生肉,以免投胎时也要做牲畜,偿还因果债务,也或者因为这些生物是祖先投胎,岂不是吃了祖先?这样三世因果业力报应,佛教认为是真理,连佛也不能废弃。故此,佛**常买鱼鸟放生,有些生得奇异的猪牛,施舍在寺院中养老,不准人吃。

基督教认为人与牲畜不同,人在被造时,赋有上帝形象样式(指灵性,不是肉体上)。佛**常批评基督徒吃荤,不爱动物,只爱人类,但其实,佛**却是太爱动物,反而不爱其父母妻子丈夫儿女,宁愿出家,断绝情爱。

七、佛教劝人修行,出发点是令人离苦得乐,基督徒劝人信耶稣,重点是叫人离罪得生命

佛**修行,无论在家出家,持斋念佛,出发点是要离苦得乐。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因为人生有许多痛苦,故发心修行,起初并不重视罪字。基督徒一开始信耶稣,就要认罪悔改,离开罪,要背十字架跟随耶稣。不肯背十字架,就无冠冕,并不害怕痛苦,乃看罪恶为真正可怕。

八、佛**修行是靠己力,守戒积功德,自己救自己;基督徒明白人不能靠自己,只有信靠上帝的救恩

这是耶佛两个宗教最大差别处之一。当释迦佛将去世时,弟子环立哭泣问:

「佛离世后,当以谁为师?」佛答:「波罗提木叉(Pratimoksa,意戒律)是为汝等师,与我在世无异。」波罗提木叉意义是戒律,持戒是佛教修行第一要紧事,纵然净土宗是靠念佛,也还是要持戒,释迦佛没有未曾对人说:「我能赦免你的罪,我能救你了生死。」佛教无救恩,是要人自己修的。

基督教明白人不能靠持戒得救,保罗说:「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但如今上帝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看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上帝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细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如今却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罗三20-25)「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指耶稣)传给你们的,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徒十三38-39)

九、佛教教人要持斋吃素,基督教以为食物是为健康,并不关系灵性的事

笔者生长于佛教家庭,自幼持斋,连鸡蛋也不吃,原因是认为鸡蛋中有生命,可以孵小鸡。当我壮年时在社会工作,持斋对于我有很大不便,因为不能在公共膳堂吃饭,朋友婚寿宴席,也不能参加。我有一位婶母茹素,她的子女皆不信佛,因此一家常因媳妇烧菜而有争端。在日本的佛**,大胆改革,连和尚也寺中也吃起肉来,结起婚来,这自也许不符合佛教的教义,因为佛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三世因果报应,今生吃六两,来生要还半斤。

自从我改信耶稣后,方知食物并不关系灵性,只不过关系健康。我可以随便入餐馆吃饭,也可以随意赴朋友的宴席。因为耶稣说:「入口的不能污秽人(的灵性),出口的乃能污秽人(的灵性)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苟合、偷盗、妄证、谤,这都是污秽人的。」(太十五1-20)「其实食物不能叫上帝看重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林前八8),「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十四17)

十、佛**修行终极目的是进入涅盘,基督徒信主终极目的是得永生

佛释迦年老有病,卧在双林树下去世,依佛教的说法,他是进入涅盘。进入涅盘也就是佛**的修行目的,涅盘是印度文nirvana,意为「寂灭」、「圆寂」、「入灭」。

进入涅盘后,到底是有,还是无,佛**中,议论不一,我曾试问过几位法师:「当你进入涅盘后,还有你这个人吗?」有的回答还有我个性,有的答没有我个性了。有的设比方说:「当你有性如一滴水落入大性海中时,能分别出你是哪一滴水吗?」有的反驳说:「虽然分别不出哪一滴水是你的,但一滴海的性质还是存在的。」,又有一人幽默地说:「个性在涅盘中,只可说,又存在,又不存在。」

基督徒对此问题,有清楚的回答:「上帝爱世人,甚至将k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k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这样的永生,不是属肉体及情欲的生命,乃是属灵的,从上帝而来的生命(约一12-13),这样的生命不是死后方获得,乃是在世时,在信主重生时就有了(约壹五13),虽然起初这生命是婴孩,软弱,战胜不过肉体的试探,但人若有了这属灵的生命,他就明白属灵的事,晓得与上帝交通,就会渐渐强壮起来(林前二14,弗三16)

*这样的生命,要结爱心、喜乐、和平、忍耐、恩慈、善良、信实、温柔、节制等果子(启二二2,加五22)

*这样的生命,能胜过罪恶(约壹三9,弗二1-6)

*这样的生命胜过疾病、刀剑、水火,并一切的痛苦(罗八35-37)

*这样的生命,是上帝经过耶稣基督而赐给人的,约翰写信给信徒说:「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上帝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自己有永生。」(约壹五13)

永生不是死后方得,乃是人在现在,今生在世上信主的时候就可以得到的。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一九七年至一九五九年,当我在欧美旅行时,许多西方的基督徒朋友,时常会问我:「你为何不做佛**,而变为基督徒呢?」又如:「你在基督教中找到什么,是佛教找不到的呢?」当时我已经给他们回答了,现在我想应该写出来,让有同样问题的朋友,可以了解。我家祖先数代是佛**,虽然我和我全家现在都是基督徒,我仍然承认佛教多少有它的好处:佛教的优点1.佛教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佛教基本教义,所以佛教是劝人为善的宗教。2.佛教教义,说有三世因果,劝人不可做恶业,以免受轮回沉沦的苦报,另外一方面,因为有前生的说法,今世受苦者,常能得到忍受的力量,以为是前生做了孽,故今生只得忍受,这也是佛教基本要道。3.佛教教义指明人生在世,必须修心修行,人不是死了就完了,死了还要投胎,按人的善业、恶业,投入六道轮回。所以人生在世时,必须要修心、修行,修心、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种,可按各人的喜好去选择,如净土宗、禅宗、律宗等,各适其式,实在是一个高明的传教方法。这样,你可能要问我:「那么你为何不继续做个佛**,而改信基督呢?」或者问:「你在基督教里找到了什么,是佛教中没有的呢?」佛教有它的好处,但不能与基督教相比,因为基督
教不仅是一个更合适于现实人生的宗教,基督教乃是福音,乃是救恩。无疑,若是我无机会在心灵中看见耶稣基督,我现在一定是一位佛教法师,因为我自幼以至青年时期,皆热心倾向佛教,虽然我现在年届六十,仍然对佛教许多地方欣赏,至于我却还是成为了基督徒,甚至是位牧师,以下我提出十点理由。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一、佛教是拜多神,或无神,基督教是独一至尊上帝世上绝大多数民族都有宗教信仰,连最落后的地方也有信仰,可见宗教影响人类何等深远。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人格都受他的信仰所影响,如果他的信仰是高超的,是真理,那个人的思想、行为、志趣、人格,也就转变了方向。因此一个人选择他的宗教信仰,与选择一位妻子,一个丈夫,同样地重要,也许甚至更为重要。我们知道佛教腐化后乃以水果、香烛供奉许多偶像,早晚叩头跪拜,但可惜所跪拜的神不是真神,不要说偶像只不过是以泥塑木雕人手所造的,其实其它被信众奉为神明的,大都也不过是以前死去的人罢了。近来新佛教运动,废除了许多神像,单选出几位著名的,如单单礼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等,但这些也都是死了的人,只是被称为「神」,而不是天地万物独一至尊的神,我遇见不少朋友,故意误会基督教上帝,只
是佛教中众多神o之一,以自表佛教高超,不肯虚心研究,这是颇为可惜的事。按佛教观音菩萨,菩萨位尚在修行,要再上进才可到佛位,阿弥陀佛,也不过是千万佛中之一,佛教中的「神」,说起来,当推释迦牟尼最为重要,但他不是创造主,以佛教的说法,他也只是比丘修成佛而已。他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佛教只是觉义,他从未说:「我是神,你们要拜我。」,在佛教中找不到基督教的上帝观,彻底说来,佛教中没有一人是神,佛、菩萨都不是神。一次一位佛教祖师丹霞,将佛像劈开焚烧,其余僧人大惊,丹霞的意思是,偶像不是佛,我即是佛,我就是宇宙间最大最高者,可惜他不晓得他有人的软弱,有疾病、痛苦、罪恶、死亡,人不是完全的。基督教承受清楚的上帝观。古时先知多次多方晓喻各时代的人,我们在各民族文化中,宗教中,可以查到人类对上帝的认识,有深有浅。就在这末世,更借着从上帝来的耶稣基督晓谕我们(来一1),这位至尊独一真神,是自有永有(耶和华意为自有永有,不是人修行而成的),k是真理(约十八37),是太初的道(约一1),是「我是我所是」(IamwhoIam出三14),在k里面有权威、仁慈、智能、圣洁、公义,是独一至尊的
真神(赛四十五18,创十七1,诗一四七5,约十七3),这样一位上帝,才是人类应当敬拜的(请参阅第二章「信佛可以找到上帝吗?」一文)二、佛教对于世界观以为这是四大因缘和合,而非上帝创造,并无美好目的与计划,基督教却说,这世界是上帝所设计创造的,有美好的旨意在其中佛教朋友以为世界之成,是众生业力所感,其中充满诸苦,四大皆空,无得留恋的事物,基督教刚刚相反,认为世界是由上帝所创造,所设计,其中百物皆能表现出上帝所创造的伟大与智能,世界充满各种宝藏,可以使人类生活完满。有各种的树、花、鸟、兽、矿物、音乐、美术、阳光、空气,人可以使用,可以欣赏,若是人类心灵眼睛开了,就可以发现上帝造物的奇妙,无论大至无垠的宇宙,小至不可见的原子,都奇妙无伦(诗十九)三、佛教对人生的看法,是悲观消极,基督徒对人生则是乐观积极佛教朋友也许不肯承认佛教人生观是消极的,但佛教看人生,就是苦,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总而言之,做人就是痛苦的。基督徒则不然,他们为人是乐观的,他们乐于服侍家庭、社会、国家,以及全世界,他们觉得越是能多服务,越是能荣耀上帝。四、佛教教义要人逃避世界,基督教教
义是要人进入世界为何释迦佛要出家?原因是他看见了生老病死等苦故决意舍弃老父、爱妻及出生不久的儿子,夜半出城,逃入深山,落发做修行人,以求清净寂灭,后来影响了他的妻、子、姨母、表兄弟及宫女,也出家为僧为尼。他们为何要「割爱辞亲」,出家为僧尼?这是因为佛教的教是如此,虽然后来佛教中,兴起了大乘教义,人们可以在家修行,不一定要出家,但结婚生子女,仍然是导致三世因缘的根由,若真得要了生死成佛,还是以跳出红尘为宜。基督教则不然,以为婚姻神圣,是上帝所设立,马太福音十九章:「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因此基督徒不要离开世界,可以有婚姻,父、母、妻子,儿女的家庭生活,这是上帝的恩赐,基督徒在世界时,信靠顺服,做上帝的儿女,离世归天时,到上帝家中去,是心安理得的人生,耶稣在祷告中曾说:「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叫他们脱离那恶者。」(约十七15)五、佛教相信宿命论,基督教只寻求上帝的旨意佛教教义相信三世因果,以为今生富贵、贫贱、夭寿、祸福,俱系前生作孽或积德的业力所致,比如释迦佛在世时,因乞来的食物不洁而生病,他就说,这是前生业力,原因自己前生是
一医生,故章给错药予病人,故今生得此果报。又当北国毗琉璃军队来灭释迦族时,弟子请释迦佛去救,释迦又说:「这也是前世业力所感,我们无力挽回,在多年之前,毗琉璃军队,原是一池鱼,被释迦族人网来吃了,故今世成了人,来报仇的。」因此因缘,释迦拒绝抵抗。又释迦佛患有头痛病,他告诉弟子说:「这也是定业,原因是释迦族网池鱼时,那时自己还是个孩童,见岸上有一鱼在跳,遂持竿击鱼头,故有如此恶报。」基督徒则不然,基督徒不信宿命论,只寻求何为上帝对该事件的旨意,而去遵行。基督徒如此思想,原因是救主耶稣是如此思想。一次有人带生来是瞎眼的青年到耶稣跟前,门徒遂发疑问:「夫子,这人是生来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他自己呢?还是他的父母呢?」,耶稣不像释迦回答无益于人又无根据的话语,他知道,可能是医药不昌明,接生婆不知卫生,致婴儿瞎眼,耶稣只指出不是他自己犯罪,也不是他的父母犯罪,从积极方面来说,应当思想如何救治这瞎眼人的失明痛苦,我现在要叫这生来瞎眼的人能看见,令上帝得荣耀。这是主耶稣的态度(约九)。一次我与一位佛教领袖谈道,我们的话没有说完,分别时我说:「盼望下次,我们再有机会谈谈。」他说:「我们无缘,最好不谈。」
,我说:「我不管宿世因缘如何,我只寻求上帝旨意如何,若上帝要我与人谈话,我是乐意去的。」(太二六39,罗十二2)六、佛教以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平等的,基督教说,惟人是万物之灵佛教「众生」指四生,「胎卵湿化」,一切生物,如胎生的有人、狗、牛等,卵生的有鸡、鸟等,湿生的有鱼类,化生的有毛虫,蝴蝶,这都叫众生,都有佛性,佛性是平等的,四生在六道轮回之中,有时为人,有时为鸡,为牛,为猪,投入畜牲道,故佛教不杀生,不吃众生肉,以免投胎时也要做牲畜,偿还因果债务,也或者因为这些生物是祖先投胎,岂不是吃了祖先?这样三世因果业力报应,佛教认为是真理,连佛也不能废弃。故此,佛**常买鱼鸟放生,有些生得奇异的猪牛,施舍在寺院中养老,不准人吃。基督教认为人与牲畜不同,人在被造时,赋有上帝形象样式(指灵性,不是肉体上)。佛**常批评基督徒吃荤,不爱动物,只爱人类,但其实,佛**却是太爱动物,反而不爱其父母妻子丈夫儿女,宁愿出家,断绝情爱。七、佛教劝人修行,出发点是令人离苦得乐,基督徒劝人信耶稣,重点是叫人离罪得生命佛**修行,无论在家出家,持斋念佛,出发点是要离苦得乐。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因为人生有许多痛苦
,故发心修行,起初并不重视罪字。基督徒一开始信耶稣,就要认罪悔改,离开罪,要背十字架跟随耶稣。不肯背十字架,就无冠冕,并不害怕痛苦,乃看罪恶为真正可怕。八、佛**修行是靠己力,守戒积功德,自己救自己;基督徒明白人不能靠自己,只有信靠上帝的救恩这是耶佛两个宗教最大差别处之一。当释迦佛将去世时,弟子环立哭泣问:「佛离世后,当以谁为师?」佛答:「波罗提木叉(Pratimoksa,意戒律)是为汝等师,与我在世无异。」波罗提木叉意义是戒律,持戒是佛教修行第一要紧事,纵然净土宗是靠念佛,也还是要持戒,释迦佛没有未曾对人说:「我能赦免你的罪,我能救你了生死。」佛教无救恩,是要人自己修的。基督教明白人不能靠持戒得救,保罗说:「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但如今上帝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看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上帝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细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如今却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罗三20-25)「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指耶稣)传给你们的,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
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徒十三38-39)九、佛教教人要持斋吃素,基督教以为食物是为健康,并不关系灵性的事笔者生长于佛教家庭,自幼持斋,连鸡蛋也不吃,原因是认为鸡蛋中有生命,可以孵小鸡。当我壮年时在社会工作,持斋对于我有很大不便,因为不能在公共膳堂吃饭,朋友婚寿宴席,也不能参加。我有一位婶母茹素,她的子女皆不信佛,因此一家常因媳妇烧菜而有争端。在日本的佛**,大胆改革,连和尚也寺中也吃起肉来,结起婚来,这自也许不符合佛教的教义,因为佛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三世因果报应,今生吃六两,来生要还半斤。自从我改信耶稣后,方知食物并不关系灵性,只不过关系健康。我可以随便入餐馆吃饭,也可以随意赴朋友的宴席。因为耶稣说:「入口的不能污秽人(的灵性),出口的乃能污秽人(的灵性)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苟合、偷盗、妄证、谤,这都是污秽人的。」(太十五1-20)「其实食物不能叫上帝看重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林前八8),「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十四17)十、佛**修行终极目的是进入涅盘,基督徒信主终极目的是
得永生佛释迦年老有病,卧在双林树下去世,依佛教的说法,他是进入涅盘。进入涅盘也就是佛**的修行目的,涅盘是印度文nirvana,意为「寂灭」、「圆寂」、「入灭」。进入涅盘后,到底是有,还是无,佛**中,议论不一,我曾试问过几位法师:「当你进入涅盘后,还有你这个人吗?」有的回答还有我个性,有的答没有我个性了。有的设比方说:「当你有性如一滴水落入大性海中时,能分别出你是哪一滴水吗?」有的反驳说:「虽然分别不出哪一滴水是你的,但一滴海的性质还是存在的。」,又有一人幽默地说:「个性在涅盘中,只可说,又存在,又不存在。」基督徒对此问题,有清楚的回答:「上帝爱世人,甚至将k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k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这样的永生,不是属肉体及情欲的生命,乃是属灵的,从上帝而来的生命(约一12-13),这样的生命不是死后方获得,乃是在世时,在信主重生时就有了(约壹五13),虽然起初这生命是婴孩,软弱,战胜不过肉体的试探,但人若有了这属灵的生命,他就明白属灵的事,晓得与上帝交通,就会渐渐强壮起来(林前二14,弗三16)*这样的生命,要结爱心、喜乐、和平、忍耐、恩慈、善良、信实、温
柔、节制等果子(启二二2,加五22)*这样的生命,能胜过罪恶(约壹三9,弗二1-6)*这样的生命胜过疾病、刀剑、水火,并一切的痛苦(罗八35-37)*这样的生命,是上帝经过耶稣基督而赐给人的,约翰写信给信徒说:「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上帝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自己有永生。」(约壹五13)永生不是死后方得,乃是人在现在,今生在世上信主的时候就可以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