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以色列古代史 by

注一:在旷野,以法莲支派的数目自四万零五百人锐减为三万二千五百人(民一33;廿六37),阵容仅稍胜西缅支派。相反地,犹大支派人数自七万四千六百人增至七万六千五百人(民一27;廿六22)。

注二:参考第三章,五四页,注十二;及第八章,二一二页,注三六。

注三:当时少有来自便雅悯支派的。按历史而言,便雅悯支派素来与地方为支派结连,可能渐渐受制于罗波安;参考第十四章,三七三~三七五页。

注四:关于发掘的情况,参考R.DeVaux,RB,1947~1952。

注五:伯特利刚位于便雅悯支派边境以北(书十八12),与犹大领土非常相近因此,在耶罗波安的治下,继承罗波安的犹大王亚比央(Abijam,译者注:或作亚比维Abijah)曾一度攻陷它(代下十三19),当时耶罗波安可能懊悔不应将这个中心地设置太南边。

注六:耶罗波安显然希望这样能和耶路撒冷的敬拜相同,竭力避免触怒同情耶路撒冷的份子。因此,Albright认为这些牛只并非代表耶和华,只是百姓可以借着这些动物,联想到耶和华具体地站在为人西前。这种思想,与迦南人脑海中的巴力和哈达(大)一模一样;参考Albright,FSAC,二○三、二二九页。

注七:要了解有关神站在动物背上的图片,参考ANEP,图500,501,522,534,537。

注八:是旧约中「直呼其名」的奇妙预言之一,约在此人开始统治以前三世纪就被提及了。

注九:关于当时的证据及亚兰人历史的概论,参考M.Unger,IsraelandtheAramaeansofDamascus(Lcndon:JamesClark&Co.,Ltd.,1957),三八~五七页。温格尔相信利逊可能就是列王纪上十五章18节的希旬(Hezion),便哈达一世许愿的石碑上刻有的名字。

注十:参考本章,三四一~三四二页。

注十一:关于这次入侵的论述,参考第十四章,三七五~三七八页。

注十二:拿答可能是耶罗波安的次子,这要看死于重疾的亚比雅是否是长子而定。这件事情并未交代清楚,但却很有可能性。

注十二:基比顿被认为就是Tellel-Melat,位Aqir(可能是以革伦)东部三哩,基色以西三哩。虽然而积狭小,地位却甚为重要;因为二十六年后,以拉王的元帅暗利再度围攻它(王上十六15~17)。参考J.Simons,GTT,二○一、三三七、三五九、五一○页。

注十四:暗利统治十二年(王上十六23),自亚撒第二十七年(王上十六15)至亚撒三十八年(王上十六29)。关于他在亚撒第三十一年开始统治的记载(王上十六23),必定是指着他独当一面执政说的。

注十五:关于这块石碑的论述,参考Albright,BASOR,87(1942),二三~二九页;AlbrightandDellaVida,BASOR,90(1943),三○一三四页。关于内容,注释及图片,参考DOTT,二三九~二四一页;内容与注释,参考ANET,五○一页。

注十六:简短的论述,参考第十章,二六一页。

注十七:他甚至在年史中炫耀他的残暴。参考Finegan,LAP,二○二~二○三页的引例,取材于Luckenbill,AncientRecordsofAssyriaandBabylonia,Isec,443,447;以及ANET,二七五~二七六页,或是Barton,AB,四五七页。

注十八:参考他的碑文,ANET,二七五~二七六页。

注十九:例如亚大得尼拉力三世(八一○~七八二),参考ANET,二八一~二八二页;提革拉毗列色三世(七四五~七二七),ANET,二八三~二八四页;撒珥根二世(七二一~七○五),ANET,二八四~二八五页。

注二十:撒玛利亚山是按它的主人撒玛(Shemer)命名的,位于示剑的西北部七哩,有三百尺高,是一座孤立的山峰,四面被其它的为山环绕。因此袭击者必须从下向上进攻。它的位置具战略性,因为它控制了南北贸易信道。

注二一:参考AParrot,Sameria,theCapitaloftheKingdomofIsrael(Eng.tr.,London:S.C.M.Press,Ltd.,1958)。

注二二:关于内容与论述,参考ANET,三二○页;内容讨论并附有图片的,参考D0TT,一九五~一九九页。

注二三:参考列王纪下三章4至27节有关米沙的叛变,和以色列强迫继续进贡的努力。参考本章,三四七~三四八页。

注二四:在列王纪上十六章31节谒巴力被称为「西顿王」,事实上他的首都是推罗,参考第十二章,三三三页,注二四。

注二五:可能大马色的便哈达早已与推罗结盟。在阿勒坡(Aleppo,参考本章,三**页,注十五)发现他所立的石碑,是献给推罗神巴力美耳刻的,可见即使两国之间并未立约,至少也有一种友善的关系。因此,在暗利与推罗的盟约中,以色列是主要获益者。

注二六:事实上,巴力崇拜的主要倡导者是那洗别,不是亚哈。亚哈既允准,便当负责任;但那洗别是主要的促成者。巴力的先知是「那洗别所供养」的人(王上十八19),她是命令「杀耶和华为先知」的人(王上十八4),她也曾发命令恐吓以利亚(王上十九2)。至于亚哈,在需要忠告的时候,仍然寻求耶和华的先知(王上廿二6~12),他仿照耶和华的名字,为他的儿女取名为:亚他利雅、亚哈谢、约兰,然而,当时巴力的名字已相当盛行,在撒玛利亚发现的许多瓦片,都列有与巴力类同的名字:参考J.W.Jack,SamariainAhab-sTime:HarvardExcavationsandTheirResults(Edinburh:Clark,1929),三七页。虽然Albright认为这些瓦片的日期是在耶罗波安二世的统治期间,约在亚哈之后一世纪,但可能多年来这些名字都被采用。关于注释和内容,参考ANET,三二一页,又DOTT,二○四~二○八页。

注二七:这位推罗神名叫美耳刻。但美耳刻与旧迦南地的巴力意义相同。美耳刻对推罗人来说实际上是类似巴力的神,因此,在圣经的记载中被称为「巴力」,也颇为正确。

注二八:百姓对于本地圣职人贝遭外人的陷害之反应,通常较任何其它事物要迅速,那洗别必定是非常有把握,才着手进行屠杀。他们被杀后,她较任何一个时期更能任意而为了。

注二九:参考Finegan,LAP,一八七~一八八页。

注三十:这必是便哈达二世,便哈达的儿子。早年亚撒曾邀请他袭击巴沙,因为在列王纪上二十章34节中,他向亚哈提及他父亲在撒玛利亚的权益,而便哈达一世的父亲是希旬,他在建造撒玛利亚之前早已逝世。Unger,IsraelandtheAramaensofDamascus(JamesClark&Co.,Ltd,,1947),五九~六一页,采取相反的看法。

注三一:从前自以色列夺去的城邑,现今要奉还;亚哈要求在大马色据有某些「街道」(可能是贸易地点),正如先前大马色在撒玛利亚所享受的权利一样。但是反常的,没有要求他们军队投降或削减军械兵力等。

注三二:关于撒缦以色所提供的资料,参考Barton,AB,四五八页;又ANET二七八~二七九页;DOTT,四六~四九页。

注三三:参考Thiele,MNHK,六六页,注七,解释关于同年所爆发的两次战争。

注三四:根据N.Glueck的提议(BASOR,92(十二月,1943),即是Tell-Ramith,位约但河东约二十八哩,加利利海以南十五哩。

注三五:列王纪上二十二章44节,和历代志下十八章1节更进一步的证明这种关系。

注三六:以利亚预言旱灾,是直接向巴力美耳刻挑战,因为它是管理风暴与丰收的。耶和华说不下雨的时候,巴力能否带来雨水呢?四十二个月之久,百姓知道答案了,因而为迦密山上的求火之高潮铺路。

注三七:以利亚必须隐退,直至耶和华的真实性冲击巴力,使百姓印象深刻,并期待迦密山上的求火竞赛。

注三八:他必须取得王室的合作,才能保证巴力先知会出场比赛,因为这些巴力先知应这样的竞赛中,没有什为利益可得;他向一些可能出席的观为保证,他们绝对没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惧怕那洗别采取报复性的手段。

注三九:观为的数目约有一千五百,才能阻止四百五十个巴力先知逃跑(王上十八40)。他们必定是重要人物,且具有影响力。以利亚的目的是要摇撼全以色列,所以必定要求亚哈邀请一些说话有份量的人。

注四十:这种行动本身是令人厌恶的,但却是必须的。这是第一次除去外邦宗教的行动。这是顺从神命令的行动(申十三6~9;十七2~7),也是那些观为投身于朝夕盼望之宗教改革的一种有计划之行动。

注四一:耶洗别可以利用这个事实编造故事,将以利亚逃跑的消息遍传全国。也许她会采取其它的手段,她杀戮那些协助刺杀巴力先知的人。「一千五百人」中,必定有许多人难逃一死的。

注四二:这次是借着实物教材(风、地震和火,跟着又有微小的声音)和说话来指责和教导的。「微小的声音」说明他新任务的性质,与前述之戏剧性的事件相反。

注四三:十年这个数字并未明说,但是可以估计出。被饥荒摧残的以色列,必须经过若干年的休养生息,才能养精蓄锐地与亚兰人争战;列王纪上二十章的两个战役,至少耗时两年;然后是与便哈达联盟的夸夸之战,在主前八五三年,随之而来的是基列拉末之战,亚哈战死其中;后来是亚哈谢统治两年(但不一定是二十四个月);最后约兰统治约一年的时间内,以利亚被提升天(王下二1~13)。

注四四:通常被认为是-Aqir,位亚实突东北十哩。靠近非利士与以色列边境的交界,因此,经常辗转在两者的手中(士一18;撒上五10;七14;十七52)。当时,究竟是落在以色列或非利士人手中不详。

注四五:参考本章,三四一~三四二页。

注四六:第一次是约沙法在基列拉末之战协助亚哈,且险遭杀身之祸;参考本章,三四三~三四四页。

注四七:当时已有三国联军,因为自约兰与约沙法绕行死海南瑞后,以东王加入他们的阵容(王下三9)。

注四八:这是一个意义深长的场面:三位君王无能自助,需要询问耶和华的先知。耶和华透过先知,指示他们在营地的山谷中挖掘水沟。神降雨后,雨水流入山谷,注满水沟,使军队有充足的清水供应。

注四九:以色列既位于摩押的西北部,米沙便估计他们会自北方入侵。但约兰与约沙法绕行至死海南瑞后,便进入摩押的南部了。当时米沙仍然懂然不知。

注五十:参考本章,三六五页,注二二。

注五一:这是假设列王纪下五至八章的故事可能发生于他统治期间。但既然没有说明时间,一些学者则认为,这些事情发生于耶户或甚至约哈斯的治下。但是故事的记载位置与次序,却辩明它们全发生在约兰统治时期。

注五二:乃缦甚至求带「两骡子驮的土」回大马色(王下五17),目的要敬拜耶和华。在异**的思想中,神只与地土是息息相关的,乃缦认为获得耶和华的地土,就等于敬拜耶和华了。虽然这是一种不寻常的态度。他的作为显出一种异**的无知,但也显明他的真诚,因此以利沙显然应允他的要求。

注五三:若能知道是否刚刚悔改敬拜耶和华的乃缦带领争战,是很有趣的。但没有资料记载。

注五四:与早年撒母耳的负担相同,从撒母耳到以利沙之间,训练学校是否继续,不详,可能没有。

注五五:约兰的尸身被扔在拿伯的田间,是早年亚哈自拿伯手中抢夺的地方,约兰之死兑现了以利亚的预言(王上廿一19)。刑罚没有临到亚哈,因为他曾悔改(王上廿一27~29),但却临到他的儿子约兰。

注五六:亚哈谢显然逃向米吉多,耶户的随为在姑珥Gur(不详)击杀他,他抵达米吉多才身亡。历代志下二十二章9节说,在那时,亚哈谢藏身撒玛利亚,可能是先到此地,再往西北方的米吉多。详情不清楚。

注五七:这些人不可能是亚哈谢的直系兄弟,因为他们早在非利士人与阿拉伯人的袭击时被杀(代下廿一16~17)。

注五八:耶户的态度说明他尊重此人。约拿达忠于耶和华,而且生活严谨。他成为利甲族的族长,这是敬虔的家族,他们谨守规条,若干年后的耶利米相当敬佩他们(那卅五1~19;参考代上二55利甲族的身份)。

注五九:阿摩司与何西阿的写作特别证实此事,二人皆是以色列的先知,他们描写耶户执政后五十年的情形。所提及的恶习,在耶户时代已经存在了。

注六十:撒缦以色三世的碑文证实了这个时间。在他第十四年(主前八四五年)的一块石碑中,他提到哈大底谢(便哈达二世)仍然是大马色的王;第十八年的(公元前八四一年)一块石碑中提及哈薛,也就是说哈薛在八四五与八四一年问登上宝座,而根据碑文内容的记载方式,他可能就在八四一年前登基的。

注六一:他只能拥有骑兵五十、战车十辆、步兵一万,与亚哈率领赴夸夸的二千辆战车成为尖锐的对比。

注六二:迦特原属非利士,但罗波安将它列入防御城的名单内,可见当时,或甚至到如今,它是属于犹大的(代下十一8)。哈薛可能与非利士人联盟,从犹大手中夺去迦特,因为在乌西亚期间,迦特似乎又落在非利士人的手中了(代下廿六6)。

注六三:这记载是撒缦以色三世所遗留下的。关于他的碑文,参考ANET,二七六~二八一页。

注**:撒缦以色也列出其它进贡的两个城邑推罗和西顿。

注六五:这根四面形的黑色石灰住子高六尺半,有五行半浮雕绘图,四面刻有楔形文字书写的解释。在某一面的第二行刻有耶户,是唯一现存的以色列王的雕像。这个四方尖塔现保存于大英博物馆内。关于内容,参考ANET,二八○页;图片,参考ANFT,三五一~三五五图。

注六六:内容在ANET,二八○页。当时是撒缦以色的第二十一年。

注六七:亚哈的女儿亚他利雅,曾与约兰成亲,她用诡诈的手段夺取王位,在犹大揽权。事实上,犹大退出联盟是有益无损的,但以色列显然在经济与军事上都遭受损失。

注六八:关于亚大得尼拉力三世,参考ANET,八一~二八二页;又DOTT,五○~五二页。在袭击的当儿,哈薛的儿子即继承人便哈达三世已登上大马色的宝座了。

注六九:数段经文比较之下,我们可以看见事实果真如此。根据列王纪上十四章23节,公元前七八二年,耶罗波安二世在犹大王亚玛谢第十五年登基。但列王纪下第十五章1节所说,犹大王亚玛谢的继承人亚撒利雅在耶罗波安第二十七年的时候,开始执政。这一年就是公元前七六七年。若这年是耶罗波安第二十七年,那耶罗波安是在公元前七九三年开始统治的,当时是约阿施统治的第五年。意思是说,列王纪下十四章23节是自他独自当政时开始计算的。参考Thiele,MNHK,七七~八一页。

注七十:不单单约阿施与犹大之战所费的时间是这种共同摄政开始的原因,列王纪下十四章15至16节对约阿施统治的尾声又提到此战役(第一次记载在列王纪下十三章12至13节),这比较不寻常。第二次的记载紧随这次战争之后(王下十四8~14),在摄政时期发生的战争似乎是导致摄政的原因之一。关于类似的论述,参考Thiele,MNHK,八四~八五页

注七一:他们是撒缦以色四世(主前七八三~七七三),亚述但三世(Asshur-danIII主前七七三~七五四),和亚述尼拉力五世(Asshur-nirariV,主前七五四~七四六)。

注七二:摩西自称先知,并且预言要兴起像他的人(申十八15~22)。

注七三:可能在第九世纪的后叶,俄巴底亚与约珥已兴起服事了,虽然他们只是犹大的先知。

注七四:参考A.T.Olmstead,HistoryofAssyria(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23)一六九~一七四页。

注七五:意思说,为期最短二十五年,最长超过一百年,后者没有可能性,要看他在乌西雅治下甚为时候开始工作,而在希西家治下持续多久。

注七六:摩二6~8;五10~12;六1~8;八4~6;何二14~23;四1~6;13~19;七4。

注七七:何二2~13;三1~5。撒玛利亚的瓦片文也见证以色列民对神不贞。这些瓦片文推定为这时期的(参考本章,三六五页,注二十七)。而瓦片上大部份的名字与「巴力」复合,可见仍然有不少人对这个外邦神只效忠,虽然耶户似乎已自国中剔除这种宗教了。

注七八:与阿摩司(七9)的预言吻合。

注七九:参考本章,三三七页。

注八十:位置不详,可能就是Thapsacus城,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但与故事不协调。这座城邑距离撒玛利亚不远。

注八一:这次战役的日期通常推定为主前七三八年,但泰利(Thiele)小心研究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事为后,有力地提倡主前七四三年之说。参考Thiele,MNHK,第94~115页;M.Unger,IsraelandtheAramaeansofDamascus(London:JamesClark&Co.,Ltd.,1957),九七页。

注八二:同年提革拉毗列色遇见一支西北联盟军,犹大王乌西雅(亚撒利雅)是领袖。参考第十四章的论述。

注八三:提革拉毗列色另列其它进贡的君王,包括Hummuh王Kishtashpi,大马色王利汛(Rezin),推罗王希兰(Hiram),Kue王Urikki,迦基米施王(CarchemishPisirisGurgum王Tarhulara,Melid王Sulumal。内容参考ANET,二八三页;DOTT五四~五五页。

注八四:一他连得相等于三千舍克勒,因此六千人要缴纳课税。总额超过一百万美元。参考M.Unger,见前,一七五页,注五八。

注八五:列王纪下十五章30节和十七章1节提到比加的最后一年,何细亚的第一年,犹大的亚哈斯第十二年和犹大的约坦第二十年,都是同一年,因此,与犹大王互相关连,那一年是主前七三二年。提革拉毗列色的公告也证实此事(参考DOTT,五五页),他废掉比加,立何细亚代替他。这事发生于他在七三四~七三二年内的西方战役中。参考第十四章关于犹大王亚哈斯和约坦之日期的论述。

注八六:泰利MNHK一二四页及下文;又参考H.G.Stigers,"ThelnterphasedChronologyofJotham,Ahsz,HezekiahandHoshea",BETS,9(Spring,1966),八四~八六页。支持这个看法的理由如下:为比加刺杀比加辖的时候,有一群基列人与他同在(王下十五25);为遭米拿现所杀的沙龙是「雅比的儿子」(王下十五13),因此暗示他有基列雅比的背景。当沙龙被米拿现暗杀后,基列雅比只会支持比加而不会支持米拿现的;为米拿现向提革拉毗列色进贡,为要「帮助他坚定国位」,可见他有比加与他作对,而比加则企图从他手中夺取此地;为比加不敢过早抢夺撒玛利亚的王位,与米拿现因进贡获得提革拉毗列色的支助的事实相谋合;为自比加夺得撒玛利亚后不久(赛七1及下文),他与大马色的利汛便建立友好,可见当比加仅统治靠近大马色的基列地时,就已建立了基列――大马色的和约了。

注八七:M.Unger,见前,九九页。

注八八:参考第十四章,三八九~三九一页。

注八九:关于碑文内容,参考ANET,二八三~二八四页。更完整的碑文参考LuckenbillAncientRecordsofAssyriaandBabylonia(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26),I,777~779节。

注九十:考古学的发掘显示出这次的蹂躏,特别在米吉多,第三层(参考Wright,BAR,一**页),和夏琐的第六层,其中一块瓦片刻有比加,pqh的名字(参考Yadin,BA,19〔二月1956〕,pp。2~11;20〔五月1957〕,pp。34~47;21〔五月1958〕,pp。30~47;22〔二月1959〕,pp.2~20)。

注九一:参考ANET,二八四页关于内容的论述。

注九二:大马色的领土也曾被合拼;参考Bright,BHI,五七~二五八页中的论述及参考书籍。

注九三:圣经说从何细亚第七年至第九年(王下十七6;十八9~10)。更准确地估计,何细亚登基的那一年是七三二或七三一年,因此,被围困的年日是七二五或七二四至七二三或七二二年。参考泰利MNHK,一四一页及下文。「三年」(十七5;十八10)可指一整年和前后两年中的一段日子。意思是说,围困的日子最少有十四个月。

注九四:虽然撒缦以色五世的继承者撒珥根二世自称,当撒玛利亚陷落的时候,他是统治者(参考ANET,二八四~二八五页,或DOTT,五八~六三页中的内容),但有几个理由说明这是吹牛,而当时撒缦以色仍然执政:为列王纪下十七章1至6节记载撒缦以色攻陷撒玛利亚;为撒珥根早期的公文只字不提他曾攻取撒玛利亚,只有第十五年和十六年中的Khorsabadtexts才有记载,这个文件目的是显示他的功绩;为撒珥根在主前七二二年十二月才开始执政,这时距离何细亚的第九年已有九个月了。关于此事的论述,参考A.T.Olmstead."TheFallofSamaria,"AJSL,21(1904~1905),179~182页,泰利(Thiele),MNHK,pp,141~147;温格尔(Unger),见前,106~108页;H.Tadmor,"TheCampaignsofSargonIIofAssur:AChronological-HistoricalStudy"JCS,12(1958),39页。

注九五:撒珥根记录下二万七千二百九十俘掳,数目若是正确,必定是自撒玛利亚本部失陷后才被掳的。更多被提革毗列色和撒缦以色掳去。

注九六:根据列王纪下十七章24节,这些人是自「巴比伦、古他(Cuthah)、亚瓦(Avva)、悯马和西法瓦音(Sepharvaim)迁入的,这些地区广泛地分布在亚述境内。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注一:在旷野,以法莲支派的数目自四万零五百人锐减为三万二千五百人(民一33;廿六37),阵容仅稍胜西缅支派。相反地,犹大支派人数自七万四千六百人增至七万六千五百人(民一27;廿六22)。注二:参考第三章,五四页,注十二;及第八章,二一二页,注三六。注三:当时少有来自便雅悯支派的。按历史而言,便雅悯支派素来与地方为支派结连,可能渐渐受制于罗波安;参考第十四章,三七三~三七五页。注四:关于发掘的情况,参考R.DeVaux,RB,1947~1952。注五:伯特利刚位于便雅悯支派边境以北(书十八12),与犹大领土非常相近因此,在耶罗波安的治下,继承罗波安的犹大王亚比央(Abijam,译者注:或作亚比维Abijah)曾一度攻陷它(代下十三19),当时耶罗波安可能懊悔不应将这个中心地设置太南边。注六:耶罗波安显然希望这样能和耶路撒冷的敬拜相同,竭力避免触怒同情耶路撒冷的份子。因此,Albright认为这些牛只并非代表耶和华,只是百姓可以借着这些动物,联想到耶和华具体地站在为人西前。这种思想,与迦南人脑海中的巴力和哈达(大)一模一样;参考Albright,FSAC,二○三、二二九页。注七:要了解有关
神站在动物背上的图片,参考ANEP,图500,501,522,534,537。注八:是旧约中「直呼其名」的奇妙预言之一,约在此人开始统治以前三世纪就被提及了。注九:关于当时的证据及亚兰人历史的概论,参考M.Unger,IsraelandtheAramaeansofDamascus(Lcndon:JamesClark&Co.,Ltd.,1957),三八~五七页。温格尔相信利逊可能就是列王纪上十五章18节的希旬(Hezion),便哈达一世许愿的石碑上刻有的名字。注十:参考本章,三四一~三四二页。注十一:关于这次入侵的论述,参考第十四章,三七五~三七八页。注十二:拿答可能是耶罗波安的次子,这要看死于重疾的亚比雅是否是长子而定。这件事情并未交代清楚,但却很有可能性。注十二:基比顿被认为就是Tellel-Melat,位Aqir(可能是以革伦)东部三哩,基色以西三哩。虽然而积狭小,地位却甚为重要;因为二十六年后,以拉王的元帅暗利再度围攻它(王上十六15~17)。参考J.Simons,GTT,二○一、三三七、三五九、五一○页。注十四:暗利统治十二年(王上十六23),自亚撒第二十七年(王上十六15)至
亚撒三十八年(王上十六29)。关于他在亚撒第三十一年开始统治的记载(王上十六23),必定是指着他独当一面执政说的。注十五:关于这块石碑的论述,参考Albright,BASOR,87(1942),二三~二九页;AlbrightandDellaVida,BASOR,90(1943),三○一三四页。关于内容,注释及图片,参考DOTT,二三九~二四一页;内容与注释,参考ANET,五○一页。注十六:简短的论述,参考第十章,二六一页。注十七:他甚至在年史中炫耀他的残暴。参考Finegan,LAP,二○二~二○三页的引例,取材于Luckenbill,AncientRecordsofAssyriaandBabylonia,Isec,443,447;以及ANET,二七五~二七六页,或是Barton,AB,四五七页。注十八:参考他的碑文,ANET,二七五~二七六页。注十九:例如亚大得尼拉力三世(八一○~七八二),参考ANET,二八一~二八二页;提革拉毗列色三世(七四五~七二七),ANET,二八三~二八四页;撒珥根二世(七二一~七○五),ANET,二八四~二八五页。注二十:撒玛利亚山是按它的主人撒玛(She
mer)命名的,位于示剑的西北部七哩,有三百尺高,是一座孤立的山峰,四面被其它的为山环绕。因此袭击者必须从下向上进攻。它的位置具战略性,因为它控制了南北贸易信道。注二一:参考AParrot,Sameria,theCapitaloftheKingdomofIsrael(Eng.tr.,London:S.C.M.Press,Ltd.,1958)。注二二:关于内容与论述,参考ANET,三二○页;内容讨论并附有图片的,参考D0TT,一九五~一九九页。注二三:参考列王纪下三章4至27节有关米沙的叛变,和以色列强迫继续进贡的努力。参考本章,三四七~三四八页。注二四:在列王纪上十六章31节谒巴力被称为「西顿王」,事实上他的首都是推罗,参考第十二章,三三三页,注二四。注二五:可能大马色的便哈达早已与推罗结盟。在阿勒坡(Aleppo,参考本章,三**页,注十五)发现他所立的石碑,是献给推罗神巴力美耳刻的,可见即使两国之间并未立约,至少也有一种友善的关系。因此,在暗利与推罗的盟约中,以色列是主要获益者。注二六:事实上,巴力崇拜的主要倡导者是那洗别,不是亚哈。亚哈既允准,便当负责任;但那洗别是主要的促成者。
巴力的先知是「那洗别所供养」的人(王上十八19),她是命令「杀耶和华为先知」的人(王上十八4),她也曾发命令恐吓以利亚(王上十九2)。至于亚哈,在需要忠告的时候,仍然寻求耶和华的先知(王上廿二6~12),他仿照耶和华的名字,为他的儿女取名为:亚他利雅、亚哈谢、约兰,然而,当时巴力的名字已相当盛行,在撒玛利亚发现的许多瓦片,都列有与巴力类同的名字:参考J.W.Jack,SamariainAhab-sTime:HarvardExcavationsandTheirResults(Edinburh:Clark,1929),三七页。虽然Albright认为这些瓦片的日期是在耶罗波安二世的统治期间,约在亚哈之后一世纪,但可能多年来这些名字都被采用。关于注释和内容,参考ANET,三二一页,又DOTT,二○四~二○八页。注二七:这位推罗神名叫美耳刻。但美耳刻与旧迦南地的巴力意义相同。美耳刻对推罗人来说实际上是类似巴力的神,因此,在圣经的记载中被称为「巴力」,也颇为正确。注二八:百姓对于本地圣职人贝遭外人的陷害之反应,通常较任何其它事物要迅速,那洗别必定是非常有把握,才着手进行屠杀。他们被杀后,她较任何
一个时期更能任意而为了。注二九:参考Finegan,LAP,一八七~一八八页。注三十:这必是便哈达二世,便哈达的儿子。早年亚撒曾邀请他袭击巴沙,因为在列王纪上二十章34节中,他向亚哈提及他父亲在撒玛利亚的权益,而便哈达一世的父亲是希旬,他在建造撒玛利亚之前早已逝世。Unger,IsraelandtheAramaensofDamascus(JamesClark&Co.,Ltd,,1947),五九~六一页,采取相反的看法。注三一:从前自以色列夺去的城邑,现今要奉还;亚哈要求在大马色据有某些「街道」(可能是贸易地点),正如先前大马色在撒玛利亚所享受的权利一样。但是反常的,没有要求他们军队投降或削减军械兵力等。注三二:关于撒缦以色所提供的资料,参考Barton,AB,四五八页;又ANET二七八~二七九页;DOTT,四六~四九页。注三三:参考Thiele,MNHK,六六页,注七,解释关于同年所爆发的两次战争。注三四:根据N.Glueck的提议(BASOR,92(十二月,1943),即是Tell-Ramith,位约但河东约二十八哩,加利利海以南十五哩。注三五:列王纪上二十二章44节,和历代志下十八
章1节更进一步的证明这种关系。注三六:以利亚预言旱灾,是直接向巴力美耳刻挑战,因为它是管理风暴与丰收的。耶和华说不下雨的时候,巴力能否带来雨水呢?四十二个月之久,百姓知道答案了,因而为迦密山上的求火之高潮铺路。注三七:以利亚必须隐退,直至耶和华的真实性冲击巴力,使百姓印象深刻,并期待迦密山上的求火竞赛。注三八:他必须取得王室的合作,才能保证巴力先知会出场比赛,因为这些巴力先知应这样的竞赛中,没有什为利益可得;他向一些可能出席的观为保证,他们绝对没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惧怕那洗别采取报复性的手段。注三九:观为的数目约有一千五百,才能阻止四百五十个巴力先知逃跑(王上十八40)。他们必定是重要人物,且具有影响力。以利亚的目的是要摇撼全以色列,所以必定要求亚哈邀请一些说话有份量的人。注四十:这种行动本身是令人厌恶的,但却是必须的。这是第一次除去外邦宗教的行动。这是顺从神命令的行动(申十三6~9;十七2~7),也是那些观为投身于朝夕盼望之宗教改革的一种有计划之行动。注四一:耶洗别可以利用这个事实编造故事,将以利亚逃跑的消息遍传全国。也许她会采取其它的手段,她杀戮那些协助刺杀巴力先知的
人。「一千五百人」中,必定有许多人难逃一死的。注四二:这次是借着实物教材(风、地震和火,跟着又有微小的声音)和说话来指责和教导的。「微小的声音」说明他新任务的性质,与前述之戏剧性的事件相反。注四三:十年这个数字并未明说,但是可以估计出。被饥荒摧残的以色列,必须经过若干年的休养生息,才能养精蓄锐地与亚兰人争战;列王纪上二十章的两个战役,至少耗时两年;然后是与便哈达联盟的夸夸之战,在主前八五三年,随之而来的是基列拉末之战,亚哈战死其中;后来是亚哈谢统治两年(但不一定是二十四个月);最后约兰统治约一年的时间内,以利亚被提升天(王下二1~13)。注四四:通常被认为是-Aqir,位亚实突东北十哩。靠近非利士与以色列边境的交界,因此,经常辗转在两者的手中(士一18;撒上五10;七14;十七52)。当时,究竟是落在以色列或非利士人手中不详。注四五:参考本章,三四一~三四二页。注四六:第一次是约沙法在基列拉末之战协助亚哈,且险遭杀身之祸;参考本章,三四三~三四四页。注四七:当时已有三国联军,因为自约兰与约沙法绕行死海南瑞后,以东王加入他们的阵容(王下三9)。注四八:这是一个意义深长的场面:三位君王无能
自助,需要询问耶和华的先知。耶和华透过先知,指示他们在营地的山谷中挖掘水沟。神降雨后,雨水流入山谷,注满水沟,使军队有充足的清水供应。注四九:以色列既位于摩押的西北部,米沙便估计他们会自北方入侵。但约兰与约沙法绕行至死海南瑞后,便进入摩押的南部了。当时米沙仍然懂然不知。注五十:参考本章,三六五页,注二二。注五一:这是假设列王纪下五至八章的故事可能发生于他统治期间。但既然没有说明时间,一些学者则认为,这些事情发生于耶户或甚至约哈斯的治下。但是故事的记载位置与次序,却辩明它们全发生在约兰统治时期。注五二:乃缦甚至求带「两骡子驮的土」回大马色(王下五17),目的要敬拜耶和华。在异**的思想中,神只与地土是息息相关的,乃缦认为获得耶和华的地土,就等于敬拜耶和华了。虽然这是一种不寻常的态度。他的作为显出一种异**的无知,但也显明他的真诚,因此以利沙显然应允他的要求。注五三:若能知道是否刚刚悔改敬拜耶和华的乃缦带领争战,是很有趣的。但没有资料记载。注五四:与早年撒母耳的负担相同,从撒母耳到以利沙之间,训练学校是否继续,不详,可能没有。注五五:约兰的尸身被扔在拿伯的田间,是早年亚哈自拿伯手中抢夺的地
方,约兰之死兑现了以利亚的预言(王上廿一19)。刑罚没有临到亚哈,因为他曾悔改(王上廿一27~29),但却临到他的儿子约兰。注五六:亚哈谢显然逃向米吉多,耶户的随为在姑珥Gur(不详)击杀他,他抵达米吉多才身亡。历代志下二十二章9节说,在那时,亚哈谢藏身撒玛利亚,可能是先到此地,再往西北方的米吉多。详情不清楚。注五七:这些人不可能是亚哈谢的直系兄弟,因为他们早在非利士人与阿拉伯人的袭击时被杀(代下廿一16~17)。注五八:耶户的态度说明他尊重此人。约拿达忠于耶和华,而且生活严谨。他成为利甲族的族长,这是敬虔的家族,他们谨守规条,若干年后的耶利米相当敬佩他们(那卅五1~19;参考代上二55利甲族的身份)。注五九:阿摩司与何西阿的写作特别证实此事,二人皆是以色列的先知,他们描写耶户执政后五十年的情形。所提及的恶习,在耶户时代已经存在了。注六十:撒缦以色三世的碑文证实了这个时间。在他第十四年(主前八四五年)的一块石碑中,他提到哈大底谢(便哈达二世)仍然是大马色的王;第十八年的(公元前八四一年)一块石碑中提及哈薛,也就是说哈薛在八四五与八四一年问登上宝座,而根据碑文内容的记载方式,他可能就在八
四一年前登基的。注六一:他只能拥有骑兵五十、战车十辆、步兵一万,与亚哈率领赴夸夸的二千辆战车成为尖锐的对比。注六二:迦特原属非利士,但罗波安将它列入防御城的名单内,可见当时,或甚至到如今,它是属于犹大的(代下十一8)。哈薛可能与非利士人联盟,从犹大手中夺去迦特,因为在乌西亚期间,迦特似乎又落在非利士人的手中了(代下廿六6)。注六三:这记载是撒缦以色三世所遗留下的。关于他的碑文,参考ANET,二七六~二八一页。注**:撒缦以色也列出其它进贡的两个城邑推罗和西顿。注六五:这根四面形的黑色石灰住子高六尺半,有五行半浮雕绘图,四面刻有楔形文字书写的解释。在某一面的第二行刻有耶户,是唯一现存的以色列王的雕像。这个四方尖塔现保存于大英博物馆内。关于内容,参考ANET,二八○页;图片,参考ANFT,三五一~三五五图。注六六:内容在ANET,二八○页。当时是撒缦以色的第二十一年。注六七:亚哈的女儿亚他利雅,曾与约兰成亲,她用诡诈的手段夺取王位,在犹大揽权。事实上,犹大退出联盟是有益无损的,但以色列显然在经济与军事上都遭受损失。注六八:关于亚大得尼拉力三世,参考ANET,八一~二八二页;又DOTT,五○
~五二页。在袭击的当儿,哈薛的儿子即继承人便哈达三世已登上大马色的宝座了。注六九:数段经文比较之下,我们可以看见事实果真如此。根据列王纪上十四章23节,公元前七八二年,耶罗波安二世在犹大王亚玛谢第十五年登基。但列王纪下第十五章1节所说,犹大王亚玛谢的继承人亚撒利雅在耶罗波安第二十七年的时候,开始执政。这一年就是公元前七六七年。若这年是耶罗波安第二十七年,那耶罗波安是在公元前七九三年开始统治的,当时是约阿施统治的第五年。意思是说,列王纪下十四章23节是自他独自当政时开始计算的。参考Thiele,MNHK,七七~八一页。注七十:不单单约阿施与犹大之战所费的时间是这种共同摄政开始的原因,列王纪下十四章15至16节对约阿施统治的尾声又提到此战役(第一次记载在列王纪下十三章12至13节),这比较不寻常。第二次的记载紧随这次战争之后(王下十四8~14),在摄政时期发生的战争似乎是导致摄政的原因之一。关于类似的论述,参考Thiele,MNHK,八四~八五页注七一:他们是撒缦以色四世(主前七八三~七七三),亚述但三世(Asshur-danIII主前七七三~七五四),和亚述尼拉力五世(Asshur-ni
rariV,主前七五四~七四六)。注七二:摩西自称先知,并且预言要兴起像他的人(申十八15~22)。注七三:可能在第九世纪的后叶,俄巴底亚与约珥已兴起服事了,虽然他们只是犹大的先知。注七四:参考A.T.Olmstead,HistoryofAssyria(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23)一六九~一七四页。注七五:意思说,为期最短二十五年,最长超过一百年,后者没有可能性,要看他在乌西雅治下甚为时候开始工作,而在希西家治下持续多久。注七六:摩二6~8;五10~12;六1~8;八4~6;何二14~23;四1~6;13~19;七4。注七七:何二2~13;三1~5。撒玛利亚的瓦片文也见证以色列民对神不贞。这些瓦片文推定为这时期的(参考本章,三六五页,注二十七)。而瓦片上大部份的名字与「巴力」复合,可见仍然有不少人对这个外邦神只效忠,虽然耶户似乎已自国中剔除这种宗教了。注七八:与阿摩司(七9)的预言吻合。注七九:参考本章,三三七页。注八十:位置不详,可能就是Thapsacus城,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但与故事不协调。这座城邑距离撒玛利亚不远。注八一:这次战
役的日期通常推定为主前七三八年,但泰利(Thiele)小心研究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事为后,有力地提倡主前七四三年之说。参考Thiele,MNHK,第94~115页;M.Unger,IsraelandtheAramaeansofDamascus(London:JamesClark&Co.,Ltd.,1957),九七页。注八二:同年提革拉毗列色遇见一支西北联盟军,犹大王乌西雅(亚撒利雅)是领袖。参考第十四章的论述。注八三:提革拉毗列色另列其它进贡的君王,包括Hummuh王Kishtashpi,大马色王利汛(Rezin),推罗王希兰(Hiram),Kue王Urikki,迦基米施王(CarchemishPisirisGurgum王Tarhulara,Melid王Sulumal。内容参考ANET,二八三页;DOTT五四~五五页。注八四:一他连得相等于三千舍克勒,因此六千人要缴纳课税。总额超过一百万美元。参考M.Unger,见前,一七五页,注五八。注八五:列王纪下十五章30节和十七章1节提到比加的最后一年,何细亚的第一年,犹大的亚哈斯第十二年和犹大的约坦第二十年,都是同一年,因此,与犹大王互
相关连,那一年是主前七三二年。提革拉毗列色的公告也证实此事(参考DOTT,五五页),他废掉比加,立何细亚代替他。这事发生于他在七三四~七三二年内的西方战役中。参考第十四章关于犹大王亚哈斯和约坦之日期的论述。注八六:泰利MNHK一二四页及下文;又参考H.G.Stigers,"ThelnterphasedChronologyofJotham,Ahsz,HezekiahandHoshea",BETS,9(Spring,1966),八四~八六页。支持这个看法的理由如下:为比加刺杀比加辖的时候,有一群基列人与他同在(王下十五25);为遭米拿现所杀的沙龙是「雅比的儿子」(王下十五13),因此暗示他有基列雅比的背景。当沙龙被米拿现暗杀后,基列雅比只会支持比加而不会支持米拿现的;为米拿现向提革拉毗列色进贡,为要「帮助他坚定国位」,可见他有比加与他作对,而比加则企图从他手中夺取此地;为比加不敢过早抢夺撒玛利亚的王位,与米拿现因进贡获得提革拉毗列色的支助的事实相谋合;为自比加夺得撒玛利亚后不久(赛七1及下文),他与大马色的利汛便建立友好,可见当比加仅统治靠近大马色的基列地时,就已建立了
基列――大马色的和约了。注八七:M.Unger,见前,九九页。注八八:参考第十四章,三八九~三九一页。注八九:关于碑文内容,参考ANET,二八三~二八四页。更完整的碑文参考LuckenbillAncientRecordsofAssyriaandBabylonia(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26),I,777~779节。注九十:考古学的发掘显示出这次的蹂躏,特别在米吉多,第三层(参考Wright,BAR,一**页),和夏琐的第六层,其中一块瓦片刻有比加,pqh的名字(参考Yadin,BA,19〔二月1956〕,pp。2~11;20〔五月1957〕,pp。34~47;21〔五月1958〕,pp。30~47;22〔二月1959〕,pp.2~20)。注九一:参考ANET,二八四页关于内容的论述。注九二:大马色的领土也曾被合拼;参考Bright,BHI,五七~二五八页中的论述及参考书籍。注九三:圣经说从何细亚第七年至第九年(王下十七6;十八9~10)。更准确地估计,何细亚登基的那一年是七三二或七三一年,因此,被围困的年日是七二五或七二四至七二三或七二
二年。参考泰利MNHK,一四一页及下文。「三年」(十七5;十八10)可指一整年和前后两年中的一段日子。意思是说,围困的日子最少有十四个月。注九四:虽然撒缦以色五世的继承者撒珥根二世自称,当撒玛利亚陷落的时候,他是统治者(参考ANET,二八四~二八五页,或DOTT,五八~六三页中的内容),但有几个理由说明这是吹牛,而当时撒缦以色仍然执政:为列王纪下十七章1至6节记载撒缦以色攻陷撒玛利亚;为撒珥根早期的公文只字不提他曾攻取撒玛利亚,只有第十五年和十六年中的Khorsabadtexts才有记载,这个文件目的是显示他的功绩;为撒珥根在主前七二二年十二月才开始执政,这时距离何细亚的第九年已有九个月了。关于此事的论述,参考A.T.Olmstead."TheFallofSamaria,"AJSL,21(1904~1905),179~182页,泰利(Thiele),MNHK,pp,141~147;温格尔(Unger),见前,106~108页;H.Tadmor,"TheCampaignsofSargonIIofAssur:AChronological-HistoricalS
tudy"JCS,12(1958),39页。注九五:撒珥根记录下二万七千二百九十俘掳,数目若是正确,必定是自撒玛利亚本部失陷后才被掳的。更多被提革毗列色和撒缦以色掳去。注九六:根据列王纪下十七章24节,这些人是自「巴比伦、古他(Cuthah)、亚瓦(Avva)、悯马和西法瓦音(Sepharvaim)迁入的,这些地区广泛地分布在亚述境内。